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語習得對母語的影響研究論文
一、概述
20 世紀 90 年代初,美國語言學家 Vivian Cook 提出多語能力的概念(Multi-competence),即語言學習者大腦中并存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能力。而早在 Cook 提出多語能力之前,Ulrich Weinreich 就在 Languages in Contact 一書中提出任一語言都會對相并存的另一種語言產生影響,這種影響被稱之為干擾或效應。在干擾影響提出后,關于母語對二語影響的對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語言遷移(transfer)等二語習得理論不斷出現。一直到 21 世紀初,以 Cook 為主的研究者開始關注二語對母語的逆反效應。Cook 指出二語對母語的逆反效應有三種形式:積極效應,消極效應和中間效應。通過研究二語對母語的逆反效應,可以有助于多語學習者更好的習得和提高多語運用能力。
二、母語習得與二語習得的同異
二語習得與母語習得在習得順序、習得環境、習得動機等很多方面是有差異的,但是在語言習得的過程中二者也有共性,語言研究者在對二語習得和母語習得研究上也存在理論異同。
(一)母語習得
母語是指語言習得者從出生起開始接觸并習得的第一語言。根據行為主義的觀點來看,母語在大腦中習得過程是:語言刺激-語言神經反應-語言強化-形成語言習慣,也就是說,母語習得是指語言習得者根據特定語言符號或音源對大腦語言神經的刺激能夠發出相應的語言反應。從行為主義觀點看來,語言的習得主要靠語言源的輸入刺激和語言神經的吸收輸出,但是母語習得者在最初輸出的不是輸入語言的全部,有的只輸出10%,并且表示抽象概念、感情的體驗是無法直接刺激語言神經。所以行為主義認為母語習得在大腦中只是以語言神經的吸收和輸出理論是有局限性的。喬姆斯基為代表的語法天生主義學家認為,每個學習者都天生帶有一套語言習得機制(LAD),在這套機制里語言習得者遵循著母語的普遍語法法則去完善母語習得。在語法天生主義者看來,語言習得者能夠自覺區分語境中母語與其他語言并能夠自覺組織不同的母語從而在大腦語言區形成母語語料庫。語法天生主義的觀點也有局限性,例如狼孩大多不能習得母語或重建母語語料庫。因此母語習得在大腦中是否天生存在一套語言習得機制還是有其不確定性。
根據互動/功能主義的觀點,母語語言習得是個人內在學習能力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他們認為母語語言習得與其他技能和知識的學習類似。Piaget 就認為互動引發了語言習得和智力的發展;Vygotsky 也認為語言和智力的發展主要產生于社會互動中。比如很多保姆式語言“媽媽”、“襪襪”等的有意義的母語輸入促進學習者習得。總之,行為主義和關聯主義理論可以解釋詞匯和構詞學的習得。心智學派的理論可以解釋復雜語法的習得。互動主義理論解釋語言功能的習得和意義與形式的聯結。
(二)二語習得
二語主要是指除母語以外學習者所接觸習得的第二類語言。關于二語習得的研究始于 20 世紀 40 年代。最初以行為主義為心理學基礎的“對比分析法”占據主導地位,研究者認為二語學習跟母語一樣遵循著模仿-重復-強化的模式。不同的是在二語在習得過程中受母語的干擾影響,這些影響有些是積極影響或正遷移,有些是消極影響或負遷移,因此研究者認為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對比分析母語與二語的術語、語法、書寫系統的區別,有效地避免母語的消極影響就可以習得二語。對比分析法認為母語與二語差異越大,二語習得就越困難。20 世紀 60-70 年代,二語習得研究發展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以喬姆斯基的統一語法為基礎的偏誤分析興起,因此二語習得的研究者開始關注學習者的語言偏誤。