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論文
重點稅源管理是組織收入的基礎性工作,就是各級稅務機關通過各種方式,調查、分析跟蹤監控重點稅源企業收入增減及稅負變動趨勢,及時準確掌握應征稅款的規模與分布,對重點稅源的現狀及其變動趨勢做出合理判斷,有針對性地研究改進措施、實施科學決策、強化稅收管理的一系列管理活動。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具有現實而重要的意義。
(一)實現科
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征納關系的必然要求。加強重點稅源管理,可以有效的實現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的征納關系,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納稅服務。通過對重點稅源的管理,增強為納稅人服務的意識,認真落實各項納稅服務措施,提高服務水平,切實減輕納稅人負擔,積極為納稅人排憂解難;嚴格執行各項稅收法律法規和政策,自覺、虛心接受社會各界監督,實現征納和諧。
(二)構建稅源管理的長效機制的必然要求。通過加強重點稅源管理,促進稅收分析、納稅評估、稽查檢查和稅源監控“四位一體”的良性互動。對稅源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漏洞,通過深入分析、研究,以點帶面、舉一反三,及時完善制度、改進工作、強化管理、堵塞漏洞,不斷提升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通過對不同類型重點稅源的具體管理,進一步加強了解企業的生產流程、經營管理情況、財務核算和財務管理情況以及企業執行稅收政策的情況。強化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可以提高稅收宏觀預測、分析及調控能力,有效提升對全局收入預測水平。
(三)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稅收收入的必然要求。重點稅源企業對經濟的發展、對稅收收入的實現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點稅源企業經營的好壞不但影響著當地經濟,而且對就業、完善市場經濟、財政收入的實現都彰顯其重要性,拉動經濟等方面的巨大作用。通過加強重點稅源的管理與服務,為企業獻言獻策、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發展。而分析、預測、評估、檢查等管理手段是促進收入增長的最重要的途徑。一個地區的重點稅源繳納的各稅收入總額往往會占到本地區稅收收入總量的50%以上,戶數在10%以下。抓好重點稅源管理,基本上也就把握住了本地區稅收收入總量的變化和預測的各項指標。加強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工作,一直是稅收征管的重頭戲。
二、開展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探索
近年來國稅局在原有的管理模式下不斷探索重點稅源管理新方法、新思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點稅源企業稅收收入逐年遞增,為國稅局整體稅收收入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理順運行機制,搭建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平臺
正確的決策依賴于可靠的信息,而可靠的信息獲取必須有暢通的運行機制作保障。基于這種認識,國稅局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與探討,初步構建了上下內外“雙層聯動”的重點稅源監控運行機制。對內,明確了計統部門和一線稅源管理部門的職責和聯系,對外,規定了納稅人的權利和義務,明確了報送的質量要求和時限。在局“雙層聯動”的總體框架下,基層單位結合自身實際確定了信息傳遞渠道。根據工作需要,在廣泛征求征管一線人員的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辦法和制度,為重點稅源監控搭建系統的工作平臺。在制定和落實了《國稅局重點稅源戶管理辦法》、《重點稅源檔案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定重點稅源風險管理制度,對重點稅源戶管理引入風險管理機制,著重抓稅源流失風險大的問題和環節,實現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對各主體稅種的入庫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異常變化,有選擇地對該稅種所屬重點行業和重點稅源戶的稅負水平進行縱向、橫向對比分析,及時把握重點行業和重點稅源的變化和發展趨勢,根據行業稅負標準和預警區間,對稅負異常的重點稅源戶進行篩選,由稅收管理員調查了解相關情況,按規定開展納稅評估。
(二)完善組織架構,構建重點稅源管理體系
