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文教學中的隱性教學教育論文
所謂隱性教學,通常是與顯性教學相對而言的一種教學方式,它是潛在的,無法通過考卷的分數、量的測試來衡量。一般來說,現階段的語文課程安排決定于《語文課程標準》各自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都能夠通過考試、考核以及其它測試方式進行衡量,都是可以通過教師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進行教學和學生在課堂與課余的學習能達到目的的,即顯性教學就可以完成這一任務。而許多潛在的知識和書本沒有但又必須使學生在今后具備的,如:思想方面的知識方面的、能力方面的等等,就要靠隱性教學來達到目的。所以,隱性教學對受教育者的作用無法立竿見影,但隱性教學對受教育者未來能力的開發和培養、思想品格的錘煉和熏陶、綜合素質的提高卻有著極大的幫助。
一.發揮語文學科中的隱性教學是時代的需要
語文學科是一門基礎學科,也一直是教改的前沿陣地,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人們綜合素質的普遍提高,對語文中的隱性教學要求越來越高。
首先,思想內容教育方面需要隱性教學。
任何一篇文章都包含著豐富的思想內涵,擔負著一定的思想教育義務。一篇文章、一段章節、一個知識點它們都包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底蘊,或一種精神、或一種品格、或一種美好的人類情感。它們又都非常豐富,不是一堂課、一席話、~張試卷所能解決得了的。尤其現在,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社會各個領域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種發展變化也在不停地影響著校園,而處在身心發展關鍵時期的中學生,又或多或少地受著外界不定因素的影響。如果我們僅僅依靠書本上規定的一點思想要求,那恐怕遠遠還不夠,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隱性教育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能更好地吸收精神的食糧,把握人生的方向,使他們對未來人生旅途的把握,在隱性教育中不知不覺地潛移默化,日積月累,最后使之終身受益,從而最終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其次,文化知識的傳授需要隱性教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文化知識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各個學科不斷地滲透,如果單純地把一篇文章孤立起來理解,或者把一個知識點放在沒有背景的前提下來機械記憶,那樣,固然能達到某種目的,獲得一定的知識量。但加強某項知識與其它知識的聯系,讓學生置身于該項知識之中,使之感受到,他就是這篇文章的主人,或這項知識的發明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以及與其它知識的交匯點,應如何獲取這項知識等等,讓學生成為主體,那才是最重要的。因為知識的傳授,使學生能在今后獲取更多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方法,而這種方法又不是顯性教學即通過考試、測試所能達到的。所以,文化知識的傳授,必須充分發揮隱性教學的作用才能適應新時期對學生進行知識傳播的要求,才能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的需要。
第三,社會呼喚隱性教學。
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加人世貿組織的不斷臨近,就需要我們培養出更多的綜合性人才。無論從國際形勢、培養人才類型,還是從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方面考慮都需要發揮隱性教學。因為我們需要的是高素質、能力強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只會死記硬背的機器人;我們需要的是能在國際競爭中充當中流砥柱的人才,而不是一些只會做做題目、紙上談兵的“秀才”。目前,全社會都在呼喚中小學生減負,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一方面有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拓展知識面也有積極的意義,我想,這恐怕也是充分發揮隱性教學的一個很好佐證吧再者,從當前的高考和各地的中考趨勢來看,語文的考試越來越重視能力的考核,如果我們還不加強隱性教學,那么,很有可能我們失掉的不僅僅是幾場考試,而是對一代人才的培養。
二.隱性教學的幾種形式和方法
