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綠色建筑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的科學研究能力。那要怎么寫好論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綠色建筑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綠色建筑論文1
摘要: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生態環境受到一定程度的的破壞,而當今對住房的大量需求亦對環境產生不可忽視的影響。環境的惡化、能源的竭澤,無不警示人們在享受物質文明的同時,必須考慮環境的承載能力,在建筑領域更是如此。綠色建筑的興起和發展,給我國的建筑行業帶來曙光。綠色建筑利用生態原理為人們提供一個全新的居住環境,使自然、居所和環境相協調,從而減少投資、節約資源、改善生態環境。而事實說明,中國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綠色建筑刻不容緩。
關鍵詞:綠色建筑;可持續發展;激勵機制
一、綠色建筑的概述
(一)綠色建筑的內涵隨著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的召開,推廣綠色建筑、樹立綠色理念、建立生態家園的話題引起人們熱議。建設部頒發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對綠色建筑作出定義: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即"四節")、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①綠色建筑主要強調建筑與自然的和諧,在建筑設計、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選擇中,都仔細考慮了資源的合理使用和處置,在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同時,同時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隨著國家對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高度重視,綠色建筑作為建設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快速的發展起來。
(二)綠色建筑的提出
綠色建筑一詞是由世界自然保護組織于上個世紀80年代在《世界自然環境保護大綱》中首次提出的,目的是呼吁全世界重視地球資源耗竭。此后,綠色建筑、可持續性建筑研究逐漸成為國際間關注的建筑議題。
隨著世界人口的增長、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居住環境無論是從數量上還是從質量上的要求都越來越高。建筑必然會消耗大量的資源,并不可避免的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例如土地資源的占用、能源資源的消耗、森林的砍伐;同時在建筑的.過程中伴隨著其它環境污染,例如噪聲、粉塵、輻射等。綠色建筑正是在解決上述的這些環境問題,并且最大限度地滿足人類對居所內部和外部環境雙重要求的情況下產生的。
綠色建筑又可稱作生態可持續性建筑,就是在不損害基本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使建筑空間環境可以長時期滿足人類健康地從事社會和經濟活動的需要。綠色建筑是實現"以人為本"、"人一建筑一自然"三者和諧統一的重要途徑。綠色建筑是以節約能源、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建造低環境負荷情況下安全、健康、高效及舒適的居住空間,達到人及建筑與環境共生共榮、永續發展。②
二、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障礙近年來,我國建筑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我國每年大約有20億平方米的建筑存量,現有建筑面積達到440多億平方米。但在高速發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社會對綠色建筑認識不足
影響綠色建筑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廣大消費者對綠色建筑認識不足,大多數人都未能理解綠色建筑的意義,從而影響人們對綠色建筑深層含義的理解及建造綠色建筑的主動性。
要促進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首先要轉變全社會的觀念。
(二)缺乏有效的激勵政策
我國對能源的管理傾向于工業和交通的節能,而對綠色建筑的激勵政策少之又少,以至于影響人們增加投資去接受綠色建筑的熱情。實施合理的經濟激勵政策,可以更高效率地推廣綠色建筑。
(三)政策法規不健全
我國綠色建筑/起步晚,許多政策法規不健全,而且沒有針對綠色建筑的強制政策,完全依靠市場調節,這使得綠色建筑市場在運行過程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僅能靠政府鼓勵、建筑商自律,這樣勢必影響到綠色建筑在我國的發展。因此,綠色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亟待完善。
(四)缺乏有效的技術支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無論是對對居室內部環境的舒適性還是對外部環境的優美性都作出嚴格的要求,而對人們要求的滿足,則需要技術的支持。但現在我國科技對建筑業的支持顯然達不到要求,從而制約了綠色建筑的發展。
三、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政策
(一)加強綠色建筑宣傳力度綠色建筑的提出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這就要求每個人都要提高綠色意識,樹立綠色觀念。在目前條件下,我們要利用網絡、電視、報刊雜志等各種媒體,采用各種形式,加強綠色建筑的宣傳,提高全社會對綠色建筑重要性的認識,使全社會盡快接納綠色建筑、追求綠色建筑。
(二)建立綠色建筑的有效激勵機制綠色建筑激勵機制的缺失使得綠色建筑失去調控手段,所以要在我國發展綠色建筑必須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綠色建筑的生產者首先追求的是本企業利潤的最大化,但這就不能兼顧全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要解決這個矛盾,就需要使建筑的外部效應內部化,即將外部成本和其帶來的外部受益轉變為生產者的內部成本和收益。③實現這種轉變的措施有:1.補貼政策政府可以建立綠色建筑專項資金,一方面對綠色建筑的生產者進行補貼,另一方面對綠色建筑的消費者也進行補貼(這種補貼其實是對綠色建筑產品的生產者進行間接的補貼)。通過這種補貼方式,不僅可以調動生產者的積極性,擴大生產范圍;同時能夠刺激消費,擴大市場需求,兩相結合更有效地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2.稅收政策
綠色建筑的稅收政策是指政府對綠色建筑的生產者給予稅收優惠,減免相關稅費,同時對綠色建筑的消費者減免相關物業稅;反之,則對非綠色建筑的生產者實行高標準、高強度的稅收,對非綠色建筑的消費者提高相關物業稅的征收比例。通過這種稅收政策鼓勵社會接受綠色建筑,促進綠色建筑的發展。
(三)完善綠色建筑政策法規
綠色建筑的發展需要完善的政策進行引導和支持,各地要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法規,為綠色建筑的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推動綠色建筑法規建設,必須抓緊研究綠色建筑開發、建設、運營、管理、稅收、市場準入、信息資源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規,盡快提出制定、修訂相關法律法規的意見。制定綠色建筑的認證、評估等體系,形成一套內容配套、體系完整的綠色建筑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
(四)加大科技投入
我國建筑企業要在未來的國內外綠色建筑市場上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就必須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形成自已的核心能力。但目前我國的建筑業總體上科技含量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施工企業大多是傳統的粗放經營方式,無論是技術裝備還是管理水平都與國際先進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建筑企業要注重完善科技裝備投人機制,不斷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并積極引進、消化、吸收國外先進適用的綠色建筑技術,鼓勵技術創新,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研發以及產業化進程,提高綠色建筑關鍵技術、產品、軟件以及設備的自主研發能力和裝備能力。
綠色建筑的發展還應根據我國國情,結合各地情況,并以適宜技術為主,因地制宜地推進各種綠色建筑技術體系的發展和有機集成。大力推廣各類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綠化和提高建筑物室內環境質量等方面的先進適用技術和產品。
(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發達國家在綠色建筑研究方面已經取得大量的成果,并且在實踐中也已形成完善的技術體系。通過國際交流與合作,系統地引進發達國家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體系,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加以創新、發展,不斷提高我國綠色建筑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①李華志,苗嘉勇.國內綠色建筑發展現狀及改革探討.中國科技信息.20xx.
②祖奇根,王世明.淺析我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及對策.科技創業月刊.
20xx.
③周艷焱,張星.綠色建筑在我國發展的障礙及對策研究.基建優化.20xx.
綠色建筑論文2
摘要:
目前,國民經濟得以突飛猛進發展,廣大基層民眾普遍開始追求生活質量。尤其是關于居住,不僅應力求實現舒適,同時具備一定環境要求。通過大力推廣綠色施工,居住環境能夠得到明顯改善,充分符合現階段居住要求,同時環保生活得到保障。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如何實現綠色施工展開相應探討,希望該施工技術得到有效運用和推廣。
關鍵詞:
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實踐
0引言
現階段,盡管我國建筑行業取得長足進步,先進技術也逐漸得到普及與運用。然而,工程施工階段,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通過加強綠色施工,一方面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另一方面有助于資源實現節約。工程質量方面,也能夠得到科學有效保障。與此同時,材料加工等方面產生的成本,也能夠得到有效節約,運輸方面的成本得到有效控制。由此可見,只有注重加強綠色施工,建筑行業才能持續發展。
1綠色施工技術概述
對于我國建筑行業,盡管現階段實現了高速發展,同時極大促進國民經濟建設,但長期發展過程中,能源消耗十分嚴重,施工技術實施各個環節,一旦難以實現科學有效控制,將非常不利于環境[1]。所謂綠色施工,通常指介于一定周期范圍內,通過環保為目標進行施工,施工過程中制定科學有效計劃,使資源能夠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同時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引入高科技方面先進技術和工藝,施工開展過程中,環境污染等問題得到有效控制。施工方法選擇過程中,也應力求科學慎重,這樣施工才能更加高效,施工過程中不會產生過多污染。
與此同時,資源得到有效節約,環境方面得到有效保護。通過廣泛推廣綠色施工,建筑施工企業角度考慮,也為自身增加競爭砝碼。通過弘揚綠色施工,必須遵循一定原則,注重符合環保方面實際要求,保護地球上的資源利用能夠更加合理、更加高效。實際工程項目施工階段,項目及社會之間,能夠始終保持和諧。與此同時,人和大自然之間,同時也能保持更加和諧。
2建筑工程綠色施工技術運用
2.1節材措施
對于目前工程項目,為充分貫徹落實綠色施工原則,節約材料方面需要重視。研究表明,在全國范圍內各行業發展的過程中,對于建筑行業而言,能源消耗較為嚴重,屬于消耗主體。由此可見,應從科學有效措施方面著手,力求實現材料節約。
首先,建筑材料采購應充分落實到位,材料采購過程中,應從施工實際需求方面加強考慮,同時需要分析材料對施工進度產生的影響[2]。施工開展過程中,需按照實際情況,采購數量方面予以控制,適當對其進行增減。只有這樣,材料才不會出現剩余。
其次,施工材料需要進行有效存儲。對于建筑材料,為實現對其合理有效存儲,溫度方面需要加強控制,同時盡量避免濕度對其產生不良影響。一旦受到不良環境條件影響,施工材料容易產生發霉的問題,還會受潮。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將無法繼續使用,浪費較為嚴重。
2.2節電措施
對于目前工程項目,節電措施同樣較為關鍵。節電方面為充分貫徹落實,用電制度需要不斷完善,有符合實際,得到不斷完善,電能使用過程中,制度才能提供基礎和保障作用,使電能使用更加合理。
其次,施工用電方面需加強管理,管理工作為充分落實,需合理確定負責人。除此之外,施工過程中為實現科學用電,設備使用應力求合理,針對于使用過程中的'老化現象,應對其嚴格控制。機械操作過程中,操作人員應履行自身職責,降低空載運行,節電措施也要落實到位。只有這樣,綠色施工才能充分貫徹落實,凸顯其應有效果。
2.3固體廢棄物控制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為充分貫徹落實綠色施工,施工技術具體實際運用過程中,固體廢棄物方面需要加強重視,對其予以科學有效處理。一旦難以實現固體廢棄物控制,處理沒有真正貫徹落實,環境破壞問題也會較為嚴重。首先,應注重加強土方處理[3]。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注意土方開挖。開挖如果順利完成,外運方式需要避免。外運實施過程中,容易出現占用空間的問題。與此同時,運輸實際進行過程中,灰塵等現象容易產生,環境破壞問題就會隨之出現。由此可見,回填方式較為提倡,盡量避免外運。
其次,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垃圾,回收利用較為合適。對于廢棄物來說,需對其進行科學有效整理,尤其是可利用垃圾,需集中起來堆放處理,可以實現良好的再利用。比如說,道路施工開展過程中,路基需要進行加固,廢棄物能夠起到一定加固作用。
除此之外,對于混凝土塊體等方面廢棄物,能夠起到基礎墊層方面作用,可以對其予以使用。特別是金屬廢棄物,重點加強對其有效處理。金屬能源十分珍貴,浪費現象需盡量避免,因此需進行集中,對其予以正確合理處理。只有這樣,一方面經濟成本得到控制,另一方面節約珍貴能源,同時有助于保護環境。
2.4揚塵技術控制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為充分保障實現良好施工建設,揚塵方面需要科學處理。各個環節施工中,揚塵等現象難以避免。基于此,揚塵處理就顯得尤為關鍵。首先,外運土方是產生揚塵重要根源,澆水工作較為重要,澆水方式需合理。只有這樣,運輸等方面過程中,才能有效降低揚塵問題出現。其次,施工過程中需注重加強現場管理,場地清掃工作需充分落實,同時注重灑水工作。只有這樣,場地才能充分保持清潔[4]。除此之外,對于施工場地,需提倡植被種植,這樣才能減少施工現場灰塵。對于泥土或者砂石,覆蓋工作要做好,這樣才能降低灰塵飄散等不良現象,揚塵就會難以形成環境污染。
2.5節水技術
對于工程建筑施工,水資源需要合理運用。由此可見,只有注重節水技術合理運用,才能充分實現綠色施工。首先,施工地段可能蘊含一定地下水,提前需要對其進行勘測。施工用水選擇方面,地下水比較合適。施工人員應通過打井等有效形式,實現地下水科學采用。同時,施工后期,綠化也需要用水。這樣就能達到節水的目的,自來水使用量方面也得到降低。
除此之外,針對于施工階段場地硬化,應通過靈活方式對其予以處理。對于混凝土地面,需要實現同方格磚結合,這樣才能實現雨水滲入,避免施工場地過于硬化。最后,施工人員需要注重加強混凝土養護,一方面注重澆水,另一方面實現有效覆蓋,二者之間需要進行結合。只有這樣,用水量才能得到減少,同時有利于實現管網科學布置。
2.6噪音污染處理技術
施工過程中經常會面臨噪音污染,噪音污染產生過程中,無論音高還是音強,都在產生不規則變化,聲音遭到嚴重污染,人們難以實現正常休息和工作。同時,聲音污染還會影響學習。從性質上說,環境方面引起的污染,噪音污染包含其中。為實現對噪音污染的解決,工期范圍之內較為困難。然而,噪音本身污染比較大,持續時間也很長。通過廣泛推廣綠色施工,施工設備方面需要控制,設備應噪音較低。
3綠色施工技術應用措施
3.1綠色施工意識方面,應不斷提高
只有注重加強意識,人類才能實現良好的行動。同樣的道理,從綠色施工方面考慮,無論是設計者還是工作者,施工意識方面只有不斷提高,積極貫徹落實環保理念,施工過程中才能實現良好環境,環境建設得以充分貫徹落實。由此可見,對于廣大施工單位,需從施工技術方面開展大力宣傳。只有這樣,員工才能樹立良好意識,綠色施工得到不斷增強。工程驗收實際開展過程中,綠色施工理念同樣需要充分貫徹落實。注重加強產品展覽,這樣通過參觀,效益得到充分展示。對于廣大施工人員,如何實現綠色施工,同樣具備自身良好價值體會。綠色施工開展過程中,行為模式也將更加科學化和規范化。
3.2綠色施工過程中,管理制度需完善
綠色施工過程中,需積極貫徹綠色理念,員工需要進行積極學習,這樣才能實現綠色施工良好運用。對于施工單位來說,施工手段方面需要合理控制,施工管理過程中,需不斷完善管理制度。只有這樣,綠色施工管理才能貫徹落實,得到不斷豐富和完善。除此之外,施工單位需要加大宣傳,監督工作應該落實到位,施工管理理念同樣應該不斷完善。現場考察需要加強重視,這樣才能充分實現良好工程驗收。獎懲制度方面,也應力求實現科學建立,精神上以及物質上予以員工獎勵。
4結語
本文針對建筑工程施工階段如何實現綠色施工展開相應探討,希望該施工技術得到有效運用和推廣。只有廣泛推行綠色施工,節約建筑施工過程中的材料,注重建筑施工過程中合理用電,固體廢棄物實現科學控制,節約用水,盡量避免噪音污染,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揚塵,建筑行業才能得以發展,企業才能得以壯大。
參考文獻:
[1]薛曉亮.我國建筑行業綠色施工方法研究及發展方向[J].科技經濟市場,20xx(08):106-107.
