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英語必修三課件
高中英語必修三的教學內容是學習有關各種自然災害的特征及其給人類帶來的危害。小編整理的高一英語必修三課件,歡迎大家來查閱這篇文章。
高一英語必修三課件1
新課標下的英語教學提倡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也就是任務型教學方法。尤其是在閱讀課的教學過程中,使用此方法更能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在體驗、實踐、參與、交流、合作的過程中,實現任務目標,從而感受成功,并達到使用語言的目的。為實現任務型教學,教師應科學地確立教學目標,精心設計任務及活動,遵循新課標之“采用活動途徑,倡導體驗與參與”的理念。本著“真實性、互動性、趣味性和素質能力培養”等原則,我結合教材內容設計了一堂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處理Module 3 中的Reading and Vocabulary。課堂設計主要以下列程序呈現:
一、Pre-task:激活學生已有背景知識,導入課題。
我設計了一段電影視頻和一系列圖片導入課題,以引發學生興趣,集中其注意力。通過影片讓學生認識自然災害的威力,通過一組圖片,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有關災害的名詞及學會給事物下定義。
二、While-task:帶任務閱讀,訓練技能。
對于本篇閱讀材料,我遵循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概括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在此過程中我設計了一系列閱讀任務,如下定義(giving definitions),確定主題句(spotting topic sentences),回答問題(answering questions based on reading),判斷正誤(True-or-False statements),填表格(completing a chart)等。讓學生帶著任務,養成并逐步提高閱讀技巧,即略讀(skimming),跳讀(scanning),細讀(intensive reading)以及其他微技能,從而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逐漸掌握閱讀策略,那就是通過語篇而不是孤立的句子來獲取信息和學習語言知識和技能。
三、Post-task: 以話題為核心,鞏固并擴展語言知識。
在此環節中,我以本模塊話題為中心,設計了Filling in the blanks, Revision 和Discussion等任務,學生們分組展開討論,然后報告小組結果。通過這項活動,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獲取、處理信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激發其學習興趣,同時也進一步激勵學生關愛生命、關愛地球,鼓勵他們用文化知識和科學技術武裝自己,為保衛我們的地球,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做貢獻。學生們通過參與合作來完成任務,不但有利于促進知識與技能的進一步形成和鞏固,還交流了感情;同時,他們也體驗了團體精神的魅力和成功的樂趣,進而增強了自信心,達到了共同提高與合諧發展的目標。
四、Homework Assignments:學會積累,促進轉化。
針對本節課教學內容,我設計了兩項課后作業題。第一項是要求學生課后熟讀課文,并復習生詞及一些有用表達法。第二項是要求學生根據所給關鍵詞(key words),發揮想象,寫成一篇50-100詞的小文章,旨在讓學生在動筆的過程中對所學內容回頭望、再思考,以達到熟練掌握,靈活運用,將語言知識轉化為運用能力的目的。
總之,高效優質的英語課堂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價值追求,它更是一種教學實踐。我作為一名執教二十余載的英語教師,在這條路上一直在學習、在探索,但總感覺自己只是觸到冰山一角。教學研究這條路盡管艱辛而漫長,但是為了能讓自己的課堂行云流水,自然流暢,而學生們也能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我將繼續走下去!
