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論文
創新是指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為導向,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而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并能獲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為。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論文,歡迎閱讀。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
摘要:
如今全球經濟局勢愈發嚴峻,競爭愈發激烈,一個國家想要發展強壯,需要一批批具有實踐創新能力的人才,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國家快速的發展。正是基于這種背景,我國提出經濟轉型,提倡創新創業,尤其是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但是我國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存在一些問題,制約了其發展。本文以平面設計工作室為例,首先分析了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對提高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措施展開探討。
關鍵詞: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高
現如今,我國正處于重要的發展轉型期。而在此背景下,也對大學生的素質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別是提高其創新創業能力尤為重要。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對大學生本身及國家、社會意義重大,這種人才正是我國建設創新、昌盛強國所急需的人才,而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迫在眉睫。
一、我國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問題
(一)對創新創業教育缺乏理解,定位不明確
就目前平面設計教學教育思想、教育模式而言,我國大部分高校仍然較為落后,對平面設計學生在大學時期創新創業的行為仍不認同,覺得學生認真學習與接受專業知識就圓滿了。有的認為,雖然就業難,但大學生成功創業的只是極小數,對大學生進行創新創業教育完全沒有必要。這種思想在很多學校與學校的校長、教學管理部門、就業管理部門以及教師觀念中根深蒂固,正是這種錯誤的理解和認知,使得創新創業教育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導致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低下。
(二)創新創業教育當前現狀
我國傳統教育比較注重理論與應試教育,對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運用則幾乎全部忽視,平面設計專業教師只負責教導好理論知識,學生只能被動的接受。這種教學方式單板落后,對課文實踐活動不能涉獵,使得教學效果不佳。而平面設計專業教師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既要組織好學生,又要擔任實踐者和研究人員。而創業教育要求教師不但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同時還要有創新意識與拓展能力,除了具備相關的專業理論知識外,還需擁有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在教學中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在課堂中且不可照本宣科。但是,就當下而言,許多教師不但缺乏創業實踐經驗,而且對企業運營程序也不熟悉,儼然是除了理論再不懂其他。因此而導致教師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時,只會紙上談兵,所講述的跑市?觥⑻敢滴瘛⒃擻?與資金管理等,都是按照課本夸夸而談,但卻與實際不符,不能與實踐相連。
(三)創新創業教育所需的資源與相關制度
目前看來,創新教育剛剛起步,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人們對其認識程度不足,還不能完全的接受。而我國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夠,與之相關的資源與制度保障也不僅完善。在一些較為貧窮區域的高校,因經費嚴重不足,活動經費匱乏,從而無法開展課外的實踐活動,影響了平面設計專業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如果沒有充足的校內與社會資源,將會失去教學設置與社會的鼎力幫助,不能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教學資源,因此限制了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
二、以平面設計工作室為例闡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培要平面設計專業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業精神
對學生培養創新意識與創業精神不但是學校的任務,全社會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將創新文化普及到社會上的每個角落,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造一片優越的沃土。創業精神應當具有獨立性、自信心、使命感以及開拓創新的上進心。用創業精神做支撐,讓大學生充滿勇往直前的動力和膽量,積極的進行自主創業。應當引導、激勵大學生勇敢的前往新興行業或領域進行艱難創業,幫助大學生勇敢的自由發展與自主創業,讓學生都有一個勇敢的心,積極的進行創新創業。作為教師應當靈活的運用一些成功的創業故事與成功人士,提出平面設計工作室的概念,并將該概念引入到學生教學內,列舉運用平面設計工作室成功創業的例子,借此鼓舞著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勇敢前往。
(二)創建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我國各大高校應當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改革并盡快完成轉型,創建一個科學的創業教育課程系統,以達到提高學生創業能力的目的。各大高校應適當的增添合理的創業教育內容,教學應選擇新鮮、靈活的方式,引導學生慢慢熟悉與中小企業創業和管理相關的技巧和技能。教學案例應盡可能采用學生熟悉的創業案例。
教師可以對創業教育設定教學目標,設計各式各樣的課堂活動,多舉辦有實踐效果的創業設計比賽、創業講談、創新比賽等等,通過這種活動,不但活躍了教學氛圍,同時讓學生的視野更開闊,激發學生的創新靈感與創業的激情。同時學校還可以邀請部分以平面設計工作室為例創業成功的創業人員到學校與學生近距離交談,將創業的成功秘訣與造成失敗的因素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創業加深認識和理解。
(三)強化專業創業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創業教育應注重實踐,只有通過實踐活動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學生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只有經過課外實踐的轉化,尤其是社會實踐,才能讓大學生快速適應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并融入到社會中,開闊視野、放飛思想,才有助于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將社會實踐作為創業教育的支撐點、立足之地,并創建齊全的創業基地,經常帶領學生進行創業實踐,以提高創新創業的能力。
人類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推動社會快速的發展,提高經濟生活條件。近年來各大高校平面設計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給予了高度重視,通過科學合理的教育方式,采取有效的策略,以培養一批精明強干、有能力、有魄力的創新人才,為我國平面設計行業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翟三琴.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途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05):130-131.