[2]孫佩剛.基于綠色施工管理理念下如何創新建筑施工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xx(02):178.
[3]李金國.試論建筑行業環境保護與綠色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16):20xx.
[4]李亮.淺談建筑工程綠色施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22):211-212.
綠色建筑論文3
一、綠色建筑設計特點
1.1節能性確保居住者身心健康是綠色建筑需求的根本所在,而資源節約更是基本需求,但其前提條件是確保使用者的健康。設計師們在設計實踐中應對自然可再生能源加以充分利用,例如生物能、太陽能以及風能等等,避免大量使用非可再生資源。在先進高效節能技術的支持下,環境污染問題可得到有效規避。與此同時,還應確保各專業之間的合作溝通與交流,統籌安排以增強建筑物使用性能,并推動建筑施工逐步趨向于節能、節材方向,切實踐行綠色建筑設計理念。
1.2地域性與環保性對于綠色建筑設計而言,因地制宜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原則,設計師應從建筑物所在地實際情況出發,切忌盲目照搬其他地域的建筑設計。不同地域間地質構造、地形以及氣候均存在不同程度差異。建筑設計首先會因地質構造以及地形影響而在高度、面積以及布局方面有所不同,設計的地域性要求對本土地理風貌以及人文環境予以尊重,并對該區域內建筑材料的應用予以強調;而氣候差異則具有更為明顯的.地域性,應盡量通過被動式制冷集熱以及自然通風和采光來提高建筑物使用性能,并降低各類設備產生的污染與能耗。
二、綠色建筑設計策略
2.1建筑物與生態環境之間應保持有機協調在當前建筑設計過程中,綠色建筑理念始終保持與自然生態環境的協調統一,首先納入綠色管理與綠色設計理念,進而作用于設計實踐。建筑師在建筑設計實踐中應根據建筑實際要求展開全面規劃設計,確保建筑物能夠與鄰近環境融為一體,通過一體化設計模式對各因素彼此之間的關系進行調整。設計者在設計實踐過程中應從建筑實際要求出發,并深入研究實踐過程中出現的缺陷與問題。實際上這種建筑設計理念是以可持續發展生態理念為基礎,在保護自然資源的同時實現全面發展的科學發展理念。
2.2綠色建筑設計的整體規劃在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們應從整體規劃著眼,并對社會與經濟、人與自然之間的密切關系予以充分考慮,將生態環境與建筑結構納入微生態系統中,并區分其功能,建筑結構在此情況下能夠保證暢通性。與此同時,還應對建筑結構的形體、朝向、綠化、間距等予以考慮,整體規劃設計集花園、智能化以及中小型化為一體,同時增加綠色占地比例;在選擇裝飾材料時應注意重點保護水體、土壤以及空氣環境,盡量選用綠色裝飾材料;應妥善處理廢棄物,降低污染物排放量;應全面考慮沿街綠化布設、建筑綠化以及樓間綠化,創立多層次、多品種且富有立體感的綠化環境,確保居住者與自然更為貼近,進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建筑設計師在取景時應遵循因地制宜原則,所選景觀模式應盡量與建筑結構保持一致性,二者實現一體化設計。此外,還應特別注意新舊建筑結構彼此之間存在的問題與矛盾,推動建筑結構全面化、一體化發展。
2.3綠色建筑設計選材的合理性在建筑保溫技術中,玻璃材料是生態化節能的一個重要體現。建筑市場上近年來不斷涌現低輻射、吸熱、電敏感以及熱反射等不同類型的玻璃產品。而設計師們能夠將此類玻璃材料組合并應用于不同的設計實踐中,進而營造出一種復合型的高效能構造方式,實現生態保溫效果。從諸多建筑實踐可以發現,建筑結構在太陽能的充分利用下能夠實現內部升溫,通過光電池轉化或者集熱器可將太陽能集中利用。所以,建筑生態建材中太陽能光電材料的價值不容忽視,設計師們應將其廣泛應用于設計實踐中。
三、結語
綠色建筑不僅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更有助于建筑經濟效益的提升,建筑企業對此也給予了大量的投入。隨著綠色建筑理念的不斷發展,綠色建筑設計也必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筆者就此淺析了綠色建筑的特點和設計策略,希望有所幫助。
綠色建筑論文4
1 綠色建筑材料概況
綠色建筑材料是指應用清潔的生產技術,以工農業或城市固態廢棄物等產生的無毒無害無污染,且對人體健康無影響的材料為主,不用或少用天然資源和能源的生態建筑材料。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使用過程中最大限度地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使其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的生活環境。而對綠色建筑質量起決定性作用的影響因素就是建筑材料的選用。政府部門近年來也高度重視節能減排的工作,并建立了一系列關于綠色建筑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指導措施。旨在為人民創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綠色建筑在社會生產中的地位不斷提高,重要性也顯得越來越重。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低碳經濟占據了社會主流。安全、健康、環保成為了如今筑的生產商和消費者的共同要求
(2)環境對建筑的要求。如今空氣面臨嚴重污染,要求建筑材料必須實現綠色環保。歐美國家的統計數據中顯示,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占到了50%以上,因此,對綠色材料的使用刻不容緩。
(3)資源的缺乏及不可再生性要求。資源在不斷枯竭,而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又必須依賴于有限的資源,因此,要求建筑必須綠色節能,實現節能減排戰略任務。
2 綠色建筑材料應用現狀
2.1 綠色建筑材料的特性
與傳統的建筑材料相比,綠色建筑材料優勢主要是具有凈化和修復環境等功能,彌補了傳統建筑材料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的不足。具體總結如下:
(1)減少了對天然資源的消耗,盡可能多使用低消耗、廢渣、垃圾等廢棄物作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材料。
(2)在生產過程中,通過科學的方法,改善建筑材料傳統的生產技術,從而提高能源利用率,達到減低能源的消耗。
(3)在產品的研發與生產過程中,遵循無污染原則,原材料都為綠色環保材料,無任何有害物質添加。
(4)多功能也是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的主要特點,主要包括節能環保、安全耐用、有益健康等多種功能。一方面,起到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另一方面,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
2.2 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現狀
如今,建材工業中綠色建筑材料已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了重要份額。近年來興起的綠色建筑材料主要有綠色墻體材料、保溫隔熱材料以及綠色裝飾材料等幾類。憑借其節能、節地、減少資源消耗及保護生態的優勢帶動著行業不斷向前發展,目前主要的綠色墻體建筑材料主要有以下幾種:
(1)生態水泥
生態水泥是用火山灰、鋼鐵渣等廢棄物作為水泥原材料研制出的新型綠色建筑材料,不會固體廢棄物,能夠與境相融。與傳統水泥比較,其一氧化碳排放量小、節能,其強度等基本性能與通水泥相當。
(2)綠色真空玻璃
真空玻璃與普通比較,最大優勢在于充分利用太陽光,通過利用自然界的能量調節室內溫度,達到了綠色節能效果。同時,它的保溫、隔音、透明度、壽命等都較傳統玻璃大大提高。
(3)墻體材料
新型建筑綠色墻體材料主要優勢在于其原材料是采用粉煤灰、礦渣灰及混凝土空心砌塊,大大降低了建筑物自重,并且其隔音、節能效果都較好,經濟實惠。
3 新型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前景
我國新一輪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建筑材料的“綠色化”已成為了新的主題,這也是我國建筑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根據國內外綠色建筑材料發展現狀,我國的綠色建筑材料發展主要趨勢有以下幾種:
(1)對礦產資源的消耗式是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在一些地區對資源過度開采已造成嚴重破壞。因此,在新型建筑材料發展過程中,必須本著節省資源為目標,最大限度減少對現有能源、資源的使用;同時,尋找原材料的替代品,主要是尋找能夠滿足實際需要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來替代現有的資源和能源,或者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通過技術措施對其進行處理以滿足需要。
(2)根據綠色建筑材料的本質要求,能源節約、節能要體現在綠色建筑材料的生產、使用及廢棄物處理等全過程中。首先要不斷優化材料本身制造工藝,降低材料本身在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另一方面,建筑材料使用方面也要降低成本,主要包括運輸能耗、使用時的保溫隔熱等功能。
(3)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環境友好型綠色建材今后綠色建筑材料發展的方向,人們將會更加注重身邊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無污染、無毒害、無放射性的綠色材料將成為人們的必然選擇。
(4)隨著全球氣溫的逐年升高,空間綠色建材也將會逐步運用。全球變暖對建筑領域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包括隔熱材料、防曬材料、散熱材料等,在建筑外觀設計中,空間綠色建材設計理念也不斷滲入。
4 結語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綠色生活已成為了主旋律,綠色建筑作為與人們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占據了重要地位,環境保護、節約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了人們追求綠色建筑的重要生活理念,主動推廣和應用新刑綠色建筑材料,貫徹國家綠色發展理念,構建節約型社會,發展綠色建筑也成為了全民發展的目標。
綠色建筑論文5
摘要:隨著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的推進,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成為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重要戰略機遇期的首要任務之一,隨之而來的是節節攀高的事故發生率。根據各相似領域事故特點,人因事故為安全事故主要組成。本文從綠色建筑施工階段人誤機理出發,結合綠色建筑施工特點,提出人因事故產生原因的三大類影響因素,即個體、組織、環境,最終總結人誤行為機理。
關鍵詞:綠色建筑;人誤機理;個體組織;環境
一、綠色建筑與人誤
1990年,Fleishman將人誤(HumanError)定義為:人不能精確地、恰當的、充分的、可接受的完成其所規定的績效標準。隨著工業的發展,著名心理學家Reason將人誤定義為:表示那些背離意向計劃或規程序列的人的行為,或者是人的意向計劃或動作,沒有取得他所期望的結果或沒有達到其預期的目標,而這種失敗并不能歸因于某種外力的干預。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和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在施工過程中需要使用符合標準的施工工藝、建筑材料等,由此綠色建筑的施工難度進一步加大。據美國有關機構1995年統計,當今世界上所有人——機系統失效中,約有70%-90%直接或間接源于人的因素。因此本文將研究綠色建筑施工階段人誤機理。
二、綠色建筑施工階段人誤行為決定因子
根據瑟利模型,人的行為在系統中是一個不斷重復、反饋的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會受到情景環境因素的影響,其復雜性使得人的行為難以估量,其變化也受到了多重因素影響。結合綠色建筑特點,假設系統設備運行狀態正常,本文將人誤行為決定因子分為三類:個體、組織、環境。
1.個體影響因子。個體影響因子分為:生理因素、心理素質、認知功能、知識技能。生理即生物機體的生命活動和各個器官的機能。生理因素包括身材、健康狀況、身體素質、人格及態度傾向。身材及健康狀況并不代表對某些施工工人的歧視,其內涵為更加適合相應工作的身材及健康狀況。身體素質方面,綠色建筑基于其施工特點,某些崗位對施工人員身體素質要求更加嚴格。人格指人員性格、思維方式及習慣,如擁有謹慎性格的施工工人更愿意佩戴安全帽。態度傾向指人員對待規則及管理的態度與是否有違抗傾向,如對約束有抵抗傾向的施工人員更加不愿意遵守規則,對于處罰也持消極態度,沒有改正的意圖。心理素質是人的整體素質的組成部分,考慮結合綠色建筑施工特點,心理素質主要包括:情緒控制力、抗壓力、反應力、應變力與人際心理控制能力。其中人際心理指個體為了保持某種在其他人眼中的特定社會形象,而使自己刻意產生符合該形象行為的心理,這是一種人際交往需求。如本身作為傳統施工專家,后重新作為新手進入綠色建筑施工環境中,為了保持專家形象而不加思考以舊經驗操作,則易導致事故發生。知識技能包括專業技術技能、處理事故經驗與擴充知識能力三方面。越來越多的綠色建筑項目又增加了非技術工人的就業機會,加劇了整個行業技術不規范的情況,從而導致某些具有特定風險的綠色施工技術更加危險,也成為了事故頻發的原因。認知功能是指人們熟練運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記住新知識的能力和從豐富的知識庫中追憶知識的能力,主要包括:記憶、語言、視空間、執行、理解、判斷及決策。
2.組織影響因子。人作為人——機系統的一部分,其生理因素、心理素質、知識技能及認知功能等固然會影響整個系統運作,但人并不是在系統中孤立存在,任何個體的失誤都存在于客觀情景中,客觀情景可看作組織與環境的綜合產物。以組織人誤為基礎,本文認為組織影響因素可分為組織功能、組織結構、組織文化。組織功能在本文中意義為,組織在影響個體安全行為方面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根據PDCA循環思想主要包括:計劃、處理、溝通、協調、反饋、決策、控制與監督,并以上述活動的正確性、及時性與執行情況作為衡量指標。綠色建筑比較傳統建筑更加注重對環境的保護,新材料新工藝的使用使得整個系統運作更為復雜,各組織層級之間矛盾日益顯現,且工期壓力為建筑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之一,綠色建筑在施工階段不確定高尤其加重了此情況,這說明原有的`組織結構急需更新。那么對待綠色建筑專屬的組織結構,本文中組織結構包括:組織層級、傳遞流程、組織規則三方面。組織文化是組織在長期的生存和發展中所形成的為組織所特有的、且為組織多數成員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標價值標準、基本信念和行為規范等的總和及其在組織中的反映。具體地說,組織文化是指組織全體成員共同接受的價值觀念、行為準則、團隊意識、思維方式、工作作風、心理預期和團體歸屬感等群體意識的總稱。