高一英語必修三課件2
(一)聽和說教學內容設計
1.聽的教學內容設計:聽力教學的內容一般應包括:
⑴ 語音訓練
語音訓練包括對聽音、重讀、意群等的訓練,增強學生的語音辨別能力,對于造成聽力困難的語音應專項訓練。如 :bed—bad, ship—sheep, chip—cheap, pin—pen, sit—seat 訓練應從詞到句,再到文。
⑵ 聽力技巧訓練
聽力技巧包括聽大意、聽具體信息、猜詞義、聽細節、聽隱含之意等。聽力教學應包含訓練這些技巧的各種聽力活動。
⑶ 聽力理解訓練
聽力技巧的培養是為理解服務的,除了語音和技巧的訓練之外,聽力教學更多的應是通過各種活動訓練學生句子和語篇的理解能力,使學生的理解由“字面”到“隱含”再到“應用”,理解步步加深。
2.說的教學內容設計:說的教學內容一般應包括:
⑴ 發音
錯誤的發音會造成理解困難,甚至使聽者無法理解,因此說的教學內容首先應是正確的發音,包括音節、重讀、弱讀、連讀、失去爆破,輔音濁化,送氣減弱、意群、停頓、語調等。
⑵ 語法、詞匯
合乎語法的句子才容易理解,用詞準確,有助于理解。缺乏必要的詞匯常使說話者難以準確地 表達自己的思想。因此說的教學應包含一定的詞匯和語法教學。
⑶ 交際功能
通過說的教學,學生應能掌握“問候”“道歉”“抱怨”“邀請”“建議”“致謝”“信息詢問”“征求意見”等各種交際功能。
⑷ 釋疑技巧
釋疑技巧是防止會話中斷的必要手段。當聽的一方未能聽清楚對方的意思時,應能有多種方式詢問對方的含義,使會話得以繼續進行,當不能明白個別單詞短語的意思時,可問 “What does…mean ?”, “Could you tell me what…mean ?”如果有部分內容不能明白,比如沒有聽清楚怎么走,可問:“Do you mean I should turn left?” “Sorry, how far should I walk?”“You said the name of the street is...?” 如果不清楚自己是否真正明白對方的含義可以說:“Do you mean...?” 要求對方解釋自己說過的話可以用升調重復對方的話,等等。
⑸ 文化知識
交際不僅依賴于語言的準確性,同樣依賴于語言的得體性。這就要求,說話者有必要了解一定的文化知識,使自己的語言符合其所適用的文化氛圍,符合其所處的語言環境,符合其所擔任的角色。
(二)聽說課的教學模式
1. PWP 模式
現在我們很多課堂都倡導 PWP 教學模式。即:pre-listening, while-listening, post-listening.
為了更好地上好聽說課,我們要掌握聽說課的要領:
1) 聽前:準備要充分,教師提前預設問題,為聽力教學作好充分的鋪墊。
① 掃清重要詞匯障礙,做好背景知識、初步感知語言知識的導入。
② 利用課本資源進行聽力預測:充分利用課本圖片,通過聽前討論圖片、根據圖片回答問題等,培養學生聽前看圖進行聽力預測的習慣;瀏覽文字:預習聽力的題目、題干,圖片、表格、選項、判斷正誤句子等。
③ 教師創造性地使用練習:教師要根據學情及聽力難易度,整合教材中的聽力題目,做到讓學生聽有所獲。
2) 聽中:知識輸入要合情、聽力操作要合理:
① 聽幾遍合適?播放磁帶的遍數(聽幾遍錄音)——由學情及聽力材料的難易決定。
② 如果聽力材料有好幾段,教師要逐段播放,一個小對話結束后要暫停,讓學生有時間做聽力練習,然后再往下播放下一個對話的錄音;
③ 如果聽力材料太長,教師備課時就應該按意分成幾個小段,播放時增加停頓,給學生留出做題時間。
④ 如果有很難的句子,且句子很重要,可以適當停頓,多次播放,這也是對學生的一種人文關懷。
3) 聽后:輸出要多樣。教師應要求和鼓勵學生用完整的英語句子進行說的練習。此外,聽后的輸出活動形式應該是多樣的:如根據圖、表格、聽力題目等資源進行對話、寫話;跟讀,角色朗讀和自編新的主題對話的形式。把聽、說和聽、寫相結合,進行訓練。
2. “3P”教學模式 。即Presentation—Practice —Production
1 )Presentation 階段
教師通過解釋、舉例、示范、角色扮演等向學生介紹新的語言項目,包括語法、句法、功能、會話技能等,確定課堂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2 )Practice 階段
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機會,使學生運用所展示的內容。練習由易到難,由控制到半控制,逐步增加學生的自主性。
3 )Production 階段
教師給學生提供機會將其新學到的語言知識和交際技能融入已有的知識之中,使其能自由地運用語言進行交際。
3. 任務型學習模式
該模式采用交際會話的.方式,使學生通過完成一定的交際任務,達到培養語言運用能力的目的。教學一般也是由三部分組成:
1)通過實景展示必要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
2)布置交際性任務,如到商店購物,到機場買票,到車站接人,參加面試等等。
3)活動之后是對任務完成情況的評估。
任務型學習模式使聽說活動的設計盡量給學生自由發揮的余地;在真實的任務驅動下,增加聽說材料的趣味性,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加聽和說的競爭成分;聽說過程中也要加入適當的聽說技巧的訓練,由易到難的順序排列;讓學生在交際中得到充分的鍛煉。
(三)聽說教學設計案例分析
高中 Module 1 Unit 4 Earthquake
課型:聽說課
Step I : Lead-in
1. 聽歌曲《讓世界充滿愛》,同時展示在人民大會堂表彰抗震英雄的照片。
October 8th , 2008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人民大會堂 ) ,Top leaders paid tribute ( 稱贊,歌頌 ) to heroes of the Sichuan earthquake.
