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獲獎美術教學論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獲獎初中美術教學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獲獎美術教學論文 1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特點
首先,美術教學一直都是處于邊緣化地位。由于受到升學的影響,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地位,得不到學校領導和教師的重視。然而,美術教學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藝術修養的有效途徑,因此,學校領導和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重視美術教學,為學生的藝術教育打下良好基礎。其次,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由于學校領導對美術教學的不重視,再加上美術學科沒有升學方面的硬性指標,導致美術教學不受重視,教師以一種敷衍的態度進行教學。再次,美術教育比較抽象。美術課程與其他主科課程不同,美術教學具有很強的表象性和抽象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想象力,同時,如果美術教師的授課沒有個性,那么美術教學就成為一種再現性教學。最后,美術教學的變化性。藝術與時代背景、時代發展有著密切聯系,藝術會受到時代發展的影響,美術教學會受到時代思想的影響。因此,美術教師應該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才能提高教學效果。
二、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學習內容要多樣化
隨著社會與經濟的發展,藝術形式更加多樣化,美術是藝術形式的一種,美術內容逐漸呈現多樣化的特征。在初中階段,學校通過設置音樂和美術等課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美術課程是培養學生藝術修養的重要環節,其教學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增強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教師要激發學生對美術繪畫的興趣,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美術學習,為今后的美術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其次,指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教師要教給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技巧,擴大學生的審美空間,從而逐漸提高學生的作品賞析能力。最后,鼓勵和支持學生進行自主藝術創作。只有學生自覺地進行藝術創作,才能真正地實現美術教學目標。
(二)注重開放性教學
新課程改革提倡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營造開放性的教學環境,美術教學應該堅持與時俱進。要想進行開放性的教學,教師需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改變以往主導者的角色,逐漸向輔導者角色轉變,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比如,教師對學生進行自主創作指導之后,再對學生的創作結果進行有效的評價,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美術課程具有抽象性特征,需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為了讓學生正確認識美術與生活的關系,教師要在開展美術教學活動的同時,將美術教學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野外進行“寫生”,讓學生感受美術和大自然的聯系。參加這種課外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凈化心靈,陶冶情操,使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三)加強課外拓展
課外拓展是對教學內容的訓練與和延伸,美術課堂之外的實踐創作與理論知識學習都是課堂延伸。由于美術課程的學時是固定的,而美術課程涉及到的內容又非常廣泛,僅僅通過課堂教學是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的。因此,學生需要自己進行課后訓練,利用課外時間積累知識。課后的理論知識補充是對學習結構的梳理,課后實踐創作是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的有效方式,能幫助學生形成獨特的審美觀。雖然初中階段的美術知識有限,教師處于主動地位,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但是進行課后拓展,能夠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新的領悟,并將自己的學習情況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加強了師生間的互動。
(四)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
若想提高美術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間的交流和互動,要改變傳統教學觀念。由于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都不一樣,教師需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于學生來說,如果想提高自己的美術成績,就要在上課前先對即將要學習的新知識進行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后不懂的問題,向教師請教。