3.環境影響因子。綠色建筑的推廣使得建筑施工環境明顯區別于傳統建筑,施工過程中環境導致安全風險大大增加。本文認為環境影響因素包括: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施工作業環境。其中施工作業環境為影響重點因素。社會環境屬于宏觀環境,主要對施工階段可能改變環境的因素(施工材料、方法等)造成影響,也會對施工人員心理產生影響(態度、傾向)。本文將社會環境分為三類:政策環境、媒體環境與群眾環境。政策環境指國家政策傾向,國家推廣并實施優惠政策的施工材料及手段更易被企業所接受。媒體環境將引導社會輿論導向,最終影響企業在施工階段的決策。群眾環境則是一般群眾對綠色建筑材料等的認可程度,作為消費者,其選擇將對企業選擇造成直接影響。自然環境是環繞人們周圍的各種自然因素的總和,是一切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的、自然形成的物質、能量和現象的總體。根據可持續發展的需要,綠色建筑的選址與傳統建筑有所不同,因此其面對的自然環境也有所差異。在場址選擇上,設計階段被要求考慮其水體、土地污染情況,與公共交通、設施、綠地空間等的距離,以上因素不僅影響最終居住者的居住感受,在施工階段也將影響施工人員作業。施工作業環境為微觀概念,指由于施工地點、材料及技術綜合而形成的特定環境,是作業場所中環繞施工人員的所有因素的總和,其作為施工人員時刻接觸的對象,對施工人員的健康、安全影響不容小覷。主要分為:暴露環境、作業接觸、設備環境、技術環境。暴露環境指施工人員時刻暴露的特定環境,在此主要指大氣環境。作業接觸指施工人員由于工作需要而主動接觸的材料物質,該物質可能成為過敏原或引發中毒。設備環境指施工作業所需要使用的工具設備對施工人員產生的影響,其主要表現為加重了施工人員的身體負荷。技術環境指綠色建筑設計要求而產生的對施工人員的影響,主要表現為需要的高危作業環節增加。
三、人誤行為機理總結
人誤事件的發生,其行為主導者為個體,個體的各項特性及其變化導致了人誤事件的發生。組織因素作為“潛在錯誤”存在于整個系統中,組織決策將對環境的改變產生作用,由組織產生的管理錯誤對其中個體產生影響,對人誤的發生有促進作用。環境包圍所有組織與個體,是一切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的能量和現象的總和,其作為人誤事件發生的條件存在。宏觀環境因素對組織功能的實現、組織結構的架構、組織文化的形成產生影響,微觀環境直接作用于個體,影響施工人員生理、心理變化,從而對個體產生人誤行為發生作用。由此,在個體、組織、環境三種因素作用下,最終導致了人誤事件的發生。
綠色建筑論文6
一、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理論內涵
在當今建筑行業界,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又叫生態建筑材料,指無污染、無放射的環保型材料,且在成為建筑材料廢棄物時,能夠回收、分類、再生產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這種建筑材料從生產選材、生過程,以及材料的銷售使用,都嚴格控制,按照清潔生產技術的要求進行,符合生產指標系體數據要求。隨著國家及建筑行業大力倡導節能減排,使用綠色低碳建筑材料,以及綠色低碳生活成為時尚消費理念導向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綠色低碳建筑材料被研發、生產及應用,如生態水泥、竹碳墻漆、有機玻璃等。這些綠色低碳建筑材料與傳統建筑材料相比,最大優勢是改善傳統建筑材料污染嚴重、危害健康的致命缺點。它們一般都具有低消耗、節能耗、無污染、安全耐用且持續再生利用的特點,具有凈化清新、修復環境的顯性能功。它們應該于房建、家飾中,能有效減少污染、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更重要的是對人體健康無副作用。這無疑是現代建筑材料工程技術提高的重要體現,是建筑材料轉型發展的體現。
二、綠色低碳建筑材料應用的必要性
(1)適應方針政策的需要。近年來,國家大力推進低碳、節能、環保產業的發展、對建筑材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成立有各種建筑材料專業質量標準檢測機構,嚴格各種建筑材料從生產、流通到使用環節的系統監控。同時,綠色低碳建筑材料漸漸被建筑廠商、消費者認可。因此,建筑行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要有推廣和使用綠色低碳材料的意識,與國家及建筑行業倡導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理念相符,容易通過檢測獲得生產經營成功。
(2)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建筑行業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一些建筑行業為了在建筑市場羸得一席之地與發展機遇,開始在建筑材料方面做文章,大打綠色低碳環保宣傳牌,營造節能減排企業新形象,旨在尋找新時期發展突破口,羸得新的利益增長點。如一些企業在投標時,重點倡導綠色環保理念,強調生產經營行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以從建筑材料方面找到與同行競爭的優勢。如果企業沒有轉變觀念,還是采取傳統的材料去參與市場競爭,必然會被市場所淘汰,被時代潮流所拋棄。
(3)適應時代潮流的需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更加關注健康問題,對生態環境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加深。在他們消費房產或家飾選材時,除了權衡建筑材料的價格外,更多考慮材料的污染程度、放射大小等影響健康問題,都想選擇既價位合理,又節能減排、綠色環保的材料。一些聰明的銷售人員,會利用顧客的這種心理特征,從綠色低碳方面入手去迎合顧客消費心理,以打動顧客,堅定他們的購買決心。
(4)適應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中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資源比例小,今后的發展必然是走資源可持續發展之路。可回收、再生產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是未來建筑生產、使用的趨勢。加上,中國以前粗放式經濟模式,在一定程度造成環境污染與破壞、造成資源的浪費。因此,現在的生產經營活動,更嚴格要求節能減排,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的'應用與這一點要求相符。
三、綠色低碳建筑材料應用現狀
綠色建筑材料作為近年新興的產業,在建筑材料工業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從目前國內外生產及市場銷售情況看,主要有綠色纖維材料、綠色墻體材料、綠色隔熱保溫材料、綠色清新家裝材料等,廣泛被應用于建筑中。
(1)綠色高科技管道。過去的建筑管道材料基本是鋼鐵金屬管道,不但浪費大量的金屬原料,而且有些金屬材料容易生銹,造成飲用水質變,對人身健康存在一定隱患。目前,我國已研制出新型的綠色環保型“塑料金屬復合管”,以這種高科技管道產品替代傳統的金屬管材。這種管道中層為金屬鋁,內外兩層為高密度聚乙烯,塑料與金屬鋁的有機結合,具有兩者的雙重性能,不會生銹而使水質受污。
(2)綠色生態水泥。傳統水泥生產既要大量礦物資源,又嚴重污染環境。一些建筑材料生產企業用火山炭、固體廢棄物等原料研制的生態水泥,既具體傳統水泥的性能,又極大節省了礦物資源,減少生產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節約生產所用的能源。
(3)綠色墻體材料。這些建筑材料一般早混凝土空心磚、粉煤灰或礦渣灰為主體,構成綠色環保墻體,具有質量輕、強度高、隔音好及節能實惠的特征,基本成為大型房產建筑的主要選擇。當然,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綠色建筑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如還有隔熱玻璃、防菌陶瓷、凈味墻漆等等,建筑材料不斷走上“綠色化”之路。
四、綠色低碳建筑材料的發展前景
目前,我國已大力研發、制造各種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產企業通過借鑒、引進、研發等方式,成功推出環保、健康型且科技含量高型的產品,如水泥、涂料、玻璃、粘合劑、復合地板等,深受建筑行業的青睞。根據國外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動態,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呈現出幾個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是資源節約型材料。建筑材料研制所需原材料多為礦產資源,如果不加以節制而過度開采,必然會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與惡化。大力開發節約型綠色建材不但可以節約、減少原材料資源,還可以用原材料的替代品來生產,如城市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工作固體廢棄物等,用現代高科技再生產利用。二是能源節約型材料。主要是指在生產過程中,注意降低能源的消耗,盡量就地取材生產,減少物流過程中的成本支出,從源頭降低建筑物的總能源消耗。節能型材料在成本減支方面有著優勢,發展空間也廣闊。三是空間功能型材料。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工作環境、生活環境的舒適度要求更高了,建筑企業在開發建筑物時,往往會用一些高科技環保的隔熱材料、隔音材料、防曝材料、吸光材料等,盡量營造宜居環境。這些高科技的空間設計材料有很好發展前景,迎合了人們對生活質量與細節的追求。四是環保清新型材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在辦公場所、個體家庭裝修中,無毒害、無污染、無放射性的綠色建筑材料已成為首選,這些材料在市場占有量也將會越來越大,將全面進入人們生活的生存領域。總的來說,推廣綠色建材,發展低耗建筑、建設減排節約型社會、已是整個社會共識與目標。在這樣的背景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建筑,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已經唱起了行業主旋律,體現了時代人們重視環保、健康生活的理念。因此,綠色低碳建筑材料在未來建筑材料中占越來越重要的位置,有著廣闊的行業發展前景。
綠色建筑論文7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老齡化的加劇以及建筑業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持續推進,裝配式建筑應運而生,鋼結構是裝配式建筑的發展方向。論文總結目前我國裝配式鋼結構發展面臨的問題,從完善相關政策、構建技術標準體系、加強產業協作等方面提出對策建議,以期推動裝配式鋼結構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建筑業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裝配式建筑;鋼結構;可持續發展
1引言
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建筑業在近年來取得了顯著成就,對我國經濟發展、改善民生、城市化建設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建筑業仍然是能耗高、建造方式粗放、信息化水平低的傳統行業,不符合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要求。建筑業要改變現狀、尋求高質量發展就必須融合先進的發展理念及科學技術,邁上綠色化、工業化、信息化的轉型升級之路。在新形勢下,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是促進建筑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裝配式建筑是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廠提前生產,然后運至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按結構體系主要分鋼結構、預制混凝土結構以及木結構三大結構類型。由于自然環境因素的限制,我國木材資源匱乏,裝配式木結構不能被廣泛推廣來解決大量的人口居住問題,目前木結構主要應用分析于高檔低層別墅。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雖然耐久性高、可塑性強,但是其預制構件重,運輸半徑大,運輸成本的管理費用偏高。裝配式鋼結構具有鋼材重量輕、抗風抗震性能佳、施工周期短、建筑品質高、有效使用面積大、節能環保、經濟性好等優勢,與其他兩種結構相比,鋼材可回收再利用,更契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是綠色建筑的代表,是天然的裝配式建筑。
2裝配式鋼結構的發展現狀
鑒于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具有抗震性好等優勢,其在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得到廣泛應用分析。日本有三成以上的房屋采用鋼結構,在住宅領域鋼結構甚至占比超過了七成;美國鋼結構被應用分析到各種類型的建筑中,其中在住宅領域鋼結構占比超過四成。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廣泛推廣及應用分析,給社會帶來了巨大的綜合效益。在我國,鋼結構建筑的應用分析主要集中于商業地產、大跨度會展中心、體育場館、工業廠房等公共建筑領域,并且發展勢頭良好,技術較為成熟。而鋼結構在住宅領域則發展緩慢,和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這與人們對鋼結構住宅的性能優勢認知存在局限、對鋼結構住宅的'綜合效益認識不足等存在一定的關系。為了改善目前我國住宅因多為鋼筋混凝土或磚混結構而整體性差、抗震性能不佳的問題,應大力發展鋼結構住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建筑業人工成本處于上行趨勢,并且自xx年以來水泥、混凝土等原材料的價格快速攀升,混凝土結構相對于鋼結構的成本優勢在逐漸縮小。鋼結構建筑有助于化解鋼鐵去產能困局,巨大的市場空白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預留了大量發展空間[1]。自xx年以來,行業層面對裝配式建筑的政策逐漸向鋼結構住宅傾斜。xx年x月,住建部公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市場監管司xx年工作要點》中提出要開展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試點,推動建立成熟的鋼結構裝配式住宅建設體系。xx年x月,住建部發布《裝配式鋼結構住宅建筑技術標準》,在鋼結構住宅的設計、生產、施工安裝、質量驗收、維護及管理等方面制定了詳細規范。
