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人教版六上數學課件(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準備好課件,開展教學工作,課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關鍵作用,備課的成果表現是形成教案。那么什么樣的課件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人教版六上數學課件,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六上數學課件 1
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驗證等環節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創設,探求新知
(一)探索分數乘整數的意義
1.教學例1(課件出示情景圖)
師:仔細觀察,從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的“2/9個”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
師: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2.小組交流,匯報結果
預設:(1)2/9+2/9+2/9=6/9=2/3(個);
(2)2/9×3=6/9=2/3(個);
(3)3×2/9=6/9=2/3(個);
(4)3個2/9就是6個1/9就是6/9,再約分得到2/3(個)。(根據學生發言依次板書)
3.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生1:每個人吃2/9個,3個人就是3個2/9相加。
生2:3個2/9個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為2/9×3。
提出質疑:3個2/9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為什么?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是一個分數。
引導說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這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個2/9相加是多少”。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4.歸納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設計意圖:呈現生活情景,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一共吃了多少個?”,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狀態。以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經歷獨立思考、自主計算并驗證、小組交流等環節,鼓勵學生大膽地呈現個性化的方法,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習狀態。采用因勢利導的方式,通過比較分析溝通新舊知識間的聯系,引導學生自主得出結論,加深了對分數乘整數意義的理解。】
(二)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1.不同方法呈現和比較
師:剛才的第(4)種方法用語言描述得出計算結果的過程,結合自己的解題方法回顧一下,2/9×3的計算過程用式子該如何表示?預設,
生1:按照加法計算2/9×3=2/9+2/9+2/9=6/9=2/3(個)。
生2:2/9×3=6/9=2/3(個)。
師:比較一下,這兩種方法計算結果相同嗎?它們的相同點在哪里?(分母都是9)不同之處又是什么?(根據學生回答分別打上方框)這里的2+2+2和2×3都是在求什么?預設:有多少個1/9。
2.歸納算法
師:你覺得哪一種方法更簡單?那么這種方法是怎樣計算的呢?
引導說出:用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3.先約分再計算的教學
師:剛才我看到有一位同學是這樣計算的。與這里的第二種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
預設:一種算法是先計算再約分,另一種是先約分再計算。
師:比較一下,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簡單?為什么?
小結:“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使參與計算的數字比原來小,便于計算。但是要注意格式,約得的數與原數上下對齊。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明確了自主探索的方向,使得對算法的感知上升到理解。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最大程度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為什么分母不變,只用分子與整數相乘”這是教學的難點,通過多次追問,適度引導轉化,促進學生的理解。對于“先約分再計算”這種方法的教學,充分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引導學生經歷觀察與思考的過程,從而使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二、鞏固練習,強化新知
1.例1“做一做”第1題
師:說出你的思考過程。
2.例1“做一做”第2題
師:在計算時要注意什么?(強化算法,突出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計算。)
三、探索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學例2(課件出示情景圖)
(1)師:根據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該怎樣計算?說說你的想法。
預設1:求3桶共有多少升?就是求3個12 L的和是多少。
預設2:還可以說成求12 L的3倍是多少。
預設3:單位量×數量=總量,所以12×3=36(L)。
(2)師:我們再來看這個問題,你能列出算式嗎?(學生思考,自主列式。)
交流:是根據什么列式的?引導說出思考的過程并板書:“求12 L的一半,就是求12 L的1/2是多少。”
(3)出示第2小題學生自練。引導說出:“12×1/4表示求12 L的1/4是多少。”在這里都是把12 L看作單位“1”。
(4)師: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你還能提出類似的問題并解決嗎?(學生練習,交流。)
歸納小結:在這里,我們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的關系式可以得出:一個數乘幾分之幾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四、課堂練習,深化理解
1.出示例2“做一做”。一袋面粉重3千克。已經吃了它的3/10,吃了多少千克?
師:你能說說這個算式表示的意義嗎?“求3千克的3/10是多少。”
2.比較兩種意義
出示:一袋面包重3/10千克,3袋重多少千克?
