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農產業集群理念論文
1綠色經濟與農業產業集群相關概念綜述
1.1綠色經濟所謂綠色,主要是基于健康、安全的一種概念建構。夏光認為,“綠色經濟”有2種含義:第一種含義是指“經濟要環保”,即要求經濟活動不損害環境或有利于保護環境;第二種含義是指“從環保要經濟”,即從環境保護活動中獲取經濟效益。可以把這個意義上的綠色經濟稱為“從綠掘金”,即環境保護可以成為經濟利潤的一個來源,成為一個經濟增長點[1]。薛維忠認為,綠色經濟是指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通過正確地處理人與自然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高效地、文明地實現對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使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和生活質量持續提高的一種生產方式或經濟發展形態。具體來說綠色經濟則在于以高科技產業為手段,一方面它通過科技力量的巨大用使人們的社會生產、流通、分配、消費過程中不損害環境與人的健康;另一方面,它又要在自然資源的承載能力范圍內,在生態環境的非減性條件下,把技術進步限定在有利于人類、有利于人類與大自然相互關系的軌道上。即按照屬于人類的生活或生存方式來求得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在此基礎上,“綠色經濟”又會在社會需要(社會公共需要、個人利益或市場利益)的支配下,按照市場經濟的內在規律的要求,根據效率優先的原則,以效率最大化為目標[2]。劉燕華認為綠色經濟應該既包括綠色經濟的技術,包括相關的政策,也包括商業運作模式,也就是經濟發展的整個模式[4]。綠色經濟作為一種全新的思想理論和發展體系,特別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最終要形成“效率、和諧、持續”三位一體的目標體系,“生態農業、循環工業、持續服務產業”三位一體的結構體系,“綠色經濟、綠色新政、綠色社會”三位一體的發展體系。
1.2農業產業集群農業產業發展集群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之一,對于區域經濟發展、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推進農業生產分工與專業化以及提高農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國際經合組織(OECD)的定義,農業產業集群是指一組在地理上相互臨近的以生產和加工農產品為對象的企業和互補機構,在農業生產基地周圍,由于共性或互補性聯系在一起形成的有機整體[4]。隨著農業產業不斷表現出來的集群化現象,農業產業集群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和關注。農業產業集群是指在接近農產品生產基地的一定區域范圍內,同處或相關于某一特定農業產業領域的大量企業和關聯支撐機構,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補性而與農產品生產基地相對集中在一起,從而形成的一個有機群體[5]。基于產業關聯和空間鄰近的特性,可以把農業產業集群理解為一種空間組織形式,它是農戶、企業、中介組織和服務機構等相關組織組成的有機綜合體[6]。農業的發展絕對不是純粹量的擴張。它本身有一個可持續的問題,有一個綠色的問題;基于相近或相似地理環境,農業產業適度集群化是可能的;由于農業產業集群化涉及到各個方面,農業產業化必須走政府適度推進的道路。因此,遂寧市走綠色發展的農業產業集群道路是科學的、可行的。
2遂寧市農業集群發展的基礎條件分析
2.1遂寧市農業產業的自然條件基礎[7]
四川省遂寧市地處四川盆地中部,是盆地內典型的丘陵低山地區,丘陵約占全市總面積的70%,河谷、臺階地占25%,低山占5%,海拔高度為300~600m。遂寧市土地肥沃,被稱為“紅土地”。遂寧市轄區內河流眾多,境內流域面積在100km2以上的河流有涪江、瓊江、郪江、梓江、青崗河、蓬溪河等15條。涪江全長700km,遂寧境內171km。涪江支流呈樹枝狀分布,境內流域面積5127.4km2,占全市面積的96.29%。由于丘陵低山的地貌形成的較大落差,使眾多的河流為遂寧提供了充足的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為55.85萬kW,可開發量為38.71萬kW,已開發16.94萬kW。遂寧市農業總耕地面積15.21萬hm2,其中紫色土占耕地面積的62%,廣布于境內的低山丘陵地區。生物資源門類繁多。