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論文精選模板三篇
【篇一:思修論文范文】
謝謝你,正能量
正能量是當下最熱門的話題,而正能量的最高境界就是贊美,如果沒有贊揚的微笑照耀,我們怎能去感受、去愛?
微笑是一種感覺,是一種正能量。悲哀的說,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不知覺的人性中的悲憫逐漸開始變得麻木,直到有一天我們與微笑猝然相逢,心才會被正能量所俘獲。
——讓我們,學會撿拾。
拾回某些被忽略的、遺忘的東西。
還記得高考的時候聽到的一篇文章《坐在路邊鼓掌的人》,相信很多老師都拿它當做過押題熱點,可拋開這些,這篇文章真的感染到了我。
在大多數人看來鼓掌也許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情,可在我眼中——“鼓掌”是種正能量的代稱。“鼓掌”是種欣賞,同樣也贊美。我想,只有擅長贊美別人的人,才是最美的人。
生活在現實生活中,身邊的人變了、我們自己也變了。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總有一天,你會變成自己最討厭的那類人。”更為可悲的是,我們并不為這種自身的改變埋單,而是將它歸罪于世態炎涼。人們總是有理由,因為社會太現實了,我們的改變只是在保護自己……可是事實呢?
漸漸的,心像是被凍成了一坨冰,但內心深處依舊渴望被陽光一樣的東西融化。而幸運的是,在凄慘悲戚的現實中,真的有一種東西像陽光一樣融化了‘這團凝冰’——這就是正能量!
做到贊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看到那些比我們強的人,或者同自己付出相同卻得到了更為豐厚的收獲成果的人,我們真的能做到平心靜氣的起立鼓掌嗎?
我想,答案是不確定的。
想到以前看過的一個節目《感動中國人物》,里面講述的都是些大公無私的小人物,有貧困山區的教師、有底層工人還有些社會人。他們都是最鮮活的代表,而他們卻能綻放開生命的灼灼花朵,活的那樣有生命力。他們在用自己的力量精心侍弄著愛與美的培育。
相信很多人都同我一樣,每次看到他們的事跡都會不約而同的熱淚盈眶,而隨之而來的贊美是發自內心的,不加任何渲染。
這是種情感的沖擊!
我被深深地感動了,當得獎人的短片放出來時,我總是含淚在微笑,而感動的源泉并非他講述的不幸的一切或者一切的不幸,而是他們小小身軀所傳遞給世界的正能量。正能量就像是發光體,是世界上最好的藥劑,他們能治愈人們心中丟失的善念,是能勢必壓到冷漠的負能量。
贊美、鼓掌……這些都將世界的美好放大化,升華一切‘善’的概念。毫無置疑,我們需要它!
謝謝你,正能量。
【篇二:思修社會實踐論文】
時間無情的在我們年輕的臉上留下歲月的痕跡,不知不覺間,來到石家莊計算機職業學院將近一個學期了。在這段時間里面,伴隨著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的變化,使我們對自己的人生道路充滿了迷茫,顯現出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
就在我們處在迷茫的時候,它走進了我們的身旁,更走進了我們的心間。它就是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它就像我們的父母一樣的疼愛我們;像老師一樣的關心我們;像朋友一樣的幫助我們。在它那盞明燈的指引下,我們走出了人生的迷茫期,大步的邁向幸福的陽光大道。
通過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使我們形成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揚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為逐漸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合格者和接班人,打下了扎實的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意義重大而深遠。
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連接社會的橋梁。我們應該追求遠大的理想,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意識具有能動性,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而理想屬于意識范疇,科學的理想信念是當代大學生乘風破浪,搏擊滄海的燈塔和動力之源。是健康成長,成功就業和開創未來的精神支柱。科學的理想信念引導大學生做什么樣的人做什么樣的人,指引大學生什么樣的道路,激發大學生為什么而學。大學生追求崇高的理想信念,在為實現社會理想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理想,是自身成才的需要,是國家和人民的殷切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客觀要求。
我們生在和平的年代,我們應該感到慶幸,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歷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繼續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做生生不息,自立于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愛國主義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基本要求。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不能忽略一個問題,它就是價值觀問題。價值觀是指關于價值的特殊觀念系統。進一步說,它是人們在處理價值問題,特別是那些普遍性價值問題所持的立場、觀點、態度的總和。價值觀特有的形式,是人們頭腦中有關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統。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社會的經濟、政治、道德和文化領域,還是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著價值問題。人們如何理解和對待這些問題,內心深處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堅持和追求什么,都是價值觀所特有的思想內容。社會意識歸根到底反映社會存在。人們有什么樣的價值觀,是同他們有什么樣的社會地位、生活方式和條件相聯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產物。正因為如此,作為人的有意識的選擇和追求,價值觀就有了自覺與盲目、真實與虛幻、先進與落后、正確與錯誤等性質和程度上的差別。一種價值觀是否科學、合理、先進,歸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樣的主體利益、條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發展的規律和人類歷史進步的趨勢相一致。
價值觀對主體的行為有著深層的導向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總是像心目中的`“坐標”、“天平”和“尺子”一樣,隨時都在起著價值判斷的作用,以確定自己行為的方向、態度和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盡可能地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去生活,有什么樣的價值觀就有什么樣的精神面貌和行為取向。因此,我們要重視價值觀問題。
從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的法律層面,使我們正確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內涵,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概況,熟悉我國社會主義法律的基本運行機抽,明確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主要任務;樹立社會主義法治觀念,養成自覺依法辦事的習慣;增強國家安全的義務;培養社會主義法律思維方式,努力維護社會主義法律權威。在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基礎上,掌握我國憲法和其他部門基本法的主要精神和內容,樹立法律意識和增強法律素質,正確行使自己的權利,嚴格履行自己的義務,依法律已,依法維護國家利益和自身的合法權益,自覺地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以適應社會法治化的需要。
【篇三:思修論文范文】
