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活動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科學活動教案1
一、預設目標
1、認識各種天氣形態。
2、學習記錄各種天氣狀況。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語言智能:大膽講述。
2.人際智能:學會與他人合作。
二、活動資源
1、各種天氣形態的圖片及影片。
三、示例活動
(一)引起動機::
1、教師利用幼兒用書的畫面,講述一段故事:小動物們趁著幼兒園放假,到各地去玩,結果遇到了不同的天氣,可根據畫面自由發揮劇情。
2、提問幼兒:
(1)今天的天氣是如何?
(2)有沒有太陽公公。
(3)有沒有下雨。
(4)有沒有刮風。
3、不用給幼兒正確的答案,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
(二)課堂活動一:
1、教師在黑板上或白板上,張貼大太陽的圖片。
2、提問幼兒:有沒有遇到這種天氣?這種天氣熱不熱
3、讓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教師適當給予鼓勵。
4、最后,教師將幼兒所發表的意見做匯總,再一一跟幼兒說明晴天的狀況。
四、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各種天氣形態。
難點:學習記錄各種天氣狀況。
(二)此活動可以采用表演法、游戲。
五、活動觀察與評價
幼兒姓名:
各關鍵能力
表現突出
表現較好
表現一般
備注
觀察能力
表達能力
認識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積極探索兩種顏色混合而發生的變化,體驗操作探索的樂趣。
2、樂于交流并表述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裝有清水的礦泉水瓶子若干(瓶蓋內事先分別擠有紅、黃、藍顏料少許)
2、分別擠有紅、黃、藍顏料的瓶蓋若干,抹布,貼有橙、綠、紫三色的籃子三只
3、紅、黃、藍三色標簽和箭頭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清水變出顏色來
1、教師演示用力搖晃一瓶清水,引導幼兒觀察變化。
2、幼兒操作將清水變成有顏色的水,并貼上相應的顏色標簽。
3、引導幼兒討論:變出水的原因并驗證。
二、兩種顏色牽牽手
1、引導幼兒找不同的顏色,旋緊瓶蓋用力搖晃并觀察變化。
2、集中交流:你是怎么變魔術的?你有什么發現?(根據幼兒交流教師演示)
3、引導幼兒和老師一起小結:紅、黃、藍三色顏料水兩種兩種的混合在一起所發生的變化。
4、引導幼兒將材料送回家。
三、顏色朋友在那里
1、請幼兒自選顏色標簽,找不同的顏色寶寶做朋友
2、引導幼兒看看、想想、說說自己和好朋友會變出什么顏色。
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顏色讓幼兒進行操作,并給顏色寶寶找家。
科學活動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知道蛙的種類有很多,樂于了解不同蛙類之間的區別。
2、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3、了解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及其不同成長階段的外形特征。
二、活動重點
了解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及其不同成長階段的外形特征。
三、活動難點
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蝌蚪變青蛙的過程。
四、活動準備
教學課件PPT,蝌蚪變青蛙成長視頻,小蝌蚪變青蛙舞蹈音樂。
五、活動過程
(一)圖片對比,了解蝌蚪與青蛙外形特征的的不同。
1、指導語:今天,咱們班來了位小客人,瞧!(投影小蝌蚪)小客人是誰啊?幼兒表述蝌蚪外形特征。師小結:黑黑的身體,大大的腦袋、細細的尾巴。
2、引導幼兒對比蝌蚪和青蛙的外形特征不同。幼兒表述蝌蚪與青蛙外形特征的不同點。師小結:蝌蚪和青蛙的顏色、外形都不一樣,蝌蚪是黑色的,青蛙是綠色的。蝌蚪有尾巴,沒有腿,但是青蛙沒有尾巴,有四條腿。
(二)觀察圖片,初步了解蝌蚪成長不同階段的外形特點。過渡語:哎,真奇怪,蝌蚪和青蛙長的一點都不像,那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啊?你們見過其他樣子的蝌蚪嗎?出示不同階段蝌蚪照片,請幼兒觀察并口述不同點。師幼小結蝌蚪成長不同階段的外形特點。
(三)觀看視頻,了解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
1、幼兒根據對蝌蚪成長變化的猜想自主排序。操作規則:那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吶?請你們二個人一組,從紅色的圓點開始,根據自己的猜想往后擺一擺。幼兒表述蝌蚪成長變化的猜想。
2、了解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指導語:你們有這么多想法,那小蝌蚪到底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大青蛙的,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播放《蝌蚪變青蛙》視頻。
3、調整排序,加深對蝌蚪變青蛙成長過程的認識。指導語:你們剛才看到小蝌蚪是怎樣一步一步變成青蛙的?幼兒自主修改并表述蝌蚪成長變化的過程。師幼小結:首先它是一個小小卵,然后它長出了小小的尾巴變成小蝌蚪,小蝌蚪先長出了后腿,接著又長出了前腿,慢慢尾巴消失了,就變成了大青蛙。
(四)舞蹈表演,鞏固蝌蚪變青蛙的成長過程。指導語:原來小蝌蚪就是這樣變成大青蛙的,咱們也來表演一下《小蝌蚪變青蛙》!引導幼兒表演蝌蚪不同成長階段的外形特征。
(五)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不同蛙類的區別。提問:小青娃們,你們還認識其他的蛙類朋友嗎?師小結:其實世界上蛙的種類有很多,有生長在樹上的樹蛙,有因為叫聲像牛而得名的牛蛙,還有生長在沙漠中的沙漠雨蛙,雖然它們的名字不一樣,長得也不一樣,但是它們都是由卵寶寶變成小蝌蚪,然后一步一步變成蛙類的。
(六)課后搜集資料,自然結束活動。指導語:那世界上還有哪些蛙類吶?就由你們自己去搜集資料,明天帶到幼兒園來跟小朋友們一起分享交流。
科學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發現紙盒懸空的現象,體驗探究的樂趣。
2、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重難點)
3、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與動作協調發展。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紙盒娃娃、輔助材料:鐵塊、木塊、塑料。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出示紙盒娃娃,引題:有一個很特別的雜技團要在我們班作精彩演出。紙盒娃娃要表演的節目叫《懸空》。我們看它會不會成功,(教師操作)
師:啊,成功了。老師的紙盒娃娃成功了,你們的紙盒娃娃會不會成功呢?找個紙盒娃娃表演一下。
二、幼兒探索,發現紙盒的懸空現象
1、設問:你們的紙盒娃娃能懸空嗎?
