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類水解的復習課件
20xx年12月11日星期五,吳xx卓越教師工作室送教xx中學。期間,張x老師(xx中學)、覃xx老師(x四中)先后上課,課題均為《鹽類的水解》復習課。現將觀覃老師課記錄整理如下。
一、課前確定觀察點
課前,與覃老師及工作室成員討論教學設計,確定了本節課的觀察點:
1、是否基于學情、關注教學起點
(1)課前,通過“自主復習”診斷學習基礎,對診斷結果的利用
(2)是否將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2、如何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微粒觀、變化觀、平衡觀
3、怎樣幫助學生形成鹽類水解認識的基本思路
二、課堂觀察記錄
1、“一探究竟”引出課題
覃老師出示一瓶NH4Cl溶液,引導學生分析:氯化銨溶液中含有哪些微粒?
通過師生對話,引導學生從宏觀(可見的一瓶NH4Cl溶液)到微觀(NH4+、Cl-、H2O、H+、OH-、NH3·H2O),逐步回顧NH4Cl溶液中存在的各種微粒及其相互作用、作用的結果等。以此發展學生的微粒觀。學生參與積極、反映熱烈。
2、激勵評價,促進學習
課前,通過“自主復習”督促學生回顧有關鹽類水解的知識,覃老師連夜統計學生在“自主復習”中的情況,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及學習態度,尋找復習教學的起點,實現復習課“查缺補漏”的功效。課堂教學中,當大屏幕上出現“鄭圣珊,符方華,謝一曉,鐘學賢”等23位表現較好的學生名單時,學生們興致盎然、翹首觀望,熱切地尋找自己的姓名,覃老師趁熱打鐵,帶頭鼓掌,將課堂氛圍推向了一個高潮。可見,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渴望得到他人的欣賞和贊美。此言不虛!
3、設置活動,凸顯主體
本節課,覃老師通過4個教學活動,承載“鹽類水解的'原理”“鹽類水解的應用”的復習。問題設置符合學情,教師引導得當,學生參與積極。課后,通過觀看教學視頻統計,4個教學活動中,時間分配如下:
(1)鹽類水解的原理
①思考交流,7:36—10:55,用時3分29秒。
②分享交流,10:56—16:30,用時3分34秒。
(2)鹽類水解的應用
①遷移應用,16:56—20:30,用時3分34秒。
②分享交流,20:31——28:45,用時8分14秒。
(3)情境素材解讀,由學生解釋素材中運用原理。
師生交互,先后有3位學生解答問題。33:26——36:03,用時2分37秒。
(4)高考試題賞析
①獨立思考,38:00——39:46,用時1分46秒。
②師生交互,39:46——41:40,用時1分54秒。
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形式多樣,既有課前的自主復習,又有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上臺展示學習成果、書寫相關的離子方程式等。統計結果為,課堂上,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為8分49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時間為16分19秒。
劉良華教授曾說:有效教學有時需要教師保持“無為而教”的自我克制,不過多地干擾學生的自由學習空間。教師的使命,更多地是為學生提供大量的課程資源,喚醒和激勵學生親自去接觸、體驗課程資源。復習課中,教師更需要保持“無為而教”的自我克制,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思考的時空。
4、借助導圖,形成思路
歸納總結時,覃老師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進一步建構認識鹽類水解的基本思路,引導學生把雜亂、瑣碎的化學知識加以系統化和結構化。由于時間較短,此處未能展開。相信感興趣的學生,課后嘗試做一做,會有更大的收獲。
三、共同的思考
本節課,在“步驟1:思考交流”環節,除了展示基礎較好的學生的解答之外,更需要關注基礎薄弱的學生,給予這些學生表達的機會,暴露其思維過程。惟其如此,方能實現教師指導的有效性。
【鹽類水解的復習課件】相關文章:
《鹽類的水解》說課稿04-03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01-12
《鹽類水解》教學反思07-21
鹽類水解教學反思06-13
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06-13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12-04
鹽類的水解教學反思09-04
化學《鹽類的水解》教案04-20
關于鹽類水解教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