(五)通過閱讀和欣賞作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美術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情感和審美活動關系密切,情感是審美能力培養的基礎,所有的審美活動都是在情感的支配下進行的。教師在美術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學生的情感意識。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美術課程,每次閱讀與欣賞活動都應該有所收獲。初中生對美術課程的認識還處于表面階段,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還較弱。教師要在閱讀美術作品的過程中,教導學生如何賞析美術作品的色彩、構圖、創新和美感等,美術作品中色彩的淺重、線條的粗細都直接反映了創作者的情感,要通過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去感受創作者創作時的情感。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不僅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實際上是情感培養的過程,教師要引導學生賞析美術作品,鼓勵學生發表對作品的看法,鍛煉學生的審美情趣,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交際能力。
三、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審美規律,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目前,我國初中美術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如美術教學處于邊緣化地位,教師教學態度不端正,美術教育過于抽象等。教師應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開放式的教學,加強課外拓展,增強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初中獲獎美術教學論文 2
論文關鍵詞: 情感教育 中學美術教學 途徑
論文摘要: 美術作品中蘊蓄了豐厚的情感因素,美術課程不僅可以進行美育,而且可以進行情感教育。美術課程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從培養學生興趣,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入手。
一、美術是情感教育的沃土
自然科學注重研究自然的內在規律,而人文學科注重研究人類的信仰、情感、道德、倫理、審美意識等方面。美術屬于人文學科,是人文科學的核心之一,美術教育更為講究的是情感的投入與心靈的交流,否則便如無源之水。美術的這種歸宿感和自覺性指向人的情感和精神,它具有濃厚的人文性,通過直觀形象反映人類社會,關注人存在的意義、尊嚴、價值、道德、文化傳統,也關注人的知、情、意、人格。
美術作品往往凝聚了畫家的深厚情感,為我們提供了情感教育的沃土。比如: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中那微笑神秘、永恒、無法猜度,同時那笑意里也融入了畫家的傾慕愛戀之心;齊白石畫中的瓜果魚蟲,生動、稚拙、樸實,是畫家性情恬淡、喜愛生活、童稚未泯的情感流露;凡高的《向日葵》,熱烈又悲傷、躁動又孤寂,顯示出畫家對自然、生命、人生的獨特情感體驗。正因為這份情感,美術課程為我們開展情感教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美術課程不僅僅是美育,還是一種情感教育。它能夠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提升學生的審美境界,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的途徑
列寧曾說過:缺乏情感的認識便失去了認識的深入,人的思想只有被濃厚的情感滲透時,才能得到力量,引起積極的注意、記憶和思維。所以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和藝術作品及藝術家之間架起橋梁——情感的溝通。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圍繞著教學材料進行認知加工和交流的同時,也伴隨著情感體驗和傳遞。事實上,教學是一個知情交融的過程,隨著人們對情感這一復雜心理現象認識的不斷深入,情感在教學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通過美術教學來促成學生的情感教育,通過情感教育來優化美術教學,這是現代教學思想的重要體現。情感教育是一種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那么,怎樣在中學美術教學中進行情感教育呢?在多年的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
在美術課程中,要有效地進行情感教育,提高教學質量,落實美育工作,就必須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趣,否則這種情感教育就無從談起。美術課程怎樣才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呢?教師要充分發揮美術課程特有的魅力,以活潑多樣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使這種興趣轉化為持久的情感態度。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在強烈的興趣的推動下,學生才能體驗到作品的情感,進而培養美術情趣。
美術來源于生活。生活不僅是藝術的源泉,還是情感的源泉。美術教師應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和方法,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觀察,到生活中體驗,與復雜的社會現實生活相接觸,把藝術與自然社會聯系起來,這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也是情感教育培養最有效的途徑之一。比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漓江進行自然景觀的寫生,然后與李可染的中國畫作品《春雨江南》進行比較,這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美術的興趣,而且能夠讓學生領悟到藝術作品與自然的聯系與區別,增強藝術審美情趣。實踐證明,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寫生,感受大自然的氣息,見識大自然的偉大,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而且能誘發學生熱愛大自然、表現大自然的欲望。