為落實重點稅源管理責任,國稅局按照分類管理的要求,結合機構調整,對稅源管理機構進行了結構性理順和調整,城區范圍內的重點稅源企業,由稅源管理一科集中管理;城區外的重點稅源企業,由所在地基層分局按所轄區域實施屬地管理。重點稅源企業管理集中到具體科室/分局的同時,設置了重點稅源管理崗,由專人負責重點稅源管理,建立了“重點稅源崗稅收管理員—科長/分局長—分管局長”三級重點稅源管理體系,逐步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的稅源監控網絡。管理人員按照《稅收管理員制度》和《重點稅源戶管理辦法》的要求做好重點稅源戶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在此基礎上著重抓好重點稅源戶的信息管理、日常評估管理和收入分析管理等工作,定期組織開展重點稅源的分析,通過同行業、同規模納稅人的稅負比較,來反映本局稅源的潛力和征管質量,對發現異常的重點稅源戶及時安排巡查走訪。在年度終了一個月內對重點稅源戶的管理情況進行總結,根據經濟發展形勢和相關的稅收政策變動情況,對今后的稅收收入進行分析、預測,指導我局的重點稅源監控工作。
(三)分類分行管理,細化重點稅源管理標準
由于國稅局地處市區商業中心,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大型商場較多,銀行、保險及跨地區總機構也都集中在市區內,從行業分布來看,批發和零售業重點稅源戶達到戶、電力供應戶、自來水生產及供應戶,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戶,遠洋貨物運輸戶,商業銀行戶,制造業戶(其中分布個行業小類)。從行業分類看,重點稅源企業在第二產業中占的比重較大,占稅源監控戶數的%,第三產業占%。針對重點稅源戶的
行業分布情況,國稅局按行業分別設置重點稅源管理臺帳,并根據各行業的特點進一步細化稅源監控指標,初步建立了以重點稅源管理臺帳為依托,以健全的制度作保證的較為完善的重點稅源分類管理體系,有力促進了重點稅源監控工作的開展。分類管理要求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體現在巡查走訪的內容上。將企業房產原值、土地使用面積、實收資本、平均職工人數、工資總額等稅源的變化情況以及應征稅款、入庫稅款、欠繳稅款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等作為對重點稅源戶進行巡查走訪的重點內容,提高巡查走訪工作的針對性。二是體現在綜合治稅上。對國地稅共管的重點稅源戶,加強與地稅部門征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
管信息共享,擴大對重點稅源戶戶籍數據、開票數據、認定數據的信息交流,充分利用地稅部門的信息資源,為重點稅源戶的納稅評估提供可靠的依據和案源。對其它重點稅源戶,加強與發改委、交通局、水利局、國土局、房管處、建管處等部門的協調溝通,按月取得全市范圍內各項目審批立項、開工情況,為稅源監控提供可靠的保證。通過與上述部門的數據交換和比對,有效地實現了對重點稅源戶的全方位控管,提高了重點稅源監控的效率。三是體現在重點稅源戶分析預測報告上。根據行業特點,設置了有針對性的稅收收入分析指標,對已巡查走訪的重點稅源戶,稅收管理員逐戶根據巡查走訪獲取的數據和行業分析指標進行綜合分析,填制《重點稅源戶分析反饋報告》。內容包括:納稅人的本期情況分析,結合經營、生產工藝的周期、技術等行業特點,對各個指標的增減情況及增減的原因進行分析;納稅人的稅源變化預測,通過對納稅人本身因素、稅收政策因素、其他因素的分析,對稅源變化情況進行預測;征管建議,提出對加強同行業或同類事項稅收管理起促進作用、借鑒作用的管理措施和方法。
(四)實施領導管戶,提高重點稅源管理層次
為了進一步加強國稅機關與重點企業之間的工作聯系,更好地為重點企業做大做強,為弱勢群體提供及時、便捷、高效的稅收服務,努力構建科學發展、和諧共贏的新型征納關系,按照《市國稅系統實施綠色辦稅通道服務的意見》的要求,國稅局黨組成員每人直接管轄轄區內的戶重點稅源企業,領導干部通過直接管戶提高了稅源管理水平、了解和掌握企業經營及稅源變動情況,更及時為納稅人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服務。一是采取協助受理方式。對需稅收管理員處理的稅收事項以及企業反映的緊急重要情況和問題協助受理,每月征期內協助受理納稅人申報資料的審核以及票表比對工作,在征期后協助對納稅戶的催報催繳,在日常稅收管理中協助稅源監控、稅源調查、納稅服務、稅收分析、文書檔案等管理服務工作。二是采取協調督導方式。對企業反映的屬基層科室、分局職責權限內應當解決而未能解決的稅務事項,負責督導解決。三是采取走訪座談方式。每人每季度定期對兩戶納稅人進行走訪一次,與企業負責人及財務負責人進行座談,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與納稅變動趨勢,宣傳和輔導新頒布和實行的稅收法律法規,如新《企業所得稅法》、新《增值稅暫行條例》和實施細則及相關的配套文件,特別對以來新購入設備可以抵扣固定資產進項稅額進行詳細輔導,使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座談中征求企業對稅收機關在納稅服務、稅收管理和稅收執法中的意見,對企業反映的問題一一記錄并在日常工作中予以落實和解決。四是采取現場辦公方式。對符合要求的審批項目,會同機關相關科室及重點稅源管理人員現場辦公,及時為企業辦理,受到了企業的好評。五是采取政策快遞和稅法咨詢方式。對新的稅收政策與管理動態信息及時傳遞給企業,并且根據企業的需要,隨時提供稅法咨詢服務,對不能解答的問題,及時請示上級領導機關給予答復。
(五)利用信息化手段,有效提高稅源監控工作效率
