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大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教案1
設計思路:
1.《綱要》指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神奇的電”就體現這一點,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教育資源,那就是結合了長泰電力事業的發展。
2.我設計的這一活動是想通過家鄉的電力事業的發展,簡單的讓幼兒從中了解有關電的簡單原理,讓幼兒從中體驗了電的樂趣。看到孩子們對“電”這一現象產生了興趣和爭論,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契機,讓幼兒主動參與,增強幼兒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活動目標:
1、結合家鄉的電力事業讓孩子初步了解電的主要性能、用途。
2、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教育幼兒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3、提供實驗材料,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能積極的參加探索活動,大膽表達自己的.觀察發現,愛思考,多動腦。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
1、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了解一些有關電的知識,學習正確使用常見的家用電器。
2、向幼兒介紹一些安全用電方面的知識,教育孩子節約用電、安全用電。
3、請家長協助收集有關電器和安全用電的圖片、影片和書籍。
物質準備:
電池、電線、電珠、卡紙、膠布、蠟筆、筷子、鐵棒、各種質地的布、紙、蠟筆。
活動過程:
一、 以談話的形式引入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知道了我們的家鄉-----長泰,是個美麗的地方,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可是,你們觀察過我們縣城的晚上美嗎?
幼:很美。
師:美有哪里?
幼:圓池很美,還有很多的彩燈。
師:有一天晚上,王老師到街上散步,邊欣賞美麗的彩燈,突然,整個縣城變得黑呼呼的,一點也不美了,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幼:停電了。
二、 讓幼兒觀看錄像,邊思考錄像里的內容。
1、錄像告訴小朋友們哪些電的知識?
2、電是從哪里來?
三、 自由討論:電是從哪里來的?
小結:電是從發電站把高壓電輸送到變電站,再通過變電所的變壓器把高壓電減弱成我們日常生活用電(220伏),再通過電線輸送到各家各戶的。附流程圖:發電站----高壓電線-----變電站------電線------各家各戶。
四、 結合長泰發電情況,簡單向幼兒介紹幾種發電形式。
1、太陽能(出示當時神舟六號的相關圖片,讓幼兒初步了解太陽能的運用。)
2、風能(結合我國最大的風能發電站圖片,讓幼兒知道風也能發電。)
3、水能(結合長泰的發電圖,讓幼兒了解自己平時所用的電是靠什么能量產生的。)
4、核能(簡單向幼兒介紹大亞灣核電站。)
五、 認識電池
引導幼兒簡單認識各種不同的電池。
六、 引導幼兒談一談:
如何節約用電和安全用電?
小結:節約用電如電視不看了就要關起來,白天出太陽時,不要開電燈等等。手濕時,不摸開關,也不能把手插在插座孔里,自己在家時,不能亂動有電的東西。
分組活動
1、介紹材料(重點介紹實驗“燈炮發光”)
2、分組活動:燈炮發光、紙屑飛向哪一邊、制作安全標志、以繪畫形式表現節約用電。
3、引導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在一邊指導。
活動延伸:
把實驗材料投放到區域中,讓比較多的幼兒參與實驗,繼續讓幼兒在實際操作中探索科學奧秘,養成愛動腦筋,多思考的好習慣。
大班科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探索,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想象力。
2.通過游戲,激發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3.學習雙腳分合跳的方法。(重點)
4.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5.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難點:探索不同方法通過輪胎
【活動準備】
輪胎、海綿球若干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師:小老鼠們今天我們這里好多的客人,快跟著鼠媽媽一起來瞧瞧吧,走,今天媽媽帶你們在這玩怎么樣,現在我們一起來做運動。
二、探索不同方法通過輪胎
師:咦,這里有個蛋寶寶,它好像在說話,我來聽一聽,它在說什么?不好了,蛋寶寶說:它的朋友們被大巨人抓走了,需要我們去拯救它們,我們要救出蛋寶寶必須要闖過大巨人設的機關才可以,可是我們必須要學好本領才能闖關,你們有信心救出蛋寶寶嗎?(有)好,現在鼠寶寶們用你們最省力的辦法去把那邊輪胎拿到這里來塔成兩座橋。
師:我們用自己的方式過橋,順利通過的小老鼠從這兩邊回來排隊繼續,好,現在開始。
三、學習雙腳分合跳的.方法
師:鼠寶寶們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剛才你們想出了很多的方法通過我們的輪胎橋,很不錯,有跳、跨、走,現在鼠媽媽教你們一個新本領,只要你們學會了這個本領大巨人的機關我們都可以通過,看,我是怎么做的,雙腳并攏,膝蓋彎曲一點,前腳掌蹬地起跳,跳進一個輪胎里面,當下一個出現兩個輪胎的時候我們就雙腳分開分別跳進前面兩個輪胎的里面,鼠寶寶們你們再看一次,好了,這么聰明的你們,我想一定知道怎么跳了,我們一起來試一下吧(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扯前面的小老鼠也不能推)。
師:現在鼠媽媽考考你們學的怎么樣了,現在第一個鼠寶寶跳過去以后趕快跑回來擊掌第二個小朋友再出發
四、闖關拯救蛋寶寶
師:好,現在小朋友們都會了,我們就用跳的方法闖過大巨人的機關拿回我們的蛋寶寶,鼠寶寶們你們看大巨人正在睡覺,我們的蛋寶寶就在他旁邊的箱子里,我們過去的時候一定要又快又輕的拿回我們的蛋寶寶,等前面一個小老鼠回來以后才能出發,過去的時候不能把大巨人吵醒,不然我們會被他吃掉的,有信心嗎?(有)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開始····
五、放松
剛才為了救出蛋寶寶我們都很累了,現在跟著音樂我們一起來放松放松吧。
教學反思:
通過這一節教學活動,我充分認識到在體育課中,要在“引導幼兒探索動作、相互交流,掌握動作要領”上下功夫,讓孩子在探索中,互相學習中提高學習動作的積極性。能善于充分利用空間、大膽利用材料,教師的講解要精煉、透徹,把握好幼兒活動的密度和強度,一節體育活動才能真正的使幼兒體質逐漸增強、動作發展更完善。
大班科學教案3
幼兒園大班科學教案《認識風》
幼兒園大班教案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空氣流動形成風。
2.讓幼兒具體感知風,并讓他們知道風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只能感覺到。
3.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以及人們怎樣利用風和戰勝風災。
活動準備
1.課件-聲音:暴風
2.一把扇子,每人一個氣球,碎紙屑許多,小風車每人一個。
聲音
活動過程
一、播放“暴風”的聲音,引起幼兒的好奇。
1.小朋友,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風)
你在什么時候聽到過風的聲音?
