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戰略管理的相關論文
戰略管理是指對企業戰略的管理,包括戰略制定/形成與戰略實施兩個部分。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戰略管理的相關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隨著我國加入 WTO,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我國企業面臨著與計劃經濟截然不同并且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
雖然已經實施改革開放戰略三十多年,但我國企業仍或多或少地帶有計劃經濟的痕跡,不能有效適應市場經濟的運行方式,無法完善自身的現代經營體制。同時,科學技術不斷進步,經濟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使得我國企業面臨更加嚴峻的競爭威脅。此時的環境要求企業管理者看待問題需要一個更高層次、更新的視覺,即從戰略上來考慮問題。因此,戰略管理成為當今世界企業謀求發展的必經之路。
戰略性的管理,將內部資源條件與外部環境的變化結合起來考慮可有效地建立具有競爭力的管理模式。
實施戰略管理,企業可根據自身的資源實力,選擇經營方向與范圍,強化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形成企業自身特有的競爭優勢,并保持其核心競爭力。在實施戰略管理時,企業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同時也能找到各種專門針對這些問題而提出的方法。本文主要探討“鯰魚效應”在企業戰略管理中扮演的角色,從而完善企業的管理體制。
一、“鯰魚效應”由來
在挪威,漁民遠航去海上捕魚。有一種魚叫沙丁魚,如果抵港時活著就能賣個好價錢,否則就不值錢。漁民把捕撈的沙丁魚放入魚槽后,不久沙丁魚就會死去。后來他們發現,有一位漁夫,每次回來捕獲的沙丁魚都是活的,總能賣到很高的價格。
漁民很奇怪,但漁夫不肯透露其中的奧秘。
漁夫過逝后,漁民把船艙打開,發現這艘船捕獲沙丁魚后,返港前,都在魚槽里放一條大鯰魚。
鯰魚是沙丁魚的天敵,被放進魚槽后,鯰魚會四處游動尋找小魚吃。為了躲避天敵的吞食,沙丁魚加速游動,從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受到故事啟發,早期企業管理者經過科學評估與精心安排,將該思想應用到人才管理中,逐漸演變成今天著名的“鯰魚效應”理論。
并且很多企業及行業因為利用“鯰魚效應”理論而取得了成功。例如:
1、三澤與本田公司把“鯰魚效應”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通過引進外部的高級人才來增強員工的危機意識和工作動力,從而提升了員工的績效。
2、中國加入 WTO,外資銀行相當于“鯰魚”給中資銀行帶來沉重壓力。外資銀行在發揮“鯰魚效應”推動中資銀行發展的同時,也使得中資銀行的競爭日趨激烈。
3、我國股票市場借鑒“鯰魚效應”引進國外有實力的機構投資者,從而激發國內投資者的斗志,激活市場。
4、房地產企業發展模式引發“鯰魚效應”。頻頻出臺的宏觀調控政策,促使房地產企業要逐步適應“快魚吃慢魚”的企業理念和發展模式,由此引發樓市“鯰魚效應”。
大量的企業及行業因為“鯰魚效應”而取得成功,那是不是意味著“鯰魚效應”適用于任何行業,任何情況?它存在的意思是什么?這些值得我們探討。
二、“鯰魚效應”的啟示
鯰魚效應對于“漁夫”來說,在于激勵手段的應用。漁夫采用鯰魚來作為激勵手段,促使沙丁魚不斷游動,以保證沙丁魚活著,以此來獲得最大利益。在企業管理中,管理者相當于“漁夫”,要實現管理的目標,要從不同的方面來考慮。在戰略管理中,管理者要了解企業內部情況,清楚哪些是企業的薄弱環節,哪些政策是有效的。
例如在人力資源戰略中,企業內部人員的能力必須清楚了解,如何對他們的能力進行提升,企業管理者必須有明確的規劃。
鯰魚效應對于“鯰魚”來說,在于自我實現。
鯰魚型人才是企業管理所必需的。在戰略管理中,企業管理者要清楚,企業缺乏哪方面的鯰魚型人才,并且對引進鯰魚型人才的后果做好準備。與此同時,企業應做好本企業鯰魚型人才的安撫工作,防止競爭企業來挖掘本企業人才。
鯰魚效應對于“沙丁魚”來說,在于缺乏憂患意識。
沙丁魚型員工的憂患意識太少,一味地想追求穩定,但現實的生存狀況是不允許沙丁魚有片刻的安寧。“沙丁魚”如果不想窒息而亡,就應該也必須活躍起來,積極尋找新的出路。
企業管理者要密切關注企業員工的思想活動,對于有“沙丁魚”意識的員工給予積極的引導。運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從而更大地激發群體的整體工作效率和工作熱情。
