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使課堂更具魅力論文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關于生成----使課堂更具魅力教學論文精品,歡迎您來閱讀并提出寶貴意見!
我們常常看到這樣的現象:老師從容不迫地走進課堂,按照教案滴水不漏地開始授課,教學環節銜接得天衣無縫。聽課老師的視線始終集中在授課教師的身上,全神貫注地欣賞著嫻熟的教學技巧表演。然后在一片掌聲中,師生完美無缺地完成了課前預設的教學情景。我們不禁要反思:在這些所謂“精彩”、“優秀”的課堂上,學生獨特個性的思維火花在哪里閃現?語文教學獨具魅力、體現人文關懷的美在哪里閃現?難道順暢的教學流程、先進的教學手段、熱鬧的教學氣氛,就是新課程標準下的理想課堂嗎?
葉瀾教授極其精辟地指出,所有這一切的原因“是忽視課堂教學過程中人的因素之突出表現。它導致課堂教學變得機械、沉悶和程式化,缺乏生機與樂趣,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好奇心的刺激”。新理念下的課堂是活的,隨機生成的。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共度的生命歷程、共創的人生體驗,是真實的生活經歷。這里不應該有花架子,不應該有裝腔作勢,不應該有矯情表演。有的是學生實實在在地學,教師真真切切地教。水到渠成的教學效果固然好,意料不到的課堂意外也是正常的。所以,當面對無法回避的課堂生成時,我們應該對它有正確的認識,把這生成及時納入預設的教學當中。在冷場的時候及時調整,在出錯的時候重構共建,從而使課堂上的生成轉化成教學中寶貴的課程資源和財富。
一、彈性預設,是課堂生成的“敲門磚”
1、空間可以伸縮:
新課程呼喚生成的課堂,但是受傳統教學的影響,我們在設計時往往喜歡環環相扣。教師怎么問,學生如何答;怎樣總結,如何過渡;學生談到哪里出示圖片,讀至第幾遍播放音樂等等,考慮得甚是周到。這樣步步為營的設計,形成一種“線性序列”,殊不知就在不知不覺間給自己和學生來了個五花大綁!試想,教師在課堂上還有什么激情、靈感可言?這樣的課堂又能生成些什么!
我在教學《坐井觀天》這篇課文時,一改傳統的“線性”設計,以板塊式教學流程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走進小青蛙的世界。
第一步:故事中的小青蛙、小鳥對天的看法是什么?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你從文本哪些句子中讀懂他們觀點的不同?他們為什么會產生不同的觀點?
第三步: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青蛙?
這是一只目光短淺的青蛙!孩子們在一個個問題的探究中水到渠成地明白了寓言故事的深意。可孩子的思維是異常活躍的,在所有人都認同的觀點面前,孩子們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在最后一個問題的探討上更是精彩:
師:你認為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青蛙?想對他說什么?
生1:小青蛙啊,你的目光真是太短淺啊!
生2:小青蛙啊小青蛙,你為什么不仔細觀察井口呢?井口上的天空不是有半朵白云嗎?你應該想一想,還有半朵到哪兒去了呢?這樣一想,天肯定不是井口那么大了!
生3:小青蛙,你看到飛機飛過井口嗎?聽到飛機飛行的聲音嗎?你看到飛機能從井口飛過,想一想就知道天一定好大了。
整堂課中,學生滿懷探求之心,埋頭課文紛紛開始了主動的閱讀,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真實而獨特的思維火花不時迸射。這堂課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三步教學輻射到了整篇文章,有效地統領起對整篇文章的感悟,充分地削減許多瑣碎的提問,擴大了學生交流的空間。在教學的每個版塊中,沒有紛繁的頭緒,沒有生硬的環節,給師生活動留有很大空間。教師的教學因此而擁有很大彈性,也可根據教學中生成的資源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就告訴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切忌作繭自縛。只有將線性設計柔化為彈性設計,老師的頭腦才能卸下重重負累,從而運轉自如;學生的個性才能擺脫層層束縛,得以恣意張揚。課堂才有可能因此而激情蕩漾,靈感迸發,詩意盎然。
