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教學應用論文(精選3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可以推廣經驗,交流認識。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閱讀教學應用論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閱讀教學應用論文1
【摘要】在現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強調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同時還需要重視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所以在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及時的調整自己的教學模式,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我認為微課的不斷發展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都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在現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科學地發揮好微課的價值,進一步提升現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為學生的綜合素養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微課教學;實際運用
在現代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運用微課來進行教學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要結合微課的特點以及教學的過程中教學內容的特點,靈活的運用微課進行教學,發揮好微課的價值,為學生的能力提升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1.利用好微課給學生介紹課文背景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介紹課文的背景,以此為基礎,幫助學生更好地去學習。因為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背景的介紹對于學生去理解知識有很大的幫助作用,但是在課文中有很少有專門的章節來介紹背景,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一般依靠自己的語言介紹來幫助學生理解當時的背景,這些教學模式都不能夠真正的幫助學生理解好課文的背景,所以,教學的模式就必須要進行有效的調整,微課的運用可以解決好這個問題,微課的內容相對來說比較豐富,教師可以利用微課來詳細的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同時還進行拓展教學,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比如說在教學《游褒禪山記》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首先運用微課給學生介紹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在了解背景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課本的學習,同時在學生在了解基礎知識的時候,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也可以通過這樣的閱讀對背景和課文的內容產生一定的理解、產生自己的想法,這樣,學生在理解的時候就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最終教學的質量也就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
2.利用微課進一步引導學生去理解文章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理解對于學生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換言之,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教師在能夠真正的掌握知識。而理解文章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我認為,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堂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理解,因為微課可以給學生展現更多的內容,引導學生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相關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學的質量就有了比較足夠的保障,比如說在教學《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時候,不少學生對于當時描寫的情景比較陌生,因為生活在都市中的學生,很少有機會看到荷塘月色這樣的景色,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在理解課文的情感的時候,就會出現比較大的困難。為了解決最好這個問題,教師可以用微課給學生展示當時的情境,同時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去感受這樣的情景,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觀看之前,將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記錄下來,然后,在觀看影像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討論,教師和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細致的溝通。在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學生之間就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換言之,教學的質量就能夠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因此,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也就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
3.引導學生進行課外拓展閱讀
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尤其是閱讀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升教學的質量,教師就必須要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不僅僅是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更加重要的是,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拓展自己的知識面、拓寬自己的視野,這對于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和相關素養的提升可以起到極大的幫助作用。在實際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探索,如何科學地運用微課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比如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給學生推薦一些相關的'書目,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有些學生對閱讀不感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對書本的內容進行簡單的介紹,通過簡單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如果那種并且產生足夠的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閱讀,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微課寫下自己的讀書感受或者其他學生的讀書感受,方便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利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在幫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提升學生閱讀的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能力。總結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都必須要進行改革和調整,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同樣也不例外,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必須要針對現代素質提出的要求,積極地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進步,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改革和創新,通過不斷的探索,找到素質教育背景下做好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工作的最有效的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岳恒瑞.微課在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語文教學之友,2017(5):5-6.