回顧改革開放二十年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歷程,主要有四條基本經驗:
(一)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要為培養人才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證和育人環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氛圍。
如果說,育人是學校的“骨”和“筋”,那么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就是“氣”和“神”。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
(二)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虛事實抓,虛功實做,軟件硬抓,軟硬兼施,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二十年的實踐證明,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把目標、內容、政策和載體由虛變實,體制、機制、隊伍和投入由軟變硬,才能真正做到軟任務硬化,軟意識強化,軟指標量化,把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三)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建設。在思想建設上,要始終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道德建設上,要始終堅持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在文化建設上,要始終突出思想教育的功能。(四)高校學生思想道德教育,要樹立大局意識,提高宏觀含量。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必須置身于日益豐富和快速變化的社會生活,放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大背景下考察,社會急劇變革的大環境中分析,世界新科技革命大格局里研究。拓寬視野,開闊思路。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自我封閉,不能自我循環。
當代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心態環境集中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個中心:以自我成材為中心,學生中出現了考研熱、實用知識熱、晚自習率高、去圖書館人多的現象。但深入分析部分學生的成材動機與國家的振興、社會的發展聯系不多,主導思想是自我價值與自我奮斗,與黨的培養目標,與“四有”人才的標準有較大差距。
兩個矛盾:學生自我期望值高與教育教學改革的矛盾,要求改革呼聲很高,但一旦改革傷害切身利益,往往表現出不滿情緒;學生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與落后的文化娛樂設施的矛盾,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文化娛樂手段落后,許多學校周邊文化是社會低俗文化(影視廳、歌舞廳),不能滿足學生高品位的文化需求。
三個壓力:學習、經濟、就業壓力。學習壓力,就業市場的競爭,使學生更加注重自我完善,求知欲旺盛,對市場經濟急需的新知識、新技能反映敏感。經濟壓力,由于招生收費并軌,學校出現了部分經濟困難學生,約占學生總數的20%,其中特困生占5%。經濟困難學生是指家庭人均收入800元以下的;特困生是指每月伙食支出80元以下的。
家庭經濟能力脆弱,難以支撐學生完成學業。就業壓力,人才招錄和使用上某些不公平競爭,擔心自身才能和發展前程會被無規則的選人用人機制斷送。
四個轉變:由關心西方思潮(包括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轉變到關心中國的國情,從80年代的“西方熱”轉向90年代的東方文化熱;
由不著邊際的高談闊論,轉變到比較求真務實;由關心國家、關心社會,逐漸轉變到關心個人發展機遇,過分關注眼前的機會和發展;由一味地追求出國留學,轉變到國內尋求用才之地。
五個更多:大學生在觀察問題處理問題上往往表現出五個更多。
更多地采用生產力的標準,而不是意識形成的標準;更多地采用市場經濟標準,而不是傳統道德標準;更多地采用批判的標準,而不是建設的標準;更多地采用“與國際接軌”的標準,而不是“中國特色”的標準;更多地采用具體利益的標準,而不是抽象的政治標準。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深刻變化。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變化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結構的變化密切相關。從某種意義上講,大學生價值取向的變化反映了整個社會價值取向演變的趨勢。對大學生價值取向演變的評價,應著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著眼于21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和“四有”新人的培養。當代大學生價值取向的主流呈健康向上的趨勢,自立、競爭、公平、效率時代意識明顯增強。從整體看,多種取向并存;
從個體看,多數學生尚未形成完整的、穩定的人生價值觀念,在一些問題上常常表現出矛盾或多變狀態。就發展趨勢而言,由于利益主體的多元化,人們對利益追求的強化,社會對個人正當利益的肯定,大學生價值取向中消極因素呈增長趨勢,如不加強教育引導,勢必走偏方向,釀成嚴重后果。通過調查分析,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的變化有以下特點:
兼容性。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社會政策對個人利益的承認和肯定,青年學生開始追求進取務實,協調并重的價值選擇,表現出明顯的兼容性。
主體性。不少青年學生在人生價值觀上崇尚自我,以個人為主體,注重個人奮斗,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部分學生過份注重個人奮斗、個人發展,集體和協作觀念,服務和奉獻精神以及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足。在社會活動中愿當主角,而不愿當配角,不愿做重復性、輸出性工作,總擔心自己被耽誤、被埋沒、被大材小用。
多樣性。價值取向的多樣性主要表現在群體取向的多樣性。青年學生對成材的設計是多視角、多方位的。
(1)以學業為目標;
(2)以從事社會活動為目標;
(3)以出國、經商、賺錢為目標;
(4)對人生未來的發展沒有正確目標。
時代性。青年學生的價值取向體現了公平、效率、競爭、自立的時代特征。
不穩定性。青年學生的人生價值的選擇和判斷極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處于不穩定狀態。部分學生對同一問題的判斷,會因為聽了一場英模報告或遇到一件不順心的事情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這說明青年學生的道德教育有很強的可塑性。
矛盾性。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傾向產生疑慮;一方面在學校接受許多正面觀點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極敗壞現象又感到無所適從。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存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
在改革深化、開放擴大的社會環境里,確立大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馬克思列寧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這是高校思想道德建設需要解決的新課題。我們要抓住世紀之交的歷史機遇,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時代緊迫感,注視新變化,研究新矛盾,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
【思修論文】相關文章:
誠信的大學思修論文06-18
思修論文格式模板03-25
思修社會實踐報告論文03-25
思修社會實踐論文04-05
大學思修論文基本格式要求圖解03-23
論文:對修身修什么的點滴淺思06-18
大一思修論文摘要示范07-16
關于人生態度的思修論文03-24
思修實習報告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