師:列出算式,并與前一個式子進行比較。這兩個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1:一個是分數乘整數,另一個是整數乘分數。
預設2:它們表示的意義相同但有所區別。
引導說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或者就是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表示的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師:那么,它們有什么是相同的呢?(計算方法和結果)
【設計意圖:對一個數乘分數意義的理解,從復習舊知導入,依據單位量×數量=總量這一數量關系,分別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在此基礎上,重點讓學生說出解決后兩個問題列式的依據是什么?再通過嘗試練習和交流,不斷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豐富歸納的素材,最終導出此類分數乘法的意義。比較的環節充分挖掘教材資源,通過對兩種不同算式的分析比較,抽象出兩個算式的共同點,異中求同,進而深化學生對分數乘法意義的理解。】
五、聯系實際,靈活運用
1.算式3/16+3/16+3/16+3/16可以列成 _________× _________,表示 ;或者表示 _________;
也可以列成_________ ×_________ ,表示 。
師:選擇一個算式進行計算,想一想,計算時要注意什么?
2.比較練習
(1)一堆煤有5噸,用去了2/11,用去了多少噸?
(2)一堆煤有2/11噸,5堆這樣的煤有多少噸?
你能編寫出類似的問題并加以解決嗎?
3.拓展練習
1只樹袋熊一天大約吃6/7kg桉樹葉。10只樹袋熊一星期吃多少千克桉樹葉?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密切聯系教學的重難點,同時習題的編排體現由易到難的層次性,選取的素材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六、課堂小結,拓展延伸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明白了什么?說一說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2.誰會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a/b×c=ac/b,其中a,b,c均為整數且a≠0。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強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要求學生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計算方法,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符號表達能力。】
六上數學課件 2
教學目標:
1、經歷運用平移、旋轉或軸對稱進行圖案設計的過程,能運用圖形的變換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
2、結合圖案設計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平移、旋轉和軸對稱在設計圖案中的作用,體驗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3、結合欣賞和設計美麗的圖案,感受圖形世界的神奇。
教學重點:
能準確描述平移,旋轉,軸對稱的過程
教學難點:
能利用所學知識設計漂亮的圖案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學具花瓣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人入勝。
欣賞2008年奧運會會徽,提問與之相關的常識;上網瀏覽部分歷屆奧運會會徽,思考這些圖案的設計各有什么特點并交流感受。
二、合作探究、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分析花瓣圖案是如何由簡單圖形A經過圖形變換得到的,
2、操作演示
(1)演示四花瓣的作圖過程,教師講授四花瓣圖案形成的.基本知識;
(2)學生自主學習具體的操作步驟;注意將語言敘述完整,括號中是幾個關鍵詞。
如:將圖形A繞點(O)(順時針)旋轉(90度),得到圖形B以(MN)為對稱軸做圖形A的軸對稱圖形B
(3)要求學生思考:四花瓣相鄰兩個頂點與圓心所成的角是多少度?根據媒體演示的方法,你能將一個圓周四等分嗎?
小結:圖案的設計可能是一種方法的連續使用,也可能是幾種方法的組合使用。
3、合作探究書本37頁(2),在交流討論的基礎上,通過演示讓學生搞清做圖的方法和關鍵。
三、嘗試創作
1、把學生分成7個小組完成下面一題:以給定的圖形“○○、 △△、= ”(兩個圓、兩個三角形、兩條線段)為構件,構思獨特且有意義的圖形
2、請用基本的幾何圖形(如直線、射線、線段、角、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圓、圓弧等),為班級“學習專欄”設計一幅題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報頭圖案3作品互評展示學生所畫的圖案,就創意和構圖進行自評和他評。
六上數學課件 3
【教學內容】
統計表。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統計的意義,進一步認識統計表,掌握整理數據、編制統計表的方法,學會進行簡單統計。
【重點難點】
讓學生系統掌握統計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情景導入】
1.揭示課題
提問:在小學階段,我們學過哪些統計知識?為什么要做統計工作?
2.引入課題
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經常需要對一些數據進行分析、比較,這樣就需要進行統計。在進行統計時,又經常要用統計表、統計圖,并且常常進行平均數的計算。今天我們開始復習簡單的統計,這節課先復習如何設計調查表,并進行調查統計。
【整理歸納】
收集數據,制作統計表。
教師:我們班要和希望小學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級,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學介紹哪些情況?
