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現狀與相關體系建設論文
信用,是市場經濟規范健康發展的有力保障。關于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的問題的討論已經持續了十多年,通過大量收集資料發現,商業銀行只有充分意識到信用管理體系的重要性,才能有效適應經濟市場,低于市場風險。國外的商業銀行,已建立各種信用管理系統并投入使用,如瑞士銀行基于“風險價值法”和信用風險度量制建立起來的信用管理體系就取得很好的效果。我國的信用管理體系建設較晚,管理相對落后。
一、商業銀行信用概況
信用是一種基本的道德要求,同時也是一種能力,是建立在共事雙方或產生交易行為的雙方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這種信用體現在,買方即付款的那一方可以在當時沒有付清全款或沒有付款的情況下也可以享受到同等的服務,用到同樣的商品或籌集到同等的資金。交易雙方可以協商擬定一個合適的時間范圍,付款方將按照事先約定全額為所享用到的服務等付清全款。
銀行的信用作為信用的基本形式,是信用制度的主體。銀行的信用具體可以理解為金融機構向普通個人、企業法人等授信客體提供信用,以貸款發放和吸收存款等形式表現出來。銀行的信用具有綜合性的特點,同時廣泛、間接等都可以是其具有的特性。國內陳勇陽教授在《商業銀行信用管理功能缺位的成因與補救》中總結出商業銀行信用管理具有五大基本功能:“第一,風險管理政策督導。第二,客戶統一授信。第三,授信業務授權管理。第四,盡職調查和風險評審機制。第五,資產質量監控和后評價。”商業銀行的主要活動是貨幣資金的經營,在其運轉過程中必然要遇到金融風險等問題,企業信用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面對金融風險的可能。
二、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現狀
1.傳統的信用管理理論占主流。我國的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理論與國外的管理理論著差不多的發展過程。從管理資產的流動性到管理負債的流動性,再到管理資產負債綜合比例。目前在我國的商業銀行中主要是分開單獨控制和管理各類風險。有一些銀行試著實行比例管理銀行資金的政策,受各方面原因的影響,并未取得預想的效果。
2.傳統的信用評級方法。信用評級最早出現于美國,按照評估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內部評估和評估結果公布于全社會的公開評估,這些在一般情況下都是由專業的評估公司進行。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形成了自己的信用評級系統,供銀行內部的使用。大多數銀行也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不同的側重點,但大都以傳統的評級方法為主。
3.銀行推行五級貸款分類。五級貸款分類是根據貸款者的償還貸款的能力來確定一個違約的可能度,將貸款分為良好貸款和不良貸款,實現了更有效地與世界接軌。不良貸款包括“損失貸款”、“可疑貸款”和“次級貸款”三類,良好的貸款則是“正常貸款”和“關注貸款”.這樣的分類方式更加注重貸款人還款的能力,使信貸風險這方面的監控得以加強。這些都是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系統建設的前提,有利于建設現代化的金融制度,有效應對信用風險,乃至金融風險。
三、我國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受到經濟迅猛發展、社會信用轉變以及過去計劃經濟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我國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中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我國商業銀行必須使信用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建設,根據我國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策略進而促進整個金融環境金融體制的逐步完善。以下將對商業銀行面臨的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中的一些問題作闡述。
1.落后的內部信用評級方法
國外的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比較先進,但是國外的管理經驗和模型照搬過來并不能在我國很好的適用,因此我國的信用管理系統建設是比較落后的,尤其是評級的方法,依然停留在的人為的進行定性分析,缺少對信用風險等的測量進行有理有據的定量分析。其次,內部的信用評級方法在評級指標的選取和指標權重的決定方面有明顯的不足之處。專家評級法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內部評級方法,因此有很大的人為因素摻雜在里面,自然增加了主觀因素對各種判斷的影響力度,這些主觀性意見主要來自商業銀行內部高級管理人員或信貸專員的意見。除此之外,評級結果具有一定的滯后性,評級指標及評級權重不能及時的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和緊急發展環境的改變而進行修正改進。因為已經形成的專家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很少發生改變且接收到的數據都是歷史數據。故目前的內部評級方法得出的結論對未來的預測情況并無多大效力,甚至作用很小。
2.商業銀行工作人員缺乏責任意識
僅僅依靠加強金融制度建設實現防范信用風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商業銀行的每一名工作人員加強責任意識,尤其是商業銀行的高級管理者和專業的技術人才,才能有效保障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系統建設的進行。但是我國商業銀行在銀行人員組織及員工素質方面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對通過銀行工作人員公正客觀地工作來提高商業銀行信用管理能力的意識還很薄弱。
在研究我國商業銀行防范金融風險化解金融風險的`問題時,把重點都放在了評級管理的各種情況,忽略了信貸專員的責任意識在工作過程中帶來的主觀因素對信用風險的影響。加強商業銀行信貸專員就等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提高他們的業務工作能力可以在完美的制度上錦上添花,進而有效避免信用風險的發生。
3.商業銀行未建立恰當的企業信用數據庫
商業銀行由于在信息系統上沒有足夠的預見性使得在信息發展迅速的當今時代雖取得了很大發展但卻迷失了方向。冗亂繁雜的數據連續性差,一致性差。大多數的商業銀行沒有建立完備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導致不能采集最新最可靠的信息、綜合查詢受阻、統計報表困難及沒有信息詳盡更新及時的數據庫。所以不能夠迅速的到最新消息,不能得以反饋和分析,及時解決風險隱患成了一種愿望。另一方面,我國各商業銀行處于單打獨斗的局面,不能共享數據庫,沒有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因此至今沒有出現數據庫共享、共同繁榮的信用體系建設局面。目前的信息情況,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不利于資源節約型友好社會的建設。