3裝配式鋼結構發展存在的問題
3.1標準體系尚未完善
目前我國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尚未形成統一的、行業認可的標準體系,導致整個產業鏈的各環節無法參照一個統一的標準執行,企業就不可能進行產品的批量化生產,工業化水平低導致成本增加、鋼結構市場發育不完善,影響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建造水平和發展速度。
3.2建筑成本高
我國建筑產業化起步較晚,目前處于初級階段。在此階段,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尚未形成規模效應,預制構件標準化程度不足且生產和運輸成本過高,建設生產未做到真正提升效率,無法發揮工業化批量生產的價格優勢,裝配式建筑的綜合效益不明顯。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用鋼量大,其造價相較于混凝土結構偏高,在前期投入資金量大而回報周期長,影響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3.3信息化發展滯后
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需要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撐。裝配式鋼結構建造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其建造模式既需要實現建筑、結構、機電、內裝等全專業系統一體化裝配,也需要實現設計、生產、施工等全過程一體化實施。然而,目前BIM技術雖有一定的實踐,但總體上推進緩慢,尤其缺少對設計、生產、運輸、施工全過程管理及應用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裝配式建筑的發展。
3.4專業人才短缺
與傳統建筑的建造方式不同,裝配式鋼結構建造模式需采用大量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對相關參與者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而行業內缺少與之相匹配的專業人才。設計人員、生產人員、施工人員、管理人員等相關技術人員都更熟悉混凝土結構建造技術和管理模式,對裝配式鋼結構缺少了解和實踐經驗,短時間不能完全適應新的設計理念和施工方法。專業人才的短缺,將不利于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產業的持續發展。
4裝配式鋼結構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4.1完善相關政策,構建技術標準體系
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發展,應以政府引導為基礎,市場化運作為手段,適當推行相應的激勵扶持政策,如土地供給、科技研發、資金配套、人才引進等方面給與政策傾斜,引導和鼓勵企業發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尤其是住宅領域。同時應健全監管機制,制定配套措施,為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發展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根據裝配式鋼結構發展現狀,應加大規劃、設計、生產、施工等各環節的標淮化建設,完善和提高技術標準體系;加大關鍵技術、工藝工法、配套管理方法的研發力度,提高行業整體的技術及管理水平[2]。
4.2提高工業化程度,降低建設成本
導致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成本高的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用鋼量大,材料成本高,因此需對主體結構進行輕量化設計,減少整體鋼材的消耗量;二是預制構件加工成本高,因此需要進行標準化設計,批量生產發揮規模優勢,降低成本。由此可見,降低成本的關鍵是實現建設全過程的標準化,做到標準化設計、標準化生產及標準化施工,提高行業工業化程度。同時做好設計優化,加大施工階段新工藝、新方法的硏發,充分發揮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在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縮短工期等方面的優勢,提升整體綜合效益[x]。
4.x加強產業協作,提高綜合效益
裝配式建筑采用設計、施工、制作與安裝高度協調統一的一體化建造模式,需要上下游企業加強協作,共建相互依存、合作共贏的產業聯盟,使得工程項目建設全過程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加快產品研發、技術推廣、成果轉化。提高BIM技術在裝配式鋼結構建筑中的利用率,逐步實現全過程全產業鏈信息化管理,實現數據傳輸與共享,提高項目各參與主體間的協同效率。同時,積極推廣EPC工程總承包模式,實現設計施工一體化,發揮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建造優勢,提升整體綜合效益。
4.4重視人才培養,建立多元化培養機制
保障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良性發展的基礎是專業技術人才。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建立和完善專業資格認證、技術考核體系、職業技能培訓體系等方面培養專業化的生產、施工、管理隊伍。與此同時,可結合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發展,加大力度研發建筑機器人,讓機器人代替人力進行生產、施工和檢測等工作。此外,針對人才短缺現象,企業還可以與高校合作進行產學研協同育人,聯合培養鋼結構相關專業的人才,推動裝配式鋼結構建筑的健康發展。
5結語
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因其具有自重輕、抗震性能好、節能環保、裝配率高等特點,加之有利于化解我國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問題,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有助于構建項目建設全過程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的發展模式,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將推動建筑業的轉型升級。雖然在現階段,推行裝配式鋼結構應用分析和發展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專項研究,但裝配式鋼結構建筑定將成為建筑業轉型升級的主要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胡泊,劉冰,韋凱杰.鋼結構建筑在裝配式建筑發展過程中的優勢[J].福建建材,20xx(02):x1-x2+10x.
【2】廖禮平.綠色裝配式建筑發展現狀及策略[J].企業經濟,xx,x8(12):1x9-14x.
【3】李惠玲,王婷.我國裝配式鋼結構住宅產業化發展面臨的問題與對策專項研究[J].建筑經濟,20xx,41(0x):20-2x.
綠色建筑論文8
1 綠色建筑的主要特點
1.1 節能環保,高效利用新能源
綠色建筑的最大特征就是節能環保,能夠將新能源高效利用。綠色建筑的目標就是為了可以從最大程度上將資源節約,保護環境以及減少污染,提供健康合理、高效實用,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建筑。可以說是,為了保護環境而開發的綠色建筑,因此建設的流程中將節能環保理念貫徹到里面。
1.2 環境舒適,建筑安全環保
綠色建筑不管是在利用資源還是選擇建筑材料上,都盡量將外界環境排放有毒污染物減少,利用材料要更加安全環保,不會出現傳統新建筑的干擾,例如甲醛等;設計師在建筑設計的同時,將建筑采光和吸收太陽能之外充分考量,為了更好的將居住舒適度保證,將散熱、通風設計做好,保證室內涼爽、環境宜人。同時,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下,綠色建筑往往要使用高科技和建筑材料,利用的材料要更加堅固耐用,高科技的安防以及智能家居讓建筑防盜性能更好,更加科技智能,利用將使用壽命延長實現將利用率提升,資源節約。
2 綠色建筑設計要素
2.1 綠色建筑節約用地設計
在進行綠色建筑用地設計中,要最大化的減少建筑物占地的表面積,從而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綠色建筑用地設計原則主要有:為了提高建筑的容積率以及降低建筑的密度,可以多設計一些多層和高層建筑;為了增加城市的容量,可以盡可能多的開發地下空間,同時在住宅區,合理增加綠化面積,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2.2 綠色建筑節約材料設計
所謂綠色建筑,要求能夠和周圍環境相互作用,可以智能的進行調節,所以在實際設計中,要考慮到使用一些新型的節能材料以及新的施工技術,所以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求材料要符合以下要求:首先,其外層要能夠具備調節氣候的能力,可以最大化的減緩甚至消除外部氣候的波動,保持是室內的氣候穩定,其次能夠收集并轉換一些自然能源,例如太陽能,防止能源的流失。在綠色建筑材料選擇上,比如外墻的材料,可以選擇新型的外墻保溫材料,通過使用保溫材料,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率,可以實現節能達50%-80%。
3 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
3.1 因地制宜
設計綠色建筑,因地制宜,從建筑施工的實際情況出發非常有必要。在設計規劃當中,不同的氣候條件和區域特征,要使用不同的綠色建筑設計思路和方式。綜合上述因素,最大限度上利用通風、集熱方式,降低因為這些原因給建筑設計帶來的不良影響。例如,在充足光照的地方加裝太陽能設施,能夠很好的使用太陽能,降低能源消耗。常年溫度比較低的地方,選擇保溫性能的墻體材料,在常年高溫炎熱的地方要對怎樣將遮陽板進行仔細勘察和研究安裝,達到降低太陽輻射的目標。
3.2 優化群落,保護自然
建立綠色空間的重要內容就是要可以依賴植物群落結構以及功效的關系,構建單位空間內最大的生態功能、將維護最低成本的最佳植物群落。城市綠色空間要模擬真實的自然植物群落,將喬木作為主要植物,關注不同地方的多種樹種,綜合各種草木花卉,這樣搭配好的景觀才更加美觀、結構科學合理、物種豐富多樣、表現了非常好的層次感。遵循自然設計的規模需要將城市的特定地理山脈作為實際的前提條件,重視山水地貌以及自然風景使用到建筑景觀設計當中來,保證人工景觀與自然景觀可以完美融合,保證城市綠化設計空間更加開闊。
3.3 充分運用可再生能源
對于建筑工程項目中可再生能源的充分運用同樣也是促使其最終節能效果提升的重要模式,這種可再生能源的運用主要就是針對太陽能、風能以及地熱能進行建筑物的匹配性研究,將這些技術手段較好引入到建筑物中,促使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原有電力能源的消耗,并且在清潔性方面也能夠發揮出理想的作用價值效果。這種可再生能源的具體應用方式和手段可以說是比較多的,尤其是結合相應技術手段的不斷成熟創新,更是表現出了較強的應用效果,但是其對于可再生能源的.依賴性比較大,需要促使其能夠結合自身所處區域的可再生能源分布特點以及建筑物的需求進行有效布置,如此也就能夠較好推進相應綠色建筑的布置和優化,提升其整體水平。
3.4 發展配套變電站建設
不管是建設還是維護都存在較多問題,包含的影響因素也較多。因此具體施工中將設計和施工技術等因素排除,還要將變電站所在位置的周圍環境考量,全方位的將自然環境、人文環境進行考量,作為變電站建設的一個參數進行分析研究。變電站建設引進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將建設新思路、保護環境、綠色發展進行開拓。作為一個長期綜合性較強的過程,建設城市自身具有一定的規劃和科學性,建設變電站依靠城市建設的腳步,發揮城市建設的優勢,融合自身建設和城市建設,降低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做好發展和安全兼顧。
3.5 以低耗為核心發展我國綠色建筑
作為綠色建筑最為基本的標準低能耗,想要保證設計和建設流程的低能耗,首先要做的就是樹立低能耗的理念,保證這樣的概念深入淺出的體現在有關的建筑設計當中;其次是提升投資分配的重視程度,重視裝飾程度不能比產品內在性能高,不能只重視外表;最后要從細微處將建筑節能損耗降低,整個周期當中都要將節能思想滲透。
3.6 綠色建筑設計逐漸系統化
城市建設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可是目前我國的城市建筑都各自獨立,這樣的大環境下,直接導致當前多種城市病的出現,可能出現交通擁堵或者環境惡化等。因此不能只是追求節能減排、保護資源,將這些因素排除之后,要更加關心綠色建筑的人文社會意義以及所在地方的經濟文化特征。所以,構件聯系比較緊密的建筑群組變成了綠色建筑的新標準。
3.7 以科技為手段走精細化設計之路
建筑師作為有關建筑工程的相關人員,對于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敏感方面要求非常高,必須機器敏銳,需要將有關的綠色設計觀念在總體建筑當中體現出來作為建筑師將綠色建筑的最終目標實現,綠色建筑設計當中充分使用先進的科學技術,保證在經濟和科學技術高速進步的現如今,更好的將資源和科技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更好的將綠色建筑目標實現。
4 結論
一個建筑的審美特性以及使用特性是有最初的建筑設計決定的,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綜合考量所有的元素,以設計出令人滿意的作品。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于建筑物的要求不僅僅是居住,還應該具有美學特征,滿足人們視覺上的感受,因此在環境不斷惡化以及人們對居住環境要求越來越高的今天,如何設計出令人滿意而且環境友好型的建筑是所有建筑設計者面臨的共同問題。
參考文獻:
[1] 劉瀟衍.建筑學中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江西建材,20xx(21):40.