利用信息手段對重點稅源實施全方位的監控,是提高監管質量和效率的必由之路。國稅局全面推廣應用了國家局開發的重點稅源監管應用軟件tras,率先實現了重點稅源監管軟件、計劃快報軟件和統計報表軟件的“三統一”,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充分利用tras軟件強大的分析功能,對每一戶重點稅源企業上報的數據進行分析比對,從中發現問題和疑點,并及時進行監控和評估。在此基礎上還完善了報表審核公式,實現數據互審。與其他軟件相比,tras軟件除了具備強大的分析功能外,還具有完善的審核功能。我們利用tras軟件各報表任務可互設審核公式的功能,完善了重點稅源報表的審核公式。通過增添數據互審公式,避免了重點稅源報表過程中數量級錯誤等一些常見的問題,提高了數據質量,為稅收趨勢分析提供了數據支持,較大程度地發揮了信息手段在重點稅源監管中的作用。
三、重點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盡管我局在重點稅源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和償試,也收到了一定效果,但重點稅源監控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如下:
(一)重點稅源管理力量的薄弱及人員素質,影響了稅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目前對重點稅源企業配備的管理人員相對較少,管理科、分局重點稅源管理人員只有少數幾個人。雖然在源泉控管上已基本做到了稅務登記、催報催繳、發票管理等方面的管理,但在深入企業了解情況,掌握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等涉稅信息的動態管理上缺乏深入,對重點稅源也只是心存關注、實缺監控,無法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重點稅源監控。另外稅收管理員的責任感、業務能力、評價考核體系對稅收管理員的素質要求很高,但目前有一些負責重點稅源企業的管理員在稅收征管工作中只求不出錯,不求高質量,對企業上報的重點稅源報表只要審核通過,根本無力保證數據的正確性,看錯數據表的單位,把萬位表當成個位表的現象也時有發生,要從企業上報的數據中,發現企業深層次存在的問題了就更談不上,缺乏創新和開拓進取精神,因此造成對重點稅源企業監控力度不強,管理水平不高。
(二)注重靜態管理,動態管理缺位
從目前重點稅源監控管理的現狀分析,不僅整個監控環節滯后,而且方法也比較單一,多側重于對事后靜態信息的分析與評價,且其真實性、準確性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而對于納稅人在經營過程中即將發生和正在發生或已經發生的涉稅事項等不確定的動態信息監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動態信息資料,客觀上形成稅源監控與管理工作和納稅人的經營行為的脫節,普遍缺乏對納稅人經營活動全部信息的掌握和事前、事中動態監督分析。尚未形成企業、金融、稅務等部門的信息共享及相互制約機制。稅源監控方式與過去比雖然有了很大改進,但計算機網絡的應用和征管信息化仍處在初級階段。國稅、地稅、工商、金融、部門尚未真正聯網,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受到制約,國稅機關目前還無法全面、準確、廣泛、及時地獲取納稅人的全部(特別是外部)征管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
信息,給重點稅源的監控管理造成了一定難度。目前基層管理員僅停留在對企業填報的申報數據、入庫數據及相關涉稅指標的收集、上報,缺乏對重點稅源變化情況的跟蹤管理和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趨勢的預測、監控機制。
(三)重點稅源監控和管理方式與當前形勢不適應
目前,稅務機關對稅源監控與管理主要采用下戶了解和電話咨詢的方式。這兩種方式所了解到的稅源信息只能是稅務機關問什么,納稅人就答什么;納稅人說什么,稅務機關就聽什么,信息采集的科學性、規范性不強,真實性不夠,缺乏足夠的互動性和有效性。同時,由于相關稅法尚不完備,納稅人不按規定向稅務機關提供涉稅數據和資料的情況時有發生,納稅人上報重點稅源監控報表相關法律、法規沒有明確,造成上報數據質量參差不齊。從權利義務來講,上報質量的好與壞一個樣。這些直接影響了稅務機關對稅源的有效監管。此外監控報表體系本身的審核、檢驗規則也不完善:目前僅對企業填報的稅收表各項入庫信息有較嚴格的審核、比對,而對其他諸如財務報表、產品表等缺乏嚴密的數據校驗,造成了數據質量的邏輯審核不嚴。
(四)信息化應用程度不高成為制約管理質量的瓶頸
目前依托信息化對重點稅源數據庫的數據管理的支撐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雖然網上直報方式實現了信息化無紙辦公,但各項指標的采集與填報仍要手工操作,不能從相關支撐系統直接取數,一方面增加了企業的工作負擔,另一方面也增加了稅務機關審核數據的工作量,同時手工操作也增加了數據出錯的風險。另外,有一些重點稅源戶是共管戶,既是國稅的重點監控企業,同時也是地稅的重點監控企業,而且各項監控指標是一致的,實際上存在著重復填報現象。另外對重點稅源監管軟件tras的應用,稅收管理員只是把它當成一種固定的任務,而沒有把它當成有效的管理手段,每月只是把企業的相關數據在tras填寫上報,而沒有充分利用該軟件強大的分析、計算功能為我們的重點稅源管理提供參謀、助手的作用。