2、讓幼兒感知空氣流動形成風。
(1)你感覺到有風了嗎?
(2)幼兒自己動手做小實驗:
請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在臉旁扇一扇,臉上有什么感覺?
小結:空氣流動形成風,哪里有空氣流動,哪里就有風。
二、了解風的特性。
1.讓幼兒用自己的小手當小扇子,扇動空氣,說出扇的.快臉上有什么感覺,
扇的慢臉上又有什么感覺?
(幼兒議論,發言)
小結:扇的快,空氣流動的快,風就大,扇的慢,空氣流動的慢,風就小。
2.老師給小朋友扇扇子,請小朋友試一試能不能抓住風?瞪大眼睛看一看能不能看到風?
小結:風看不見,抓不著,只能感覺到。
3.玩紙屑。
(1)分給幼兒每人一小堆紙屑,讓他們想辦法玩紙屑,看誰最聰明,想的玩法多。
(2)討論:玩完后讓幼兒自由討論,說一說自己是用什么辦法產生風使小紙屑動的。
4.了解風的好處與壞處。
幼兒討論,教師講解。
(1)風為人們做了許多好事。
風吹干了媽媽洗的衣服;使人涼快;讓風箏飛上天;風車轉動帶動發電機發電……。
(2)可是有的風卻做了許多壞事。
它把房子推倒了;把樹木刮斷了;打翻了魚船……這樣的風很可恨。
小結:現在的人們本領可大了,想出了許多辦法不讓風做壞事,人們建起了防風林,把風擋住,還提前預報風,這就減少了風給人們帶來的危害。
大班科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尋找、嘗試、操作保護蛋寶寶的多種方法。
2.感知并體驗保護事物的責任心。
3.促進幼兒手腳和全身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
4.商討游戲規則,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生雞蛋若干,與幼兒人數相等。
2.彩筆、多彩泥、卡紙、皺紋紙、棉花、紙盒、繩、布等輔助材料。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第一部分:裝飾蛋寶寶。
1.啟發幼兒思考:用什么材料來裝飾,讓它更像一個蛋寶寶,同時還能起到保護蛋寶寶的作用。
2.幼兒自主閱讀幼兒學習資源《可愛的蛋寶寶》,開闊思路。
3.開展制作活動。
(1)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材料、工具自由進行制作。鼓勵幼兒開動腦筋,裝飾蛋寶寶。
(2)教師觀察幼兒制作活動中的情況,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困難,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克服困難。
(3)完成裝飾后提醒幼兒收拾整理桌面材料。
4.請幼兒互相欣賞并介紹自己的蛋寶寶。
第二部分:保護蛋寶寶。
1.引導幼兒了解媽媽愛護寶寶的方法。
提問:媽媽是怎樣保護寶寶的?你小時候媽媽是怎樣愛護你的?媽媽為什么要這樣做?
2.介紹護蛋行動的內容。
要求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將雞蛋寶寶保護,放在自己身上帶一天。一天結束后,看誰的雞蛋完好無損,體驗保護寶寶的辛苦。
3.幼兒操作護蛋的方法。
(1)組織幼兒利用各種輔助材料,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保護好雞蛋,并想辦法固定在自己身上。如用棉花包裹放在紙盒里,將紙盒四邊穿上繩掛在脖子上;用布包好放在口袋里等。
(2)引導幼兒相互展示介紹自己保護雞蛋的方法。
4.幼兒體驗護蛋的過程。
整個上午幼兒喝水、如廁、洗手、戶外活動,都要將蛋寶寶一直帶在身上并時刻關注保護好,教師隨時記錄雞蛋破損情況。
5.組織幼兒檢查自己的蛋寶寶,探索蛋寶寶完好和破損的原因,引導幼兒交流護蛋行動的感受,體驗責任心的重要。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課是《保護蛋寶寶》,活動目標是尋找、嘗試、操作保護蛋寶寶的多種辦法;感知體驗保護事物的責任心。
事先我通過QQ與微信告知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個熟雞蛋,第二天帶到幼兒園準備上課用,其目的是為了裝飾蛋寶寶,二是保護蛋寶寶,三是為了增強孩子的責任心。并讓家長想一想怎樣讓孩子帶到幼兒園而不容易碰破。細心的家長有的給孩子縫了布兜并用線掛在脖子上,這樣便于攜帶;有的是用紙盒放上棉花再把雞蛋放在里面;有的用塑料瓶,里面放上泡沫,再把蛋寶寶放進去。但大部分孩子是用手拿著來的,有的孩子還沒入園就碰破了,心疼的大哭起來,由于是初次接觸這樣艱巨的任務,還不曾嘗試過,從入園到裝飾蛋寶寶這一環節中就破了11個,在裝飾過程中破了2個,在戶外活動中,有的孩子在拿著蛋寶寶玩玩具時感到不能好好保護蛋寶寶,就主動不玩了,但還是有9個蛋寶寶沒有幸免,被碰破了。到最后只有9個蛋寶寶是完好無損的。我當眾表揚了這9個孩子,并授予他們“護蛋小勇士”稱號,并每人獎勵一朵小紅花。
通過這次護蛋活動,增強了孩子們的責任心,我認為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雖然到最后只有9個完好無損的蛋寶寶,但我認為重要的是過程,是孩子們在護蛋過程中懂得了怎樣去愛護它、保護它,責任心增強了,我們的活動目標也就達成了。
大班科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幼兒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3、教育幼兒每天準時來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4、培養幼兒熱愛科學的意識。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6、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整時、半時,體驗生活與數學的聯系。
2、 整時、半時時鐘面指針的規律。
活動準備
1、《在鐘表店里》音樂磁帶。
2、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情境。
3、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鬧鐘。
4、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播放音樂《在鐘表店里》,幼兒聽音樂做拍手游戲游戲進入活動室(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二、觀察活動:
1、 教師指導幼兒觀察這些鐘表,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數字、格子、針).
2、 這兩根表針有什么特點?(一根粗一根細)
師: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3、 你能指給大家看嗎 ?(上臺介紹時針、分針)
4、 鐘面上的數字是怎樣排列的?(師重點指導幼兒觀察 3、6、9、12這幾個數。
三、嘗試活動.