2、幼兒探索
3、交流:你是怎么讓他懸空的?
三、幼兒探索讓紙盒懸空最多的方法
1、設問:用什么方法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2、幼兒探索
3、交流:用什么方法能讓紙盒懸空最多?
四、幼兒比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懸空現象
1、設問:每種材料都去試一試,你能發現什么?
2、幼兒探索、記錄
3、交流:你用三種材料比較以后,發現了什么?
(在第三次探索中比較借助不同材料后的懸空現象,發現懸空現象與輔助材料的輕重有關。)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層次清晰,幼兒在活動中通過說一說、猜一猜、試一試、記一記、比一比等,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活動氣氛非常活躍,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在幼兒的探索過程中我充分讓幼兒自己去探索和發現,把主動權留給孩子,而我則只是一個觀察者和引導者。活動一開始,我就以提問“為什么兩個紙盒娃娃懸空的程度會不一樣”充分調動幼兒的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他們說說自己的想法,孩子們說出的猜測有些出乎了我的意料,可見孩子們的想象力是非常豐富的。在猜一猜的過程中允許孩子有不一樣的意見教師及時進行記錄,這樣當孩子探究過后也可以有一個比較。而孩子們最感興趣的莫過于動手嘗試借助各種材料讓紙盒娃娃懸空了,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們都能積極嘗試各種材料,并細致觀察結果進行記錄,對于大班下學期的幼兒來說已經有較好的觀察、記錄的能力了,所以在今后的活動中我們將盡可能多為幼兒提供記錄的機會,幫助幼兒養成及時記錄的習慣。
結合我的個人子課題《探究式活動中問題的提出》在活動中我以開放式問題“為什么兩個紙盒娃娃會懸空的不一樣多呢?”探討式提問“你們覺得哪些誰能讓紙盒娃娃懸空最多?”進展式提問“這邊都記錄好了,那這一格中應該怎樣記錄呢?”,通過這一些列的提問激發幼兒對探索活動的興趣,整個過程中教師只是引導者和支持者,當孩子們經過自己的操作、觀察發現不同材料可以讓紙盒娃娃懸空到不同程度并記錄下來時,讓我們清楚地看到了他們學習的過程,即在解決問題中獲取經驗的過程。
科學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了解一些常見的橋的類型、特征及用途。
2、培養幼兒的發散性思維和動手構建能力。
3、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常見橋梁圖片兩幅。
2、從網上下載的各種不同橋梁圖片資料若干,電腦一臺。
3、積木(每組兩籃),作業紙每人一張。每人從家帶來的小紙盒兩個。
活動過程:
1、出示圖片,引出關于橋梁的課題,了解幾種常見橋梁的類型。(斜拉橋、拱橋、立交橋)
2、用電腦演示各種橋梁的圖片,請幼兒說出這種橋梁的類型。也可讓幼兒自己操作鼠標調出各種橋梁的圖片,并說出其類型,從中認識“梁橋”和“升降橋”。可讓幼兒根據圖片提出問題,由幼兒和老師來共同想辦法解決。
3、請幼兒分組用紙盒和作業紙(隨意折成各種形狀)搭成紙橋,用積木來測橋梁的載重。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4、組織各組幼兒開展自制紙橋的承重試驗,激發幼兒不斷嘗試新方法的欲望和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課評:
1、活動較成功。能根據幼兒的興趣、需要生成活動。
2、教學資料準備豐富、充分,能從多種渠道獲取資料。
3、讓幼兒自己嘗試解決問題。
4、注意驗證幼兒的實驗結果,及時指出普遍存在的問題。
5、
幼兒個別指導不足,指導應更加細致。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多變的天氣》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觀察氣象的興趣。
2.了解常見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情況。
3.知道氣象與我們生活的關系,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活動準備
課件、表格
趣味練習
活動過程
一、了解氣象與軍事的關系。
1.讓幼兒先來欣賞一段小故事“草船借箭”
故事里有個非常聰明的人叫諸葛亮,他利用天氣在3天時間造了10萬支箭,是怎么辦到的呢?
2.讓幼兒通過故事思考諸葛亮是怎么知道會有霧天呢?
二、了解常見的和惡劣的天氣情況,并知道通過哪些途徑可以了解天氣。
1.除了霧天,你們還知道哪些常見的天氣?
2.了解一些惡劣的天氣情況。并觀看課件。
3.你們是怎么知道天氣情況的?
(短信、電視、報紙等)
4. 欣賞一段天氣預報,了解天氣預報的主要內容。
(天氣、溫度、穿衣指數等)
四、了解天氣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1.趣味問答
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大的關系,今天我就要考考你們。
(1)高溫天怎樣避暑?
