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
在現在社會,報告的適用范圍越來越廣泛,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篇1
論文題目:應面法優化曲霉產多糖培養基的研究
一、本課題研究現狀及可行性分析
本課題研究現狀:
多糖具有各種生理活性,活性多糖的保健功能是目前保健食品功能因子中研究焦點之一。活性多糖作為一類有前途的天然藥物,在預防和治療腫瘤、艾滋病等頑癥上已顯示出誘人的前景,但目前能夠用于臨床的多糖藥物并不多,近年來,有大量有關糖保健功能的研究報道,主要集中在多糖的促進免疫、抗腫瘤、抗病毒等方面。另外,多糖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腫瘤、阻抗放射性元素和毒素的吸收等作用。 從真菌中尋找新型藥物已為世界矚目,這是一個亟待開發的自然寶庫,對生命科學、醫藥科學的研究與開發具有重要意義。在了解真菌多糖化學結構、組成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基礎上,提高多糖產量具有現實意義。本研究采用響應面法對曲霉產多糖培養基進行優化,為多糖產量提高和后繼發酵放大試驗研究奠定基礎。
可行性分析:
實驗所需條件和儀器具備:電熱恒溫培養箱、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超凈作臺、立式壓力蒸汽滅菌鍋、CCS45恒箱培養搖床、水浴鍋、721分光光度計、電子天平、pH計、燒杯、錐形瓶、培養皿等,實驗藥品滿足,本課題的研究方案已經設計完畢。
二、本課題研究的關鍵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思路
1、研究的關鍵問題
本課題研究的關鍵問題主要是確定影響曲霉產多糖培養基中的主要因素,確定因素水平以及響應值的測定,利用響應面法分析結果分析結果。
2、解決問題的思路
曲霉由本院微生物實驗室篩選獲得,先將曲霉接種于種子培養基(PDA液體培養基)培養一段時間后接種于發酵培養基,待發酵完成后,測多糖含量,本實驗所用方法是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楊酸比色法(DNS法)。苯酚硫酸法測得的是總糖量,DNS法測得的是還原糖量,多糖量=總糖量-還原糖量。苯酚易氧化,見光或空氣逐漸變成淡紅色,因此測定時盡可能避光且操作迅速。苯酚在水中溶解度較小,故需限制苯酚用量,否則會生成乳白色沉淀或針狀結晶而干擾測定。采用Plackeet-Burman法對發酵培養基中碳源、氮源、無機鹽、磷酸鹽幾種主要營養成分影響曲霉產多糖量的多少進行優化。最后分析結果。
三、論文綱要
(一)概述:簡要介紹關于多糖保健作用的情況。
(二)材料與方法:
1.曲霉
2.培養基制備
3.培養條件
4.糖含量測定
5.響應面法優化實驗
(三)結果與分析
1.碳源的選擇
2.氮源的選擇
3.無機鹽的選擇
4.磷酸鹽的選擇
5.響應面法優化培養基
(四)討論
四、主要參考文獻
[1]趙玉萍,朱春等.田口設計優化曲霉產多糖培養基.食品科技,2011,36(7):16-19
[2]喬均儉,王世英,郝粉霞等.響應面法優化黑曲霉產果膠培養基中無機鹽成分的研究.生物數學學報,2010,25(3):508-514
[3]劉偉雄.游離果膠酶和固定化果膠酶酶學性質.[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1,22(4):5-7
[4]Zhou X,Zheng Y,et al.Fermentation medium optimization of themophilic proteinase b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J] Journal of Biomathematics,2007,22(1):113-118
[5]杜國軍,劉曉蘭,鄭喜群.產果膠酶黑曲霉發酵條件的優化[J].農業與技術,2008,28(5):83-85
[6]牛廣才,朱丹,李志江.響應面法優化桑黃菌產胞外多糖液體發酵培養基的研究[J]生物數學學報,2009,24(3):523-530
[7]張雙鳳,林香娟,于村.苯酚—硫酸法測定胖大海涼茶中多糖的研究.河南預防醫學雜志,2000,11(3):144-145
五、指導教師意見
本研究可行性較強,有一定的創新性,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同意開題。
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篇2
課題名稱:微生物驅油數值模擬研究與應用
1、選題意義和背景
根據預測,21世紀原油需求總量為2500-2600億噸,按照現有油藏開發技術和措施年均僅能提供380億噸。因此,要滿足需求總量,必須將采收率提高到65%-70%,即現有水平的2倍。提高原油和天然氣產量的途徑主要是增加地質儲量和應用高效生產技術,而后者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目前,石油天然氣工業面對的`最重要的挑戰之一就是提高采收率。在過去的20年里,采收率提高了10%,但這主要歸功于油藏工程,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貢獻很小。由于較低的波及系數和洗油效率,油藏中有2/3的地質儲量不能采出。波及系數可以通過油藏工程和化學工程的方法得到提高,洗油效率則只能依靠化學工程。按采收率達到64%-66%的目標,現有技術可將采收率提高20%達到48%,剩余16%要依賴于化學提高采收率方法的應用。近些年來,隨著新開發區塊的減少以及大量高產油田的減產,提高原油采收率技術(IOR)正在世界范圍內不斷得到推廣和應用。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技術就是一種主要利用化學原理提高波及系數和洗油效率的提高采收率技術,室內實驗和礦場試驗表明,這是一種具有潛在經濟效益的方法,特別對枯竭的生產井更是如此。