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相和優秀課件
將相和優秀課件
教學類型:新授
教材: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十冊
教學對象:小學五年級
授課人:
教具: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正確讀寫本課生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領悟三個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感受人物形象,體會人物的愛國思想和他們各自的美好品質。
(二)過程與方法
1.采用讀、議、辯、演等有機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感受人物形象。給課文分段,并給每段加上一個合適的小標題。
2.采用講述三個故事,給故事加小標題,說說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故事情節,感受故事情節的曲折生動,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習藺相如對敵不畏xx、機智勇敢,對友胸懷寬廣、忍辱退讓的高尚品質;學習廉頗知錯就改、勇于改過的精神;學習他們兩個的愛國精神。
2.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設計思路
采用情境教學法,運用角色轉換媒體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創設情景,調動學生的閱讀情趣。以讀助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自主讀書中感悟語言。形成能力,形成語感。
教材分析
1.教材內容:《將相和》是一個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課文以戰國時期,秦趙兩國的矛盾為背景,記敘了“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寫出了廉頗和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發生、發展過程,贊揚了藺相如的機智勇敢和為國家利益顧全大局的政治遠見,也贊揚了廉頗知錯能改的精神以及他們的愛國思想。三個故事既相互獨立,又有內在聯系,全文層次分明,具有較強的故事性,人物性格鮮明,很受學生的喜歡。
2.教學重點:了解故事內容,感受人物形象
3.教學難點:理解三個故事各自的原因和結果以及這三個故事之間的相互聯系。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文中的7個生字詞,理解文中的幾個成語。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重點、難點: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設計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你們看一幅圖片(出示圖片),圖片上的那兩個人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呢?這就是我們在新課文《將相和》的學習中所要探討的問題。下面大家打開課本第91頁,第18課——《將相和》。
1.出示課題《將相和》。老師上節課已經叫大家預習了,現在老師問你們:這里的“將”指誰?(廉頗);“相”指誰?(藺相如);“和”在這里是什么意思?(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2.教師介紹時代背景:
故事發生在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時期,當時秦國是最強大的一個,它總有吞掉其他國家的野心。因此,當時一些中、小國家在軍事和外交方面的措施,就具有關系到國家興亡的重大意義。《將相和》的故事就是在這個時候發生的。
二、學習生字詞:
1.聽課文錄音,找出文中的生字詞。
2.認識7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3.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理解課文中下面幾個詞語的意思: 無價之寶:形容物品特別珍貴,用多少錢也買不到。
絕口不提:因回避而不說。
攻無不克:攻城奪地,沒有拿不下來的。
戰無不勝:形容強大無比。每戰必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這兩個成語多指善于打仗。
同心協力:協,合。團結一致,共同努力。
澠池:地名,在今河南澠池縣境內。
完璧歸趙:璧,古代玉器的一種,平圓形,中間有孔。本課的和氏璧,指的是用楚國人卞和發現的一塊玉制成的璧。“完璧歸趙”指把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趙國。這個成語現在常用來比喻把東西完好無損地歸還原主。
負荊請罪:負,背著。荊,荊條,用來打人的'東西。本課指廉頗光著上身,背著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這個成語現用來表示向人認錯賠罪。
三、小組討論。
1.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幾個小故事。
2.大家試著用小標題進行概括。 3.根據小標題找出相應的段落。
(第1~10自然段講“完璧歸趙”;
第11~14自然段講“澠池之會”;
第15~18自然段講“負荊請罪”)
四、學習“完璧歸趙”
1.指名朗讀第一個小故事(1-10自然段),找出完璧歸趙這個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學生各抒己見,歸納整理:
(起因: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
經過:藺相如機智勇敢斗秦王。
結果: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
2.畫出描寫藺相如言行的句子,根據人物的言行,分析藺相如的性格特點。
討論、交流、整理:
①語言:“我愿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就沒有動兵的理由。”(藺相如分析兩種可能性并提出對策,目的是造成“秦國理屈”的局面,讓親王“沒有動兵的理由”,使趙國變被動為主動。說明了藺相如深謀遠慮,機智過人。)
行動:當滿朝文武為難時,藺相如挺身而出。(表現出藺相如的勇敢。)
②語言:“這塊璧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藺相如覺察到親王根本無誠意拿城池換玉,就上前一步,故意說璧上有瑕疵,巧妙的將和氏璧要回手中,這一言行充分表現了他的機智。)
行動:當藺相如覺察到秦王沒有誠意換璧時,就上前一步,故意指點璧上有毛病,把和氏璧要回手中。(機智)
③語言:“我看你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撞碎在這柱子上!”(藺相如知道秦王特別喜歡這塊璧,于是抓住秦王喜歡璧的心理,威脅秦王,嚇唬秦王,一個“撞”字足以表現出藺相如的勇敢無畏,也可看出他的才智過人。)
行動:捧著璧,往后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3.小結:
秦王企圖騙取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利用秦王說的以城換璧的話,隨機應變,揭穿了秦王的騙局,巧妙地要回和氏璧,機智勇敢地和秦王斗爭,做到了完璧歸趙,被封為上大夫。(和氏璧的故事)他在澠池會上又是怎樣為趙國再立大功、被封為上卿的呢?下節課請同學們來看“澠池之會”。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
2.預習思考練習2。
3.抄寫生字詞語。
【將相和優秀課件】相關文章:
將相和課文優秀課件04-24
《將相和》課件10-25
將相和課件04-24
《將相和》的課件04-23
將相和課件下載11-29
將相和課件資料04-20
人教版將相和的課件04-25
將相和課文課件04-24
將相和人教版課件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