(2)雷雨天怎樣維護自身?
(3)雨天出門準備些什么?
五、嘗試設計氣象預報表
1.教師:天氣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我們應該關心天氣情況,根據天氣變化學會維護自身。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份表格,上面有天氣、溫度、溫馨提示3欄。
2.請小朋友來當一當氣象員,在表格上記錄一下天氣。
幼兒園大班科學優質課:動物的防身絕招
預設目標:
1、發現動物為了生存而采取的幾種自我保護方法。
2、萌發探索動物奧秘的興趣。
3、通過身體表演進一步加深對動物自我保護方式的認識。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
2、小動物頭飾,用縐紙編成的“尾巴”,吸吸果凍瓶4個。
活動過程:
一、游戲:捉迷藏。
1、我們一起來玩個捉迷藏的游戲,我數1、2、3小朋友躲起來。
2、討論:為什么有的小朋友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我找不到?
3、師小結。
二、隱身妙招
1、了解小動物的隱身妙招。
師:小動物們也在捉迷藏,請小朋友仔細找一找,然后告訴大家你找到了什么動物,它躲在了哪里?
(觀看課件:枯葉蝶飛到樹枝上,蜥蜴趴在土堆上,青蛙鉆到草叢中的動畫。)
2、 身體表演:枯葉蝶飛到樹枝上。
蜥蜴趴在土堆上。
青蛙鉆到草叢中。
3、這些動物有什么樣的保護自己的本領?
小結:隱身。在大自然中有些動物為了保護自己更好生存,它們身體的顏色與斑紋,與它們生活的環境十分相近,用來隱蔽自己不被敵人發現。
4、啟發幼兒講述還知道哪些動物具有隱身的本領?
三、討論動物的防身絕招。
1、你知道動物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2、觀看課件。在觀看前提出要求“注意里面都有哪些動物,它們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提問:你看到了哪個動物,它是怎么保護自己的?
(講出一種,點擊出現相應字寶寶和相應動物的頭像)
盔甲:烏龜
硬刺:刺猬
快跑:鹿
自切:壁虎
臭氣:黃鼠狼
裝死:狐貍
3、討論:還有哪些動物也用同樣的方法保護自己的?
小結:小動物們很聰明的,想了許多辦法來保護自己,有的----有的---- 等。它們真是能干的小動物。
四、表演防身術。
教師出示各種動物頭飾,幼兒回答是誰?是用什么方法保護自己的?
現在我們來玩個游戲,小朋友可以變成任何一種小動物,戴上頭飾跟著音樂玩一玩,咦!怎么了?老虎出來了,怎么辦呢?你就要用你變的小動物的方法來保護自己,看誰模仿得最像!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 設計意圖:水結冰、融化、水蒸氣變成水珠的經驗、溶解的秘密, 沉與浮 1:提供不同材料,建議幼兒思考如何使沉入水中的材料浮于水面,或使浮于水面的材料沉入水中。如用牙膏皮做成小船,或將小鐵釘放在積木上等。沉與浮 2(立起來的木棍):將小木棍放入水中,發現它躺在水面上。如果在木棍一端粘一大塊橡皮泥,或釘上一根大鐵釘,都能使它立起來。 活動目標:使用多種材料,玩水的過程充滿和有趣。 活動材料:飲料管、紙、牙膏皮、泡沫塑料、小積木、塑料、菜葉、小瓷器、竹片、鐵釘、小石子水管、竹片、盛水具、彩色墨水等 活動過程:下午天氣熱,小朋友都在玩水。今天材料很豐富,但給出一個條件,每人只給一盆水,要節約用水,用完就沒有了。用水管連接水的有3組、用大小杯子滔水的有2組、用礦泉水瓶蓋扎洞來射水有3組、做水簾洞1組、沉浮和自定義玩法有幾組。 “水流到別的杯子去”組;佘馨蕊、張俊騫、覃芷珊、盧藝文、班學佳 *這幾個小朋友,把2根管子把3個杯子連接起來,慢慢地將一杯紅色的水倒在水杯里玩,發現杯里的紅水通過連接飲料管子流到另一個水杯,3杯水慢慢變紅了,孩子們高興極了,飲料管子傳送水耶,3杯紅水第一次出現流動成水平,水不流動了。 *又觀察,張俊騫提出,加水才行,邊說邊給其中一個杯加水,佘馨蕊:水從管子流過去了,3杯紅水又第二次流動成水平,水又不流動了。 *老師提醒小朋友想辦法讓一杯水高一點,觀察會怎樣。盧藝文從旁邊小菜園里取兩塊土,和班學佳一起把一個杯子墊高起來,紅色的水又流動了。 *就這樣反復做做學學。覃芷珊用手指攪拌水,紅水沒有原來這樣紅了,變淡了。 *老師說:為什么水會流過去呢?盧藝文說:水要斜坡才行。 比較水位高度與流的快慢之間的關系,體會水由高處往低處流的特性。體會水的多少和顏色深淺變化的關系。
布料吸水大比拼(科學)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實驗知道各種質地不一樣的布料吸水性是不同的,而相同的布料在不同的液體中吸水性也是不同的。
2、通過動手操作讓幼兒體驗到自由探索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3、增強幼兒與同伴間的合作意識。
活動材料:
棉布、絲綢、羊毛、人造絲、聚脂面料各剪成寬10厘米,長25厘米的長條若干,長木棒若干,水盆若干,記錄卡與幼兒人數相同,各種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起興趣。
看錄像內容:“夏天快要到了,小紅家里有好幾塊面料,她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她選一塊布料做一件夏天的裙子,她希望這件裙子既漂亮又要舒適涼快,你們說選哪一塊呢?”