4.全面推進商業銀行、企業信用管理體系建設尚未提上日程
全面推進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建設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未來的發展。同時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也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向銀行貸款的主要是各大公司或企業,公司企業的經營情況及償還能力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貸款能夠及時準額進行收回。因此,在加強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的同時提高督促同步提高各公司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是非常必要的。商業銀行沒有權利直接影響企業公司的發展策略,但可以在借款同時跟蹤款項的去處及使用情況,進而對企業公司提供反饋和信用管理的建設性意見,從而提高商業銀行和公司企業的互動,同時提高了商業銀行和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實現了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四、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制建設的建議
1.建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全面提高商業銀行的信息管理系統的建設,就要進一步完善商業銀行的風險信息管理系統,把風險信息管理作為重中之重,并加以實施,落到實處。
商業銀行所面臨的信用風險一般可以理解為產生交易的付款方或者說是債務方沒有按照事先約定的合同中的內容履行承諾,信用質量下降,使得金融產品的所有人、銀行和債權人都因為金融產品價值受到影響而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的風險。我國信用風險因素主要有政府、商業銀行自身及所涉及的企業三個方面:政府對于地方企業的偏袒和干預導致壞賬率提高,信用有償特征遭到破壞;國有企業的產權結構缺陷使得無法實現責任到人,造成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的動力不足;一些企業運營低效、管理不到位、產品不具競爭力,不斷虧損,不能及時歸還貸款,甚至故意拖欠賬款、賴賬,破壞了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的建設。因此,商業銀行不僅要完善各項風險管理制度,還要做好內部的評級制度的改革,并以此為切入點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制定一套有效的風險檢測系統,通過數據統計分析和建立數學模型,對各企業的貸款依據歷史信用進行評級來判定,從根源上遏制信用風險。同時加強資料的收集管理,并學會分享信息,開發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統。
2.建立并完善內部評級系統
國外的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比較先進,但是國外的管理經驗和模型照搬過來并不能在我國很好的適用,因此我國的信用管理系統建設是比較落后的,尤其是評級系統,不應停留在的人為的進行定性分析,加強對信用風險等的測量進行有理有據的定量分析。其次,要改善內部的信用評級方法在評級指標的選取和指標權重的決定。要改善專家評級法,專家評級法是目前我國商業銀行主要的內部評級方法,因此有很大的人為因素摻雜在里面,自然增加了主觀因素對各種判斷的影響力度,這些主觀性意見主要來自商業銀行內部高級管理人員或信貸專員的意見。除此之外,應改善評級結果的滯后性,評級指標及評級權重要及時的根據實際經營情況和緊急發展環境的改變而進行修正改進。同時要保證專家系統在一定時間內很少發生改變且接收到的數據都是最新數據。加強內部評級方法得出的結論對未來的預測情況的效力。
3.提高銀行員工素質及責任意識
僅僅依靠加強金融制度建設實現防范信用風險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商業銀行的每一名工作人員加強責任意識,尤其是商業銀行的高級管理者和專業的技術人才,才能有效保障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系統建設的進行。因此要充分提高我國商業銀行在銀行人員組織及員工素質方面的重視程度,成立專門的機構對員工進行培訓,培養高素質高能力的高級信用管理人才。提高銀行工作人員公正客觀地工作來提高商業銀行信用管理能力的意識還很薄弱。加強商業銀行信貸專員就等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和提高他們的業務工作能力可以在完美的制度上錦上添花,進而有效避免信用風險的發生。
4.提高企業信用管理意識,建立銀行信用管理企業文化
企業的信用管理體系也直接影響到商業銀行的正常運轉。向銀行貸款的主要是各大公司或企業,所以,在加強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的同時應該引導商業銀行信用體系的所有參與企業充分認識信用風險的危害性,提高各公司企業的信用管理的意識,推進企業自身建立信用管理文化氛圍,已到達提高企業信用度、保證銀行貸款回款的目的。商業銀行應該及時跟蹤款項的去處及使用情況,并將得到的情況及時反饋給相應的企業,提出信用管理的建設性意見,增強商業銀行與企業的之間的互動,同時提高了商業銀行和企業的信用管理水平,實現了共同發展的雙贏局面。
五、結論
總之,商業化銀行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是必須提上日程的重大基礎性工作,任重道遠。需要我們及時將相關的研究成果投入實踐應用當中,改變我國商業化銀行信用管理系統落后的局面,減少對信用風險認為的定性的分析,增加以數據模型為依據的定量分析,以使商業銀行信用管理體系建設更加完善和健全。
參考文獻:
[1]張晉娟。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
[2]蘇娜。我國商業銀行信用評級研究[D].首都經貿大學,2007.
[3]朱波。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現狀與對策[D].西南財經大學,2009.
[4]鐘吉金。對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問題的探討[D].西南財經大學,2009.
[5]單新磊。論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
【商業銀行信用管理現狀與相關體系建設論文】相關文章:
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現狀論文11-05
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論文05-26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建設論文04-01
體育的科學體系現狀論文11-16
林業科技推廣體系建設的現狀和建議的論文08-24
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工作開展情況04-21
體系建設水利科技論文11-05
高校德育體系建設論文04-27
課程體系的建設論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