[2]夏丹,陳育文.淺談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相關能力的培養[J].南方論刊,2016(01):95-97+101.
[3]元一.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對學生能力的培養[J].企業導報,2015(02):117+119.
拓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成立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推進創新創業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業素質,是我國高等教育的現實需求,也是發達國家正在興起的一個趨勢。創新創業教育不再是少數學生自我實現的要求,而應該在高校教育中加以規范化和制度化。創新創業教育已經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必然趨勢。
1 創新創業教育的內涵
創新能力是指運用知識和理論完成創新過程、產生創新成果的綜合能力,創新能力的表現形式是發明和發現,是人類創造性的外化,創新能力包含著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性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和創新人格。
創業能力是指在各種創新活動中,憑借個性品質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新穎獨特地解決問題,產生出有價值的新設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領。創業素質的人才應具有的能力包括:創造力和創造精神、學習能力、技術能力、團隊合作精神、解決問題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銳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項目的能力、環境適應能力和獻身精神等。
創新創業教育指通過開發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素質和創新創業能力的教育,使學生具備從事創新創業實踐活動所必須的知識、能力及心理品質。高等教育應將創業技能和創新精神作為基本目標,以使高校畢業生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是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2 創新創業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創新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中日益受到重視,清華大學、沈陽師范大學等院校相繼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開始設立大學生創新學分,創立了大學生研究訓練計劃等,在探索新時期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培養方面進行了有效的嘗試和改革。為了推動創新創業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國教育部從2002年開始了創業教育的試點,確定了清華大學等9所創業教育試點院校。通過開設相應課程,設立大學生創業園、科技產業園,提供創業基金等形式,鼓勵學生自主創業,同時提供必要的資金資助及咨詢服務。而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校已相繼采用了創新學分的形式,來推動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目前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中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2.1 創新創業學分的認定標準不統一
由于各校的人才培養目標不同,以及對創新創業素質的不同理解,各校的創新學分在具體學分名稱、教學要求和認定范圍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有的大學規定學生參加課堂以外的社會實踐活動所取得的成果、參加各類比賽和社團活動所取得的成績都可以獲得相應的學分,甚至通過外語和計算機等級考試也可以獲得一定的學分。而有的大學僅對學生在從事與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及學術活動等直接相關的創新實踐活動中取得的創新性成果,或參加科技競賽獲得的獎勵才給予相應的學分。而通過對學生獲得創新學分的方式和途徑的統計分析,發現通過實踐得分多、通過創新得分少的情況普遍存在。
2.2 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有待加強
受到經驗缺乏和專業水平的限制,很多學生并未真正意識到創新創業實踐的重要性,僅僅是應學校的學分規定要求而進行相應的創新活動,缺乏興趣的培養和創新意識的樹立。有的學生雖然有很多創新的想法,但普遍對自身的能力表示不自信,又得不到必要的幫助和指導,使得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積極性不高。
2.3 創新創業素質培養的環境不理想
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相應的環境來保證其目標的實現。但現在很少有大學能真正為學生提供參與創新創業活動所需要的環境,如缺乏合格的創新師資、教師對創新活動的指導不力、研究和創業經費不足、大量的實踐活動與理論相脫節等。
2.4 未能建立系統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
創新創業的教育有別于一般的專業知識教育,不能按傳統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很多學校的創新創業課程設置比較單一,多以講座的形式進行,沒有系統性,尤其缺乏對于創新創業技能的教育和培訓。創新創業課程未能與專業培養計劃相結合,體現專業特色。
2.5 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監管制度不完善
創新能力的高低和創新成果的優劣不僅要看結果,更應該重視過程,重視學生通過參與這些活動所培養的素質和能力。由于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監管制度不完善,多數學校往往只注重對創新成果數量或形式的書面考核,出現了許多掛名科研、開證明了事的“湊學分”現象,使創新活動流于形式。而且在申請條件、認定標準、等級評定等方面缺乏具體而詳細的操作標準和流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對創新創業活動的抵觸,影響教育質量。
3 創新創業教育的思路
3.1 培養“雙師型”師資作為學生創新創業導師
教師是教育的主體,在創新教育體系中,教師的創造性教學應占主導地位。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中,一是要構建一支富有創造性素質的師資隊伍,同時,將“導學’理念貫穿到創新創業教育中,設立專門的創新創業導師制度,通過創業導師對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進行指導,引導其制定創新創業活動計劃,積極參與實踐,培養自主創業型人才。