[2] 張磊,劉加平.綠色建筑設計教學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xx(4):323~326.
[3] 張群,王芳,成輝,劉加平.綠色建筑設計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建筑學報,20xx(8):102~106.
[4] 張欣欣,劉盛麟.建筑學設計中的綠色建筑設計的發展趨勢[J].四川水泥,20xx(9):115+118.
[5] 夏博,趙敬源.綠色建筑設計教學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版),20xx(10):67~68.
綠色建筑論文9
摘要:在現今的綠色建筑設計過程中,計算機模擬應用可以有效減少設計誤差和資源浪費。不同科研設計單位大多選擇的是差異化的模擬方法和方案,降低了綠色建筑的設計效率。文章對綠色建筑的內容和原則進行分析后,探討了綠色建筑設計中計算機模擬的不同應用。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計算機模式;設計誤差;采光;采暖;噪音
目前,在綠色建筑設計與評價中,計算機模擬技術已經成為強制性內容。我國綠色建筑計算機模擬分析技術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依然很不成熟,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不同科研設計單位大多選擇的是差異化的模擬方法和方案,降低了綠色建筑的設計效率。
1綠色建筑設計簡析
綠色建筑設計是一項系統性的設計工作,以下從設計基本原則、主要設計內容、設計關鍵環節、設計優化方法、設計布局模式等方面出發,對于綠色建筑設計進行了分析。
1.1設計基本原則
綠色建筑設計需要遵循基本的設計原則,隨著能源資源的日趨緊張,環保與節能備受關注,綠色建筑設計尤為重要。設計人員在進行綠色建筑設計時需要將建筑工程本身和復雜的周圍環境相結合,綜合考慮進行設計。在這一過程中,光環境和風環境等因素都是設計人員所需要注意并且關注的。與此同時,設計人員在設計的各個階段都應當密切地結合建筑的預期性能進行計算機模擬,從而能夠對建筑性能與強度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有明確的了解。
1.2主要設計內容
設計人員在確定建筑工程的主要設計內容時,應當合理地將先進的計算機模擬分析技術應用進來,并且以此為基礎對建筑環境性能信息進行直觀和準確的反饋,進而對之前的設計方案進行更加有效的指導與優化。例如夏季,建筑的地面熱量可以通過自然風帶走,而室內熱量則可以利用穿堂風帶走,因此設計人員通過對建筑結構進行計算機模擬,就可以對設計方案的室內熱量控制起到很大的幫助。
1.3設計關鍵環節
綠色建筑設計實際上對于建筑師提出了更高的設計要求。綠色建筑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需要不斷進行計算機模擬方面知識的學習與實踐,并且在設計工作中持續地總結工作經驗,從而更加高效地應用好計算機模擬這一建筑設計的先進輔助技術。
1.4設計優化方法
綠色建筑設計有著不同類型的優化方法。設計人員在優化設計方法時應當在使用計算機處理之后,適當地輔以人工處理,從而確保模擬結果具有更高的精確度,這實際上也便于設計人員綜合對比各方面的因素,選出最為合適的綠色建筑設計方案。此外,設計人員在設計的過程中除了需要考慮到綠色建筑的實際形態及建筑的朝向等因素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將聲環境、光環境、風環境等影響建筑使用情況的因素納入考慮范圍,以此為基礎確定的優化方向則是盡量地與本地區夏季的主導風向垂直設置建筑的縱軸,然后將正南方或者偏南風向作為建筑的主要朝向,從而取得較好的優化效果。
1.5設計布局模式
綠色建筑設計的布局模式需要以周邊建筑群的布局為基礎來進行。設計人員在考慮建筑布局時應當從不同的建筑布局中選出節能環保要求最符合工程預期標準的,在此基礎上通過模擬分析不同建筑布局的風環境,從而進一步發現建筑布局的實際影響因素。此外,設計人員在考慮建筑布局時還應當更加充分地結合自身特點來進行。例如,如果建筑所處的地區比較嚴寒并有較大的季風,那么設計人員在進行設計布局時,應當將防風因素放在最為關鍵的環節中,這就意味著錯列式或周邊式的建筑布局能起到良好的防風效果,因此可以作為優先選擇的設計布局模式。
2綠色建筑設計中計算機模擬的應用
綠色建筑設計中計算機模擬的應用需要從不同方面著手,以下從充分考慮外界因素、合理控制風向夾角、優化建筑采光模式、控制采暖與噪音等方面出發,對綠色建筑設計中計算機模擬的應用進行分析。
2.1充分考慮外界因素
設計人員在應用計算機模擬時,應充分考慮周邊的環境因素,了解主導風向對于建筑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并在此基礎上設計出良好的建筑室內通風模式。此外,設計人員在充分考慮外界因素時還應當更加充分地結合主導風向來考慮建筑朝向的選擇。例如,如果設計人員想要對于夏季建筑室內穿堂風進行必要的強化,則可以選擇將建筑物迎風面面積適當增大,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獲得更好的自然通風動力,因此可以使用自由式和斜列式的模擬布局來提取數值,然后進行參數的修改與優化。
2.2合理控制風向夾角
計算機模擬對于設計人員合理的控制風向夾角有著重要的意義。設計人員在合理控制風向夾角時應當嚴格地控制建筑物朝向和夏季主導風向的夾角,這也是保證冬季的采暖熱損耗得到有效控制的首要前提之一。此外,設計人員在合理控制風向夾角時還應當考慮到部分建筑東西立面只有很低的日照入射角度,因此很難控制光照,這就需要設計人員將控制的重點放在如何對于夏季的自然通風進行強化。例如設計人員在建筑布局的時候可以通過選擇東西錯列式來進行模擬,如果模擬的效果并不理想,則可以使用斜列式以及點狀自由式重新模擬,直到獲得理想的風向夾角。
2.3優化建筑采光模式
計算機模擬的進行還可以起到優化建筑采光模式的效果。設計人員在優化建筑采光模式時要最大限度地擴大日光照射量。除了需要在確保南向日照最大化的同時,還應當模擬夏季時建筑的采光模式和日光照射條件,對天窗光漫反射進行分析,進而對于東西向的光照進行最小化的數據計算與分析。
2.4控制采暖與噪音
計算機模擬對于建筑的采暖與噪音控制有著重要的助力。設計人員在控制采暖與噪音時需要將采暖控制的重點放在冬天,因此模擬的條件與參數也需要符合冬季的氣候、溫度情況。例如在冬天的時候,大多數綠色建筑的西立面會將額外的太陽能采暖提供出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常規的冬季采暖模式實際上是非常被動的,并且這一模式在夏天的時候還會受到大量熱量侵襲的困擾,嚴重情況下會導致綠色建筑的使用者出現不同程度的眩光問題。因此設計人員在模擬建筑采暖情況時,需要對立面采暖進行必要的優化,通過參數對比、數據分化等方式來獲得更加優秀的采暖方式,并且有效減少采暖對于建筑夏季使用帶來的不良影響。此外,在建筑的噪音控制方面,設計人員需要將模擬的重點放到建筑周邊的交通噪音控制上,例如設計人員可以模擬綠色建筑周邊的車流量和工作日人流量等情況,從而計算出建筑不同層數中收到的噪音分貝,最終通過對建筑物形體的改變,在空氣繞流的影響下模擬更加均勻的分布,有效減少噪音對于綠色建筑帶來的不利影響。
3結語
計算機模擬分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涉及到了光照、風向、采暖等諸多設計領域,因此綠色建筑設計人員需要對于計算機模擬的關鍵環節與優越性有充分的認識,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有效地提升綠色建筑設計的實際水平。
作者:周鵬 單位:安徽省池州市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
參考文獻:
[1]趙鵬.計算機模擬分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xx.
[2]劉百韜.計算機模擬分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xx,11(27).
[3]葉海,楊峰.從量化指標到模擬驗證——綠色建筑設計中的環境模擬應用[A].模擬編碼協同——20xx年全國建筑院系建筑數字技術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xx.
[4]邢煒.計算機模擬分析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自動化與儀器儀表,20xx,9(25).
[5]李娜.計算機模擬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析[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xx,11(2).
綠色建筑論文10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不斷的提出環境保護的政策及可持續發展的戰略。使得人們在未來的生產和生活中越來越講求綠色環保文化。尤其是在對施工中建筑材料的選擇方面,一定要選擇綠色環保的工程材料,這樣才能夠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進而對人們生活的質量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并且給越來越多的人們提供了積極的幫助。本文就當前綠色建筑材料目前的發展現狀,從而提出了其應用方式,為人們的健康生活也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建筑材料;綠色建筑;發展;應用
綠色的建筑材料,就是生態的建筑材料。它的研發也為我國建筑行業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隨著當今人們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綠色建筑材料在施工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綠色建筑材料的廣泛應用也保障了人們的身體與生活。本文就這一現象探討和分析,也能夠為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做出重要貢獻。
一、綠色建筑材料的概述
綠色建筑材料主要是采用一些清潔技術,少用甚至不用天然的能源和資源,那些有利于人體健康和環境保護的建筑材料。這種材料具有隔熱、調溫、消聲、消磁、抗靜電和調光的重要性能,為人們提供高效健康環境的同時,還最大限度的減少了對于環境的污染。綠色建筑的材料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低消耗、低能耗、無污染、多功能并且此產品在使用之后仍然能夠進行二次回收或者能夠運用高科技進行回收并改良,制成新產品從而能夠進行多次反復利用的產品。
二、我國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現狀
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住宅的環保性要求也隨之增高,如今環保材料的運用也愈發廣泛。作為一種重要的工業建筑材料,主要包含墻體、綠色裝飾和保溫隔熱等等。在施工中能夠使用綠色的環保材料,不僅節約了資源,也保護和發展了生態環境,進而能夠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目前這種材料的應用還是較為廣泛,包含一些知名企業也對其廣泛運用。就現在而言,我國應用的綠色材料主要包括綠色真空玻璃,生態水泥以及墻體材料,還有一些其他新型的建筑材料。總而言之,綠色材料在我國的廣泛使用,不僅符合了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理念,同時也有效促使我國社會經濟的建設和發展。
三、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方式
(一)混凝土建筑材料的運用
綠色建筑材料的運用,使以往混凝土的建筑材料的缺乏得到合理的解決。將水泥和綠色混凝土進行攪拌,從而得到一種較為科學且環保的加工材料。為此,應該加強對這種高性能的混凝土進行研發。借助這種現代的技術手段,不僅能夠減少材質裂化的現象,還能表現出材料良好的持久性。此外,摻加一些工業廢渣,也能減少熟料水泥的運用,利用這種積極的優勢,使之更加有效的發揮混凝土的特征,進而減輕對環境的污染現象。與此同時,還要積極的`推廣商砼,由于在以往建筑施工過程中,浪費了過多的人力和物力,仍不能對質量問題做到積極的生產監督。所以要不斷的將商砼這種形式進行推廣,才能減少對環境和空氣的影響。但是當前價格的問題仍阻礙著商砼的良好推廣,因此還要不斷創新技術,才能降低成本,進而促進我國綠色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研發和推廣。
(二)墻體建筑材料的運用
從墻體環保的材料來講,一般選擇的材料大多為粉煤灰、礦渣灰和空心混凝土。其中粉煤灰主要是一些企業的排放煤渣,經過簡單的處理加工從而進行利用,能對環境污染有一定程度的減輕;礦渣灰,主要是在鋼鐵加工的過程中,借助由于生產所帶來的廢棄物制造建筑用磚,這種建筑材料不僅節能環保,而且物美價廉,有望創造很大的經濟效益;最后的空心砌塊混凝土,也是綠色材料的一種,它主要是依靠粉煤灰、石粉及水泥這樣一些廢棄的材料制成。這種綠色材料在提取方面占有一定優勢,在我國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也比較廣泛,經濟實惠并且有很強的隔音效果。
(三)綠色防水涂料的運用
隨著綠色材料的推廣和研發,現已在如今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優勢。借助科技的作用下,全面提升了其環保標準,并廣泛的應用于市場。此綠色涂料也是一種防水材料,它的防水類型主要是以溶劑型為主,但是這種材料包含著一定的有害物質,比如二甲苯、可溶性重金屬和游離甲醛等等,這些物質不但會對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嚴重者會使人們生命的安全受到威脅。市面上還有一些低毒的產品材料,這就在防水涂料的市場占有一定優勢。目前,大多是借助熱熔法的形式來制造防水涂料,但這種涂料并不具備環保的特點。所以,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研制既環保又防水的建筑材料才能使得此項目走可持續性的發展方向。
(四)綠色屋頂材料的運用
在建筑屋頂的過程中,選擇適當的材料也是極其重要的。越來越多綠色建筑材料被成功的研制并且得已推廣,對于屋頂材料的綠色環保性也被人們高度重視。作為屋頂材料,首先就要保證很強的隔熱和保溫功效,并且能夠自動的調節室內溫度,以保障人們的居住和日常生活。此外,對于綠色屋頂而言,還要能夠有效吸收有害氣體,保持水土涵養并發揮其自身儲存雨水的功能。基于這些功效,可以延長建筑的使用壽命,還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環境。當然,這一技術的研發也要求其積極的借助一些防水技術。綠色屋頂材料的實施和運用,為我國綠色節能化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借鑒意義。
四、結語
綜上所述,如今人們對于生態和綠色環保理念的不斷增強,越來越重視對于綠色建筑材料的應用。建筑行業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積極運用綠色建筑材料重要的意義。綠色建筑材料的使用不僅節約了能源,還有利于我國構建節約型社會。因此我們更應該加大對綠色建筑材料的推廣和研發力度,保障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同時也為建筑行業的健康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魏翠霞,李娟,蘭濤,等.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與應用[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xx,(21).
