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貿易保護研究論文
摘要:經濟全球化與貿易保護擴大化是一對矛盾。經濟的全球化促進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但貿易保護主義使發展中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探討了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同時也指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新貿易保護的特點與成因。
關鍵詞:經濟全球化貿易保護貿易自由
1經濟全球化的背景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化的界定,全球化是指跨國商品和服務交易及國際資本流通規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術的廣泛迅速傳播使世界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性加強。而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和生產要素超越國界流動,國際貿易、跨國投資和國際金融的迅速發展,高新技術的廣泛傳播,跨國公司作用顯赫,從而導致各國經濟活動高度相關,世界經濟整體化和一體化空前突出的經濟現象與過程。
經濟全球化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各國、各地區的經濟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相互融合成統一整體,即形成“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圍內建立了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規則,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機制。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經濟一統天下,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因此,經濟全球化是指生產要素跨越國界,在全球范圍內自由流動,各國、各地區相互融合成整體的歷史過程。
2經濟全球化的效應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從經濟角度看,全球化被視為經濟活動在世界范圍內的相互依賴,特別是形成了世界性的市場,資本超越了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自由流動,資源在全球范圍內配置。但同時我們在考察經濟全球化所產生的效應時,應該注意到其兩面性。
一方面,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和利用,從而增加總產出和消費者福利。對于單個國家來說,可以更為有利地利用自己具有比較利益的要素,獲得經濟全球化帶來的利益。此外,經濟全球化利益所產生的經濟驅動力導致了世界范圍內產業結構調整。這種調整必將促使不同產業在不同國家和地區間轉移,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經濟局面,加強各國經濟的相互依賴和相互協調。
另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也會產生一些負面效應,它可能導致國家的經濟及主權受到威脅,加劇財富分配上的不平等,加劇富國與窮國的差距,在世界范圍內形成新的壟斷以及加深經濟被動的影響。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20世紀90年代以來,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競爭過程中,其民族工業面臨生存的危機,工業化國家和不發達國家的人均國民收入差距不斷擴大,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已經影響到整個世界經濟的增長。
(1)世界各國經濟內部結構發展水平事實上存在不平衡。各國經濟結構不平衡表現在產業結構存在級差。從目前的狀況看,發達工業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存在固有的技術級差。由于這種技術級差的存在,發達國家在轉移技術時,一般都是在這項技術到成熟期時才開始轉移。這種級差技術轉移的結果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進一步拉大。在經濟全球化潮流推動下,世界市場引導國際產業的轉移,由于事實上已經存在著產業級差,必然進一步促使世界各國經濟的不平衡發展。
(2)市場利益引導有害產業的轉移威脅到發展中國家的社會綜合發展水平。在經濟全球化過程中,各經濟主體仍關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這使一些發達國家為了經濟利潤,把有損社會利益的污染產業、色情業及賭博業等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發展中國家為了追求數量增長,被迫或不自覺地接受這種轉移,致使其社會綜合發展水平下降。
3經濟全球化下的貿易保護
貿易保護最初源于重商主義,以本國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使各國競相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后來的凱恩斯的貿易保護學說、李斯特的幼稚工業保護理論,都為貿易保護提供了理論基礎。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自由貿易顯得愈發重要,也越來越表現出一定程度上的為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的發展帶來利益,但是對外貿易這把雙刃劍在帶來利益的同時也在沖擊著國內的產業,這點對于世界上的發展中國家來說尤其重要。因此,盡管當今世界的主流是倡導自由貿易,但是國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實行著貿易保護政策,其中也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發達國家。
3.1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新特點
在自由貿易理念流行、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的今天,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所實行的新貿易保護主義比舊貿易保護主義有很大發展。
(1)貿易保護傾向并沒有消除,各國的貿易保護措施出現了新的變化,即由公開轉向隱蔽,由固定轉向靈活,由單個國家自我保護轉向區域集團集體保護,由通過貿易政策保護轉向尋求國內產業政策保護等。《烏拉圭回合最終文件》的生效,使得像關稅、配額、進口許可證等傳統貿易保護手段越來越難以發揮作用,非關稅壁壘開始成為各國實施貿易保護的主要工具。諸如對反傾銷條款的使用、有秩序的銷售安排、安全、衛生防疫、技術標準等較之傳統的貿易保護手段更加多變和隱蔽,從而更能起到限制進口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還要將勞工標準、環保標準納入世貿組織談判議題,其目的是打著人權與環境的幌子,借機剝奪發展中國家的比較優勢,保護其傳統產業。區域性貿易集團的出現則使貿易保護措施添上了集團的色彩,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和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對外則形成統一對外的市場機制,對非集團成員實行貿易歧視。其貿易保護手段主要不是關稅,而是諸如技術標準、衛生標準、知識產權等形形色色的非關稅壁壘,這給集團外國家向集團內成員出口設置了障礙。