在美國,枯竭井(指產油速度少于10 bbl / d的井)的產量占總采油量的將近50%;我國的一些大油田近些年來相繼進入高含水后期,所以需要一種低成本的提高采收率方法(I CFA.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方法尤其適合應用于今天這種經濟環境。有足夠的資料證明了利用微生物技術增加原油生產的可行性和靈活性。在世界各地,己經有大量的生產井和油田己經用微生物配方進行了處理。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我國的石油微生物學始于1955年,開始研究細菌勘探;20世紀60年代研究了油田微生物的生態學和生理學,參加的單位有中國科學院、石油部、地質部及一些大專院校,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幾年來,國外(主要是美國)在這方面己有成熟的技術,并開始向我國市場滲透,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這方面研究的發展。我國吉林油田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協作研究了一項微生物吞吐技術,有較好的增油效果,但在注入微生物的同時需要注入大量的營養液,這相對提高了原油開采的成本。大慶油田在“七五”國家科技攻關成果簡介中,介紹了利用微生物地下發酵的研究成果。利用微生物地下發酵提高原油采收率是當前引起石油界廣泛重視的一種生物技術。大慶石油管理局和中科院微生物所在國內首先開創了將細菌直接注入地下提高采收率的室內評價方法,大慶石油管理局利用混合菌種進行了創造性的放大發酵工藝、注入工藝及礦場試驗研究。
據中國石油報1995年5月19日報道,油田專用微生物工廠在徐州建成(投放1噸微生物可增產原油400噸)。它由華東輸油管理局和美國邁克爾?白克微生物公司合資興建,采用美國的技術設備,按美國標準生產油田專用微生物,年產微生物7萬加侖。大大促進了國內微生物提高采收率研究的進展。
3、論文的理論依據、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微生物提高采收率是一項具有很大應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技術。其中,微生物驅油技術由于能處理更大范圍的地層,因而具有很好的增油效果,能較大幅度地提高原油采收率。本研究屬于油氣田開發工程的提高采收率領域。核心內容為利用油藏數值模擬方法研究微生物驅油動態過程,闡述微生物驅油的原理。通過室內實驗,對微生物菌種與油層環境的配伍性進行研究,利用選擇的數值模擬軟件進行方案優化,為微生物驅油技術的礦產應用及推廣提供依據,并且驗證選用的數值模擬軟件的計算能力和準確性。通過對微生物驅油數學模型的研究,詳細分析微生物驅油過程所發生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作用,從而深入理解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機理。因此,本文將開展如下的工作:
(1)建立模擬計算油藏的地質模型,詳細描述油藏靜態地質特征,包括地層構造、沉積相、儲層、油藏類型,油層厚度等,為選用實驗菌種培養物和數學模型提供依據;
(2)根據模擬油藏的環境選擇提高采收率菌種,在室內開展微生物菌種與油藏環境的配伍性實驗評價,優選出能適應油藏環境的、能最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菌種,這一步是關鍵;
(3)根據所用菌種的特點和模擬油藏的條件,選擇合適的數學模型,也就是要選擇已建立的描述油藏滲流的偏微分方程組、相應的輔助方程、初始條件和邊界條件;
(4)利用選用的模擬軟件,進行方案優選;
(5)根據礦產試驗的結果,分析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檢驗所用微生物菌種在實際油藏中的適應能力和提高采收率的能力,驗證選用的數學模型的準確性。確定微生物驅油技術推廣的可行性。
4、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試驗區各井連通狀況存在差異,驅油效果明顯不同。與注入井主吸水連通好的油井效果明顯,中心井和2口基礎面積井油層發育較好,與周圍注入井有2個以上連通方向,并且與注入井主吸水層連通厚度大,比例高,注微生物后見效早,綜合含水下降幅度大,日增油高達14t,綜合含水下降9.8個百分點,目前仍保持微生物效果。而試驗區連通狀況較差的井見效滯后,4口角井油層發育較差、單向連通、與周圍注入井主吸水層連通厚度小,注入微生物第二段塞后開始見效,含水下降幅度小,下降4個百分點,日增油3t。以上數據說明在油層連通情況下,微生物驅改善水驅效果技術可行,因此,若今后再開展微生物驅油試驗,應選擇連通狀況較好的井。
根據試驗方案設計,影響到微生物驅油效果評價,下一步研究微生物注入濃度、段塞用量大小、交替注入次數及間隔周期的優化,以提高驅油效果。同時研究調剖與微生物菌液驅油的聯作技術,可有效的調整注入剖面,擴大波及體積,提高微生物驅油效率。
5、預期的結果
微生物驅油技術能處理大面積的地層,增油效果顯著,這是微生物采油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能較大幅度地提高采收率。
室內實驗表明,所選微生物與油藏環境具有良好的配伍性,能有效激活水驅后的滯留油。
選擇的包括組分運移方程、黑油模型、微生物動力學方程、滲透率降低模型和激活滯留油模型的三維三相多組分流動數學模型能比較全面地描述微生物在多孔介質中發生物理、化學和生物反應。
礦場試驗表明,所選微生物在模擬油藏中具有較強的適應能力,使試驗區降水增油幅度較大,試驗效果較好,可進一步擴大應用范圍。
所選數值模擬軟件具有較強的計算能力和較高的準確性,能有效指導礦場試驗。
6、參考文獻