在此期間,美國語言學家 Selinker提出了“中介語”假說,即第二語言學習者建構起來的介于母語和目的語之間的`過渡性語言,它處于不斷的發展變化過程中,并逐漸向目的語靠近。與此同時 J.Schumann 建立了“文化適應模式”的理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去觀察第二語言習得。舒曼認為第二語言的習得作為一種語言學習過程和外語習得具有相似的普遍規律,因而學習者在使用“第二語言習得”這一術語時,常常兼指“第一語言習得”以外的各種類型的語言習得。二語習得過程中受母語文化的影響,所以學習者對二語文化的認知適應有助于習得二語。20 世紀 80 年代至今,二語習得研究作為一個獨立學科開始走向成熟,采用不同的理論框架和視角并受到其他學科影響,形成了不同的發展路徑。這一時期Krashen 的五大假說和自然習得假說對二語習得研究影響比較突出。
三、二語對母語的逆反效應
(一)二語與母語的關系
對母語和二語關系的討論,以 Dulay&Burt 為代表的語言學者認為兩種語言之間彼此是隔離的關系,相互之間幾乎無影響較小;以喬姆斯基為代表的統一語法學者認為二語與母語之間完全混合并統一于一個共同的語言區域。實際上,語言間不可能完全隔離也不可能完全統一混合,因此這兩種觀點都比較極端。近年來,以 Cook 為代表的語言學者對二者關系大體有一個共識,就是二者是競爭也是合作的(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他們認為即使在母語基礎上獲得了新的語言,這個語言也并不是獨立的語言系統,而是將兩者整合成了一種新的系統。這個整合不是兩種語言簡單的捏合,而是在母語的基礎上發展成了一種新的系統。
(二)母語對二語的影響
在學習二語的過程中,學習者都會受到母語的影響。二語的語言特征越接近母語,母語就越有助于二語的習得,這種積極促進作用就是正遷移。反之,母語增加二語的習得難度就是負遷移。正如很多研究者提出的二語學習者會受到已習得語言的影響。行為主義學者認為母語習得是簡單的刺激反應過程,但是二語習得除刺激反應過程外還會受到母語的影響。因為學習者頭腦中已經存在一套母語反應系統,因此二語習得還受到一語慣性反應的干擾。除此之外,學習者在學習母語之后能及時的運用到母語語境中,而學習二語時就沒有相對應的語境還是在母語語境中使用。行為主義學者認為言語轉移是二語習得過程中語誤產生的最大來源,這也是因為母語“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中介語學者認為母語對二語的影響并不大,他們認為二語習得過程中學習者會重建一套新的語言結構。中介語學者指出很多二語錯誤并不是母語導致的,而是新建語言結構形成的。因此,中介與學者認為母語對二語影響幾乎很小。在天生語法主義者看來,母語對二語的影響又有所不同。他們認為言語轉移帶來的不是正負遷移而是核心與外圍的問題。如果學習者在二語習得過程中使用的語法結構與母語習得時不是同一個的話,母語對二語的影響就停留在外圍上。而如果學習者使用的同一個 UG,通過母語習得提供自然語言,母語就會影響二語習得的核心部分。
(三)二語對母語的逆反效應
根據 Cook 的多語言能力學說,共存于大腦中的語言是相互影響的。因此母語對二語影響的同時,二語對母語也有相應的逆反效應。因此根據二者的關系我們假設二語對母語的影響如下:從宏觀角度上來看,分為積極效應,消極效應和中間效應;從微觀角度來看,二語對母語的語音,詞匯和語法結構都有影響。喬姆斯基的統一語法宣稱,人類大腦中生來就有一套有著共同的語言規則和參數的語法結構,這套結構管理著語言習得并讓人類語言彼此相近。根據對比分析理論我們知道越是相似的語言,越容易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因此,如果二語與母語語言結構相似的話會對母語有積極效應。例如英語句型結構與中文結構相似性很大,所以大多數以英語為二語的中國學習者,習得英語句法結構后無疑促進了中文語法的習得;再比如在詞匯上,二語對中文的影響也是存在的,中國的二語習得者也經常在口語中夾雜“good”、“okay”、“well”、“bye”等的用法,這些語言接觸后的借來詞,雖然沒有改變漢語詞匯的核心部分,但是卻在外部豐富了中文詞匯,所以從上面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二語在一定程度上對母語產生積極效應。