目前許多高校中的教師都是從高校到高校,并沒有企業工作的經歷,對于專業知識的領會只停留在理論上的探討。培養創造性的“雙師型” 教師是創新創業教育的重中之重。學校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創業骨干教師的專業培訓,制定激勵措施,鼓勵現職教師到創業一線兼職或有計劃地選派有潛質的青年教師直接參與創業實踐。
創新創業導師應由具有豐富創業實踐經驗的高水平教師擔任,每個專任導師直接對所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實踐負責,包括學生科研團隊的建立、創業項目的立項和指導等,使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培養在有引導、有計劃的方式下進行。
3.2 培養方案的改革
建立適應創新教育要求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這是構建創新教育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的核心。創新人才的基本素質包括創新創業意識、創業品質、創新能力和創業知識等方面,課程體系的設置應考慮到每項基本素質的均衡發展。通過開設專題講座和創業經驗的介紹,做好對創業意識和創業品質的教育和引導。但目前更需重視的是創新創業能力和技巧的培養。一方面可通過單獨開設相關課程,如科學方法論、思維科學、創造力心理學、創業管理、商務溝通與交流、商業計劃書寫作等,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納入所有教育課程計劃的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改革現有專業理論課和實踐教學課的課程內容,強化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即以文科類學科為載體進行創業意識教育,以理科類學科為載體進行創業知識教育,以經濟管理類課程為載體進行創業技能教育。在建設課程體系時,還應跳出狹窄的專業口徑限制,考慮到不同專業的專業特色和特點。理工科類學生有技術優勢,在做好技術研究的基礎上,應重點加強創業技巧、管理技術等方面的培訓,增加管理、財務會計、營銷、經濟法律等選修課程的比例;而經濟管理類學生有其專業優勢,則應更多重視實踐操作能力訓練以及與其他專業的合作。
3.3 大力開展大學生科技活動
高等學校要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就要在校園內構建和營造一個濃厚的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搭建創新創業教育平臺。
1.通過學生科技競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結合學校的實習實踐教學,針對國家級、省級學生科技競賽(如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挑戰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積極組織開展校級學生科技競賽活動,并有意識地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突出競賽活動的創新性、創造性和工程實用性,在為參加國家級、省級競賽選拔優秀隊員、培養和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造就一支學生科技創新骨干隊伍,帶動了一大批學生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營造了良好的校園科技創新氛圍。
2.積極開展社團活動。通過成立各種創新創業性質的社團,舉辦各種講座,讓學生了解創新的基本思路,知道創業的基本過程。通過大學生科技社團,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科技實踐活動,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形成創新創業的文化良好氛圍。在培養過程中,要做到普遍性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發現、培養一批骨干分子,發揮示范作用。
3.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園。在學校專門成立一個大學生創新創業園,讓有創業想法的學生有一個可以實現的平臺。大學生通過創新創業園利用學校的資源,可以大大降低學生創業的門檻,并且在創業過程中予以指導,有利于學生的早期創業。
3.4 加強與企業的合作
校企合作是大中專院校謀求自身發展、實現與市場接軌、大力提高育人質量、有針對性地為企業培養一線實用型技術人才的重要舉措,其初衷是讓學生在校所學與企業實踐有機結合,讓學校和企業的設備、技術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以切實提高育人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質量。
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有一個實踐實訓的平臺,讓學生有機會了解企業的實際運作情況,幫助學生體驗創業。通過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實現“產、學、研”相結合。
另一方面,可以聘請一些企業家、成功的創業者、技術創新專家到校任兼職教師,或兼職從事創業方面的教學與研究工作,擴大創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3.5 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是為了更好地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要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開展創新創業教育,需要一個良好的評價體系,評價指標體系要科學、合理、真正反映創新創業教育的效率與效果。首先需要明確什么樣的活動可以認定為是創新創業,并且要給出每一個活動的評價等級。其次,針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應給予相應的學分或者物資獎勵,有助于增強學生的積極性。
創新創業教育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這項教育活動開展還需要多方的參與,包括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倡導、高校領導的重視、企業的支持、教師的激情和學生的參與。只有多方的共同努力,創新創業教育才會取得顯著的效果,高校可以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培養更多的企業家。
【淺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在字理識字中提高學生審美能力論文09-24
淺談整合課程教學內容提高專業基礎能力論文10-03
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論文07-31
大學生創新創業論文2500字02-21
大學生創新創業論文(通用17篇)08-31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的論文08-07
創新創業專題論文09-13
對創新創業的認識論文08-28
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自我評價(通用37篇)06-18
大學生如何創新創業論文2500字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