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
一、課程目標
1、總目標
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為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發展學生的興趣與特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而設置的。它將始終緊緊圍繞“三有、四會、打基礎”(有強烈社會責任感、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有健康的身心素質;會做人、會求知、會生活、會創造;為學生一生的發展打下寬厚堅實的基礎)的培養目標,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充實內容,完善組織形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總目標可分解為以下幾方面:
(1)激發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
(2)增強主體意識;
(3)增強學生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4)體驗科學研究的一般過程和方法;
(5)學會尋找信息源;
(6)嘗試相關學科知識的綜合;
(7)學會與人交往,增強團隊精神;
(8)培養主動、清晰地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
2、階段目標
高一階段: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信心,培養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使學生初步具備提出問題、采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初步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途徑與基本方法,學習構建研究模式;通過教師指導去體驗和了解研究性學習的目的、意義及一般步驟與方法;在探索、研究的過程中,體驗付出努力、與人交往、 合作互助的過程,增強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高二、高三階段:培養學生提出問題、采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使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科學途徑與基本方法,學習構建研究模式;使學生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并應用到部分學科專題的研究中去,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根據我校現有的條件和資源,學生的現實狀況以及學生、學校、社會未來發展的要求,學校開設可供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發展的潛能而選擇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其中包括學科學習拓展類、科技發明探索類(以實驗研究為主)、學習生活技能類、體育技能類、報告講座類、藝術類、活動類7種。
二、學習要求
1、所有年級、所有學科必須將研究性學習課程融于學科教學中,以確保學生既達到中學階段規定的基本學力,又具備初步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所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授課教師都必須切實做好研究性學習課程的選題、開課及教材(方案)的準備工作。每個學期每門課(或課題)的分課時教案不得少于5個,每個學期每位教師教授該類課程應不少于5個課時。
3、一般來說,研究性學習課程不強調每門課都必須有絕對的系統性、完整性,而強調對學生有啟發性,讓學生學有所得。也就是說,研究性學習既強調內容的豐富多樣、有較大的普適性,更注重結果的有效性、針對性、示范性,強調出精品。
4、在課程改革探索過程中應該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注意發動學生,鼓勵其積極參與;各備課組、學科組應有團隊精神,群策群力。
(2)注意不同學科知識間的聯系,要有意識地加強與其他學科間的滲透。
(3)注意運用計算機、局域網、攝影、攝像等現代化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服務于課程改革。
三、領導組織
1、組織機構
學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的課程改革領導小組,成員由主管副校長、科研處、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教研組長、年級組長等相關人員組成。
2、職責與功能
(1)校主管領導負責牽頭,組織課改領導小組成員學習、研究有關課程的理論和經驗,宏觀控制課程的實施。
(2)科研處具體負責課程的行政管理,職責是保證落實,保管資料,安排活動場地,進行評比,建立課題庫。
(3)科研處負責對師生進行科研方法指導,內容包括如何選題,如何寫開題報告,常用科研方法介紹,如何撰寫科研報告,并介紹好的范例。
(4)年級組長負責提供備選課題,協調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的工作,組織集體交流,管理年級教學工作。
(5)指導教師負責組織、指導、評價和全面管理研究性學習課程。
(6)德育處、總務處等有關部門要積極配合課程改革,為其實施提供各種服務。教務處協同教學處統籌安排學校圖書館、機房、實驗室、閱讀室、語音室和各專用教室的使用,以利于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四、工作流程
(1)組織輔導報告,班級(年級)布置動員;
(2)個人選擇題目,擬訂計劃方案;
(3)教師初審、合并相近選題;
(4)公布初審題目,同學自由組成課題小組;
(5)選舉小組長,共同設計研究方案;
(6)寫開題報告,方案評審;
(7)小組獨立研究,教師指導、監督;
(8)形成研究報告、個人或小組總結;
(9)班級(年級)展示,同學評議;
(10)召開答辯會、年級報告會;
(11)成績評定、總結。
五、具體安排
1、研究性學習一般一學期每門課(或專題)安排15學時。
2、教師在每學期一月份應準備好2-3個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題,在各備課組討論。各備課組將本年級本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題表上交到科研處;科研處將課題表匯總成“九江一中學科內研究性學習課程菜單”下發給學生,供其選擇。
3、鼓勵各班自主選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課目。每學年5-6月份,各班在充分討論、醞釀的基礎上,選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課目,并填寫《九江一中研究性學習課題征集表》上交科研處。
4、提倡教師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提出研究性課題讓同學們思考,并引導學生學會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每年寒假為學科研究性學習的結題時間,暑假為綜合研究性學習結題時間。科研處組織進行評比,并對優秀指導教師和學生進行表彰和獎勵。
5、鼓勵教師利用當地教育資源進行研究性學習指導。對假期帶學生外出進行社會調查(九江市城區以外,九江大市以內),學校給予每天50元補助,并報銷來回車票。
6、各課題組要如實填寫《江西省九江一中研究性學習課題表》,詳細記錄研究性學習過程。各班重點課題組需將課題成果制成展板,在校慶期間展出。對每班重點課題,學校可報銷一卷膠卷的沖洗費用。
7、科研處對研究性學習結題成果評比,采取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實行匿名評比。
六、課程評價
1、對學生的管理與評價
(1)研究性學習課程允許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個人發展的潛能自主選擇課目,每人每學期必須選擇1~2門課。
(2)學校對研究性學習課程實行學分制管理,每門課賦予1~2個學分。該學分是學生升留級、畢業、操行評定、評優的重要指標。每個學生高三畢業時至少要完成15個學分,否則不予畢業。
(3)研究性學習課程強調以發展性評價和表現性評價為主,考核內容以考勤情況和學習成果展示為主(如小論文、總結、展板、光盤、調查報告、小制作、小型表演等);缺勤1/4的學生不予記學分;一學期研究性學習課程結束后,教師應將學生上課考勤的原始記錄和學生展示的學生成果上交科研處。
2、對教師的管理與評價
(1)開設1~2門研究性學習課程是全體教師必備的基本教學能力,能否開設該課程以及授課質量的高低直接與教師的年度考核、評優、晉級相聯系。不能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教師在我校被視為不合格教師。
(2)科研處根據授課教師的教學方案、考勤、學生關于教師授課情況的反饋表進行全面評價;對于學生意見大、教學方案設計有明顯缺陷,以及長期不參加研究性學習課程的教師,認定其為不合格。視具體情況,可以取消其相應的中、高級職稱的聘任資格。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2
課題題目:
高中生良好學習習慣培養的研究
目標:
探索研究性課題,推進高中生良好學習習慣教育。
內容:
1、高中生內隱的研究;高中生引起注意的習慣;專心思考的習慣。
2、定向思維的習慣;批評的習慣;求異的習慣;思考的習慣。
3、外向的學習習慣——專心聽講,大膽表達,認真閱讀,及時摘記。
4、獨立鉆研的習慣;專心作業的習慣;按計劃學習的習慣。
5、合作共事的習慣;合理擺放學習用品的習慣;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習慣。
6、合理安排學習時間的習慣;快速反應的習慣。
目的與意義:
新課程改革自提出以來,經過十余年的醞釀、推廣和實施,已經成為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內容,特別是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以后,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的頒布,進一步指明了實施素質教育的方向,加快了素質教育的進程。首先,高中生思想和感情的發展需要良好習慣教育。良好習慣表現人性、人道、人權和人生,表現人對大自然的認識和感情。良好習慣給高中生展示鑒賞真、善、美的審美領域,創設了陶冶情操、完善人性的藝術環境。其次,高中生思維和語言的發展需要習慣教育。日常行為習慣展開形象思維,激發創造意識,富有表現力。
活動計劃:
(一)研究的思路、過程與方法:
1、課題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申報立項。
2、開題并按計劃實施方案,包括活動過程中的研究報告的提出,研究論文的撰寫,資料的匯報,階段性小結。實驗教師平時應做好各階段性實驗總結,案例及相關的案例分析。整理和分析有關教學資料,進行初期、中期、后期等的評比工作。
3、對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調查分析與對策研究。
4、問題及原因分析。
5、采取對策方案。
6、培養高中生良好習慣實施。
7、實施效果調查分析。
(二)課題研究的具體進度安排:
第一階段:
準備實施階段。作好課題前期準備工作,立項申報,開題論證,成立課題組,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進行各科教學模式的初步研究。
1、進行學生習慣研究,明確研究的目的意義,并聘請有關教師對課題進行進一步論證,確立研究的重點方向,初步制定方案。
2、采用申報審核方式,組建課題組,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
3、健全校級管理機構,對研究進行指導協調。
4、第一階段的小結。
第二階段
1、制訂明確詳實的階段研究計劃;按計劃全面實施研究。
2、針對小學生的特點,進行不同層次的良好習慣的教育,搜集典型課例和活動錄像等資料。
3、進一步完善課題目標,開展好各項活動,做好階段性小結,重視行為教育活動對青少年精神世界的熏陶作用。
4、中期階段性小結。
第三階段總結驗證階段
總結經驗,爭取上級驗收,取得實驗成果。每位課題實驗教師寫實驗報告,課題組寫總報告。按實驗方案進行總結,整理資料,撰寫實驗報告、論文等,收集典型課例和活動錄像,對研究進行綜合分析。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3
課題名稱: 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1、選題意義和背景。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能激發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研究性學習不僅注重對學科知識的傳授,也致力于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協作能力、批判精神、嚴謹作風來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高創新探索能力。筆者進行了一些調查以了解目前研究性學習的現狀。調查表明,目前很多學校將研究性學習定位成學生做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對培養學生的探究和科研能力當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探究,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要求相當高,學生面對這個龐大的工程,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另外,一個課題的完成,通常要耗費半個學期甚至一個學期的時間,由于學生的常規學習任務的影響,這種單一的長時間的課題研究,往往到最后就流于形式,草草收尾,學生借助網絡、書籍,上交一份不是自己研究的研究報告,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學生無論上了多少節研究性學習課,無論研究了多少個問題,書寫了多少份調查報告,最終都會成為“瞎子摸象”,偏離研究性學習的宗旨。
