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有效教學的六個支點論文
論文摘要:營造和諧、寬松、民主、有序的課堂氛圍是有效課堂的前提條件;以學生為主體,多元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是產生有效課堂教學的有力保障。對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要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要有合情的邏輯結構;要有明確的問題指引;盡量使學生在高認知狀態下學習;教師在課上要給學生“隱性”的幫助;促進課堂生成等。
論文關鍵詞:有效教學;問題情境;問題明確;高認知;課堂生成
有效教學作為始于西方教學是“藝術”還是“科學”之爭的產物,當時它的理論依據是實用主義哲學,許多人用課堂上學生獲得知識的多少來衡量課堂的有效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特別是在我國當今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人們對有效教學的認識已愈來愈全面,認為營造和諧、寬松、民主、有序的課堂氛圍是有效課堂的前提條件;以學生為主體,多元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評價方式是產生有效課堂教學的有力保障。但是,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如何操作,才能使課堂更有效呢?筆者觀察了幾百節現場課,認為按照課堂發生、發展的順序,產生有效教學不可或缺以下六個支點。
一、恰當的問題情境
有效教學必須引發學生廣泛參與課堂活動。這就需要教師創設恰當的問題情境,恰當的問題情境是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現實,提出恰當的問題。使學生面臨某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引起其認知沖突,產生認知矛盾即“認知失調”,從而激起學生疑惑、驚奇、詫異的情感,進而產生一種積極探究的愿望和強烈的學習興趣!我們知道,熟悉產生興趣,愉快產生興趣,相對痛苦產生興趣(毅力鍛煉),最終使學生盡快融入課堂學習中來,從而產生有效教學。
問題情境創設的具體原則:
1 觸及問題本質。
問題情境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內容的關鍵設計,面對這樣的問題情境學生從事的操作、觀察,或實驗、探究、猜測等活動才具備實效性。
2 激活學生舊有認知和以往的學習經驗。
有學者指出:“學生的學習經驗是一種緘默知識,更多的是在活動中,通過教師的外顯,學生的意會、感悟而獲得,是在“做”中學和“做”中積累。例如:在學生第一次面對求解-分式方程時,如果教師不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自主探究求解方法,而直接告訴學生:“要轉化為整式方程求解”,就失去了一次激活學生舊有認知和以往的學習經驗的大好機會,也失去了一次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機會。因此遇到解分式方程的問題,最好給學生一個相對真實的問題情境,完全交給學生自主地建構方程模型,自然地探究方程的解。
3 激發學生生命活力,催生學習欲望。
新課程強調三維教學目標的落實,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落實成為有效課堂追求的重要價值目標,這就需要上課伊始,學生面臨的第一個問題情境首先要激發學生生命活力,催生學習欲望。如在講頻率估計概率時,可以提出“你準備如何知道全世界60億人口中大約有多少人不能卷舌?”在講隨機事件時,可提出“你知道人的心臟長在身體的左邊”是必然事件還是隨機事件,長在哪邊的可能性大些?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等等。
二、合情的邏輯結構
有效教學有其合情的邏輯結構,這個結構是依據學情和知識脈絡有機整合而形成的,通俗的講教學脈絡要清晰、自然,課堂的“根”、“莖”、“葉”是清晰的,一節課討論的問題是有一定相關性的。如概念課的教學要讓學生明確為什么要引入這一概念,如何引入這一概念,概念的內涵與外延是什么,概念間的聯系與區別是什么,概念如何在規律中體現,概念如何運用等。如進行《絕對值》概念的教學,教學的脈絡應當遵循下面的邏輯結構進行:“先研究引入絕對值的必要性一找引入的切入點(觀察數軸上關于原點兩側對稱的點所對應的有理數的特點)——下定義——研究定義的合理性——理解概念(理解絕對值的代數與幾何意義)——概念的運用——構建新概念下的運算王國。最后是概念的精致,即尋找新概念與有關概念的聯系,以理解新概念,使新概念在學生頭腦中得到順應。
再如,研究“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第一課時,教材設置的問題是在兩個三角形邊和角六個元素中,尋找使得兩個三角形全等的最少的條件,使學生自然的進入“一個條件、兩個條件、三個條件”下兩個三角形是否全等的探討。這些問題之間都是邏輯相關的,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的十分熱烈,如筆者聽到了這樣的一個授課片段:“在討論完有兩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的問題之后,教師緊接著提出“有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學生們的發言很踴躍,一學生說“不一定全等,如我的30度的三角板與老師的30度的三角板雖然有三個角對應相等,但它們不全等。”另一個學生說“我畫了兩個大小不同的等邊三角形,顯然它們不全等”,還有一個學生說“我可以說的再清楚些,前邊我們剛剛討論了有兩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再根據三角形內角和定理可以知道,有兩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是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即兩者是等價的。所以有三個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正是教師提出了合情的邏輯相關的問題,才產生了如此精彩的課堂生成!
