小班的觀察記錄
小班的觀察記錄1
觀察目的:
對于剛出生的小寶寶來說,吸手指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看到還覺得可愛。可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上幼兒園了還經常的吸手指,這就會引起媽媽的擔心,這個不好的習慣還會影響牙齒的發育,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作為老師我們應該和媽媽一起努力,幫助孩子該掉這一不好的習慣。
觀察實況一:
上活動課時,孩子們和我一起說兒歌,我看到小朋友把手放在嘴巴里吃的那個香,為了不打繞孩子們上課,我悄悄地走過去把他的手拿開。
觀察實況二:
中午睡覺時,我發現有的小朋友在被窩里吸手指,我讓他拿出來,并告訴他:“手指上的細菌吸到肚子里會生病的。”可是當孩子們睡著的時候我發現,還有小朋友的手指還是放在了嘴巴里睡著的。
觀察實況三:
孩子們在聚精會神在看動畫片,這時我發現還得的手還是放在嘴里,動畫片中的可笑鏡頭,毫不影響他們吸手指,
觀察分析:
孩子吸手指是在開學一段時間以后發現的,我發現以后也是經常的提醒他,可是還是沒有改掉,我考慮到孩子吸手指已經成了一個習慣,要想改正過來,我們還要下一點功夫。
實施的措施和效果:
首先我給孩子們講故事,讓他們通過故事明白吸手指的壞處,讓孩子們都來討論吸手指后的后果,并且讓孩子們監督看看誰有這種不好的習慣。
當孩子們在玩玩具時,發現孩子吸手指的現象,我通過安撫的方式把孩子的注意力從手指轉移到玩具上。最好的.辦法是讓他雙手不空,讓他有事可做。這樣就能在不知不覺中,讓他淡忘這個習慣,改掉這個毛病。
在平時的活動中我們盡可能不讓孩子感覺孤獨,如果發現我們會通過和他聊天轉移他的注意力,并鼓勵小朋友和他一起玩、一起做游戲。
在活動課上如果發現吸手指,我們就用眼神、動作、語言提醒他。
用鼓勵的方法:如果它減少吸手的次數,就給他發小星星貼畫進行鼓勵。
睡午覺時我們對他多注意,用語言提示他,發現后及時的制止。
家園合作:對孩子吮吸手指的行為,父母應該避免打罵、指責、武斷制止,而應盡可能消除引起孩子吮吸手指的習慣。
小班的觀察記錄2
觀察背景:馨冉是一個三歲半的小女生,平時只是奶奶帶著,媽媽工作很忙,偶爾會休息,爸爸就是基本不在家,剛來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和奶奶來送馨冉,媽媽就是一萬個不放心,交待我們她的牙齒不好,吃東西會很難吃,她做事的時候還很慢,讓我們督促他一點,她不和其他的小朋友一樣讓我們多關注一點...確實剛上幾天的時候她出現了媽媽說的這一系列的問題,吃飯不好,不會主動問老師要東西,不交流,別的小朋友做什么他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小女生等等,不過最為嚴重的還是她到現在為止都不認識自己的'學號。
觀察實錄:
鏡頭一:還沒來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告知家長孩子的學號,以便家長在家里幫忙孩子認識馨冉剛來幼兒園的時候總是拿錯杯子,找不到小椅子,毛巾,凡是有學號的東西她都找不到,我們問他幾號的時候,她只會說“嗯?我是幾號?”反問我們。
鏡頭二:吃水果吃飯的時候,老師會說,“小女生先來拿水果,小男生再來,但是每次小男生都拿完了,馨冉還沒過來,問他為什么不過來拿水果他也總是會回答“嗯?什么?”
