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本文從高職院校辦學定位與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契合,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堅持提高教學質量為切入點,在培養模式上創新辦學特色,建立一支具有鮮明職業特點、教練型的師資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培養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社會發展;人才培養;高職教學改革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深入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社會發展呼喚著具有遠大政治抱負、敬業奉獻思想、職業人文素養、政策法律觀念、經濟效益頭腦、組織管理才華、職業崗位能力、競爭取勝意識、開拓進取意識的德才能兼備人才。來自社會的信號,清楚地反映出,社會對人才的選擇,吸收和使用,具有強烈的市場屬性,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要主動服務于經濟建設,服務社會發展,必須建立適應市場經濟和社會發展人才需求的辦學模式,培養受社會歡迎的經濟建設,行業企業需求的應用型技能型高級人才。
一、高職院校辦學定位與社會對人才需求要進一步契合
隨著社會日益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知識的不斷更新,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其主要特征,需求的是人才具有明確的奮斗方向,積極向上,不斷進取,敢于挑戰的精神。同時社會需求的人才要具有較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并通過實踐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儲備,優化知識結構。更重要的是,當今社會需求人才要具有較強的職業崗位適應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開拓職業未來能力。眾所周知,高校畢業生是當今社會重要的人力資源,而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為這一資源的主要方面。[1]因此,高職院校辦學定位與社會需求的符合度要進一步契合。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以育人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工學結合為切入點,不斷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求的,既有科學人文素養,又有職業崗位技能,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能型人才。
二、社會需求政治素質高、職業人文素養好、敬業奉獻強的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
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要具有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和透徹的理論分析能力,能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黨的十八大精神,準確地分析新形勢、新問題,具有較強的原則性、預見性和創新性;要牢固樹立報效祖國的志向和強國富民的思想,具有堅韌不拔的毅力和銳意進取的氣魄;樹立高尚道德品質和崇高職業獻身精神,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艱苦創業、奮力拼搏,在金錢、利益面前拒腐防變、廉潔自律正確處理個人與單位、單位與國家之間的關系,保證行業企業和事業在深化改革中沿著社會主義方向不斷發展壯大。社會對人才政治素質的高標準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努力加強和改進德育教育工作,積極探索在新形勢下創新思想政治課教育教學工作,找準經濟發展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結合點,牢牢把握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重視對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引導學生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真誠守信的觀念、艱苦奮斗的思想。同時要培養學生具有法律意識,遵紀守法的觀念,加強學生的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的培養,自覺抵制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腐朽思想的影響。[2]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和德育教育時,要注意改變傳統“灌輸式”抽象理論為主的教育方式,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和改革教育教學方法,采用講授、談心、講座、討論、咨詢、社會調查、社會實踐等方式教學。也可采用案例、項目、任務導向、現場說教、啟發思維等新穎、活潑、生動的教育形式教學,突出哲理性,注重實效,使德育教育入情、入理、入耳、入腦,讓學生在思想上接納,在行動上適應,在生活上見效,將外在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精神需要,將社會的道德規范,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心理結構,變被動受教育為主動接受教育。在思政課教學和德育教育中,要始終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教育全過程,引領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政治思想和牢固的職業道德觀念,在學校期間就養成良好的職業人文素養和奉獻敬業精神。[3]
三、社會發展要求職業素質高,動手能力強,并具有競爭意識的開拓進取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以堅持提高教學質量為切入點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既需要有科學文化素養,又要有經濟頭腦,懂得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還要要有真才實學和過硬本領,能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具有較好技術技能,不怕吃苦、敢創敢干,能在基層一線發揮重要作用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同時要能夠根據行業企業內外環境的變化,審時度勢,科學應對,善于從錯綜復雜的變化中,看準方向,發現機會,把握未來,制定切合實際的發展目標,保證行業企業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現代職場中更需要知識結構合理,技能結構優化,職業素養良好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在生意洽談、人情世故中,要有雄辯的口才,對答如流的言辭,沁人肺腑的辭令,彬彬有禮的風度,訓練有素的處事行為。要有廣泛的社會交際和良好的人緣關系,能夠營造和睦融洽、團結協作的內部環境,善于溝通行業企業與外界的關系,取得社會公眾的信賴和支持;有強烈的經營意識和勇于創新的精神,以及強烈的機遇意識和時效觀念,敢于為天下先的探索精神,有膽識、有氣魄、敢闖、敢干、敢于進取,大膽創新,不斷創造未來,開拓新市場,工作效率高的復合型人才。[4]社會發展要求具有真才實學和過硬本領的應用型、技能型復合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順應社會發展,服務社會需求,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需求突破傳統的辦學模式,改革教學體制,采用全新的辦學理念,調整改造專業和課程設置,圍繞培養合格人才這個中心,加強重點專業、重點課程建設,根據不同專業培養的目標和人才規格的要求,制定和修訂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重新設計學生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目標。
