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通用10篇)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經過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和任務分析,教學活動結構及界面設計等環節,而加以制作的課程軟件。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燭之武退秦師》課件,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1
教學目標:
1、借助工具書、課文注釋,盡量自主解決翻譯問題。
2、體會燭之武的勸說之詞的魅力,并理解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重難點:
1、 文言知識的積累。
2、 燭之武勸說之詞魅力探討,分析、把握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假設一個情形,如果日本想攻打朝鮮,但是又缺乏正當的理由,于是它就把美國拉著,現在國難當頭,朝鮮需要派一個人去勸美國退兵,這個人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跟美國奧巴馬說?
(設計說明:因為課文講述的故事所處的年代比較遠,學生可能沒有多大感覺,所以為了讓學生更好理解,我就地取材,把學生安排在這樣一個假設的情景里,希望他們可以更好地理解。)
二、自主預習,小組討論
教師按照小組數把標題、文章翻譯等任務分配到小組,并要求小組討論,特別是重點文言知識必須在翻譯的時候明確出來,如果本組有疑問,可以指出來,由其他組解決。
學生自由討論。
(設計意圖:在進行第二單元文言文教學之前,我花了一個禮拜的時間把文言相關知識給學生說了一下,因為根據我的調查,初中語文很少說這些,考試也不要求,但是高中的學習卻需要這些。而本課預習交給學生自己完成就是想檢查他們之前文言知識的掌握情況,同時做到“學以致用”。)
三、預習檢查,疏通文意
學生分組翻譯,教師適當點撥。
重點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
1、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已,通“矣”,語氣詞,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給。)
3、夫晉,何厭之有 (厭,通“饜”,滿足。)
4、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闕,通“缺”,侵損,削減。)
5、秦伯說,與鄭人盟 (說,通“悅”,高興。)
6、失其所與,不知 (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異義
1、貳于楚也 古:從屬二主,動詞; 今:“二”的大寫,數詞。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古:東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泛指設宴請客的主人。
3、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隨身攜帶的物品。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那個人; 今:尊稱一般人的妻子。
(三)、詞類活用(例句)
1、名詞活用
(1)名詞作狀語
①夜縋而出 (表時間,在晚上)
②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時間,在早上,在晚上)
③既東封鄭 (表處所,在東邊)
(2)名詞作動詞
①晉軍函陵 / 秦軍汜南(名詞用作動詞,駐扎)
②與鄭人盟 (名詞作動詞,結盟、訂立同盟)
(3)名詞的使動、意動
①既東封鄭 (封:疆界。名作使動,使……成為疆界)
②闕秦以利晉 (利:利益、好處。名詞作使動,使……得利)
③越國以鄙遠 (鄙:邊邑。名詞作意動,把……當作邊邑)
2、動詞的活用
(1)。動詞作名詞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 (賜,動詞作名詞,恩惠)
(2)。動詞的使動
①若不闕秦 (使動用法,使……削減)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使動,使……滅亡)
③燭之武退秦師 (使動,使……退卻(撤兵))
3、形容詞的活用
(1)形容詞作名詞
①越國以鄙遠 (遠,遠地)
②臣之壯也 (壯,壯年人)
③今老矣 (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東西)
(2)形容詞作動詞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詞作動詞,損害)
鄰之厚,君之薄也(厚,變雄厚;薄,變薄弱)
4、數詞活用
且貳于楚也(數詞“貳”活用為動詞,從屬二主)
(四)重要虛詞
1、以
①以其無禮于晉 (因為,連詞)
②敢以煩執事 (拿,用,介詞)
③越國以鄙遠 (表順承,連詞)
④焉用亡鄭以陪鄰? (表順承,連詞)
⑤若舍鄭以為東道主(把,介詞)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連詞,表順承)
②夜縋而出 (表修飾,連詞)
③若亡鄭而有利于君 (表順承,連詞)
④朝濟而夕設版焉。 (表轉折,連詞)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語氣詞,表感嘆)
②焉用亡鄭以陪鄰? (疑問代詞,為什么)
③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疑問代詞,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問代詞,哪里)
⑤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代詞,之)
⑥永之人爭奔走焉 (兼詞,于此)
⑦朝濟而夕設版焉(兼詞,于之)
4、其
①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 (代詞,指代“行李”)
②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代詞,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與,不知 (代詞,自己的)
④吾其還也 (語氣詞,還是,表商量)
5、之
①子犯請擊之(代詞,他們,指秦軍)
②是寡人之過也(結構助詞,的)
③臣之壯也(主謂間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④夫晉,何厭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不譯)
⑤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五)、文言句式
1、判斷句
(1)是寡人之過也(用“也”表判斷)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與,不知 / 以亂易整,不武(通過語意直接表判斷)
2、倒裝句
(1)賓語前置句
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正常語序:有何厭)
(2)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① 以其無禮于晉
②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③ 佚之狐言于鄭伯
3、省略句
(1)省主語
①(晉惠公)許君焦、瑕
②(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③(燭之武)夜縋而出
④(燭之武)許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孫、揚孫戍之
(2)省賓語
① 敢以(之)煩執事(省略介詞賓語,指滅鄭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鄭以(之)為東道主(之:指鄭國)
(3)省介詞
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略介詞“于”)
(設計意圖:文言文教學,不能忽略文言知識的掌握,無論是面對近處的考試還是面對遠方的長遠的古文閱讀,而且這些死的知識,最后應該是學生自己去發現、探究直至掌握,教師最后還是不要代勞,給學生自主的時間,盡量充分相信他們,假以時日,我相信大部分學生肯定是可以做到獨立閱讀的。)
四、問題引導,感受人物
1、燭之武是主動去退秦師嗎?你有什么根據?
討論明確:不是主動去的。“……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2、燭之武的`勸說為什么讓秦君退師?你的理由是什么?
學生與教師通過探究討論得出:
“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總結:三個假設句,三個疑問句,八個“君“。燭之武的勸說之詞非常有條理性和層次感,既能動之以情,也能曉之以理。
3、“秦師退”與“退秦師”以及“晉君去”的原因分別是什么?你覺得呢?