二、認識面料,并做預測。
出示各種面料,幼兒通過摸一摸、看一看,說一說它們有什么不同,并知道它們的名稱。
出示幼兒記錄卡,讓自由自由討論,做出預測,在你認為合適的布料下預測欄上畫“√”,并說出理由。
幼兒記錄卡(一)
注:在實驗結果欄里用數字1、2……依次排出各種面料吸水性的程度(吸水快慢及多少)。
布料
吸水性紅棉布黃絲綢藍聚脂面料綠人造絲紫羊毛
預測實驗結果 三、幼兒實驗,記錄結果。
1、“怎樣才能知道你們幫小紅選的布料好不好呢,哪一種布料的吸水性是最強的呢?我們自己來試一試就知道了。”
2、幼兒動手操作,教師講解實驗要求:如圖所示
3、幼兒記錄實驗結果,并討論實驗中的發現。
4、幼兒根據實驗結果,展開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根據各種面料的吸水性來遷移經驗。
小結:我們可以用吸水多的、透氣性好的布料做我們在夏天穿的衣服或者貼身的內衣,而那些吸水性弱的如聚脂面料,可以做成風衣、雨衣等衣服既防水又擋風。
四、幼兒再次實驗,了解布料相同、液體種類不同,吸水性是否相同。
1、為幼兒提供幾種不同的液體:清水、熱水、肥皂水、醋各一盆,讓幼兒任選相同的一種布料分別放入不同的液體,再次進行實驗。
2、幼兒操作,并記錄實驗結果。
幼兒記錄卡(二)
注:在實驗結果欄里用數字1、2……依次排出布的吸液高度。
液體
布料清水熱水肥皂水醋
實驗結果 3、幼兒討論實驗中的發現,并結合日常生活中的經驗進行遷移。
小結:同一種面料用不同的液體浸泡,其吸水與溶解速度也不一樣,因此,平時我們在洗各種面料的衣服時,為了更好的去污,會用較熱的肥皂水或用其它一些洗滌用品來浸泡衣服,而只用清水是很難去污的。
注意事項:
1、做第一個實驗時注意要把五種布掛在長木棒上同時放入水中觀察,以確保實驗的準確性。
2、在做第二個實驗時注意布料放入不同液體的時間應該基本相同。
知識背景材料:
午飯前我請小朋友到盥洗室去洗手,結果回來的時候,丁丁告訴我她洗手時不小心把袖子給弄濕了,我一看,果然不錯,連她里面的衣袖也都濕了。這時,雯雯也擠到我的身邊,高高地舉起她的衣袖,神氣地說:“我的袖子弄上水也不會濕。”原來她帶了一副聚脂面料的護袖,很多孩子都覺得挺奇怪的,為什么有的衣袖容易弄市,有的卻不會呢?對此,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來了解真相,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索科學奧秘的欲望。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螃蟹
課題生成:
在主題活動《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中,我們從小班起重點介紹地球七的動物。于是幼兒、老師共同收集了幾種動物如兔子、金魚、寄居蟹,幼兒對這些活生生的動物很感興趣。
“菊香蟹肥”的時節,幼兒都吃過螃蟹,他們帶來了蟹殼,他們說:熟螃蟹是紅色的。因為螃蟹的大鉗子要夾人,父母都不讓孩子玩活螃蟹,但幼兒卻有著強烈的興趣。于是我們設計了這一活動,為幼兒提供條件,創造機會讓他們探索。
活動目標:
1、充分體驗探索活動的快樂。
2、了解螃蟹的外形,爬行方向,學會一些簡單的觀察方法。
3、激勵幼兒勇敢探索,積累一些生活經驗。
活動準備:
1、四十只小螃蟹,兩只大螃蟹。
2、二十只小塑料箱,四只大塑料箱。
3、夾子、筷子、手套人手一份。
4、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問:你們知道螃蟹嗎?(知道)在家里爸爸媽媽讓你們玩嗎?(不)為什么?
幼兒l:因為螃蟹兇。
幼兒2:它有大鉗子。
幼兒3:要夾人。
2、教師說:今天教師和你們一起玩螃蟹好嗎?(好)不過一定要注意螃蟹的大鉗子。
幼兒觀察螃蟹:
幼兒1,只看不動手。
幼兒2,想用手摸但伸到一半又停了。
幼兒3,用手碰一下馬上縮掉。
幼兒4,拿起一旁的筷子夾著玩,夾住了螃蟹就叫,掉了就大笑。
3、幼兒坐在地毯上。
教師問:玩得快樂嗎?(快樂)
教師說:小動物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它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師又問:螃蟹長得什么樣子?
幼兒自由談,教師巡聽。
幼兒1,背上有殼,是灰黑色的。
幼兒2,有眼睛,燒熟了是紅色的。
幼兒3,有三只腳。
幼兒4,不對,有四只腳。
4、教師說:螃蟹到底有幾只腳?大家去數一數。
5、教師示范,戴上手套捉起螃蟹點數。
教師提醒:可以把螃蟹捉到小箱子里,仔細看看螃蟹底部是什么樣的。
6、盆子、水、抹布,透明蓋電鍋兩只等。
活動中幼兒的勇敢、才智、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提高。另外活動中老師有目的的引導幼兒從多個方面進行觀察,學習一些科學知識,使他們在以后的探索活動中更加聰慧。
不過在活動中覺得“數活螃蟹腿”這個環節較有難度,可以放在螃蟹煮熟后進行。
專家點評:
把本活動列為生活活動,可能更加貼切。從整個過程看,并沒有什么太難的知識點,但教師把探索精神放在首位,體現的是大班幼兒應有的求知學習欲望,這一點,是值得大家借鑒的。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不一定每次都有眾多的難點要突破,只要能激發求知欲望,萌發學習興趣,養成良好學習習慣,這樣的活動都是好活動。
反思與討論:
這個活動曾為小班設計,現設計為大班活動,你認為還應做哪些修改與補充?