分析及措施:
分析:
1.馨冉對于自己的學號很懵懂,但是可能奶奶在家里也和馨冉說
過,他自己是多少號,但是馨冉只是有一個大體的印象,因為奶奶的文化并不高,所以他可能覺得她教了,但是不知道馨冉學會了沒有,在幼兒園的話,因為是一個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人,馨冉又是適應能力很差的人,所以一問她是多少號的時候他就很懵,她到底是多少號,就分不清了。
2.因為這是認知的問題,馨冉不僅對自己的學號很模糊,也對自己是那男女生的問題很模糊,所以導致老師問男女生的時候他不知道自己是小男生還是小女生,加上從小都是奶奶帶著,可能也沒有認真的教過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區別。
措施:
1.趁馨冉媽媽偶爾休息來送馨冉的時候,和媽媽溝通過,媽媽說確實對孩子的陪伴很少,所以大多數都是奶奶在操辦一些事情,奶奶呢,還有很多東西不懂,所以導致了現在馨冉的認知能力不是很好,和馨冉媽媽說了馨冉不認識學號,不知道是小男生小女生的問題以后,媽媽說回到家自己重新教給馨冉。
2.配合媽媽在家教給馨冉認識自己的學號,在幼兒園我們也會給馨冉的學號增加一些小標示,更加有辯認讀,每次分水果的時候,也會特意的提高女生的聲音,讓馨冉意識到是再叫自己了。
效果及反思:馨冉從剛開始到現在是有進步的,剛開始對自己的號是一無所知,在家加強了認識和增加在幼兒園的標示以后,開始認識自己的號碼,現在不用有小標示都會認識自己的號碼了。
其實孩子的認知慢和家長的教育有著非常大的關系,通過和家長
的溝通,媽媽也意識到了缺少陪伴是有多嚴重,所以現在媽媽也盡可能的抽出更多的時間去陪孩子,參與孩子的成長。
小班的觀察記錄3
觀察對象:全體幼兒
幼兒年齡4
環境戶外:滑滑梯
觀察目標:知道滑滑梯的正確方法,懂得在玩中保護自己。
觀察記錄:
今天去戶外玩滑滑梯,石某和陳某發生了爭執,陳某對石某說:“我摟著你一起滑下去玩”。陳某說:“那等我先滑下去你再滑不行嗎?”“我不想兩個人摟在一起滑下去,那樣太危險了。”可是石某不聽陳某的.,抱著他的腰不放手,后面的小朋友就有意見了。“你們兩個人能不能先滑下去,或者你們兩不要吵架了。你們一直吵,我們都沒法玩了。”“對啊,對啊,這樣誰也玩不成。”小花終于跑過來告訴我了,小花說:“老師,他們兩個人一直不下去,我們都不好玩滑滑梯了。”我跑過去石某說:“你們先一個一個的滑下來,后面還有小朋友要玩,我們等等再商量好不好。”石某想了一會兒對我說:“那好吧。”
小班的觀察記錄4
觀察目的:通過觀察4歲兒童美術區域材料使用的情況了解孩子的發展水平
環境:美術區:月餅涂色
觀察記錄:
繪畫活動后,我組織幼兒喝水,孩子們陸陸續續起身過來站隊,文文并沒有理會我,她仍然在埋頭畫畫——這是她來我班一個月以來的一大進步,因為剛來我班時,動手操作的活動她是從來不參與的。當多數幼兒已經站好的時候,文文才起身,然后向隊伍的最后邊走過去,走到均實的桌子前,她看到有幾個小朋友正在看均實的畫,文文拿起桌子上的黑色勾邊筆就在均實的畫紙上隨手畫了兩下。這時樂樂跑過來告狀說:老師,文文在均實的畫上亂畫。”文文也跟著樂樂過來,沖著我得意地笑,一副沾沾自喜的樣子!喝完水,文文坐回椅子上繼續畫畫,我走到她的旁邊,蹲下來問她:為什么在均實的'畫上亂畫?”她一臉壞笑地說:我想試試他的勾邊筆還有沒有水?”我點點頭:哦!你用這種方式檢查彩筆有沒有水啊?”他點點頭依然很得意地沖我笑。我說:那你為什么不在自己的紙上畫呢?”他說:我怕弄臟我的畫。”
小班的觀察記錄5
案例描述:今天中午吃過午飯,我讓孩子們到圖書區看圖書,請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看,培養他們保護圖書、喜歡看書的習慣,孩子們都顯得比較高興,剛開始的時候,還紀律還比較好,可是后來卻發生了好幾件事:1、幾個小男孩拿著圖書當方向盤開汽車,嘴巴里還不時的發出:“滴滴、叭叭!”的汽車叫聲,有的還把書卷起來當話筒唱歌;2、好幾本書都掉在了地上,卻只見孩子從書上踩過的腳印,沒有一個人會彎腰見圖書,面對這幅場面,我說:“書寶寶已經在地上躺了很長時間了,怎么沒有人把書寶寶送回家呢?看!這本書寶寶已經在哭了!它可傷心啦!”沒人反應,最后還是樂樂小朋友把書撿起來放回了書架;3、在看書的時候,突然有個小朋友大叫:“看!我這里有奧特曼!可好看了!”這么一叫,引來了旁邊小朋友的興趣,于是旁邊的小朋友也想看,最后你爭我搶,可憐的那本圖書,只聽“嘩”的一聲響,撕破了!