【設計思路】:激發學生興趣及學習積極性,為本課主題和本節課活動的順利開展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實踐過程】:大家都經歷了為汶川地震捐款等活動,因此課堂氣氛極為活躍。
【實踐反思】: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出來,有利于整堂課的開展。
展示唐山、汶川地震的畫面,提出問題:What do you know about earthquakes?
【設計思路】:通過這個問題引出災難這一話題,繼而引入這節課的主題 —— 地震。
【實踐過程】:學生雖然對唐山地震不夠了解,但汶川地震記憶猶新,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很快,他們能想到許多的有關地震災害的描述。
【實踐反思】:通過啟發和聯想讓學生說出地震的相關句子擴展他們的思維。
Step II : Discussion
播放視頻,看完有關地震的視頻讓學生討論:
What may an earthquake cause?
【設計思路】:看視頻之前給學生提問這個問題,使學生帶著任務去觀看,印象深刻,而且對地震帶來的危害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實踐過程】:雖然視頻具有震撼力,但由于討論時間較短,加上學生的思維有限,學生回答的答案比較局限。
【實踐反思】:在此環節應該多給時間他們,給出一些關鍵詞幫助他們充分討論。
What can we do to help them after the earthquake? 讓學生討論。
【設計思路】:在了解地震的災害后,引出如何幫助災區人民從災難中走出來,樹立信心,重建家園,從而引出問題。
【實踐過程】:通過討論方式和小組計分形式使這個環節氣氛熱烈。
【實踐反思】:學生應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討論得到答案,這樣學到的知識更能印象深刻。
Step III :Listening & Speaking
1. Please listen to the teacher's experience in earthquake and take notes. A will write down all the questions and B will write down the answers.
【設計思路】:播放一段學生采訪本校心理教師的聽力材料,姚老師在地震救援時趕到災區做心理輔導,使學生了解如何在聽中記錄信息。
【實踐過程】:兩人一組分別記錄采訪的問題和姚老師的回答,然后各自和其他組的同學核對,所以這部分他們完成得很好。
【實踐反思】:聽力原本是學生感到困難枯燥的,但使用學生對本校教師的訪談材料,學生對聽力內容非常感興趣,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聽力。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f you interview other teachers?
Group work:design the questions.
Interview Mr. Zhang whose wife went to Wenchuan to help people in earthquake.
【設計思路】:通過聽力訓練從而 引出說的活動。
【實踐過程】:學生通過小組活動設計新的問題,采訪同年級的英語老師,他的夫人參加醫療隊到汶川搶救傷員, 學生和英語老師的互動將本節課的氣氛推向高潮。但因學生知識面等原因,學生提出的問題有重復現象。
【實踐反思】:此環節在增加知識性的基礎上,通過現場采訪更使積極互動,給課堂增加了趣味性。
同時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學會了和對方互動,提出更多問題,使交流更真實。
【高一英語必修三課件】相關文章:
高一英語必修的課件02-20
必修高一英語課件02-21
高一必修1英語課件02-20
高一必修二英語課件02-20
高一英語必修課件02-21
高一英語必修四語法課件02-19
高一英語必修2課件02-23
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02-22
高一英語必修1friendship課件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