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數學課件
優秀數學課件【一】
一、教學內容分析
長方形的面積計算是學生認識了長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積單位、學會用面積單位直接量面積的基礎上教學的,是學生第一次學習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學會長方形、正方形面積的計算,不僅是今后學習其它圖形面積的重要基礎,而且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空間觀念。
二、學生情況分析
四年級在屬小學中年級學段,學生開始對“有用”的數學更感興趣,本課學習內容安排與呈現都能吸引學生學習的興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學生在發展上也是存在差異的,有的學生善于形象思維,有的善于邏輯推理,有的善于動手操作,分組活動、分工合作的學習方式更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的體驗。學生總愛把自己當成探索者、研究者、發現者,所以本課以實驗探究的形式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符合四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和寬之間的密切關系,理解面積公式的由來,掌握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公式的推導,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實踐,與人合作協調,及遷移、類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在分組實驗這一探究發現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和動腦,獲得了認識。并經過啟發、討論和獨立思考、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探究,獲得了長方形面積計算的方法,學生認識水平、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從中得到了培養。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實驗、實際操作中體驗學習的樂趣,并通過實際應用的練習,將課內外的知識有機結合,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應用意識和創新意識。學會與人合作,并能與他人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探究并掌握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教學難點:在操作中探究長方形的面積公式
五、課前準備:長6厘米、寬3厘米的長方形紙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實驗記錄表,實物投影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有關面積的知識,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師:學習面積單位有什么用?
生:測量面積
出示長方形紙板
師:要測量它的面積,你認為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如何測量它的面積呢?
學生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長方形的面積。
師:用面積單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這個長方形的面積,但是在實際生活中,如測量操場的面積,教室的面積;草地的面積;等等,也用面積單位一個一個去量,那可就麻煩了,所以我們要尋找一種更好、更簡便的方法來計算面積。
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長方形面積的計算。
(設計意圖:復習舊知的目的,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把握好教學的起點,抓住生活中的幾個場景,引起學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師:請同學們大膽的猜測,長方形的面積和什么有關系?
(學情預設:根據學生對長方形的認識和理解,可能會出現這幾種情況:和長有關、和寬有關,和長、寬都有關,和周長有關)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喚起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也培養了學生大膽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實踐探究,合作交流
師:你們的猜測是否正確呢?現在就請同學們帶上老師溫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導學提示:
1、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搭建3個長方形,完成實驗記錄表。
2、 仔細觀察記錄表,你發現了什么?
3、 嘗試用比較規范的數學語言表達實驗過程及實驗結論。
優秀數學課件【二】
一、概述
課名是 《身邊的行程問題》,是小學五年級的一堂數學課。
本節課所需課時為 1 課時, 40 分鐘。
《身邊的行程問題》是在學習了“速度、時間、路程間的數量關系”、“ 24 時記時法”、 “小數乘、除法”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教學活動課,訓練學生對大量數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的能力。
《身邊的行程問題》這節數學課的主要學習內容是:通過上網收集有用信息,并且利用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將收集到的信息加工整理后應用于現實生活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教學目標分析
1. 知識與技能
( 1 ) 從具體事例中找出速度、時間、路程這三個數據。
( 2 ) 會計算起始時間到終止時間之間的經過時間。
( 3 ) 明確已知這三個量中的兩個量就可以求出另一個量:路程 = 速度×時間、速度 = 路程÷時間、時間 = 路程÷速度。可以將這些公式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計算。
( 4 ) 會將網上查到的速度、時間或路程數據轉換成統一的數量單位。
2. 過程與方法
( 1 )學會根據需要到網上查詢信息,并會加工、評價、分析信息,利用信息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 2 )能共同分析、討論所收集的信息,掌握利用信息共同協商解決問題的方法。
( 3 ) 能夠將課上學 到的數學知識、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通過學校留言 板發布 自己的解決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體驗將學到的數學知識、方法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的價值。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而 作出 的。
· 學生是深圳市南山實驗學校五年級三班的學生。
· 學生對數學的實際應用有非常濃厚的興趣。
· 學生已經學習了速度、時間、路程間的基本數量關系,熟悉數量單位的轉換以及已知其中 兩個量求第三個 量的計算方法。
· 學生思維活躍,能積極參與討論,口頭匯報的能力較強。
· 所有學生都能運用網絡查尋收集學習、解決問題所需的資料,并能在留言板上發布消息。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節課主要采用拋錨式教學策略(問題解決式教學策略),利用網絡上豐富的教學資源和 Excel 工具,使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鞏固認識速度、時間、路程之間的基本數量關系,并通過課后的作業使學生再次將知識進行遷移,從而提高學生的信息能力、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體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五、教學過程
注:流程圖中目標 1 ~ 6 對應教學目標分析的 6 個目標
六、教學評價
在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結果隨時給出評價反饋,課后教師會經常對學生在討論區上發表的知識運用情況做出評價,給出建議。
課結束時,教師對本節課的內容和目標完成情況加以總結,還會在網上發表對學生的課件學習和網上討論情況的總結。
本節課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
( 1 )信息查找:利用網絡查找用于解決交通費用問題的信息。
( 2 )計算:利用 Excel 工具計算已知 兩個量求第三個 量的問題,計算單位準確無誤。
( 3 )結果分析及決策:對計算的結果進行比較,對采用哪一種交通方式 作出 恰當的決
策。
( 4 )知識應用:課后應用本課知識和方法,選擇寒假出游或回老家的交通方式。
【優秀數學課件】相關文章:
優秀數學教學課件分享04-01
如何制作優秀的數學課件05-12
數學運算定律的優秀PPT課件05-12
教學優秀課件04-04
數學教學課件模板04-02
青花教學優秀課件04-06
《排序》優秀教案課件05-16
初中政治優秀課件05-15
小學英語優秀課件08-18
化石吟優秀課件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