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校本研修論文
從事教育的教師需要不斷地學習,以適應對人、對社會的一個又一個新的要求。下面小編帶來的是教師校本研修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摘 要】教師素質是決定課改成敗的關鍵因素。從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維度探討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模式,模式包括:咨詢診斷模式、項目研修模式、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并介紹了三種模式的特點和實施過程。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專家團;校本研修;模式研究
1.校本研修的界定
專家團在本文是指:縣進修學校、縣教研室、鄉鎮教研員、各校名師、學科帶頭人中選出理論水平較高,具有實踐能力的、傾情于課改的成員連同聘請的一些全國知名專家(主要負責網上答疑、專家團成員活動策劃、指導、理論援助)組成。專家團由進修學校統一組織、管理,定期去全國各省市參觀、學習。定期開展交流、討論。定期到自己所分管的一線指導教師、展開調研。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是專家團與小學通過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導求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重要方法與途徑。校本研修的內涵可以歸納為:“為了學校”“基于學校”和“在學校中進行”。校本研修的目標是讓教師從“教書匠”發展為“研究者”,實現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使教師成為終身學習的先行者、探索者和示范者;使教師群體率先成為優秀的學習型組織。
2.國內外校本研修現狀
作為教師專業發展的一種重要途徑,校本培訓在我國比較常見的模式有:課題帶動模式、集體充電模式、師徒結對模式、觀摩聽課模式、個人自修模式和校際交流模式等。在校本研究方面采用了行動研究法、教育敘事法、課堂觀察法和案例教學法等。最近又出現使用教育網志Blog網絡虛似社群開展校本培訓的新模式和相應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的研究已經充分表明,由于校本研修中專業發展的提供者是學校和教師本人,校本發展是獨立進行的,很容易陷入反復和重復的狀況。目前在我國開展的校本培訓和校本研究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例如:缺乏針對教師專業發展需要的考慮;缺乏一定的前瞻性和先進性;校本培訓內容相對集中和單一化,缺乏一定的科學性和全面性。綜上所述,現有的校本研訓模式在中小學中的實際運用過程中,都表現出比較缺乏專業引領和外部資源支持。
3.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模式
本文作者在總結國內外校本研修模式的基礎上,結合在安陽縣二十二個鄉鎮開展的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研究,提出三種研修模式:咨詢診斷模式、項目研修模式、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這三種模式分別適用于開展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的不同階段。
3.1 咨詢診斷模式。咨詢診斷模式具有行動研究和個案研究的特點,這種模式不是專家團研究人員以既定的方案手要求手把手要求中小學教師如何做,而是要求研究者采用提問、咨詢和討論等策略,尋求共同發展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在這種模式中專家團研究者扮演了咨詢者和診斷者的角色,同時也是共同研修的實踐者。小學教師在這種模式中也是共同研修的實踐者。一般咨詢診斷模式需要專家團的研究小組與小學某位教師就某項研修內容達成一個口頭或書面的合作協議,合作協議中要包括合作研究的內容、路線和方法等,合作協議的簽署會就研修的目標等取得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這對保證該模式的順利實施將起到重要作用。實施咨詢診斷模式時,中小學教師需要執行的路線是:“教學設計,課堂教學,自我反思,集體研討,提出新方案,教學設計……”而專家團研究者需要執行的路線是:“參與教學設計,進行課堂觀察,完成案例分析,集體研討,提出新方案,參與教學設計……”其中“集體研討,提出新方案”環節是專家團研究者與中小學教師兩條路線的交匯處,由于咨詢診斷模式的研修,往往是一個研究小組對應一位小學教師,所以我們也稱該種模式為“一對一”模式。
3.2 項目研修模式。這種模式要求研修過程要基于某個具體項目進行,項目研修模式具有獨特性、多目標性和生命周期性等三大特點。
在項目研修模式中,所選擇的項目一般都是以解決中小學中的`某個問題為目的,如“利用電腦技術提高學生數學學習動機”就是筆者所負責的一所實驗校提出的研究項目。在項目研修時,專家團研究者往往需要和小學中的校長或教科研主任一起承擔起項目管理者的角色,這就要求他們既要有分工,又要有合作。項目管理者既要負責設計整個項目的方案,又要在項目生存周期的各個階段支持項目的正常進行,項目的參與者一般由專家團研究人員和中小學教師一起組成。在很多課堂教學研究中,學生也是項目的參加者。
3.3 網絡學習共同體模式。網絡學習共同體一般由專家團研究者和小學教師共同構成其成員。這種模式強調研修是在網絡支持環境下,通過“師傳徒受”、“做中學”、“知識表述”、和“深度交談”四階段活動,使共同體成員得到提升和發展。在這種模式中,專家團研究者和小學教師沒有教導者和被教導者的關系,他們都既是學習者,也是輔導者和助學者。這種模式特別有助于解決專家團研究者和中小學教師跨越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鴻溝,實現教師專業發展。
由于這種模式需要比較好的技術條件支持,所以一般由專家團研究者提供相應的網絡支撐平臺和技術支持,并負責組織網絡學習共同體中的活動。實現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模式有四個步驟。第一步:師傳徒受,活動中的“師傅”角色并不一定由專家團研究者承擔。在筆者實踐該模式時發現,這一角色由小學中的專家型教師擔任往往會取得更好的效果。在師傳徒受活動中,扮演徒弟的學習者要通過觀測、模仿和親身體驗等知識的社會化途徑,理解消化師傅傳授的知識和技能,為進行“做中學”奠定基礎。第二步:“做中學”,活動實際上是一種案例式學習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習者需要把師傅展示的案例型、經驗型知識,通過歸納性思維實現從示例上升到理論。其次是去創造出新的示例,由此完成在“做中學”的內化知識過程。第三步:“知識表述”活動是學習者把在“做中學”中創造或組織的隱性知識碎片提煉成顯性知識,并進行知識梳理的過程。知識表達可以采取撰寫研究報告或反思日志等形式完成。第四步:“深度交談”活動是通過召開網上小型研討會就知識表述的結果,利用類比、隱喻或假設等手段進行隱性知識表述的過程。由于基于網絡的學習共同體模式往往是多位專家對應多位小學教師,所以我們也稱該種模式為“多對多”模式。
4.結語
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正在突破以往關于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的認識,教師專業的創造性正在被一點點激發出來,專家團研究人員與小學教師之間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專家團引領下的校本研修教師專業發展模式不僅正在促進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創新,同時也有利于專家團將教育服務融入一線教育實際,促把農村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推向一個新天地。
參考文獻
[1] 丁鋼.從國際教育發展看“創建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J]廣西教育.2004,(1):18
[2] 施莉,鄭東輝.校本培訓核心思想解讀[J]教育理論與實踐,2004,(24)10-13.
[3] 葉平.走向校本研究
[4] 施莉.我國教師校本培訓模式簡評[J].教育科學研究,2001,(2):17-18.
[5] 中小學老師繼續教育校本培訓研究課題組.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研究報告[J].教育研究,2002,(11):85-90.
[6] 陳忠心.校本培訓與教育敘事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4,(10):45-46
【教師校本研修論文】相關文章:
把握校本研修的論文06-12
教師校本研修總結04-16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01-05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總結精選04-08
教師的個人校本研修總結04-08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的總結04-08
教師個人校本研修心得04-26
教師校本研修個人總結02-27
地理教師校本研修總結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