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家庭素質教育的思考論文
在即將進入21世紀之際,回顧近20年來我國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歷程,正確認識以下10個問題對今后的工作是有益的。
一、“大教育”的觀念。兒童是在學校、社會和家庭三種環境下成長的。我國的國民教育體系應該由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構成。把教育僅僅看作是學校教育,或者課堂教學,或者學科教學,這是對教育的一種狹隘的理解。教育應該包括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家庭教育對兒童成長的作用,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不能替代的,我們不能只是強化學校教育而忽視家庭、社區和大眾傳播媒介對兒童的影響。必須看到,缺乏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二、“雙向互動”的觀念。不能將“家庭教育”簡單地理解為“家長教育子女”的單向過程,家庭教育是家長與子女之間的雙向互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影響子女,子女也影響家長。家長的教育觀念、教養態度和教育行為影響著兒童身體、心理的發展;兒童對事物的認識、態度和兒童的行為,包括對家長教育行為的反應也不斷影響著家長。家庭教育的過程,有時是由家長的行為啟動的',有時是由子女的行為啟動的。即使對家長的教育行為來說,也包括:(1)由家長主動發起的教育行為。比如教識字、計算,要求、督促飯前便后洗手等培養行為習慣等等;(2)由子女的行為引起的家長被動的行為,包括家長對子女的期望行為和非期望行為作出不同的反應。比如當家長期望的子女某一行為出現時,家長對子女給予肯定、鼓勵、表揚,作出積極的反應;當家長不希望子女出現的某一行為出現時,家長對子女給予否定、批評、懲罰,作出消極的反應。家長在教育子女時。應該根據子女的興趣、特點和需要進行,放下架子向子女學習。
三、“小太陽”與“大太陽”。成人圍著孩子轉的“小太陽”現象,被認為是中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特點。但“小太陽”現象只是獨生子女教育中的表面現象、它并不表明中國家長傾向“兒童中心”或“兒童本位”。恰恰相反,更多的情況是:成人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沿著成人預先設計好的成長軌道一步一步前進,這是一種表現為“大太陽”現象的“成人中心”和“成人本位”。“大太陽”現象是問題的實質,是中國獨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特點。
四、“終身學習”的理念。個體的社會化過程并不是到成人時就告結束。一個人成人后工作后都需要不斷學習,成為家長后還需要學習如何當一個好家長。父母是孩子的是第一任老師,但并不是天生的老師。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需要不斷學習兒童不同年齡階段的生理、心理特點;隨著孩子進幼兒園、到小學、升中學,家長需要不斷了解不同學習階段兒童的任務和容易產生的問題以及處理辦法;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家長需要不斷轉變觀念,改進行為,以適應時代前進的步伐;隨著孩子的成長,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步變化,家長需要不斷調整與子女的關系。總之,家長需“終身學習”,不斷“再社會化”。
五、“服務家長”的觀念。從目的看,學校做家長工作,可以是向家長介紹學校發展規劃和存在的困難,要求家長在經費、設備、活動上提供支持,為提高學校的辦學水平服務;可以向家長介紹學校教育的性質、任務、內容、要求和進度,讓家長在家庭教育中配合學校,對孩子進行與學校同步的家庭教育,提高學校教育質量;也可以向家長介紹兒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觀念、態度、內容和方法,提高家長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的質量,促進兒童身體和心理健康成長,為家庭教育服務。我們要在“為提高學校辦學水平服務”和“為提高學校教育質量服務”的基礎上,向“為提高家庭教育質量服務”發展。從與家長的關系上看,學校教師不應該是“教育家長”,也不純粹是“指導家長”,而應該“服務家長”。提高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質量的首要任務是轉變教師的觀念。
六、家長的“主體信用”。考察一個基層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效果如何,家長的參與性是第一位的指標。評價家長的參與性如何,不僅要看家長的參加指導活動的“出勤”率,還要看家長參加活動的“認真”程度,更要看家長參與活動的“主動”程度,最后還要看家長在活動過程中“主體作用”的發揮四個層次。學校應該積極吸引家長參與學校的工作,這種參與應該包括:參與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參與學校的“管理工作”三個層次。
七、指導對象的全面性與分類指導。家庭教育指導的對象,既包括家長又包括子女;既包括父母,又包括與孩子生活在一起的祖輩老人;既重視對母親的指導,又注意對父親的指導,還要注意對孩子的監護人和保姆的指導。對不同特點的家庭要注意分類指導。這種分類可以以孩子特點進行劃分,如對弱智、天才、自閉癥、盲童、聾童家庭進行分類指導;可以以家長特點進行劃分,如對祖輩家長、個體戶家長、高學歷家長、溺愛型家長進行分類指導;可以以家庭的特點進行分類,如對流動人口、離異、特困家庭的分類指導等等。為了提高分類指導的實效、研究和掌握不同類別家庭教育的特點和需要是前提。
八、指導內容選擇的多角度和針對性。家庭教育指導的內容,應該從多種角度加以選擇。比如,目前兒童身體和心理發展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家庭如何加強培養;面對家庭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傾向性問題,家長應該如何對待;學校某一時期的中心工作,家長如何配合;社會的熱點問題,家長如何認識等等。不論何種角度,最終都應考慮作為指導直接對象的家長對這一問題持何種看法、取何種態度、有何種行為,使指導內容具有針對性。為了做好家長工作,學校教師不僅要“讀懂學生這本書”,還要“讀懂家長這本書”。
九、指導形式的多樣性。過去的做法比較多的是“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在臺下聽,家長回去后照老師講的教育孩子”。要克服“居高臨下”的、“滿堂灌”式的、被動的、單向劃一的固定模式。指導形式要多樣化,要善于根據指導內容、指導對象從現有的三大類中選擇合適的形式進行指導。指導形式要有利于家長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圍繞同一內容,采用多種指導形式配合,提高指導效果。要關注國際家庭教育指導形式發展的趨勢,總結、提煉學校和其他基層單位組織集體性指導活動的經驗和規律,盡快與國際接軌。
十、指導組織的時代性。家長學校是家庭教育指導的一種組織形式,但并不是唯一的組織形式。家長學校在我國家庭教育指導發展過程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將來還將發揮很好的作用。不同的社會發展水平、不同特點的地區、不同的對象條件需要有不同的組織形式。應該提倡家庭教育指導組織形式的多樣性。親子學苑、家庭教育咨詢站等是新的組織形式。我們還應不斷發現、扶持、總結、提煉、推廣新的有效的組織形式。
【新世紀家庭素質教育的思考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數學素質教育思考論文10-07
對中職學生的素質教育與素質評價的思考論文01-26
論現代家庭中素質教育論文07-03
學科素質教育:語文素質教育的思考12-05
對中學推行素質教育的思考01-12
高職校園文化人文素質教育思考論文10-07
素質教育論文03-30
素質教育的論文03-30
對素質教育與教育方針的思考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