[2]費良燕.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課教學法[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6(4):46.
閱讀教學應用論文2
摘要:初中課程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其中,初中語文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加強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提高學生理解能力與知識運用能力,并能將寫作能力提高。本文將重點探討課內外互助模式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幾點可行教學建議。
關鍵詞:素質教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根基也是基礎,是培養學生文化素養與人文素養的關鍵。初中語文教學中過多沿襲傳統教學方法,學生被動聽講,教師成為了課堂主導,不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降低了整體教學效果。由此,為使學生閱讀量增加,真正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可將“課內課外互助”閱讀模式引入,將課內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綜合素養與寫作能力。
1應用“課內課外互助”式教學模式的在重要性
在當前初中語文教學中,過多依賴教師講授,學生往往處于被動聽講狀態,尤其是在閱讀學習中,最常見的就是讓學生背誦課文、聽寫詞語,認為學生暫時記憶了課文內容,就能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這種做法雖然是課程教學大綱規定的,也能提高學生分數,但機械化背誦,不僅給學生帶來負擔與擔憂,更會養成機械化學習習慣,不利于創新思維與靈活運用知識能力的培養,并且閱讀需要有興趣支撐,讓學生丟掉閱讀興趣,不管如何記憶都會很快忘記[1]。由此,將“課內課外互助”式教學模式引入閱讀教學中,不僅能將學生課業負擔減輕,還能為學生獨立學習創造條件,提供足夠的自由閱讀時間,有利于閱讀興趣的培養,調動學生閱讀興趣。此外,隨著科技進步,信息技術也開始滲透到教學中,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閱讀中,探尋閱讀樂趣,比傳統教學方法更能夠加深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改變了過去死讀書的習慣,善于融會貫通、理解文章內涵,在寫作時將敢于突破常規思維模式,找到更多角度。從教師角度看,使用“課內外互助”閱讀教學模式能夠減輕教學負擔,只需要運用有效方法輔助學生閱讀,做適當指導就可以,可以利用其它時間收集閱讀資料、研究閱讀方法[2]。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將課堂內外結合
2.1培養閱讀的好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習慣則是根基,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會讓學生在短時間內獲取豐富的知識,迅速找到正確的閱讀方法,增強學生對文章的領悟能力與判斷能力,知識獲取量將遠多于教師講授的知識。由此,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了“加強學生閱讀興趣培養,擴充知識面、將閱讀量增加,少做題、多思考、多閱讀。”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教師要勤于督促,學生要有自覺性,家長也要認識到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的看管。
2.2重視課外閱讀的輔助性:閱讀能力的提高需要非常多閱讀材料的支持,在相關課程標準中明確規定了九年制課內外閱讀量要達到300萬字以上,要具備扎實的文字基礎與文字處理能力,在此基礎上對課外閱讀量擴充,利用課余時間閱讀各領域書籍,逐漸加深閱讀內容的理解,將整體閱讀能力增強[3]。
2.3課內外互助:“課內外互助”閱讀模式重點突出課外閱讀,旨在將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結合起來,提升綜合閱讀能力,有利于初中課外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
3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內外互助”模式的應用方法
3.1將課程大綱為實線,貫穿“自我為中心”作為閱讀主線:按照《課程標準》中的規定,要明確教學目的,對教學課程合理安排,編寫出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因材施教,構建出符合學生閱讀習慣的閱讀教學模式。將“自我為中心”作為主線,目的是將學生主導地位凸顯出來,將語文課堂變為閱讀的課堂,由過去的依賴教師轉變為學生間的互動探討式學習。比如,在學習《水調歌頭》時,通過閱讀能夠了解作者思鄉之情,可以讓學生相互描述自己獨自在外的真情實感,起到感同身受的效果,以蘇軾的這篇詩歌為起點,帶著同樣的情感去閱讀類似的詩歌或者文章,感受其他作者的所思所想,當寫作類似文章時能將這種情感運用其中,增強文章感染力[4]。
3.2將媒體作為虛線,教師引導為分支:初中生大部分是青少年,對很多課外知識都有獵奇心,男生對運動、球星、游戲感興趣,而女生則對時尚、美食、旅游較關注。由此,教師要分析青少年身心發展特征與規律,對學生閱讀提供一些建議與指導,始終圍繞課程標準,尊重學生喜好,為學生提供適合的閱讀資料。比如,《意林》、《讀者》、《青年文摘》等有很多引入深思的文章,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將學生課外閱讀量增加,還擴展了視野,培養了閱讀興趣。
3.3網絡閱讀,將學生閱讀范圍擴寬:網絡、手機是信息獲取與共享的重要平臺,在信息傳播上非常便利。可以建立課內外閱讀興趣群組,在群組中共同分享好的閱讀資源、相互探討閱讀心得,分享閱讀經驗,享受課內外互助式閱讀帶來的樂趣[5]。比如,《紅樓夢》是初中生必讀的四大名著之一,很多學生鑒于文章晦澀難懂,很難提高閱讀興趣,但可以通過觀看電視劇或者話劇了解人物關系、事件、表達中心思想等,然后再結合電視劇內容閱讀名著,將對閱讀有一定幫助。
3.4情境式教學,強化對閱讀的感受:通常,教師對教材過于依賴,使課外閱讀興趣缺乏,可以創設教學情境,增強閱讀真實感。比如,學習《安塞腰鼓》時,學生對各民族習俗文化較陌生,很難真正了解文章內容,但教師可以播放資料片或者圖片讓學生感受舞蹈的震撼效果,帶著這種情感閱讀,會加深對內容的理解。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課內外互助”教學模式與當前的素質教育改革相適應,符合課程標準要求,改變了過去被動式學習的局面,形成了“學生為本、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初中語文教學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高文君,韓聯郡,高紅偉等.數學閱讀能力的構成及數學閱讀教學的原則[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0(4):71-73.
[2]宋永寧,杜曉新,黃昭鳴等.組織策略及其對聾校語文閱讀教學的啟示[J].中國特殊教育,2011(1):22-25.
[3]段雙全.運用桑代克聯結理論談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12(5):102-105.
[4]王志軍,溫小勇,施鵬華等.技術支持下思維可視化課堂的構建研究———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6):116-121.
[5]賈彩貞,宋永寧,杜曉新等.組織策略在聾校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特殊教育,2011(2):31-34.
閱讀教學應用論文3
摘要: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也是漢語言文化的載體,閱讀是提升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有效途徑,如何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對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素質教育的前提下,將問題情境引入到閱讀教學中,可以促進學生的思考,讓學生和教材內容、作者以及教師進行有效的多重對話,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興趣,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關鍵詞:問題情境;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應用探究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通過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尤其是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對教學質量具有關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給學生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從整體上進行參與和討論,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教學活動,教師通過少而精、實而活的問題激發學生的熱情,讓學生深入到文本中,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如何進行問題教學情景的構建呢?