針對目前的兩大問題:數學課堂的40分鐘,惜時如金,用于深入探究的時間不夠;研究性學習課題耗時長,學生完成困難較大且收效甚微。于是,筆者考慮,能否將數學課堂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整合,找到兩者的結合的平衡點,讓研究性學習真正發揮其功效。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2。1,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傳統的以掌握文化知識為授課目的和以講授式作。為主要教學模式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
從十八世紀以來,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研究性學習浪潮。第一次是在l8世紀末到l9世紀初的歐洲,在受“啟蒙運動”的啟發之后,盧梭、福路貝爾、裴斯泰洛齊等人倡導“要理性思維”的研究性學習浪潮。第二次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美國,這次倡導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因為實驗科學的迅猛發展,為了順應工業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需求,目的是培養出具有適應及改造自然和社會能力的人才。第三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歐美、亞洲等各國,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布魯納等人,他們對“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的合理性從理論上進行了系統的論證。
與發達國家相比,研究性學習在我國的起步較晚,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先進的理論,借鑒各國實踐的成功經驗,使我國的課程改革得到更好發展。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哲學家杜威提出圍繞問題組織教學,形成了“問題教學法”。在問題教學法中,教師設計問題必須考慮學生的情況、已掌握的知識、直接經驗,問題必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經驗情境,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動生成教學內容。“問題教學法”強調的是在“做中學”,“做”即要求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操作,在“做”的同時進行反思,最終獲得新知識。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法”帶著濃重的研究色彩,是讓學生在研究中主動構建和成長。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有與研究性教學相類似的主張,他認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就類似于科學家探求知識的過程,教學時應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疑問,然后自己解決自己的疑問。學生應在探索中發現新知識,把握住學科的基本結構框架。
20世紀80年代之后,美國對高中生開設的社會研究課,說明美國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其重視,而研究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日本的綜合性學習課程,也有其獨特之處:
第一,學校根據其教學目標和辦學理念自己J編寫教材;第二,綜合活動課程注重操作性、體驗性,是對分科學習內容的綜合應用;第三,綜合活動課程的課時安排較靈活,可以根據課程內容來安排上課時間,少則一節課,多則一天;第四,綜合活動課程的方式多樣化,可以打破班級這一基本教學單位,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第五,綜合活動課程不是由固定的教師負責,而是由全校教師共同參與組織,還可以邀請校外專家前來指導。
世界各國的研究性學習,其操作的方式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在學生培養的方向上是統一的,教育理念和出發點如出一轍。
2。2我國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分析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在我國古代教育家們智慧的教學思想中早就有所體現,如孔子推崇的“學、思、問”及啟發式教學,孟子和朱熹所倡導的批判、懷疑精神。
20xx年1月3l日,《全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實驗修訂稿)))中新增綜合實踐活動課,至20xx年4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要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動手實踐、自主閱讀等不同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經歷數學探索、數學創造的過程。筆者經過觀察發現,目前高中的研究性學習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筆者所在的無錫市第一中學為例,在高二安排了每周一課時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學生一般會用半個學期(大概10課時左右)的時間研究一個課題并提交一份研究性學習報告。具體流程是:學生按興趣自行分組,每組討論自主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或者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確定了研究課題之后,學生自行分配任務。由于論文完成的周期較長,小組課題各不相同,再加上教師可能本身對學生所研究問題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教師未必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果說傳統教學是“灌輸式”的,那目前這種研究性學習就是“放羊式”的。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尋找一個方式,將學科教學和研究性學習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掌握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的優秀文化和規律性知識,同時又能學以致用,通過實踐研究積累經驗。
3、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 04。
[2]李其龍,張可創。研究性學習國際視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3]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陰。中國大學教學,20xx(12):25—28。
[4]徐鳳生。研究性教學的理論探討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xx , 6 ) : 44—48 。
[5]史曼莉,姚利民,康雯,蔣家瓊。研究性教學思想發展初探[M]。大學教育科學20xx(6):35—40。
[6]黃麗芳淺論高中數學研究性教學的內容選擇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新課程研究,20xx(6): 10—12。
[7]葉建華。數學課程中的研究性教學方式[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xx(9): 66—67。
[8]劉偉忠。研究性教學中的難點與實施重點[J]。中國高等教育,20xx(24): 42—43。
[9]張志亞。對結合各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xx(6):25—28。
[10]柴華芳。高中數學課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J]。學周刊,20xx(9): 181。
[11]王聾。研究性學習與數學教學的有機滲透[J]。天津大學學報,20xx (9 ) : 40—4 I
[12]李兵。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J]寧波大學學報。20xx(3): 22—26。
[13]黃惠蓉。現代數學與研究型課程整合的探索與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xx(4): 13一l5。
[14]劉興華,周春荔。試論中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xx(增刊):106—110。
[15]楊紅艷。淺談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科學教育,20xx(2): 79。
[16]朱慕菊。走進新課程一與課程實施者對話[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66。
[17]李瑩。高中數學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初探[J]。赤子20xx(12): 293。
[18]鐘啟泉,崔允都。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一一師范生讀本〔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
[19]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蘊CM。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13。
[20]連文剛。高中生數學學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學教研,20xx(6): 30。
[21]呂林海等。數學研究性學習的三種實施模式初探[J]。數學教育學報,20xx(2):85。
[22]馬玉煥。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一一淺談高中數學的研究性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xx(04): 4l —43。
[23]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 04:48—5。
[24]葉紀林。20xx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現狀、特點及啟示陰。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xx(02): 53—56。
[25]金鑫華。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認識[J]。上海中學數學,20xx, O5:22—23。
[26]華志遠。發掘教材引言中“引”的功能[J]。中學數學,20xx,3: 4—5。
[27]華志遠。CAl在圓錐曲線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中學數學,1999, 03:25—27。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4
課題題目:關于修正液對人體的危害
組別:第三組
組長:蔣藝瑩
指導老師:劉小紅
課題組成員:林澤漩、吳玲、蔣藝瑩、李秀珍、符青壇、陳桂銀、陳藝綺
一、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修正液,又稱“涂改液”,“改正液”,是一種普通文具。于19XX年由美國秘書貝蒂·奈史密斯·格萊姆發明的。涂改液是一種白色不透明顏料,涂在紙上以遮蓋錯字,干涸后可于其上重新書寫。涂改液不像膠條一樣容易把紙撕破,也不像橡皮那樣對鋼筆、圓珠筆束手無策,它方便、快捷、干凈、覆蓋力強,揮發快。被學生們當作是改正錯誤的好幫手。
涂改液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據調查,在部分大中城市的中小學生中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學生的使用比例高達95%以上。但在同學們使用的過程中,往往會聞到一些刺激性氣味的氣味。有些同學為尋求快干,用手去擦拭未干的表面,結果將液體粘在皮膚上。更有甚者,有的學生還把修正液當成玩具,互相擠射。而多數的涂改液都標稱有進口產品,但沒有中文標識,更沒有印有“兒童不宜接觸”等警示語。有關人士還認為,修正液用多了可能產生依賴心理,尤其是孩子。
為此,有記者到中山區某小學采訪了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他告訴記者,自己三年級就開始用涂改液改作業了,班里30多人,至少一半人有涂改液,沒有的同學需要時就借用別人的。“直到修正液有什么危害嗎?”記者問。“知道一點,但用它改錯習慣了,反正只要不吃就行了。“記者又隨機采訪了10名小學生,他們中有6人擁有修正液,僅有3人知道修正液的主要成分和主要危害。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對于大多數同學而言,持明確反對態度的不多,有的學生雖然知道修正液的危害,但由于其十分便捷的修改功能,覺得利大于弊,所以仍繼續在使用,較高的使用率和學生對相關常識的漠視,實在令人擔憂。
了解到這里,我不僅對修正液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白的像雪一樣的修正液背后究竟有什么我們還不了解的東西。
二、研究課題的途徑:
通過查閱報刊、互聯網、訪問、調查問卷等形式
三、研究內容:
1、修正液主要成分
2、修正液毒性探究小實驗
3、修正液的危害
4、修正液的用法
四、研究目的:
修正液的成分到底是什么呢?她對人體有沒有危害呢?對人體有什么危害呢?在使用的過程中應注意些什么呢?如今市場上雨后春筍般的出現了許多環保型的修正液,這樣的修正液是不是就真正安全了呢?