反思:面對以上孩子們在閱讀中出現的種種不良的行為習慣,我覺得應該要即使去引導和糾正,因為當孩子們形成了某種不良的習慣后,要去糾正它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我想,讓孩子去承受他們行為的后果是一種可行的`辦法,讓她去體驗自己的行為給自己帶來了什么樣的危害,去嘗嘗行為產生后的苦果。任何的說教都沒有幼兒直接的經驗感受來的真切,來的有效!
小班的觀察記錄6
觀察記錄:
第一次與鐘x接觸,你肯定會覺得她是個特文靜的小女孩,可從平時的觀察與了解中發現她非常的活潑、調皮,精神勁特足。就拿每天的午睡來說吧,她總是那個睡不著的孩子。針對鐘x這種情況,我對她做了如下觀察:
觀察1:幼兒已經睡下很久,絕大部分幼兒都沉沉地睡熟了,但我還是持續地聽到有誰在小聲地哼唱。這是誰呢?循著聲音尋過去,原來鐘x還沒睡著。
觀察2:幼兒午睡不久就發出均勻的呼吸聲,絕大部分都沉睡在甜甜的夢鄉中,這時我忽然聽到誰在睡夢中的哭聲,接著就聽到帶著哭腔的告狀聲:“鐘x又動我!”原來又是鐘x在睡不著的時候惹事了。
觀察分析:
鐘x從小就沒有午睡習慣,在幼兒園里時間長了還好,但如果放假回來,便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睡不著。和她家長聯系,家長反映孩子在家從來不午睡,家長也忙,懶得哄她睡午覺,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她不愛午睡的習慣。
教育策略:
1、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促動其形成良好睡眠習慣。
俗話說得好:“一口吃不成胖子。”而壞習慣也不是一天兩天能改得掉的。對此,在教育多多時我沒有一下子要求她改掉不午睡的壞習慣,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她開始睡不著,我就坐在她旁邊,有時拍拍她,有時給她講一首小故事,協助她睡眠。慢慢地她能睡一會兒了,但不一會兒就會醒,醒來以后就在床上翻來翻去,我就讓她起來做一些安靜地游戲,比如聽老師講故事或聽輕音樂。不讓她覺得睡覺是一件苦惱的事。等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她入睡的'速度快了、時間也長了。
2、家園配合,共同培養其良好午睡習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家園配合是教育幼兒的渠道。如果單在幼兒園午睡,而星期天及節假日在家不午睡的話,那她永遠無法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為此,我和家長聯系,要求家長和幼兒園配合,使孩子能在在家中也養成午睡習慣,這樣不間斷地實行培養、教育,也就慢慢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小班的觀察記錄7
幼兒區域活動觀察記錄
觀察時間:10月21日
觀察對象:龍浦、嘉誠
觀察場景:娃娃家
觀察情景
午時,孩子們進入活動區開始做游戲,龍浦進入娃娃家后拿起,給媽媽打起了 .這時,嘉誠看見了上去就搶,嘴里還說著:給我打一個,給我打一個.龍浦不讓.兩個孩子立刻要搶起來,把那些小朋友有玩具要一齊玩,要別人的東西要商量的話拋在了腦后.我立刻走過去,說:嘉誠玩具是龍浦先拿到的,等他打完了你再打好嗎?嘉誠雖然不搶了,但仍不甘心地看著龍浦手中的,我靈機一動,找來班上另一部并大聲說:鈴嘉誠快來接,爸爸找你.嘉誠快樂地跑來了,拿起:爸爸,你在上班嗎?我把幼兒園搞的`亂七八糟的聽著嘉誠可愛的話語,我笑了!