境內發現并利用的生物資源約1500多個品種或品系,其中植物資源1000余種,農作物栽培品種達367個。盛產糧、棉、油、果、桑、蔗等,是四川省糧食、棉花、油料、生豬、水果、蔬菜、中藥材重要生產基地。船山區因盛產“菊花心白芷”而成為全國有名的“白芷之鄉”,大英縣河邊鎮所產的“白檸檬”品質優良,全國獨有。遂寧市林區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森林覆蓋面積約32%,是四川省第一個綠化達標市。林木品種約437種,其中有不少國家保護植物和珍稀樹木。遂寧市盛產柑桔、橙、柚、梨、桃、李、蘋果,其中以沙田柚、青蘋、紅桔、貢橙等品種質量最為優良,享譽省內外。動物資源門類繁多,主要脊椎動物約237種。魚類資源達89種,珍稀動物如魚類的中華鱘、胭脂魚、巖原鯉、長吻魚等,兩棲動物中的大鯢,哺乳動物中的水獺,均屬國家和省級保護動物。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高粱、紅苕為主,各種豆類遍布全市,經濟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甘蔗等。遂寧黑芝麻食補價值高;遂都牌加碘芝麻油為國家發明專利產品,其濃香型芝麻油為四川省名牌產品;市中區楊渡壩大胡豆曾是歷代貢品。蔬菜主產城鎮郊區的平壩地區,除滿足當地消費外,還遠銷重慶等地。主要有甘藍、白菜、花菜、蘿卜、茄子、豇豆、四季豆、番茄、黃瓜、菜椒、蒜薹、蔥白、芋頭等。中藥材類有127種,除船山區的“菊花心”白芷為遂寧特產,名冠全國外,藿香、薄荷、刺疾藜、麥冬、紅花、丹參白芍、荊芥等中藥材都有過較大人工種植面積,產量很高,質量上乘,可供選擇開發和加工。夏枯草、金錢草、癩子草等野生藥用草本植物更為群眾熟悉,直接采泡飲用。水果類29種,種植量最大的屬柑桔類的紅桔與廣桔,面積近1.34萬hm2,產量達3.5萬t。
2.2遂寧市農業集群發展的現有基礎[8]
遂寧市2010年農業總產值180.23億元,比2009年增長4.6%,其中種植業產值83.16億元,增長2.9%;林業產值5.76億元,增長12.6%;畜牧業產值82.51億元,增長5.3%;漁業產值6.01億元,增長9.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2.79億元,增長9.7%。農林牧漁及其服務業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上年43.6∶2.8∶49.0∶3.6∶1.0調整為46.1∶3.2∶45.9∶3.3∶1.5。遂寧市2010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2.45萬hm2,增加0.27萬hm2,增長0.6%。全年糧食總產量166.37萬t,比上年增產2.46萬t,增長1.5%;油料產量13.53萬t,增產0.34萬t,增長2.6%;蔬菜產量92.7萬t,增產2.22萬t,增長2.5%。2010年末生豬良種繁育場2576個。全年新增萬頭豬場8個,新建標準化養殖戶2472戶,生豬規模出欄235.2萬頭,占生豬總出欄的65.7%;豬、牛、羊、禽出欄分別為484.30萬、9.62萬、70.42萬和3198.53萬頭(只),分別增長3.2%、6.4%、5.0%和5.8%。肉類總產量47.11萬t,增長3.6%;禽蛋產量10.59萬t,增長11.6%。2010年全年水產品產量5.60萬t,增長7.3%。2010年,遂寧市完成天然林保護工程人工造林2867hm2,完成退耕還林工程造林面積1267hm2,對12.6萬hm2森林資源進行了有效管護。天保公益林建設0.36萬hm2。林業用地面積13.7萬hm2,活立木蓄積量822萬m3。森林覆蓋率36.1%。2011年已建成年供苗能力500萬株的柑橘無病毒容器苗繁育中心,建成柑橘基地2.2萬hm2;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4萬hm2,綠色蔬菜基地4667hm2;建成高效經濟林基地3.2萬hm2,發展林下種養基地50余個;發展名優花卉苗木產業園10個,發展名優花卉苗木基地1733hm2;建成中藥材基地5800hm2。2011年,遂寧市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7.43億元,解決15.45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新建沼氣池3.66萬口,累計建成30.7萬口;完成中低產田改造9080萬hm2;全年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6000hm2;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2.3萬kW,增長4.0%。
3遂寧市農業產業集群的發展思路