五、任務分工:
負責活動記錄,實驗記錄:符青壇、李秀珍
資料保管和整理,陳述報告,問卷調查:陳桂銀
負責上網及上圖書館查資料,撰寫報告:陳藝綺、蔣藝瑩
負責各超市實地考察:林澤漩、吳玲
六、活動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01~02月,上網,圖書館查找有關修正液的資料。
第二階段:20xx年02~03月,訪問同學,了解修正液種類及可能產生問題。
第三階段:20xx年03~04月,實地考察,了解修正液在學生中運用的普遍性。
第四階段:20xx年04~05月,整理資料,分析結果。
第五階段:20xx年06月,撰寫結題報告。
七、預期成果:
調查報告
呈現形式:文字圖片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5
一、課題名稱:
山水與文化
二、課題組組長:
王君杰
成員:王澤琛,王文周,楊帆,白松,閔超
三、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中國山水千姿百態,可謂得天獨厚;中國又是文明古國,歷代人文薈萃。這自然與人文的兩大特點,孕育 出豐富多彩的中國山水文化。中國眾多的名山勝水,不僅自然景觀雄奇秀麗,而且沉積著深厚的文化,閃耀著 燦爛的異彩。所謂“中國山水文化”,就是山山水水中蘊涵和引發的文化現象。這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全 人類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在世界上有顯著的地位。
四、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中國山水文化具有多層面的價值。當今世界,旅游越來越普遍地成為人們的一種重要的生活內容,人們以 這種活動來滿足高層次的需求。我國風景名勝區遍及全國各地,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旅游業被稱為我國的“朝 陽工業”,風景名勝區是我國的“無煙工廠”,發展旅游業的潛力很大。中國山水文化的研究,揭示出我國風 景名勝固有的獨特魅力,幫助人們真正地認識和欣賞她們的美,激發起人們強烈的感情,從而吸引更多的人游 覽我國風景名勝,熱愛我國風景名勝,理解我國風景名勝。這方面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都是不可估量的。這是第 一層面的價值。中國山水文化保留著歷史的足跡,又是了解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特殊的窗口。中國自古就有“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之說,把游歷與讀書相提并論。許多風景名勝區都保留著豐富的實物資料,生動地體現 出不同時代的文化特色。發掘中國山水文化的這一層面的價值,是弘揚中華文化的一條重要的途徑。發揚中國 山水文化中蘊涵的優秀民族傳統,這是它更深的一個層面的價值。
五、預期成果:
了解山水文化的行成與本質,特點與形態,立足于當下從新時代的高度去理解人與山水的關系。
六、研究方法:
搜集資料,問卷調查
七、活動計劃:
1、任務分工:
分為3個小組
第一組:王君杰,王澤琛負責制定問卷與發放。
第二組:王文周,楊帆整理和搜集資料。
第三組:白松,閔超打印文件及最終整理。
2、活動步驟:
(1)全體組員進行討論、確定課題、出動全體組員收集有關資料。
(2)全體組員發放問卷。
(3)對回收問卷和所收資料進行整理。
(4)上網將活動細則及成果打印出來,便于寫論文報告和總結。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6
一.選擇課題原因
酸奶是以鮮牛奶為原料,加入乳酸桿菌發酵而成,牛奶經發酵后原有的乳糖變為乳酸,易于消化,所以具有甜酸風味,其營養成份與鮮奶大致相同,是一種高營養食品,尤其對胃腸功能紊亂的中老年人以及乳糖不耐受者,更是適宜的營養品。
酸奶的制作是我國傳統發酵技術在生活中的應用,選擇此課題,不僅可以鍛煉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還能使學生從中學到一些生活小知識,讓學生們體驗制作的樂趣。因此,我們選擇此課題來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和目的
通過本次研究性學習以酸奶的制作為例初步了解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大致了解酸奶制作的制作原理和過程和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其次,通過研究此課題,不僅加強了同學們的團隊合作能力,提高了同學之間的交往能力,還激發了同學們對科學探究的興趣,鍛煉了同學們的學習和動手能力,讓我們對此次研究充滿無限期待。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
(1)了解的酸奶的制作原理
(2)知道酸奶的作用
(3)分析影響酸奶品質的因素
(4)清楚酸奶制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四.研究方法:
(1)查閱相關書籍、上網查閱資料
(2)進行制作酸奶的實驗
(3)討論并交流
(4)總結并歸納
五.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11月—11月底)
1.成立課題小組,并進行組內分工;
2.制定課題研究計劃,撰寫小組及個人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20xx年1月—20xx年5月)
1.圍繞課題在網上查找課題研究所需的資料;
2.整理資料并進行小組內交流;
3.小組內進行課題研究實踐;
4,展開小組內經驗交流與共享活動。
第三階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
1.與其他組交流實踐經驗并展示課題成果;
2.撰寫小組及個人結題報告。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7
課題名稱: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
1、選題意義和背景。
研究性學習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模式,研究性學習能激發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能主動對所學內容進行探索和研究。研究性學習不僅注重對學科知識的傳授,也致力于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協作能力、批判精神、嚴謹作風來影響學生,讓學生在動手、動腦的過程中提高創新探索能力。筆者進行了一些調查以了解目前研究性學習的現狀。調查表明,目前很多學校將研究性學習定位成學生做課題研究。課題研究對培養學生的探究和科研能力當然有一定的好處,但是,‘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探究,對于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要求相當高,學生面對這個龐大的工程,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另外,一個課題的完成,通常要耗費半個學期甚至一個學期的時間,由于學生的常規學習任務的影響,這種單一的長時間的課題研究,往往到最后就流于形式,草草收尾,學生借助網絡、書籍,上交一份不是自己研究的研究報告,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如果是這樣,那么學生無論上了多少節研究性學習課,無論研究了多少個問題,書寫了多少份調查報告,最終都會成為“瞎子摸象”,偏離研究性學習的宗旨。
針對目前的兩大問題:數學課堂的40分鐘,惜時如金,用于深入探究的時間不夠;研究性學習課題耗時長,學生完成困難較大且收效甚微。于是,筆者考慮,能否將數學課堂教學與研究性學習相整合,找到兩者的結合的平衡點,讓研究性學習真正發揮其功效。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2.1,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二次世界大戰之后,傳統的以掌握文化知識為授課目的和以講授式作。為主要教學模式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培養出具有創新思維的新型人才,教育改革成為社會的迫切需求。
從十八世紀以來,至少有三次大規模的研究性學習浪潮。第一次是在l8世紀末到l9世紀初的歐洲,在受“啟蒙運動”的啟發之后,盧梭、福路貝爾、裴斯泰洛齊等人倡導“要理性思維”的研究性學習浪潮。第二次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美國,這次倡導研究性學習主要是因為實驗科學的迅猛發展,為了順應工業發展的需要和社會的需求,目的是培養出具有適應及改造自然和社會能力的人才。第三次是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的歐美、亞洲等各國,代表人物有美國的布魯納等人,他們對“探究學習”、“發現學習”的合理性從理論上進行了系統的論證。
