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精選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課件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課件,課件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有關鍵作用,備課的成果表現是形成教案。那么優秀的課件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精選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課件,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識記: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及意義,工作中心的轉移,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
(2)培養學生利用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方法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工作重心轉移的重要決定;
(3)運用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原理,分析和理解經濟體制改革的各項措施。
2、過程與方法:理解概念,分析探究問題,歷史對比,專題討論。
(1)閱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的內容,從歷史的角度,討論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利弊;
(2)通過比較法,探究市場經濟與現代化的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生產關系改革只有適應生產力的發展,才能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3)社會主義初期階段需要長期堅持市場經濟體制,使學生認識到堅持改革開放政策一百年不動搖。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的偉大轉折;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
難點: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措施和作用;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理解。
教學方法:
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通過放映影片和圖片資料,把課文內容形象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眼前;設計一些有新意的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依據課改精神,在教學設計上突出“以學生為本,目的明確,環環相扣。”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引導學生嘗試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討和解決問題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突出“主體、新穎、互動、實踐”的教學理念。
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內容專業色彩比較濃,涉及了許多經濟學專業知識,對學生理解和接受都有較大的難度,建議教和學雙方都做一些預先準備工作。教師在參考一些資料,提高自己對課文理解的同時,也應給學生布置一些任務,讓學生通過有關工具書查閱課文中所涉及頻率較多的名詞、概念等,以求在學習過程中增強教和學的效果。
知識點
簡要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特征。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指要使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宏觀調控下,對資源的配置起基礎性作用,使經濟活動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以適應供求關系變化的經濟體制。它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既具有與其他市場經濟體制的共性, 又具有與其他市場經濟體制不同的特征。
首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于傳統的計劃經濟。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在經濟建設上逐步采取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這種計劃經濟模式有其自身的特征與弊端。主要是:所有制形式日趨單一化,排斥多種經濟形式和多種經營方式;經濟管理的決策權集中在國家手中,企業只是嚴重依賴于上級政府的經濟實體,或者說是行政機關的附屬物;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是行政手段,經濟計劃主要通過行政指令和實物調撥來實現,市場調節的作用非常微小,甚至于沒有市場調節;分配上實行統收統支,國家統負盈虧,企業吃國家的“大鍋飯”,職工吃企業的“大鍋飯”,等等。隨著社會主義國民經濟的日益鞏固和發展,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弊端越來越顯露出來,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是對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變革,它已不再是傳統的計劃經濟,而是市場經濟了,具有市場經濟的基本屬性。
1.經濟活動市場化,市場主體的獨立性、平等性。指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是平等的、獨立的經濟實體,他們具有自主地作出經濟決策的權力,獨立地承擔決策所帶來的風險。這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部門作出經濟決策并承擔責任的經濟模式根本不同。
2.企業經營自主化,市場對資源發揮基礎性配置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立起了各種市場,形成了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由市場形成價格,保證各種商品和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各種經濟資源由市場來發揮基礎性配置作用。這與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來進行資源配置根本不同。
3.政府調節間接化,間接的政府宏觀調控體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主要是通過各種非行政手段對經濟活動進行間接的宏觀調控。這與傳統的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直接的行政手段來管理經濟根本不同。
4.經濟運行法制化,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市場經濟的各種活動主要由各種法規進行規范。在國際交往中,要遵循國際通行的慣例和準則。
其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我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的經濟形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也是市場經濟。作為市場經濟,它本身沒有姓“社”姓“資”之分。但是,市場經濟又總是與各國特有的歷史條件和社會基本制度結合在一起,因而又具有自身固有的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1)在所有制結構上,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多種所有制經濟長期共同發展,不同經濟成分還可以自愿實行多種形式的聯合。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其他企業都進入市場,通過平等競爭發揮國有企業的主導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分配方式為補充,效率優先,兼顧公平。運用包括市場在內的各種調節手段,既鼓勵先進,促進效率,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又防止兩極分化,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占主體地位的公有制經濟決定了勞動者的個人收入分配必須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同時,多種所有制經濟和多種經營方式的存在,又在客觀上產生了多種分配方式。
(3)在宏觀調控上,社會主義國家能夠把人民的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計劃與市場兩種手段的長處。國家計劃是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要以市場為基礎,總體上應當是指導性的計劃。計劃工作的重點是合理確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搞好經濟發展預測、總量調控、重大結構與生產力布局規劃,集中必要的財力、物力進行重點建設,綜合運用經濟杠桿,促進經濟更好、更快地發展。
【從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課件】相關文章:
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之間的爭論07-11
《太陽》課件03-08
《風雨》課件08-24
挑山工的課件08-23
春曉課件09-24
蘭蘭過橋課件08-19
黃金矩形課件08-19
《竹影》的課件08-16
書寫習慣課件08-19
關于動物的課件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