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會計專業的相關畢業論文
會計專業是培養具有誠信、敬業的良好職業素質,熟悉國家經濟法律法規,系統掌握會計理論與會計實務的高級技術應用性專門人才。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會計專業畢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 要】為了增加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可以通過降低成本,減少損耗,加強成本控制。本文主要介紹了成本及成本控制的含義、企業中成本控制中出現的若干問題以及如何加強成本控制。
【關鍵詞】企業、成本、成本控制
一、成本的含義
我們先了解一下成本的含義:傳統產品成本的含義一般只是指產品的制造成本,即包括產品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應該分攤的制造費用,而將其他的費用放入管理費用和銷售費用中,一律作為期間費用,視為與產品生產完全無關。從成本動因的角度去考慮,企業的任何一種產品從引進到獲利,其成本絕不能僅僅理解為制造成本,而是貫穿產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發生。嚴格意義上的產品生命周期是企業引入該產品概念開始,到企業放棄與該產品相關的一切業務活動為止的全過程。這個過程,一方面,包括進行產品生產的過程,還包括產品的開發設計過程;另一方面,顧客使用該產品的整個消費也應包括在內,因為消費過程的各種情況也是產品競爭力的部分。因此,廣義的成本概念,既包括產品的制造成本(中游),還包括產品的開發設計成本(上游),同時也包括使用成本、維護保養成本和廢棄成本(下游)的一系列與產品有關的所有企業資源的耗費。相應地,對于成本控制,就要控制這三個環節所發生的所有成本。
當我們了解了傳統的產品成本和廣義的成本概念后,我們就清楚的認識到,在企業發展戰略中,如何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大企業的利潤空間,成本控制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如果同類產品的性能、質量相差無幾,決定產品在市場競爭的主要因素則是價格,而決定產品價格高低的主要因素則是成本,因為只有降低了成本,才有可能降低產品的價格。成本管理控制目標必須首先是全過程的控制,不應僅是控制產品的生產成本,而應控制的是產品壽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內容。 實踐證明,只有當產品的壽命周期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成本才會顯著降低;而從全社會角度來看,只有如此才能真正達到節約社會資源的目的。此外,企業在進行成本控制的同時還必須要兼顧產品的不斷創新,特別是要保證和提高產品的質量,絕不能片面地為了降低成本而忽視產品的品種和質量,更不能為了片面追求眼前利益,采取偷工減料、冒牌頂替或粗制濫造等歪門邪道來降低成本;否則,其結果不但坑害了消費者,最終也會使企業喪失信譽,甚至破產倒閉。
二、成本控制的含義
成木控制是企業增加利潤、抵抗內外壓力,在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主要保證。因此企業應重視成本控制,并針對本企業的實際情況,不斷增強成本控制的有效性。
所謂成本控制是指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制主體在其職權范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制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采取的一系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
成本控制是企業成本管理的一部分,它要求企業要致力于滿足成本要求。滿足成本也就是說要滿足顧客、最高管理者、相關方以及法律法規等對組織的成本要求。成本控制的對象是成本發生的過程,包括:設計過程、聚購過程、生產和服務提供過程、銷售過程、物流過程、售后服務過程、管理過程、后勤保障過程等所發生的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結果應能使被控制的成本達到規定的要求。為使成本控制達到規定的、預期的成本要求,就必須采取適宜的和有效的措施,包括:作業、成本工程和成本管理技術和方法。如VE價值工程、IE工業工程、ABC作業成本法、ABM作業成本管理、SC標準成本法、目標成本法、CD降低成本法、CVP本-量-利分析、SCM戰略成本管理、質量成本管理、環境成本管理、存貨管理、成本預警、動量工程、成本控制方案等等。
三、成本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
在企業發展戰略中,成本控制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總的來看,成本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
(一)成本控制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成本控制使企業的生產目標明確、便于管理、核算方便。另外由于產品成本的降低必然使得產品銷量的增加,銷售擴大以后使得企業的經營基礎日漸穩定,這樣才有力量去提高產品質量、創新產品設計,從而保證了企業長期、持續的發展。
(二)成本控制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
企業生產經營的目標就是利潤的最大化,要使利潤最大化勢必須使企業的成本最小化。實施成本控制可以將生產經營中的各項材料費都控制在目標成本管理之內,避免大部分材料、雜項費不易定單耗而造成的浪費,保證了增收節支,有利于挖掘企業潛力。