學生可能回答:
(1)身高、體重
(2)姓名、性別
(3)興趣愛好
為了清楚記錄你的情況,同學們設計了一個個人情況調查表。
課件展示:
為了幫助和分析全班的數據,同學們又設計了一種統計表。
六(2)班學生最喜歡的`學科統計表
組織學生完善調查表,怎樣調查?怎樣記錄數據?調查中要注意什么問題?
組織學生議一議,相互交流。
指名學生匯報,再集體評議。
組織學生在全班范圍內以小組形式展開調查,先由每個小組整理數據,再由每個小組向全班匯報。
填好統計表。
【課堂作業】
教材第96頁例3。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第1課時統計與概率(1)
(1)統計表
(2)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六上數學課件 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學難點:
發現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和
和5:2
1/2:1/3 和6 : 4
和1:4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
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 = 60:40
內項: 6o
外項: 40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讓學生再寫出幾個比例。
如: : = 60:40
外 內 內 外
項 項 項 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 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 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 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師作適當的補充)
在比例里,兩個內項的積等于兩個外項的`積。
板書
兩個外項的積是
兩個內項的積是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 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1
兩個外項的積是
兩個內項的積是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 = 60/40
3、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 學生歸納。
在比例里,兩外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4、填一填。
(1)1/2:1/5 =1/4:1/10
( )( )=( )( )
六上數學課件 5
教學內容:
課本第79——80頁例3和“練一練”,練習十三第3-5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并掌握用分數乘法和加、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的思考方法,能正確解決類似問題。
2、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運用策略解決問題的習慣,
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用分數乘法和減法解決一些稍復雜的實際問題。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王芳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已經看了全書的1/3,還有多少頁沒有看?
全校的三好學生共有96人,其中男生占3/8,女生有多少人?
學生獨立解答后,讓學生說說想的過程。
二、教學例3
出示題目,要求學生默讀。
指名學生讀題,問:題目中的`已知條件是什么?我們要解決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從“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增加了1/6”這句話中你看出是哪兩個量在比較?比較的結果怎樣?
問:今年的班級數比去年多誰的1/6呢?那么應該把什么時候的班級數看作單位“1”?
教師指導學生畫線段圖。
教師再根據線段圖引導學生分析題意。
“要求今年有多少班,可以先算什么?
請你試著把這道題做一下。
教師找出不同的解法進行板演,并讓學生說說思路。
三、完成”練一練“
1、做第1題。
(1)引導學生畫線段圖理解題意
(2)看線段圖分析
(3)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評講。
2、做第2、3題。
(1)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集體評講。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四、鞏固提高
1、完成練習十三第3題。
學生直接把結果寫在書上,集體核對。
2、練習十三第4題。
3、學生讀題后,要求學生畫出線段圖進行分析,然后列式解答。
集體評講。
五、本課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呢?
六、布置作業
練習十三第5題。
六上數學課件 6
教學目標:
1、知道倒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2、經歷倒數的意義這一概念的形式過程
3、利用教師的情感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點:
掌握倒數的意義,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難點:
0為什么沒有倒數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揭示課題。
師:出示口算題
(評析:上課伊始,讓學生進行簡單的口算并進行分類,揭示課題,直奔重點,有利于讓學生在一節課的最佳時域知曉今天研究的是乘積是1的兩個數的關系特點。教師只有確立了以學生為本的概念,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疑難癥結,把握學生跳動的脈博,才能有針對性地下功夫。)
二、自學課本,初步理解倒數的意義。
(評析:教師恰到好處地設置疑問,有利于學生層層深入地思考,同時,老師有時假裝糊涂,把聰明留給學生,老師忘了,誰來幫忙,短短的話語滿足了學生求知探新的成功欲,這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的基本策略。)
三、舉例驗證,深入探究倒數的意義。
(評析:對于概念的'教學,我們老師大多比較輕視,認為讓學生讀一、二遍記住就達到目的了。其實,這是表面現象,根本不能促使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提高。所以,讓學生關注基礎知識的本身,這是我們數學教師不能丟的根本,也是實現新課程提出的三維目標的關鍵,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掌握概念的過程中,學會數學思考,體會解決問題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四、仔細觀察,探究求倒數的方法。
五、綜合練習:
(總評:數學的本質是一種溝通與合作,教師創設了與學生圍繞倒數
這個知識目標進行民主、平等、和諧、生動的對話交流,在交流中,包含了知識信息和情感態度,行為規范等多方面的有機組合,促進了學生多方面素養的提高。本課教學活動讓學生經歷了學習數學知識的全過程,著力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六上數學課件 7
教學內容:
教材第9頁例5、練一練,練習二第5~9題。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認識體積的計算方法,能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學會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井能應用于實際求出所容物體的重量。
教學重點:
計算圓柱形容器的容積。
教學難點:
根據不同的`條件求圓柱的體積。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求下列圓柱的體積(口答列式)。
(1)底面積3平方分米,高4分米;
(2)底面半徑2厘米,高2厘米;
(3)底面直徑2分米,高3分米。
追問:圓柱的體積是怎樣計算的?(板書:V=Sh)
2、復習容積。
提問:什么是容積?它與物體的體積有什么區別?我們是按什么方法計算容積的?