盡管語言之間相似性越大的兩種語言越容易產生積極效應,但是雙語者與單語者的大腦結構和功能都是不同的,這是大腦可塑性(Brain Plasticity)的體現,也就是說,不同的認知加工方式對腦結構產生了影響,而可塑性體現了一種學習能力。正如新生嬰兒需要很長的時間成長,其實這一段大腦塑造的過程,為人類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大腦對環境的信息進行編碼,反應于大腦中,使得人腦更適應環境的需求。最早的腦可塑性現象是從動物身上發現的:如果動物生存在更加豐富更加復雜的生活環境中,那么他們的大腦重量變重、大小增加、灰質層變厚、神經元數量增加。這似乎也可以解釋家養的動物生命力比野生的弱的原因。而同樣在人類身上,二語積極效應也改變了我們的大腦提高了其可塑性。但是二語對大腦的影響不僅限于積極性,還有消極效應,例如英語26 個字母與漢語拼音 46 個字母很多極為相似,這使得習得英語后的很多學習者混淆甚至忘記漢語字母的正確讀法。因此一種語言的侵入導致另一種語言能力的下降或退化,我們叫做語言的磨蝕即語蝕現象。但是語蝕現象是否直接與二語的入侵大腦有關還有待于這方面的實證研究來去驗證。無論是積極效應還是消極效應,在某種程度上都認可了二語與母語之間直接作用的關系,但是 Selinker 提出的中介語理論認為兩種不同語言不是直接相互作用的而是中立的。他認為中介語是在二語與母語之間相對獨立的語言系統,它具有一套獨特的語音、語法和詞匯規則體系,這套體系是可變化的可滲透的,而在二語習得過程中,母語或二語都有石化現象,所以我們也可以假設二語對母語的影響可能是中立的。
四、結束語
本文首先討論了二語及母語習得的一些理論觀點,這些觀點能讓我們更清晰地分析二語與母語的關系。其次,我們探討了母語對二語的影響。學習二語時,我們知道母語產生的一些影響會幫助學習者更好地習得二語。與此同時,我們也需要了解二語對母語的影響,這樣我們才能提高母語并更好地習得二語。事實上,很多教學法都能幫助學習者在聽說讀寫方面提高,但是很多教師無法把學習者的創造性和生動思維與母語聯系起來,所以母語與二語之間的信息差就會很大。我們討論過二語對母語逆反效應,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好地學習和拓展母語和二語學習。同時讓我們意識到在多語學習過程中應該結合兩種不同的語言的特點及相互影響幫助學習者更容易去掌握不同語言的詞匯,句法及文化。盡管我們是在母語背景和語境里學習二語,但是學習者的語言模式一旦形成也很容易影響母語,甚至會導致語蝕現象。所以作為語言教師,教授二語不僅意味著二語語言技能及語言能力的培養,還要注意引導學生母語的喚醒及刺激。本文只是從理論上簡單闡述了二語對母語的影響,在以后的研究中應該采用實證研究法繼續對一些假設提出實例驗證才能更有效地通過效應促進雙語的學習。
參考文獻
[1]李柏令。第二語言對第一語言的效應[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2]沈莉。二語習得研究綜述[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二語習得對母語的影響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母語習得論的研究 論文06-15
家園配合對幼兒二語習得積極影響的研究論文10-31
二語習得對英語教學的影響論文09-23
二語言習得中輸入研究的論文10-27
社會學轉向二語習得研究的論文11-03
方言對語言習得的影響論文05-12
學習者個體差異對二語習得的影響論文07-07
論文:教師課堂提問技巧與二語習得04-19
國內外三語習得研究綜述與分析論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