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新課程改革關注人論文
人文精神對于現代社會倫理規范的建立和良性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它也是現代公民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新課程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以下是小編問大家整理的相關論文,請大家鑒賞!
新課程改革關注人論文篇一
關注人的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課堂學習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過程。在充滿生命力的課堂上,學生應該是積極的、自由的、充實的、快樂的、幸福的。那么課堂教學應怎樣組織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呢?
一、發揮教師情感的積極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學過程不但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學生往往由喜歡一位老師,到喜歡老師所教的這一門課,再到這一門課學的很優秀。因此,老師在教學的全過程中,對每一位學生都要充滿愛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進步與成長,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條件。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才會產生對話的欲望,課堂才能實現智慧的碰撞、經驗的共享、心靈的契合和理性的升華。師生之間這種平等的雙向交流,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選擇具有現實性和趣味性的素材,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數學問題源于生活,同時又服務于生活,《數學課程標準》也指出:“數學是人類的一種文化”,小學數學教學強調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數學活動置身于真實的生活背景之中,為他們提供觀察、操作、探索、實踐的機會,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數學是一種傳授社會經驗的手段”。因此我們今天的數學教學要與信息社會發展的趨勢相適應。要從現實生活中尋找數學的素材,使學生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樣學生就會產生親切感和求知欲,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對于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和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是十分重要的。如在教學《確定位置》時,我聯系學生的課堂實際,讓他們說說自己坐在第幾排第幾個,并說說是怎樣確定自己的位置的。這樣設計更貼近學生的生活,貼近學生的經驗,使學生學習探索更感興趣。用上課班級小朋友做操的隊列圖片替代教材上安排的小動物圖片,使學生身臨其境,將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解決自己班級小朋友的位置問題,調動學生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三、在練習的設計中,除了完成書上有關的習題,還增加了一些趣味的題目,如畫一畫、猜一猜等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我不斷地給學生以“有趣”和“成功”的體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自主地探索,自由地思考,自信地表達,在充滿情感和智慧交織的流光溢彩中,學生不僅獲得了知識,更重要的是獲得了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和能力。
四、設計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練習,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清代教育家顏元說過:“講之功有限,習之功無已。”練習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載體,也是學生自我激勵、獲得成功的載體。練習完成的過程是學生不斷嘗試、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調整解題策略、選擇學習方法的過程,是一個探索、研究和創新的過程,而不僅僅是一個操練的過程。數學練習的解題過程除了能訓練學生思維、提升學生學習水平外,還對意志力的培養、學習興趣的激發、對美的感受等人格因素的形成也有強大的影響作用。因此數學練習的設計必須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從模仿性的基礎練習到提高性的變式練習,再到拓展性的思考練習,還必須要注意練習內容的情趣性和練習形式的多樣性,既要關注后進生和中等生,又要關注優秀生,滿足差異發展,從而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保護,個性得到張揚,不同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展示,讓不同層次學生在主動參與中獲得成功。如:我設計過“數學口算接力賽”,即全班分成8個小組,每個小組采取每人練習一題,并快速傳給后面同學,依次進行,做完為止。這樣的形式,要求學生每人答題時間要少,傳遞過程要穩,團結協作要好,短時間內正確率要高。這樣的練習具有很大的挑戰性,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口算速度,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隨筆 總之,“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我們應不斷轉變觀念,在數學教學中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讓數學真正成為學生善學、樂學的學科,讓數學成為學生了解生活、服務生活的工具,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實踐的空間或時間,才能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新課程改革關注人論文篇二
在北京市海淀區,自2001年開始的國家基礎教育階段課程改革,到今年已經走過了近7個年頭,度過了第一個磨合期。北京市海淀區是北京市也是全國非常著名的一個文教大區,一些著名的高校都位于這個區域內,目前也是北京市的城市拓展區。在這樣一個區域里面,民眾對教育工作高度關注,對優質教育的需求特別強烈。在這個區里,人人都在關注教育,人人都在談教育,教育的任何一個政策的出臺,都會聽到不同的聲音。
“無論經過怎樣的磨合,但這場改革的方向是對的。”北京市海淀區教科所所長吳穎惠如是說。
