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育管理的重點的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的類型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論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是教育管理的重點的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教案管理是教育管理的組成部分,抓好教育管理就要抓好教案管理。
關鍵詞:
教案;教育管理;改革設想
在教改如火如荼的時代,教案的改革卻幾無動作,處于教學第一線的教師真切地感到:教案改革勢在必行。一線教師對教案的微詞頗多,他們對教案的“仇視”主要來自于對教案的管理,而不是教案的本身。對此本人略談幾點不成熟的看法。
一、教案管理的現狀
教案管理的現狀如何?眾所周知的是教師上課之前必須寫教案,而且要寫得格式統一、項目齊全。這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一些地區甚至還規定了每課時教案必須達到的字數。對此,質疑的教師不在少數。而一些管理者認為,這樣做既有助于教師消除惰性,又可避免教師囿于舊教案的束縛“老調重彈”。對于這種觀點,教師并不認同。教師們感到,這其實是一些管理者機械刻板、對教師不信任的表現。難道教師使用現成的教案上課就是不認真備課?難道教師使用舊的教案上課就是一成不變的教學,而不知道科學揚棄嗎?
二、教案撰寫的無奈
那些臉譜化、模式化、做擺設的教案是怎樣寫出來的?絕大多數教師的教案是抄寫的。抄教案書上的,抄老教案,抄別人的。趕到學校檢查教案時,大家更忙了,抄得不亦樂乎。目前,中小學教師的教案,十有八九不是在上課前寫的,而是補寫的。這是管理者和教師心知肚明的事實(與大多數教育管理者交談此事,他們也大有同感)。教案的形式,是典型的現代八股文。眾所周知,教案中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是原文照抄的教師參考書。既然參考書上已有,教師讀了心中有數即可,為何還要再抄寫一遍呢?教案正文十分繁瑣。按照人教社出版的'《教師教案用書》中的教案為標準,每一節教案的字數在1000-3000字之間,甚至更長。教案要邊想邊寫,有時思維會中斷,遇到疑難要查資料。因此寫一節教案決不是一氣呵成,而是斷斷續續。要用多長時間?少說也得一兩個小時。目前中小學課時多,有時教師一天要上兩三節課甚至更多,但是寫教案就要消耗很多時間。顯然,抄的教案以及補寫的教案對教學沒有一絲一毫的指導意義。因此,課堂教學實踐與教案設計往往成了不相干的兩張皮,這顯然有悖于寫教案的初衷。但是,客觀地講,消極應對寫教案的現象,不能說責任全在教師。因為,中小學教師平時要上課,大量作業、試卷要批改,要和學生交流,兼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還有很多處理不完的雜務。同時,教師們還要應付各種各樣的檢查。在這種緊張的工作安排之下,教師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寫詳教案,真正研究教材的時間少之又少。
三、教案改革的設想
如果寫教案的目的是為了應付檢查(事實上,目前教案的管理,真的是讓寫教案成了應付檢查之舉),而教師又在無奈的“撰寫”著,管理者千篇一律的“檢查”著,這樣事又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教育教學工作,減少教師的無用活動,我們完全有必要改革教案,這也是廣大一線教師的強烈呼聲。筆者認為教案改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 明確備課與寫教案的關系:
備課與寫教案是不同的兩回事。備課,是對講課內容和學生情況了解駕馭的過程。備課的結果和要強調的內容完全可以記錄在課本上。上課是一定要準備的,不備課上不好課,但一些人把此理解為“不寫教案上不好課”,實為大謬。問題的實質在于,課堂上教與學的過程,是師生思想交流的過程,是充滿生命活力的過程;教案寫得再詳細,也只是實際教學過程的一種設想和計劃,是教師課堂上臨場發揮、隨機應變的基礎和準備。
教案不是劇本,不需要設計好師生的對話;教學不是演戲,學生不是群眾演員;上課不需要背臺詞、配對白,完成教案并不一定就是理想的課堂教學。很多從教幾十年的老教師都承認自己的教案多為“假造”,“抄了一輩子教案”,但他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不一樣做得很好嗎?筆者認為,如果習慣于寫教案,備課的結果用簡明實用的教案表達未嘗不可,寫在教材上也同樣管用。備課的結果的表達形式應是多樣的,可以根據教師的習慣和自身情況進行,沒有必要千篇一律。事實上,一個合格的教師,上課時是用不著邊講課邊看教案的。何況,許多精彩的課事先往往是預料不到的。很難想象,一個教師邊看教案邊講課能產生好的課堂效果。3.2 教案改革的方法:
