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科學《齒輪》課件
教材簡析:
本課教科書包括三個板塊:活動準備、活動過程、拓展活動。其中,活動準備提示了課堂探究所必備的典型的實驗材料:齒輪模型、泡沫板、刀子、蘿卜、塑料棒,此部分屬于學生課前探究性準備材料的過程。拓展活動中提示了一個建議性活動內容:研究玩具車或機械鐘內的齒輪,探究游樂場中的娛樂設施運用了哪些簡單機械的原理。此部分屬于課下對活動過程的延續。活動過程設計了兩個活動,一是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齒輪;二是做齒輪,研究齒輪的作用。同時,教材中還呈現了“空白記錄表”,目的是讓學生自主記錄“我們的發現”。本課教科書在編寫中體現了以探究為核心的理念,并通過卡通人物的表情將情感態度價值觀顯性呈現在教科書當中,使本課顯得探究韻味豐足而又不失活潑、有趣、合諧,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教學觀點:
在小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我研究的主要專題是“探究如何讓學生經歷科學研究的過程,并讓學生在此過程中體驗知識與事物的形成、發展、變化過程,使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動手的科學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我的觀點是:在小學科學課堂教學中,應落實以“科學探究為核心”,并在活動過程中,靈活和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式和策略,著力引導學生“從問題引入到問題結束”,讓學生帶著對問題的探究自行經歷探究的過程,在對事物有了一定的結論之后,再通過探究中發現的問題,或是對結果的分析,引導學生產生新問題,并能夠持續進行新問題的探究,將探究活動不斷進行下去。
設計思路: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我基本遵循教材編寫的思路,讓學生從生活經驗開始,通過談生活中的齒輪引入課題,讓學生先猜測齒輪的作用,帶著“齒輪究竟有什么作用”的問題進入科學研究中,通過動手做齒輪,發現正常工作的齒輪應該具備的特點,通過實驗發現齒輪的作用,最后讓學生用獲得的認識聯系生活中對齒輪的應用。最后,通過“設想一個正常工作的機械鐘表中至少要有幾個齒輪?” 讓學生產生新問題,在充滿探究欲望之中帶著問題走出課堂,以促使學生課下繼續探究。整個教學過程重點體現了“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的理念,以及讓學生的探究活動從“問題中開始”,又從“問題中結束”,使探究活動更具完整性、細致性、科學性、持久性。
同時,我還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進行動手操作、認真觀察、細致歸納。通過一系列的探究體驗活動,使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活動中一步步體會到齒輪的特點,發現齒輪的作用。根據課堂教學的實際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我還在課堂教學中增加了我國在齒輪制造和應用方面的背景資料,以達到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起對齒輪進一步了解和研究的目的。
教學目標:
1、在做齒輪的過程中,體驗合作與交流的愉快,增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在研究齒輪作用的過程中,學會設計和制定實驗方案,并養成做好實驗記錄的習慣。
3、探究齒輪這種簡單機械的作用,了解使用齒輪能傳遞動力、改變力的方向及改變轉動速度。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帶來了幾個模型,知道是什么嗎?
看來大家對齒輪并不陌生。那位同學來說一說,哪里用到了齒輪?
實際上,齒輪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它和杠桿、滑輪、輪軸、斜面一樣,也屬于簡單機械。那作為簡單機械的齒輪在工作中會起到哪些作用呢?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猜一猜。
學生在生活中,或多或少的都見過齒輪,對齒輪的作用也有一定的了解,盡管不全面,也不夠準確,但這樣的導入能喚起學生對齒輪這一事物的思考,為下一步活動做準備
二 探究活動一:做齒輪,感受齒輪的特點
1、激發做齒輪的興趣。
齒輪究竟有什么作用呢?老師認為,只要你們做個齒輪模型體驗體驗齒輪的特點,再利用它來研究研究,就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你們能行嗎?
