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一年級實驗活動分析論文
摘要:實驗是科學課的重要內容。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實驗活動中,教師的語速要緩慢而有節奏,并能夠時刻關注學生,及時的評價,讓學生科學、有序地完成實驗活動,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形成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關鍵詞:小學科學;一年級實驗活動;案例研究;認識感官
隨著科學新課標的頒布和實施,科學課走進了一年級課堂。作為一門以“科學探究”為主要方式的實踐性課程,實驗是科學課的重要內容。一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不能長時間地關注課堂學習。他們剛剛走進小學,識字量少,更不會寫,又是第一次接觸科學課,對科學實驗更沒有任何概念,聽說讀寫和自我管理能力都極為有限,也不知道怎么小組合作,更不會安安靜靜地做實驗,不懂得如何去傾聽。這些現象和問題都會干擾科學實驗活動的開展,造成一年級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爭搶、吵鬧,甚至是打鬧等現象,使得科學實驗活動不能有序、有效地開展。那么,如何減少并降低這些干擾?如何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有的放矢地指導一年級學生開展實驗活動,提高一年級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養成良好地實驗習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在實際教學中,以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用感官觀察》第一課《認識感官》為例,嘗試從實驗活動的指導、實驗規則的約定、實驗匯報的組織等方面著手,切實有效地指導一年級學生認真開展實驗活動,提高一年級實驗教學的效率。
一、實驗活動的指導要指向明確
在一年級開展實驗活動,教師不僅要細致耐心地指導好實驗活動的過程和步驟,讓一年級學生清楚地知道這個實驗活動要怎么做,明確要做哪幾步、每一步要做什么,一步一步地,一個一個地交待清楚。有了明確的指向,學生拿到實驗器材后,就會明白要怎么去做,怎么合作。因此,在一年級開展實驗活動,離不開教師精心而指向性明確的指導。如《認識感官》一課,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人體“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等感官,利用這些感官來觀察事物,獲取事物的信息。這一課中有四個活動,分別是用眼睛看、耳朵聽、鼻子聞、舌頭嘗和皮膚感覺。這四個小活動,是讓學生用眼睛、耳朵、鼻子、舌頭、皮膚感官去觀察,了解這些感官的作用。活動多,一個接著一個。那么如何去指導這些實驗活動的開展呢?教學中,教師針對不同的感官,進行了有針對性的指導,明確的指向,從而讓學生能夠運用不同的感官認真地觀察。
(一)用眼睛看
“用眼睛看”實驗活動中,教師側重指導學生如何用眼睛看、用眼睛看什么的方法,指導學生學會用眼睛一步一步地來觀察周圍的事物。在教學中,教師出示了一幅隱藏了各種小動物的圖,讓學生睜大眼睛尋找圖中隱藏的小動物,說一說他們的樣子、大小、顏色等。實驗指導的指向性非常明確,第一步找一找,第二步看一看,要從樣子、顏色、大小等方面來看,通過明確的步驟方法,教會學生用眼睛觀察世界。第一步的“找一找”,是初步地看,大概地看。這一步的“看”是找到小動物,知道小動物的名稱。等學生找到、看到圖中的小動物,知道這個小動物的名稱之后,再指著這只小動物,讓學生再用眼睛看(觀察),這是第二步的“看一看”。第二步的“看”,是細致地“看”,即“觀察”這只小動物形狀、顏色、大小等。這是對小動物更進一步的“觀察”,從而獲取這只小動物的外形特征的信息,不僅讓學生能夠根據這些外形特征,記住這只小動物,以后遇到就能夠辨別出來,更重要的是學會了如何看,看什么。因此,在“用眼睛看”的活動中,教師采用了這兩個層次的“看”,即“觀察”,由“尋找小動物”的觀察,遷移到“認識小動物”的觀察,一步一步地指導,一層一層地遞進,讓學生學會用眼睛觀察的方法,觀察一個未知的事物時,先整體觀察大致的輪廓,再到局部的“觀察”,了解事物的細節,最后綜合起來,就可以獲取更多的信息,能夠牢記事物的特征。這就是用眼睛觀察的核心所在。
(二)用耳朵聽
同樣,“用耳朵聽”的活動中,教師指導學生分層次、有目的地去“聽”,讓學生認識了“耳朵”這一感官,知道了“耳朵”感官具有“聽”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播放了兩次聲音。第一次是讓學生聽到各種聲音,描述和模仿聽到的聲音,認識到耳朵“聽”的感官作用。第二次再次聽聲音,想象聲音背后的故事。這是訓練學生帶著目的去聽,帶著任務去聽。每一次的目的和任務不同,但二者之間又是相互聯系的。第一次是聽各種聲音,知道耳朵這一感官的作用是“聽”各種聲音,從而獲得信息。第二次是聽各種聲音想象故事,這是對學生聽的專注訓練,用一句話說出故事,這更是對學生說的訓練。因此兩次“聽”的活動,目的明確,任務簡潔,指導到位,學生聽的認真,想象豐富。從學生的反饋來看,學生聽的很認真,故事編的很豐富,說的很完整。