四、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幾點思考
(一)強化對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
強化稅收管理員制度落實,是加強重點稅源監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合理配備人員、提高人員素質的有效途徑。一是應合理配置人力資源,科學調整工作崗位。要把那些責任心強、業務素質好的稅務干部安排到重點稅源管理崗位,大力充實稅收管理員隊伍,從人力資源上優先保證對重點稅源企業監控管理的需要。二是要對重點稅源管理崗位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培訓,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把稅校及其他地區有經驗的老師、管理員請過來開展培訓,另外我們也要不斷的走出去,通過委托稅校定期組織重點稅源管理培訓班,把我們一線及相關科室重點稅源管理骨干都輪訓一遍,組織業務骨干到重點稅源管理水平較高的地區參觀學習,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經驗,通過培訓和學習使每一名重點稅源管理人員都能夠適應這一崗位、干好這一工作。三是要明確落實重點稅源管理責任,不斷完善稅收管理員制度。真正建立落實獎懲激勵機制,充分發揮稅收管理員管好、管細、管實重點稅源企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遵循管戶與管事相結合、管理與服務相結合、屬地管理與分類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大力強化重點稅源管理。要通過落實稅收管理員制度,使其及時掌握重點稅源企業各種涉稅動態信息,全面了解掌握納稅人履行納稅義務的真實情況,把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落到實處。使重點稅源企業稅收管理員執法活動有記錄、執法過程可監控、工作結果可核查、工作績效能考核,形成一種良性循環和持續改進的管理機制。
(二)強化對事前、事中的動態管理
真正落實好重點稅源監控管理制度,注重事前、事中的動態管理,提升監管效能。應定期深入重點稅源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的生產、經營、資金運營、稅收入庫和稅源變化情況;及時了解監控稅源企業經營變化的趨勢,對重點稅源企業的收入進行分析和預測。對于入庫稅款較大、財務狀況變動異常的企業,應及時了解市場行情、行業指標等動態情況,到企業實地了解生產經營、資金周轉情況,分析、預測稅源的變化情況和發展趨勢,并進行持續有效的跟蹤管理,及時發現、掌握征管的薄弱環節和稅源潛力。加快建立社會綜合治稅網絡,采集獲取重點稅源企業的外部信息。應盡快實現與工商、地稅、銀行等相關部門的微機聯網,建立健全相關信息交流傳遞制度,確保各項征管信息采集完整、真實、準確有效。從而強化稅收分析預測,著力實現對重點稅源的動態監控。
(三)強化對重點稅源監控長效機制的建立健全
首先要完善相關稅收法規,明確重點稅源納稅人的報表填報義務與責任。建立相應的獎懲機制,對上報質量好的納稅人給予某種“特定”權利,諸如優先評選“a”級納稅人,對連續多次出錯的單位列入稅務部門誠信“黑名單”,喪失一些納稅優惠資格。此外還要完善報表系統的數據檢驗規則,對于審核出現錯誤數據的,系統將提示出錯信息并無法完成上報,以促進企業正確填報。其次要建立重點稅源長效管理機制,根據本地稅源管理和稅收管理員工作的實際需要,完善稅源管理制度和稅收管理員工作制度;強化層級管理,明確相關職責。創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實效。
(四)強化對依托信息化管稅的應用程度
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技術支撐,將網上申報系統、征管系統和企業“一戶式”檔案進一步完善,提高信息采集量,并與第三方信息、重點稅源數據庫有機結合,使企業的征管基礎信息和申報、入庫等涉稅指標能自動獲取,減少手工填報和數據審核的工作量,同時也能保證數據質量。要發揮信息支撐作用,充分利用現有數據與第三方信息的比對分析,不斷挖掘加工,發揚信息管稅的優點,并做好信息處理與個人職業分析的有機結合。要充分利用tras軟件,利用其強大的數據分析功能,為提高稅源分析質量、拓展數據應用效能提供較好的信息化平臺,使我們的重點稅源管理水平上檔次。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
【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加強稅源管理的幾點建議論文07-01
關于加強高校實踐教學的若干思考論文07-05
重點稅源調研報告12-25
加強國有林場管理的若干思考論文07-02
市地稅局加強稅源管理的情況報告09-18
加強鐵路運輸收入管理思考探析論文10-31
推進預算績效管理的實踐及思考論文11-25
預算績效管理改革實踐與思考論文11-25
酒店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思考論文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