基于綠色經濟理念和遂寧市現有農業發展基礎,遂寧市農業產業集群堅持以現代農業生產方式引領原生態農業,發展優質糧油、綠色生豬、優質水果、綠色蔬菜、高效林木、名優花卉苗木、特色養殖、高效水產、優質肉牛、地道中藥材等10大農業特色產業,建設西部綠色食品供應基地,著力構建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現代農業體系。
3.1打造3大現代畜牧業產業帶一是綠色生豬產業帶。主要在安居、蓬溪、射洪、大英等縣區布局建設標準化規模養殖基地,實現年出欄生豬800萬頭,其中綠色生豬640萬頭。二是優質肉牛產業帶。主要在船山等縣區布局建設肉牛養殖基地,實現年出欄優質肉牛18萬頭。三是商品家禽產業帶。主要在船山、射洪、蓬溪等縣區布局建設商品家禽養殖基地,實現年出欄商品家禽6000萬只。
3.2發展6大現代農業產業帶大力調整農產品生產結構,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做長做大種、養、加產業鏈,抓好6大現代農業產業帶。一是優質糧油產業帶。在遂寧市布局建設國標三級優質稻米基地3.33萬hm2,盆中中筋小麥基地4.67萬hm2,優質綠色玉米生產基地2萬hm2,“雙低”油菜基地2.67萬hm2,菜用型馬鈴薯基地6666.67hm2,確保糧食安全。二是優質柑橘產業帶。主要在船山、射洪等縣區布局建設優質甜橙基地、優質名柚基地、優質雜柑基地和優質檸檬基地2.67萬hm2。三是綠色蔬菜產業帶。主要在船山等縣區布局建設綠色蔬菜基地2.33萬hm2。四是高效林業產業帶。主要在射洪、蓬溪、大英等縣區布局建設速生豐產林基地、優質干果基地、竹基地、木本中藥材基地和林下特色養殖基地3.67萬hm2。五是花卉苗木產業帶。主要在船山、安居等縣區布局建設木本花卉苗木基地、桃花山玫瑰示范基地4666.67hm2。六是道地中藥材產業帶。主要在船山、射洪等區縣布局建設白芷、吳茱萸、金銀花、連翹、香桂示范基地1萬hm2。
3.3壯大6大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果蔬飲料加工、肉類食品加工、飼料獸藥加工、林產品加工、中藥材加工、糧油加工6大農產品加工業,提高原生態農產品附加值。一是果蔬飲料加工業。依托可士可、清見、川錦食品等企業,引進一批企業,延長果蔬飲料加工產業鏈。二是肉類食品加工業。依托高金、美寧、卓筒實業、超強等企業,引進一批大企業,打造肉類加工食品著名商標,畜產品精深加工率達70%。三是飼料獸藥加工業。依托齊全、渴望、泰信、佳泰、國強等企業,推進標準化生產,擴大飼料獸藥市場影響力。四是林產品加工業。依托建興、金皇樂爽等企業,引進一批企業,大力發展木材、竹材、林化食品、香料加工。五是中藥材加工業。依托回春堂、綠康、陳善堂和銀發資源等企業,引進一批企業,推進中藥制藥和飲片加工企業GMP認證,打造遂寧中藥材品牌。六是糧油加工業。依托鑫泰糧油、匯強油脂、呂氏忠業、開明食品、仁吉制粉、吉星貢等企業,引進一批企業,大力發展糧油加工業。
3.4培育4大農村服務業大力培育農村生產性服務業、營銷性服務業、消費性服務業和中介性服務業,不斷提高科技信息、市場流通、生態旅游和職業介紹等方面的服務質量。建設農業綜合開發園區15個,發展農產品流通企業55家,新建改造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55個,培育農產品經紀人和營銷大戶1萬人,發展A級“農家樂”100家,年勞務轉移130萬人,勞務收入155億元。
3.5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在推進產業建設的同時,著力推進新村集中居住區和農村居住社區建設,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因地制宜調整規劃思路,提升新村規劃建設水平;按照“四位一體”、“七區合一”的新農村建設目標,完善“258”規劃。加快推進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田、水利、交通等建設與產業發展配套能力;強力推進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提升新村人居質量和發展環境;建成一批新農村綜合體示范帶,努力實現農民人均純收入9000元,40%以上行政村提前達到小康水平的目標。
【遂寧農產業集群理念論文】相關文章:
產業集群分析論文04-06
產業集群的發展論文05-11
產業集群體系關聯論文12-02
關于中部產業集群發展的論文07-03
產業集群生成分析的論文12-02
區域產業集群的識別與選擇研究論文10-26
基于產業集群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論文11-27
基于產業集群的知識管理研究論文參考05-30
安徽本土原創的動漫產業集群成長論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