[2]孟娜.探索綠色建筑材料的發展與應用[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xx,(10):2408.
綠色建筑論文11
關鍵詞:高層建筑;設計;綠色建筑;應用分析
1引言
隨著我國現代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高層建筑給環境帶來了非常嚴重的污染,如:建筑行業中施工噪音,廢棄材料,污水排放等,其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為此,人們開始關注建筑污染給環境帶來的破壞,迫切希望綠色環保節能。綠色環保這一理念體現在高層建筑中就是做好綠色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可有效的降低污染,提高資源使用率,減少能源浪費,有效的延長高層建筑使用壽命。
2綠色建筑設計基本概念
綠色建筑設計是我國建筑新興的概念,具體是指在建筑設計中利用生態學,使建筑物與環境和諧發展。很多人認為綠色建筑設計是對建筑的綠色植物裝飾,這是不對的。綠色建筑設計是科學的運用自然資源,不破壞環境,進而達到建筑和生態的平衡。既滿足人們生活舒適性,又實現建筑與自然的融合。這就要求建筑施工者采用合理生態的施工方式,將城市景觀完整呈現出來,達到生態與建筑的完美結合。綠色建筑設計以可持續發展為原則,最大限度的保證高層建筑及周邊的生態平衡。在綠色建筑設計中因地制宜,要使高層建筑的建筑與當地的自然和社會環境相符合。
3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意義
如今全球人口不斷上升,可以利用建設土地資源逐漸緊張,建筑師設計出了高層建筑來緩解土地壓力,但隨著高層建筑的施工發現其增加了建筑和環境的矛盾。隨著當代社會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們對可持續發展有了進一步了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越來越注重保護生態環境。國家也展開了環境保護工作,利用可持續發展戰略實現人、自然和環境的協調發展。近幾年更是大興節能環保新思想和綠色建筑,環境保護局也頒布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使人們環境意識逐漸提高,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把綠色建筑設計理念融入到高層建筑中去勢在必行,不僅節省資源,減少施工成本,還保證高層建筑周圍環境不被破壞。給企業和社會都帶來更好的效益。
4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設計中的影響因素
高層建筑在當今社會中可以節約土地,還美化社會環境,逐漸成為現代化發展的建筑標志。高層建筑上的人們視野比底層建筑更開闊,采光也更好。這就促進了高層建筑的發展。但是在高層建筑的工程中高耗能、重污染也是其主要問題。在環境保護重要性逐步提高的現在,綠色建筑設計成為耗層建筑設計的`主要趨勢,綠色設計結合了多種學科的知識,把保護生態環境理念完全融合到高層建筑中去,為綠色建筑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綠色建筑應多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無污染的資源,提高人民生活品質,要合理的解決選址,考慮節能,小區綠化等問題。綠色建筑要適應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與高層設計完美結合,使高層建筑中的設計、施工、廢棄物再處理等流程中都與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撐,實現真正的綠色發展。
5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
5.1高層建筑的選址我
國人口不斷上升,可以利用建設土地資源日益減少,合理有效的用好我國的每一寸土地使其長期的要求。隨著我國城市快速發展城市用地日益緊張,高層建筑是我國城市建筑主要建筑手段。加強對高層建筑設計的改造,提升高層建筑使用率。第一高層建筑選址要充分考慮到環境條件和外部條件對高層建筑的影響,在綠色建筑設計中,要充分了解環境條件施工的難度,保證高層建筑的可行性,若施工難度過高就不適宜作為選址。第二將適宜居住性區域作為高層建筑的選址首選,最好不要挨近城市中心,也不要選在交通偏僻的區域。建筑人員應對選擇場地做好勘測,充分了解選址及周邊環境,對影響選址的自然條件和外部條件因素全面了解。再因地制宜的進行綠色建筑設計規劃,這樣就不會脫離實際情況憑空設計。為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中作出優秀的建筑方案,為綠色建筑打好良好的基礎。
5.2高層建筑中節能技術的應用
5.2.1高層建筑朝向人
們在買房子的時候最先關注度的是房子的朝向問題,都想買陽光照射量好的房子,由此可見,房屋朝向對建設設計的重要性。高層建筑由于自身高度太高,和周邊建筑距離較短,以致不同的樓層陽光照射差距很大。所以在高層建筑設計綠色建筑設計中設計師事先對建筑所在區域的陽光照射情況做好調查,針對調查情況做好設計方案。綠色建筑設計可以通過節能技術使高層建筑照進更多的陽光量。
5.2.2高層建筑墻體墻
體分內墻和外墻,大多數高層建筑都會在外墻和內墻中間裝置保溫材料,外墻是與外界環境直接接觸,所以保溫材料要裝在外墻上。在高層建筑中存在一些縫隙,很容易造成高層建筑內部的熱量外滲出去。所以在這些縫隙中也要填充保溫材料,再加上保溫層,就會降低熱量外滲的可能性。而進幾年外墻的保溫技術有很大進步,在進行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時候借助這一技術,會使建筑進行恒久保溫,為人們建筑更舒適的建筑。
5.2.3高層建筑建立節水系統現
在全世界60%的地區淡水不足,嚴重缺乏用水。嚴峻的水資源對我國用水構成很大的威脅,因此,保護水資源是人類十分重要的任務。高層建筑人數眾多,用水量大。綠色建筑在設計用水系統時,要根據當地地質條件合理設計節水系統,減少水資源的流失與浪費。例如:高層建筑可以改善供水系統,搜集自然降水,利用水凈化設備凈化雨水保證二次利用。也可以制造凈水系統,改造生活用水再利用。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浪費,還能自給自足。
5.2.4高層建筑自然風巧利用在
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建筑中既節省耗能,又滿足舒適的居家環境就要加大自然風的使用。在綠色建筑設計中風是最佳的自然能源。設計師要根據本地區風力大小和時間分布進行深刻研究,使高層建筑設計對自然風的充分利用。使之夏季有較多的自然風進入保證空氣暢通,降低室內溫度,減少空調的使用。冬季阻擋一些自然風進入室內減少降低室內溫度。通過對自然風的充分利用優化高層建筑內部空氣,冬暖夏涼,減少對制熱或制冷能源的消耗,節能減排。
5.2.5高層建筑選用節能材料在
高層建筑設計中要根據本地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盡量就地取材學員用本地建筑材料。在建筑材料選擇上面并不是性能好使用久才合適,而是應該根據建筑用途來選擇性能合適的材料。例如:在管線的選擇上可以選擇耐久性好、防腐蝕可回收利用的,在衛生間可以選擇有節水左右的管道。在高層建筑設計中盡量使用可再生資源,減少對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增加降解材料的使用。進行合理利用,減少資源消耗。
5.2.6高層建筑降低環境污染高
層建筑在施工時應盡量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在建設過程中對存在的污染都應作出相應的處理。高層建筑大多建筑在城市中甚至是繁華地段,因此,施工時必須做好降噪處理減少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困擾。對施工現場周圍做好調查,針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做出相應措施。對污染物進行處理使之不污染環境。在高層建筑建設的同時減少對周圍群眾的困擾和環境的破壞。
5.3高層建筑周邊環境的應用在
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中,對周邊環境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綠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排放降低空氣污染;植物還可以吸收周圍噪音。而高層建筑里住宅集中,人員數量大,種植植物增加高層建筑五周邊綠化面積勢在必行。可以在高層建筑小區內種植樹木花草,擴大小區草坪面積,在小區中心可由石徑小路,綠蔭,各種花草組成的小公園。在綠色建筑的設計時,可以采用綠色墻體設計,就是高層建筑墻體外側覆蓋攀藤、爬墻類植物。這種綠色墻體設計不僅能增加綠化面積,還有助于改善生態環境,高層建筑多為混凝土結構夏季溫度高墻體吸收大量熱會使室內溫度變高,增加了開空調的耗能。若在高層建筑外墻附近種植攀爬類植物,白天就可以有效的阻止墻體吸收熱量。就可以減少開空調的耗能進而達到環保目的。
6結論
在綠色建筑時設計人員要對高層建筑進行充分探究,不但要選出最佳的地址,還要在通風、朝向、節能、小區設計方面進行合理設計。通過綠色建筑既滿足高層建筑實際的需求,又為城市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宋美祺,李楠楠.綠色建筑設計應用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中的探討——以某科研辦公樓項目為例[J].建材與裝飾,20xx(12):90~91.
[2]吳輝明.在高層民用建筑設計工作中綠色建筑設計方式的應用策略[J].建材與裝飾,20xx(41):80~81.
[3]侯珊珊.淺談高層建筑設計中綠色建筑設計的應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xx(10):243.