“利”
(設計意圖:在備課的時候,我考慮了很多,這個也想給學生,那個似乎也不能遺漏,但是,我們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而且這些東西也不是一篇課文就可以解決的,所以最后取舍,選擇了這三個問題。)
五、布置作業
我讀到了一個 的燭之武?
(設計意圖:有了上面那么多的鋪墊,學生沒有想說的和想寫的,應該是不可能的。)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2
教學目標:
1、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愛國主義精神。
2、了解《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3、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燭之武如何勸退秦師。
2、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帶給我們的啟示。
3、重點文言詞語及句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燭之武臨危授命,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2、通過燭之武的說話藝術,學會如何與人交流、溝通。
課時:兩課時。
內容分配為:第一課時梳理文意,重點講解第三段燭之武退秦師的技巧和功效;第二課時解決文中出現的各類文言現象,重點解析燭之武的人物形象及燭之武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戰國策?東周》中有這么一句話:“一人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雄兵”。前半句說的是東周重臣顏率憑一己之辯,在諸侯列強中保全九鼎的故事,后半句說的是毛遂憑借三寸不爛之舌,勸服楚趙兩軍合縱抗秦的故事。而我們今天所學課文的主人公可以說同時具備了前面兩人的功效,他三朝老臣卻始終不得重用,他年逾七旬還是一個圉正——養馬的官兒,他須發蒼蒼步履蹣跚卻保住社稷勸退強兵!他就是:燭之武!
二、解題并整體感知:
文題為“燭之武退秦師”,那么為什么要退?由誰退?怎么退?結果如何?我們先來看一張當時的'時局圖。
簡單講解時局圖后,請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了解,思考:
1、燭之武為什么要退秦師?
【明確】因為秦晉圍鄭
2、秦晉為何要圍鄭?
【明確】因為鄭國“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3、“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都是鄭國和晉國之間的“矛盾沖突”,秦國為何也來圍鄭?
【明確】因為秦晉之好,秦又有往東擴張的野心。
4、誰舉薦了燭之武?他自己為什么不親自上陣?
【明確】佚之狐。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說服秦伯誰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惱了秦伯。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3
【學習目標】
1、語言建構與運用:掌握文中出現的“以、而、焉”等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并歸納其規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思維發展與提升: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在掌握字詞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3、審美鑒賞與創造:體味本文類比推理和比喻說理的方法,感知文中的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語言,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4、文化傳承與理解:學習古人國難當頭、不計個人安危得失、顧全大局的精神。培養積極的人生觀。
【重點難點】
1、重點:掌握文中出現的“以、而、焉”等重點文言詞語和特殊句式,并歸納其規律,積累常見文言字詞,掌握文言句式,分析人物形象。
2、難點:體會人物對話的語氣和特點,欣賞燭之武高超的勸說藝術。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左傳》的別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
《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谷梁傳》
因為《左傳》和《公羊傳》《谷梁傳》都是為解說《春秋》而作,所以它們又被稱作“春秋三傳”。
秦晉圍鄭背景。
秦、晉圍鄭發生在公元前630年。此前,鄭有兩事得罪了晉國:其一,晉文公重耳當年逃亡路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其二,晉楚城濮之戰中,鄭國出兵幫的是楚國,而此役楚國失敗。
晉國為什么要聯合秦國圍攻鄭國呢?這是因為,秦國當時也要爭奪霸權,
也需要向外擴張。發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事實上是兩大軍事集團之間的戰爭。一方是晉文公率晉、宋、齊、秦四國聯軍,另一方則是以楚國為主的楚、陳、蔡、鄭四國聯軍(鄭國名義上沒有參戰,實際上已提前派軍隊到楚國)。兩年后,當晉國發動對鄭國的戰爭時,自然要尋找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這時的秦國也有向外擴張的愿望,所以,秦、晉聯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二)自讀課文,注意重點字的讀音
汜(fàn)南佚(yì)之狐夜縋(zhuì)而出共(gōng)其乏困秦伯說(yuè)
(三)題解
退:使動用法,使-----撤退;師:軍隊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一段
1、理解以下文句: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2、本段僅25字,卻道出很多內容,有哪些?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
1、誦讀,體會和把握人物性格和心理:
“國危矣”
“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
2、重點體會以下詞句: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無能為也已
是寡人之過也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三)研讀第三段
1、學生借助注釋細細梳理本段。(品味燭的形象及其高超的游說技巧,)
2、分析理解本段。
(1)“夜……秦伯”:
(2)燭之武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請找出原文相對應的句子: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3、“秦……乃還”表現了秦王怎樣的形象。
4、探究燭之武游說藝術。
(四)研讀第四自然段
1、重點品位下列詞句: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取蔽之”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二)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三)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燭之武退秦師》答案
二、合作探究
(一)研讀第一段
1、“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是本段關鍵一句,語速要較慢,尤其是“且”處應稍作停頓,“也”字要拖長聲音。
2、“晉/軍函陵,秦/軍汜南”。“晉”“秦”之后要略作停頓。因為“軍”在此名詞活用為動詞,當“駐扎”講。
3、明確:
①秦晉圍鄭,來勢兇猛;弱小鄭國,危如累卵。
②“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晉圍鄭的原因,又暗示鄭國有機可乘,為“燭之武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二)研讀第二自然段
1、“國危矣”要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是燭之武對只能虛度人生的無可奈何慨嘆,要讀出傷感的基調,而鄭伯,面對燭之武的牢騷,并沒有表現出絲毫的不滿,而是從諫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鄭伯之言一定要讀得心平氣和。
2、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我年輕時,尚且不如別人。之:助詞,
無能為也已——不能做什么了。無能:不能。已:同“矣”。
是寡人之過也——這是我的過錯。是:這。(判斷句)
3、提問:面對為難,鄭國君臣的表現如何?