(2)通過產業政策對一國貿易實施間接保護是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又一特點。這是由于在制定貿易政策上,各成員都要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共同的國際準則制約。國際準則由國際性貿易準則和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組成,它是為了促進貿易自由化而做出的制度性安排。這些制度性安排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國借助貿易政策進行自我保護的能力。因此,各國政府或貿易集團便把貿易保護措施轉向不受國際貿易規范制約或者制約較少的國內或集團內經濟政策,其中產業政策日益成為一國或貿易集團實施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
(3)新貿易保護主義具有明顯的歧視性。這些非關稅措施都是針對特定國家的。由于新貿易保護主義一方面通過各種歧視性非關稅措施使國內工業避開國際競爭,另一方面又通過補貼手段促使本國產品占領其他國家的市場。
3.2經濟全球化下貿易保護的原因
(1)世貿組織成立的初衷是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發展,可是各國在世貿中仍是以國家利益為最終考慮因素。從經濟全球化的屬性上看,經濟全球化雖然有貿易自由化的一面,但是經濟全球化并不是無視國家的存在,而是尊重國家主權,強調國家利益至上。經濟全球化的這種內在屬性為一國實施貿易保護提供了政治和倫理基礎。從一國政策選擇的路徑上看,貿易保護是貿易自由的準備階段,而貿易自由則是貿易保護政策的演進目標。貿易保護對一國來講,具有雙重目標,其一對內是保護本國產業和市場,對外則是迫使別國停止不公平競爭行為,開放市場的有力武器;其二是培養和提高本國產業的競爭能力。其演變趨勢是取消保護,最終走向貿易自由。由于經濟全球化本身不能消除國家之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發展規律的作用,不能消除一國內部產業之間不平衡的狀況,所以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還將繼續并存,這種并存性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的。
(2)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決定了貿易保護上的針對性和歧視性。在經濟全球化下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主要表現為市場開放程度的相對平等性。具體表現為在世貿組織內發達國家之間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或者快于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開放程度;區域性貿易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市場開放程度要高于非成員等。所謂平等只是集團內成員之間的平等,但對集團外非成員而言卻無權享此待遇。可見,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雖然整個世界貿自由化程度提高了,但這種貿易自由只是一種相對自由,絕不是絕對自由。
貿易自由上的相對平等性必然決定貿易保護帶有明顯的針對性和歧視性。這種針對性和歧視性突出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貿易集團對內實行貿易自由、公平競爭的政策,對外實行歧視性的貿易保護政策。二是發達國家在積極推動貿易自由化的同時,仍在不斷地針對發展中國家大宗產品出口設置貿易障礙。發達國家推行貿易自由化的領域通常是其具有絕對優勢至少是具有比較優勢的領域,如資本技術密集型產業、智力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等。相反,發達國家對其不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別通過放慢市場開放程度,開展反傾銷調查,甚至上調關稅稅率等手段加強保護。值得注意的`是這種不公平的貿易保護行為主要是針對發展中國家采取的。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設置的貿易障礙,不僅削弱了發展中國家具有比較優勢產業的競爭力,而且也給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3)國際性或區域性經濟運行規則和超國家經濟組織,是影響一國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關系的外部制約因素。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市場擴大和各國之間經濟相互依賴性的增強,使得世界市場上的競爭由過去的對抗性競爭走向合作性競爭。對抗性競爭把競爭看作是雙方一場一決雌雄的較量,把對手趕出去,自己壟斷市場是這種競爭的目的。因此,在對抗性競爭的情況下,競爭中的雙方無論是國家還是企業在選擇競爭行動時都有很強的獨立性,很少受到約束。而合作性競爭則完全不同于對抗性競爭,合作性競爭的目的是保護競爭,反對壟斷,強調和重視競爭中的合作,并通過合作謀求共同發展實現雙贏。
目前已進入各國共同實行自由貿易的公平貿易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在分享他國自由貿易的好處的同時,在本國實行保護貿易政策。需要注意的是,發展中國家薄弱的經濟基礎和相形見絀的競爭力,使其難以在經濟全球化和自由化中短期受益。因此,發展中國家應該考慮各自國情、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參與的方式。但是,發展中國家必須認識到,自由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融合到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浪潮中去是發展中國家的唯一選擇。而全球化作為過程和主流的經濟發展方向,自由貿易和貿易保護兩種力量總是處于不斷的較量之中,但是貿易自由化始終是經濟發展的趨勢。
參考文獻
1王永,江耀生.論經濟全球化下貿易自由與貿易保護[J].經濟師,2003(1)
2楊正位.聯結自由貿易理論與保護貿易理論的嘗試[J].國際貿易論壇,2003(5)
3楊楊,莊英.關于貿易保護主義仍將長期存在的根源分析[J].中外科技信息,2002(7)
4程京武.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貿易保護之我見[J].經濟透視,2001(3)
5高海威.全球化背景下貿易保護政策的思考[J].北方經貿,2004(6)
【貿易保護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貿易結構優化研究論文06-01
戰略貿易理論研究的論文06-02
進口貿易技術溢出研究的論文06-02
環境保護研究論文12-30
關于轉口貿易發展研究論文06-01
貿易條件問題研究論文參考06-03
貿易均衡的政策選擇研究論文范本06-02
新時期繼電保護的廣域保護研究的論文06-13
環境保護與經濟貿易論文推薦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