1、 幫助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每人手里一只時針、分針都指向12的表)
2、 請小朋友把自己手中表的分針撥一圈,觀察時針有什么變化?(時針走一格)
3、 教師小結:當分針走一圈,時針走一個數字(也就是一格)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
1、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1點),教師:有沒有相同的地方?(分針都指向12)
教師小結:當分針指向12時,時針指向幾,就是幾時整。
2、觀察你手中的表(12點半、1點半) ,你又發現了什么?(分針都 指向6 )
教師小結:當時針指在兩個數字中間,分針指在數字6上時,就是幾時半。
3、 游戲:我說你撥。
(1)教師出示幼兒一日生活內容圖片(起床7:00 上學7:30 午飯12:00 午睡1:30),教師說幼兒撥。
(2)幼兒互相說(整點、半點)。
(3)每組選一名代表進行比賽,看誰撥得又對又快。
五、教師總結全課。
六、理解鐘表的功能 ,培養幼兒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1、教師問:小朋友,你家有鐘表嗎 ?你還在哪兒見過鐘表?(啟發幼兒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鐘表的用途)
2、教師總結:鐘表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候?我們應該做什么事情。它還可以培養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小朋友認識了鐘表,就可以做到按時起床, 按時入園了。鐘表是我們的好朋友。
七、活動延伸:嘗試設計鐘表。
1、小朋友,這些鐘表是那么漂亮,讓我們也當一回小小設計師(在教師的指導下,幼兒自己嘗試設計各式各樣形狀、不同時間的鐘表)。
2、作品展示(教師幼兒進行評價,優秀作品予以獎勵)。
八、播放音樂《時間像小馬車》結束課。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活動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競爭意識。活動中通過讓幼兒做小主人,讓幼兒有一種自豪感和自信心,激發幼兒展示自我的愿望,讓幼兒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多種多樣的活動形式,徹底打破了以往單一技能的訓練,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個別差異,有利于幼兒個性的發展和協調精神的培養。
小百科:鐘表是一種計時的裝置,也是計量和指示時間的精密儀器。 鐘表通常是以內機的大小來區別的。按國際慣例,機心直徑超過80毫米、厚度超過30毫米的為鐘;直徑37~50毫米、厚度4~6毫米者,稱為懷表;直徑37毫米以下為手表;直徑不大于20毫米或機心面積不大于314平方毫米的,稱為女表。手表是人類所發明的最小、最堅固、最精密的機械之一。
大班科學教案6
一、教材分析:
這個活動選自幼兒園大班上學期的第一個主題活動《我長大了》,從前面的活動中孩子們基本上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升入大班以后身體上、行為習慣上的發展。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成長變化,我將此次活動的目標定位在探索不同材料進行測量的科學探索活動。其主要目標是學習用繩子、毛線等測量工具進行正確測量,學會簡單的比較和記錄方式,從而感受測量的樂趣。
二、幼兒經驗方面:
在開展此活動之前,幼兒對測量的基本方法已經有了了解,并不是教授測量的方法,而是將重點放在提供多種材料、多種方式引導幼兒進行探索方面。
三、活動思路:
活動的開始從激發幼兒“長大了”的自豪感出發,從滿足幼兒的情感需求直接導入課題。活動中,我注重通過創設自由的探索空間、努力通過幼兒的自主探索、小組合作、同伴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在操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幼兒的發散思維和經驗水平,從而滿足幼兒的探索需求。每個活動環節后的教師小結是幫助幼兒總結經驗、提升思維的重要內容。
四、活動準備:
1、同等長度的軟材料:尼龍繩、毛線、絲帶、彩帶等。
2、輕音樂、書、毛線、記錄身高測量高度的大板紙
3、各種記錄表、彩筆、鉛筆、各種尺子(卷尺、布尺、皮尺、直尺等)
五、活動過程:
(一)教師帶領幼兒走直線,引導幼兒安靜的進入活動。
“來小朋友們,讓我們的腳跟對腳尖,慢慢地走,走到自己位子的小朋友可以輕輕的坐下……”
(意圖:這節活動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測量,其中測量的一個要求就是首尾相接,所以活動的開始采用腳跟對腳尖走直線的方式,讓幼兒安靜的進入活動。)
(二)交流成長變化,拋出問題,導入活動。
“現在小朋友升入大班,成了幼兒園里的大哥哥、大姐姐,那你覺得現在的你和中班、小班的你在身體方面有了什么變化?”
“剛才有小朋友說他長高了,那你知道今天參加活動的小朋友誰最高嗎?”(幼兒意見不統一,請三位大家認為“最高”的小朋友到前面,大家通過簡單的比較指出“最高”)
“現在,我們找到了最高的小朋友,那你知道最高的小朋友到底有多高嗎?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他到底有多高?”
“有小朋友說用尺子量一量,這是個好方法,但是現在我們沒有尺子怎么辦?能不能用我們身邊的東西來當工具進行測量呢?”
(三)學習用不同的材料進行正確測量。
1、方法一:用書做測量工具。(用直的、硬的材料進行測量)
教師示范一:將書放到幼兒身體上進行測量,設問:這樣測量方便準確嗎?那我們可以怎樣做?
