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開學第一課紅軍有感
引導語:開學,漢語解釋有開設學校、啟作學者、學期開始三個釋義。但在日常生活中用的比較多的是學期開始。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觀開學第一課紅軍有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最初在微博上看到《十送紅軍》將被拍成電視劇,作為央視的獻禮片時,我沒有任何的感覺,隨拍攝接踵而至的各種新聞,讓我了解了一些電視劇的梗概和一些幕后的故事。以往的獻禮片大多給人以陳舊、枯燥、慘烈的印象,就我個人而言,自然是對那個年代的故事興趣了了。
電視劇《十送紅軍》雖然是以長征為線索的戰爭題材“紅”劇,但卻基本避免了歷史劇冗長又神編的通病,該劇圍繞漫漫長征路,用電影的拍攝手法分十個單元分別真實的塑造了不同兵種、不同性格的十個普通的紅軍戰士為了共同夢想不斷抉擇不斷前進的故事,更啟用了眾多青年演員,讓年輕的我們找到了些許共鳴。
故事中,每一個人物都是那么平凡,如果不是在長征路上,鐘石發和兒子們會是平凡父子、賀堅和葉小濤亦會是幸福佳人。如果不是處在那樣歷史環境下,戴瀾、沙奎、賀老憨、鄭十一斤也不會舍棄自己,毅然拿起槍加入紅軍,奔赴那個充滿著希望與未知的戰場……
故事進行到此,和朋友們談起,其中一個朋友表示,在不經意間看過幾個片段,感受只有一個慘字,近于黑白的畫面讓人倍感壓抑根本看不下去…
回望整個故事的前半段,確實讓我們深切的感覺到,該部作品里的群演眾多,每一個故事的發展都要以前赴后繼作為長征路上前進的背景,都要以成批戰友的犧牲作為代價。呈現在眼前多是戰爭殘酷與慘烈,記得有一句臺詞大概是這樣的:“被機槍射中的戰士不要隨即倒下,再多向前幾步,后面的同志就可以早一步到達目的地。”這樣的臺詞、以硝煙與人做背景的畫面、加上灰藍色的渲染,將慘烈與悲壯刻畫到極致,為了信仰,所有人爭先恐后的送死,不是已經戰死沙場,就是走在去送死的路上,這是我看過同類題材里最壓抑的作品,無論劇情如何發展,結局都早已注定。
或許故事前半段將戰爭的殘酷和結局的慘烈大肆渲染,讓我們忽略了其中最為動人的情感。《十送》的第九單元講的是紅軍戰士們把犧牲的戰友送還給母親、以及為犧牲的戰友辦葬禮的故事,面對一個母親的遺愿,紅軍不為千難萬險將已經犧牲的戰友送回家,只為兌現最初的承諾。故事中,郭小滿的哥哥親眼目睹了這一任務給紅軍戰士帶來的傷亡泣不成聲,不惜火燒弟弟尸體以阻止紅軍繼續護送,班長賈學會為每一個犧牲的'戰友辦了一場體面地葬禮,那段慷慨激昂又富有情感的話,還有那一句“我認為這是我執行的最光榮、最好的任務”。讓整部“男人劇”的情感初步釋放…
該劇從6月11日播出到結束,歷時一個多月的時間,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十送紅軍”的最后“一送”:在最后一個單元里,羅晉飾演的高福星是一個走在路上努力發揮生命的余熱,力求為犧牲的戰友還愿的重傷員。他用精湛的演技從肢體、表情、語言乃至呼吸等各個角度全方位的展現了一個肺部感染的傷員的形象,正如羅晉自己在微博中所說,要將泥土滲進毛孔,要對得起高福星這一角色。與其說演員要對得起角色,倒不如說羅晉將高福星融入了自己的血液,在戰火硝煙的長征路上,高福星比任何一個戰士的角色都復雜得多。這與劇中人物管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個堅毅倔強一心求死,一個眼含淚水身負重傷,卻表現的樂觀開朗,(看過一個網友的劇評評價羅晉的演技道:好演員逆著演,終極快樂時更顯矜持,終極悲傷時須笑得燦爛)為了滿足戰友的心愿四處奔走,扮“高娘”、哄戰友睡覺、唱江西民歌斑鳩調。為了戰友安心,一次次隱忍,為戰友編織著美麗的謊言……
劇集中呈現多為殘酷與慘烈,但真實的紅軍長征慘烈程度是我們想象不到的,在這樣的歷史環境下,更凸顯了高福星人物的可貴與可愛。“還愿”,聽起來是多么容易的兩個字,但對于“高福星”這一人物,要以強大的內心來支撐,其意義不亞于一場戰斗。從故事開始時一心想要參加戰斗到將為戰友還愿作為自己的任務,最終帶著十萬人的夢想和戰友們的共同愿望參加最后一場戰斗,犧牲在距離延安最近的地方,同時完成了自己與戰友的夙愿……
故事,依舊是一個沉重的故事,但最后以“還愿”主題結尾極具浪漫色彩。愿,是美好的,還愿的旅程雖艱辛,但愿望終有實現的希望。劇中一句“中國工農紅軍,福星高照!”()喊出了新的愿望,亦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愿完結了,故事結束了。劇集最后,導演將現代化的發展與故事鏈接在一起令人意味深長,仿佛讓我們重走了一次長征路,讓我們看到了幸福的不易。
縱觀全劇,劇中角色無一不是在展現面對信仰一次次抉擇的過程,劇中十個看似毫無關聯的十個角色,展現出各個方面,最后以愿望實現拼湊成了一個美好的藍圖。
【觀開學第一課紅軍有感】相關文章:
2017觀《紅軍小學》有感06-13
觀十送紅軍有感01-20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3-13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8-06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9-08
觀《開學第一課》的有感09-11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09-09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09-30
開學第一課觀有感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