綠色建筑論文12
摘要: 提出綠色建筑的新概念,論述了綠色建筑的能源觀、設計觀和技術觀。
關鍵詞: 環境保護 綠色建筑 設計技術
1 何謂綠色建筑體系
綠色建筑體系是基于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原則, 以“綠色”經濟為基礎,“綠色”社會為內涵,“綠色”技術為支撐,“綠色”環境為標志建立的一種新型建筑體系。在研究上,它將自然、人和人造物納入統一研究視野, 不僅研究人的生活、生產和人造物的形態, 而且也研究人賴以生存的自然發展規律, 研究人、自然與建筑的相互關系。在目標上,它追求人(生產和生活) 、建筑和自然三者的協調和平衡發展。在方法上, 它主張“設計追隨自然”。在技術上, 它提倡應用可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不污染環境、高效、節能和節水的建筑技術。綠色建筑所代表的是高效率、環境好而又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自身適應地方生態而又不破壞地方生態的建筑。它所尋求的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建筑模式。綠色建筑要賦予建筑以生命。它是一個能積極地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智能型的、可調節的系統。
2 綠色建筑的能源觀———節能與環境
現代建筑是一種過分依賴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對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機械空調的建筑意味著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僅是導致能源緊張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為制造大氣污染的元兇。據統計,全球能量的50 %消耗于建筑的建造和使用過程。為了減少對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 綠色建筑主張調整或改變現行的設計觀念和方式, 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轉化, 依靠節能技術,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開發新能源, 使建筑逐步擺脫對傳統能源的過分依賴, 實現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給自足。日本有關學者研究得出: 在環境總體污染中與建筑業有關的環境污染占比例為34 % ,包括空氣污染、光污染、電磁污染等。而生態環境保護是綠色建筑的追求。因此, 綠色建筑設計必須深入到整個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評估建筑能耗狀況及其對環境的影響,建立全面能源觀。首先必須注重研制、優化保溫材料與構造, 提高建筑熱環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內外表面或外層結構的'空氣層中, 采用高效熱發射材料, 可將大部分紅外射線反射回去,從而對建筑物起保溫隔熱作用。目前,美國已開展大規模生產熱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節能。此外,還可運用高效節能玻璃, 硅氣凝膠———新型節能墻材, 以提高節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陽能、核能、風力、水力) 的收集,儲存裝置和熱回收裝置。太陽能是一種最豐富,便捷,無污染的綠色能源, 近年來在我國的天津、北京、甘肅、河北等省市建立了17 座被動式太陽能恒溫式住宅, 以建筑物本身為太陽能收集器,從而達到屋內取暖制冷的目的。
3 綠色建筑的設計觀———建筑與氣候
現代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使得人類可以用機械空調來改善生活和工作環境, 這自然是人類的幸運, 但這種違背氣候環境的高能耗建筑使我們付出了巨大的經濟和能源代價,同時增加了生態環境的污染, 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居者與自然環境人為地分離。為了克服現行建筑模式對人的負面影響, 綠色建筑注重地區氣候與建筑的關系, 并將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作為綠色建筑的一項基本方法, 這是一種按人體的舒適要求和氣候條件來進行建筑設計的系統方法,即根據當地氣候特征,運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組織各種建筑因素。事實上,人類對于環境的舒適、健康需求,常常無需現行空調設備也能得到滿足, 如: 我國陜北的窯洞在- 20 ℃左右的氣候下, 其室內被大地包圍著, 仍保持著15 ℃上下的舒適室溫; 還有西雙版納干闌住宅在酷熱的氣候中,仍可在室內創造出蔭涼的空間。因此, 以綠色建筑的設計觀來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給者,而輔助設備系統屬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陽光提供, 制冷由流動的空氣產生, 采暖可以從人體以及辦公設備中獲得 通過其他自然方式補充: 太陽加熱, 以風壓和太陽浮力產生自然通風, 以水的蒸發產生制冷。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是一種可以在任何技術層次上使用的方法, 因為, 在綠色建筑中氣候所包含的各種因素是當作資源來考慮的, 充分利用氣候資源, 提高氣候資源利用率, 是考慮地方氣候特點的設計的本質。如果將其原理與未來智能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以及其他節能技術結合在一起, 就會構成豐富多彩的綠色建筑前景。
4 綠色建筑的技術觀———技術與形式
綠色建筑是一個能積極地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調節系統。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層的材料和結構,一方面 作為能源轉換的界面,需要收集、轉換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 另一方面, 外層必須具備調節氣候的能力, 以消除、減緩、甚至改變氣候的波動, 使室內氣候趨于穩定, 而實現這一理想, 在很大程度上必須有賴于未來高技術在建筑中的廣泛運用。首先,環保節能型材料是綠色建筑所必須的,必須對現有建材和技術進行環保、節能評估,提出技術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環保、節能的要求。隨著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新能源技術、新材料技術日益走向成熟,在綠色建筑中這些高技術將得到廣泛的運用: 如建筑結構有可能引入有機體的原理, 在混凝土中埋設光導纖維, 可以經常地監視構件在荷載作用下的受力狀況, 自我修復混凝土可得到實際應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過多功能的組織進行呼吸,可凈化建筑物內部的空氣, 并降低溫度, 形狀記憶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頁窗的調整或空調系統風口的開閉, 自動調節太陽光亮, 建筑物表面的太陽能電池, 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無論使用何種技術, 綠色建筑總是立足于對資源的節約(reduce) 、再利用(reuse) 、循環生產(recycle) 等幾個方面。其次,綠色建筑的形式必須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層將不再是“內部”與“外部”的分界線,而將逐步成為一種具有多種功能的界面。綠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將是多樣的, 尤其是外層材料將是高度綜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 建筑行業將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種先進技術, 創造一種能更加適合人類生活的、與大自然高度和諧的高科技建筑環境。
綠色建筑是一個新興的、動態的和發展中的概念, 它隨著技術與社會的進步而逐步充實其意義。可以預言, 綠色建筑將成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尋求與自然和諧共存, 持續發展的理想建筑模式。目前, 綠色建筑意識已在許多國家引起重視。荷蘭住房計劃強調使用無污染建材; 瑞典一家最大的住宅銀行于1995 年初宣布, 只向綠色建筑貸款。
美國的“生物圈二號”示范區研究;瑞典的“生態循環城”計劃;由意大利著名建筑師亞得里奧洛。特理姆鮑里主持, 歐洲各國專家共同參與設計, 采用多種高新技術, 號稱“全球第一家生態村”的圣。喬密爾村已在西班牙伊維沙島實施。位于美國俄亥俄州東北的OBERL IN 學院最近推出一項耗資500 萬美元的環保建筑設計, 它所需能源之一半是由曲線形屋頂上板狀太陽能光敏發電設備供應, 板的傾角可自動追蹤太陽行跡; 另一部分屋頂則為綠化所覆蓋, 具有迅速吸納太陽能、緩和雨水排放流速的特點,是理想的自然隔聲、絕熱層。同時具有供應物和消耗物持衡、食物和廢棄物等量、生活和設施體系的生成品均安全分解、拆卸處置、回收再使用的特征。今天,綠色建筑體系已經廣泛地滲透到建筑設計中的許多方面, 建筑師將在現代社會中創造一種“回歸自然”的建筑形式,遵循建筑與自然生態環境相協調,設計出與自然、人、社會融為一體的人類生活空間。但是,按照歐洲國家的經驗,在經濟方面,綠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費用, 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對緩慢的一類項目。更主要的是, 用于綠色建筑體系方面投資所帶來的回報最終并不一定能夠裝進開發商的口袋, 而多由使用者和社會所分享。即使這樣, 一般也須若干年以后才會見到節約資源的價值開始大于用于生態方面投資的價值。這些都有可能使決策者與開發商望而卻步, 或者覺得力不從心。似乎這已成為一種規律, 即如果一種新的思想或技術所產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資回報比) 并不明顯高于傳統思想或技術的效益,那么即使它會有更好的長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與維修費用,長壽命、節約資源等) 也很難為人們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會各方面的任何變革都有可能出現這類問題, 特別在我國社會逐步進入市場經濟體制的今天, 它已成為社會的一道門檻。要解決這一問題, 就應當在可持續發展原則基礎上建立一套新的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如: 使采用節能設備與材料、無公害材料及各種節約資源的措施成為設計中的必須。并通過政府在立法、稅收等方面的政策調整,加強綠色建筑在經濟上的可行性、特別在開始階段, 如果沒有一套良好的經濟、社會和道德方面的激勵體制用以補償開發商由于額外投入所帶來的損失,綠色建筑的推廣就是一句空話。
因此,應結合當前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總體發展水平, 盡快確定一個宏偉的目標以及架構起一套可行的制度框架, 從而使我們這一代的即時利益與整個人類的長遠利益結合起來, 將一個地區的局部利益
綠色建筑論文13
摘要:首先對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必要性進行論述,然后從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效果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方式。
關鍵詞: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建筑物立面設計;設計方式
引言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行業格局也有所擴展和完善,這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會造成一些發展問題,其中最顯著的顯示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為了減少建筑行業的資源浪費現象,并完善建設工藝和建設技術,設計人員主張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以此來提高建筑物立面設計工作的科學性。
1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必要性
1.1提高建筑物立面設計工作的經濟性
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能夠提高建筑企業對建設資源的有效應用率,進而實現了對建筑建設成本的有效控制,并且可以實現對建筑物立面的生態化設計和建設,在提高立面建設方案規范性和科學性的同時,也能推動建筑行業的進步和發展。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物立面設計工作的經濟性,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建設需求和當地環境,應用合理的設備和技術,實現建筑工程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向提高。
1.2提高建筑物立面設計工作的實用性
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能夠實現對建筑物建設需求的全面分析,具體包括建設技術、建設裝置、建設環境等,進而有效確保了建筑工程的建設質量和效率。此外,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設計人員可以對施工過程進行全面分析,以此來實現對施工環節的科學監管,并逐漸提高建筑物立面設計工作的實用性。
2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2.1季節影響因素
想要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物所在地的季節因素,并分析不同季節氣候條件對建筑工程建設的影響,如果發現在每個季節光照都會對建筑物有影響,設計人員在設計建筑立面時便應當全面考慮建筑物光照因素。如果建筑物的采光能力超過了日常所需光照強度,則需要結合季節因素建立遮陽系統;針對夏熱冬暖地區的建筑物,設計人員需要結合建筑物的遮陽需求,并結合環境因素卡站設計工作。
2.2社會環境影響因素
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必然會成為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趨勢,并且綠色建筑設計理念也逐漸在建筑行業中得到了普及,但是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綠色建筑設計理論會受到社會環境因素的影響,具體表現是在部分經濟水平相對落后的地區,開展綠色建筑物立面設計會面臨一定的經濟問題,這回阻礙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踐行。
3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方式
3.1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植物要素
3.1.1草本植物要素
草本植物的莖相對柔軟,其生長周期不等,具有適應能力較強和生長力較為旺盛的生長特點,并且其生長局限性較少,適合應用在建筑立面綠色設計中。例如,南京白云亭文化藝術中心建筑物立面設計應用的便是草本植物要素。
3.1.2種植基盤植物要素
植物生長不能缺少種植基質,盡管不同類型的種植基盤能夠為植物提供的營養物質和生長空間個有所不同,但是每種基盤都能夠滿足其相規劃與設計對應植物的生長需求,而種植基盤選擇也直接關系到了建筑物立面綠化設計效果。下面對常見種植基盤類型及其應用特點和技術要求進行了分析總結。
3.2加大水體調節方式應用力度
加大水體調節方式應用力度是保障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在建筑物立面設計功中應用效果的直接方式,為此,設計人員需要對水體調節工作進行詳細分析,并結合水體運動化學性質,科學計算水體的比熱容和流動性,同時開展實驗調查,進而確保在設計過程中對環境因素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認知。例如,設計人員可以在立面設計中應用架空層設計理念和方式,以此來通過能量轉換的方式實現建筑物的進一步發展;此外,在進行中庭設計時,設計人員可以通過利用煙囪效應來推動空氣氣流的運轉,使其能夠轉移到中庭的上部,這樣中庭上部的空氣能夠進入到室內,在確保了空氣流通質量的同時,能夠優化建筑通風設計效果。
3.3合理控制建筑物立面成本
設計人員在開展建筑立面設計時,需要控制好設計成本,并合理的應用各種建筑立面設計技術,按照建筑要求嚴格執行施工操作,同時需要注重應用新型建設設備,旨在構建多形態的現代化建筑,在保障建筑立面綠色設計的同時,帶給群眾以新奇和美觀的視覺感受。如果建筑立面設計要求相對較少,設計人員需要在設計工作中結合無漬化要求,并對建筑立面進行隱藏處理,此外,在設計綠茵設施時,為了保障綠蔭建設設備能夠有效運行,應當將其施工溫度控制在4℃左右,這樣才能保障綠蔭建設設備的正常運行,同時推動綠色建設設施向生態化方向前進,在保障綠茵設施建設質量的同時,還能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建設成本,有利于維護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
3.4應用先進的建筑物立面綠色植物種植技術
(1)種植槽式技術。該技術指的`是在進行建筑物外墻設計時將植物種植槽預留出來,隨后將植物種植在槽中,并確保植物能夠得到正常的生長。目前該技術應用已經相對成熟,并且適合應用在不同高度的建筑物外墻建設中,具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范圍,可以種植多種類型的植物,能夠形成美觀的景觀效果。
(2)水培式種植技術。該技術指的是在建筑外墻上制作骨架,并在骨架上固定板材,隨后將高分子材料織物固定到板材上,植物則被塞到織物載體中,屬于無土栽培方式。
(3)模塊式種植技術。該技術指的是在建筑外墻上安裝骨架,并在骨架上安裝模塊,適合種植較為密集的植物,并且模塊中的植物及造型需要事先定好,經過一定時間的培訓后進行安裝.
4結束語
總之,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不但要確保建筑物的質量和美觀程度,還需要將立面設計工作和環境保護結合到一起,旨在探索一種自然和諧的設計模式,通過綠色建筑設計理念充分的分析施工方式、施工技術、施工材料,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展現綠色設計理念,以此來推動建筑行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宏柱.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探析[J].江西建材,20xx,22:11+15.
[2]易斌.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探析[J].低碳世界,20xx,27:160~161.
[3]陳紅.綠色建筑設計理論在建筑物立面設計中應用的探析[J].綠色環保建材,20xx,08:100+102.
[4]朱登鶴.基于綠色建筑設計理論的建筑物立面設計探析[J].居舍,20xx,19:101+134.
[5]李偉,張樹理,李洪義.基于全壽命周期理論的既有建筑綠色化改造成本控制[J].工程造價管理,20xx,06:29~33.