教師示范二:將幼兒的身高在墻面上做好標記,讓幼兒明白:從地面起點到標記處代表最高小朋友的身高。
教師示范三:邊提問邊示范“應該從哪開始測量呢?”明確:用書的長邊和起點要對齊,側面要對齊,要沿直線向上測量。“測量了一次以后怎么做?”明確:在第一次測量結束的地方做好標記。“第二次再從哪里開始量呢?”明確:第二次測量要從上一次結束的地方開始。
幼兒示范四:請兩位幼兒一組接著向上測量。教師帶領全體小朋友給予他們語言上的指導。比如:從上一次結束的地方開始沿直線向上測量。
示范記錄五:引導幼兒將測量后的結果記錄到《記錄表》中,明確每一欄中都應該記錄什么內容。
幼兒示范六:使用書的短邊進行測量。“剛才我發現小朋友是用書的長邊進行的測量,那可不可以用書的短邊進行測量呢?誰想來試一試?”請兩位幼兒上前示范測量。(教師提醒幼兒更換另一種顏色的標記筆,讓幼兒明白更換的用處:為了與上一次的進行區分。
幼兒記錄七:教師引導幼兒在記錄表中記錄測量的結果。引導幼兒觀察記錄表中的結果。“你發現了什么?為什么測量的是同一個小朋友的身高,為什么得出的結果不同呢?”明確:測量同一個物體,選擇的測量工具不同,測量結果也不相同。
2、方法二:用毛線、尼龍繩做測量工具。(用軟的材料進行測量)
“剛才我們一起用了像書一樣直直、硬硬的.材料進行了測量,今天我還給大家帶來了一種更特別的測量工具,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尼龍繩)
“那你用過這樣的繩子進行測量了嗎?那用這樣的繩子進行測量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呢?下面小朋友分組可以去試一試”
(四)分組合作,嘗試用繩子進行測量。
1、分組合作,嘗試測量:“好的,每組老師夠給大家準備了同等長度的繩子,那你想測量什么?”“那我們就來測量一下我們的小桌子的長邊有多長,好嗎?”“在測量之前,大家要商量好你們小組的分工,誰來測量?誰來記錄?誰來做標記?等等”幼兒合作測量并做好記錄。對照記錄表介紹相關的記錄方法(播放音樂)
2、總結記錄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觀察記錄表有沒有什么問題?為什么用同等長度的繩子給同等長度的桌子邊測量,為什么大家量的數不一樣呢?”請出現不同結果的幼兒上前演示自己的測量方法,從而發現測量的問題。
3、教師小結利用繩子等軟材料進行測量的正確方法:使用軟的測量工具進行測量時一定要將工具拉直,每次測量都要在結束的地方做好標記,接下來每一次都要從上一次結束的地方開始,否則結果就會不準確。
4、再次小組合作使用繩子測量桌子的長邊,教師巡回指導。(播放音樂)
5、總結幼兒的記錄表,鼓勵幼兒的做法。
(五)自選軟材料進行測量并記錄。(同等長度)
“剛才我們只測量了小桌子的長邊,小桌子腿有點不高興了,他也想讓小朋友幫忙測量一下,小朋友愿意嗎?老師給大家提供了各種各樣的軟的測量工具,大家看都有什么?小朋友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材料來測量一下小桌子的腿,測量以后大家要在記錄表中記錄一下你測量的結果,需要鉛筆做標記的小朋友可以從小筐子中取”(播放音樂)
總結幼兒的記錄表明確:使用相同長度的工具測量同一物體,最后的結果相同。
(六)活動延伸:探索用尺子進行測量。
“其實,我們可以利用身邊的很多材料都可以進行測量,比如我們的小手、小腳都可以用來測量。但是,使用最準確地還是尺子。那你見過什么樣的尺子?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卷尺、直尺,可能你家里還有更多不同的尺子,那小朋友可以回家用你家里的尺子測量一下你家的桌子、椅子,你的爸爸媽媽都是多高?然后帶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嗎?”“今天我們操作的材料,老師也會放到區角活動中,小朋友可以繼續去探索測量的樂趣。”
六、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基礎是幼兒已經進行了用硬物體進行的測量的經驗,因此活動開始部分用書的長邊和短邊測量身高只是對自然測量方法的鞏固,但考慮到活動當天孩子的情況,所以當時講的比較細,從后期幼兒的分組測量和幼兒的獨立測量情況來看,可能正是因為有了前期細致的講解,所以后期孩子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測量的正確方法。面對像數學這么嚴謹的活動內容,我的課堂語言還應該更加嚴謹,每個活動環節后的小結也應該及時而準確,要能讓幼兒通過老師的小結得到經驗上的提升。
對于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我也進行了重新的設計,比如在活動的第二環節,調整了用書的長邊和短邊進行兩次的測量過程,目的是讓幼兒明白:測量同一物體,使用不同長度的測量工具,測量的結果不相同。
另外,我也有疑問:像本次活動的目標中就涉及了讓幼兒學會簡單的比較和記錄的方式,然后我們都設計了記錄表的形式,那么記錄表只為了讓幼兒學習記錄的方式,對于記錄的結果用不用引導孩子去驗證,也就是測量的最后用不用驗證每個人的測量結果。如果需要驗證,那么老師提供了不同長度的測量工具,那要怎么驗證?
其實,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從來沒有開展過數學活動,所以此次組織數學觀摩活動對我來說也是一次難得的嘗試和挑戰。從備課到上課再到評課的過程中,我也收獲了很多以前不曾涉及到的教學經驗,相信這些經驗對我以后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也能起到引航燈的作用,帶領我取得更大的進步!
大班科學教案7
目標:
1、通過不同的水的變化,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的的興趣并萌發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兒實驗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3、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所看到的現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準備:
兩杯紅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過程:
1、看一看,想一想。
(1)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師把手里的紅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會有什么現象呢?
(2)教師把事先調好的紅色的飽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有什么現象?為了讓幼兒觀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襯上一張白紙。幼兒可以看見紅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兩層,非常好看。
2、試一試。
(1)小朋友,那么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
(2)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說一說。
(1)小朋友,你們好看的水做出來了嗎?和老師做的.水一樣嗎?(教師請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果)
(2)小朋友知道為什么你們的水不能象老師的一樣好看嗎?請小朋友看一看老師的紅水和小朋友的紅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樣的。”請幼兒仔細觀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師的水很濃,象是蜂蜜一樣,粘粘的。告訴幼兒:“因為老師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變重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紅色的水會在下面,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紅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大班科學教案8
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游戲中蘊涵的一些簡單原理。
2、培養幼兒善于發現問題并能針對問題進行進一步探究的能力及與同伴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3、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一張教師示范圖示、少量沙子、雞蛋殼若干、小瓶子若干、蠟燭
活動過程:
一、出示蛋寶寶,引發幼兒興趣。
“小朋友,前段時間有一位世界上最有名的魔術師來中國了,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那你們想不想做魔術師呢?好,那今天就請你們這些小小魔術師和蛋寶寶以及它的助手沙子一起來變個魔術吧!”
二、引導幼兒在實驗中發現游戲中蘊涵的一些簡單原理。
1、出示圖示1,引導幼兒通過嘗試來完成圖示中的三個任務。
(1)蛋寶寶橫躺
(2)蛋寶寶站立
(3)蛋寶寶在小藥瓶上站立
“小朋友,你們看看這些蛋寶寶在沙子的幫助下都能變一些什么魔術呀?哦,這個魔術能不能成功嗎就得看看你們這些小小魔術師的本事了!那現在就請你們趕快來試試吧!”
2、幼兒演示實驗過程,教師將幼兒的實驗過程中沙子的變化在圖示中進行記錄。
“好,你們的魔術成功了嗎?那請你們來表演給大家看看吧!好你真能干,表演的真棒!那請你告訴我你把沙子放到蛋寶寶的什么位置魔術成功了?你們還有沒有別的方法?”——成功的情況
“你們的蛋寶寶都站起來了,但他的魔術失敗了,我們看看他為什么失敗了?”(放置沙子的多少)
3、對實驗的結果進行簡單的小結。
“原來蛋寶寶變的魔術是否成功和你們放的沙子有關系,只要放得少少的就能成功了,原來只要知道其中的奧秘,變魔術也是很簡單的哦!”