(三)成本控制可以如實地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的經濟效益
因為成本控制將企業生產中的產量、質量、消耗、安全、勞動工資、企業管理費、大修折舊等各項指標基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連于一體,作為經濟責任包干的目標,并同職工收入掛勾,所以能夠如實的綜合反映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經濟效益的好壞。
四、企業成本控制的現存問題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 企業普遍意識到了應該對成本進行管理和控制,而且也采取了措施加以控制, 然而控制效果卻大相徑庭,有的取得了顯著效果,有的卻形同虛設。總體而言, 我國企業在成本控制中存在如下問題:
(1)沒有樹立正確的成本控制觀念。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 我國的一些企業(特別是某些歷史比較久的國有企業)普遍沒有樹立正確的成本控制觀念, 沒有意識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意義以及實施手段。在這些企業中,注重生產和銷售,而沒有對控制成本引起足夠的重視, 相當一部分企業所進行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僅僅局限于遵守、執行財經法規中的相關條例,簡單地核算并匯總生產成本,片面地追求成本的下降, 而較少基于成本效益原則來看待成本。除此之外, 人們普遍對成本控制有一個認識誤區, 認為控制成本只是企業高層領導以及財務人員的職責, 因而其他人員就以“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來對待, 這影響了廣大員工控制成本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導致生產材料和人工不必要的浪費。
(2)成本控制措施不完善,沒有得到完全執行。有些企業固然意識到了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但由于各種原因,不是控制措施不完善,就是政策沒有得到完全的執行,因而也影響了成本控制的效果。這主要表現在:首先, 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成本預測機制, 也缺乏內部成本控制措施(例如原始憑證和記錄、資產盤點和管理、定額驗收等基礎性的管理制度);其次,有些企業制定的控制措施只是“走過場”,而沒有切實加以貫徹和執行,有些企業在執行過程中沒有加強監督和核查,工作沒有落實到個人, 這就起不到提高員工積極性的作用;最后,有些企業從表面上看制度建設比較健全,成本預測、計劃、決策、控制、審查以及成本分析等體系比較完整,但僅僅進行成本核算以及初級的成本分析,缺乏深入分析,沒有充分應用其他方法。總的來說,這些做法都影響了成本控制的執行效果,導致預算的約束作用弱化,從而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和浪費。
成本控制的力度不夠。從成本控制的過程來看,它應該貫穿于產品設計一直到產品售后服務的整個過程,然而很多企業并沒有切實地加以實行,這表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忽視了前期產品設計、材料采購以及后期的銷售、服務等過程的成本控制,僅僅局限在生產、制造過程中產生的成本和費用;二是忽視了橫向比較,沒有意識到上下游的其他企業和領域對本企業成本控制的影響;三是忽視了時效性,只側重事后的反饋控制,而沒有對事前和事中控制引起足夠重視,這樣的成本控制只能是粗線條的,根本做不到精細化控制和管理,因此這樣的控制體系是片面、不完整的。
(4)成本信息缺乏真實性。相當一部分企業為了自身的利益,刻意隱瞞或者篡改成本信息,這就導致成本信息缺乏真實性,難以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證。之所以會有成本信息失真這種現象,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方面,很多企業的管理層基于偷稅漏稅、粉飾報表、牟取私利的考慮,人為調節相關數據信息,隨意調整或者編造企業成本資料, 從而造成成本信息不準確;另一方面,成本控制制度及流程不健全、成本核算程序和方法不當也會引起信息失真。
(5)現有的會計系統需要創新。現有的成本會計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不能提供決策所需的正確信息,不能深入反映經營全過程,不能提供各個作業環節的成本信息,從而誤導企業經營戰略的制定。另外,傳統的成本控制對象局限于產品財務方面的信息,不能提供管理人員所需要的資源、作業、產品、原材料、客戶、銷售市場和銷售渠道等非財務方面的信息,難以起到為戰略管理提供充分信息的目的。
五、企業成本控制的策略
(一)從投產到銷售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體系
建立科學決策事前成本管理體系
目前,許多產品缺乏競爭優勢,主要原因是生產規模不經濟,生產建設投資高,產品能耗物耗高。這些因素基本都是由于產品設計和工廠建設過程中忽視策略性成本管理體制造成的。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應對現有生產裝置及制造程序進行分析,對確實沒有效益的應堅決淘汰,對進行優化后有利用價值的應盡快進行改造和優化。在今后的決策中,應高度重視策略性成本管理,對無成本分析的方案不予批準立項。
完善企業內部事中成本控制體系,規范明確責任
強化企業成本管理,就是以成本控制為樞紐,對質量、生產、資金、物資及分配等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的管理。要以企業總的目標成本為起點,對設計、生產、流通的全過程進行分解,制定各單位的目標成本,并將成本控制的任務量化到每個員工身上,與經濟掛鉤,激勵全體員工不斷為降低成本做出貢獻。職責和權限由總部通過書面授權來確認,上不攬權,下不越權。從而使管理層次清晰,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各部門責任中的積極性。
