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論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語文論文1
一、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眾多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研究以及實踐表明,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能夠調動起學生學習閱讀的積極性,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閱讀。那么,如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呢?首先,需要教師給學生布置好預習的作業,讓學生做好課前的預習功課。教師要根據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實際要求,讓學生課前查閱相關的資料,對將要學習的閱讀文章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通過這個作業,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實際查閱資料的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對文章背景資料的興趣。其次,需要教師轉變教學方式,采用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要根據實際的閱讀文章內容,創設出適宜的課堂情境,再讓學生進行角色朗讀。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讓學生更深地體會文章的內涵,而且能夠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體裁的閱讀規律
在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不同體裁的文章的閱讀規律。例如,對于記敘文,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記敘文主要是記事的文體。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記敘文時,要抓住記敘文的六大要素,分別是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對于說明文,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說明文主要是闡釋某一事件特點和事理的文體。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說明文時,抓住文中說明的對象的特點,然后把握住說明的順序。對于議論文,教師要讓學生理解議論文是表達作者的觀點或主張的文體。要引導學生在閱讀議論文時,分清楚論點、論據和論證。因此,只有讓學生掌握了不同體裁的閱讀規律,學生才能學會閱讀的方法。
三、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
閱讀其實是一場閱讀者與文本之間的對話或交流,在這場對話或交流的活動中,閱讀者通過對文字或者音像的解讀,對文字或者音像中所表達的事物進行建構、解讀或者交流、碰撞,從而在這個過程中,閱讀者獲得一種愉悅。這本是一種閱讀的快樂,但是,從教學實踐中,卻發現,很少有學生對閱讀產生過這種快樂。經過長期的探尋,發現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在于過去的教學模式,僅僅是把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作為一種教學在教學,只是為了教而教,沒有注重學生的生活經驗、情感經歷等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所起的作用。那么,要想改變這一狀況,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時必須注重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以及生活經驗,根據學生現時所具備的知識基礎及生活經驗展開相應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激發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對閱讀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與閱讀能夠產生共鳴。例如,在對《走一步,再走一步》進行教學時,我先要求學生回想自己曾經進行過的一次比較膽大的活動,在這次活動時,自己的父母是怎么反應的,他們對這次大膽的活動是抱持什么態度的。當學生都回想起自己的那次大膽的活動及父母的'反應之后,我又提問學生,若是相似的情況,在美國的家庭,他們又會是怎樣的呢?于是,我讓學生對該文閱讀,領略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通過這種方式的引領閱讀,學生不僅能對課文感同身受,同時也能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有一定的了解,如此的教學方式,教學效果反而更好。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師在教學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高,同時也有助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那么,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時,教師首先要向學生多推薦一些他們感興趣的,適合學生這個年齡閱讀的,具備一定賞析價值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文學作品,學生比較喜歡閱讀,學生讀的多了,讀的時間長了,學生也逐漸形成了閱讀的習慣。教師除了向學生推薦文學作品之外,也要指導學生對優秀的文學作品進行仿寫,通過仿寫這些優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掌握這些作品里的寫作手法,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技能,從而讀與寫相結合,以讀促寫,以寫促讀,形成良好的習慣。在培養學生的習慣時,需要強調的是,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勤查工具書的習慣,在閱讀時,常常離不開工具書,勤查工具書對于閱讀也能夠提供幫助。因此,教師也要培養學生勤查工具書的習慣。相信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一定能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初中語文論文2
教學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其實如何引導學生寫好作文更是藝術之中的“藝術”。那么在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作文教學呢?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我想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引導學生認真審題
審題是作文教學的重要一環,對寫好作文意義重大。題意理解的是否透徹,直接關系到寫出來的作文是否“扣題’。只有將題意揣摩清楚了,才能緊扣作文題,寫出好的作文來。在啟發學生審題時,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引導學生明確作文題目所規定的選材范圍和內容重點
面對一個作文題,要啟發學生分析題目的關鍵字眼,明確作文題限定的范圍和在哪些方面取材。要通過對作文題目的拆開、分析以及和學生共同探討題目要求和選材重點,打開學生的思路,讓他們明白自己該寫什么。
2.讓學生挖掘出作文題目的內在意蘊