三、將蠟燭油滴在沙子上固定沙子的位置,再次進行實驗。
1、請幼兒進行第二次實驗前的猜想并說明原因。
“金老師這里就有一些沙子放的較少的蛋寶寶,那現在請你們再來變變魔術看,看看能不能完成這三個魔術。”
2、出示圖示2,請幼兒再次進行嘗試,并自己尋找答案。
(1)蛋寶寶橫躺
(2)蛋寶寶站立
(3)蛋寶寶在瓶子上站立
3、幼兒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你們發現了什么呀?它能不能完成呀?”
4、幼兒再次操作并引導幼兒了解實驗的原理。
“剛剛那只蛋寶寶為什么可以完成魔術,而這只蛋寶寶為什么就不能完成魔術呀?你們發現了什么問題,兩只蛋寶寶有什么不一樣?”
“原來肚子上有沙子的蛋寶寶只能完成橫躺的魔術,而腳上有沙子的蛋寶寶也只完成站立和瓶子上站立的兩個魔術,而這些蛋寶寶有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不倒翁哦!”
四、幼兒扮演蛋寶寶,愉快的進行游戲結束活動。
“好,現在今天我們自己也來做回不不倒翁蛋寶寶,來跟著音樂動起來吧!”
活動反思:
調色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活動,如何使傳統的活動有一定的新意,是我組織這個活動必須考慮的問題。班級的角落里有許多空的飲料瓶,這是我們給美工區準備的,但我經常看見幼兒把水灌在里面倒來倒去玩得非常的開心,于是我想是不是可以把調色這樣一個過程和瓶子結合在一起呢?讓幼兒在玩瓶子的過程中調色,又在調色的過程中玩瓶……
這個活動,初步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欲望,鞏固了對三原色的認識。考慮幼兒對調顏色沒有豐富的經驗水平,我把重點確定為調配新的顏色,并學念兒歌;難點為嘗試創編兒歌,并把自己想到的事物繪畫下來,并且樂意在師生面前大膽講述自己的作品。
仔細分析整個活動,覺得的問題就是老師自身的預見性不夠強,應該在活動前就要考慮到活動中會出現的問題,在調色過程中可以適當的變化一下調配的方式,把有紅色的顏料水慢慢加入黃色的顏料水中。還有,在這個過程中,我也總是過多地考慮自己的想法,總想引導幼兒跟隨自己的設計走,讓孩子來適應老師,這其實違背了教學規律,也是不適合孩子的。如果我當時能針對出現的意外“將計就計”:既然孩子們看見了紅黃兩種顏色調成的顏色不一定是橙色,可以讓孩子逆向思維并敢于嘗試,如何將紅黃兩中顏色變成橙色,那就是要在黃色中加入少許,讓孩子有不斷探索的機會。其實這也是活動最寶貴的教育價值。
大班科學教案9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蒙氏活動中嘗試用銀行游戲進行退位和不退位減法比高低
2、活動中知道自己的長離不開同伴、老師和家長的關心和愛護,激發對周圍人的感恩之情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能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銀行游戲材料若干,投影儀、電腦、音響
活動過程:
情感導入
1、聽音樂走線剛才你聽到的是什么曲子?(可愛的家)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請你來介紹一下你的家好么?(我的家里有。他。;我喜歡。因為。)小結:在家里有那么多關心我們的人,這些親人呢彼此關心、愛護,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可愛、溫馨、幸福、溫暖、好的不得了的)
2、歌曲:可愛的家
3、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家,這個家好,有很多孩子天天和我一起工作、游戲、生活,你們知道我說的是那個家么?(蒙一班)
4、我記得剛認識你們的時候你們有些孩子小小的、矮矮的,可是現在你們都長那么高了,感嘆:哎呀真是長高了不少。
觀察版面理解版面內容
1、看得懂這些上面的東西么?是什么意思,請小朋友來介紹一下這是記錄小朋友身高的
2、怎么會有兩種身高呢?(現在、過去)
比較
1、你發現你的兩個身高數字一樣么?發生了什么變化?(逐一問)(幼:我以前的是兩位數的`、現在是三位數的;以前各位數是x現在是x)(教師:數字變怎么了,()說明你長高了)
2、現在所有的數字都比以前了,說明我們小朋友都怎樣了?(長高了)那么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現在比以前長高多少呢?(引導幼兒說出減法)今天我們就用銀行游戲來計算一下我們到底長高了多少。
在孩子不能說出減法的情況下:我們請銀行游夕。在總結中小結我們用的是減法)
操作要求
1、我為你們準備了的托盤,先取什么數字?"接著就可以操作銀行游戲
2、今天的工作中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在減的時候可能會不夠;或者一個是百位數、一個是十位數,當你們還需要一個托盤的時候我還準備了一個小的托盤)
3、取物的時候可能會有兩個人和你一起,所以我們要稍微等待一下幼兒操作托盤——取數字——去銀行取相應的量——取小數字——減法——交換、取小托盤銀行交換——取相應的數字卡交流
1、請把你的答案放上來
2、告訴家你長高了多少?(逐一)
3、請xxx介紹一下自己的操作,我這里也有一家銀行,你可以在這里操作。
注意:幼兒操作時照顧后面孩子的觀看上下的互動
4、將算錯的幼兒數字卡三張取上來,xxx現在多少高,過去多少高,得出的答案是長高了xxx高,這個答案對么?請家以后在工作中他一起計算一下小結:剛才在銀行游戲中用借位的方法了解了自己到底長高了多少。這種方法在生活中除了可以助我們知道長高多少以外還能了解一些什么呢?