3、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學習過圓柱的體積計算,知道了容積和容積的計算方法。這節課,就在計算圓柱體積的基礎上,學習圓柱的容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這道題求什么?你能計算它的容積嗎?請大家仔細看一下題目,解答這道題還要注意些什么?(統一單位或改寫體積單位,取近似數)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怎樣求的。同時注意是怎樣統一單位和取近似值的。
2、新課小結。
提問:求圓柱形容器的容積要怎樣計算?如果知道圓柱底面的半徑或直徑,怎樣求圓柱的體積?
三、鞏固練習
1、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兩人板演,其余學生分兩組,每組題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
2、做練一練第2題。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指名學生口答算式,老師板書。結合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口答練習二第6題。
讓學生默讀題目。提問:第(1)題怎樣想?求出了容積怎樣求第(2)題?為什么?
4、做練習二第9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口答算式或方程,并讓學生說既怎樣想的。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二第7、8題。
家庭作業:練習二第5、6題。
六上數學課件 8
教學目標:
1、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討論、比較、驗證等環節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2、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礎上進行合作交流,從而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并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
3、能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分數乘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明確目標)
課件出示情景圖:仔細觀察,從圖中能得到哪些數學信息?這里的 個表示什么?你能利用已學知識解決這個問題嗎?想一想,你還能找出不一樣的方法驗證你的計算結果嗎?
二、自主學習(自主學習,生成問題)
小組自主研究計算方法,交流匯報。
預設:(1) (個);(2) (個);(3) (個);(4)3個 就是6個 就是 ,再約分得到 (個)。(根據學生發言依次板書)
比較分析
師:我們先來比較第(1)和第(2)兩種方法,請分別說說你是怎么想的?預設
生1:每個人吃 個,3個人就是3個 相加。
生2:3個 個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為 。
提出質疑:3個 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嗎?為什么?
預設:乘法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計算,只是這里的相同加數是一個分數。
引導說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板書)
師:我們再來比較第(2)和第(3)兩種方法,這樣算可以嗎?為什么?
引導說出:這兩個式子都可以表示求3個 相加是多少。
師:再來看這里的第(4)種方法,你能理解它表示的意思嗎?結合圖形把你的想法跟同桌進行交流。
歸納小結
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三個算式解決的是同一個問題。并且知道了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接下來我們再看看它們的計算方法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六上數學課件 9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認識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式,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在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系的基礎上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通過劃線段圖、類比和歸納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
3、教學重點是理解百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思路,結構特征和解題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復習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判斷單位1,說出數量關系
⑴男生占全班人數的4/5
⑵今天比去年增產二成五
⑶節約了15%
⑷期中考試的優秀率為52%
⑸打八折出售
通過同學們對關鍵句的分析、敘述,百分數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是完全一樣的,都是要緊緊抓住數量之間的關系,準確判斷單位1的量,確定解題方法。
(二):二基本題復習
分析解答下面各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⑴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用了90萬元,節約了百分之幾?
⑵建造一棟樓房,用了90萬元,比計劃節約了10%,計劃投資多少萬元?
⑶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節約了10%,節約了多少萬元?