有些作文題目很容易讓學生只看到表面膚淺的含義,而往往忽視題目隱含的深刻意蘊,因此,要求學生審題時,不能只在文字表面做工作,而要通過理解和聯想,深入揭示題目隱含的'意蘊。如作文題《爸爸的胡子》,有的學生只寫到爸爸的胡子怎么濃黑、怎么雜亂,或是日益漸長,或是幾天前還是剛出土的嫩草,眨眼間便成了原始森林等等。有些語句雖然很優美,但結果都只是針對胡子而言,而沒有注意到胡子背后的故事。而其中有一位同學卻選擇了這樣三個材料:
(1)爸爸是警察,一天,爸爸很晚回來,我發現爸爸的胡子又長又亂,就遞給爸爸剃刀和鏡子,可爸爸卻說今晚有任務,明天再刮吧;
(2)第二天晚上,我又讓爸爸刮胡子,可爸爸又說明天要開會,今晚要寫報告,沒時間弄須兒;
(3)星期天爸爸雙休,我又給爸爸拿來剃刀和鏡子。好說歹說,爸爸總算對著鏡子刮起來,可派出所突然打電話來,說某某地方發生了搶劫案,要爸爸去處理。結果爸爸二話沒說,奪門而去。此時,我才發現爸爸的胡子只刮了一半,簡直像個“丑八怪”。小作者經過認真審題,精心選材,集中表現了爸爸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敬業精神,全文洋溢著濃郁的生活氣息,蘊含著深刻的內涵。結果,我將這篇作文在班上范讀了一遍,再讓學生重新審題,重寫一次,于是便出現了許多韻味無窮的佳作。
3.審題時要讓學生把握住文章的主要線索
如作文題《螺絲釘贊》,應讓學生體會到:它的主要線索是“螺絲釘”,文章應緊緊圍繞它組織材料,布局謀篇。在出示此作文題后,我進行了點撥:“螺絲釘看似平凡,不值一提,我們可從哪些方面來贊美它?”許多學生沉思片刻后積極發言:“螺絲釘看似普通微小,其實極不平凡,沒有它,火車不能運行,輪船不能啟航,飛機無法上天,一切機器將不再運轉”;“它雖然沒有漂亮的外形,引人注目的身軀,但它有堅定的性格,頑強的意志”;“當我們看到小小的螺絲釘時,就會想到它平凡而偉大的精神,想到無數雷鋒式的英雄”;“它象征著社會主義建設中不可缺少的堅定、頑強、無私奉獻的精神”。最后,我進一步引導:將來,我們也要做革命的螺絲釘,為建設祖國獻策獻力。結果,學生都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線索,再稍加聯想,便使文章主題得到了升華。
總之,“磨刀不誤砍柴功”,學生只有經過認真審題,文章的立意、選材、構思、布局、謀篇才會水到渠成。
二、作文要注意“活教”
1.要樹立學生“小作家”意識,努力提高學生寫作意識
每次作文練習不能讓學生當做任務來寫,而要采取采取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把寫作當成一種樂趣。因此,在作文教學時,我比較注意認真引導學生樹立“小作家’意識,讓他們知道,自己的作品是給身邊人看的,只有好的東西才具有欣賞性。另外,我平時注意讓學生多觀察、思考、多積累知識,這樣,寫起作文來才會文思泉涌,有感而發。
2.提醒學生作文后要反復修改,逐步完善
每次布置作文時,要多給學生一些時間,讓他們去修改。修改作文,我主要讓學生從以下幾方面著手:(1)、看有無“文不對題”的情況;
(2)、反復讀,注意文句是否連貫、通順;
(3)、標點符號是否恰當;
(4)、修辭方式是否貼切;
(5)、有無重復啰嗦、詞語搭配不當、詞序不對、句子成分殘缺等類型的病句出現;
(6)、注意修改錯別字。
法國文學大師巴爾扎克有句名言:“多改出佳品,華章苦中來”。作文教學中一定要幫助學生領悟修改的妙處,懂得文章修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強化學生的自改意識。
3.批改作文要輕批評、重激勵
學生正處于學的階段,因此,作為語文教師,不要只把眼睛盯住學生的錯誤,而應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在作文批改時,我主要從以下方面要求自己:1、努力發現學生的優點進行肯定的評價,如“這個詞語用得巧妙”,“這段文字很富有想象力”等諸如此類的評語;2、指出缺點時言詞不能過于尖銳,要以建議的口吻。寫評語時不要總是“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你自己看得懂嗎?”“文不對題,簡直牛頭不對馬嘴”等等,這樣往往會傷害學生的自尊心,抹殺學生的寫作激情。因此,指出缺點時,要盡量用委婉的語氣,如“這個詞語不太貼切,能否換一個”“假如你把媽媽洗衣服的動作寫具體些會更好”等等。這樣學生看了心里會很舒服,也樂于接受,同時也知道老師在維護他(她)的自尊心,于是會更加認真去寫。
總之,“教無定法”,每位教師自可根據學生的特點、接受能力選擇適宜的方式,但不管采取何種方式,我想,我們都懷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努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各方面的素質,取得教學的成功。
初中語文論文3
一、自主學習能力的內涵。
(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概念。
學生自主學習是以自我為中心,它和以教師為中心有很大的區別。在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只是被動接受知識的一個器皿,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宰者,課堂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考、學生答,這種教學模式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課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是教和學的統一體。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人格,每一個學生都蘊含著無窮的潛力,因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學生的積極探究和發展。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不在于教師講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知識,他們是否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以及他們思維發展的程度。學生只有獨立思考、積極探究、主動學習,課堂教學效率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二)學生自主學習的特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體現在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能夠自主實踐和探索。首先,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認為教給學生越多、講解得越詳細,學生就越能學到更多的知識,也會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但是,學生不是一個只接受知識的容器,他們需要教師啟迪。如果一味地讓學生接受知識,他們就會形成依賴心理,從而不愿意動腦筋,不愿意主動學習,學習效果自然也不會提高。
語文學科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很多知識并不需要教師的講解,學生就能通過自學來解決,教師詳細的講解,反而浪費了大量的寶貴時間。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努力挖掘學生的潛能,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其次,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還能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習慣把問題的`結果直接告訴學生,使學生不用動腦筋就能知道結論,而自主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所以,能夠更好地培養其創新能力。