這一效應大部分被用于人力資源的管理上。
三、“鯰魚效應”的應用前提
“鯰魚效應”并非對每個企業、每種情況都適應。它有它適用的前提條件。作為企業的領導者,應該認真準確分析企業面臨的形式及實際情況,合理采用“鯰魚”策略。
1、企業環境、工作內容、性質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變化。環境對于人的思維意識非常的重要,長時間的處于不變的環境,容易禁錮人的思維,從而缺乏創新意識。而不變的工作內容,無法激起員工工作的熱情,從而使得員工怠于工作,最終影響企業的工作效率。
2、“休克魚”已經出現,并從數量上已經明顯影響到企業目標的實現。
3、挑選“鯰魚”的目的是適度刺激,所以從數量上要把握好,以免引起團隊的整體波動。無論何種方法的應用,都是利弊共存“,鯰魚”效應也不例外。引進的“鯰魚”數量過多,刺激過度,則會引起全體的恐慌,各種流言出現,小道消息、猜疑增加,加重了員工心理負擔。并且員工在工作同時還在提防“鯰魚”,戒心增加,顯然不利于整體工作的開展,對企業良好的文化將會造成破壞。
四、“鯰魚效應”在戰略管理中的應用
上文已經提及,戰略管理乃企業管理者從戰略的角度看待企業的發展和處理企業的問題。而“鯰魚效應”主要體現在競爭和激勵兩個方面。
1、競爭。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在看待企業競爭問題時,要從兩個方面:企業內部和企業外部。
(1)企業內部,競爭主要體現在人力資源方面。決策者要充分了解企業內部實際情況,包括員工的實際能力以及員工目前的工作狀態等,再決定是否引進“鯰魚”人才。一般引入的“鯰魚”人才,都處于企業的管理者職務,因此企業在引入時要十分得慎重。如果引入的恰當,他會刺激企業內部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促進企業目標的實現。否則,他會導致企業內部矛盾更加惡化,上下級關系惡劣,最終導致企業人才的流失,影響工作績效。所以,企業領導者在引入“鯰魚”人才時做到:首先,利用壓力機制及創建學習型組織的形式,在企業內部培養“鯰魚”人才;其次,在企業內部發覺“鯰魚”人才,提拔有能力的員工;最后,為外部引進的“鯰魚”人才做好溝通工作,使得新人員與企業原有員工能更好、更快地合作,降低企業溝通成本。
(2)企業外部,根據波特的鉆石模型,競爭則體現在行業的新進入者。此時,企業相當于“沙丁魚”。在有新進入者存在的情況下,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在制定企業的發展戰略時,要將競爭對手考慮進來。同時,決策者不應當消極看待新加入的競爭者,而是積極地面對它,將它從壓力變為刺激企業發展的動力,在競爭中實現共同發展。
2、激勵。“鯰魚效應”作為人力資源的激勵手段已經在很多企業獲得了成功。
具體而言,其激勵的積極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點:
(1)增強員工的危機感和壓迫感。“鯰魚”的出現使得相對績效較低的員工的工作崗位受到了威脅,從而使得“努力工作”從滿足員工的“自我實現需要”變成了滿足“安全需要”。
(2)樹立員工定位和學習的標桿。“鯰魚”孜孜以求的敬業精神、出類拔萃的工作能力和驕人的業績往往會遭到企業管理的表揚,從而成為銳意進取的員工的良好標桿。
員工有了這些標桿以后可以通過不斷的對比、分析和學習來提高自身的工作績效。
(3)促進新型企業文化的誕生。許多企業由于長期穩定而滋生出保守、惰性的企業文化,甚至出現小團體主義,形成消極抵制公司決策的情緒。“鯰魚”的出現帶來的人員變動和文化震顫將有利于形成鼓勵進取、崇尚競爭的組織形式和企業文化。
總之,戰略管理是當今世界企業管理的主題,如何實施企業的戰略管理已經成為全球企業戰略家思考的重點。
因此,企業的戰略決策者在應用“鯰魚效應”時,應充分結合企業所面臨的外部與內部環境,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方法來實現企業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沈吉盛.試論企業戰略管理的必要性與實施方法[J].鐵道建筑技術,2005.6.
[2]程鵬,王常文.戰略管理的企業實踐反思[J].管理觀察,2010.2.
[3]孝寧.企業管理中的“鯰魚效應”[J].企業家天地,2007.1.
[4]莊淑月,趙敏.論“鯰魚效應”對于企業團隊建設的啟示意義[J].企業活力,2011.2.
[5]姜帆.鯰魚負效應[J].時代經貿,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