科學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愿意跟著教師一起看看蔬菜,講講蔬菜的名稱。
2、感受蔬菜娃娃可愛的造型,增強對蔬菜的好感。
活動準備
1、蔬菜畫—我的媽媽
2、卷心菜、土豆、辣椒、芋艿、西紅柿若干,放在一個大籮筐里;
5個蔬菜標記貼在椅背上;小籮筐5個;
教學過程
一、蔬菜寶寶好
1、教師:今天來了許多蔬菜寶寶,看看是誰來了?
(1)出示卷心菜
這是誰呀?
引導孩子說說卷心菜的名稱、顏龜、形狀,并向卷心菜問好。
(2)出示土豆
這是誰呀?
引導孩子說說土豆的名稱、顏色、形狀,并向土豆問好。
(3)出示辣椒、西紅柿,方法同上。
2、教師:今天蔬菜寶寶要來跟我們做游戲,我們歡迎它們吧!
二、蔬菜寶寶放這里
1、教師:蔬菜寶寶說它們擠在一起很不舒服,請小朋友幫幫忙把它們分開放。
2、出示5種蔬菜的標記和小筐,引導幼兒按標記分放蔬菜。
3、幼兒將蔬菜按標記分放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有沒有放錯,并以蔬菜寶寶的口吻表示感謝。
三、蔬菜娃娃真可愛
1、教師:蔬菜太可愛了,我們要把這么多蔬菜變成一個可愛的蔬菜娃娃吧。
2、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怎樣將蔬菜變成蔬菜娃娃。
(1)蔬菜娃娃的頭發可以用--卷心菜。
(2)蔬菜娃娃的臉可以--用連接的方法擺放。
(3)蔬菜娃娃的嘴巴紅紅的—西紅柿
(4)看看蔬菜娃娃還缺什么?
耳朵、鼻子—土豆。
3、教師:蔬菜娃娃做好嘍,蔬菜娃娃瞇瞇笑,蔬菜娃娃真可愛。
四、觀察蔬菜畫—我的媽媽
科學活動教案7
分析:
沙子具有細小、松軟、加水后可以任意造型等特點,容易誘發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欲。但平時,幼兒園的沙池或沙箱中的沙經常是干的或是濕的,而且玩沙活動大多安排在戶外活動時間,因此幼兒在玩沙時經常是在重復著鏟沙、倒沙和堆沙動作,玩得不豐富,沒有創造性。其根本原因在于幼兒不了解沙的特性,尤其不了解干沙河濕沙的區別,所以玩沙活動停留在淺表的動作上,玩法上沒有創造性。
目標:
1.通過幼兒吹、分離、挖、塑造、經驗回憶等活動,感知和探索沙輕、細小、不溶于水及加水后易造型的特性,了解沙的用途。
2.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誘發想象力和創造欲。
3.引起幼兒對周圍自然物的關注,培養幼兒愛護周圍自然物的情感。
4.學習能兩人和四人合作玩。
重點:
感知和探索沙的特性。
難點:
加水后沙在造型功能上的不同。
環節:
一、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干沙的特性:
1.用紗窗布代替篩子分離出小石子和細沙,并通過觸摸、抓捏感受和體驗沙細小的特點。
2.用吸管吹一吹干沙,體驗干沙輕的特點。
3.把篩出的細沙倒入塑料杯中,通過觀察和攪拌體驗沙不溶于水的特點。
4.尋找寶藏——通過用手扒開沙子找玩具的游戲。體驗干沙松軟的特點。
二、體驗干沙與濕沙的區別:
1.愛喝水的沙——往沙箱中加水,用手感知干沙與濕沙在捏合上的區別,即干沙輕,不易捏合;濕沙重,易捏合。
2.小組造型活動,體驗濕沙可以任意造型。
三、談話、討論,了解沙的用途:
1.交流、分享關于沙的用途的經驗。
2.介紹沙漏。
延伸:
一、沙能不能種養植物:
提供兩盆植物(一盆用泥,一盆用沙),提出管理要求:每天給于一定的陽光;澆同量的水,一周施一次肥;每組做好紀錄。
二、制作“七色彩泥”:
在細紗中加入水和顏料,混合攪拌,把沙染成多種顏色的沙,然后將彩沙晾干,分層裝入或分色裝入物色透明的器皿內。
科學活動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烏龜的特征和生活習性。
2、對小動物產生觀察的興趣,養成觀察的良好習慣。
3、豐富詞匯“伸”“縮”“爬”。
活動準備:多媒體課件、實物烏龜若干
重難點:通過觀察,了解烏龜的特征好生活習性。
活動過程:一、引題
1、師:“今天老師請來了一個小客人,你們想指導他是誰嗎?”幼:“想”
教師出示烏龜。
師:“瞧!這是誰呀?”幼:“烏龜”師:“你們想和烏龜做朋友嗎?”幼:“想”
2、教師簡單要求,教師在每組桌上放一只烏龜,請小朋友一起觀察,看看烏龜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特點?
二、幼兒自由觀察,教師巡視鼓勵幼兒共同交流。
師:“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說一說小烏龜是什么樣子的?”