明確:
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情真意切,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承擔了赴秦說秦師的重任。
(三)研讀第三段
1、“夜……秦伯”:說明形勢危急,燭之武不畏危險。
2、燭之武說秦伯運用了高超的攻心術:
第一步:欲揚先抑,以退為進。(坦言知亡,避其銳氣:鄭既知亡矣。)
第二步:闡明利害,動搖秦君。(亡鄭只對晉有利:鄰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著想,以利相誘。(舍鄭會對秦有益:君亦無所害。)
第四步:引史為例,挑撥秦晉。(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測未來,勸秦謹慎。(唯君圖之。)
3、秦……乃還:秦權衡利害,決定退兵,但卻派人留守要塞,體現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探究“三巧”游說藝術。
(1)以“利”巧攻心理。
(2)以“害”巧析形勢。
(3)以“史”巧施離間。
5、學生同桌討論歸納,師引導學生歸納本段知識點: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利: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鄙:名詞的意動用法;
封:名詞的意動用法;厚: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乏困: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東:名詞活用做狀語;陪:通假字,通“倍”;
共:通假字,通“供”;厭:通假字,通“饜”;
說:通假字,通“悅”;闕:通假字,通“缺”或“掘”;
6、師引導學生結合燭的游說步驟即興背誦本段。
(四)研讀第四自然段
1、誦讀指導: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頓,因“微”是連詞,表假設,為“假如沒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詞,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頓。
2、提問:本文是如何結尾的?
明確:以晉文公再風云突變中,頭腦前行,毅然撤軍作結。而這也正是燭之武所想達到的目的。
三、交流展示
(一)文章寫燭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答:這段文字看似閑筆,卻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燭之武的境況,是一個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評鄭伯不能用人,但在關鍵時刻,作為國君尚能接受規諫,誠懇負責。三是點明燭之武深明大義,以解國難為重。這一內容粗線條地勾勒出燭之武的形象,為下文寫他奔赴國難的義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鋪墊。
(二)晉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條理由退兵,你怎樣看待晉文公的退兵理由?
答:其實,“不仁”是一個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講“仁義”,當初就不會發兵攻鄭。“不知”才是實質。“知”通“智”,這個“智”,是理智,就是對現實情況的客觀分析,對動武后果的冷靜判斷。“以亂易整,不武”,勝負之數,難以意料。晉的退兵,說到底,也是一個“利”字起作用。
(三)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請舉例分析這一寫法特點。
答:文章注意伏筆與照應的地方較多,如:
①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說明秦、鄭并沒有多大的矛盾沖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說退秦師埋下了伏筆。
②“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的有關內容。
③“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為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文章預后瞻前,巧施伏筆,簡練而不失謹嚴,自然而耐人玩味。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4
【學習目標】
1、在掌握字詞句的基礎上熟讀成頌,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時要在著重了解燭之武說退秦師的理由的同時,注意欣賞包括本文在內的《左傳》的文學價值,如人物形象和寫作技巧。
【教學方法】
串講法、誦讀法。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言:
同學們,如果說在社會發展的總趨勢之下,大凡事物總是現在的比過去的好的話,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藝術的某些方面,有沒有與一般規律相反的情況呢?(這樣一來一往的問答,并不難引導學生想到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以羅馬為代表的雕塑,比如據說維娜斯女神的斷臂今人就無法設想能夠補得很好,以及中國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寫出當時那樣的水平的。然后接著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本冊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讓大家聽本文的錄音帶或教師以較高的水平先把課文誦讀一遍。
三、承接第二單元所學的“理清思路”理論,實際上也就是本課后面的練習題二,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問題,而實際上等于在熟讀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說“秦、晉兩國為什么圍攻鄭國”的'問題;
2、第二自然段是說“鄭伯是怎樣說服燭之武”的問題;
3、第三自然段是說“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說“晉文公為什么不愿向秦進攻的原因”。
在上面問答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以多種形式誦讀。
四、讓學生在已經看過課本中注釋的情況下提一提文中還有哪些實詞的意義不清楚,還對哪些虛詞的用法或古漢語現象不理解。這其中由學生提也好,由老師問也好。
1、第一段中兩個“于”均解為“對于”之意,兩個“軍”字均為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現象,當“駐扎”講。且“晉軍函陵,秦軍汜南”兩句均為古漢語中所謂省略句,即均在“軍”字之后省掉一個介詞“在”,而就這一點,已能證明古今語言形式上的不同習慣,這對讓學生逐漸習慣看文言文是大有好處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應讓學生弄清楚:“言于”當“告訴給”講;“若使”中的“使”當“讓”講;“臣之壯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結構助詞夾在主謂結構之間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僅注釋上有“已,同‘矣’”的字樣,關鍵是要解釋這種“語氣詞連用”的古漢語現象;從“今急而求子”中不難看出,根據上下文,“而”在此只能當副詞“才”講;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當代詞“這”講,只是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順而把它整個譯作“這是”罷了;最后“然鄭亡”一句,和今意相對照,顯然是個被動句。
3、第三自然段:“夜縋而出”里的“而”強調是起前對后修飾作用的,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地”;“若亡鄭”中“亡鄭”是“亡”的使動用法;“越國以鄙遠”一句的注釋中雖然說明了其中的“鄙”,“邊邑”是名詞活用為動詞的用法,而“遠”是形容詞活用為“遠地”的名詞用法,但整句意義的通俗理解應該是“越國以遠鄙”;“鄰之原,君之薄”中的兩個“之”直譯時,還是應當看作是起“取消主謂獨立性”作用的;“夫晉,何厭之有”中的“之”此時是起“動賓倒置”標志作用的,即意義上應看作“有何厭”;“既東封鄭”一句應強調就其直譯而言,“既”當“等到……以后”或“已經”之類意思講,“東”是古漢語中典型的名詞當狀語,譯作“向東”,“封”,名詞“疆界”,此處當動詞用,譯作“作疆界”,而“鄭”作為句子的補語,也是以名詞當狀語的形式理解的,應譯作“以鄭”,于是整句的確切直譯應該是“等到向東以鄭國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則應該讓學生承認,看過書上的有關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沒有什么可感到難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讓學生在反復誦讀課文的基礎上背誦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種形式背誦。比如教師先領背、分段集中背等,因為字面意思過得較為徹底了,所以背誦起來就應該相對容易。同時在熟讀背誦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表達反映在遣詞造句、語言組織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對比同樣或類似意思表現在古今語言形式的不同上,應該承認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簡意賅和音韻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這些,也正是《左傳》等的文學價值。
五、課后練習
關于多義詞辨析的題。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5
【教學目的】
1、了解《左傳》常識,在文中揣摩其特色
2、理順課文思路,有感情地熟讀、背誦
3、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燭之武、佚之狐和鄭伯)
4、積累重要的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提高文言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賞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理解燭之武的說服藝術
【教學方法】
讀議講練法,在朗讀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問題,老師在其中點
撥、總結,最后以一定練習鞏固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介紹相關背景
2、認識《左傳》
3、整體感知,研讀故事的一、二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春秋五霸”談到大小諸侯間的“春秋無義戰”。晉文公、秦穆公結成軍事同盟,聯合攻打鄭國,大軍壓境,鄭國會有什么反應呢?不能束手就擒,在這個緊要關頭,英雄出現了,他是誰呢?