2、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間,才能讓學生放飛自己的情感,帶著輕松愉快的情緒感受,才能得到美的體驗,才能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在美術課程中,營造融洽的、真誠的、開放的、師生互動的課堂氣氛,以使學生自由發表個人的想法、思想和情緒,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對其情感體驗給予充分的理解,這便于促成學生的情感思維。
創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關系到教師對學生的態度問題。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表情過于嚴肅,對學生的學習要求過于嚴厲,教學方式刻板,教學缺乏創造力,過分強調聚合式思維,固定問題的答案,則勢必會使學生“討論不起來”。只有充分發揮教師和藹可親的情感因素,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在美術教學中正確的態度作用,寬容、開放式的教學,善于發現學生與眾不同的創見和閃光點,能使學生感受到教師帶給他們心理的安全和自由,從而激發學生豐富的情感。比如,我們在對《向日葵》進行欣賞教學時,采取了民主與開放的教學形式,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不是一幅普通的描繪自然花卉的靜物畫,而是一幅表現太陽的畫,是一首贊美陽光和旺盛生命力的歡樂贊歌,畫面上那一朵朵向日葵,仿佛是從背景上迸發出的燃燒火焰”;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的色彩傳遞了一種躁動感”;有的學生認為“《向日葵》的形象給人孤寂的感覺”。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每個學生不同的感受,引導每個學生都能發表自己的真切感受。美術欣賞是一個根據自己的經歷再創造的過程,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只有調動學生對美術作品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才能夠談得上對學生的情感教育。
3、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是進行情感教育重要的一環。我們很難想象,一個對線條、色彩構成的視覺與造型藝術視而不見的學生,談何情感體驗,更不用說情感教育了。
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注重提高學生發現美的'能力。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發掘每件作品獨特的最突出、最本質、最感人的美點,并能對其作深刻分析,讓學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剖析中發揮創造和想象,逐漸培養他們的藝術修養和創造性審美能力。學生只有被作品打動,才能對其產生深刻的印象,與之產生情感互動,達到情感教育的效果。比如,欣賞新石器時代工藝美術《舞蹈紋陶盆》,它的突出美點是裝飾紋樣設計構思極其巧妙:若盆中盛水至紋樣底線,便可看到盆內壁五人一組的舞蹈者,宛如圍繞著一泓池水翩翩起舞,向人們傳達著原始人狩獵或勞動之余載歌載舞歡樂生活的信息。學生領悟到了《舞蹈紋陶盆》獨特的美,才能領悟到那份歡快的原始情感,從而生發對生活的熱愛情感。
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尋找生活中美的事物。美術作為一種視覺和造型藝術,通過視覺對物體進行感官認識,激起情感體驗,產生美的教育。培養審美能力,指的是對美的事物的鑒別、欣賞及創造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就要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因為美術與現實生活的關系非常密切,藝術美的形式來源于生活,藝術創作的源泉來源于生活,學生只有通過藝術教育的作用認識生活,用美術的語言來美化生活,才能體會美術情感教育的內容。
4、激發學生的想象力
在美術教學中,離開了想象力,美術將是異常的單調和枯燥,學生可能會有點滴的情感感悟,但絕不會有豐富的情感體驗,情感教育也便失去了應有的依托。美術課程充滿了創造性的情感活動,沒有想象,就沒有情感的激發,豐富的想象是豐富的情感活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美術教學中,應激發學生的想象,使作品情感與學生情感產生碰撞,從而形成學生對作品的獨特情感體驗,這樣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有效的情感教育。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地聯想和想象,然后說出自己的感悟,也可以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想象,進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比如,在欣賞馬遠的《踏歌行》時,可以設計問題一:觀察畫中踏歌的四位老少鄉農的形態,想象他們在過橋時有怎樣的情境,每人設計一個與眾不同的情節。問題二:農民為什么要踏歌?通過這種問題式激發,學生的想象會被激發開來,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在教師引導下,學生會更加深入地理解畫中人物淳樸樂觀的生活態度和作者對生活的熱愛,正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學的方法千變萬化,關鍵在于教師本人的發掘和靈活運用。美術教學應讓每個學生都能用內心去體悟和感受并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注重個體學習方式及對學習過程的感受,而不僅是專注學生學習的結果,重視對學生美術情感方面的評價,還應由過去單一的知識傳授轉變為既關注學生的知識傳授又關注學生的情感教育。
【初中獲獎美術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教學獲獎感言10-28
美術鑒賞論文09-27
初中魯迅作品的教學論文08-22
《鄉愁》獲獎教學案05-15
獲獎初中語文聽課記錄07-29
初中生的獲獎感言11-18
《化石吟》獲獎教學設計12-11
初中美術社團教案01-04
初中美術 面具說課稿11-02
初中美術教學工作總結(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