簡單分析:
小班幼兒年齡小,常為滿足自我的需要不能控制自我的情緒與他人發生爭搶,我利用幼兒情緒易轉移這一特點,適時介入并加以引導,使矛盾化解,保證了游戲活動正常開展,又不影響幼兒游戲情緒!
小班的觀察記錄8
觀察對象:翔翔
幼兒年齡:3.5歲
觀察目的:觀察游戲中幼兒探索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
觀察情境:區域游戲開始了,寶寶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材料開始游戲,翔翔選擇了建構區的'積木開始玩起來,我在一旁觀察。
觀察實錄:翔翔拿著積木不停的擺弄著,一會兒他將積木搭成了一個滑梯。他還在繼續擺弄著,嘴里還不停地嘀咕著“這個……這個……”
我問他:“這個是什么啊?”,他回答說:“滑梯”,然后繼續擺弄,我問他:“誰玩滑梯呢?”他一會把插好雪花片放上面,一會兒把三角形積木放在滑梯上滑,當他把圓形積木放到滑梯上滑時,積木一下子滾了下來,他撿起圓柱形積木開心的笑了起來,舉起手中圓柱形積木告訴我說“這個滑了”。我告訴他:“對啊,因為這是圓柱形的。”
小班的觀察記錄9
觀察背景:
對蝸牛非常感興趣,喜歡觀察并愿意分享自己的發現。
觀察目標:
觀察了解幼兒對蝸牛的興趣與認知。
觀察過程分析與措施:
7:40入園:蜜蜜今天第一個就來到了幼兒園,和老師親切的打招呼后,就開始做自己的事情,脫外套,疊衣服然后裝入衣服箱子里,裝好后,就來到了植物角,她先是小心翼翼的用手把蝸牛上面的蓋子打開,然后探著頭往里面看,看了一會,轉身對我說:“黃老師,蝸牛在哪呢?”我說:“是不是藏在苔蘚下面了,你可以用鑷子把苔蘚扒開看看。”蜜蜜聽了,臉上露出開心的笑容,然后拿起旁邊的鑷子,輕輕地把苔蘚加起來一些,然后大聲的說道:“蝸牛真藏在下面。”這時陸陸續續也來了很多的小朋友,他們也跟著一起看著,蜜蜜還開心的跟身邊的麥子說;“蝸牛喜歡捉迷藏。”然后她們兩個都開始哈哈大笑起來。
9:00戶外前:先喝完水,整理好衣服后的孩子們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進行自主活動,蜜蜜又來到了自然角,這次她還拉著麥子和她一起,這次的小蝸牛沒有“藏起來”,而是爬在了蓋子上面,蜜蜜對旁邊的麥子說:“你看蝸牛爬出來了”。說著她還用手摸了一下,蝸牛瞬間縮了回去,麥子也學著摸了一下,蝸牛整個縮到殼里面了,這時旁邊的羽真看到也要用手摸,蜜蜜趕緊伸手阻止,說:“別摸他了,蝸牛都害怕了。”這時戶外的音樂想起了,蜜蜜看著蝸牛,然后轉身拉著麥子去排隊了。
11:50午飯后:今天的蜜蜜很快就吃完了午飯,送碗洗手后,就又來到了植物角,這次的小蝸牛爬在蓋子上,蜜蜜認真的看著,一會還拿來了放大鏡,對著蝸牛又開始看,我問道:“蜜蜜,你都看到了什么?”蜜蜜說:“蝸牛的身上白白的`,上面有很多的花紋。”說著她用手指了指,但是沒并沒有碰觸,我問道:“你怎么不摸摸它呀?”蜜蜜說:“小蝸牛膽子太小了,一碰它它就縮回去,就看不到了。”
本月班級開展了蝸牛的主題活動,并在植物角中養殖了蝸牛,孩子們經常會去那里觀察和了解蝸牛的外形特征。但是時間久了去的人就少了,可是蜜蜜一有空就會去看一看,還經常會說一些自己的發現,并得到老師的表揚,于是去的次數更多了,觀察的也更細致,而且蜜蜜在班里也是一個非常文靜的小姑娘,喜歡動腦筋,上課時經常會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