在高職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中,要強化職業崗位核心課程和職業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同時,要重視高職學生的素質拓展課程的訓練工作,要積極探索以大學生素質拓展體系為延伸的人才培養路徑,形成高職院校辦學特點。[5]要靈活設置與人才市場需求無縫對接的課程,要引入行業企業技術標準,在“必需、夠用”,“突出職業性、崗位性和實踐性”,推行任務驅動,項目引導、強化自主學習,注意過程考核,構造學習性強,加大選修課份量,及時引進新課程,優化課程結構,加強理工滲透和文理兼容,促進課程內部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構合理化,保證各相關知識的最佳搭配。實現職業素養與業務、知識與能力、理論與實踐、近期要求與遠期需要諸關系的統一。拓寬知識面,優化知識和能力結構,用新思想、新概念、新技術更新教學內容,及時傳授給學生最新的理論知識和最先進的技術。要根據專業特點和教學目的,遵循認識規律和教學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程序,科學安排教學環境,熟練運用各種有效教學方法,實施“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實習教學”三段式教學模式,增加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廣度和深度,突出理論知識的'運用和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理論實踐性,針對性和實用性教學,注意知識的轉換性和業務的創造性,強調自我發揮能力、組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側重訓練運用技巧,注意應用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培養。要對高職學生加強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的培養。要注意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把學生的基本要求與學生個性特長發展結合起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鼓勵學生按照社會發展和行業企業的需要與自己的特長充分發展。要改革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打破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以理論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大力運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采用“教、學、做合一”的教學方法,建構“以情境為中心,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切實加強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動手能力的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模擬教學、現場教學,啟發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以及微課教學。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職場中,社會實踐中去鍛煉,在真實環境下曝光和真刀實槍的環境中演練,進行針對性的成型塑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適應能力,以及職業情感精神。
四、社會發展需求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在培養模式上創新辦學特色
社會發展需求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在培養模式上創新辦學特色,培養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是社會賦予高職教育莊嚴責任。高職院校要時刻關注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的變化,特別要關注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優化專業結構,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要牢牢把握專業建設方向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符合度,積極將專業建設與區域產業規劃對接,提升專業服務產業能力。高職院校在教學改革中,要重視課程改革,堅持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設計方法,賦予能力全新的內涵意義,高度重視課程建設人才培養的支撐度,將學習過程、工作過程與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發展聯系起來。[6]走出傳統的學科體系課程框架束縛,構建以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的新課程模式。在職業能力培養上,要在實訓教學環境的現代化、職場化和信息化建設上與社會發展需求人才有效對接,要在實訓基地中融入行業企業元素,實現育人功能的對接和互補。社會發展需求用得上的高質量技術技能型人才,高職院校必須要建立一支具有鮮明的職業特點、教練型的師資隊伍。高職院校當前首要任務是積極實施“教練型師資隊伍培養工程”,把雙師型隊伍建設的重點放在“工作教練的培養上”,教師要到行業企業掛職、頂崗工作、參與管理、輪訓,培訓成為師資培養的新常態。
參考文獻:
[1]葉瑋光,陳軍,劉曉敏.高職院校學生職業能力養成途徑探究[J].長春工業大學學報,2013,(4):87-88.
[2]宋翠蕓,江春.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與高素質人才[J].中國冶金教育,2013,(5):72-74.
[3]沈定文,李友清.地方高校產學研合作的探討與實踐———以湖北科技學院為例[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2,(32):142-144.
[4]闞雨沐.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4,(12):30-31.
[5]楊健,沈斐敏.面向綜合應用型安全工程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3,(9):178-182.
[6]曾明.基于素質教育的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黑龍江教育,2014,(3):73-75.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改革探討論文09-09
提高高職院校教育教學水平論文01-25
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監控探析論文01-19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分析論文11-11
高職體育教學改革措施論文11-10
探討高職院校教育管理的價值引導方法論文10-27
高職語文教學改革之我見論文01-08
淺論高職語文教學改革論文01-09
高職語文教學改革淺析論文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