二、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整體感知,依據題目了解故事梗概。
討論明確:秦晉圍鄭,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只身前往秦國,說服秦君,免去一場戰禍。(結合秦晉圍鄭的相關背景)
三、《左傳》
司馬遷認為是春秋時代魯國盲人史官左丘明所著。《左傳》是我國第一部記事詳細而又完整的編年體史書。以記事為綱,時間為序,具有極高的史學價值和文學價值(后人評:文字若云月,高深若山海)。以前學過的有散文《曹劌論戰》。
四、老師范讀,學生自主解決字音、斷句。
函(hán)泛(fàn)佚(yì)縋(zhuì)
闕(quē)朝(zhāo)逢(páng)杞(qǐ)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請一學生讀(字音、斷句)
六、學生齊讀(把握感情,疏通思路)
七、第一自然段
1、誦讀提示:“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語速較慢,晉/軍/函陵,秦/軍/泛南(齊讀)
2、用原話回答秦晉圍鄭的原因
明確:無禮于晉,且貳于楚
3、秦晉圍鄭,鄭國的形勢怎樣?
明確:危在旦夕,國運懸于一線
(找一學生讀)
八、第二自然段
1、誦讀提示:
“國危矣”讀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要讀得堅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讀得要低沉。鄭伯的話要讀得心平氣和,沒有絲毫的不滿。
(找一學生讀)
2、面對國難,鄭國的君臣如何應對?
明確:
①佚之狐出謀劃策,力薦燭之武
②鄭伯從諫如流,感動了燭之武
③燭之武面對鄭伯的誠意,深明大義
(齊讀)
九、小結
主人公燭之武在佚之狐的推薦下,不計前嫌,以國家利益為重,夜訪秦營,勸說秦伯退軍,表現他的大智大勇,體現了一個“大丈夫”的形象。人老心未老,是曹操筆下的老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燭之武的愛國精神
3、研讀課文的三、四自然段
一、導入:檢查學生背誦情況,大家集體背誦。
燭之武不費鄭國的一兵一卒,靠著自己的能言善辯說服秦伯,瓦解秦晉軍事同盟。那么燭之武是怎樣勸說秦伯,退了秦軍的呢?今天我們就要深入其中,探個究竟。
二、第三自然段
1、誦讀提示:從“秦晉圍鄭”開始到“君亦無所害”。要讀得平穩,不卑不亢,到揭露晉國的貪婪和出爾反爾時,毫不留情的批評帶有憤激之情。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理出燭之武說服秦伯的思路?他是站在誰的立場上的?
明確:先秦后晉,秦:一利一害;晉:貪得無厭。站在處處為秦國考慮,時時替秦國著想的立場上的。
4、燭之武成功了嗎?他用了什么方法成功的?
明確:成功了,秦伯高興地與鄭國結盟,班師回朝。以子之
矛攻子之盾。
從地理角度上看,越國鄙遠,只能是亡鄭賠鄰。
從邏輯角度上看,舍鄭為主,供行李往來乏困。
從歷史角度上看,晉不可信,背信棄義只為己。
5、燭之武從臨危授命到智退秦師完成了什么樣的一個形象呢?
討論明確:志士:不計前嫌,為國分憂
勇士:慷慨應允,冒險出訪
辯士:巧避鋒芒,直擊要害
概括:一個深明大義,機智勇敢,能言善辯,以國家利益為重的外交家。
6、大家集體齊讀(體味)
三、第四自然段
1、誦讀提示:晉侯的話要緩慢,體現他的深思熟慮。
2、請一學生讀(揣摩)
3、晉侯對于撤軍說了幾點理由?你認為哪點最重要?
明確:三點理由(不仁,不知,不武)。他的依據是秦晉聯盟只可維護不可破壞,不能因為一個鄭國而壞了大事,體現晉侯作為一代霸主的高瞻遠矚。
應該是“失其所與,不知”,晉侯考慮的是長遠的`利益,想借助秦國的力量有更大的作為,體現他的野心和謀略。
4、大家集體讀(體味)
四、揣摩本文特色
后人譽lt;lt;左傳gt;gt;是: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請結合本文的有關內容,談談你的認識?