分享
1、今天我們知道了我們長高了很多、長聰明了很多、有的長漂亮了許多。這一切我們要感謝誰啊?(父母、老師、同伴),有那么多的感謝,就用一首感恩的歌來表達吧
活動思:
主題活動是一種開放、多樣的活動形式,以幼兒實際生活經驗為著眼點,從孩子的所關注的問題出發,由淺入深地展開活動的。“長高了”這節活動源于幼兒的體檢,在測定量身高中他們所引發的興趣性,嘗試將蒙氏教學的“退位減法”與這一生活經驗進行有機聯結,挑戰性輕輕地撥動著幼兒的思維之弦,為幼兒思維的任意弛聘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使這種學習為生活所用,同時通過身高的比較感知自己的長,來感謝父母、老師的養育和伙伴的朝夕相處,這些感恩之情在活動中孩子們也獲得了表達表現。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引導語直接影響著幼兒的思維,在細微之處的提問如能再加斟酌將會有更好的效果。此外最后一環節與開始部分有些類同,可以考慮省去。
大班科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探索蛋寶寶站起來的方法,體驗探索帶來的樂趣。
2、通過幼兒動手探索,學會積累經驗,并做個記錄。
3、在與材料的互動中獲得物體支撐的經驗。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為幼兒準備雞蛋,人手一份。并涂成彩蛋或加上圖案,使其具有蛋寶寶的特征。
2、輔助材料:米、沙包、尾巴、紙、鉛絲、海綿、積木、電線、布、瓶子、各種蓋子等等。
3、《運動員進行曲》音樂。
活動過程:
一、蛋寶寶想要站起來。
1、跟隨音樂節奏,幼兒精神飽滿的行走,音樂結束時做立正動作。
2、蛋寶寶非常想象小朋友一樣神氣的站起來,你們能讓它在桌子上站起來嗎?
幼兒進行探索,看看雞蛋能否在平面上站起來。
二、我幫蛋寶寶站起來。
1、引導幼兒嘗試各種在平面上讓蛋站起來的方法。
2、你怎樣讓蛋寶寶在桌子上站起來的?
3、為什么蛋寶寶不容易站起來?
引導幼兒說出蛋的特征,蛋的兩頭是尖尖的。
三、幫蛋寶寶找朋友幫忙,并記錄下來。
1、我們請一些朋友來幫蛋寶寶站起來,你們想想找誰呢?
2、幼兒進行操作,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嘗試,比較什么方法能讓蛋寶寶站得更穩,并作好記錄。
3、組織幼兒進行交流,分享各自的好辦法。
(二)、二次操作:
1、有的.桌上的材料和另的桌上的是不一樣的,你可以嘗試一下其它材料,看看它能不能讓蛋寶寶站穩?
2、幼兒繼續探索發現,并做好記錄。
3、再次交流,讓幼兒說出更多更好的讓蛋站起來的辦法。
四、拓展思維,尋找材料以便投入區域中。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大班科學教案11
活動目的:
1.通過實驗,對重力現象產生好奇與思考。
2.發現彈簧的粗細長短與小球下滑的速度有關系。
3.使動手能力、分析、比較能力在操作中得到提高。
活動準備:
1. 做好的旋轉彩球玩具。
2. 幼兒操作材料:長銅絲、短銅絲若干,粗細不同的圓鉛筆、吸管、小棒等若干,圓形彩紙片若干,漿糊、抹布,橡皮泥,別針。
活動內容:
1. 演示彩球玩具,引起幼兒興趣。
⑴教師演示玩具,請幼兒觀察現象。
⑵介紹玩具的構造。
①教師:這個玩具有幾個部分組成的呢?
②示范彈簧的制作方法。
2. 請幼兒來制作玩具。
⑴幼兒嘗試自己制作旋轉彩球玩具,教師巡回指導。
⑵幼兒玩一玩自己制作的玩具。
⑶交流制作經驗。
教師:①你是怎樣做旋轉彩球的?你的彩球能滑下來嗎?怎樣滑下來的?
②師生共同小結。
3.討論:為什么彩球下滑轉動快慢不一樣。
⑴比一比:誰的小球轉得快?
⑵想一想:為什么彩球轉的快慢不一樣呢?彈簧粗的轉得快還是彈簧細的轉得快?
⑶小結:原來有的小朋友他繞的彈簧比較細,所以彩球轉的快;有的小朋友繞的彈簧粗,所以彩球轉的慢些。
4.怎樣使彩球轉得快些。
⑴猜一猜:不改變彈簧的粗細能不能讓彩球轉得快些?
⑵幼兒嘗試,教師做必要的提醒和指導。
⑶小結
活動延伸:
1.將材料投放在科學角,供幼兒平時操作。提供橡皮泥,鼓勵幼兒嘗試將紙球換成橡皮泥,改變兩邊橡皮泥的重量,觀察其下滑速度的變化。
2.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觀察重力與速度變化的.現象。
活動建議:
1.長短銅絲應分別為兩種規格,利于幼兒對比。
2.銅絲應軟些,便于幼兒操作。
3.活動周期為2課時;幼兒園的集體活動、興趣小組、家庭等均可開展此項活動。
相關知識:
1.玩具原理及制作方法:在本玩具中,重力可以分解成為對銅絲的壓力和下滑力,把螺旋彈簧拉長,重力中的下滑力變大,所以“彩球”旋轉的速度就變快了,同理,彈簧變細了,重力中的下滑力也變大了,所以速度同樣變快了。取一根長約50厘米的16號鐵絲。鐵絲一端留出5厘米后,在圓鉛筆上繞10余圈,鉛筆脫出后做成彈簧,然后再將彈簧拉長。 取l根長約20厘米的18號或加號鐵絲,中間交叉留出1個圓環,鐵絲的2個頂端彎個直角小鉤。用彩色粘紙或白紙涂上顏色,剪4個“圓球”,粘貼在鐵絲兩端的小鉤上。將貼有彩色“圓球”的鐵絲中間圓環,套入螺旋彈簧頂端,“彩球”沿螺旋鐵絲,旋轉下落。
2.重力、重力加速度的概念。任意兩個物體或兩個粒子間的與其質量乘積相關的吸引力。自然界中最普遍的力。簡稱引力,有時也稱重力。在地球物理學中習慣把地球重力加速度稱為地球重力,其單位厘米/秒2稱伽(Gal,為紀念伽利略而命名)。
大班科學教案12
活動目標:
1、嘗試用給物體增加或減輕分量的方法來改變物體在水中的原有狀態。
2、將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并進行交流驗證。
3、樂于參加沉浮的科學實驗,對科學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幼兒資源:記錄單,酸奶吸管1根,塑料碗1個,彈珠1個,自封袋1個。
2、老師資源:小魚在水里忽上忽下游的視頻片段,油泥、燕尾夾一個若干,小魚的內部構造圖片1張。
3、樂于參加沉浮的科學實驗,對科學現象實驗。
活動過程:
1、觀看視頻,激發幼兒興趣。
(1)教師:大家看,小魚在做什么?
(2)教師:小魚在水里忽上忽下的游來游去,真有趣。
2、了解魚兒在水中沉浮的秘密。
(1)教師:小魚為什么可以在水中自由地浮起來,沉下去呢?