與發達國家相比,研究性學習在我國的起步較晚,我們應該多了解一些先進的理論,借鑒各國實踐的成功經驗,使我國的課程改革得到更好發展。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哲學家杜威提出圍繞問題組織教學,形成了“問題教學法”.在問題教學法中,教師設計問題必須考慮學生的情況、已掌握的知識、直接經驗,問題必須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創設符合生活實際的.經驗情境,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動生成教學內容。“問題教學法”強調的是在“做中學”,“做”即要求學生動手、動腦,自己操作,在“做”的同時進行反思,最終獲得新知識。由此可見,“問題教學法”帶著濃重的研究色彩,是讓學生在研究中主動構建和成長。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也有與研究性教學相類似的主張,他認為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就類似于科學家探求知識的過程,教學時應鼓勵學生自己去發現,提出疑問,然后自己解決自己的疑問。學生應在探索中發現新知識,把握住學科的基本結構框架。
20世紀80年代之后,美國對高中生開設的社會研究課,說明美國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及其重視,而研究課最顯著的特點就是讓學生在研究中學習。日本的綜合性學習課程,也有其獨特之處:
第一,學校根據其教學目標和辦學理念自己J編寫教材;第二,綜合活動課程注重操作性、體驗性,是對分科學習內容的綜合應用;第三,綜合活動課程的課時安排較靈活,可以根據課程內容來安排上課時間,少則一節課,多則一天;第四,綜合活動課程的方式多樣化,可以打破班級這一基本教學單位,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分組;第五,綜合活動課程不是由固定的教師負責,而是由全校教師共同參與組織,還可以邀請校外專家前來指導。
世界各國的研究性學習,其操作的方式方法雖然各不相同,但是在學生培養的方向上是統一的,教育理念和出發點如出一轍。
2.2我國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分析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在我國古代教育家們智慧的教學思想中早就有所體現,如孔子推崇的“學、思、問”及啟發式教學,孟子和朱熹所倡導的批判、懷疑精神。
20xx年1月3l日,《全國普通高級中學課程計劃(實驗修訂稿)))中新增綜合實踐活動課,至20xx年4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提出要通過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動手實踐、自主閱讀等不同形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經歷數學探索、數學創造的過程。筆者經過觀察發現,目前高中的研究性學習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筆者所在的無錫市第一中學為例,在高二安排了每周一課時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學生一般會用半個學期(大概10課時左右)的時間研究一個課題并提交一份研究性學習報告。具體流程是:學生按興趣自行分組,每組討論自主選擇一個感興趣的或者有研究價值的問題。確定了研究課題之后,學生自行分配任務。由于論文完成的周期較長,小組課題各不相同,再加上教師可能本身對學生所研究問題并不是十-分熟悉,所以教師未必能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果說傳統教學是“灌輸式”的,那目前這種研究性學習就是“放羊式”的。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我們應該尋找一個方式,將學科教學和研究性學習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堂上高效掌握人類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積累的優秀文化和規律性知識,同時又能學以致用,通過實踐研究積累經驗。
3、參考文獻。
[1]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 04.
[2]李其龍,張可創。研究性學習國際視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3]夏錦文,程曉樵。研究性教學的理論內涵與實踐要求陰。中國大學教學,20xx(12):25-28.
[4]徐鳳生。研究性教學的理論探討與實踐[J].高等理科教育,20xx , 6 ) : 44-48 .
[5]史曼莉,姚利民,康雯,蔣家瓊。研究性教學思想發展初探[M].大學教育科學20xx(6):35-40.
[6]黃麗芳淺論高中數學研究性教學的內容選擇與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新課程研究,20xx(6): 10-12.
[7]葉建華。數學課程中的研究性教學方式[J].成都教育學院學報,20xx(9): 66-67.
[8]劉偉忠。研究性教學中的難點與實施重點[J].中國高等教育,20xx(24): 42-43.
[9]張志亞。對結合各學科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xx(6):25-28.
[10]柴華芳。高中數學課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J].學周刊,20xx(9): 181.
[11]王聾。研究性學習與數學教學的有機滲透[J].天津大學學報,20xx (9 ) : 40-4 I
[12]李兵。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J]寧波大學學報。20xx(3): 22-26.
[13]黃惠蓉。現代數學與研究型課程整合的探索與思考[J].現代中小學教育,20xx(4): 13一l5.
[14]劉興華,周春荔。試論中學數學的研究性學習[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xx(增刊):106-110.
[15]楊紅艷。淺談數學教學中的研究性學習[J].科學教育,20xx(2): 79.
[16]朱慕菊。走進新課程一與課程實施者對話[J].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66.
[17]李瑩。高中數學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方式初探[J].赤子20xx(12): 293.
[18]鐘啟泉,崔允都。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一一師范生讀本〔Ml,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
[19]馬克斯·范梅南。教學機智一一教育智慧的意蘊CM.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13.
[20]連文剛。高中生數學學習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中學教研,20xx(6): 30.
[21]呂林海等。數學研究性學習的三種實施模式初探[J].數學教育學報,20xx(2):85.
[22]馬玉煥。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一一淺談高中數學的研究性學習[J].教育實踐與研究(中學版),20xx(04): 4l -43.
[23]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 04:48-5.
[24]葉紀林。20xx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現狀、特點及啟示陰。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xx(02): 53-56.
[25]金鑫華。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和認識[J].上海中學數學,20xx, O5:22-23.
[26]華志遠。發掘教材引言中“引”的功能[J].中學數學,20xx,3: 4-5.
[27]華志遠。CAl在圓錐曲線教學中的實踐與思考[J ].中學數學,1999, 03:25-27.
[27]周萬春。高中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幾點認識[[J].華章。教學探索,20xx, 03: 19
[28]李三平等。研f%,性學習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與研究[J].數學教育學報,20xx(3): 76.
[29]何小亞。解決數學問題的心理過程分析[J].數學教育報,20xx(3): 34.
[30]陳海波。高中數學教學中研究性學習的實施[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 Ol:220-222.
[31]王愛芬。國外及我國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綜述[J].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 04:48-51.
[32]周霞飛。給學生創設一個平臺,他們可以走得更遠[J].中學數學研究,20xx,02:8-9.
[33]鄒秀琴。圖形計算器讓學生善于思考勤于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xx,04:118.