⑷建造一棟樓房,計劃投資100萬元,實際超用了10%,實際投資了多少萬元?
分組討論這一組題目的解法,在弄清解題思路和正確列式的基礎上進行比較: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這組題他們的單位1是相同的,數量關系式也是相同的,而數量之間的.關系有所不同,解答方法也不盡相同,有乘法也有用方程解。
(三):變式練習:
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和方程:
水果店運來蘋果120千克, ,運來梨多少千克?
1、運來梨比蘋果多25%
2、運來的比蘋果少25%
3、運來的蘋果是梨的25%
4、運來梨是蘋果的25%
5、運來蘋果比梨少25%
6、運來的蘋果比梨多25%
7、運來梨比蘋果的25%少2/5千克
在學生分析解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這些題目是百分數應用題中比較典型的,也是最基本的,解答時必須要準確判斷單位1,弄清要求數量與單位1之間的關系和數量對應的百分率,確定解題方法。
六上數學課件 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37頁例5、試一試和練一練,練習七第4~日題。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比例尺,學會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2、使學生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里的應用,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進一步認識比例尺。
教學難點:
根據比例尺求圖上距離或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提問:什么是比例尺,
2、出示一些數據比例尺,讓學生說一說比例尺前項、后項的倍數關系和比例尺的實際含義。
3、說明:利用比例尺,可以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這節課就學習比例尺的應用。
二、教學新課
1.教學例5。
出示例5,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按照比例尺的意義,你能解答嗎?讓學生自己討論并進行解答,通過巡視看一看不同的解法。指名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其間結合說明設未知數x的單位與圖上距離的單位統一,用厘米,解題后再化成米數。提問:用不同方法解答這道題的.過程是怎樣的?指出;已知圖上距離求實際距離,可以按照實際距離與圖上距離的倍數關系來解答,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用解比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1題。
指名板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一說怎樣想的,要注意什么問題?
3、教學試一試。
出示試一試,讀題。提問;題里已知什么,要求什么?你能自己解答嗎,讓學生自己做在練習本上。指名學生口答解題過程,老師板書。用比例解的指名學生說一說根據什么列比例的,應該設誰為x。指出:已知實際距離求圖上距離,可以把實際距離縮小相應的倍數,也可以按圖上距離 :實際距離=比例尺列出比例,再解比例求出結果、
4、做練一練第2題。
指名扳演,其余學生做在練習本上。集體訂正,指名學生說說怎樣想的,解答時還要注意什么。
5、做練習七第4題。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然后口答,老師板書。
6、做練習七第5題。
學生完成在練習本上。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內容?你學到了些什么?
四、布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七第6、8題。
家庭作業:練習七第7題。
六上數學課件 11
教學內容:
課本第14~15頁的例1,完成“做一做”和練習四的第1~5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初步掌握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學會應用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解答分數乘法一步應用題。
2、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發展學生思維。
教學重點:
理解題中的單位“1”和問題的關系。
教學難點:
抓住知識關鍵,正確、靈活判斷單位“1”。
教學過程:
一、復習
2、列式計算。
(1)20的是多少?
(2)6的是多少?
二、新授。
1、教學例1。
出示例1:學校買來100千克白菜,吃了,吃了多少千克?
(1)指名讀題,說出條件和問題。
(2)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并在線段圖上標出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
先畫一條線段,表示“100千克白菜”。
吃了,吃了誰的?(100千克白菜)要把“100千克白菜”平均分成5份,吃了4份,怎樣表示?
教師邊說邊畫出下圖:
(3)分析數量關系,啟發解題思路。
A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圖畫,并認真想一想,吃了,是吃了哪個數量的?