(2)觀察圖片,了解魚的內部結構。
教師:魚的身體里面有個泡泡,叫做“鰾“,魚通過收縮和放松肌肉,使魚鰾變小或變大,吸入的空氣量也隨之變化,又由于空氣比水輕,所以當鰾變大時,可以幫助魚兒在水里浮里來,沉不下去。
3、第一次實驗。
(1)教師:你們看看材料包里有什么?任選一種材料放在水中,先觀察它在水中的沉浮情況,再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2)幼兒操作。
4、第二次實驗。
(1)教師:今天我們要根據小魚沉浮的原理利用一些材料來做沉浮實驗。
(2)教師:想一想,再試一試,用哪些材料可以將原先能浮起來的東西沉下去,使原先會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把想到的辦法和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5、交流討論,驗證實驗結果。
(1)教師:誰來說說你是怎樣進行實驗的?實驗結果是什么?
(2)教師:彈珠放入水中是下沉的,可以把它放入塑料碗里再放入水中,這樣彈珠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自封袋放入水中是上浮的,可以在自封袋中裝點油泥,再放入水中,這樣它就下沉了;油泥放入水中是下沉的,可以先把它放到塑料碗里,再放入水中,這樣油泥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吸管放入水中是上浮的,可以在吸管上夾個大的燕尾夾,再放入水中,這樣吸管就下沉了。
6、拓展經驗,引導進一步探索。
教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利用了沉浮原理?
大班科學教案13
設計思路:
"蛋"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在一次蛋殼粘貼活動時,有小朋友突然提出:"老師,這些蛋殼的顏色怎么不是一樣的?有的上面還有花紋呢!蛋是從哪兒來的?里面有小寶寶嗎"等等問題,有關蛋的話題由此引開了,于是,我設計了融知識、能力、情感于一體的關于蛋類的探索活動。旨在引導幼兒主動關注周圍事物,并激起他們運用已有經驗進行持續觀察、探索的興趣。這些,也正是新《綱要》在幼兒科學教育領域提出的基本目標之一。
在本次活動中,我力圖改變由老師統領全局的教學模式,通過師幼共同創設適宜的環境、收集熟悉的材料、營造利于探索的氛圍,讓幼兒在與環境、材料的充分互動中認識蛋,發現蛋之間的異同點,了解蛋的多樣性和主要作用,而問題"蛋是從哪來的?哪些動物會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都有小寶寶?"又激起了幼兒進一步探索的欲望。孩子在這樣無止境的探索中,便能不斷獲得有利于終身發展的知識經驗,這便是教育教學的價值所在。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知道蛋是各種各樣的。
2、嘗試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表達對蛋的探索發現。
3、對探索活動感興趣。活動準備:
一、知識準備:
1、請家長協助收集一些有關蛋的信息資料
2、幼兒已具有一定的'記錄經驗。
二、物質準備:
1、師幼共同布置一個"蛋類展覽會"的環境,并提供圖片、實物若干于科學角讓幼兒自由地看、玩。
2、恐龍蛋、蜂鳥蛋模型各一個。
3、視頻展示儀一臺,幼兒記錄用的紙和筆。
活動過程:
一、參觀"蛋類展覽會"。
"小朋友,這里正在舉辦一個'蛋類展覽會',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些什么蛋?它是怎樣的?有沒有你帶來的蛋?也可以向朋友介紹一下。"
1、幼兒自由觀察、交流。
2、表達:你看到了什么蛋?它是怎樣的?誰來介紹一下自己帶來的蛋?
二、探索、了解蛋的異同點,知道蛋是各種各樣的。
"這些蛋都是一樣的嗎?小朋友可以拿一個看一看、摸一摸,也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找一找、比一比,它們有什么不同?并把你們的方法和發現的結果記錄下來。"
1、幼兒通過比較、觀察,發現各種蛋之間的不同,并用自己能理解的方式記錄下來。
教師應注意引導幼兒用看、摸、掂、搖等多種方法去探索,并鼓勵幼兒間不斷地交流:不同的方式可以用哪些不同的符號來表示?我的這個符號表示什么意思?
2、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
利用視頻展示儀展示幼兒的記錄圖
a、你能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嗎?
b、誰也比了這些蛋?你有不同的發現嗎?
c、誰用是和別人不同的方法?有什么新的發現?
教師應對幼兒的表達及時作出反應,表揚有創新表現的幼兒。
師幼共同小結:小朋友用各種方法,發現了蛋有很多的不同,(大小、顏色、形狀、光滑、粗糙、輕重、花紋等)它們是各種各樣的。它們都是蛋,怎么沒有相同的地方呢?
三、引導幼兒發現蛋的基本特征。
會滾、都有殼、易碎、里面都有蛋清和蛋黃等等,教師根據幼兒的認識并伴以演示,幫助幼兒更好地了解蛋的基本特征。
四、豐富幼兒對蛋的認識,了解蛋的多樣性。
除了這些蛋,你還知道哪些不同的蛋?
a、讓幼兒介紹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不同的蛋。
b、利用模型,向幼兒介紹一些特殊的蛋。
(世界上最大的蛋:恐龍蛋;最小的蛋:蜂鳥蛋)
1、了解蛋的用途。
蛋有什么用呢?動物媽媽為什么要生蛋呢?
(可以吃,煎、煮、炒等;動物媽媽生蛋是繁殖小寶寶。)
2、激發幼兒再探索的欲望。
今天,我們知道了蛋的很多知識,其實,蛋還有很多的秘密呢!哪些動物媽媽會生蛋?是不是所有的蛋里面都有小寶寶?海龜媽媽為什么要將蛋下在沙坑里,還要在上面蓋上厚厚的沙子?小朋友可以再去找找資料,也可以請教大人,把你知道的記錄下來,告訴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探索在清水里加入一定量的鹽后,雞蛋沉浮狀況的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的存在。
2、幼兒能兩兩合作進行操作實驗,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學習記錄和描述自己的操作過程和實驗結果。
3、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活動準備:
兩只透明玻璃杯(分別裝有等量的淡水和鹽水)、雞蛋、鹽、勺子、碗,水彩筆,記錄表,抹布等,每組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激發興趣,猜猜蛋寶寶沉浮的狀態并記錄。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兩杯水,你們仔細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多嗎?(出示裝有等量淡水、鹽水的杯子,引導幼兒比較。)
2、師:老師還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是誰呀?(出示一個雞蛋,教師以蛋寶寶的口吻講話)。大家好,我是蛋寶寶,今天我想和水做個游戲。你們猜猜看,我到了兩個水杯里會怎么樣?