討論明確:文采:
①伏筆,開篇強調秦晉圍鄭的原因突出晉鄭之間的矛盾,而秦鄭之間則沒有多大的分歧,為下文燭之武的直擊要害作了鋪墊。另外秦晉兩軍分地駐扎也為燭之武說退秦師提供了方便。
②波折,鄭國危在旦夕,能擔當此重任的燭之武卻以自己年歲已高為由來推辭。秦伯退兵后,晉國的大臣子犯卻請求晉侯進攻鄭國,情節波瀾起伏讓本文充滿懸念。
③詳略,把主要筆墨用于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問題上,著力通過對話烘托燭之武的形象、對于秦國和晉國如何退兵的則一帶而過、
高深:主要在人物。短短的二百九十多字就展示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春秋風云圖,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佚之狐的唯才是舉,鄭伯的知人善用,秦伯的從諫如流和晉侯的審時度勢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全班齊讀(體味)。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6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斗爭。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說服了秦伯。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最后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候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2、該課所處的地位和作用:《燭之武退秦師》是新編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該單元的教學重點是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由教到不教",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3、教學目標: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結合該課的特點以及所教班級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如下教學目標:
A、基礎知識目標:了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幾個生字,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B、基本能力目標: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用現代漢語復述課文內容。
C、思想教育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標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教學重點與難點:文章雖然作于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末期,但內容生動有趣,語言也比較淺顯,且新大綱對高中階段文言文教學只要求具有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不必對藝術特色等作過多的分析。因此,我把該文教學重點確定為:誦讀復述課文,背誦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把理解詞句與理解文章統一起來,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燭之武的說解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短短125個字,卻說了四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把此定為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應變是教學藝術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前提。所謂應變,就是根據不同的班級、不同的授課內容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教師要本著"因材施教"以及"教學有法,但無定法"的原則,慎重地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學生誦讀、教師范讀,整體感知的教學方法。
2、語言、動作,形象激情的教學方法。
3、點撥詞句方面的一些知識,循序漸進,逐步積累的教學方法。
選擇以上教法的.依據: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我在教學本課時主要采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同時通過個性化語言以及動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來輔助教學,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圈點、勾畫、批注的方法。
B、參照注解,動口動腦,培養學生自己獲取知識的能力。
C、指導學生進行正確的誦讀。
四、說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導入新課的開場白就顯得十分重要。好的導入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我設計的導語是:
同學們,古代兵法著名的"三十六計"中有一計,大意是利用、制造敵人內部的矛盾,達到取勝的目的,這就是俗稱的"離間計",其實,在"三十六計"中稱作"借刀殺人"計。今天我們要學習的《燭之武退秦師》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說退秦軍,迫使晉軍也不得不撤兵,從而消除了鄭國的危機。那么,燭之武在劍拔弩張的敵對情勢下,是如何說服秦伯不僅撤走了圍鄭的秦軍,反而派兵保衛鄭國的呢?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我們學習新課《燭之武退秦師》。
(二)預習指導:借助《高中語文詞語手冊》,參看提示、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設置以上預習的依據是:
①大綱要求培養學生自學語文的習慣,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索。
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體到具體。學習課文也是如此,先對課文整體感知,然后再精讀細研。
(三)檢測預習,出示練習:完成教學目標A中關于文學常識以及識記實詞、虛詞和文言句式的要求,結合第一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教師小結,補充。
(四)教學新課:
1、教師范讀全文,進一步整體感知課文。這是教法一的再落實。
2、自讀全文,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詞句,批注有疑問的內容。
這一步要對學法A進行指導,是完成教學目標A中熟讀課文的主要一步。設計此程序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貫徹大綱"培養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育理論。
3、組織討論找出的疑難詞句,這是完成教學目標B的第一步。教師要顧及全體學生,尤其是文言文基礎差的學生,教師要指導學生動手(寫)、動腦、動口,培養思考分析能力,對學法B進行初步指導。
4、著重根據"思考練一",用現代漢語復述故事內容,這是完成教學目標B的第二步。這步程序由中等學生來完成,以此帶動兩頭。
(五)教師小結以上內容
(六)布置作業:
1、熟讀全文,進一步感知課文內容。
2、完成課后練習二、三題。
第二課時
(一)復習上堂課內容,歸納要點,檢查作業完成情況。
(二)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節課的結果是燭之武說退了秦師沒有?對,說退了秦師。那么燭之武在國家危急關頭,是否是毛遂自薦,挺身而出,主動地擔當起這個重任的?在大軍壓境,敵我雙方劍拔弩張的緊張情勢下,燭之武又是采取什么方法使一心想借此擴張自己勢力的秦穆公改變態度的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繼續學習《燭之武退秦師》。
(三)學習新課:
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讀出人物個性。這步程序是教學目標B的再落實。用教法2中語言激情的方法來感染學生,為下一步分析人物形象奠定基礎
把本篇中所需要積累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加以歸納,再次落實教學目標A。引導分析燭之武說辭的四層意思,體會高超的語言藝術。這樣,既把握了教學重點,又突破了教學難點。
概括課文情節,根據情節要點分析人物形象。這是完成教學目標C的第一步。
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第一段總共二十五個字,交代了哪幾個問題?(明確:當時形勢,戰爭起因,秦、晉駐軍方位。)
第一段埋下兩處伏筆,聯系全文,分析其內容與作用?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7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下面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方面對本課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必修一第二單元,本單元是古代記敘散文單元。學習本單元,既可以從中領略古人的才華和品德,又可以欣賞和借鑒敘事藝術。本文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圍攻鄭國,鄭國危在旦夕,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兩國人馬自動撤退的故事。
關于文言文的學習,《課程標準》有兩方面的要求: 一是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二是體會作品中蘊含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
依據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左傳》有關文學常識,積累文言知識。
2、能力目標:學習提要鉤玄的閱讀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3、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難點:對燭之武高超說辭藝術的賞析。
二、說教法和學法
《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就是讓老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激發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同學們自覺主動學習,合作交流,探究分析,共享學習成果。高中的同學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但大部分同學對文言文有一種畏懼心理,缺乏興趣。本文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老師更要做好引導,使學生樹立學好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我準備采用情境教學法和討論分析法學習本文。
情境教學法就是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組織形式多樣的朗讀,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讓學生獲得感同身受的效果。討論分析法就是通過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開展積極的討論,讓他們自己去分析,去感悟,老師可合理啟發補充。
學法上,除了誦讀法,歸納法外,還要采用提要鉤玄法,抓住關鍵詞語,探求精深的道理,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但教有法而無定法,還要依據課堂實際情況靈活運用。
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豐富課堂,在教學中需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二課時。第一課時以閱讀課文、歸納文言知識為主;第二課時以分析課文、鑒賞人物形象為主。
三、說教學過程
下面介紹具體的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設計的導語是(為了國家安危不計個人恩怨,這需要怎樣的.胸襟?孤身一人深入秦軍大營,這需要怎樣的勇氣?以一番說辭巧妙化解亡國之危,這需要怎樣的智慧?讀完《燭之武退秦師》,你就會找到答案。)此導語在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誦讀感知、疏通文本
文言敘事特有一種簡潔之美,學習時要注意反復誦讀,悉心體會。
1、聽讀全文,糾正字音
2、自讀全文,同時提出要求:圈點勾畫不理解的句子。
3、疏通文本,解決不理解的字句子。
4、分角色朗讀,進一步體會。
(三)討論分析,鑒賞課文
1、理清思路:秦晉圍鄭--臨危受命--說退秦師--晉師撤離
2、燭之武在什么情況下“退秦師”的?他是怎樣出場的?