4、論文提綱。
第一章引言
1.1數學教學的實踐感受
1.2對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思考
l .3研究的問題
第二章文獻綜述與概念界定
2.1國外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
2.2我國數學研究性學習的發展與現狀分析
2.3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與數學研究性學習的關系
2.4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理論依據
2.5有關概念界定
第三章研究設計
3.1研究內容
3.2研究對象
3.3研究材料
3.4研究方法
3.5研究過程
第四章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基本原則與模式
4.1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基本原則
4.2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模式
4.2.1模式一:研究性學習前置一一激發興趣,掃除障礙
4.2.2模式二:研究性學習同步一一輔助教學,加深理解
4.2.3模式三:研究性學習后置一一延伸拓展,提升能力
第五章研究性學習與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實驗研究
5.1實驗目的
5.2實驗設計
5.3實驗材料
5.4實驗過程
5.5實驗數據統計分析
5.6實驗結論
第六章總結與展望
6.1研究總結
6.2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6.3未來的研究方向
5、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5.1研究內容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整合的原則、模式,以及整合效果的檢測。
5.2研究對象考慮到文理科學生在思維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實驗的公平性,本研究選擇了文科、理科各一組班級作為被試。
5.3研究材料
1)調查問卷本次調查問卷旨在檢測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對改善學生數學學習狀況所產生的影響。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感受以及在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并向多位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數學教師征求意見,命制了一份調查問卷。然后在實驗班與對照班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問卷見附錄一。
2)前測與后測數學考試成績為了檢驗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是否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本實驗收集了兩組班級的分班數學考試成績作為前測,以高二上學期數學期末考試成績作為后測,并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處理。
5.4研究方法
5.4.1文獻法本研究收集各類論文(包括碩博士論文、期刊論文等)、書籍、網絡資料,獲得本研究的相關理論研究成果并對其進行邏輯整理,對已有的研究進行綜述。
5.4.2問卷法對高二2班的被試采用問卷法。筆者設計了一份“數學學情調查問卷',問卷共有12個問題。圍繞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習習慣以及對研究性學習的認識和評價進行調查。
5.4.3統計分析法對于問卷及考試成績,筆者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5、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1.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需要長期的實踐研究,筆者的實驗雖然取得了理想的結果,但可能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因此還需時問和反復實驗的檢驗。
2.雖然筆者已經總結出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三種模式,但是每種模式未必能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操作性上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筆者覺得將來還應探尋到適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分層教學模式。
6、預期的結果
從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相整合的教學實踐中,筆者深刻感受到,要培養出高素質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單憑數學課是無法實現這一目標的。數學課內容多,課時緊,而多數的研究問題對于高一、高二的學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在數學課上來完成,一定會影響正常的教學任務,因此,必須利用好研究性學習。經過觀察研究和實驗,筆者的研究結論如下:
1.目前的研究性學習在內容選取和教學方式上的不合理,未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值得廣大教師反思和研究。
2.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的課程特點,決定了兩者的結合存在必要性。
3.研究性學習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整合實踐,獲得了以下顯著效果:首先,能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學生在親身經歷過數學問題的探索之后,學習熱情高漲。其次,課本知識與實踐操作的結合,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感受到數學的寶貴價值和獨特魅力,有意義的學習使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顯著提升。再次,能使學生具有發現問題的能力,并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增強合作溝通的能力。最后,研究性學習能彌補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互動不足的缺陷,促進師生的情感交流,使數學教學工作更順利有效地推進。因此,這種方式值得推廣。
7、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20xx.05-20xx.06 開論文會議
20xx.06-20xx.07 研究性學習國內外現狀研究
20xx.07-20xx.02 確定論文題目
20xx.02-20xx.06 研究性學習可行性資料調查
20xx.07-20xx.08 確定論文終稿
20xx.08-20xx.09 論文答辯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8
課題名稱
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
課題研究的背景及意義
俗話說得好:"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而一句"衣食住行"更是將"衣"擺在首位,研究性學習報告開題報告。可見,"衣著"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交際中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絢麗多彩的服飾不僅體現了人類對美的追求,更作為社會文化的一種載體,不同的服飾打扮還可以從側面反映出不同的社會背景和文化。從遠古時代的人類用樹葉獸皮遮羞保暖,到當今社會講究時尚、潮流、個性的流行服飾,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我們將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追尋我國服飾文化史,領略中華服飾文化的精髓與博大。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制訂出一個可行方案,宣傳服飾文化,讓服飾文化引起更多當代中學生的關注,使他們對穿著打扮的追求有更高更新的認識與品味,讓他們的穿著打扮展現出當代中學生動人的風采。
預期成果
體驗、調查分析報告、論文
研究方法
通過查閱書籍、報刊雜志、互聯網、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形式,在老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基礎知識、能力,收集有關資料,撰寫相關論文。
活動計劃
任務分工:由于人數有限,所以全組全過程參與。
活動計劃:
第一階段(第3周):參加課題研究培訓,開好開題會,制訂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第4-10周):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搜集中國古今服飾文化的有關資料,并整理分析資料。
第三階段(第11周):對我校高一年級的學生對穿著打扮追求與認識的問卷調查,整理分析調查數據。
第四階段(第12-13周):總結課題研究工作,撰寫和修改課題研究報告。準備相關驗收材料,完成有關結題驗收的準備工作,申請課題鑒定、驗收。
由這個開題報告,我們可以很顯然地看出來,做這項研究時我們的選題是來源于中學歷史課本的。這說明在進行中學歷史教學時,我們應該時刻想到研究性學習。看一看自己所上的內容是否能為成為研究性學習所研究的選題。《從穿著打扮看我們生活的變化--中國古今服飾文化小探》這個開題報告,在課題背景中就提出了"人類的服飾演變歷程怎樣?它又是怎樣影響、改變人們生活與觀念的?當代的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追求和看法又是什么?"這樣就很好地將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和當今中學生對穿著打扮的觀點聯系起來了。很好地解決了將課本知識轉移到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使這個研究選題變得更有意義。
從學科教學中我們找到了開題的素材,然后我們怎么將學科教學深化呢?這個任務就要交給研究性學習來完成了。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方法來研究這個問題?會取得什么預期效果呢?進行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在上述選題中我們可以采取調查法、文獻研究法、訪談法等。然后再根據這些研究方法制定具體的研究計劃。一步步地完成研究性學習的證題和結題工作。在這個過程中除了歷史教師外,其他各個科目尤其是人文與社會學科的相關教師都可以做為該研究選題的指導教師。這樣就使得原本讓一個歷史老師花很多時間和心血想深化研究的歷史問題,變成了一項計劃周密、步驟嚴謹的集體活動。很多原來難以解決的問題在這里都迎刃而解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來,研究性學習和各學科教學不可分離和不可割裂的,它們是一個整體,有很好的互補性,將兩者結合起來可以相得益彰。
那如何將各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有意互補呢?我認為應該重點要解決如下幾個問題。
一.人員配置問題:
