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
今年《開學第一課》是以每個人都有夢想。但是,為了夢想就一定要有所付出,夢想是讓人堅持下來的動力。
廖智姐姐曾在一次大地震中失去了雙腿,于是,一個舞者的夢想便破碎了,但她并沒有放棄,反而在家中不停地練習跳舞,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她居然能走了,還能跳了,這件事情說明只要堅持,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我以前沒有過夢想,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夢想。一次,到妹妹家玩,我拿起一個愿望瓶,好奇地問:“這是什么東西?”“這個是愿望瓶。”妹妹回答道。“姐姐,你有什么夢想啊?”妹妹又問。“我啊,哪來什么夢想?”我漫不經心道。回到家后,躺在床上,我不禁想起了妹妹問我的問題,自言自語道:“我的夢想”直到五年級,我才有了目標。
一天我被媽媽拉到樓下新開的培訓班里,媽媽在前臺詢問事情,而我則是在培訓班里隨便走走,不知不覺來到了書法教室,只見一位老師雙目炯炯有神,全部精力凝集在筆尖上,他揮毫潑墨,沙沙沙,幾行草書,龍飛鳳舞地出現在宣紙上。這幾個字寫得縱橫馳騁,跌宕起伏,給人以龍騰云間變化無窮之感。望著老師寫的一手好字,我暗下決心:好好練習書法,一定要超過他!我走出房間,到前臺對媽媽說:“媽媽,我要學毛筆字。”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寫字時,我端詳著手中的字帖,感覺上面的`范字像龍躍,像鷹博,像蒼石,更像一股清泉,仿佛從石縫間直流下來。寫毛筆字也是有技巧的,位置要找對,粗細要控制好等等,我嚴格按老師的教導去做,逐漸找到了快樂。
成為書法大師,這就是我的夢想,今天看了《開學第一課》后,我特別受啟發,我會像廖智姐姐那樣,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下去的。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2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講了中國的文化,以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文以載道、棋以明智、絲綢新路,多角度反映中國的傳統文化。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漢字。中國漢字發展到現在,有了四千多年的歷史。在慢慢漢字的演變過程中,至今發現最早的是陶器文字,然后是甲骨文,再到金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等九種字體。我們現在常用的是楷書,楷書寫出來的字方方正正,橫平豎直,讓人一目了然。這也是中國漢字與世界文字不同的優點,也預示我們中國人,做人做事,堂堂正正!節目中,主持人撒老師指著一個奇特的字問同學們甲骨文中是什么字?有同學說是“出”字,有同學說是“流”字,但都不對,我在想會不會是“川”字?最后由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的王寧先生告訴我們這是“天”字。王教授還現場給同學們講解了“正”、“直”兩個字的`演化和造字思路。行不離軌就是正,目不斜視就是直。漢字造字的意圖告訴我們:看清道路,奔向目標。一筆一劃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漢字帶領我們感受過去,思考未來。它不僅是智慧的結晶,更是傳統文化中不能缺失的根基。漢字記錄著中國人獨特的思考方式,中華精神價值的源頭。 到了后面,大家看到了吳京。暑假有看電影《戰狼2》的相信都非常非常崇拜他吧!包括我自己也是。吳京說:真正的英雄不是想如何戰勝別人,而是用這強大的力量來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吳京的千錘百煉、自強不息無不彰顯著我國中華武術之精髓。
穿越五千年時光,走進中華文明的古老源頭,領略民族自強的風采,品味字里行間的國家理想,開啟黑白二子間蘊含的智慧。追根朔源,鑒古知今,這一課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自豪感倍增!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3
九月一日晚觀看完中央一臺播放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內容豐富異彩紛呈,我深深為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所折服,為傳播中華民族的中外人士而感動。
我看到北京師范學院的王寧教授幾十年如一日研究中國漢字,王教授說:“我們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一直走到今天沒有間斷過,非常值得我們驕傲。”靠的就是傳承。更有來自美國的漢字愛好者理查德。西爾斯,人稱“漢字叔叔”,他癡迷于中國漢字,他從一個門外漢,二十二歲開始學漢字,做了一萬五千個卡片,把漢字寫在上面,散步時學,吃飯時學,連上廁所也在學,后來他建立自己的漢字數據庫,四十五年專注做這件事,他有嚴重的心臟病,每天還工作到凌晨三點,他在用生命和時間賽跑,花了八年時間作文編寫了《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一個字一個字放到數據庫中,他花完自己全部的金錢,還有一名叫迪新的嚴重殘疾者,他半身癱瘓,為研究和傳承中國漢字文化不懈奮斗,這是一種什么力量?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這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這就是對中國漢字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我為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為了研究中國的漢字,一邊與病痛抗爭,一邊徹夜研究,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鑒古知今,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從現在做起,發奮讀卡片,把漢字寫在上面,散步時學,吃飯時學,連上廁所也在學,后來他建立自己的漢字數據庫,四十五年專注做這件事,他有嚴重的心臟病,每天還工作到凌晨三點,他在用生命和時間賽跑,花了八年時間作文編寫了《說文解字》、《六書通》、《金文編》、《甲骨文編》,一個字一個字放到數據庫中,他花完自己全部的金錢,還有一名叫迪新的嚴重殘疾者,他半身癱瘓,為研究和傳承中國漢字文化不懈奮斗,這是一種什么力量?這是一種什么精神?這就是中國漢字的魅力,這就是對中國文化的熱愛,這就是對中國漢字文化傳承的責任感。我為他們這種精神深深感動,一個外國人不遠萬里,為了研究中國的漢字,一邊與病痛抗爭,一邊徹夜研究,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必須知道自己是誰,到哪里去,追根溯源,鑒古知今,認識過去,才能更好地創造未來。我們青少年更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從現在做起,發奮讀書,做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4
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第二講是“禮”,禮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定做一名文明有禮的好少年。
禮包括了修養和品德,是我國從古至今一直重視的。
古人有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意思是:禮的作用,是處事和諧為貴。古代先王治國之道,也以次為美好,大小事情都遵循禮而行之。但也有行不通的地方,那就是只知道和諧可貴而一味追求和諧,卻不以禮來節制和諧,亦不可行啊。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
意為:林放請問禮的本質。孔子說,“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呀!在禮儀上,與其奢侈,寧可儉樸;在喪事上,與其樊如,寧可悲痛。”
但如果我們在社會生活中,認真地去觀察人們的舉動,我們會發現,一些行為非常不文明的`行為經常出現,比如:隨地吐痰、從高空扔垃圾下來、在公眾場合大聲喧嘩或吵架,但這些都不算什么,最看不過的就是,在公交車上,一些青年與年幼的小孩,孕婦或年長的老人為座位而爭吵,看到這些,你是否會感到非常的悲憤,在公交車上,為小孩、孕婦和老人讓座,是一種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修養和品德的行為,很顯然這些青年沒多大的修養,而且品德敗壞,但我覺得很奇怪,在公交車上的其它乘客為什么就沒有一個能出來說一句公道的話呢?是不敢還是不想,不知道,不清楚也不明白。
中國的禮儀是世界聞名的,但現在為什么會發展到這種地步,是因為現在人民的生活富裕的關系嗎?還是因為中國已經開始腐敗了?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觀看秋季《開學第一課》心得02-25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02-20
觀看2022秋季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11-29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7篇02-20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7篇)02-20
秋季觀看開學第一課心得體會精選7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