分析戰爭的背景和原因:兩點 “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3、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為五層:(學生討論,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1)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2)說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3)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4)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5)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
4、鑒賞人物形象
你最欣賞的是哪一個人物,理由是什么?
鄭 伯——禮賢下士,從諫如流。
佚之狐——識人才的伯樂。
燭之武——官微人輕,懷才不遇,臨危受命,不避艱險,深明大義,才智超群。
秦 伯——以利為重,亦敵亦友,變化難測, 政治手腕了得。
晉 侯——以利為重,以“不仁”為借口,沉著應對,有政治家的風度。
5、人們評價燭之武時,有的說他是一個“志士”,有的稱贊他是一個“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個“辯士”,也有人說他具備這三種人的特點。請發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題為開放題,只要自圓其說即可。
觀點示例:
⑴ 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于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于言辭,以至于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系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⑵ 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 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后,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寥寥數語就說服了秦君,憑三寸之舌勸退強敵,可見,燭之武是一位辯士。
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于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四、說板書設計
好的板書能夠使學生迅速的抓住課文要點和文章的結構脈絡。在板書上我力求節儉明了,既點名本課的重點,又方便學生理解。秉持著這種理念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燭之武退秦師
開端——秦晉圍鄭——出使緣由
發展——臨危受命——深明大義,以國家為重
高潮——勸退秦師——智勇雙全,不卑不亢
結局——結盟、協防、撤軍——不辱使命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假如你是一位外交官,接受一個任務——利用美日邦交矛盾,瓦解美日聯盟,你會怎么做?
我的說課結束,謝謝大家!鞠躬!
反思:文言文的學習有“文”“言”兩個方面,本設計“文”“言”并重,注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力求使學生在積極愉快的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而達到預期效果。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8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板書課題),這是高中語文必修一第二單元第一課的學習內容,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學目標、說教學重點和難點、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五個方面來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燭之武退秦師》是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第一冊第二單元的講讀課文。《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對高中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一定的語言知識,并學會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因此,本文在學生掌握一定文言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引導他們進一步學習和掌握更加豐富的文言知識,幫助他們提高閱讀和鑒賞文言文能力和水平。
《燭之武退秦師》選自于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文描述的是在秦晉大軍準備攻打鄭國危急的情況下,鄭國的燭之武臨危受命,運用高超的外交辭令,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約解散,自動撤離晉國的故事。本文在描述了主人公燭之武高超的外交辭令的同時,也贊揚了他在國家危難之際,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二、說教學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地位、學情特點以及新課標的分析,我確立了如下的三維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掌握《左傳》的基本概況及其在先秦文學史上的地位;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找出活用詞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誦全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教師恰當的提升引導下,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領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引導學生借助注釋疏通文意,理清文章的思路結構,提高文言閱讀能力;體會主人公高超的語言藝術。
3、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將生死置之度外,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設定,我將本文的教學重點確立為以下三個:
教學重點:
1、學生借助工具書理解和掌握常見文中重點實詞、虛詞、詞類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3、分析燭之武的游說藝術和燭之武的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燭之武的勸說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因此我將教學難點確立為分析燭之武的游說藝術。
四、說教學和學法
依據教學目標和《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將通過誦讀法、情境法、討論法、講授法、點撥法來進行教學,學生通過品讀法、質疑法、自主合作探究法來學習。
1、結合本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教學模式,利用多媒體視頻,春秋形勢圖和錄音朗誦等教學教具,在教學中啟發學生自主學習,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2、依據教學目標及《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學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要求,對于文言文詞句方面的知識,采取學生質疑、教師點撥的方法,學生質疑法,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發現問題的能力。對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燭之武外交辭令的語言藝術,則采取學生自主討論法。學生自主討論可以發揮學生的積極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在上課前給大家講個周恩來高超的外交辭令的故事。(周恩來在訪華時,美國記者問了一些侮辱中國的問題,看看周恩來怎么巧妙回答。有記者問總理,“在你們中國,明明是人走的路為什么卻要叫‘馬路’呢?”周總理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們走的是馬克思主義道路,簡稱馬路。”又有記者問總理,“我們美國人都仰著頭走路,為什么中國人總是低著頭走路呢?”這一提問不懷好意,周恩來借題發揮,要讓他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便哈哈大笑地說:“這有什么奇怪,美國人走下坡路,當然是仰著頭走。我們中國人走的是上坡路,當然要低著頭走。”在場的人聽罷,無不佩服周恩來高超的語言表達藝術
2、我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軍事外交家,他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用自己的善辯口才既保國家人民安全,又為中國歷史寫下一篇篇瑰麗詩章。口才真的這么重要么?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同學們可以舉出這樣的實例么?(如藺相如憑借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完璧歸趙,又如諸葛亮憑不費吹灰之力,促成孫劉結盟。)
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領略一下燭之武是怎樣憑他的三寸不爛之舌說退敵軍的,如何體現燭之武高超的外交辭令的。
(二)初讀文章,整體感知