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涉及范圍廣,融合程度高的學科,首先要設置一個專家組來保證其師資的質量。這個專家組應該由各個科目的科組長和任教該年級的備課組長擔任。這樣一個具有較高專業水平的教師隊伍可以保證學生在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時候有相應的專家做指導。其次全體班主任和任課教師都是研究性學習教師組的成員。除了師資以外還要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才行。所以學校各行政領導要對研究性學習予以高度重視,開題報告《研究性學習報告開題報告》。在各個場合做好宣傳和發動工作。還可以擔任研究性學習的名譽專家等。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的成員要廣,宣傳的力度要大,畢竟新事物要被接受需要一個過程。
二.師資培訓問題
專家組的老師要定期對普通教師進行培訓,讓其在各具體學科教學的過程中要聯系到研究性學習,用研究性學習的理論和方法指導具體學科教學,把具體學科涉及到的一些問題提供給研究性學習做開題參考。
三.合作與交流的問題
有時候我們是通過學科教學發現問題然后將問題提出來,讓研究性學習去研究達到進一步深化,但是大多數時候是我們提出一個研究問題,該問題涉及到很多學科要求各科老師互相合作配合一起為研究性學習服務。這個時候各學科的老師一定要通力合作取長補短,通過互相交流和學習達到共同提高。
·學習總結報告·學習工作報告·公司學習報告·交流學習報告·出差學習報告
四.評價問題
新課程改革要求強化評價的診斷和激勵功能而弱化其甄別功能。對學生的研究性學習成果我們要組織專家組進行集體評價。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對指導老師和學生進行評價。把一些優秀的成果推薦到相關的雜志,專刊上發表。對于發表的成果學校給予表彰和獎勵。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一門新的學科,雖然某些學校在該課程開設之前已經進行過類似的探索和研究,但是作為一門必修課程還是第一次被列出來。對于它的探討和研究正始興未艾,如何使研究性學習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培養學生的研究能力和創新思維,如何將科學科教學與研究性學習有機結合起來。這些都是我們在前行的路途中需要去思考的問題。
其他資料:
以下是關于如何適應高中生活的資料:
一、放松自己
面對一個不熟悉的陌生環境,人們會有一種緊張不適的感覺,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在一種新的環境里,無論是人的肌體還是心理,出于自我保護需要,人都要對環境加以觀察、了解,作出判斷,然后選擇。不管新的環境跟以往的環境有多么不同,我們都要面對這一現實,調整自己的認知結構,盡快融合到新環境中去。
新學期馬上就要到了,很多的同學會從原來的學校畢業,到新的更高一級的學校去深造。這本來是一件好事,但有的同學卻因為換了一個新的學習環境,覺得特別不舒服。有的同學說,新學校、新班級、新老師、新同學使他們感到緊張,不知應該怎樣去應付。
曾經有一位同學說,開學第一天,老師讓每個人介紹自己的情況,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是輪到他時,他卻緊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兩個手心都是汗,出盡了洋相。后來,那個場面不斷地在他腦海中浮現,他便認為同學們一定瞧不起自己了,老師對自己也有成見了。于是他不敢跟同學在一起交往,有時恨不得一放學就馬上回家。由于過分緊張,課堂上的聽課效果不佳,他覺得自己的記憶力也出現了問題。開學后的第一次"摸底"考試也考"砸"了,他越想越害怕,不知該怎么辦。
其實,從這位同學敘述的內容分析,他存在著社交障礙,他沒能從社會交往中得到愉快的情緒體驗,加之因家庭、學習等影響,"客觀"上導致他們的內向性心理特征傾向。由于在眾人面前"交往"失敗而極易導致自卑心態,越想交往成功就越易出現緊張心理,甚至焦慮、恐懼,以至影響到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心里非常苦惱,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幫助。
此外,具有社交障礙的同學對自己的神態、舉止特別敏感,生怕自己在別人面前出丑、失態,自尊心極強。這種強烈的恐懼感,反而使自己在別人面前感到異常緊張,說話語無倫次,口齒不清,行為拘謹。而面部表情和行為通過反饋更加強了緊張意識和恐懼感,形成了惡性循環。嚴重者不僅不能進行正常的人際交往,甚至不敢出戶一步,造成極大的精神痛苦。
交往不適或交往障礙的中學生還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征,即主動性比較差,在其內心深處有著較強的依賴心理,所以也就使他們產生希望別人或外界的力量去幫助自己,使原有的自卑被逐漸消弱,如果一旦沒有外界的鼓勵和指導,他們交往不適的癥狀就會更加顯著。
因此,從內心里擺脫依賴,表現自信,是他們戰勝自我的關鍵。加強主動性,不要將全部的希望寄托到他人的身上,則是他們行動的保證。
為此,建議:
第一,要敢于面對現實,承認自己交往的失敗。因為一個心理正常的人,其認識和行為是不能脫離現實的,并時刻與現實相接觸的。相反,心理有障礙的人,總是想盡辦法逃避現實,甚至希望生活在假想的環境當中。
第二,解剖自己,認識自己。在出現問題時,中學生應首先了解自己,解剖自己,特別是對自己的不足不要"諱莫如深",而要敢于"暴露",同時還要尋找自己的長處以增強自信心。
第三,發揮自己優勢,在人多的場合表現自己,及時抓住各種能鍛煉自己的機會,每一次交往的成功,都將有效地加強對自己交往能力的正確認識。用"我能行!"這樣積極的語言暗示自己,即使偶爾失敗也沒關系,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具體辦法:
一是發揮自己的優點,增強信心,知道自己原來也不差。
二是找出學習榜樣或能激勵自己發奮的格言,作為自己追求的方向。
三是肯定自己的能力,重新振作精神。
二、樹立自己的自信心
在初中時,你也許是一位學習出眾的尖子生,而進入高中后,你突然發現周圍高手如云,自己并不出眾,你是否為此感到傷心和懊惱呢?
在我們中學生當中,有一種常見的毛病或叫"通病",就是自我期望過高,而自我評價過低。也就是說,有些人志向很高,心氣兒很大,可是一提起自己的條件,又覺得這也不行,那也太差。這種"過高"和"過低"的反差就造成了一些人產生消極的自我。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9
課題名稱:《對于我校食堂的研究》班級:高一(14)班指導老師:沈飛課題組長:王婷
課題成員:蘇海歐葉甜甜林瑞亮婁智超課題的提出:
學校學生早中午排隊買飯時間過長,久而久之學生產生了排隊長,吃飯難的觀念。一些同學由于因為種種原因(主要原因是排隊過于浪費時間),以吃方便面,面包甚至不吃來度日。嚴重影響了學生身體健康和學習效率。為此,我們提出了此課題。目的與意義:
一個健康的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為21世紀的高中生,飲食是我們培養良好的身體素質的基礎。一日三餐對于我們來說尤為重要。因此我們想研究我們學校的食堂。
學校食堂的設計方案、色彩對飲食的影響和衛生情況主導學科:管理相關學科:政治美學社會醫學具
階段時間(周)主要任務階段目標
一20xx年3月中旬選題選出合適的課題
二20xx年3月下旬開題報告進行答辯
五20xx年5月下旬結題報告答辯、展示、評比計劃訪問的校內、外專家:1沈飛2、校總務主任:李志成活動所需條件(如設備、器材、活動場地、經費及來源等):
等級:A簽名:沈飛20xx年11月2日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0
開題報告的內容主要包括:為什么會想到要研究這個課題;研究的特定對象是什么;通過研究,試圖實現什么;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決定通過什么方法來驗證研究的假設,為什么要用這個方法;具體的時間安排和實施步驟怎樣(尤其是一開始準備實施的步驟),需要哪些工具和資料;如何得到這些工具和資料;小組成員如何分工合作;研究會帶來什么成果;研究成果是研究報告、實物,還是其它;以及導師的建議和鑒定等。其中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主要部分。
一、課題名稱
課題名稱要準確規范。準確就是課題的名稱要把課題研究的問題是什么,研究的對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課題名稱要簡潔明了。課題的名稱一定要和研究的內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準確地把研究范疇、研究對象與研究問題概括出來,讓人能夠從題目中看出要研究的重點與方向。
二、研究背景
研究背景有的也稱“問題的由來”,即提出問題,闡述為什么要研究該課題。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是指通過課題研究將解決什么問題或得到什么結論,而這一問題的解決或結論的得出有什么意義,也就是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價值。這一般可以先從現實需要方面去論述,指出現實當中存在這個問題,需要去研究,去解決,本課題的研究有什么實際作用,然后,再寫課題的理論和學術價值。這些都要寫得具體一點,有針對性一點,不能漫無邊際地空喊口號。有時,也可以將課題的研究背景和目的意義合二為一。
四、課題研究的目標
課題研究的目標也就是課題最后要達到的具體目的,要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也就是本課題研究要達到的預頂目標:即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定位。確定目標要緊扣課題,用詞要準確、精練、明了。
五、研究課題的可行性
可行性論證是指課題研究所需要的條件,即研究所需要的信息資料(如上網和設計問卷等比較基礎的方法)、實驗器材、研究經費、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技能及教師的指導能力等。另外,,還應提出該課題目前已做了哪些工作,還存在哪些困難和問題,在哪些方面需要得到學校和老師幫助等等。
六、研究的內容和難點
高中階段,研究學習課題研究的類型大致有科學實驗類型、讀書報告類型、社會調查類型和項目設計類型等。無論是哪種類型,都要有具體的研究內容和預計的研究難點。
七、實施計劃
實施計劃是開題報告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方法、研究計劃及進度、時間安捧安排等。
八、成員分工
開題時,要明確課題組每個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所擔負的角色和應完成的任務,如組織協調、資料搜集和處理、撰寫報告、外出調查、拍攝等等。
九、預期成果及表達形式
預期成果即本課題研究擬取得什么形式的階段研究成果和終結研究成果。形式有很多,如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研究報告、論文、經驗總結等,一般是論文或調查(實驗)報告等形式,成果表達方式是通過文字、圖片、實物和多媒體形式來表現。報告的每一項內容轉換成相應的欄目,這樣做,既便于開題報告按目填寫,避免遺漏;又便于評審者一目了然,把握要點。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1
課題名稱:
《中學生早戀情況調查》
課題組長:xxx
組員:xxxx
校內外指點老師:子曰先生
成員所在班級及分工:高一奧賽班
小組分工
姓名主要負責事項
吳馮趙統計資料
萬陳吳上網查資料及課外訪問
燕李萬總結研究報告及寫論文
使用的工具:課題研究所需的場地、設施、器材條件、場地、器材學校、校園、電腦、問卷等
課題研究涉及的內容范圍:
1、校內外的老師及老師的意見
2、校內外的中學生
課題由來:
校園戀情是一個既古老又敏感的話題,尤其是中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情感和自身定位的“漂泊期”,如何正確引導他們心靈的律動,構建健康而溫馨的精神家園,成為長期以來社會各界一直關注的熱點,在當今社會環境下,隨著人們人生觀、世界觀等各種理念的交匯、碰撞,我們或許應該換一個角度,換一種心態來審視中學生戀愛現象,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把握好自己,把握好未來,給憂心忡忡的家長,老師們一個較為冷靜、客觀的視角。
課題背景:
當今社會早戀現象越來越嚴重以成為一個不可忽視和回避的問題。好多學校,好多老師都說中學生不可以早戀,好多家長都說中學生不可以早戀。還有好多研究的人都說中學生早戀不行。那到底早戀在中學生心中是怎樣的呢是不是每個中學生都贊成早戀那到底早戀對于中學生來說是不是真的只有壞處呢會有好處嗎?