從結果到過程:焦點轉移突出以人為本。“當你走進今天的課堂,一切都和以前不一樣了。”一位母親在親自觀摩了自己孩子所在的學校——人大附小的一堂課以后,這樣描述著自己親眼見到的變化,“老師問,這道題誰做錯了?做錯題的孩子們也一樣大大方方地舉手,沒有絲毫的壓抑和不愉快。”正確地認識錯誤和失誤,教師和學生的心態都放對,師生之間原本曾經緊張的關系也就自然而然地解除了。
海淀區自課程改革開始就為學生和教師分別建立了記錄手冊。與以往單純要求結果考核不同,學生自入小學以后,建立《學生成長足跡》,初中以上的學生建立電子版,除了學生的期末成績以外,還如實地記錄學生的平時成績、特長愛好,綜合發展情況,整個手冊就是孩子1年以來成長全過程的反映。“我們對學生從原來的單純的結果評價(即期末成績),轉向了成長過程評價,對孩子的綜合素質進行反映。”海淀區教科所所長吳穎惠認為,“改變了單一的結果評價,本身已是突出對孩子綜合素質的重視,也將關注孩子的發展作為最終目標。”
《教師發展手記》是作為記錄教師在實施課程中所思所想所感的專門記錄手冊,既是教師“自主專業發展的記錄,又是教育科研部門了解課程改革的資料依據”。“通過填寫手冊,記錄教師專業發展過程(心態、理念、技能和思想等),引領教師課程改革教學行為,追蹤教學改進與發展過程,教學資源準備、點滴探索、成敗思索等,同時在課改過程中尋求教師自主發展的途徑。”在海淀區教科所給教師進行手記使用的說明中這樣寫道。“教師記錄下教學中的困惑,問題和自己摸索的經驗,對校本研究非常有意義,而且還對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問題進行記錄,有助于對課程改革的深化。”
《教師發展手記》強調了教師在教學實施中作為實施主體,對課程改革精神的領會和貫通,也強調了對教師本身發展的記錄。有一些教師在手記中就寫出了對課堂教學實施時的反思。2006年2月的《海淀課改》雜志上刊登了一篇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反思——《慎防課堂教學中“手術成功病人死亡”的現象》,在一堂運用現代化技術講授的數學課上,教師雖然注意到了使用多元化現代化手段組織教學,但是忽略了教學對象:知識點傳授了,手段也很多樣,但是學生們無法掌握知識。“我們要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是在什么基礎上設計教學……我們的教學設計有沒有考慮到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是否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是否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如果沒有,那就說明我們的教學是盲目的教學,進入我們教師視野的仍然是我們自身的教學行為,是遠離學生實際水平的教學內容,而不是作為活生生生命個體的學生,更遑論是學生的思維方式了……”這位教師寫道,“笨死的不是學生,是老師,因為你講了幾遍還沒有把學生講會。”
正是因為教師有了這樣的反思,以往那種“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狀況才在今天得到了根本的改變。
從單一到聯合:利用教材重塑知識結構。新課程改革中教材的修訂被社會各界關注,先是“金庸武俠”替去“魯迅經典”,后是“取消戰爭史”引來了“模塊化教學”等等問題,引來了各方的爭議。在這個問題上,吳穎惠有自己的看法。
“新教材好還是不好,尤其是高中階段的,不能現在下定論。”吳穎惠對熱點問題有冷靜地思考,“至少要教過一個周期你才能知道這個教材到底哪里好哪里不好。”目前的新課程改革教材還在試行階段,跨學科知識點重復等問題是急需調整的問題。“教師適應了過去的教材,讓他們重新來學習新教材,是需要時間的。”
“過去,我們的歷史教材是按照編年史的架構編寫的,夏商周漢唐宋元明清,這樣一個順序,唐代政治,唐代科技,唐代經濟,然后是明代,再然后是清代等等。新教材打破了編年史的概念,是用了模塊式的,經濟,各個朝代的經濟放在一個模塊中,進行對比,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橫向聯系,進行對比,歷史知識從領域的角度有了更加深刻的聯系。”
教材的模塊化是這場改革中另一場“思維風暴”。當歷史課程由縱向轉為橫向聯系,“學生的思維也有了變化,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學的教學。”
“教師們拿到新教材肯定是要鉆研的,在適應新教材的同時,也是教師的一次重新學習的過程。”海淀區各校鼓勵教師充分學習新教材。新教材中的細微變化都激發著教師的教學創新。課后鞏固訓練在新教材中叫做“語文天地”,有的老師就利用“語文天地”中多樣的圖形和色彩,通過合作學習等多樣的方式,成功地抓住了孩子們的注意力,改變了學生獲取知識后,進入鞏固練習階段產生的注意力分散的情況。
從分散到聯合:校本教研推動互助。新課改到來后,吳穎惠提出了“以科研帶動新課程改革”的觀點,新課程改革被細分為七個子項:課程標準對教材實施的影響、教學方式改革的研究、學生發展記錄,地方與校本課程研究、教學管理制度變革與發展、教師發展手記、評價監控體系。這七項科研分別由海淀區內的七所學校承擔。
教學科研已經不再是教育科研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各校承擔課題研究中的經驗、成果、問題,海淀教科所負責請專家對其進行診斷、檢驗和評估。這一舉措充分調動了各校的科研熱情,很多老師積極地把自己的'經驗和問題反映出來,校內進行多學科、跨年級的交流,形成了海淀區新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訓。
“同伴互助,專家引領,自我反思”是海淀區各校老師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中教研活動的三個方面。其中“同伴互助”一項就充分地體現在校本教研之中。
校本教研是指學校內的老師根據某個具體問題,在校內集體教研。這樣各個學科老師之間有一個交流,不會再出現以前各科教師都認為只有“自己的科目最重要”的局面。通過校本教研,很多學校的跨學科教研組從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使每一位老師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自覺地以科研的眼光去看問題,以科研的態度去工作,以科研的方法去做事情。這樣的課題研究可以直接服務于課堂教學,使老師們受益匪淺。”學院路中學的教師在自己的論文中這樣寫道,“各學科間共同討論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引入?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這些專題研究對老師們的幫助很大。”
海淀教科所承擔著對全區各校教師進行新課改理念、思維的培訓,學校與學校之間跨校的交流活動,以及教師的培訓活動。“應該說從科研、培訓和交流這三方面,我們的工作在加重。”作為教研指導部門,海淀教科所給教師的指導是一種方向性的把握,“我們要給老師們指清楚方向,對他們進行新課改的理念培訓。有了理念的指導,才有可能繼續將課改推行下去。”
“課程改革的核心是落實素質教育的目標。教育工作者應該對這樣一場教育改革興奮。教材的改變,教育理念中‘人本’、‘科學、民主’的思想體現。同時,新課程改革也是探索性的,需要不斷地修正,需要冷靜地去推進。”
【新課程改革關注人論文】相關文章:
新課程改革論文03-13
新課程改革論文15篇03-13
新課程改革實驗總結05-31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創新研究論文11-24
課程改革論文11-22
新課程改革學習心得06-28
新課程改革培訓學習總結11-21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3-30
英語新課程改革教學反思04-09
新課程改革工作總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