首先,簡單介紹《左傳》這部編年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并且講述《燭之武退秦師》的故事背景。然后,要求學生自讀全文,請學生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某些容易讀錯寫錯或者古文中難以理解的字詞進行指導,梳通文章。這為學生閱讀文本掃清了障礙,也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的特征。接下來是誦讀,誦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請幾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詞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膽質疑,然后師生共同解決出現的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解決一些文言知識,例如,重點實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學生齊讀,通過學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體感知課文。最后,學生討論,理清文章脈絡,以此來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總結段落大意:第一段:秦晉圍鄭、臨危受命、第二段:智退秦師,晉師撤離。
(三)研讀賞析,思考問題
1、思考燭之武在什么情況下“退秦師”的?(學生自主學習)
由此問題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戰爭的原因。(秦晉圍鄭)
2、思考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第二段對表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學生分角色朗讀并討論)
此段為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臨危受命)
3、思考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研讀悟學法)(智退秦師)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為五層:(學生朗讀,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①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坦言知亡,避其銳氣,站在秦國立場上,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②“若亡鄭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說明亡鄭利晉,存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③“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至“君亦無所害”。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④“且君嘗為晉軍賜矣”至“將焉取之”從歷史說到現實,挑撥兩國的關系,分析晉國的貪得無厭,滅鄭后必進犯秦國。
⑤“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推測未來,勸秦謹慎。
4、秦伯退師后,晉文公表現如何?體現了晉文公是個怎樣的人?(朗讀——提問——討論)(晉師撤離)
5、你認為燭之武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1)志士。燭之武的外交才能通過佚之狐的話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一個“退”字,盡顯燭之武的才華。由于長期未被重用,燭之武滿腹牢騷與委屈溢于言辭,以至于以“老矣,無能為也已”來推辭。但鄭伯的一番誠意和對國家形勢與個人利益關系的透徹分析,最終感動了他,他決心以國家利益為重,出使秦師。這足以說明他是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
2)勇士。兩方交戰,生死未卜;出使秦師,成敗難料。燭之武“夜縋而出”,勇入秦營,其知難而上、義無反顧的冒險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3)辯士。燭之武在到了秦營之后,面對強敵,不卑不亢,侃侃而談。他先論說滅亡鄭國對秦國有害無益,只是增加了鄰國(晉國)。然后承諾,保存鄭國將會對秦國大有好處,“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這是鄭國請求秦國退兵所施予秦國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對方感興趣,以權衡利弊,又不失本國尊嚴。一番利誘之后,燭之武就從秦晉的歷史關系入手,揭示出晉文公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本質,公開挑撥秦晉兩國關系;并且用發展的眼光,引導秦伯認識到晉的貪婪會給秦國帶來的危險,這就使秦伯認識到晉是敵而非友,并最終和鄭國結盟。這樣一來,“攻守之勢易矣”。燭之武一字未提鄭國的利益,卻成功說退秦師,充分展現了他的“辯士”形象。“辯士”形象是燭之武形象的核心。所以說,《燭之武退秦師》一文展示的燭之武是一個深明大義的愛國志士,是一個勇于出使,直入敵營的勇士,是一個機智善辯的辯士、外交家。
(四)歸納總結,布置作業
在短短的百余字的說辭里,燭之武從地理位置、歷史事實和邏輯推理等角度來游說秦伯,充分表現出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雖然“臣之壯也,猶不如人”滿腹的委屈和牢騷,但在國難當頭,深明大義,以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只身赴敵營,化險為夷,贊揚了燭之武的崇高愛國主義精神。本文是一篇優秀散文作品,要求學生掌握文中重點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詞類活用現象和特殊文言句式,并背誦全文。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9
各位領導,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為了說明我的教學設想,我從教材分析、教法選擇、學法指導、教學過程、板書設計五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教材簡析:《燭之武退秦師》是先秦歷史散文《左傳》中的名篇。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在旦夕。燭之武臨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晉矛盾,任憑三寸不爛之舌,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離散秦晉盟約,勸退秦師,智走晉師,保衛鄭國。 文章內容生動有趣,情節波瀾起伏,人物忠義智勇,辭令精妙絕倫,是一篇歷史散文佳作。
該課的地位和作用:
《燭之武退秦師》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學習先秦歷史散文,學習本單元,要在重視誦讀和背誦上;掌握文言詞語的含義及其在課文中的用法;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并能用現代觀念加以審視。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指導學生學好這篇文章,打好基礎,樹立學生學好文言文的信心。
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階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誦讀古典詩詞和淺易文言文,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掌握課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詞句含義,讀懂課文,學習用現代觀念審視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傾向。”
根據課文特點,結合大綱要求,我確立了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左傳》有關知識,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理解關鍵詞句的含義。
2、能力目標:初步掌握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在誦讀過程中培養學生閱讀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標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根據教學目標設定,本文確立三個教學重點。
1、理解好把握文中常見的文言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思想內容。
3、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教學難點:
燭之武的勸說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短短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這是教學難點。
二、說教法
針對文言文基礎知識必學,本文特點必掌握,思想教育必做到。教學方法可以根據不同的班級以及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處置措施。因此,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心理特征、學習基礎,結合我的教學特點,我將用一下方法進行教學:
A、自學、誦讀、討論、總結。以學生為主體進行學習。
B、范讀、學生誦讀、整體感知、啟發討論、師生互動。師生互動生成教學。
選擇教法的依據:《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定“重視語文知識與能力的整合,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語感的培養,以有利于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在教學時重點采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理解課文,深究課文。同時通過多媒體和講解討論來輔助教學,提高教學效率,進行有效教學。
三、說學法
學情分析
剛踏入高中的.學生,古文學習的興趣還有所缺乏,學習的方法還比較單一。針對這一現狀,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要進行學法指導。