課題研究的目的:
家長和老師認為中學階段是中學生的黃金時段,不應該早戀。那到底早戀在中學生心中到底是一個什么概念。對于中學生,他們自己贊成早戀嗎?那么導致中學生早戀的原因又有哪些呢?為此我們決定對這一問題進行調查。通過這份研究報告希望可以使中學生和廣大家長老師對早戀有一個更深的認識,知道早戀到底有那些好處或那些壞處。讓中學生知道當早戀的時候應該用什么辦法來解決。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中學生早戀越來越被社會所關注,有的人認為它對中學生是有害的會影響學習和發展,但也有人認為只要學生能夠正確處理和對待它就不會有什么危害。那么早戀在中學生心中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概念,中學生為什么要早戀呢他們對早戀持有怎樣的態度呢早戀對中學生造成怎樣的影響呢廣大中學生知道了解為什么家長和學校再三反對早戀嗎還有我們中學生應該怎樣對待早戀呢
課題研究的期限:9.1至5.30
課題研究的初步計劃和過程:
活動時間活動內容活動方式
xx年9月查閱資料、選擇課題閱讀
xx年10月初撰寫開題報告填表格
xx年10月中————11月上網調查、實地調查,問卷調查調查研究
xx年12月總結資料,撰寫中期報告討論總結
xx年1月———2月問卷調查、校內問卷調查研討
xx年3月———5月撰寫終期報告,答辯討論總結
預期的成果:所研究的課題得到資料查閱順利進行完成報告
課題研究擬使用的方法:
1、上網查閱
2、查閱資料
3、學校內考查
4、訪問老師和一些家長
5、問卷調查
6、論文總結
課題研究的成果形式:寫出調查報告或撰寫出有價值的論文
開題時間:xx年9月1日
參加人員:小組成員
結論:
當今社會早戀現象越來越嚴重已成為一個不可忽視和回避的問題,學校、家長、老師都反對中學生早戀。但到底早戀對中學生是否有影響呢?會有什么影響呢?為此我們組合成一個小組,決定對這一個問題進行調查,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對早戀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我們通過上網查閱資料,了解早戀的定義,制定調查問卷,向校內外的中學生進行調查。分析我們收回來的調查問卷,分析調查結果,制成表格進行比較。我們分析出現在中學生的早戀現象比較嚴重,好多中學生都沉迷在早戀中,對中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2
研究課題:
傳統與外來節日
課題組成員、課題組組長、班級和指導教師:
研究背景:
世界文化豐富多彩,在節日方面表現尤為突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強,機遇與挑戰并存,借鑒與競爭并在。在中學生當中,很多學生熱衷于過“洋”節日,被冷落一旁。因此,我們此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尋找中學生熱衷“洋”節日的原因,冷淡傳統節日的原因。
正確認識“洋”節日,對待傳統節日要“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尋找傳統節日創新的途徑,使傳統節日在新世紀世紀時期發揮應有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真正實現互相學習,互相借鑒,共同進步。
第一組:研究內容:傳統節日,“洋節日”有哪些?中學生喜歡過的節日是哪些?為什么?
全組調查問卷的內容,制作調查問卷(張小鳳曾維萍)
調查、分析問卷結果(連靜君邢月萍)
查閱、收集相關資料(曾慶梓)
全組成員共同討論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得出結論
撰寫報告(組長)
第二組:研究內容:目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對中外文化的交流與碰撞,表現出什么樣的狀況,在節日方面有哪些表現,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的側重點和方式
了解目前國際的大背景,尤其是文化方面的交流與合作,沖突與競爭(陳潔琳王桂婷)
側重節日方面的交流,查閱典型的例子,說明中西節日的特色以及差異(吳玉馨林夏妃)
整理前幾個成員的資料(高靖張勇陳森源)
全組就整理資料進行討論,商議,形成最終結論
撰寫報告(李海燕)
第三組:研究內容:傳統文化在新世紀是如何發揮自身的作用,對待“洋”文化的沖擊,傳統文化如何體現它的價值,就傳統文化的創新你能不能提出幾條可行性的建議
全組討論、商議研究內容的關鍵點和方式
傳統文化在今天的表現,尋找事例(何深欣關云舒魏琳雅)
整理尤其在節日方面的新穎之處(莊全雄陳俊杰劉丹蕓)
歸納出這些傳統文化傳新的途徑,并提出自己的建議(全組成員)
撰寫報告(組長)
結合三組的研究結果,由六位組長進行最后的總結并寫出作中的報告。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3
課題題目
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及推廣建議
指導教師
李笑宇
課題組成員
盧婧一、閆蒲、石坤、崔暢等
主導課程
地理
相關課程
化學
課題提出背景說明
1. 塑料袋在給人們生活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長久的危害。由于塑料不易被分解,塑料垃圾如不加以回收,將在環境中變成污染物永久存在并不斷累積,會對環境造成極大危害。而塑料購物已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2.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通知,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費提供。
3.與此同時,國家也在鼓勵尋找代替塑料袋的最好替代品。目前商場上最好的替代品是棉布袋和帆布袋因為他們取之于自然對環境沒有任何污染,其次為無紡布袋,因為它有利于重復使用,可回收再利用
研究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目的 :通過了解“限塑令”的執行狀況及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現狀,大致了解目前在推廣環保購物袋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建議,從而更好地推廣環保購物袋,宣傳環保意識。
意義:1.在研究的過程中,組員們對于環保購物袋會有進一步的了解,提高環保意識
2.通過調查研究和提出建議,每一位成員都會為環保提出自己的建議,發揮主人翁的作用,為環保事業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
3.最后,我們希望通過這次調查,向同學,家人,以及市民推廣環保購物袋。
任務分工:
組長:閆蒲
組員及分工:
資料查找:
攝像,拍照:石坤
問卷設計:
調查問卷發放:崔暢
問卷統計,分析:
采訪:
材料匯總及整理:
論文撰寫:
文字及報告編排:盧婧一
活動步驟:
1. 查找資料(環保購物袋的種類,組成,性能; 環保購物袋在世界的發展狀況; 環保購物袋在我國的發展狀況; 其他國家或地區在推行購物袋時的可借鑒措施;)(進行中)
1周
2. 前往附近的市場觀察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的使用狀況,進行統計
與此同時,組員在各自所居住小區附近進行隨機調查,記錄調查結果
1周
3. 設計有關《塑料袋和環保購物袋使用狀況》的調查表(進行中)
1周
4. 匯總調查表,進行數據統計,分析
1周
5. 采訪有關部門(市場有關方面負責人,環保局負責人,環保購物袋公司)
6. 根據所有的資料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并提出有關推廣環保購物袋的建議,撰寫論文
7. 將建議轉達給有關方面
采取的調查方法:觀察法,問卷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采訪。
預期成果:
1.調查報告,數據統計記錄
2. 論文
3. 建議(倡議)書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4