孩子們最喜歡動手操作,為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親自體驗做齒輪的過程,目的是讓學生在制作過程發現齒輪的特點,為齒輪作用的探究過程提供最直按的經驗
2、學生動手做齒輪。
學生進行做齒輪的活動。(教師在結束前1 分利用課件上的小鬧鐘加以提示,讓學生樹立時間觀念)
3、轉動自制齒輪,初步感受齒輪的特點。
請同學們互相配合,把你們的小齒輪組合起來,轉一轉,看有什么發現?
學生把齒輪在泡沫板上進行固定、組裝,并進行操作與觀察,談自己發現。
學生制作的小齒輪普遍存在不夠圓、齒不均勻,齒輪組合在一起時,相鄰的兩個齒輪不能互相咬合,個別同學還會存在固定齒輪時軸沒有插在圓心上的問題,同時呈現用于做齒輪的材料也不夠堅硬與結實等一系列問題。目的是通過此交流過程,讓學生自己發現和意識到制作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都會影響齒輪的正常工作。同時體會到正常工作的齒輪應具備的基本條件
三 探究活動二:利用齒輪模型 探究齒輪的作用
1、設計研究方案。
齒輪究竟有哪些作用呢?現在,我利用自制的`齒輪模型,也可以借助老師提供的齒輪模型來研究。你們準備怎樣組裝齒輪進行研究呢?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并匯報研究方案。
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保證探究的效果,有必要讓學生在實驗前對實驗方法進行設想
2、探究齒輪的作用。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剛才設想的方法去研究,在研究過程中,要注意做好實驗記錄。(教師為學生提供實驗報告單)
“齒輪作用的研究”實驗記錄單
3、匯報研究發現。 學生做實驗,并認真填寫記錄單。
請各個小組匯報各自的研究和發現,同時還要注意把兄弟小組的研究與本組做對比,記錄有價值的發現。
①學生匯報自己小組的發現。
②根據小組的發現,結合其他小組的發現,再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
學生匯報自己的研究發現,教師進行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總結出齒輪的作用。
(適時板書:傳遞力、改變轉動方向、改變轉動速度)
學生實驗的同時,教師將實驗中的觀察記錄作為指導重點,目的是讓學生注意觀察實驗現象,搜集觀察實驗中的大量信息,以便為學生互相交流、歸納結論提供事實依據。匯報中,引導學生注意傾聽,同時提醒學生要注意記錄、積累別的小組的發言,體現合作交流的學習理念
通過剛才的研究,我們不僅知道了齒輪能傳遞力,還發現了它能改變轉動的速度和運動的方向。
四 拓展活動:創新設想
1、學以致用,科學猜想。
(出示一個鐘表)同學看,這是一塊普通的鐘表,它的里面就有齒輪,齒輪的轉動帶動了鐘面上的指針。請同學們想一想,要保證時針、分針、秒針向同一個方向也就是順時針轉動,你認為至少要有幾個齒輪?它們是怎樣組合的?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意見。
這一問題,學生的意見可能各不相同,教師不給予肯定與否定,讓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回答中互相啟發,碰撞思維的火花。這一設計的目的是將學生探究出的齒輪的作用在實際中進行應用。加深學生對齒輪的作用的認識,同時也滲透了培養學生善于用掌握的科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服務于生活
2、引出新問題,拓展延伸到課外探究。
鐘表里究竟有幾上齒輪?它們到底是怎樣組合的?又是怎樣工作的呢?那樣組裝有什么道理?還有沒有更好的組裝方法?這些問題請你們課下自己想辦法去解決,老師相信你們一定能解決它。下節課我們再來重點交流。
恰當引導學生課下進行拓展活動,活動主題即為課上探究活動中遺留下來的問題,利用了學生強烈的揭謎心理,既增強了學生的探究興趣,又將探究活動持續到課下,達到使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及各項探究能力的持續發展
【五年級上科學《齒輪》課件】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齒輪》聽課稿01-15
五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課件09-20
齒輪系說課稿11-04
五年級科學《陽光下的影子》教案課件05-16
如何在課件上添加背景05-10
影子的游戲科學課件05-07
科學課件《解釋》教學反思02-25
小學科學教學敘事課件04-11
科學-太陽和影子-教案課件05-16
科學與藝術課件設計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