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的論文
【摘要】本文在分析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的基礎上,指出了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并提出了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心理問題的途徑,以便最終引導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充分就業。
【關鍵詞】高職院校 就業心理 解決途徑
隨著高等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我國的高職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同時大學畢業生就業成為社會關注的重要話題。就業率成為衡量一所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的主要核心評價指標。當前“人才高消費”現象的出現,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使高職學生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在此形勢下,高職學生尤其顯現出很多就業心理健康問題。分析學生的就業心理,加強學生的就業心理健康教育,對于提高大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培養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促進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與文化素質等的協調發展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當前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分析
通過對我院國際合作、財經物流、軟件藝術等系的多名畢業生、即將畢業學生進行電話訪談和問卷調查,結合對結果的詳細統計,對畢業生表現比較突出的就業心理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當前畢業生要改變錯誤、狹窄、扭曲的自我認知與社會認知,建立新型就業觀,強化擇業的自主意識,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觀,跳出從眾、攀比等社會心理誤區。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1 情緒問題
1.1.1 焦慮情緒
焦慮是由心理沖突或挫折而引起的,是一種復雜情緒的反應,是大學生中最常見、最普遍的一種情緒反應。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臨著“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和現實的矛盾,面臨著種種劇烈的心理沖突該如何做出正確的抉擇,使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們深感困惑,往往出現焦慮不安的心理。這種焦慮會直接影響到他們就業的主動性和在應聘中真實水平的展現。
1.1.2 悲觀情緒
這種情緒在平日學習成績不好、努力不夠、受過處分乃至經歷過數次應聘失利或是應聘無門的學生中是普遍存在的。此外,這種悲觀情緒還來自于伴隨著人才市場供需嚴重失衡而出現的用人標準的大幅度提高給學生帶來的潛在壓力,高職院校學生在這方面受到的重創更加嚴重。
1.1.3 不滿情緒心理
伴隨著悲觀情緒的產生,他們逆反和不滿的情緒會油然而生,不滿的對象可以是其周圍的任何事物或人群。如對所在學校不滿,對家庭成員的不滿,對周圍同學不滿,對老師不滿等等。視具體的個人關注點及實際情況而不同。
1.2 自我認知問題
自我認知是指一個人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況以及自己和周圍關系的一種認識,也是人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自我認知包括認知、情感、意志等多種心理機能的完整的心理系統。畢業生在擇業時不能客觀認識和評價自我,便會出現自我認知偏差,造成自我認知障礙。
1.2.1 期望值過高
表現為不能準確地認識當前的就業形勢,擇業期望值高,把待遇是否優厚、是否可以在大城市就業等作為選擇標準,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不愿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工作。這種不能給自己正確定位而產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使不少大學生往往與很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失之交臂。
1.2.2 自卑心理
主要表現為對自身的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評價過低,不敢主動向用人單位推銷自己,不敢主動參與就業競爭,從而陷入不戰自敗的困境之中。同時由于高職學生沒有考上理想的學校而產生自卑心理,這就更給學生管理工作帶來了困難。據調查結果,大約有45%的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其中嚴重者超過21%,女生的比例較男生略高。
1.2.3 消極等待心理
高職院校的畢業生一般情況下很少會出現在名牌學府畢業生中存在的自負心理,相對比較突出的心理特征更多地表現為“坐、等、靠”的依賴心理。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他們依賴性強、心理承受能力弱、盲目自信,關注自我多、關心他人少在就業問題上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把就業看作是父母、老師、學校的事情。
2 心理問題產生原因
2.1 客觀原因
一是從社會環境看,我國面臨產業結構升級調整,大學擴招等等,就業競爭壓力大。二從家庭環境看,父母對子女的期望值很高,不希望子女碌碌無為。三從個人社會關系方面看,大學生與周邊朋友同事相比,只有一份好工作,才能顯示其能力。這些客觀因素相互疊加構成了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源,使學生無所適從,壓力重重。
2.2 主觀原因
2.2.1 大學生正處于人生中心理矛盾突出階段。
大學生正處于成長期,心理發展尚不平衡,對待問題有些茫從,不善于調整和平衡心理,往往會產生各種矛盾。
2.2.2 生理與心理發展的不同步性。
處于求職中的大學生,有很大一部分心理還不成熟,生理與心理的發展有很明顯的不同步性。加上個體環境的差異性,形成的個性心理特征也有很大差異,在求職中就表現出心理特征的復雜性、差異性。
2.2.3 求職本身是各種矛盾的匯集,是處在各種矛盾的艱難選擇。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矛盾,如專業與愛好的矛盾、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地域與家庭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相互作用、相互交織,是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使大學生處于心理不平衡境地。
3 解決高職院校畢業生心理問題的幾個途徑
3.1 從社會與企業角度:建立學生--社會支持系統