2. 實施柔性管理,充分信任教師。
從管理理念上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應根據課改精神,去掉一些條條框框的規定,給教師營造自由發揮的空間,提倡教師寫個性化、創新型的教案。可以將優秀的教案匯編成冊,在版面設計上留下足夠的空白,直接發給教師修改增補,借鑒運用。科學地講,教學改革應該是繼承與創新的和諧統一,完全接納與完全拒絕已有經驗都是不可取的。對待教案同樣要有這樣的辨證態度。樹立“抓大放小”的教學常規管理思路。“抓大”指加強對教師備課過程的指導,營造扎實備課的良好氛圍,加強集備機制建設,并著重抓好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培養,讓教師在正確解讀教材的基礎上,快速地編寫教學設計的能力。“放小”指學校應看到教案只是教師備課的一種“文本”形式,學校應允許、鼓勵風格各異的教案形式,對教案的檢查評估要抓在面上,不要抓在點,不應過細過嚴地評估教案形式與內容祥略等;特別是與教師業績評估掛溝的教案檢查,如果評估不當,就會引導教師朝著迎合學校評估方向發展,讓教師做一些低效無用的工作,不利于教師提高備課質量。當然,也不能不評估,在部分教師自覺性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沒有相應管理策略,有的教師就有可能“鉆管理的空白”。
3. 利用校園網絡,提倡教后札記。
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園網絡,鼓勵教師上網備課、寫教案。這樣既利于交流研討、共享資源,又利于修改保存、提高效率。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固然重要。但教然后知困、知不足。因此,教案實施之后,趁記憶猶新,回顧分析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失誤,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可以在電腦上寫教案,然后通過網絡傳到班級多媒體電腦內,供教師上課時使用,這樣也有利于教師利用網上教學資源,提高備課效率。如果教師第二次再教本教材內容時,就可以利用原有的教案進行修改。“已站在一定高度的人再往上攀登時,他一定會比別人攀得高、攀得快。”“借著名教師肩膀上靠一靠、利用名教師的教學智慧的教師,他也一定比別人走得更好。”這種教學札記,有助于知教知學,有利于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記取,對于改進今后的課堂教學和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適時組織教師進行基本功訓練與比賽,提高教師處理教材能力。
如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指定內容的教材解讀、教案編寫,通過專項訓練與比賽,能有效提高教師解讀教材與處理教材的能力。
總之,教學是一種高度個性化的教育實踐活動,其科學性、藝術性、創造性如水乳交融。就教師而言,要努力做有思想的備課者,設計有創意的教案。教師要通過備課兼受博取,培養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問題的能力。在備課信息的儲備上,不僅是量的增加,還要有質的提高,更要有思想地站在一定的高度進行自身的知識更新。不僅要備學生、備教材、備教法,而且要備好自身的情緒、情感、風度和儀表等。這樣,才能生成獨具個性的、有創意的教案;才能消除“臉譜化”、“模式化”的弊病,教師的備課能力也才能不斷生成和提高。從某種意義上說,課程計劃最終要通過教師的教案得到實施。隨著素質教育理念的落實和新課程的實施,教案改革也在不斷的進行著,相信教案管理也會越來越科學。
【教案是教育管理的重點的論文】相關文章:
教案是教育管理的重點的論文02-17
加強重點稅源管理的實踐及思考論文06-29
全員成本管理的工作重點論文06-24
水利施工管理重點事項研究論文06-22
公路路基施工管理的重點研究論文06-24
教育管理的相關論文03-30
關于教育管理的論文03-30
淺析小學教育培養的重點問題小學教育論文01-27
初中教育管理優化論文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