(三)用鼻子聞、舌頭嘗和皮膚感覺
在“用鼻子聞、舌頭嘗和皮膚感覺”的活動中,教師采用了小組合作探究完成。在指導中,不僅明確了做什么,還明確了誰做。首先,教師交待清楚了小組內如何聞、嘗和感覺,提出了三個小要求:第一個要求,組長拿到托盤,放在小組內,每一組的四位同學輪流聞一遍,然后記住它的氣味。第二項要求則是由組長掰開桔子皮,分給每一個同學,一起分享食物。嘗的時候,用舌頭細細地品嘗,記住桔子的味道。第三個要求則是把桔子皮敷在手上、臉上,摸一摸、碰一碰,去感受。等每一組學生聞、嘗、摸,都做完以后,教師明確要求學生請把每一組產生的塑料袋和桔子皮放在托盤上,由小組長再把它送給老師。這樣明確的要求,一句一句地交待清楚,而且老師在交待時,遇到需要強調的地方,都是加重語氣并延長聲音,予以強調,讓一年級的學生聽清楚、聽明白。在《認識感官》一課的實驗活動中,教師能夠有針對性、有層次地指導一年級的學生看、聽、聞、嘗和感覺,指導看的方法,聽的步驟,聞、嘗、感覺活動的要求,讓學生學會正確地觀察,從而深刻地了解了“眼睛”和“耳朵”等感官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一年級的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一定要根據每一個實驗活動的目的和要求,緊扣一年級學生的特點,有步驟、有條理地進行指導,有明確的指向,讓一年級學生學會科學、有序地開展科學實驗活動,長此以往的訓練下去,學生的科學實驗能力一定會得以培養和提高。
二、實驗規則的約定要簡潔明了
在小學一年級進行科學實驗活動,一定要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遵守實驗規則,這樣才能順利地開展實驗。否則,在實驗活動中,學生沒有規則的約束,那實驗活動的過程是怎一個“吵”字所能形容得了的?因此,在實驗活動指導結束后,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實驗活動的特點,提出相關的實驗規則和約定,讓學生在實驗活動的框架中,受到“約定”的制約,才能更好地進行實驗。由于一年級學生對于很長的要求不會聽進去,更不會記住。所以,在實驗活動前,對一年級學生提出的實驗規則和約定一定要簡潔明了,甚至是一些簡短的“口號”,讓學生跟著重復一下,學生才會記住,才會在實驗中遵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在《認識感官》一課中,為了學生能夠順利地利用感官認識事物,在“用耳朵聽”和“用鼻子聞、舌頭嘗和皮膚感覺”的活動中,教師明確地提出了兩個實驗活動規則和約定。
第一個約定:“老師希望每一位同學在進行第二項活動的時候,仔細地聽,把你所聽到的聲音、所知道的答案,記在你的心里,等聲音結束,舉手告訴老師,可以嗎?”在用耳朵聽的活動中,教師提出了“聽”實驗活動規則“仔細聽”、“聽完記在心中,結束后,舉手說。”在教師強調這兩個規則時,教師放慢了語氣,延長了“仔細聽”“記在心中”“結束后舉手”等字眼,讓學生聽到規則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明白:我在聽的過程中,要怎么做,要仔細聽;記在心中,是聽的時候不能插嘴;結束后,要舉手回答,不能搶著說。這些就是對學生在“用耳朵聽”的實驗活動中的規則,教師通過明確的要求,希望學生能夠遵守這一條規則,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安靜地聽,學會舉手回答等課堂行為的規定,讓學生學會如何科學地“聽”和“說”的習慣。教師在“用耳朵聽”的環節中,采用“約定一”的形式,告訴學生“聽”的要求和規則,讓學生明白如何去聽,要遵守什么規則。這樣一個簡單而鮮明的“約定一”,拉近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讓一年級學生知道這是我和老師的“約定”,這是我和老師個體之間的悄悄“約定”,就像我和好朋友“拉鉤鉤”一樣,一定要遵守。學生從內心是接受這個“約定”,并且會牢牢謹記這一“約定”。而老師在學生聽的過程和匯報交流中,時刻以這個“約定”來約束學生,“這位同學遵守了和朱老師的約定。你真棒!你看,這是一個守約定的孩子。”教師通過這個“約定”,不斷地強化學生要遵守“約定”的規則,養成遵守規則的意識,從而能夠有序、有效地開展“用耳朵聽”活動。第二個約定:“當你完成所有的活動以后,立刻回到自己座位上,然后坐正,這樣老師一眼就能看出來哪一組完成了這項活動,可以嗎?”因為這是一個小組合作探究的活動,所以教師在這里提出的“約定二”就是調控該活動結束的約定,讓學生知道聞、嘗、摸結束后,我要坐正,要遵守這個“約定”,教師就會看到,并且表揚自己。
因此,這個“約定”再次讓學生知道實驗結束后,自己要怎么做,才是最好的。而這個“約定二”也確實給這項實驗活動帶來很好的效果。當老師說:“我一眼就看到第七組同學完成了他的活動。你們四個都是遵守約定的好孩子。老師等會兒把貼畫給你們貼上。好嗎?”“真是個守約定的好孩子。”各組學生就會看著第七組的同學坐端正,組長送實驗材料給教師。因此,“約定二”給了學生實驗結束的提醒,讓學生明白實驗結束后還有活動在等著我們呢!有了“約定二”的提醒,一年級學生能夠在實驗活動結束后,迅速地調整心態,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安安靜靜地等待著,認認真真地匯報著。從學生的匯報中,學生用鼻子聞到了桔子的清香,嘗到了桔子的酸酸甜甜的味道,用小手、小臉蛋感覺到桔子皮是冰冰的、涼涼的、軟軟的……這些感受是多么生動呀。在一年級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每一個實驗活動的目的,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實驗活動規則,讓學生在每一次實驗活動中,都有重點地遵守一項或兩項實驗活動規則,慢慢地訓練,一點一點地養成,學生就會慢慢對科學實驗活動中要遵守哪些規則等牢記心中,學會說,學會傾聽,學會探究。