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小結
三、有目的進行觀察
1、觀察烏龜的背殼
師:“烏龜身上有什么特別的東西?(引導幼兒觀察烏龜的背殼,學說堅硬)
提問:他的背殼有什么用呢?(保護作用),引導幼兒學習縮、伸的動作。
2、觀察烏龜爬行
師:“你們知道烏龜是怎么爬的嗎?請個別幼兒表演
師:“那到底烏龜是怎么爬的呢?讓我們把小烏龜請出來,讓他走走看,再次請幼兒說說小烏龜是怎么爬的?
四、觀看視屏了解烏龜是生怎么樣的寶寶的
1、烏龜喜歡生活在什么地方?
2、烏龜喜歡吃什么?
教師小結
五、讓我們一起去找食物來喂小動物好嗎?帶幼兒出活動室
科學活動教案9
活動背景
自從體育區有了各類民間體育玩具后,孩子們個個玩得不亦樂乎。在玩耍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轉陀螺游戲情有獨鐘。于是我便從幼兒的興趣、需要出發,生成了主題活動“有趣的轉動”,并在科學區提供了各種形狀的紙片和積木,讓幼兒制作、探究。有趣的是,我發現孩子們在制作、玩耍時,一般都會選擇圓形的紙片制作陀螺,選擇其他形狀紙片的幼兒少之又少。其實,只要中心點確定正確,不管什么形狀的紙片都能旋轉起來,而且在旋轉時都會呈現出圓形。為了使幼兒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得有關轉動的感性經驗,我設計了“旋轉的紙片”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在猜猜、做做、說說中探索、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同時借助這一載體,使幼兒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活動目標
1、探究、發現各種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會呈現出圓形。
2、在討論、記錄、交流中積累和提升有關轉動的經驗。
3、樂意針對問題作進一步的探究,體驗愉快的情緒和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圓形、橢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紙片(中心有小孔)、可制作陀螺的塑料小棒、蠟筆等各若干。
2、實物投影儀。
3、猜測記錄表人手一張。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探究興趣
1.投影展示各種圖形,幼兒觀察講述都有哪些圖形和我們玩轉陀螺的游戲。
2.請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什么形狀的紙片比較適合做陀螺。
二、在做做、玩玩中發現圓形的紙片在轉動時也是圓形的
1、提出制作與觀察的要求:先選一張圓形的紙片把它做成陀螺玩一玩,看看它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2、幼兒制作、玩耍陀螺,引導幼兒觀察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3、請幼兒說一說陀螺轉動起來是怎樣的。
幼A:我的陀螺轉動起來是歪歪斜斜、搖搖擺擺的。
幼B:我的陀螺先是慢慢的,后來越轉越快,最后就停下來了。
幼C:我的圓形陀螺轉起來也是圓形的。
幼D:陀螺轉動起來它的形狀有點模糊。
(評:在這里,教師因勢利導,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先選圓形的紙片制作陀螺,這樣既有利于幼兒習得制作陀螺的方法,也有利于引導幼兒更多地關注陀螺在轉動時發生的一系列變化,為下面的環節作好鋪墊。)
三、在猜猜、試試、說說中發現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都呈現出圓形
1、出示記錄表,介紹記錄方法: “問號”表示想一想,“小手”表示試一試。把我們的猜想畫在問號下面,等一會兒把嘗試后的結果畫在小手下面。
2、讓幼兒猜一猜三角形、橢園形、正方形的紙片轉動起來是什么形狀的,并把自己的猜想記錄在表格中。
3、個別介紹自己的猜想。
幼A:三角形轉動起來是三角形、橢圓形轉動起來是橢圓形、正方形轉動起來是正方形,不會變的。
幼B:它們轉動起來都會變成圓形。 幼C:轉動起來會變成花形。 幼D:正方形會變成圓形,三角形還是三角形.
(評:“猜測與假設”有助于激活幼兒的思維。動手前先動腦,幼兒的思維會處于一種激活狀態+這無疑對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這里,我對幼兒的任何猜測都不作評價,而是留待他們在接下來的環節中,通過自己的操作來發現與驗證。)
4、實驗驗證并記錄結果。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不同形狀的紙片在快速轉動時是什么形狀的,并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5、表達與講述。一方面請猜想與實驗結果一致的幼兒進行交流,另一方面特意請剛才猜想錯誤的幼兒到上面來展示自己的驗證結果,從而幫助幼兒自我建構正確的知識。
幼A:我試下來發現三角形、橢圓形、正方形的紙片轉動起來都是圓形的。
幼B:我猜對了,這些圖形轉動起來都是圓形的。
幼C:我發現三角形轉得很快很快的時候,當中是圓圓的,邊上還有一圈花邊呢!就像一個荷包蛋。
幼D:三角形不容易轉起來的。
幼兒E它們在快要停下來的時候,就又回到原來的樣子了。
(評幼兒在探究之后,都有一種表述的潛力’和傾向,通過對探究過程與結果的表達和交流,以及與同伴間相互的信息交換,孩子們不但建構了有關圖形轉動的正確知識。還在無形中獲得了解決問題的方法。)
6、結合幼兒的講述,教師簡單小結。
活動延伸
1、請幼兒去活動區試試其他的物體在快速轉動時,形狀會發生什么變化。
2、在紙片上涂上美麗的顏色,在區域中觀察、感知陀螺轉動后色彩的變化。
科學活動教案10
活動目標:
1、知道風的形成是由于空氣的流動。
2、通過操作,知道風能產生動力、風的.大小能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這些特性。
3、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樂于嘗試。
活動準備:
牛奶紙盒和泥工板人手一份。風車、自制彩帶、紙制青蛙若干。事先對于空氣的知識有一些了解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1、通過感受扇子扇在臉上的感覺了解風的形成。
t:我們已經知道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現在我用扇子對著你們周圍的空氣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覺呢?
t:為什么你會覺得身上涼涼的呢?風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空氣動起來了,風就來了。
t:現在,我再用扇子扇一扇你們,看看,有了風,把你身上的什么地方吹的動起來了?
