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健康需求與體育運動情況的關系研究論文
有調查研究發現,“健康”是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首位目的[1 -6],這意味著健康需求與體育運動情況之間可能存在著密切聯系,譬如自覺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大學生可能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而認為自己非常健康的大學生可能覺得不需要參加體育運動。大學體育改革不僅需要改善體育運動條件、校園體育文化、大學體育管理機制、體育教育內容等外部要素,還應幫助大學生建立正確的健康意識。
1 對象與方法
1. 1 對象 于 2014 年 9-10 月隨機抽取中國地質大學( 武漢) ( 600 名) 、華中師范大學( 200 名) 、華中科技大學( 200 名) 、武漢科技大學( 200 名) 、山西大學( 200 名) 、山西財經大學( 200 名) 、云南大學( 200 名)和海南師范大學( 200 名) 在校大學生 2 000 名,隨機發放調查問卷 2 000 份,回收問卷 1 917 份,有效問卷1 832 份,有效回收率為 95. 57% .其中男生 1 136 名,女生 696 名; 理科學生 556 名,文科學生 340 名,工科學生 844 名,92 名學生未選專業; 大二學生 804 名,大三學生452 名,大四學生676 名( 大一新生尚在適應階段,因此被排除) .年齡 17 ~ 25 歲,平均年齡( 20. 83± 1. 35) 歲。
1. 2 方法 根據相關文獻資料[7 -13],編制“大學生體育運動參與情況調查表”,除人口學變量外,問卷包含5 個選題,其中主觀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觀身體健康水平采用 Likert 5 點計分,1 ~ 5 分別代表“非常健康”“健康”“一般”“不健康”和“非常不健康”[7,9 -10].體育運動質量的評價指標包括: 過去1 周體育運動頻率,分為從不參加、偶爾參加、經常參加和每天參加4 個等級; 過去 1 周體育運動強度,分為小強度、中等強度和大強度3 個等級; 過去1 周體育運動平均持續時間,分為0. 5 h及以下、0. 5 ~1 h、1 ~1. 5 h、1. 5 ~2 h、2 ~2. 5h、2. 5 ~ 3 h 和 3 h 及以上 7 個等級。
1. 3 統計學分析 問卷效度由 5 名具有高級職稱的大學體育教師進行評判,認為問卷能夠滿足本研究調查需要。調查數據采用 SPSS 11. 5 軟件統計分析,然后進行頻數分析和方差分析,檢驗水準 α =0. 05.
2 結果
2. 1 大學生主觀健康水平和體育運動質量 81. 1%的被試認為自己心理健康,60. 9% 的被試認為自己身體健康。55. 5% 的被試參加小強度的體育運動,72.2% 的被試偶爾或從不參加體育運動,但比較珍惜體育運動的機會,只有 16. 1%的被試平均每次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低于 0. 5 h.
進一步分析發現,不同年級大學生參加小強度體育運動的比例均超 過 50% ( 大 二 55. 72%、大 三59. 29% 、大四 52. 08% ) ,參加大強度體育運動的比例均很低( 大二 4. 48%、大三 2. 65%、大四 2. 08%) .此外43. 75%的大四學生參加體育活動時長0. 5 ~1 h,而類似時長的大二學生比例是 34. 21%,大三學生是36. 54% ; 達到 1 ~ 1. 5 h 的`大二和大三學生比例分別為30. 53% 和 30. 77%,而大四學生只有 21. 09%.各年級均有超過 60%的大學生是偶爾參加體育活動( 大二66. 67%、大三63. 39%、大四60. 42%) ,而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比例均在 20% 左右( 大二 20. 9%、大三18. 75% 、大四23. 61% ) .
男生參加體育運動的質量明顯優于女生,參加中等強度體育運動的男生比例有 52. 11%,而女生只有23. 21% ,因為 76. 19% 的女生參加小強度體育運動;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男生比例是 27. 92%,而女生只有 10. 71%; 73. 53%的女生每次參加體育活動時長在1 h 以內,而 59. 61% 的男生每次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超過 1 h.
