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實現整體綠色價值鏈的框架,讓價值鏈廢棄物的最小化。
[摘要] 保護和維持自然環境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至關重要的條件。當地球的資源被不斷的索取并將廢棄物拋回地球時,廢棄物管理便從價值鏈中剝離出來并被單獨處理,可優化廢棄物處理。本文提出了一個有助于實現整體綠色價值鏈的框架,它能從整個價值鏈的角度實現所有廢棄物的最小化。
[關鍵詞] 價值鏈 廢棄物最小化 整體綠色
一、緒論
有效的廢棄物管理和環境保護對當代和未來人們的生活質量是極其重要的。
經濟的迅速發展給這兩者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因為全球生態系統的能源容量以及廢棄物的處置能力正在達到極限,所以它的經濟子系統正在面臨一個嚴重的挑戰。
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之一個是制造業。通過不斷改善原料的轉化過程,制造系統不斷地降低成本和增加產品和服務的附加值。從價值鏈增值活動中可以看到這種轉化。
價值的傳統定義是一種狹義定義如利潤或生產力。然而,從政府的宏觀調控看,可持續發展日益成為焦點。由于當前持續發展和政府管理的壓力的增強,價值的內涵和外延擴展到環境中。進一步,Handfield 在1997年指出,為了更好環保,環境管理策略必須納入各國的價值鏈中去。
近年來,被指責為環境大敵之一的制造業,已經開始了回收和再利用。主要包括再制造,綠色分解,清潔生產,逆向物流,綠色供應鏈管理等內容。相對于廢棄物管理中的回收和再利用,制造業中的回收和再利用較之化學或生物過程更直接。
目前,在不同學科中,廢棄物管理已經被區別開來。整體的廢棄物減量化由于缺乏跨學科間的協同合作導致局部的廢棄物最小化而非廢棄物管理的全面優化。一個能夠使廢棄物整體最小化的方法需要面對以下一些挑戰:貫徹預防和減少污染放在首要位置,而不是在末端對污染進行控制;在源頭消除有害廢棄物并在整個價值鏈上全面減少廢棄物至最適宜的程度。
二、綠色價值鏈管理
通常,價值鏈可以被定義為一系列橫跨整個顧客訂貨周期的活動,包括策劃,采購,制造,裝配,包裝,物流和配送。一條綠色價值鏈是將環境這一新的價值層面合并進傳統價值鏈中。從原材料供應者為起點且以消費者為終點的主要原料的流通已經被延伸為包含了“從開始到結束”這樣一個觀點。沒有實用價值的產品將被分解或掩埋,而可利用的原料或零件將重新回到價值鏈中。其余的產品進一步的用化學的(即,焚燒)和生物轉化的方法間接的被處理。這一階段會產生例如再生材料或再生能量。這一階段后剩余的部分被運走填埋,進一步轉化為無害的和可再利用的原料。
然而,在價值鏈的每一階段,在創造新的價值和附加值的同時,也產生了廢棄物。這些廢棄物對環境是有危害的。其中那些最后被填埋的部分是最危險的。 因為填埋法是垃圾處理最不可取的形式,所以要努力使總量達到最小。
三、廢棄物管理
廢棄物管理通常被定義為廢棄物的處理過程。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以降低企業處理所用的各種類型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最近十年對廢棄物的填埋造成的結果是最危險的。垃圾掩埋物中的污染有氣體污染,瀝出物污染等。廢物掩埋的污染大概有以下幾類:人們日常生活的有機垃圾產生的氣體如沼氣,氫,氨氣等;*難以分解的塑料;重金屬和對環境有毒的二惡英,芬芳烴在過濾中被分解。這些分解后的小顆粒物,因為其持久性,進入生態系統后危害更大。
為了減少被掩埋的廢棄物,美國環境保護局提出了一個建議,將一個整體的污染防治方法與一個更好的危險廢棄物管理方法合為一體。
這些污染防治和危險廢棄物管理方法源于環境的愿望,即減少廢棄物的來源作為將廢棄物減少到最小的首選手段。只有在可接受的廢棄物最小化技術被確定之后,才會考慮危險原料無害化的使用和選擇性的處理的回收技術。
總而言之,為了將廢棄物減少到最小的程度,廢棄物管理需要執行以下的步驟:減少來源;資源的補救和回收;處理;最后的廢棄物處理
四、整體的綠色供應鏈管理的框架
社會急需將以人類為中心的價值觀轉變為以生物為中心的價值觀,并把環境評估落實到每次的思想和行動中。由此,我們提出了整體綠色價值鏈的框架
這個框架是三維的。縱坐標列出了參與者的六種類型以及對應的產品生命周期的六個階段。供應鏈中的一個管道涉及與特定的產品或緊密的家庭產品相聯系的原料、部件及裝配流。管道顯示了供應鏈的水平局部視圖,列坐標描繪供應鏈的垂直視角。第三個維度列出了達到污染最小化的四種方法,即減少污染源頭,資源回收,垃圾處理以及最終污染處理。
這個框架建議,從個體參與者的角度,無論參與者處于何種位置以及他在管道種處于何種職責,為了達到整體綠色,他需要從戰略,策略,以及作業水平上全面的運用這四種方法。從供應鏈的角度來看,為了達到整體的污染最小化,管道內參與者需要根據四種垃圾分類來調整他的垃圾處理方法及行動。從污染物最小化的視角來看,最終整體綠色的目標是達到垃圾掩埋部分的污染(尤其是危害嚴重的污染)最小化。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所有參與者在所有的管道里全面運用四種方法。
本文提供了一個達到價值鏈整體綠色的方法框架,后續工作將致力于模型,計量方法及評價現有價值鏈的環保表現。
參考文獻:
[1]Goodland, R., 1991, Det som taler for at verden har n?dd grenser – mer presist at n?v?rende produksjonsvekst i den globale ?konomien ikke kan opprettholdes, in ’?konomisk Politikk for en B?rekraftig Utvikling: oppf?lging av Brundtlandkommisjonen’, Goodland, R., Daly, H., Serafy, S.E, von Droste, B. ed., J.W. Cappelen Forlag, pp. 1-14.
[2]Shu, L.H., Flowers, W.C., 1999, Application of a design-forremanufacturing framework to the selection of product life-cycle fastening and joining methods, Robotics and Computer-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15:179~190
【論文:實現整體綠色價值鏈的框架,讓價值鏈廢棄物的最小化。】相關文章:
價值鏈成本管理的論文04-09
基于價值鏈的成本控制研究論文06-12
最優成本管理價值鏈導向研究論文06-23
有關國際價值鏈移動分析及其模型論文04-25
分銷渠道整合下渠道價值鏈增值研究論文04-16
淺論價值鏈理論的企業并購整合運作論文04-25
全產業價值鏈的文化創意旅游發展探究論文06-23
價值鏈的產業營銷新思維管理論文07-01
飯店綠色營銷框架分析論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