通過這次觀察我們會利用區域點評、過度等環節,請蜜蜜將自己的觀察和發現跟小朋友進行集體分享,調動更多孩子參與觀察的積極性。結合家園共育,與蜜蜜的家長進行溝通,將蜜蜜在園的行為和家長進行反饋,提出表揚,并鼓勵蜜蜜周末的時候可以將小蝸牛帶回家照顧,并和爸爸媽媽一起搜集更多的知識和大家分享。
小班的觀察記錄10
觀察對象:迪迪
觀察內容: 今天在課間休息時,我無意間看見朱迪在吃瓜子,于是靈機一動把他叫到我身邊,問他“你怎么又帶瓜子來園啊?既然帶了也不能自己一個人吃吧,把你的瓜子也贈送給別的小朋友吃點吧。”繼而轉向其他小朋友說:“迪迪要跟你們大家做好朋友,還帶來了瓜子給你們吃,你們喜歡他嗎?同時順勢引導小朋友一起謝謝迪迪。得到了小朋友的贊賞迪迪也非常的高興。我問他:“知道朋友為什么喜歡你嗎?”他說:“因為我也對他們好”。
分析及措施:
迪迪是個很頑皮的`孩子,在班級里很不受大家的歡迎,通過我的這次引導,迪迪與班級小朋友之間有了一次心與心的交流。發現了迪迪可愛的一面,他也和班里所有孩子一樣,希望得到班級所有小朋友的喜愛我追捧。
通過我的這次引導,我要讓他們知道,你對別人好,人家也會對你好的簡單道理。教給他們一些與人交往的技巧,有利于他與別人融洽的相處,更好的與人交往。
小班的觀察記錄11
觀察原因:
今天,小雅的媽媽告訴我,孩子經常一出了幼兒園的大門就要尿尿,而且還是特別著急的那種。在與媽媽的交談中得知孩子在家就有憋尿的習慣,不到已經快憋不住時不會去尿尿的。看的出媽媽也是很無助,希望老師能給與幫助。為了糾正孩子這個不良的習慣,我決定對小雅進行個別觀察及教育。
觀察實錄:
在進行區域游戲活動的時候,我看到小雅的神情看似緊張,我的第一反應就是她要尿尿,我趕緊問她:“小雅,你是不是要尿尿?”可她一臉嚴肅的告訴我:“沒有。”我又仔細觀察了一下,發現小雅的雙腿夾緊,我就對她說:“沒關系,老師陪著你,跟你一塊上廁所好嗎?”小雅沒有拒絕,我拉著她的小手一塊上了廁所。
觀察分析:
要想改變小雅的憋尿習慣,我覺得首先要老師細心地觀察,在她出現憋尿現象時要及時的給予幫助。其次要讓她覺得這不是一件嚴重的事,以此來解除她的緊張情緒。第一次幫助小雅不憋尿得到了成功,正式因為有了這次的成功,讓我對她糾正這一不良習慣增強了信心。
觀察實錄:
在餐前準備時,我組織幼兒如廁、洗手,當我喊道小雅那一組時,小朋友都大步流星的走進廁所,只有小雅沒有動靜,依然坐在座位上,我來到她的身邊蹲了下來,拉著她的小手告訴她:“馬上就要吃飯了,要去解小便洗手吃飯啦!”她一個勁的搖頭說:“我沒有小便”。我怕強迫她去會引起她緊張,她說沒有,我就沒有再要求了。吃完飯帶著孩子們散步回來以后,我又再次組織小朋友如廁,來到小雅的身邊對她說:“馬上就要睡覺了,要是不尿尿,憋著會肚子痛,到時還會尿床,好羞羞”。小雅聽我這么一說,伸出小手示意要和我拉手并對我說:“老師你陪我一起尿尿。”小雅再一次進步了,離改掉這個不良習慣又前進了一步。
觀察分析:
小雅的憋尿現象不是一兩天就能改變得了,作為老師不能著急,要有耐心,不能著急。她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要及時的給予肯定。同時,老師應利用幼兒的心理特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取得實效。
取得的效果:經過這幾天的時間老師的耐心引導和家長的配合支持,盡管小雅還不能自己主動的去入廁,但是已經能在老師的提醒下,陪同著去入廁了。孩子取得的進步和家長的配合,老師的耐心,細致的觀察是離不開的。
小班的觀察記錄12
觀察記錄:
早晨的區域活動時間,區域就“娃娃家”人又是最多!“我要做媽媽,我要做媽媽”!周蔡彥說“那我要做爸爸”xx小朋友擠了進來。“那我們一起送寶寶上學吧”兩個“小爸媽”高高興興的牽著他們的寶貝去上學啦!“你不要忘記做飯你今天當奶奶啦!周蔡彥對著旁邊的陳心怡小朋友說。
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著寶寶從幼兒園回來啦,“來來來,你看奶奶做了什么好吃的給你”奶奶急急忙忙的端出來好多好吃的,“寶寶你看這是香蕉,黃色的香蕉,這個是葡萄,葡萄是紫色的噢,還有葡萄也是圓圓的,你要多吃水果和蔬菜,這樣會對身體好”周蔡彥小媽媽對著她的`寶寶溫柔的說了起來。“你要乖乖吃飯哦,吃完飯我帶你去游樂園玩”xx小爸爸對著寶寶說。
分析評價:
小班的寶寶們最熟悉不過的就是角色游戲,將孩子們的生活搬進游戲啦,今天我看到孩子們在游戲中儼然就是一位“爸爸媽媽”在游戲中能正確的區分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并能學著去照顧別人。
支持策略:
娃娃家是一個充滿了溫暖,一個生活化的區域,里面投放的材料也應是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中的東西,我發現我們教學活動中的所涉及的一些生活性的東西添放到區域活動中能讓孩子更好地認識與學習,這比在課堂中反復練習來的更加的有用。所以以后我還會將更多生活化的東西搬進游戲,將游戲中好的東西進入課堂,讓生活更游戲化,讓游戲更生活化。
小班的觀察記錄13
觀察分析:
午睡時間到了,小朋友們都快速地小便脫鞋入睡了。小宇卻在活動室晃來晃去,不愿去小便,老師多次提醒,小宇還是不肯去小便,也不肯休息,我問小宇:“為什么不去睡覺呢?”小宇抿著小嘴說:“小宇想媽媽,小宇想跟媽媽一起睡午覺。”我笑了笑說:“老師像媽媽一樣,陪在你身邊睡好不好?”小宇又說:“小宇褲子脫不掉,也不會穿衣服,小宇不想睡覺。”我一聽恍然大悟,原來,是這個原因,讓小宇遲遲不肯入廁睡覺。我檢查了一下小宇的褲子,原來他的褲子太緊,不好脫,于是,我告訴小宇,不會脫或者脫不下的時候你可以請老師幫忙,小宇開心的點點頭,這時我發現今天有些小朋友的小鞋子還沒有擺整齊,為了增強小宇的自信心我說:“小宇你想不想當老師的小幫手,幫小朋友把小鞋子擺整齊?”小宇開心的答應了。擺完鞋子得到了我的表揚,然后高興地洗手小便,入睡了。
采取措施:
幼兒午睡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身體需要而設置的,他對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育和機能的協調發展、增強體質、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和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起著重要的作用。可是在舒適的環境中還往往有個別幼兒不愿意入睡。根據我班孩子特點,我一般采取以下措施:
1、身體撫觸,給幼兒母親般的感覺。我會以親切的態度對待幼兒,和聲細語地與他們說話,并伴隨身體接觸:抱一抱他、和他一起玩、親切的稱他們為寶寶,給孩子母親般的感覺。
2、情感認同,站在孩子的角度,因為在情感問題上,孩子通常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的。
3、參與支持,建立師幼之間的橋梁,一旦發現他們有了自信的萌芽,教師就應及時給予支持和滿足。
4、情境渲染,小班幼兒的'情緒更易受環境的影響,他們更喜歡直觀形象的事物,所以我常常運用一定擬人化情境激發起他們相應的情感,同時注重對創設情境的渲染。