學法指導及選擇的依據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學會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及能力培養:
A、參照注解大體理解,大聲誦讀增加語感,動腦分析形成能力。
B、圈點、勾畫、批注,疑點、重點、難點、能力點,養成讀書好習慣。
C、正確的誦讀,激情討論,理性分析。
四、教學輔助手段:
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
3課時。
六、說教學程序
1、布置預習
借助工具書,參看提示、注釋,通讀全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設置以上預習的依據是:
①大綱要求“要大力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應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
②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體到具體。學習課文也是如此,先對課文整體感知,然后再精讀細研。
2、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的開端,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濃厚的興趣。 孫子兵法是我國幾千年來的智慧的結晶: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三國演義我們最佩服誰:諸葛亮。為什么?生答:
當大敵壓境,當國家將亡,我們將怎么辦?幾千年前的燭之武為我們提供了借鑒,請看《燭之武退秦師》。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 10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說課的題目是《燭之武退秦師》,下面從教材、教法、學法、過程、板書五個方面闡述我的說課設計。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燭之武退秦師》選自先秦歷史散文《左傳》,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大軍兵臨城下,鄭國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難之際的燭之武,不費一兵一卒,不動一刀一槍,卻使秦晉盟散約毀,兩支人馬自動撤離的故事。
2、大綱要求及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文言文的要求是培養學生閱讀淺顯文言文的能力,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積累語言知識。《燭之武退秦師》是新編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單元話題是“昨日的戰爭”,課文安排在單元的首篇,如何指導學生學好這篇課文,實現 “由教到不教”,這是一個關鍵所在。
3、教學目標:
a知識目標:了解《左傳》有關知識,解決幾個生字,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b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培養學生概括歸納的能力,提高學生書面表達能力。
c情感與態度目標:學習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置個人安危于不顧,維護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4、教學重點:誦讀復述課文,背誦課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理解詞句,積累一些文言實詞、虛詞和句式。
5、教學難點:燭之武高超的說辭藝術
二、說教法
語文教學應重視整體教學,重視積累、感悟和熏陶,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要做到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誦讀。在誦讀的`過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詞句、結構內容以及語氣語感,為進一步理解課文奠定良好的基礎。據此,我在教學本課時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朗讀法、質疑法、討論法、探究法等。主要采用誦讀的方法,使學生初步整體感知課文。同時通過質疑激趣,讓學生在興趣中討論,探究解決問題,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積累文言詞句。
三、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指出:“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探究。”
因此采用預習法、討論法、探究法等
四、教學設計
(一)預習設計
1、并結合書下注釋了解《左傳》。
2、了解本課歷史背景。
3、通讀全文,注意揣摩語意、語氣,了解詞語的意義、用法。
4、分析燭之武這一形象,他是如何說退秦師的?
5、通過本文體會《左傳》語言特點。
(二)教學過程
1.導入:有人說“口才,電腦,英語,駕駛”是當今青年必須掌握的四門技術,其中口才被排到第一位,由此可見口才在今天同樣非常重要。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人怎樣憑三寸不爛之舍就使強大的軍隊退卻的故事,請看《燭之武退秦師》
2.設計四個大問題串連全文
①燭之武在什么情況下“退秦師”的?(討論)
由此問題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戰爭的原因:三點。
②燭之武是怎樣出場的?第二段對表現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學生討論)
此段為側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薦,道出了燭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場時,就引起了讀者極大的關注。
③燭之武是怎樣說服秦伯退師的?
燭之武的說辭共125個字,語言非常精煉,含義豐富,可分為五層:(學生討論,理解內容,分出層次)
1)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2)說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信心。
3)進一步利益誘惑,使秦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4)再以歷史上晉對秦的背叛,離間秦晉聯盟。
5)從歷史說到將來,指出晉的貪婪將威脅到秦的發展。
總之,在短短的百余字內,燭之武站在秦的立場上,替秦分析圍鄭的利弊,層層深入,句句擊中要害,又句句打動秦伯,使秦國最終撤去了包圍,保全了鄭國。整個說辭充分表現出燭之武機智善辯的外交才能。
④秦伯退師后,晉文公表現如何?(提問--討論)
此問引出文章的最后一段,這段對事件結果的交代,也順便表現了晉文公隱忍不發、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文公并沒有感情沖動,而是表現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正是晉文公日后終成霸業的根本原因。
3.討論總結,認識升華
①文章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請總結燭之武的形象。
燭之武是這篇課文的中心人物,雖然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他的能力和能言善辯卻早已聞名鄭國。所以,在國難當頭,鄭國君臣一籌莫展的時候,佚之狐推薦了他。他的一番牢騷,使他的形象更加有血有肉。鄭伯的自責,更重要的是,燭之武深明大義和捍衛國家主權的使命感,使他化解了不滿,增強了了義無反顧奔赴敵營的信心和勇氣。見到秦伯之后,他胸有成竹,對秦晉的關系和矛盾了如指掌,只字不提鄭國的利益,似乎處處為秦國著想,因而能夠不卑不亢,侃侃而談,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說的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左傳》就是這樣通過正面和側面,用精彩的語言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
②《左傳》以敘事為主,故事情節曲折生動,在本文中就有所體現。請學生體會(討論,提問)。
“文似看山不喜平”,這篇文章充滿了波瀾,顯得生動活潑。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了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讀者滿以為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力挽狂瀾,誰知他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使鄭國的希望又趨于渺茫。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
4.延伸拓展:某同學中午休息時間在宿舍洗衣服,請勸阻。
5.小結:
本文是一篇記述古人辭令的散文。鄭國被晉、泰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命說退秦軍。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并派兵助鄭國防守,致使晉軍不得已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這篇文章,贊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斗爭的復雜性。
6.作業:將課文改編成課本劇,那個同學改寫的好,明天請他當導演。
【《燭之武退秦師》課件】相關文章:
燭之武退秦師的教案02-26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09-10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09-19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08-05
《燭之武退秦師》說課稿08-05
《燭之武退秦師》教案03-07
燭之武退秦師翻譯10-08
燭之武退秦師的翻譯10-08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譯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