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O視角下的創業教育模式分析論文
摘要:高校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是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會計專業背景的大學生具備創業所需要的基礎知識,在創業人才培養上具有先發優勢。筆者在分析傳統創業教育模式局限的基礎上,提出基于市場實戰情境下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設想,以期對構建具有我校自身辦學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創業教育;模式;市場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家戰略的提出,高校對創新創業人才的培養成為實現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2015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頒發的《關于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雙創”人才培養的目標和任務。同年10月,在長春舉行的首屆“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上,國務院總理李指出,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生力軍,教育部門和廣大教育工作者要積極開展教學改革,切實增強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新精神。在宏觀政策的指引下,我校充分發揮基層首創精神,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的應用型大學的辦學定位,積極推進以創業課程開設為抓手的創業人才培養機制建設,在創業人才培養模式及路徑等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并積累了一定經驗,但在與創業教育開展較好的兄弟院校的比較中,仍然存在著培養模式單一,培養效果難盡人意的問題。會計專業背景的大學生具備創業所需要的基礎知識,所開設的課程涉及財務、管理、經濟等內容,所以在創業人才培養上具有先發優勢。鑒于此,筆者試圖拋磚引玉,基于會計專業背景對我校大學生創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探討,以期對構建具有我校自身辦學特色的創業教育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傳統創業教育模式的局限
創業在《辭海》中的解釋為“開創建立基業、事業”,美國學者杰里夫提蒙斯則認為創業是一種思考、推理結合運氣的行為方式,這種行為方式,是一種在商業領域中進行勞動、創造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行為過程。因此,可以認為“創業是創業者對自己擁有的資源或通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孫康寧,2016年)但是,不管如何定義創業,創業都離不開建立在市場基礎之上的實踐活動。所以,創業教育應立足于實踐,使學生能夠具備積極進取、不畏挫折的精神品質,具備善于發現機會、勇于創新實踐的綜合素質。創業素質的培養是長期而緩慢的,它要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的認知過程,這就決定了創業思維的養成和創業素質的具備主要來自于創業者的長期實踐,是一個內生變量。而傳統的創業教育模式卻忽略了這一點,大都致力于創業環境的改善與創業知識經驗的傳授,大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種模式:(一)轉化模式轉化模式是指將高校科研項目成果或企業研發項目市場化。談模式主要有兩種形式,一是將高校已有的科研成果市場化。學生通過參與科研強化理論知識,并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尋找創業機會。二是由企業提供研發項目要求,學生完成項目研發。相比較而言,前者的研究色彩更濃于后者。但這兩種形式的共同缺陷在于對體現學生創業素質培養的實踐環節的脫節。我國高校科研成果市場化的程度雖難以量化,但高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偏低,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校科研成果具有嚴重的學術化傾向。沒有市場基因的科研成果如何尋找創業機會?其次,我國企業大多為中小型企業,企業生產方式粗放、抗風險能力弱,很少有動力去進行研發創新。所以,轉化模式在實踐中很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二)合作模式合作模式是指高校、企業、金融機構等各利益主體進行充分協作,共同推動創業教育,常見的有“校———企”、“校———銀”合作。高校側重于提供創業知識和經驗,企業為學生創業提供實踐平臺,銀行等金融機構則為學生創業提供一定金額的資金融通。合作模式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創業環境的改善。但在現實環境中,以盈利為目標的企業,在創業平臺搭建和提供過程中如果沒有類似所得稅減免之類的好處,企業少有動力去參與。再者,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市場風險極大的創業項目進行資金融通時,會不會通過提高融資門檻來降低自身的風險?如果創業環境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那么合作模式下的創業教育必然難以形成合力,效果也會大打折扣。(三)實踐模式實踐模式是指高校通過搭建創業模擬系統平臺,模擬市場條件下的公司運營來增強學生的創業體驗。該模式下常見的形式有兩種,一是建立創業模擬實驗室,二是舉辦創業類競賽。我校建立的企業資源計劃ERP實驗室和舉行的創業大賽就屬于這種模式。實踐模式具有易操作、教學相關性強的優點,但也存在內容簡單、手段僵化的缺陷。首先,實踐模式為了確保程序能夠順利推演和進行,都會對業務進行綜合和簡化,脫離了創業所將要面臨的客觀復雜環境。其次,實踐模式下教學內容的設計與選擇主要由校內缺乏創業實踐經驗的教師負責,針對性不強。學生也大多只是按照相應程序要求進行逐步運行和操作,程序和手段的僵化使得學生很難提起創業學習的興趣。再次,實踐模式下對運行和推演的結果考核缺乏科學性。眾所周知,市場是創業最好的試金石,而實踐模式下結果的考核卻具有太強的主觀性。
二、構建市場實戰情境下創業教育模式設想
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離不開市場這個關鍵因素。創業作為一種商業領域中的實踐活動,離不開市場,離不開促銷運營和服務創新。“創業需要把新思想、新思路付諸實現,達到獲利。實現價值的過程,也就是持續實踐的過程。創業者就是一種傳統意義上的事業開拓者和經營者”。(孫康寧,2016年)所以,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應立足于市場,充分發揮學生市場主體意識。同時,由于學生群體的特殊性,我校在構建創業教育模式時,應致力于整合創業資源,打造多方位、立體化的動態創業平臺系統。