獲取成效:
通過觀察實踐,我們的小宇寶貝現在能安靜自覺地進入午睡,而我們班的大部分孩子現在都能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我感到非常欣慰。
小班的觀察記錄14
游戲時間到了,甜甜來到了最喜歡的便利店,當起了便利店老板。她剛整理好自己店里的蔬菜、水果、玩具等等物品,便利店里就來了客人,原來是貝貝家里要來客人了,爸爸馬旭來賣點東西,他很著急地對甜甜說:“老板老板,我家里要來客人,我要買點蔬菜和水果。”
甜甜一聽,趕緊喊道:“別著急,你需要什么告訴我,我來幫你拿。把你買東西的籃子給我,我給你裝好。”“我要買絲瓜、韭菜,還要買點草莓……”爸爸馬旭一邊催促一邊說出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一陣緊張安排后,老板甜甜遞過籃子對爸爸馬旭說:“你要的東西我都裝好了,快回家燒飯吧。”爸爸馬旭拎起籃子就回家了。可不一會他又返回了便利店,“老板,我要的豆腐干怎么沒有給我呀?”“我給你了呀!在籃子里呢。你找一找啊!”“沒有。”“給了……”兩個孩子就這樣爭執起來。
不一會兒,媽媽晴晴來了說:“我看見豆腐干在籃子底下。”媽媽說完拉起爸爸的手兩個人回家了。弄得甜甜愣愣地看著這爸爸和媽媽。過了好長一段時間,便利店沒有顧客來光顧,甜甜便很沒精神地在一旁邊玩耍起來。
今天的便利店顯得有些冷清,除了貝貝家爸爸來買東西以后,老板真得很空,突然甜甜想了好辦法,開始朝娃娃家、美食林喊:“喂,季冰宇,你的美食林里要不要買點好吃的給顧客吃?”“朱歡,快帶你的.寶寶來我店里買玩具呀!我店里有很多新玩具呢。”她這么一喊,娃娃家美食林開始沸騰了,孩子們一個個斗拎著籃子來到了便利店,便利店里一下子擠滿了人,娃娃家、美食林卻冷清起來……
【分析】
甜甜雖然是這個學期剛轉過來的孩子,但她在班里是屬于較活躍的一個孩子,能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語言交往也很頻繁。在游戲中,她根據自己生活中買東西的經歷,模仿老板的樣子招呼著顧客,并很熱情的為顧客挑選、擺放,游戲的開始兩個孩子模仿地很真實。但是游戲中間,兩個孩子發生了一點小誤會,導致他們爭執起來。此時,我并沒有立即介入,正好貝貝媽媽的出現,化解了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
在觀察中我也發現甜甜能積極參與游戲,創造游戲情節,哪怕是無事可做時還能想到去拉客人,可以說減少了自己的無事可做,這點可以肯定。但是她使用的方法欠妥,她的這一招呼可影響了娃娃家的爸爸媽媽們,還有美食林中游戲的孩子,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其注意力持續時間不長,易受外界因素干擾,所以說甜甜的一聲喊基本打破了其他游戲區中的寧靜和有序,要想再讓他們回到正常游戲中來已經相當困難。
【指導策略】
1、游戲評價時,我和孩子一起討論去便利店買東西的具體流程。還有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為什么去便利店買東西?是怎么買的?買完東西怎么辦?娃娃家里誰負責看守?讓幼兒回憶自己平時和大人去超市的情景,從而了解一些店主和顧客的工作,也了解爸爸媽媽的分工。
還有娃娃家的爸爸媽媽為什么去便利店買東西?是怎么買的?買完東西怎么辦?娃娃家里誰負責看守?讓幼兒回憶自己平時和大人去超市的情景,從而了解一些店主和顧客的工作,也了解爸爸媽媽的分工。