[1]Rebecca S. Bryant, Rhonda P. Lindsey. WORLD-WIDE APPLICATIONS OF MICROBIAL TECHNOLOGY FOR IMPROVING OIL, RECOVERY SPE/DOE35356, 1996: 127-134
[2]汪衛東。我國微生物采油技術現狀及發展前景。石油勘探與開發。2002, 29(6):87-91
[3]張訓化微生物采油數值模擬研究。碩士學位論文。中國科學院滲流流體力學研究所, 2003. 9一10
[4]王嵐。微生物采油及其作用機理。世界地質。2002, 21( 2) : 138-140
[5]裴雪林,劉麗,趙金獻。微生物采油技術在國內外的研究現狀及實例。斷塊油氣田1997 5(4):61一66
[6] Corapcioglu, M.Y and A. Haridas: “Transport and Fate of Microorganisms in Porous Media:A 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J. of Hydrol., Vol. 72, (1984):149-169.
[7] Bear, J: Dynamics of Fluids in Porous Media, New York, Elsevier, (1972):605一616.
[8] Bu'; Lock, J. and B. Kristiansen: Basic Biotechnology, Academic Press, New York, (1987)75一131.
[9] Bajpai, R.K. and M. Reuss: “Coupling of Mixing and Microbial Kinetics for Evalu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Bioreactor,” Can. J. Chem. Eng., 60, (Jun. 1982):384-392.
[10] Cernansky, A. and R. Siroky: “Deep-Bed Filtration on Filament Layers of Particles Polydispersed in Liquids,” International Chemical Engineering, Vol. 25, No. 2, (1985) 364-375.
[11」Adamson, A. W:Physical Chemistry of Surfaces, 3rd Edition, Joh Wiley&;Sons, Inc., New York, (1976)。
[12]Knapp, R.M., F. Civan, and M.J. McInerney: “Modeling Growth and Transport ofMicroorganisms in Porous Formations,” Presented at IMACS, Paris, France, Jul. 18-22,1988, Proceedings of 12th World Congress on Scientific Computation, Edited by R.Vichnevetsky, P. Borne, and J. Vignes, Vol. 3, (1988) 676-679.
[13]Zhang, X., R.M. Knapp, and M.J. McInerney: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icrobially Enhanced Oil Recovery Processes,” Proceedings of the 199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 Developments in Petroleum Science, Edited by E.Premuzic and A. Woodhead, Vol. 39, (1993):171一186.
[14] Chang, F.F, and F. Civan: “Modeling of Formation Damage Due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Interactions between Fluids and Reservoir Rocks,” SPE 22656, Presented at the 66th Ann.Conf., Dallas, TX, Oct. 6-9, 1991.
[15]Popplewell, L.M., O.H. Campanella, and M. Peleg: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s of Instant Coffee Mechanical Attrition,” J. of Food Science, Vol.
【2020微生物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格式范文02-18
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4-25
畢業論文設計開題報告01-25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表01-21
畢業論文開題報告模版08-25
教育畢業論文開題報告05-26
大學生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1-21
網絡工程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9-24
市場營銷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7-29
財務管理畢業論文開題報告范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