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知識,培養創新意識論文
內容提要:本文認為,知識創新將成為未來社會文化的基礎和核心,創新人才將成為決定國家競爭力的關鍵,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創新教育。因此,在小學自然教學中,尤其是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成為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關鍵詞:自然教學 探索 創新意識
面對當今這個多變的社會,科技發展突飛猛進,知識日新月異。我們已無法用過去所學的,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世界,只靠傳統的注入式教育已無法適應這個多變的社會,我們要求繼承傳統,更希望推陳出新。因此,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已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
一、親歷知識的發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學習自然的正確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也就是由學生本人把要學的知識自己去發現或創造出來,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工作,讓學生感到新知識是在自己面前發生,比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好得多,學生只有通過自己的再創造而獲得的知識才能真正被掌握并且可以靈活運用。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曾指出:“一切真理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們重新發現,至少由他們重建。”一節課無論教師講得如何精彩,如果沒有學生的參與,不符合學生的知識規律,不能將教材及教師的思維過程轉化為學生的思維過程,使學生的思維再現出來,那么這樣的課就是失效的。一定要讓學生在自然活動中學習科學知識,學習是手段,創造才是目的。例如教學《水是怎樣的物體》一課時,學生通過“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知道了水是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這時教師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牛奶、白酒、白糖水、鹽水、醬油、醋等幾種液體,讓他們自己設計出鑒別水的實驗方案,學生人人動手、動腦、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大家研究討論的結果,認為先看、再聞、最后嘗味道,才是最合適的程序。這樣,學生不但對水是什么樣的液體認識得很清楚,并且掌握了鑒別水的方法。又如:學生在沒有學習《花的構造》一課以前,從平時的生活中,從語文課上,對花已經有了初步的感性認識。學習這一課時,通過認真仔細地觀察,他們發現大多數植物的花都由雌蕊、雄蕊、花瓣、萼片四部分構成。更可貴的是,他們還發現,花不一定都有這四部構造:黃瓜花有的只有雄蕊,有的只有雌蕊……學生為自己的新發現感到興奮。抓住這個時機,教師給他們講“完全花”、“不完全花”等知識,學生會覺得難度較小,從而輕松愉快地接受了新知識。
對學生來說,只要把要學的知識作為待創造的結果,就能把學習新知識和培養創新意識二者統一起來。
二、適當設計開放性問題,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適當采用靈活、多向、開放性問題,給學生提供思維空間,使學生把機械模仿轉化為探索創造。開放性問題極具挑戰性,因而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然課的起始階段一般是先提出本課研究的中心問題或某一個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分析某種現象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不管是采用哪種提出問題的方式,目的都是先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問題”,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明確研究目標。例如教學《熱脹冷縮》一課,教師出示一瓶橙汁汽水,一瓶桔子汽水讓學生觀察,讓他們看一看,想一想,你想研究兩瓶汽水的什么問題?
學生觀察后,提出了很多問題:
①我想研究汽水為什么會冒泡泡?
②我想研究汽水的蓋子為什么能封得那么嚴實?
③我想知道人們為什么管它叫汽水?
④為什么人們都愛喝汽水?
⑤為什么汽水一般裝在玻璃瓶里?
⑥為什么瓶里的汽水不裝滿?非要差那么一點點?……
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揚,“同學們提出了好多問題,這些問題都涉及到許多知識,今天我們只來研究其中一個問題:汽水在瓶中為什么不能裝滿?學生看到研究的問題是由自己”創造“出來的,學習積極性培增,創新欲望強烈。這樣,既便于學生理解熱脹冷縮的知識,又培養了創新意識。三、放手讓學生操作,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小學生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教材為學生提供了許多實踐操作的機會,教師要重視學生操作,真正的放手讓學生操作,操作要到位,不能留于形式,讓操作與思維聯系起來,讓操作成為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源泉。讓新知識在學生操作中產生,讓創新意識在操作中萌發。通過學生的操作便會發現,學生也是一個創造者。例如《磁鐵游戲》課,讓學生玩“巧取試管鐵釘”游戲時,開始有的學生感到茫然,不許倒掉試管里的水,又不能用夾子等東西,那怎么將鐵釘取出來呢?他們經過動腦思維,互相啟發,將試管取釘的問題和磁鐵隔著東西也能吸鐵的知識掛上了鉤,從而找到了取出鐵釘的辦法。他們有的采用了用磁鐵在試管外壁先吸住鐵釘,再沿管壁向上移動取出鐵釘的辦法。有的學生先用磁鐵吸住一根長鐵釘,再讓長鐵釘又吸住一要長鐵釘,使兩釘首尾相連地懸吊著,然后將懸吊的鐵釘伸進試管里吸出小鐵釘。雖然第二個辦法不能說明磁鐵隔著東西也能吸鐵,但他是經過積極思維后才提出來的,具有一定的創造性。教師也應給這些學生鼓勵表揚。
這樣學生自己“創造”的新知,學生容易理解和記憶,而且在操作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主要參考資料:
《現代教育科研方法與應用》邵永良、莊允吉、童國飛
(寧波出版社,1999年2月第二版)
《創造性思維與教學》陳龍安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請保護孩子的創新萌芽》高桂學、任思元
(《從小學自然教學》1999年11期)
【探索新知識,培養創新意識論文】相關文章:
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探索論文12-08
小學數學創新意識的培養論文10-08
論學員創新意識與創新思維培養論文12-04
小學語文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論文11-30
淺議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意識論文10-07
談美術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論文12-06
有關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論文11-20
淺談小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論文05-24
作文教學中的創新意識的培養論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