2、當顧客和老板發生誤會時,應該怎么解決?爭吵還是相互謙讓?也可以老師及時介入幫助,示范給幼兒看,讓游戲得以順利進行。
3、當便利店里出現冷清,老板無所事事情況時,教師可以引導老板整理自己店里的一些物品,
還可建議他們看看書,甚至可以進行上門服務,先電話聯系,再上門“送貨”等等,送完后再返回醫院必要時老師可以充當顧客角色,參與幼兒的游戲,還能提高幼兒的積極性。
4、發現幼兒在游戲中離場,脫離游戲時,作為觀察者和游戲支持者的教師,可以巧妙救場,及時為孩子提供幫助。比如發現娃娃家空了,無人照看時,師扮演客人,去娃娃家敲敲門,故作大聲地喊:“有人在家嗎?我來做客了。”那在便利店的幼兒會及時回到家中來招待客人,這樣為游戲的繼續開展提供了橋梁。
小班的觀察記錄15
活動過程:孩子們在玩小手印畫。他們覺得顏色十分漂亮,祖涵印了一個紅色的手印,然后去蘸黃色的顏料,沒想到居然印出來一個橘紅色的手印,祖涵很高興得說:佳芮你看,我的顏色變了。佳芮于是也想變變看,她本來蘸了綠顏色印了一個手印,之后蘸了紅顏料,結果印出來一個黑乎乎的手印,佳芮說:太丑了。幾個孩子的興趣從印手印轉移到了顏色的變化上。他們蘸來蘸去,再也沒有變出漂亮的顏色來,幾盤顏料都變得黑乎乎了,孩子們發現自我的小手都變成比較臟的顏色了,都跑去洗手了。
講評:談話:曉菁,你們的小手印印出來了沒有?曉菁沒說話,東珂說:你看我的手(東珂還沒有洗手)。教師問:哎呀,怎樣會是黑色的呢。祖涵搶著說:顏色都變了。指著自我變出來的橘紅色手印樣貌很高興。教師:哦,顏色會變啊,怎樣變出來的?佳芮說:我印了一個顏色,又蘸另一個顏色,他們就變了。我說:哦,顏色會變魔術啊。不是很好玩嗎?可是你們怎樣不玩了?祖涵說:太臟了,不好看。想想看,漂亮的顏色怎樣會變臟的呢?佳芮:我把顏色摻在一齊了。祖涵:我也把顏色摻在一齊了,可是沒有變臟,還挺漂亮呢!健旭:手上蘸的顏色太多了,就變得不好看了。教師:我們想個辦法讓顏色不要變臟。好不好?佳芮說:怎樣辦?我就問:你們的手怎樣變干凈的?健旭說:用水洗的。我說:這不就是辦法嗎?孩子們高興得說:對呀,原先辦法這么簡單啊。
反思:我為孩子們準備了紅、黃、藍等幾種顏色和白紙,請孩子們印畫,當時設計的.時候是想讓孩子們印出幾種不一樣顏色的手印,然后添畫成熱帶魚。可是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不停的把自我的小手放在顏料里面蘸顏色,然后印在紙上。很多孩子的第二個小手印變成了另一種顏色,孩子們感覺很驚奇。當時,我本來要提醒孩子們,如果不把手洗干凈再去蘸別的顏色,印出來的手印會變色或者變臟的,可是我想起一句關于實踐的諺語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們自我經過操作而發現這個現象,會不會激發他們的探索欲望呢,孩子們或許在這個過程中,會自主的了解到紅+黃=橘紅、藍+黃=綠這些顏色搭配的規律,所以沒有干預他們。可是忽略了一點,當多種顏色混合時顏色會變臟、呈褐色、黑色,孩子們對整個活動失去了興趣,預設目標沒有完成。
【小班的觀察記錄】相關文章:
小班觀察記錄10-01
小班的觀察記錄11-22
小班觀察記錄11-01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10-25
小班區域觀察記錄10-26
小班觀察記錄表11-14
小班閱讀觀察記錄09-30
區域觀察記錄小班09-30
小班幼兒的觀察記錄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