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科學研究方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
環境科學研究方法是青島農業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中的主干專業課程,該課程綜合實踐性很強,結合環境科學類實驗設計方法與數據分析實驗,讓學生對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為形成完整的環境科學知識體系奠定基礎。然而目前,很多高校在這門課程中依然采用灌輸填鴨式理論教學模式,過多強調深奧的理論知識而忽略實踐課程,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興趣,嚴重影響教學質量。根據目前社會需求以及高校環境類人才培養現狀,我們改革傳統教學內容,創新理論教學與科學研究、生產實際相結合的課題教學模式,建立具有青島農業大學特色的環境科學學科。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環境科學研究方法的教學內容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理論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實驗設計、數理統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相關回歸等數據分析方法。結合本校環境科學的專業特色,本科畢業生多從事農業環境監測與評價方面的工作。從而要求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農業環境監測的特點相結合,在數據統計分析例題方面主要強調監測類數據的總結和分析,建立實用性較強的教學體系。目前,這門課程還沒有適合的教材,以往教材理論部分過于強調數理統計的原理和方法,深奧難懂,與環境科學專業的結合性較差。因此該課程需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內容改革:
1.強調基本理論的應用性
我們采用蓋均鎰編著的《試驗設計與數據分析》,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根據農業院校環境科學專業特色,聽取專家建議和學生反饋意見,自編講義,引用環境科學類實驗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提高對數據分析的實際應用性。另外對課本上面繁雜的數理統計公式進行簡化式教學,主要強調公式的實際應用性,忽略復雜的推導過程。
2.課程內容緊密結合學生的畢業方向
根據專業特色,明確學生就業和考研這兩個畢業方向。課程學習以畢業方向為指導,就業學生主要側重學習環境類監測數據的獲取和分析。考研學生則更側重環境類實驗的設計與實驗數據的整理與分析。學生認識到學習該門課程與自己畢業緊密聯系,會激發學習熱情,主動獲取更多的知識為就業或考研做好準備。
3.課程內容與時俱進
利用信息網絡,強調課程內容的新穎性,把握環境科學研究方法的發展動向,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介紹全新研究方法的進展和前沿領域。并適當結合科研文獻,分析新穎的環境類實驗設計方法和數據分析方式,給課程學習注入活力。
二、實踐教學的改革
實踐教學是環境科學研究方法課程學習的重要環節,實踐學習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全程參與,帶著問題主動學習,從而實現對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培養。我院該課程實踐教學改革主要從課堂實驗、參與教師科研課題和分析企業監測數據三部分實現。
1.課堂實驗改革
實驗課采用自主編制實驗教材,學習SPSS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和推導。適量增加環境科學實驗設計性和綜合性實驗,讓學生全程參與實驗設計、實驗布置、實驗管理和實驗數據分析各環節,提高綜合性實驗的效果。其次,以環境實驗數據為實例進行分析,實現數據的整理和深層次挖掘。還利用多媒體課件和FLASH動畫仿真技術展示實際生產工藝以及環境類監測數據的獲取過程,使得課堂講解生動清晰,有效提升授課質量。
2.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
把本科學生進行分組,根據環境科學專業的師資情況,分組參與教師的科研課題。結合大學生創新立項項目,培養學生的自主科研思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查閱文獻,根據實驗目的設計實驗內容,并安排實驗進度開展具體實驗工作并分析整理實驗數據,培養其創新和科研能力。
3.分析企業監測數據
讓學生利用現有的理論知識整理和分析企業監測數據,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現課本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巧妙的結合。學生自主完成數據分析報告并組織報告展示,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三、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
合理有效的課程考核能考察課程質量和授課效果。本課程學習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應信息量大、公式多、難記憶并計算困難。因此本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進行改革,理論和實踐知識考核分數各占50%。其中理論考核主要以理解和分析內容為主,多為案例分析題,根據具體實驗目的設計實驗,或分析實際數據。實踐考核主要根據科研訓練的表現以及對實際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環境科學研究方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探索任重道遠,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增加實踐教學環節的創新性和實用性,必定能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符合應用型人才要求的環境科學本科學生。
【環境科學研究方法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體育教學模式課程改革論文06-21
略論動畫創作課程教學模式的改革論文09-10
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4-13
淺談建筑法規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6-21
二維動畫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6-26
高校環境設計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論文07-07
高校體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論文06-26
實驗課程教學改革環境科學論文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