1巧用文章題目創設問題情景
文本的題目一般都具有特殊的意義,是文章的中心或是文章情感的寄托,它是文章的眼睛,用簡潔生動的語言來對全文進行概括,既要吸引讀者的興趣,也要體現出文章的意義。因此,教師可以對文本的題目進行挖掘,為學生創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以此為突破口進行文章的深入閱讀,促進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教學的時候,在學生對文章結構和大體內容有初步的了解之后,教師可以通過題目為學生創設問題教學情境:文章題目“杜十娘怒沉百寶箱”中的“怒”字體現了文章的中心,那么為什么杜十娘要怒沉百寶箱,起因是什么,李甲對杜十娘是真心的嗎?為什么要將杜十娘賣給孫福?這樣通過文章題目來給學生進行問題鏈的創設,可以讓學生逐步的深入閱讀,理解文章的內涵,提高閱讀效率。此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拓展和延伸,與《孔雀東南飛》進行比較閱讀,感受二者的異同,從而更能深刻體會文章的含義。
2巧用文章內涵創設問題情境
高中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名篇和精華,具有較深的內涵,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深入到課本的內涵中,挖掘作者所要體現的思想感情,運用的寫作手法以及表現手法,從而為學生創設內涵教學情境,激發學生進行高效的閱讀,實現高效課堂的目的。比如在進行《小狗包弟》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運用多媒體再現一下這個凄婉的故事,將作者的情感給學生具體的體現出來,然后結合文章以小見大的寫作手法,通過問題引導學生深入閱讀,體會和領悟文本中的思想和作者的情感。“本文最后一句話體現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作者為什么要懷念包弟,文中寫了兩個故事進行對比,這樣寫有什么意義?”通過這種問題教學情景可以讓學生從多層次、多角度進行問題的探究,帶著問題進行文章的閱讀,既能體會文中所表達的豐富情感,讓學生掌握文章的深意,也能給學生積極的啟發,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懷。
3巧用文本矛盾創設問題教學情景
學生的興趣是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的動力與源泉,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情況,從教學內容出發,抓住文本的語言運用特點,通過文本中的矛盾來創設問題教學情景,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在閱讀中進行答案的探究,更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學效果明顯。矛盾問題情景是中學教學中常用的一種教學方法,運用適當的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進行《記念劉和珍君》教學的時候,由于魯迅的文章都比較有深意,學生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師可以結合魯迅的寫作特點為學生創設矛盾問題情景:文章中既提出了“我也早覺得有寫一點東西的必要了”的觀點,同時又說“可是我實在無話可說”,這是為什么呢,既然有必要寫,怎么有沒有話說呢?學生也比較疑惑,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魯迅在文章中是怎樣進行感情表達的呢?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進行文本的深入閱讀,互相之間進行溝通和交流,通過學生的矛盾心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學生非常想弄清楚文章這樣寫的意義,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文本閱讀,起到了良好的導向作用。
4巧用文本情感創設問題教學情景
語文是一門語言同時也是一門藝術,一種人類交流和表達的載體,因此,語言文本中常常包含有豐富的情感。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進行踴躍的表現,與文本、作者進行心靈的溝通。這就需要教師要善于發掘教材中的情感,掌握學生的興趣,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樣才能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擦出學生思維的火花。比如在進行《大堰河,我的保姆》教學的時候,由于時代的原因,學生很難對文章所處的歷史時代進行想象,這就使得學生閱讀僅僅停留在文章的字面意思,如果教師只是通過教參給學生進行故事的復述,很難讓學生達到深入理解的狀態,因此,教師可以從情感中發掘問題,設計一個具有愛心的問題情景:大堰河生活困苦、命運悲慘,但是她卻意志堅強、淳樸善良,深深的愛著乳兒,即使再苦再累也不向生活低頭,那么大家認真的閱讀一下,對大堰河的形象進行簡短的概括?學生在閱讀中,深深的被大堰河的精神所感動,對人物形象有了深刻的領悟。通過文本情感來激發學生的情感,更能促進學生的閱讀效率。總之,語文教學的關鍵在于“會”,不僅僅在于“懂”。“懂”與“會”的區別在于“認知”和“體驗”。語文就是語文,絕不是數學。沒有公式,沒有訣竅。如果僅僅為了應試,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些答題模式和技巧。可是僅僅有技巧和模式,沒有體驗應試也成問題。語文課堂教學活動如果“動性”十足,學生的思維就會被激活,一旦“體驗”豐富了,語文學習的目標就能實現。
參考文獻:
[1]張德華.高中語文閱讀教學重難點解析[J].考試周刊,2018(17).
[2]戶其富.高中語文立體課堂的建構[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36).
【閱讀教學應用論文(精選3篇)】相關文章:
古詩文閱讀教學之我見論文11-16
英語閱讀教學反思05-10
整本書閱讀教學設計(精選6篇)05-26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反思04-19
課外閱讀教學計劃04-17
高考散文閱讀教學設計課件02-25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課件04-07
小學語文高效閱讀教學活動總結07-27
音像資料在俄語教學中的有效應用論文01-13
病證通用藥應用下的中藥學論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