(3)建立企業內部成本管理的事后責任考核體系
建立一套高效、切實可行的企業內部成本管理責任考核體系,是真正把成本管理落到實處的最佳途徑。一是設立信息反饋系統,完善成本監控措施。企業以成本分析為核心,建立有效的成本監控系統,及時向企業領導層及生產經營各個環節、各部門、全體員工提供實際成本狀況及其偏離責任目標成本的信息。二是建立企業內部激勵機制。使成管理責任的好壞與經營者、各級管理者、職工的個人利益掛起鉤來,使管理人員和職工的職務升遷,勞動報酬與其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努力成果相聯。
(二)把握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則
企業要想有效的對成本實施有效的控制,就必須遵循成本控制的幾項基本原則。
(1)節約性原則。成本控制的節約性原則是指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節省,它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核心。
(2)經濟性原則。因推行成本控制而發生的成本不應超過因缺少控制而喪失的收益。為建立某項控制要花費一定的人力或物力,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這種代價不能太大,不應超過建立這項控制所能節約的成本。
(3)責權利相結合原則。控制責任成本是每個成本中心應盡的職責,為了保證成本中心履行該項職責,必須賦予相應的權力。同時還要將取得的工作成績與經濟效益掛鉤,做到獎優罰劣,獎罰分明。
(4)目標管理的原則。成本控制必須以目標成本為根據,將企業的成本目標層層分解,落實到部門、車間、小組或個人,形成一個成本控制系統,使每個部門和個人明確成本控制的目標或標準,便于明確各部門及個人應承擔的責任
(5)全面性原則。在成本控制中全面性原則通常包括三方面:第一全過程成本控制。從產品投產的設計階段開始,包括試制階段、生產階段、銷售階段直到產品售后階段的所有階應當進行論壇成本控制。第二全部耗費的成本控制。要對生產耗用的全部費用加以控制,確地處理好降低產品成本與提高產品質量的關系。第三全員成本控制。要想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就必須充分調動每個部門和每位員工關心成本、控制成本的主動性。
(三)企業實施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
成本控制的起點,或者說成本控制過程的平臺就是成本控制的基礎工作。成本控制不從基礎工作做起,成本控制的效果和成功可能性將受到人為影響。
(1)定額制定
定額是企業在一定生產技術水平和組織條件下,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的消耗達到的數量界限。成本控制主要是制定消耗定額,只有制定出消耗定額,才能在成本控制中起作用。同時,定額也是成本預測、決策、核算、分析、分配的主要依據,是成本控制工作的重中之重。
(2)標準化工作
標準化工作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要求,它是企業正常運行的基本保證。它促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和各項管理工作達到合理化、規范化、高效化,是成本控制成功的基本前提。在成本控制過程中,要力求達到計量標準化、價格標準化、產品質量標準化和數據標準化。
(3)制度建設
在市場經濟中,企業運行的基本保證,一是制度,二是文化,制度建設是根本,文化建設是補充。沒有制度建設,就不能固化成本控制運行,就不能保證成本控制質量。成本控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是定額管理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費用審報制度等。在實際中,制度建設有兩個問題:一是制度不完善,在制度內容上,制度建設更多的從規范角度出發,看起來像命令。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制度建設要從運行出發,這樣才能使責任人找準位置,便于操作。二是制度執行不力,老是強調管理基礎差,人員限制等客觀原因,一出現利益調整內容,就收縮起來,導致制度形同虛設。
(四)注重采用現代科學的成本控制方法
(1)目標成本控制
目標成本的具體制定方法和步驟是由直接材料費、直接人工費和制造費三部分構成。
目標成本控制就是根據目標成本來控制成本的活動,使實際成本符合目標成本的要求,并不斷降低成本。其優勢體現在:目標成本是按市場價格和目標利潤制訂的,考慮了產品在市場上的贏利能力和競爭價格。企業只有面對壓力大膽的對現有生產技術及生產步驟進行必要改進,不斷改革生產方式,全力以赴降低成本,才能贏得市場,實現目標利潤。
(2)提高資金利用率
一般而言,資金周轉率越快越好,這說明資金的使用率高,收回現金沒有被長期閑置,而又被盡快投入到企業經營之中。過多的資金如果只放在銀行賺取低回報的存款利息,這是一個嚴重的浪費,可以在財務部設立專人研究資金的投資方向分析對策,在可控風險范圍內適當操作,根據財務穩健性原則,確定資金的最佳持有額度,分析出的閑置資金用來投資,既不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又可提高資金成本的利用率。
(五)加強企業成本管理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創新
(1)增強全員成本管理意識,建立分級控制和歸口控制的責任制度