2、目標可以升降:
預設的目標并不是不可調整的唯一行為方向,也不是行為檢測的唯一標準。駕駛員在開車的時候,會有一定的計劃,但計劃無法做到詳盡和周密。在行駛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情況,如塞車、山體塌方等等。針對具體情況,駕駛員會靈活地采取應對措施,或改道或調整目標。同樣,課堂教學也具有較強的現場性,學習的狀態、條件隨時會發生變化。當發生變化的時候,目標需要開放地納入彈性靈活的成分,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課堂上可能發生的一切,既不是由教師單方面決定的,又不都能在備課時預測。因此,課堂教學的質量標準,不是看預設目標是否達成,而是看是否即時生成了目標。
所謂目標的升降,指的是在課堂推進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隨機采取應對措施,升降目標的水平。在上《稱象》這篇課文前,我預設的教學目標是了解曹沖稱象的過程,感受曹沖的聰明才智,學習曹沖愛動腦筋、善于思考的品質。在課堂推進過程中,有些學習小組學生舉手:“老師,我們有更好的辦法稱出大象的重量。”我果斷地接納了這一始料未及的信息,放手讓學生回答。學生說:“石頭又要開掘,又要抬上去、裝上去,特別麻煩。曹操手下有的是兵,人站在船上方便、省力,最后只要每個人說出自己的體重,加一加,就可以稱出大象的重量。”學生的智慧、潛力真是無窮無盡。他們敢于超越古人,勇于創新,而這些不可能是目標所能預設到的。預設目標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添入了靈活、創新的成分,提升了目標的水平,即時生成、豐滿了目標。當然,目標的水平也可以降低。如本來預設目標是:正確流利又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堂學情發現學生們在正確流利的朗讀上有困難。于是果斷降低目標水平,將“有感情地朗讀”這一目標水平置后。
3、環節可以增補:
課堂千變萬化,有著較強的偶然性和不可預測性。學生一旦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就要作出靈活的反應,適當增補教學環節。
我在執教《動物過冬》時,問學生:如果你是小螞蟻,看到其它動物過冬的方法時會想些什么呢?有同學說:“啄木鳥不怕冷,因為身上有厚厚的羽毛,我想把啄木鳥的羽毛貼在身上就可以了。”我笑著說:“可是不能貼呀!”又有同學說:“黃鶯燕子飛到南方過冬去了,要是還有一只黃鶯沒飛走的話,我可以爬在它背上搭到南方去。”這時,我有趣地否定了他的答案:“哈哈,這樣飛到半空中掉下來可就麻煩了。”我感覺這樣說下去不對勁,適時進行了引導:“同學們,我們不能光想著依靠別人,而是要向同伴學習,然后根據自身特點自己想出辦法來過冬。”這一環節的增設巧妙地調整了學生的思維方向。學生紛紛發言:“我不能跟黃鶯、燕子一樣去南方過冬,因為我沒有翅膀。再說,我只能爬,可能沒爬到一半冬天早就到了,那樣肯定會凍死的。”“啄木鳥天生不怕冷,不能和他比。”“有一點可以學學青蛙,躲在洞里一個冬天都不出來。”“但我和青蛙不一樣,他可以不吃東西冬眠。我可不行,那樣不會凍死也會餓死的。所以我只學青蛙躲在洞里,我可以準備好多好多的東西,整個冬天慢慢吃。”“那我現在還是別去玩了,我應該馬上去找食物,準備過冬。”
二、善于傾聽,是課堂生成的“滋養液”
善于傾聽是組織好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的重要條件。課堂上,教師應十分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認真傾聽每位學生的發言,敏銳地給予評價。老師的評價,或鼓勵、或致謝、或建議、或點撥,都使學生在這樣的互動中得到多方面的滿足,而教師更應該善于抓住課堂中學生自主生成的學習資源──學生的真情關注、真實的認知和情感的沖突。這樣,學生才愿意交流,課堂的生成才容易實現。
這是我在組織人教版第二冊《兩只鳥蛋》時的教學片段:
“老師,我有問題!”
正當我如愿地完成對課文的感悟、朗讀,順利地進入下一環節──拓展練習時,被一個響亮的聲音打斷了。我一看,是徐程航。這孩子經常打斷我的教學,提些不著邊際的問題。我本不想理他,但由于他的聲音清脆響亮,此刻全班小朋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我和他之間。我只得象征性地問一句:
“什么問題?”