2. 2 大學生主觀心理和身體健康水平對體育運動質量的影響 由表1 可見,體育運動頻率、體育運動強度和體育運動持續時間在不同主觀心理健康水平之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F 值分別為 1. 068,1. 259,0. 441,P 值均 > 0. 05) .提示大學生主觀心理健康水平對體育運動質量沒有產生明顯影響。體育運動頻率、體育運動強度在不同主觀身體健康水平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F 值分別為 1. 591,0. 067,P 值均 > 0. 05) ,但體育運動持續時間在不同主觀身體健康水平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F =2. 456,P= 0. 045) .
2. 3 主觀心理和身體健康的交互效應對體育運動質量的影響 主觀心理和身體健康水平的交互效應對體育運動參與頻率、體育運動強度和體育運動持續時間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 P 值均 >0. 05) .見表 2.
3 討論
我國大學生通過體育運動增進健康的愿望提示,大學生主觀健康水平與體育運動質量之間應該存在重要聯系,其中可能性就是主觀健康水平會影響體育運動質量,但該假設在本研究中因無充足證據無法證明。本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主觀心理健康、主觀身體健康和兩種主觀健康水平的交互效應對體育運動質量的影響均無統計學意義,僅主觀身體健康水平在體育運動持續時間上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有調查顯示[1 -6],60% 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參加體育運動的目的是強身健體,但是我國大學生中進行體育鍛煉的人數比例僅在 30% 左右[14 -16],意味著很多大學生并沒有因為“強身健體”的想法而實際參加一定量的體育運動,可見體育運動質量沒有受到主觀健康水平的明顯影響,因為缺乏體育運動實踐,主觀健康水平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
調查結果還顯示,比較健康的大學生體育運動持續時間明顯高于非常不健康和非常健康的大學生。
提示大學生自我保健意識較強,為了保持或增進健康,通常會保證較長時間的體育運動。雖然不能有效判斷健康和不健康知覺是否影響大學生體育鍛煉質量,但能夠看到非常高的身體健康和不健康知覺會導致大學生減少體育運動時長。
盡管本研究不能充分闡釋大學生主觀健康水平與體育運動質量的關系,但依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目前我國大學生的主觀健康水平對體育運動質量的影響不明顯,暫時可以不用擔心大學生主觀健康水平與體育運動質量之間的連鎖反應,促進大學生參加體育運動的當務之急是增強外部動機; ( 2) 大學生主觀健康水平對體育運動質量存在潛在影響,自覺非常健康或非常不健康的大學生依然存在不運動或運動質量低的可能。
4 參考文獻
[1] 蘭自力,趙克。 我國部分省( 市) 高校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現狀調查分析[J]. 中國體育科技,2001,37( 3) : 22 -23.
[2] 李海冰,王超英。 武漢地區普通高校大學生課余體育活動現狀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2,36( 1) : 100 -102.
[3] 樓蘭萍,虞力宏。 浙江省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狀況及相關問題研究[J]. 體育科學,2004,24( 6) : 78 -80.
[4] 郝海濤。“長三角”地區普通高校課外體育活動現狀與對策[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5,39( 11) : 108 -110.
[5] 潘志賢,孫明興,李犀。 大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動機的調查與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 12) : 1636 -1637.
[6] 楊培基,周學兵,于曉東。 我國部分地區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狀的研究[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 6) : 91 -93.
[7] MCHUGH J,LAWLOR B. Perceived health status is associated withhours of exercise per week in older adults independent of physical
【大學生健康需求與體育運動情況的關系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體育運動器材消費情況研究論文11-02
亞健康與體質及證候的關系研究論文04-15
大學生勞動關系管理研究論文07-04
大學生寢室室友關系研究論文03-30
體育運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論文08-21
高校陽光體育運動需求探討論文11-01
公共關系研究論文02-26
完美主義及其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進展論文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