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00字
導語:今年《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去輪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亦或是神秘“嘉賓”無殼孵化小雞“小茶缸”,都在像我們展示創造的魅力。在“創造精神”指引下,我們大膽想象,勇于探索,堅持奮斗,不斷實現個人的目標和國家的進步。
2018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00字
2018開學第一課的第二節課主題為奮斗,在這一課中,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走上臺,分享了自己奮斗和成長的故事。他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學,一路走來經歷了許多挫折和失敗,但內心的奮斗之火從未熄滅。他說,奮斗應該成為生命的常態,它是一種生活態度。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直是我用來激勵自己的一句話。
一個肯吃苦、肯奮斗、不怕失敗的人,即使尚未成功,但我相信他的前途是飛黃騰達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我們不怕吃苦,不管是遇到什么大風大浪,或是急湍暗礁,也惟有在這種環境之下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反倒是風平浪靜的海面只能引起小小的漣漪,況且現在我們正值年輕,如果現在不奮斗何時再奮斗呢?
西諺說:“年輕的本錢,就是有時間去失敗第二次。”等到我們老了,就已經沒人肯請我們去工作了,所以現在好好奮斗是很重要的。
曾經看過一則報道,這則報道的主角是謝坤山,他沒有雙手和一條腿,他的人生過得非常坎坷,
但他從不放棄希望;他用他的嘴巴畫出許多栩栩如生的畫,他的妻子和小孩現在過得幸福美滿,他的'恒心與毅力,愈挫愈勇的精神深受人欽佩。
“有恒為成功之本”。做任何事情恒心與毅力必先具備,天助自助者“成功之日”必指日可待。維持現狀就是落伍,我們要不斷地求進步,未來是虛幻的,惟有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放眼古圣先賢也都是奮斗所換取來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走路,都是靠后天的培養與學習,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進,一樣能闖出屬于自己的天空。
2018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00字
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讓我充分感受到了“探索”的魅力。懷揣著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的探索夢想,面對危險與困難永不言棄,才能取得今日的累累碩果,同時這也讓我們對未來有了更加深刻的領悟及思索。
在今年《開學第一課》第三篇章中,參與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民用大飛機C919試飛的鄒禮學、聶飛、劉立蘇來到現場,回顧了試飛組所面對的危險以及他們的堅持。
大飛機的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則展示了C919大飛機的各項數據和科技成果,并講述自己實現飛機設計夢想的過程,展現了一代中國航空人為國家和民族科技發展勇于探索的歷程。
對于未竟的事業,要時刻保持積極的心態,勇于探索,還要有孜孜不倦求創新的意志。未來是我們心中美好的信念,是我們的向往所在,只有探索未來的人才可體會到人生的真諦。
有些人,他們往往會放棄面對現實,以至忽略未來,例如我們即將面臨新學期的我們:以往,每次月考成績出來,當看到自己糟糕的成績時,我們見成績單如老鼠見了貓般害怕,未問過自己成績為何如此低,為什么考不到自己所渴望的名次。如若害怕面對現實,困難無法解決,缺點也就無法發現,那么夢想從此便變為了空想,挫折纏身,忘記了未來的康莊大道,從此困于失敗中。
還有些人,他們一路探清事實,探索未來,得到成功無數。例如:牛頓,蘋果砸在別人頭上或許也就一罵了之,而牛頓在被蘋果砸中后卻不禁疑問:為何空中蘋果會掉落而不是懸于空中?一個小小的疑問激起了他的探索之心,從此創立了經典力學中的重力學,成為經典力學鼻祖。另一個人便是洗澡洗出疑問來的阿基米德,當阿基米德看到自己坐到浴盆中時,水的浮力讓他感到疑問,經過不懈的探索,終于創建了浮力學原理。
由此可見,探清現實、探索未來是多么重要,對此正確的態度,便是我們成功的基礎,讓我們銘記于心。
2018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00字
觀看了今天的《開學第一課》,讓我對科學創造的意義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對實現中國夢更加憧憬和期待。
從人類學會直立行走開始,從人類學會制造并使用工具來幫助自己開始,人類的文明便拉開了帷幕。于是,人類便開始不斷地創新,創新科學技術,創新政治制度,創新文學藝術,創新成為人類文明的助推器。
科技創新,讓我們的生活學習更便利。
以書籍的演變史為例。三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把文字刻在龜甲和獸骨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造。為克服甲骨文材料不易得的缺點,春秋戰國時期發明了竹簡和木牘。為克服竹簡木牘笨重的缺點,春秋末期人們發明了輕便的帛書。絲絹價貴,東漢蔡倫發明造紙術,用破布漁網樹皮制成既輕且賤的紙,手抄紙書飛入尋常百姓家。唐朝發明雕版印刷術,大大提高了制書效率,降低了書的成本。如今,縮微圖書越發微小易存,整個大英國書館的所有藏書,可保存在指甲蓋大小的電腦芯片上。
制度創新,讓我們的社會更進步。
從早期的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發展為如今的彩電、電腦、汽車等等高科技產品,科學正悄悄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絡帶來了信息時代,通訊帶來了便捷溝通,我們在享受這些便利時也面對著科技的挑戰。在科技改變我們物質生活的同時,我們更為看重的應該是科學帶給我們的挑戰與機遇,以及精神追求的改變。
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棄家庭乃至生命于不顧,追求探索著真理。楚國的屈原,漢代的蘇軾,唐代的杜甫,宋代的岳飛、陸游,清代的林則徐,無一不是以國家責任為重的典范。中華民族正是由這些脊梁支撐著,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我相信,我們的祖國將會不斷地發展和創新,我們的祖國也一定會更加繁榮富強。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開學看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9-02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9-01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
《開學第一課》觀后感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