B分組討論交流:依據吃了100千克的把哪個量看作單位“1”呢?為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4)列式計算。
A學生完整敘述解題思路。
B學生列式計算,教師板書:(千克)
C寫出答話,教師板書:答:吃了80千克。
(5)總結思路。
根據以上分析,讓學生討論一下解題順序:吃了?吃了誰的?誰是多少(已知)?誰的是多少乘法。
(6)反饋練習。(14頁)1—3題,做完后訂正。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閱讀課本:把書中的'想的過程和線段圖認真看一下,不懂提問。
(三、全課小結:
四、隨堂練習。
1、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量,應該把誰看作單位“1”。
(1)乙是甲的,甲是乙的。
(2)甲是乙的,乙是甲的倍。
2、練習四1、2題,完成在練習本上,然后訂正。
3、操作:畫出“體育小組的人數是美術小組的倍”的線段圖自己補充條件和問題并解答。
五、作業
練習四3、4題。
六上數學課件 12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6、7頁圓的認識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折紙活動,探索并發現圓是軸對稱圖形,理解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2、進一步理解軸對稱圖形的特征,體會圓的特征。
3、在折紙找圓心、驗證圓是軸對稱圖形等活動中,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征。
2、同一個圓里半徑與直徑的'關系。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實踐操作。
1、折一折。
每人準備一個圓,請同學們想辦法找出圓心。
2、小組活動:剪幾個圓,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交流。
3、匯報:沿著任意一條直徑對折,都能完全重合。
4、小結:圓是軸對稱圖形,直徑所在的直線是圓的對稱軸。
圓有無數條對稱軸。
在同一個圓里,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可以表示為d=2rr=d/2。
二、嘗試練習。
1、說一說學過的圖形中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分別有幾條對稱軸?
正方形:4條
長方形:2條
等腰三角形:1條
等邊三角形:3條
圓:無數條
2、要求學生剪出書本第7頁做一做的三幅圖,沿中心點A轉動,同學們發現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2、練一練第二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3、練一練第三題。
學生畫出對稱軸,集體交流。
4、練一練第四題。
學生實際測量,集體交流。
5、練一練第五題。
學生在書上填寫,集體交流。
使學生通過折紙活動進一步理解同一個圓的半徑都相等的特征,以及圓的軸對稱性和同一個圓里半徑和直徑的關系。
引導學生整理已學過的軸對稱圖形。
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圖形的旋轉對稱性,以及圓是一個任意旋轉對稱圖形。
通過練習,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四、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學生在掌握圓的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圓,知道圓是一個軸對稱圖形,而且有無數條對稱軸。
存在問題:對于畫對稱軸,學生掌握得層次不齊。需要進一步練習鞏固!
六上數學課件 13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深對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2.進一步加深對求平均數問題數量關系的理解,熟練掌握解答方法.
3.學會分析統計表中包括的內容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一步掌握編制和檢查一個統計表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本節課整理和復習平均數、統計表、統計圖三項內容.通過學習掌握平均數的數量關系、解題關鍵和方法,進一步明確統計表包括的內容及數量關系,掌握編制、填充、檢查統計表的方法.
教學難點
綜合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分析解答有關求平均數問題的應用題,編制和檢查統計表.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演示課件簡單的統計】
1、教師提問導入.
同學們,記憶是智慧之母,你們誰的記憶最好呢?提個問題考考大家:在小學階段都學了哪些統計知識?都是在哪冊書上學的?
2、學生匯報.
在第十冊的第一單元學習了數據的收集和整理,求平均數;
在第十二冊的第四單元學習了統計表和統計圖.
二、歸納整理.
(一)加深對統計工作重要性的認識.
1、學生討論匯報.
2、教師說明:統計知識在生產、工作、科學研究等方面的應用非常廣泛.我們要認真學好統計知識,提高統計能力.
(二)整理復習求平均數.【繼續演示課件簡單的統計】
例1.某初級中學七個班的學生人數如下:
初中一年級:一班40人,二班38人;
初中二年級:一班40人,二班40人;
初中三年級:一班41人,二班38人,三班36人.
1、學生讀題,分析條件和問題.
2、獨立解答.
3、教師提問:在求一組數據的.平均數時,必須先求出什么?
例1的平均數是按什么平均?
如果已知七個班的平均人數,求這七個班的總人數該怎樣計算?
4、啟發思考:求平均數的關鍵是什么?
關鍵:先求出一組數的總數量,再知道平均分成幾份.用總數量除以要分的總份數就等于平均數.
5、練習.
在一堆小麥中取樣五次,每次測得小麥的千粒重是:32克、34克、36克、35克、38克.這五次測得的小麥千粒重平均數是多少?