2、了解風的特性。
(1)風能產生動力(出示風車、紙制青蛙、彩帶)
t:那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讓空氣動起來?(出示輔助材料)先請個別幼兒嘗試。
t:我這里有一些玩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玩具?現在他們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我們怎么樣想辦法請風來幫忙讓他們動起來?(提示幼兒可以交換玩)
t:你是怎么讓他們動起來的?
小結: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都能變出風來,有了風,就能讓一些東西動起來。
(2)風的大小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出示牛奶盒子、泥工板)
t:跟風玩游戲開心嗎?還想不想繼續來跟風玩一玩游戲?(出示泥工板和牛奶盒子)我這里有泥工板和牛奶盒子,誰來試一試,用泥工板讓牛奶盒跑起來。
小結:我們可以用泥工板靠近牛奶盒子的底部朝著一個方向扇一扇,牛奶盒子就能向前跑了。(兩人一組找空地方比一比)
t:(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比一比)剛剛誰的牛奶盒先到達,誰的晚到,為什么會這樣的?
小結:原來風大,東西就跑的快,風小,東西就跑的慢。
活動延伸:
t:那到底風大好呢,還是風小點好呢?(觀看視頻)
科學活動教案11
一、預設目標
(一)自然智能
1、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2、喜歡親近大自然。
(二)整合其他智能
身體運動智能:在操場上玩游戲。
二、活動資源
1、活動材料:戶外已經有了很多落葉,裝落葉的大塑料袋。
三、示例活動
1、帶領寶寶到戶外有落葉的地方,邊念兒歌邊鼓勵寶寶觀察并感受樹葉飄落的到處都是的景象。
師:秋風吹,樹葉飄,紅葉黃葉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來,和我一起做游戲。
2、可運用優美和生動的語言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加深寶寶對秋天到處都是落葉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勵寶寶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學學小樹葉飄。
4、給每位寶寶一個小筐,并帶領寶寶找樹葉、撿到的樹葉放近筐里。
5、可請配班老師協助分組進行活動,注意觀察寶寶的行動,保證寶寶在老師的視線內,注意寶寶的安全。
6、引導并鼓勵寶寶在撿樹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7、鼓勵寶寶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樹葉的喜愛,如摸一摸樹葉。
8、鼓勵寶寶將小筐里的樹葉到進旁邊的大筐,根據寶寶的活動量適時調整活動時間,請配班老師協助將大筐帶回去。
師:我們把樹葉寶寶都送到大樹媽媽身邊去吧!大樹媽媽高興極了,謝謝小朋友把她的寶寶送回家。
四、活動指導策略:
(一)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難點:喜歡親近大自然。
(三)活動形式:談話、戶外實踐。
四、活動觀察與評價
各關鍵能力表現突出表現較好表現一般備注語言能力
感受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12
活動目標
1.幼兒通過探索,發現借助松香粉,線經過摩擦可以產生聲音,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
2.培養幼兒對科技活動的興趣及探索愿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各種線(棉線、絲線、毛線、尼龍線、小線);糖、面粉、玉米面、松香粉、鹽;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探究的問題:線可以發出聲音嗎?
幼兒討論。
(1)我用手指彈線繩。
(2)我用手指捋線繩。
試一試。
(1) 哪種材料可以使線發出聲音。幼兒用各種材料和方法捋線,使線發出聲音。
① 用手指蘸鹽捋線
② 用手指蘸糖捋線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線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線
(2) 說一說我的實驗結果。
① 用手指蘸鹽捋線,不能發出聲音。
② 用手指蘸糖捋線,不能發出聲音。
③ 用手指蘸玉米面捋線,不能發出聲音。
④ 用手指蘸松香粉捋線才能發出聲音。
(3)幼兒記錄實驗過程。
玩一玩。
(1)能不能使其他線也發出聲音呢?
(2)運用比較的方法,試一試哪種線發出的聲音最大,哪種線發出的聲音最小。
注意事項
1.材料不能混用。
2.提醒幼兒不能品嘗各種材料。
3.邊實驗邊記錄,使記錄與結果相符。
4.由于松香粉的附著力強,建議每次實驗后洗手、換線。
拓展線索
1.制作玩具樂器。
2.組織器樂演奏會,幼兒用自己制作的松香發聲筒演奏。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盡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無心”的好奇轉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動力,促使幼兒對科學活動的探索欲望。
科學活動教案13
活動目標:
1、通過"買菜"活動,了解常見菜的特點,體驗買菜的快樂。
2、在操作與游戲中,使幼兒獲得分類、數數及數物對應的經驗,并促進交往能力的發展。
活動準備:
1、課前帶領幼兒進行買菜的實踐活動及開展買菜的角游活動。
2、若干蔬菜、肉類、水產品的實物。
3、幼兒用卡片、籃子、電話機等。
活動過程:
一、回憶交流買菜的經歷。
(了解常見菜的特點,共同分享買菜的快樂)師:前幾天,陳老師帶我們一起到菜場上去買菜了,你們覺得開心嗎?那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1、 播放課件師:看了剛才的錄象,誰來說一說,你那天買了什么菜?為什么買這種菜?你是怎么買的呢?