一、研究背景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發明逐漸走邁人們的生活。家用電器更是為我們提供了方便與豐富我們生活。而與同時,一個隱形殺手的潛伏在人們的四周。它無色無味,也許在短時間內不被人們發覺。可久而久之,它便威脅到我們的生命。為此,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研究,了解更多的輻射危害,尋找出可以防輻射的方法,給予更多人幫助。
二、生活中的電磁輻射
電磁輻射是一種物理現象,是指“能量以電磁波形式由電源發射到空間的現象”。電磁輻射有兩大類:一是自然界電磁輻射源,來自某些自然現象,如雷電、臺風、太陽黑子活動與黑體放射等。二是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人工型電磁輻射源,來自人工制造的若干系統或裝置與設備,其中又分放電型電磁輻射源、射源電磁輻射源及工型頻電磁輻射源。
三、電磁輻射的危害
1969年~1982年,美國與里州有951名男子死于腦瘤,當時該地區在發展多項電器工業,而這些人之中大部分就是電工或電器工程師。對此,得克薩州癌癥醫療基金針對這一些人進行抽樣化驗,發現好多人的癌細胞比一般人的生長速度快24倍。吸收電磁輻射過多,會導致胎兒變形、骨髓早死、白內障、肺致病死性損傷。
四、有效防護電磁輻射措施
1、縮短一次接觸電磁輻射的時間
2、使用防輻射護膚霜。
3、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4、假如有應用手冊,該根據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
5、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6、當電器不用時,最好將電源關閉。
五、各家用電器的輻射量。
也許這些電器的電磁輻射不是很大,然而我們卻不可忽視。電磁輻射有一個累計效應,偶爾一兩次看不出什么毛病,但日月累積到一它程度就會慢慢對人體產生危害。
注意:對人危害三大要素
a、輻射源的強度
b、受輻射的時間
c、與輻射源之間的距離
六、調查周圍人群對電磁輻射的認知程度。
為了更深入的研究,我們深入周圍身邊的人們,其中多數都是我們的親人,在一次調查中,點共調查了20人,其中男的有12人,女的有8人。知道電磁輻射對人體有危害的人有8人,知道皮毛的有7人,5人可以說一點都不知道。可見,在日常生活中有大多數人不明白什么是電磁輻射。為此,更加地堅定我們對電磁輻射的研究。
七、組員的感受
我們都認為了解電磁輻射是很緊要的,廣大的人民群眾在使用家用電器并不知道電磁輻射是對人體有危害的。就算知道的也不以為然,并不重視,久受電磁輻射的危害很快就會顯現出來。因此,我們認為是否國家可以宣傳電磁輻射的危害。這樣的話,應該可以引起人們的足夠重視。
八、疑難問題
電器在使用過程中是否產生的電磁輻射都是相同?
每一種電器的使用是否有一個安全的距離?
九、參考文獻
1、《電磁波傳播與研究》
2、《電磁波》 黃宏嘉 著
3、《電磁波傳播原理》 候杰昌 著
調 查 問 卷
親愛的阿姨叔叔:
您們好,這是我們的一個調查問卷,我們想了解您對生活中的電磁輻射的認知程度,謝謝您的合作。
1、您知道電磁輻射嗎?
① 知道 ② 不知道
2、您知道電磁輻射的來源嗎?
① 知道 ②不知道
3、對電磁輻射的危害,您有防范過嗎?
① 有 ② 沒有
4、一般您是怎樣防范?
①不與電器接觸過近
②使用防范工具
③擦防護輻射霜
④其他方法
5、長久接觸電器,您出現過什么癥狀嗎?
① 有 ② 沒有
6、以后您會對電磁輻射有嚴加防范嗎?
① 會 ②不會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15
一、調查目的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課外閱讀是中學生業余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環節之一。隨著“減負”這一方針的出臺,課業負擔逐漸減輕,閑暇時間開始增多,這勢必為中學課外閱讀提供了契機。由于課外閱讀已成為學生的“第二課堂”,因而了解當今中學課外閱讀情況尤為重要,此項研究通過調查目前中學生喜愛的不同讀物,分析個中原因,從而進一步了解青年一代的思想素質和文件修養。
二、調查范圍
新華書店、三聯書店的部分中學生顧客。
三、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發放問卷330份,收回問卷,除去廢卷,其中有效卷280份。
四、調查結果
經調查發現,95%以上的中學生愛好課外閱讀,由于偏好的讀物因人而異,為便于表達結果,我們只將最主要的調查結果列表顯示(見表3、表4,表略)。
在“您最喜歡的書籍”選項中,男女生不約而同地將“偵探推理小說”放在了首位,這對我們來說并不意外,因為這一類的小說兼有邏輯性強和情節扣人心弦等特點,它們對好奇心強的中學生確有吸引力。卡通漫畫在男女生中分別占有42%和51.6%,它的廣受歡迎,符合現代中學生的心理特點。電影小說在男生中嶄露頭角,或許將會成為一股新潮流。
仍得到42%的男生的垂青。看來,英雄豪杰魅力猶存。相比之下,女生青睞于古典名著應與其潛在文學情緒和細膩心思休戚相關。
正處豆蔻年華的少女也不會錯過時尚雜志期刊。在“原因”選項中,“邏輯性強”和“情節吸引人”在男女生中分別占58.3%和77.4%。這應該是理性和感性思維使然吧。但是“文學性”“哲理性”“知識性”等選項卻少有人問津,此類書籍仍未成為主流。在“影響因素”選項中,“個人興趣”占據了主導地位,的確,當代學生更講究獨立與個性,可傳媒影響力也著實不小。 初高中生課外閱讀既有許多相同之處,也有不少差異。在“最喜歡的書籍”一欄中,“偵探推理”和“卡通漫畫”無論在初中還是高中生中都雄鋸冠亞軍;初中生年紀尚小,受到師長引導的影響較多,所以“古典名著”這類正統教育的經典也開始在初中生中倍受矚目,也有41.2%的得票率。在調查中不難發現,高中生閱讀的書籍范圍明顯比初中生更廣,“藝術修養類”和“軍事類”在初中幾乎無人問津,在高中卻有近15%的得票率。
在“喜歡的原因”這方面,高中生的答案更呈現多元化,得票率最高的“情節吸引人”也僅占61.5%,較之初中的70.6%地位明顯下降;此外,“哲理性強”這一原因也在高中占一席之地,較初中上升近10個百分點。從“影響因素”來看,初中生對周圍世界的關注比高中生略遜一籌,傳媒推薦在初高中分別占5.88%與11.5%,由此可見,高中生更貼近社會,
視野更為廣闊。隨著題海戰術日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給予孩子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超過半數的家長全力支持子女課外閱讀,必將使素質教育的發展更進一步。對于喜愛的書籍,2/3左右的青少年選擇購買,l/3左右采用租、借的方法,家長在經濟方面的慷慨解囊,為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有利條件。
教師推薦課外讀物,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大多數學生接受教師推薦的課外讀物,足以證明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為人師表,知識淵博,了解學生,自是最佳的引導者;憂的是,竟有半數以上的教師對學生課外閱讀并不關心,看來家長對這問題的重視程度,比起教師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師長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不但可取,而又是必要的,它是一個不客忽視的環節。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研究性學習的開題報告06-06
開題報告的研究性學習06-05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6-17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7-26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07-31
研究性學習的開題報告10-22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熱】11-21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薦】11-21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合集)07-19
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熱門】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