6、學生獨立解答例2.
振華小學六年級學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67個;二班50人,共做292個;三班47人,每人做6個.六年級學生平均每人做多少個?
7、思考:結合兩道例題的解答過程,能試著概括出一個關系式嗎?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六上數學課件 14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理解百分數的含義,掌握有關百分率的計算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解決生產、生活中求百分率問題的能力。
3、創新目標:培養學生學會運用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4、德育目標:初步滲透概率統計思想。
學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教學中應注重幫助學生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
(二)學生分析
這節知識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容易理解,教學中應讓學生通過結合以前學習過的.分數應用題來理解百分數應用題。
確定五點
1、重點: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求一個數的百分之幾的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2、難點:正確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
3、創新點: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題意。
4、德育點:通過編題,學會將數學知識運用于生活實際。
5、空白點:出油率等百分率的總結。
教具的選擇與使用目的
計算機課件。幫助學生理解數量關系。
主要技術留空白、師生商量、啟發引導。
教學過程中的五環節設計: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一、導引目標
(一)復習
1、4是5的幾分之幾?
2、一根鋼管長12米,用去8米。用去全長的百分之幾?
(二)引入新課:
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分數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百分數一般應用題的解答方法。激發興趣
1、完成練習題。
二、組織研究
(一)、學生自學例1
(二)、
1、教師說明什么是發芽率。
2、學生自學例2。
合作成功
1、自學教材。
2、小組討論。
3、代表匯報。
三創設條件
1、學生談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運用了百分率?
2、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自主參與
1、結合生活實際談生活中運用百分率的例子。
2、完成做一做。
四、引導創新
分小組,結合生活實際進行編題練習。同學之間相互編題,相互解答。應用實踐
編題解答。
五、反思小結
1、習二十九中的1、2、3。
2、談談自己本節課學得開心嗎,有什么收獲?還有哪些知識沒學明白?
鞏固提高
1、鞏固練習。
2、質疑、小結。
六上數學課件 15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
3、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1、圓的特征。
2、畫圓的方法。
【教具、學具準備】
1、三角尺、直尺、圓規。
2、教學課件。
【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說明
一、觀察思考。
1、欣賞生活中的圓:棋子、桌面、鐘面、車輪、中國結。
2、觀察這些圖形與我們以前學過的圖形有什么不同?
3、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面是圓形?
4、做套圈游戲,哪種方式更公平?
二、畫一畫。
1、你能想辦法畫一個圓嗎?
(1)用手比劃著畫圓。
(2)用一根線和一支筆畫圓。
(3)用圓規畫圓。
2、教學用圓規畫圓的方法。
三、認一認。
學生用圓規畫一個圓。
討論:圓規的“尖”、圓規張開的兩腳之間的長度所起的作用。
告訴學生半徑和圓心。
四、畫一畫、想一想。
1、要求學生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并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
觀察比較得知:圓有無數條直徑,無數條半徑。
在同一個圓內直徑都相等,半徑都相等。
2、以點A為圓心,要求學生以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五、討論。
圓的位置與什么有關系?
圓的大小與什么有關?
使學生通過觀察日常生活中的圓形物體,建立正確的圓的表象。
使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體會圓的'本質特征。
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圓的本質特征。
讓學生認識到圓心決定圓的位置,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
六、觀察與思考。
播放課件。
動物王國自行車比賽。分別有圓形、橢圓形、正方形的車輪。
思考:車輪為什么是圓形?
操作:
用硬紙板分別剪一個圓形、正方形、橢圓形。
小組合作描出運動軌跡。
七、練一練。
課本練一練題目。
八、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圓的認識是在學生已有知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學生很快能找到圓的主要特征,而且能從本節課里掌握圓的特征,掌握圓各部分的名稱,以及直徑半徑等之間的關系。
【六上數學課件】相關文章:
人教版六上《月光曲》課件(通用12篇)02-23
六上數學教學反思03-20
舌尖上的文明說課課件03-01
《體育中的數學》課件01-26
人教版六上數學教案02-02
六年級數學《比的意義》課件04-23
關于初中數學課件制作01-25
如何制作數學教學課件06-04
小學人教版數學課件03-08
初中數學教學計劃課件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