2、 幼兒交流(教師引導幼兒從菜的名稱、特征、營養、買菜的經驗等方面加以交流)
3、師小結:菜場上的菜可多啦,有的買了蔬菜,有的買了魚,有的買了肉類。因為每樣菜都有它不同的營養,所以,我們小朋友要樣樣菜都愛吃,我們的身體才能長得棒。
二、給菜寶寶分家。
1、師:今天,送菜叔叔把送往菜場上的菜都混在一起了,這樣,買菜的人就覺得很不方便,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讓幼兒回憶菜場上的菜是怎么擺放的?引導幼兒說出把菜分類放開)師:按小朋友的辦法要安好幾個家,可陳老師只安了三個家,你們同意不同意?(與幼兒一起討論,了解蔬菜類、肉類、水產品類中的常見菜。)
2、幼兒操作活動"給菜分家"師:現在請小朋友幫助叔叔把菜送到菜場去,送菜時看清楚你拿的是什么菜,應該放在哪個家?并把家里的菜放整齊。
3、 教師帶領大家巡回檢查
三、角游:買菜準備(創設菜場環境)
(一)協商4名幼兒為賣菜的叔叔阿姨,老師和其他孩子為買菜人
(二)"顧客"每人一藍子,內有數物卡。
1、師:剛才我們把菜送到了菜場,可菜場上還沒有叔叔阿姨賣菜呢?怎么辦?(協商4名幼兒做賣菜人)
2、電話鈴聲介入:阿姨:"你是中2班的陳老師嗎?我是廚房里的阿姨,今天廚房里的菜不夠了,阿姨請中2班的小朋友幫幫忙、買點菜,行嗎?"
3、阿姨給我們開好了購菜的"菜單"(老師出示兩種"菜單"):看看菜單上說的是什么?看清楚了以后,你可以自己按菜單直接去買菜,不行的話可以問菜場上的叔叔阿姨怎么買?(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理解菜單的含義)
4、幼兒游戲(對第一次很快完成任務的幼兒給其提供第二次機會,難度加大)
5、買完菜的幼兒相互交流:你買了什么菜?買了多少?也可相互檢查是否正確。(還可以鼓勵幼兒向客人老師去交流)
科學活動教案14
活動目標:
1、感受冷和暖。
2、發展感知和分類能力。
活動準備:
1、分別裝冷水和熱水的杯子(數量多于幼兒人數)
2、紅、藍標記若干,太陽和雪花的大標簽各一張。
活動重點:
感受冷和暖。
活動難點:
能將冷暖分類,貼上標記。
活動過程:
1、 感知體驗:
提出活動要求:
——“老師在許多杯子里放了水,等會寶寶們摸一摸,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幼兒操作。
小結:這些杯子摸上去有的冷,有的暖。
2、 區分冷暖杯:
教師提出要求:
——“請你們給摸上去暖的杯子貼上紅色標簽,給摸上去冷的杯子貼上藍色標簽。”
幼兒操作。
3、 冷暖杯找家:
分別出示太陽、雪花的標簽,讓幼兒辨別冷暖。
幼兒將冷暖杯送到合適的標簽處。
科學活動教案15
活動目標:
讓幼兒知道穿衣服首先要找領子,而領子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
認識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領子,并能叫出它們的名字。
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各種漂亮的衣服領子。
活動準備:
教具:各種領子的衣服(小朋友平時穿的衣服和衣服圖片)。
學具:各種領子的衣服圖片、圖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引出主題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漂亮的衣服,你們看看是誰的?(分別講出是誰的)請這位小朋友上來穿穿這些衣服,其余小朋友仔細觀察,并從觀察中得出結論:穿衣服首先要找到領子。
這些小朋友的衣服不僅顏色漂亮,而且它們的領子又是怎樣的呢?今天就是要讓小朋友來認識這些領子的。
教師講解教師分別出示一些常用的、普通的領子,如:方領、圓領、尖領、西裝領等,讓幼兒講講是什么領子?并教給幼兒正確地稱呼這些領子,從而對領子形成一定的概念。
教師出示圖片,講講一些不常見的領子名稱,如:燕尾領、青果領、蟹鉗領、駁殼領、中裝領等等,特別讓幼兒認識一種氨綸編織的領子,雖然它與下擺一樣寬窄很難分辨,但是只要掌握領子短、下擺長就行了。這樣能讓幼兒知道更多的領子種類,加深對領子的印象和認識。
幼兒練習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觀察幼兒穿的衣服各是什么領子?分別講出名稱。
玩一個小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圍繞桌子邊走邊念兒歌:“找找找,找領子,找出**的領子來。”分別拿出桌上擺放的領子的圖片,這樣鞏固對領子概念的掌握。
鼓勵幼兒設計創造各種自己喜歡的、認為是最漂亮的領子(在紙上作畫),并講講自己設計的領子叫什么名字?然后把領子介紹給大家。
教師小結今天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的領子,并叫出了它們各種各樣的名稱,今后你們一拿到衣服,雙手一提起領子,穿衣服就省事了,穿衣也就學會了。
今天小朋友真能干,設計了許多漂亮的領子,你們都是小小設計師。希望你們長大以后為人們設計出更多更新型的領子,成為一名大設計師。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4-01
科學活動教案05-26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2-18
傘的科學活動教案03-07
科學活動小班教案03-30
科學活動種花教案04-02
科學活動教案說課稿04-01
科學領域的活動教案02-17
有關科學活動的教案09-20
科學活動大班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