加強就業市場和就業法規的建設,完善市場機制,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公開、公正、公平的就業環境。積極配合學校的實習基地、訂單培養等項目,協同學校,把對學生在校培養當成社會責任予以重視,形成學校、社會齊心協力解決畢業生就業問題的新局面。目前社會上存在人才高消費現象,歧視現象也較嚴重,有些用人單位不斷攀比員工的.學歷,用高文憑高學歷畢業生。高職院校畢業生感覺越來越難找工作。另一方面又存在用人低成本現象,用人單位喜歡用無文憑、未經培訓無資格證的人,以降低勞動力成本,導致職業技術學院學生的“高不成,低不就”,就業率不高。所以,希望社會上的企業能夠給這些受過職業技術訓練的大學生一個機會,給他們展現自己的舞臺,從職位需求方面給予緩解。
3.2 從高職院校角度:建立學生--學校支持系統
積極開展大學生擇業的心理指導和咨詢活動,幫助大學生客觀認識自己,做到正視現實,敢于競爭,不怕挫折,放眼未來。堅持開展自主創業教育,樹立正確的職業思想和擇業觀念,發散創造性思維,提高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積極參與社會競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3.2.1 加強就業指導。
我們必須從大學生的思想實際、專業實際、個性特點和當代社會環境特點及發展趨勢出發,貫徹全程就業指導,實施大學生職業生涯指導規劃,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如樹立個人需要服從社會需要、行業無貴賤、“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促使畢業生順利就業、成功立業。
3.2.2 全面提高畢業生的綜合素質。
大學畢業生要使自己真正成為企業和社會所歡迎的人才,就要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在平時的學習中著重培養自己良好的職業道德、較強的職業能力、頑強的創業精神,畢業一上崗就能站得住、打得開,受到企業和社會的歡迎。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如何決定著其在求職擇業時的成功率和相應的職位層次。高職院校大學生應該在入學時就確定今后就業的目標,自覺地把大學學習同今后的就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建立起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提高自己的實用技能,考取職業資格證書,以適應將來在社會上從事職業崗位的要求。
3.2.3 加強就業心理咨詢與輔導。
在當今新形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到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重視。我們可以由院心理咨詢中心牽頭,全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參與,通過講座、心理咨詢、心理測驗等方式開展心理咨詢與輔導,幫助畢業生調適自己的心理,引導他們走出就業心理誤區,排除心理障礙,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2.4 加強模擬面試、模擬招聘現場等模擬演練。
畢業生缺乏面試、參加招聘現場的經驗,我們可以通過模擬面試、模擬招聘現場等模擬演練,讓畢業生親身體驗,提前積累經驗及感受求職時各方面的壓力,從而在實際求職中可以從容應對各種局面,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和應變能力,增加就業成功率。
3.3 從大學生自身角度:引導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認知和評價
3.3.1 對大學生進行職業取向的心理測試,以對大學生的職業心理進行定位。在此基礎上結合職業意識的指導訓練,向學生詳細介紹相關職業的概念、職業的種類、職業道德、職業知識等,并結合專業課的教學和現場實習幫助學生進行技能的訓練和儲備,還要注意輔之以談話法、觀察法、問卷調查法等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特性評價。
3.3.2 在第一步的基礎之上引導畢業生將自身的特質與就業的現實和職業崗位的現實要求相結合做全面、冷靜、客觀的自我分析,使之認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從而給自己一個客觀的評價,以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迎接挑戰。
3.3.3 輔之以有針對性的就業心理輔導,及時糾正畢業生在就業中因受挫所引發的心理失衡現象,同時教授其一些減壓的有效方法。
同時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素質教育的推進和社會鼓勵大學生艱苦創業的影響,有一部分創業意識較強的大學生畢業后利用自身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優勢,或通過網絡提供的便捷條件,或通過社會融資,或通過與投資商合作,自立門戶,辦起公司,進行艱苦創業。這種理念也應得到高職學生的接受和認同,自主創業是有利于大學生自身成長成才,在更廣闊的舞臺上體現人生的價值。
4 結束語
高職院校畢業生要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順利地度過就業階段,需要通過社會、高校、學生的共同努力,正確面對就業心理問題,這樣才能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礙,走出就業誤區,才能在擇業的重要關頭,始終保持著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和健康的心理,順利就業。
參考文獻
[1] 王兆明.職業生涯規劃[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
[2] 王兆明. 就業創業實務[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
[3] Frederick T.L.Leong,James T.Austin.心理學研究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
[4] 黃海霞,張騫.高職院校畢業生就業心理與調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07(08).
[5] 李琦,潘芳,江虹,劉強,龔明亮,李海.大學生就業心理準備中影響其應對方式的相關因素的研究[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2004(02).
[6] 查爾斯·莫里斯(Charles G. Morris),阿爾伯特·梅斯托(Albert A. Maisto)心理學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7] 張德.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的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學生就業心理問題探析論文06-13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論文09-23
淺析高職院校中的創業教育論文12-10
高職院校學生干部與就業優勢分析論文01-04
高職院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論文09-16
高職院校學生教學的論文06-06
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彈性管理本質研究論文12-18
高職院校學生境外就業培養模式探究論文01-05
高職學生就業心理指導對策論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