“是插圖有問題,畫得不太對。”
噢?我示意他說下去──
“插圖里的樹畫得太高了,小男孩根本碰不到鳥窩。可是課文中卻說,‘我’小心地捧著鳥蛋,走到樹邊就把鳥蛋輕輕送還了。這么高,怎么還啊?而且還是‘輕輕’地。”
“當然是爬上去把鳥蛋送還。”有學生說。
“這樣的話,鳥蛋容易碰碎的。”徐程航反駁。
聽到這里,我不覺心里一驚,但一時又不知怎么回答他,只得急中生智:“同學們,你們看,徐程航多能干啊!不但認真讀懂每一句話,而且連插圖都認真研究過。看插圖理解課文,這是很好的閱讀方法。而且他還向書本提出挑戰,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真是勇敢、聰明!大家也像徐程航一樣,多讀讀有關的句子,多看看插圖,然后想想你能不能給徐程航一個合理的解釋。”
學生們都陷入了沉思,一會兒竊竊私語起來,最后學生們爭先恐后地說:
“他可能把兩只鳥蛋藏在了衣服袋里,然后爬上樹,再把鳥蛋輕輕地放到鳥窩里。”
“鳥蛋放在衣袋里會碎的。”
“可以放在書包里背在肩上,然后再輕輕地放,這樣就安全了!”
“鳥窩不一定在樹杈上,也有在低低的草叢中的。所以小男孩見到的鳥窩不一定在這么高的樹上,說不定是在一棵小樹上,如果課文中的樹畫得低一點就好了。”
“同學們說得真好。大家為了能保護鳥蛋都展開了合理的想象。老師聽出來了,小朋友們都很關心兩只鳥蛋的命運。我先代表鳥媽媽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對鳥寶寶的關心。如果每個人都能這樣,鳥寶寶一定會生活得很好,很好!徐程航,你對大家的解釋滿意嗎?”他高興地點點頭。
課堂上的亮點,源于學生精彩的發言。傾聽能及時發現課堂生成,能使學生感受到關注。課堂上一次無意識地傾聽,往往能使教學得以升華,使教師真正意識到課堂上生機勃勃的一面應該是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教師的備課應該隨著學生的狀態而調整、改進,這樣的課堂才會有生命的活力。
三、深層對話,是課堂生成的“潤滑劑”
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教學已經不再是教師一廂情愿的獨白,而應該是師生、生生之間自然且智慧的對話。“水嘗無華,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始發靈光。”思維的激活、靈性的噴發源于對話的啟迪、碰撞,只有深層次地對話才有閃光的'生成。而這就要求教師具有捕捉“焦點”話題的意識和能力,這種智慧源于教師用“知識的底蘊”和“精神的底色”長期滋養。靈感稍縱即逝,火花瞬間即滅,教師不能及時捕捉住話題的靈感、火花,就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參與對話的熱情。
在我們語文組的這學期教研活動中,我的同事在上《歡慶》這篇課文時,就和學生進行了一場精彩的對話,讓我記憶猶新。
生讀了課文。
師問:為什么課題是歡慶?
生1:因為這是舉國歡慶的日子。
生2:因為那天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問:祖國媽媽的生日是什么時候?
生1:十月一日呀!
師追問:那你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怎么來的嗎?
生1搖頭。
生2:因為十月一日是國慶節,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生3:不對,祖國媽媽是在有一年的十月一日生出來的。
(全班哄笑。)
師:對呀!祖國媽媽是在一年的十月一日誕生的,但你們知道媽媽有多少歲了嗎?
生1:很老了。
生2:五十五歲了。
師追問: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國慶節休息那幾天,我和爸爸、媽媽從縣府門前走過,我看到那里掛著橫幅,上面寫著:慶祝建國五十五周年。
(看來孩子們已經會觀察生活了。)
(其他學生低聲議論:祖國媽媽都這么老了。)
師問:都有誰來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引讀。
生1:“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讓我想起了一句詩句:霜葉紅于二月花。
(學生已能聯系學過的知識。)
其他生自覺齊背《山行》。
生1:我覺得楓林還有一種方式向祖國媽媽祝賀生日。
師問:是什么?
生1:楓林舉起美麗的鮮花。
(他馬上仿照課文的寫法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全班學生鼓掌。)
生2:為什么說有十三億的孩子?
生3:孩子是不是指我們這些孩子們?
生4:哇!有十三億兒童呀!
師解釋:在祖國媽媽眼里,老師、爸爸、媽媽,甚至爺爺、奶奶都是他的孩子。
生1:哦!祖國媽媽的孩子指的是十三億的人民群眾。
生2:老師,祖國媽媽是不是象我媽媽一樣年輕漂亮呢?
師:對呀!在你們心里,祖國媽媽是怎樣的?