三、實驗匯報的組織要有序精彩
小學科學實驗活動開展之后,要組織學生匯報、交流,讓學生分享實驗活動中的發現。一年級學生愛表現、愛說,但往往說的很散亂,沒有一定的科學邏輯。因此,在學生交流匯報中,教師有意識地去引導學生交流,幫助學生有條理地、完整地匯報。如《認識感官》一課中,在小組合作完成鼻子聞、嘗桔子和用皮膚感覺桔子皮的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了一場精彩的匯報。在匯報中,教師采用智慧的語言和肢體語言,“要怎么樣讓老師一眼看到你們完成活動了?”讓學生從活動的熱鬧中漸漸地安靜下來,學生很快地進入到匯報交流中。在匯報中,教師一步一步地引導,用鼻子聞到了什么氣味?用小舌頭嘗到了什么味道?學生剛剛親自聞和嘗,感受很深刻,自然匯報的就很生動。教師就在學生的精彩匯報中,引出了“皮膚”這一感官。因為“皮膚”感官,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認知。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皮膚”感官,教師在活動中,讓學生用小手去摸一摸桔子皮,用小臉蛋去碰一碰桔子皮,學生感受到“涼涼的”“冰冰的”“軟軟的”。
而當老師問用小手摸一摸、小臉蛋碰一碰桔子皮的感受時,學生更是放開手腳,大聲地說:“冰冰的、涼涼的、軟軟的”。這時,老師告訴學生,這些“冰冰的”“涼涼的”“軟軟的”都是我們手上和臉上的皮膚感覺到的,介紹皮膚是人體最大的感覺器官。這時學生才知道,原來我們感受到的“冰”或“涼”都是手上、臉上的皮膚感覺到的。學生知道“皮膚”的感覺作用后,教師再次讓學生用手上的皮膚去摸一摸周圍自己喜歡的物體,看看有什么感受。學生開心地去摸,去感受。因此,在認識“皮膚”感覺器官中,教師利用觸摸桔子皮,讓學生知道“皮膚”感官。知道“皮膚”感覺器官后,再次用手去摸周圍的事物,體驗到“皮膚”感官的作用。這一感官的認識,就是從學生的匯報中開展的,顯得水到渠成,而又恰如其分,符合一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在一年級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要精心地引導學生交流匯報,做到有序,從而才能達到精彩的效果。組織學生交流匯報,是將實驗活動過程中的發現和收獲,與其他同學共享,讓一年級的學生學會分享、學會交流、學會表達。這也是科學素養的一個重要的組織部分。此外,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特點,教師不能語速過快的說話。所以,在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說話的語速一定要緩慢而有節奏,語氣要親切和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同時,教師還要時刻地關注學生,予以評價,好的要表揚,不好的行為要委婉地指出來,避免其他學生再犯。如《認識感官》一課中,當學生用手上的皮膚觸摸周圍喜歡的物體活動結束后,課堂上出現了一個學生不和諧的“啊”的一聲尖叫。
老師悄悄地說:“啊!把老師都嚇到了。來,安靜。看老師,好嗎?來,你說。”教師用“老師都被嚇到了”一句,讓剛剛發出尖叫的學生知道了聲音那么大,居然把老師都嚇到了,那更不用說其他同學們了。所以,老師用自己的感受告訴那個發出大叫的同學一個提醒:要安靜。在一年級小小科學實驗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指導要指向明確,讓學生了解實驗活動的目的和要求;根據實驗要求,給學生制定簡潔明了的實驗規則和約定,調控科學實驗活動過程;實驗活動結束后,要有序、精心地組織學生匯報交流,分享在實驗活動中的收獲和感受,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實驗活動的有趣。同時,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實驗活動中,教師的語速要緩慢而有節奏,并能夠時刻地關注學生,及時地評價,讓學生科學、有序地完成實驗活動,使得學生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形成實驗能力,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小學科學一年級實驗活動分析論文】相關文章:
科學實驗小論文11-13
科學實驗小論文11篇11-13
科學實驗小論文(精選11篇)11-13
科學實驗小論文(11篇)11-13
科學實驗小學作文09-06
科學小實驗小學作文11-19
實驗分析報告11-10
實驗分析報告12-02
小學科學論文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