三、明確的問題
有效課堂必須有明確的問題指引,問題水平決定提問的價值。有研究表明,教學現實中,教師80%的課堂時間花在課堂提問,可惜只有約30%的問題是明確的`。這一現象的產生不是偶然,其實涉及的方面較多,主要在于教師的學科水平和教學能力水平的高低,新課程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這對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要求更高了,教師稍有不慎就無法準確應對學生的回應,有人形象的比喻:“教師接不住學生投來的“球”,幾乎同時教師拋出去的“球”也就模糊了,學生跳的再高也夠不到這個“球”。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一定要明確。 課堂上提出明確的問題,這個看似簡單的事情,做好并不容易!不僅需要教師在課下深度了解學生,還需要課上及時診斷學情,及時反思調整自己的教學;另外,還需要教師積累大量的教學緘默知識,儲備大量的符合學生認知的實例,以便與學生進行良好的溝通;再者,教師需要學習兒童認知心理學的知識,反復追問自己,學生會怎么想,為什么這樣想,他們還可能怎樣想?我如何應對,如何盡快的做出反應,提出明確的問題,智者還常常把提問題的機會交給學生,這樣自己更有的放矢,教學也會更有效。
四、高認知狀態下的學習
有效教學應盡量使學生在高認知狀態下學習。數學學科提出,把解決問題所需的思維類型稱為“認知要求”,把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實際達到的思維類型稱為“認知水平”。人們通常將認知要求劃為低層次要求和高層次要求兩大類型。其中低層次要求又區分為記憶型和無聯系的程序型,高層次要求又分為有聯系的程序型和做數學型。高層次要求一般催生學生在高認知狀態下學習。
美國學者Stein和Smith發表的《在四種認知要求水平上的數學任務特征》,這是到目前為止被廣泛用來分析數學課堂認知水平的經典工具。人們利用這個分析工具,發現了四種認知水平的聯系、相互轉化以及各自的定位,如:
(1)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實施帶有高水平認知要求的教學任務是困難的,很難順利完成,在教學中它往往被轉化為更低要求的問題。
(2)在教學任務始終鼓勵高層次思維和推理的課堂上學生收獲最大;而那些始終維持在記憶型、無聯系的程序型任務的課堂上,學生學習收獲最小,甚至會破壞他們數學認知能力的健康發展。
(3)教師對學生思維和推理的支持方式與程度,決定著高水平認知任務的最終命運。
(4)為了提高學生的思考、推理和問題解決的能力,就必須選擇蘊含更高層次思維方式的有挑戰性的任務,這是一個必要條件,盡管面臨著在課堂實施過程中被降低認知水平的危險,但人們一致地認識到低水平的任務幾乎不可能導致高水平的認知參與。
(5)并不是說所有的數學任務都必須轉化為高水平的認知任務,就會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展開和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每一種數學任務“各得其所”,有其獨立存在的充分理由。
有效課堂不僅強調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更強調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參與,使學生在高認知狀態下學習實質上等價于學生深層次的思維參與課堂活動。那么,什么樣的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深層次參與課堂活動呢?我認為切忌不要讓那些純技能的東西占據學生注意的中心,而應當讓動腦筋思維、尋找聯系與決策和轉折點來占據他們的頭腦,如讓學生:觀察、思考、操作、感知、類比、發散、歸納、猜想、概括、推理或從事問題解決的活動,學生收獲不僅最大化,更有助于學生認知能力的健康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力。
五、實施“隱性”的幫助
有效教學必須體現教師的作用。真正科學的教學理論既重視教師的作用又重視學生的作用。雖然杜威提出“兒童中心說”,強調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但并不否認教師的主導地位,他認為教師的主導地位不僅沒有減弱反而更重要,教師仍然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新課程的教學提倡“教貴在度,學貴在悟”,美國著名的教育家G·波利亞指出,教師在課上要盡可能地給學生“隱性”的幫助,讓學生感到自己的學習近似于在發明、創造。
教師的隱性幫助可以是多角度的,可以“搭腳手架”,教師搭的“腳手架”就要圍繞尋找“接合點”和“線索”進行。還可以多問“為什么”,“還可以怎樣”。教師的“隱性”幫助有許多角度如根據學科和學生年齡特點,還可從發散角度幫助,從類比角度幫助,從歸納角度幫助,從特殊上升到一般的高度幫助,從指向學生動手操作的角度幫助,從逆向思考的角度幫助等等。筆者聽過一節探索三角形全等的第二課時。教師提出“兩邊及一角對應相等的兩個三角形一定全等嗎?”夾角對應相等的情況經過學生畫圖操作、觀察都能認可,但對于不是夾角對應相等的情況教師卻直接給出了反例,可以說教師的幫助過當,學生沒有經歷高認知參與,只能被動地接受這個結論,也失去了一次催生學生“類似于發明創造”的機會。還可能使學生學習的濃郁熱情就此停止了。再如,我們在研究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條件時,可從類比三角形全等的條件幫助學生找到探索的角度,這就是“隱睦”幫助。
在著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得今天,教師的“隱性”幫助尤為重要。
六、促進和放大課堂生成
有效教學一定是促進課堂生成的教學。胡慶芳編著的《美國教育360度》一書中寫道:“教學是一種合作性和生成性活動”作為美國中小學有效教學的一條原則。課堂生成的表現形式往往是發生了教師“預料之外”的學生回應或質疑。這一現象的產生恰是教學的價值所在,因為任何知識在被個體接受之前都是沒有意義的,學生有生成意味著意義學習已經產生或正在產生。我們知道,學生的靈性常常是曇花一現、如何留住思維的花朵(也許是蓓蕾)是有效教學應有的價值追求,這也說明,促進和放大課堂生成是現代有效課堂教學的基本邏輯。
總之,有效教學是一個復雜而系統的工程,產生有效教學的支撐點也絕不止本文所述幾點,但是不管采取怎樣的教學方式,使用怎樣的教學素材,也不管教學過程如何展開,教師都必須關注學生的需求,最終促進學生和諧發展,才是有效教學的根本的出發點和歸宿。
【有效教學的六個支點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有效教學論文04-12
人生支點議論文05-18
體育有效教學的意義教學論文06-12
小學語文有效教學論文07-18
中考作文的有效教學論文02-25
小學音樂有效教學論文03-29
小學英語有效教學論文03-29
練習設計教與學轉化的支點論文04-19
好習慣是學好語文的支點論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