生1:一定是年輕漂亮的。因為到處是高樓大廈。
生2:我想祖國媽媽一定很高很大。
師:是呀!在我們每個人心里祖國媽媽一定很高大很美麗。
生1:不,祖國媽媽一定越來越老了,而且越來越難看了。
(話音剛落,教室又一陣騷動,大家聽了都很驚訝。)
師追問: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生1:因為很多人亂丟垃圾,亂砍樹,祖國媽媽的頭發越來越少了,也越來越難看了。
生2:現在我知道該怎么給祖國媽媽祝賀生日了。我要幫祖國媽媽洗個臉。
(孩子們好像一下子悟到了什么都自覺得鼓起掌來。)
生3:我也要種些樹,讓祖國媽媽多長點頭發。讓祖國媽媽更漂亮。
生4:我一定要好好學習,以后能建設祖國媽媽,讓祖國媽媽過得更好。
(全班孩子們再一次主動鼓掌。)
師:祖國媽媽聽到你們這番話,一定很開心。
全班非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這堂課中,老師通過和學生親切而又深入地對話,充分開發了學生的閱讀潛能,充分、巧妙地利用課堂生成資源,培養學生的責任感,極大滿足和強化了學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學生帶著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課文所描繪的情境之中去,使學生由旁觀者變成為一個當局者,去親近人物,去“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和人物同呼吸共命運,“使其意皆若吾之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學生真的把祖國當成自己的親媽了,他們想著想著,講著講著,讀著讀著,越讀越有感情,越說越“親切”。
所以,在閱讀教學中,我們要構建對話教學的平臺,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益,使課堂充滿活力,使文本生動引人,使教師激情洋溢,使學生激動不已,使課堂教學生成一個又一個的精彩。
四、賞識評價,是課堂生成的“助推器”
師生積極的情感和態度,是促進課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賞識性評價是維系師生、生生有效對話的紐帶,是促使課堂生成的“助推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評價時相互賞識、相互激勵,能營造一種溫馨的氛圍,給學生以自信與信任、輕松與自由、個性張揚與思維放飛的土壤。在這種情境下,學生產生和釋放的能量將是超常和無法預測的,精彩的課堂才可能隨時生成。
有一次,在學習“長”字時,一個學生組詞“拔苗助長”,我一聽,心想:還會組成語,真不錯!隨之高興地問了一句:“知道什么意思嗎?”“知道。”“我們把苗向上拔一拔,幫助它快點長。”他說的意思只是從字面理解,很不準確,怎么辦?否定他,說出正確答案,讓他丟面子?不行,不能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要給以引導、鼓勵。于是我笑著來到它的身邊:“你可真了不起,還會組成語!”他聽到了我的表揚,欣喜之情易于言表。我緊接著說:“知道嗎,這個成語還有一個小故事呢!你愿意回家準備一下,明天講給大家聽嗎?”這個學生一聽,老師不僅表揚還委以重任,連忙點頭,高興地答應了。第二天一早,他就要求為大家講故事,我想他一定準備好了,就答應了。不出所料,他講的繪聲繪色,足見費了些心思。講完后,沒等我問,他自己就說:“昨天我講的意思不準確,應該是……”聽著學生能通過自己的學習糾正自身出現的錯誤,我的內心真是欣慰極了。我連忙評價到:“能夠結合小故事準確理解詞語的意思,這很好。希望你讀更多的故事,去積累更多的詞匯。你的頭腦中的知識會越來越豐富。”這生動、巧妙的評價語言學生聽后怎么會不被深深感染、大受激勵呢?學生高興地坐下了。眼神中滿是成功的喜悅。我想,他一定會以此為起點,去查找更多的詞語信息,當然,也絕不會忘記了解詞語的正確意思。
生成,追求的是教學的真實自然;課堂,再現的是師生“原汁原味”的生活情景。這樣的課堂無疑是美的!美在它的不加雕琢,美在它的清新單純,美在它的活力無限,美在它的返樸歸真。努力改進課堂教學,讓語文變得快樂,成為一種享受。這是語文恒久的理想和期盼,是語文的真諦和歸宿。理智對待每一個課堂動態生成,讓課堂的生命流光溢彩!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于生成使課堂更具魅力,希望對你有幫助!
【生成使課堂更具魅力論文】相關文章:
談課堂生成的魅力優秀論文1500字04-23
讓自己更具魅力作文04-11
課堂因生成而更精彩論文05-09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論文04-16
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的教學論文04-23
讓數學課堂走向動態生成論文06-22
讓快樂超越課堂課堂教學中的和諧生成論文05-01
語文課堂生成的甄別與掌控論文07-04
科學策略運用下高效課堂的生成論文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