3、教師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一杯水里(淡水)會怎么樣呢?它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請你們把猜想的結果寫到記錄表上。(↓表示下沉,↑表示上浮。)等會我們再來比比看,你們猜的.和操作結果是否一樣。(幼兒猜測雞蛋在淡水里的沉浮狀態并記錄。接著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現象。教師給予指導。)
4、教師繼續設疑:雞蛋寶寶到了第二杯水里(鹽水)會怎樣?它在水里是沉下去還是浮上來?(幼兒再次猜測雞蛋在鹽水里的沉浮狀態并記錄。實際操作,記錄雞蛋的沉浮變化,初步感知懸浮現象。)
二、引導幼兒對探索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找找雞蛋寶寶懸浮的秘密。
1、師:小朋友剛才都將自己的猜測和實驗結果記在了記錄表一上。那么,你們的猜測到底對不對呢?通過剛才的實驗,把你的想法和問題提出來好嗎?(幼兒針對自己觀察的現象自主提問。)
2、教師順應幼兒提出的問題設置懸念:為什么雞蛋寶寶在第一個杯子里是沉在水底的,到了第二個杯子里卻浮上來呢?這里究竟有什么秘密?小朋友快快想一想,找一找。
3、引導幼兒通過各種感官尋找雞蛋寶寶懸浮的原因,啟發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區分出淡水和鹽水的不同,從而找到問題的緣由:雞蛋裝在淡水杯里是沉下去的,在鹽水杯里是浮上來的。
4、進一步把問題引向深入,探索懸浮秘密:是不是雞蛋寶寶只要在鹽水里都會浮上來呢?加了多少鹽后才會浮上來呢?我們再一起猜猜看,動手試一試,記錄下來好嗎?(幼兒猜測并在記錄表上畫上自己猜想的位置――實驗驗證――觀察結果――記錄雞蛋在水中的位置)
三、討論與交流實驗情況,說說雞蛋寶寶懸浮的規律。
1、提出實驗要求:兩兩分工合作,明確怎樣加鹽、攪拌、記錄注意點等等。
2、展示幼兒記錄紙,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幼兒實驗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適時適度的指導。
3、交流實驗情況。師:為什么雞蛋寶寶在加入1勺、2勺鹽的水中沒有浮起來,在加入第3勺、第4勺鹽后會浮起來呢?(幼兒根據記錄表二中講述自己的實驗感受,發現雞蛋的懸浮規律。)
4、師:雞蛋寶寶除了在鹽水里能浮起來,你還有什么辦法能讓雞蛋寶寶浮起來?(幼兒回憶生活經驗,自由講述。)
活動延伸:如果在鹽水里不斷地加鹽,雞蛋還會往上浮嗎?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一直是我比較薄弱的的領域,對于科學領域的特征和環節把握都比較模糊。此次活動的設計,在準備階段我借鑒了網上的《有趣的蛋》,在此基礎上修改了第一次——將環節留下,內容更換。在請教其他老師以后,發現對幼兒的提升較少,科學性不強,可實施性也不強,所以進行了第二次的更改設計。
將幾位教師的建議融合,加上自己的理解,生成了最終教案。整個活動下來,環節還是較為流暢的,但是評課以后發現了更多的問題。首先,班級日常工作在此次開課中也展現出了不同的問題,比如班級座位安排問題。由于班級空間不大,區域柜子擺放后,孩子們的作為受到了影響,平時挨得較近就讓孩子分排坐了,沒有考慮孩子的視角問題,疏漏較大。
大班科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能大膽講述自己知道的"動物之最",體驗交流分享的樂趣。
2、知道各種"動物之最",積累相關經驗。
3、主動探索"動物之最"的問題,積極尋找答案。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6、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7、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動物之最"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動物之最的話題。
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猜一個關于動物的謎語:頭小四腿長,脖子高過墻,身穿花皮襖,不聲又不響。小朋友們猜出來了嗎?
提問:小朋友們真聰明,答案就是長頸鹿,你們知道長頸鹿為什么長得這么高嗎?它長這么高有什么好處嗎?
小結:長頸鹿是動物王國里面長得最高的小動物,它長長的脖子可以使他看的更遠,很快就能發現敵情,這樣它就能很快的'逃走,它還能吃到樹頂上最新鮮的葉子呢!
二、辯論的形式,說說幾個"動物之最"
1、提問:你們知道最重的動物是哪一個嗎?幼兒辯論。
小結:(出示圖片),藍鯨是世界上最的最重的動物,平均有26米長,平均體重有150噸。
2、提問:你知道跑的最快的動物是什么嗎?幼兒辯論。
小結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出示獵豹)獵豹是世界上跑的最快的動物,他的最高時速達110公里,相當于高速行駛的小汽車的速度,他可真是了不起。
3、猜測:有一種動物活了152年,據科學家研究,有的能活到200多歲呢!你們知道他是誰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動物中的老壽星(出示海龜龜)
三、出示一些"動物之最"
助幼兒認識了解簡單介紹飛的最快的昆蟲,最小的鳥,最的鳥,游得最快的魚,最厲害的恐龍(依次出示澳利亞蜻蜓,蜂鳥,鴕鳥,旗魚,霸王龍的圖片)
小結:今天我們看來好多的動物之最,有最重的藍鯨,跑的最快的獵豹,最的鳥鴕鳥,最長壽的烏龜,飛得最快的蜻蜓,最小的鳥蜂鳥,最的鳥鴕鳥,游得最快的魚旗魚,最厲害的恐龍霸王龍。
四、分組搶答游戲
鞏固學習到的知識游戲規則:將幼兒分成3組,舉手回答知道哪些動物之最,哪個小組回答正確的次數最多的獲勝。
教師小結講評。
附:
(1)脖子最長的動物是:長頸鹿;
(2)鼻子最長的動物是:象;
(3)耳朵最長的動物是:兔子;
(4)跑的最快的動物是:獵豹;
(5)最兇猛的動物是:老虎;
(6)嘴巴最的動物是:河馬;
(7)唱歌最好聽的動物是:百靈鳥。
活動反思:
幼兒有一定的基礎,但是認知不全,記錄自己認知的能力需要進一步培養。對教師現場用簡筆畫記錄的方式感興趣。總體說來,教學內容對幼兒有吸引力,但是幼兒交流分享的習慣和方法需要培養。
【大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教案:神奇的力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日歷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他們在移動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紙桌_大班科學教案07-01
大班科學教案:玩斜坡_大班科學教案07-07
大班科學教案:認識磁鐵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好忙的蜘蛛_大班科學教案07-05
大班科學教案:水珠寶寶_大班科學教案07-11
大班科學教案:種子變變變_大班科學教案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