作者:聶丹 單位: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綠色建筑論文14
1建筑施工管理創新的必要性
在當前各行業都迅速發展的情況下,以往所使用的傳統的管理方案可能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各行業的發展現狀,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的建筑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當前的施工管理方案或許仍然有效,但已經逐漸跟不上建筑業的創新發展,所以,建筑業施工管理創新是很有必要的。1.1建筑業自身發展趨勢需要管理創新。我國建筑業雖然正遇到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多挑戰。在這些機遇與挑戰中,不但進一步暴露了建筑業一直存在尚未解決的問題,同時,也由于施工技術與施工管理理念的不同步,新的問題也在不斷產生。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適應建筑業的發展趨勢使其在經濟市場高速發展,創新施工管理理念勢在必行。1.2管理創新是客觀發展的需要。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在逐漸改變著社會結構,要想在這種不斷變化的情形下快速發展,需要各行業依據自身的行業特色不斷調整行業機制,不但要在技術一進行調整,更為重要的是管理機制上的改革創新,要突破以往的管理理念,找到與時代發展所契合的管理方案。建筑業尤為如此,建筑業的管理創新主要是在建筑施工方面,因為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往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法不僅無利于施工進程,更有可能影響施工進程,所以建筑業的施工管理創新才顯得尤為緊迫。1.3管理創新是現代化的標志。當前我國大部分行業包括建筑業的發展趨勢都較為良好,但行業的發展要向前看,雖然建筑業發展的整體趨勢良好,不過行業內的競爭也極為慘烈。通過近年來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出管理創新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所以,在行業內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要想在施工是更快更好地達到施工目的,完成施工目標,管理創新必不可少。除此以外,由于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我國建筑業的發展也要與國際接軌,國際市場也處于不斷的市場變革中,所以,我國建筑業要突破舊思維、接受新理念、開拓新的發展道路。
2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可行策略
2.1提高施工管理團隊的專業水平。雖然建筑行業的競爭十分激烈,但各行各業的競爭,人才才是競爭的根本。當前我國的建筑業越發注重一個工程的完成質量和完成速度,要想使以上兩點都能完美達成,優秀的設計施工團隊和施工技術固然重要,好的管理人才也必不可少。優秀的管理團隊可以把握工程的進度和質量,可以避免工程受到不必要的因素影響而延誤工期或是影響質量。所以,要想實現建筑施工管理的創新,就必須要有專業素質良好的管理人才,培養合適的管理人才不僅需要人才本身的基礎知識和管理經驗,還需要在每一次工程開始之前企業的針對性培訓,畢竟,建筑行業的流動性極強,每一次施工的地點也各有不同,所以,開工前的專門培訓必不可少。2.2創新管理手段。社會的不斷發展意味著陳舊的管理方案最終也會被取代,所以,當前我國建筑業管理創新就少不了管理手段的革新。但革新并不意味著一昧的刪除,而是有選擇地留下傳統的管理精華,同時結合企業的管理傳統和施工技術發展出一種新的管理手段。最終制定新的管理手段時,不僅可以向同行取經,也要注重到國際上選找靈感,畢竟,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下,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是不可能脫離國際的',要用長遠的眼光來看待建筑業的未來發展趨勢。2.3創新施工管理機制。有了優秀的管理人才和合適的管理手段,創新管理機制就是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人才能夠充分發揮其所長。建筑施工企業在工程開始時要注意市場的發展現狀用科學的手段和人性化的思考對施工管理機制進行改革與創新。但施工管理機制的創新不僅與建筑施工企業有關,也與國家息息相關。我國現有的與建筑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尚不能說十分完善,要想改革施工管理手段,還需進一步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法規,這一點,可以向相關法規較為完備的國外借鑒。
3綠色施工管理探索
綠色施工管理是指將建筑施工管理理念與綠色環保理念相結合而產生的適應于現代經濟發展趨勢的種管理理念。綠色施工管理其實是貫穿于整個工程的管理方法,從初期的設計規劃到中期的技術應用到最后的整理匯總,各個環節都需要考慮到對環境的影響。不僅是在建筑行業,現在的全球環境現狀其實要求各行各業都要將綠色環保考慮到未來的行業發展中,未來的經濟發展勢必要將環境因素考慮在內,好的綠色環保的施工管理方案可以將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結合。3.1探索綠色施工管理的必要性。由于目前我國環境現狀不容樂觀,環境受到破壞的情形越發嚴重,而建筑行業內的競爭又極其激烈,所以如果施工建筑企業想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在施工管理創新的同時要注意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只有符合市場的發展趨勢,提高管理方案與綠色環保的契合度,才能實現建筑業的綠色施工,才能讓經濟與環保一起發展。3.2綠色施工管理策略。當前新技術的發展為建筑業的綠色管理提供了更多方法和機遇,在施工時合理使用新技術和新材料,不僅可以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也能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比如一些先進的施工設備的使用可以將那些耗能大的設備替換下來,在工程施工時就減少對環境的污染。還有就是廢舊材料的再利用,有些廢舊材料如果處理不好對環境的危害極大,這時就可以考慮能否將廢棄材料進行再利用,保護環境的同時也節約了施工成本。除此以外,建筑施工企業也要明白技術開發的重要性,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的背景下其實是我國科技的不斷發展,企業只有保證自己在科技手段上不落人后,才能在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的前提下兼顧施工管理的綠色環保。
3結束語
對于建筑工程來講,質量和效率一樣重要,建筑的施工管理創新是提高施工效率的重要手段。建筑施工企業要想進一步發展就不能把眼光局限于建筑業本身,要用創新的,前瞻性的眼光觀察這個行業以及整個市場經濟的運行狀態,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有有利地位。除此以外,建筑業也要關注有關建筑材料的科研項目,掌握新興技術并加以應用,使工程最終所呈現的效果達到最好,同時也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國家也要注重完善有關建筑業的法律法規,保障將建筑施工企業的基本利益,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國際背景下保障我國建筑業在國際舞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馮景武,馮向花.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管理探索[J].科技資訊,20xx,13(3):133-133.
[2]莊炳聰.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管理探索[J].江西建材,20xx,13(22):291-291.
[3]何英和.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管理探索[J].智富時代,20xx,13(7X):171-172.
[4]趙立武.建筑施工管理創新及綠色施工管理探索[J].門窗,20xx(5):205-205.
綠色建筑論文15
摘要:結合寒冷地區某兒科住院樓的布局和使用功能特點,根據供暖、通風、空調、制冷和自控專業的相關規范要求,闡述了暖通空調技術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旨在建造出既滿足醫療使用要求,又符合節能環保理念的醫療建筑。
關鍵詞:醫療建筑,暖通空調,綠色建筑,節能
1概述
20xx年4月,國家頒布了新的GB50738—20xx綠色建筑評價標準,該標準進一步明確了綠色建筑的定義、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確立了我國以“四節一環保”為核心內容的綠色建筑發展理論和評價體系,更好的貫徹執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國家技術經濟政策。該標準中明確定義“綠色建筑”為在建筑的全壽命期內,最大限度的節約資源(節能、節地、節水、節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健康、適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間,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綠色建筑的評價體系由節地與室外環境、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與水資源、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室內環境質量、施工管理和運營管理7類指標組成,其中暖通空調專業在節能與能源利用和室內環境質量部分占據很大比例,本論文結合寒冷地區某兒科住院樓對暖通空調專業在綠色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及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伴隨我國就醫環境的改善和醫療技術的提高,醫療建筑建設標準大大提高,醫療建筑的能耗也一直呈上升趨勢。對于醫療建筑,節能的前提是滿足醫療使用和衛生要求下,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實現節能。
2工程概況
山西某兒科住院樓地上8層,空調區總面積約為22000m2,1層和2層為收費大廳、兒科診室、辦公室、餐廳和廚房,3層和4層為兒科住院部的病房、辦公室和相關醫療用房,4層~8層為醫生臨床培養基地,主要功能為示教室,宿舍和會議室。該建筑夏季和冬季均為集中空調系統供冷和供暖,空調系統夏季冷源由制冷機房的兩臺制冷量均為1400kW的高效變頻直驅離心水冷機組提供,冬季熱源由集中供熱外網提供75℃/50℃熱水,經制冷機房的水—水換熱器,換熱后供回水溫度為60℃/45℃。門診大廳、輸液大廳、多功能廳和餐廳采用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冬、夏季均采用最小新風比,回風工況運行,過渡季采用80%送風量全新風運行;門診室、病房、辦公室、教室和宿舍采用新風+風機盤管空調系統;廚房采用全空氣直流式空調系統,廚房熱加工間選用補風式油煙排氣罩,同時在人員工作區域上部設置崗位送風,經平時排風機排出。
3綠色建筑設計措施
根據當地地方政策要求,為推動本市“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社會建設,由政府投資的國家機關、學校、醫院、體育館等大型公共建筑應當按照綠色建筑標準進行設計,對該項目要求應能達到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的二星級,下面結合實際工程的設計,對應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的暖通空調專業的相關條文,對部分評分項條款進行詳細闡述:1)空調系統的冷源為兩臺高效變頻直驅離心水冷機組,其能效等級COP值為6.31,滿足GB50189—20xx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DBJ04—241—20xx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的要求,且提高幅度大于6%;冬季熱源由集中供熱外網提供75℃/50℃熱水,經制冷機房的水—水換熱器,換熱后供回水溫度為60℃/45℃。2)經詳細計算,空調冬季供暖的熱水系統循環水泵耗電輸熱比為EHR-a=0.00546<0.00563,通風空調系統風機的單位耗功率(Ws),兩管制系統風機單位風量置耗功率不大于0.3,普通機械通風風機單位風量置耗功率不大于0.27,空調冷水系統循環水泵耗電輸冷比為ECR-a=0.0256<0.026,滿足GB50189—20xx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等的有關規定。3)該工程中的大空間均采用全空氣系統,一次回風全空氣系統冬、夏季均采用最小新風比,回風工況運行,過渡季采用80%送風量全新風運行,并將排風機與新風閥聯動。4)采取措施降低供暖、通風和空調系統能耗:a.建筑主體部分,1層~8層房間區分南北朝向和東西分環,風機盤管和新風機的水系統供、回立管分設,新風系統分為左右兩個,減小風系統和水系統半徑;制冷機房的分集水器共分為四個分支,服務區域分別為:風機盤管,空氣處理機組,潔凈空調,專家周轉房四個區域;b.整個空調水系統冷凍水側和冷卻水側循環泵均采用同步變頻技術和加減機技術,保證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護水泵及主機設備安全,達到最大的節能效果;系統啟動時開啟一臺泵,一臺主機,且水泵頻率預置為主機最小流量對應頻率,隨著負荷加大,主機調整功率滿足供水溫度,而循環泵則提高頻率滿足回水溫度;加機時,首先將水泵流量調整到加機后主機所需的最低流量,連鎖兩臺水泵開啟,該過程需要一定時間完成,以確保流量變化率滿足要求,減機過程與此相反進行;c.空調水系統、風系統均采用變頻技術,且供、回水系統每層分支處和空氣處理機組處安裝相應的水力平衡閥門,空調系統的一次回風空氣處理機組風機采用變頻控制,1層~8層的數字化分體式能量回收機組的新風和排風機組聯動、變頻控制。5)1層~8層的數字化分體式能量回收機組的新風和排風機組聯動、變頻控制,通過乙二醇溶液進行液體回收排風的熱量,熱回收效率為61.9%>60%;利用乙二醇溶液進行液體回收排風的'熱量,不僅節約了系統能耗,同時避免了新、排風的交叉感染,降低了空氣安全隱患。6)室內風機盤管帶三速開關,溫度傳感器和電動兩通閥,由空調房間內的溫度傳感器控制風機盤管回水管上的電動兩通閥的開關,調節風機轉速,空調末端裝置可獨立啟停的主要功能房間數量比例大于90%;7)廚房設置機械排風系統,排風量按25次/h計算,平時排風系統為總排風量的35%,排油煙系統為總排風量的65%,廚房選用自帶補風的油煙罩,油煙罩的局部補風和排風分別單設送風機和排油煙機;公共衛生間設置機械排風系統,排風量按10次/h計算,每層設置衛生間通風器,通風器與屋頂風機連鎖;合理設置送風口與排風口的位置,避免了交叉短路或污染。8)提高和創新:a.空調冷源采用高效變頻直驅離心冷水機組,冷水機組制冷性能系數COP=6.31,比限值5.5提高14.7%>12%;b.1層~4層的醫療用房采取有效的空氣處理措施,進風上安裝G4級粗效過濾、F7級中效過濾器,回風口上安裝M5級低阻中效過濾器(初阻力小于50Pa,微生物一次通過率不大于10%和顆粒物一次計重通過率不大于5%)和光催化型凈化裝置。
4結語
暖通空調專業在綠色建筑設計中涉及的內容很廣泛,本文只是結合實際工程對綠色建筑設計中的部分常用節能措施進行了闡述,然而在合理利用蓄冷蓄熱、余熱廢熱、太陽能等可再生資源和科學合理的策略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更要跟建筑、結構、水和電燈其他專業的設計有效配合,才能更好的將綠色建筑以人為本、節能、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隨著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國家對節能減排的力度逐漸加大的情況下,國家對綠色建筑的鼓勵政策也會出臺,綠色建筑評價會逐步進入有經濟效益的階段;空調系統是醫療建筑的耗能大戶,采用綠色節能技術是暖通空調專業設計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我們暖通設計人員不斷研究、探索,根據每個工程具體分析,在設計空調系統的時候應在滿足醫院使用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合理先進的設計方案,減少能源消耗,降低空調系統運行費用,建設更多節能、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醫療建筑。
參考文獻:
[1]GB50738—20xx,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
[2]姜濤.綜合醫院暖通設計常見問題及節能措施探究[J].房地產導刊,20xx(24):17-20.
【綠色建筑論文】相關文章:
綠色設計論文07-29
綠色化學論文07-31
(經典)綠色設計論文07-22
綠色環保的論文02-12
《綠色建筑》閱讀答案11-18
建筑施工的論文11-10
關于綠色環保的論文01-05
建筑法規論文02-10
建筑論文精彩的范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