(一)一個富有生命力的動態平衡創業平臺,應基于若干子系統的良好運作和互動創業需要本領和本金,更需要創業精神和理念。所以首要的子系統就是“理念更新”。我校可以在大面積開設創業教育課程的基礎上,擇優選拔出具有創業意愿的部分學生,再在其中篩選出具備創業精神的學生進行創業理念的更新和強化。第二個系統是“經驗傳導”,創業經驗的傳輸可以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增加創業成功的機率。有創業經驗的導師可以來自三個方面:一是有創業經驗的現任教師;二是創業成功的校友或社會人員;三是創業平臺中已經過市場檢驗的創業項目學生。“杠桿資金”子系統主要解決創業所需要的一定物質基礎,包括場地和資金。所有經濟資源應按公允價值衡量,創業項目學生(團隊)承擔較小比例出資,其他部分由學校和金融機構或有創業意愿的教師籌資,以股份化方式注入。第四個子系統是“團隊建設”子系統,創業需要借助團隊的力量。創業者一方面可以在創業相關協會舉辦的有關活動中,如座談、沙龍等活動中發現志趣相投的伙伴,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學校舉辦的各類創業競賽中,尋找出類拔萃的佼佼者進行合作。第五個子系統是“項目評估”。創業項目最終要面向市場,所以學校要積極聯系社會資源,引進第三方進行項目前景的專業評估。同時,學校應大力建設“創業項目庫”,項目來源可以是科研成果,也可以是企業委托項目,還可以是學生創業的“金點子”。學生創業項目的選擇,可以來自“創業項目庫”,也可以是自發形成的、具有一定市場價值的項目。
(二)一個可以長期良性發展的創業教育平臺系統,應使相關利益方能夠在符合成本效益最優的前提下實現共贏高校創業活動的開展,主要涉及高校、創業學生、社會企業三方面。在這個系統中,高校的職能集中在創業項目實施學生的選拔以及一定物質資源的提供上。具有創業精神學生的篩選,可以建立在我校已有的創業課程、創業協會、創業競賽的基礎上,只需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選拔。物質資源的'提供,從供給角度可以分擔給社會金融機構或者校內有創業精神和意向的教師,同時經市場檢驗成功的創業項目則可以將項目初期籌資時的股份轉讓,以使資金回流并得到補充,從而使得資金實現良性自循環。創業學生則可在這個系統中獲得創業所需的各種資源。同時由于自有資金的投入,學生會更有壓力,一方面他們會主動尋求項目經營所需的各種知識,另一方面則會具備“所有者意識”,更加珍惜和愛護創業項目,創業教育也才能更好地體現出正向性。
(三)一個能夠得到廣泛參與的創業教育模式,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教育功能在這種模式下,全體學生都可以自由平等自愿的參加各層次創業活動。大體來說,創業課程的開設屬于基礎層次,具有創業精神學生的篩選屬于選拔層次,進入市場的創業項目屬于應用層次。敢于冒險、勇于承擔、富有企業家精神的學生畢竟是少數,所以通過“團隊建設”可以使參與創業項目的學生面擴大。同時,借鑒現代企業制下的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其他學生可以小額眾籌的方式入股已進入市場的創業項目,變旁觀者為參與者。這樣,學生不但會關心“自己的”創業項目,而且會主動將其和其他創業項目相比較,真正變“讓我學”為“我要學”,極大的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教師端來看,學生求知欲的增強可以反饋于教師的教學活動,要求教學活動的設計應在理論指導下更加偏重實踐,教師的學習主動性也會被激發,起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四)實戰情境下的創業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兼顧長期和短期目標的實現從長期來看,創業教育要服務于國家戰略需要,要努力構建良好的創業生態,充分發揮資源整合和利用功能。短期目標則更加偏重于帶動就業,以“創新推動創業、創業帶動就業”為目標,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順利開展我校的創業教育。由于實戰情境下的創業教育模式立足于市場,學生可以充分的接觸市場、有效整合學校資源和社會資源,為畢業后的就業打下堅實基礎,所以針對性更強、效率更高、效果也更好。短期目標的實現,使學生有實際的獲得感,從而可以影響、號召更大范圍的學生參與創業。同時,由于實戰情境下的創業教育模式可以兼顧到各參與主體的利益,教師、學校、企業等方面的積極性也會極大的提高。在長期互利共贏的合作中,對構建我校良好的創業生態體系自然會起到“以點帶面、長短兼顧”的促進作用。
三、結語
創業教育是國家崛起、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應結合大學生富有激情、敢于冒險但風險承擔能力弱的特點,堅持市場導向,充分發揮教育功能,激發學生的主體創業意識。同時,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高校所面臨的具體環境。所以,充分意識到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前提下的創業教育模式,才是有著持續生命力的創業教育模式。作為教育工作者,希望市場實戰情境下的創業教育模式可以使更多的大學生能夠具備創業素質,更高效、更安全地全面接觸社會和市場,進而能夠持續創業。
參考文獻:
[1]孫康寧,傅水根.淺論大學生創業能力的可訓練性[J].中國大學教學,2016(04):27-30.
[2]李磊,姜勇.樹立創新人才培養全面素質質量觀[J].中國高等教育,2016(12):7-50.
[3]陳謙.國內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中的制約與突破[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2(04):30-33.
[4]高文兵.新業態下大學生的靈活就業和創業[J].中國高等教育,2015(17):7-10.
【CFO視角下的創業教育模式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高校教育模式下創業教育論文08-07
高校創業教育模式分析論文08-06
能力場視角下的高職教育管理模式研究的論文07-04
全過程視角下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08-07
創業教育模式改革論文08-06
培養模式下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論文08-07
故事教育分析下的小學拼音教學模式策略論文08-01
現代教育技術下高職教學模式分析論文06-27
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分析論文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