要控制企業經營成本、挖掘自身利潤空間強化企業員工成本控制意識顯然是企業成本管理之基礎。企業應當將成本計劃所規定的各項經濟指標,按其性質和內容進行層層分解逐級落實到各個部門和各個相關責任人,根據責、權、利三者結合的原則,在建立成本控制責任的同時賦予責任單位成本的相對的自主權。同時引入市場競爭機制,使員工接受市場競爭的信息,將個人工作績效、切身利益、企業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挖掘員工的潛力,轉變企業內部是市場競爭“避風港”的舊觀念。
(2)改進企業成本預算管理,使預算真正發揮作用如何使企業沿著規劃做到可持續性發展,
預算管理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管理者在新形勢下的必然選擇。預算是在財務收支預算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盡管各種預算最終可以表現為財務預算,但預算的基礎是各種業務、投資資金、人力資源、產品設計等,而這些內容并非是財務部門所能確定的。財務部門只是對各種預算進行匯總和分析,而非代替具體的部門去編制預算。故成本預算管理需要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協調配合和參與,只有在企業管理層的領導下,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不斷的適應市場變化,才能編制出實現企業資源最優配置的預算方案,進而實現企業經營目標。
(六)嚴格控制材料、人力資源等相關成本
(1)建立和完善采購制度,實現采購成本控制完善采購制度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建立嚴格和完善的采購制度,不僅能規范企業的采購活動,提高效率、杜絕各部門之間扯皮,還能預防采購人員的不良行為。采購制度應規定物料采購的申請、授權人的批準權限、物料采購的流程及相關部門的負責、各種材料采購的規定和方式、報價和審批等。第二、建立材料的標準采購價格。財務部對重點監督的材料應根據市場的變化和產品標準成本定期定出采購價格,促使采購人員積極尋找貨源,貨比三家,不斷地降低采購價格。第三、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企業采購部門要對所有采購材料建立價格檔案,對每一批采購物品的報價,應首先與歸檔的材料價格進行比較,分析價格差異的原因。對于重點材料的價格,要建立價格評價體系,并對歸檔的價格檔案進行評價和更新。
(2)有效的控制人力資源成本
第一、人才要合理使用。許多企業抱怨缺乏人才,總是不得已到社會上高薪聘請人才,但實際上人才就在企業內部。
第二、調整組織結構。目前大多數企業應要改變金字塔式的組織結構,減少中間層,推行扁平式的組織結構,避免機構的重疊性和無效性。
第三、穩定員工隊伍。為了要穩住員工隊伍,我們企業必須做到:其一、完善企業的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建設;其二、為員工提供寬松的發展空間,采取措施使內部人才的合理流動,人員結構的優化組合和科學配置。
第四、提升員工素質。其一、企業要降低人力資源成本最重要的是提升員工的素質,增大知識型和技能型員工的比例,使員工的素質與其崗位相匹配,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是實施有效的培訓。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成為促進企業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隨著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劇,我國企業必將融入世界經濟大家庭中,對于國內企業更是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何增強自身的競爭能力,如何取得全球競爭的勝利,如何實現企業的長期價值最大化,獲得長遠利益,是每家企業必然面對的嚴峻課題。然而出于種種原因,傳統的成本概念限制了成本控制理論的發展和實踐的應用,迫切需要做出突破。
參考文獻:
[1] 楊映東,淺談企業如何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縱橫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現代商業MODERNBUSINESS,
[2] 鄧長才,企業成本控制的探討,工業審計與會計 ,論壇 2008/ 5
[3] 景楨飛 ,成本控制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中國商界 ,2008/8
[4] 黃建榮,論成本控制與企業增效。現代會計。2006/1.
[5] 石本仁,楊榮彥,高級財務會計(M),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6] 劉永澤,陳立軍,中級財務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7] 吳俊峰,溫濤,淺議合并會計處理對企業收益的影響(J),會計研究,2007 (03)
[8] 陳平,我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7 (24)
[9]童丹 丁學超,我國企業合并實行權益結合法的利與弊(J),當代經濟,2009 (11)
[10] 吳小蕾,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會計問題探討(J),財會通訊2008 (10)
【會計專業的相關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與會計專業相關的實習報告10-20
預算會計專業畢業論文08-25
會計專業畢業論文例文08-07
會計專業人員的相關工作職責10-14
大專會計專業畢業論文范文(精選10篇)09-01
冬至相關詩句12-23
與動物相關的謎語09-24
五四相關的詩歌09-22
芒種的相關詩句06-01
立冬相關的文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