隱性教學因為是一種潛在的教學方式,而且無法通過測試的方式來進行檢測,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通過適當的形式、恰當的方法進行教學,從而發揮隱性教學的特長。
I.旁征博引法。
語文學科是-tU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它涉及到各個方面的知識,從字、詞、句到它們涉及到的內容;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而豐富。而教學大綱又要求我們只掌握其中的某幾項知識點。一般來說按文體分類的單元,多數要求掌握該文體方面的知識,而且那是在章節結束后要進行考核測試的內容,設計相對比較單一。據此,語文教學中,任何一個章節,甚至某個知識點,在我們教學中都應視之為一個整體,把其中的語法知識、思想內容文史知識、自然知識融會貫通。如《詩經·伐檀》這篇課文,它既有字句方面的要求,又有對勞動人民的歌頌和對統治階級的批判。“詩寫意”如果說就此罷了,恐怕會流于膚淺。作為中國第一部詩集,也是最早的詩歌總集,又是中國詩壇現實主義第一座高峰,它當時所產生的土壤,還有詩歌為何能產生美感,對今后整個中國文壇和人文的影響等等。這些知識,通過旁征博引把它揭示出來,讓學生掌握除大綱要求的知識內容外還能多角度地把握各方面的知識,從而激發其熱愛民族文化,學會體驗詩歌表達的情感,把握詩的意蘊。又比如:在講漢字“休”時,我們首先要告訴學生漢字有象形、會意、指事形聲、假借、專注六種造字方法,每個造字方法又分別是什么內容,“休”是屬于其中會意的造字方法。而漢字的使用方法又有本意、引伸意、比喻意等,“休”的本意指歇息,也可引伸為停止,如“休會”,又可引伸為副詞當禁止用,如“休想”之類。又:漢字既可當一個語素,與別的語素組成詞,如“休息”中的“休”就是一個語素,而“休想”的“休”就是一個副詞,又可獨立成詞。這樣,通過隱性教學旁征博引的方式達到觸類旁通和開闊視野、擴大知識面的效果。
2.啟發聯想法。
語文教學與一般的教學不同,有時它并不需要機械地記憶.或者完成課文要求的一些個目標。當然,這也能夠在某種程度上幫助學生提高理解能力,應付各種類型的考試。但如果要致力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造性思維的開拓,那么就要發揮隱性教學的功效。像詩歌、散文的教學尤其如此。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高峽出平湖”,諸如此類,就要讓學生產生聯想:在當時的背景下,為何會產生這樣有魄力的想法,對當時和未來的中國人民又起什么樣的作用。未來的大橋是個什么樣子,攔湖大壩又是個什么樣子,激發學生對未來的美好憧憬,體驗當時中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豪邁情懷和偉大信心。又如《背影》中父親的“背影”,單純從文字看是沒有多大障礙的。而對于父親學生應有很深的感性認識,要讓他們聯想生活中自己的父親是如何疼愛自己的,盡管疼愛形式、表現方法不盡相同,但情感是一樣的。然后,由此及彼使學生產生共鳴,從其靈魂深處誘發出美的情感、高尚的情操。總之,隱性教學就是要把無法測試的內容從學生內心深處激發出來,培養一種能力、一種情感,使之終身受用。
3.無形滲透法。
語文學科有別于其它學科的地方,還在于它的感悟性,這種感悟,甚至可以說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目前的應試教育又使當前的教學處于尷尬的境地。那么,隱性教學的無形滲透法則可以把學生不知不覺地帶人所學知識之中去,從產生寫作靈感到如何設置文章結構,從用詞造句到修飾潤色,讓他成為文章的“主人”。
他就會把自我融合到作者的思路中去,二者相互滲透交融,這樣,收獲恐怕不是顯性教學課堂的一般分析所能達到的:如《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兄弟》一文,有這么多素材,即:這么多人、這么多事,每人可寫一個故事,每事可寫一篇報道,“我”如何組織材料,如果讓學生走進去,那效果肯定就不一樣:那么他們就要認真考慮運用下列因素:語言的組織能力、篇章結構的把握、文體知識的運用、情感的理解等等。學生在無作者和讀者的環境里根據教師事先摘錄好的素材自我構思、自我加工潤色,然后再與原文對照比較優劣,這洋與在課堂上機械地聽教師講解、然后做練習相比,效果肯定會好得多。
總之,隱性教學是相對顯性教學而言,有時二者互為一體,相互轉化。為了適應當前和未來的教學形式,如何充分發揮隱性教學的作用,應當是一個應引起我們重視的課題。
【論語文教學中的隱性教學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論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12-05
從論語看孔子的教育思想(教學論文)12-06
論語文教學中的新課導入教育論文01-09
《論語》中的文與質05-05
《論語》中說紛紜(人教版必修教學論文)12-06
實現顯性教學與隱性教學的良性互動論文06-20
教育教學中的幾點感觸論文01-01
淺談文言文的有效教學教育論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