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合唱入門教學研究論文
一、在孩子心田播種“合唱”的種子,走近“合唱”
1.攜手合作,播撒“合唱”的種子
合唱是一門讓孩子通過聲音的合作感受表現和諧的藝術,所以筆者認為“合作”是合唱的種子,是合唱的基礎。在音樂課堂中“合作”可以多種多樣。
(1)節奏合作接觸節奏的初始階段,為了能讓孩子更形象深刻地記住節奏,于是有了用“走”“慢走”“跑”等生活中的動作來表示“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八分音符”等常見音符,用這一連串的動作來形象地表現黑板上抽象的一條條節奏。在完全熟悉了節奏的情況下,就可以加入聲音的合作了,從易到難,遵循原則。首先可以是一組“走走走走……”另一組為“跑跑跑跑跑跑跑跑”的合作,最后可以嘗試簡單的兩條節奏的合作練習。隨著游戲的深入,學生有了合作的意識,從剛開始的只顧我自己,到在不一樣的“你”中去尋找統一。
(2)樂器與歌聲的合作幾年前就提倡樂器走進課堂。沙球、雙響筒、圓舞板……都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怎樣把他們運用到我們的“合唱”教學中來呢?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做,只是還沒來得及發現,這其實就是“合唱”教學的鋪墊……讓孩子在音樂與伴奏樂器中找到共性,可以是情緒上的,也可以是音色上的,一個好的合唱隊員必須要有一雙會“聽”的.耳朵。選擇好合適的節奏后就是“唱”與“奏”的合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合唱,不同于我們平常的是一個旋律聲部是由童聲演唱的,一個旋律聲部是由孩子控制打擊樂器“演唱”的,在這個特殊的合唱過程中,相互聆聽、相互協調、相互合作的合唱精神從未改變過。
2.學會欣賞,讓“合唱”和我們越靠越近
在小學低段的欣賞內容中,因為孩子們的音樂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多以歌曲為主,而歌曲中又多以童聲齊唱和童聲獨唱為主。孩子們在音樂課堂上接觸合唱作品的機會幾乎為零。為了不讓孩子們等到教材上出現合唱的時候有一種“陌生”“突然”的感覺,我們可以有效地利用學校的音響資源。例如,課間時間、大課間活動時間、中午休息時間等等,播放一些好聽的適合兒童聽合唱作品,如《歌聲與微笑》《下課十分鐘》等,只作為純粹的欣賞,潛移默化地讓“合唱”靠近孩子,親近孩子,讓“合唱”不再陌生。
二、讓“合唱”在孩子心田生根發芽,走進“合唱”
1.充分利用柯達伊手勢,走進合唱
在蘇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就接觸到了柯達伊手勢。柯達伊手勢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我們的教學實踐中,它可以通過空間的手勢幫助孩子們建立固定的音高概念。而我們對柯達伊手勢的運用也僅限于音階和單音的練習上,殊不知其對合唱訓練也是有效的。我們利用柯達伊手勢從簡單的單聲部練習,上升到單音延長的簡單雙聲部練習,最后到類似于(輪唱)的雙聲部練習,通過這樣循序漸進的練習,孩子們已經跟著我們的手勢不知不覺走進了合唱里,產生了“聲部”的概念。
2.合理對簡單的單聲部歌曲做加法,體驗合唱
小學中低年級段的歌曲中,有很多篇幅短小、旋律易掌握的歌曲,很適合教師對其進行二度創作,使孩子們能夠更多地體驗合唱。(1)長音伴隨在執教《鐘》這一課時,利用鐘這一音樂形象發出的聲音與原有旋律進行合理疊加形成簡單合唱:在第二聲部加入“當-當-滴答滴答滴”。又例如,《長吧,小孩》歌曲的副歌部分:在第二聲部加入“快長大-快快長大吧”。這種長音伴隨形成合唱對于孩子說,比較容易找準音,對合唱增強了信心。(2)三度音程疊加三度音的疊加對剛剛接觸合唱的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們可以結合圖譜或者是柯達伊手勢同時進行幫助孩子們找到自己所在聲部的音高。在教材的選擇上,盡量選擇樂句較短,旋律音重復簡單的樂句進行疊加。例如,在執教《牧羊女》這一課時,結合了羊寶寶和羊媽媽的聲音在“555550”的地方進行“333330”的疊加,這種疊加能夠讓孩子體驗合唱音與音之間的融合。
3.齊唱變輪唱
輪唱也是“合唱”的一種,雖然大家所唱的旋律基本相同,但是起始時間不同,對孩子們的抗干擾能力要求比較高。在選擇歌曲的時候,選擇一些節奏比較規整統一的歌曲,例如,《閃爍的小星》《共產兒童團團歌》《放哨歌》等,其中進行曲風格的歌曲尤為適用。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還要注意,任何一種合唱的教學都不是單一存在的,它應該貫穿在游戲、活動、情景里,學生才會情不自禁地跟著教師走進合唱里。只有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才能把“合唱”做足做實。
【小學音樂合唱入門教學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的論文09-24
小學音樂情境教學研究論文09-23
小學音樂多元化教學研究論文09-23
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研究論文09-24
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策略思考論文02-16
小學數學教學研究論文05-31
小學體育趣味教學研究論文01-22
小學體育游戲教學研究論文01-22
小學體育籃球教學研究論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