(三)自主學習對學生發展的作用。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不但提高了創新能力,還使他們樹立了終身學習的意識。學生具備了自主學習能力,就會不斷獲取新知識,使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得到不斷的遷移,從而達到了靈活運用的目的。學生一旦有了自主學習的能力,不管社會如何發展、科技如何進步,學生都能夠運用自學能力迎頭趕上,因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像一把金鑰匙,能打開知識的寶庫。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策略。
(一)讓學生明白主動學習的意義。
讓學生主動學習,還需要讓學生明白主動學習的必要性。學生在學習某一個知識點的時候,教師要讓學生意識到學習并不是單純的掌握這一個知識點,而是要明白學生這一知識點的意義,以及它在整個知識結構中所處的地位和作用,如果能夠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它,有什么好處,如果不能熟練掌握以及靈活運用,有什么不利,學生一旦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系,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二)通過有效預習讓學生積極主動學習。
有效預習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保障,這就需要老師精心設計預習作業,預習的內容要豐富、層次要清晰。更重要的是,預習的問題學生要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這樣才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信心,促使學生進入主動學習的狀態。
(三)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主動學習的基礎。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必備條件,語文自主學習的習慣是逐步培養出來的。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要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控制不良習慣的形成,讓良好的習慣在廣闊的時空內發展。經過長時間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就會逐漸形成。
(四)在靜思默想中實現自主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靜思默想中去研讀和感悟課文,讓學生的觀點更加豐富。因為語文教學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教師和學生的精神能夠進入非常活躍的狀態,學生的思維只有經過碰撞,他們的表現和觀念才會不同凡響。只有教師留出空白,讓學生自主去思考,才能對文本獲得更深刻的理解,進而和作者產生共鳴。靜思默想有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對于學生個性化的觀念,教師要給予鼓勵,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以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發表不同的看法,實現高效閱讀。
(五)在小組學習中深化自主學習。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自主、合作、探究、創新、實踐等這些都是現代教育倡導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實現了雙邊互動的對話與交流。學生在小組內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分工合作,進行智慧的碰撞,各項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會把舊知識和新知識聯系在一起,構建了語文結構體系,使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從而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得“會學”“善學”。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大膽實踐、不斷創新,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語文課堂散發出生機與活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教師有耐心,給予足夠的重視,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初中語文論文4
一、發揮語文審美功能,對學生進行美的陶冶
對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僅需要“曉之以理”,還需要“動之以情”。前面提到的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就屬于“曉之以理”,那么,什么是“動之以情”呢?本人以為在語文課堂上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從而達到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目的,這就是“動之以情”。所謂美的陶冶其實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人的情感狀態、意志能力、個性心理特征等幾個方面。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要滲透培養學生的審美觀,而我們的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學作品,這些內容將為我們提供便利的審美教育條件。作為語文教師要充分地利用好這些寶貴的資源,對學生進行心靈美的陶冶,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通過對文學作品的教授達到凈化學生心靈、塑造學生健康人格的目的。要想把文學作品的審美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就給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語文教師要能夠帶有表情地給學生范讀課文,要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學生描述故事,并有目的地指導學生朗讀和復述課文。對于課本劇的學習,教師要做到藝術性的指導,培養學生深入劇本進行學習的能力。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等電教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情感,體會文章美的境界。比如,在學生講授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時,我先給學生講述了我父親的故事,然后引導學生講述自己和父親的感人事跡,很多學生都被感動地熱淚盈眶,班里充滿了濃濃的情感氛圍,學生懷著對父親深深的愛開始了這節課的.學習。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教師不用過多的說教,便達到了教育目的。再比如,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追求人性的美,很多文章都是很好的美育教材。《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車夫,雖然身份低微,靠賣苦力掙錢,可他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態度令人敬佩;《散步》中的“我”,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上有老下有小,挑起家里重擔的責任就落在他的肩上,他扶老攜幼,表現了勇于承擔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文章《魂》中的小姑娘,為了阻止一場沖突,甘愿犧牲自己的利益,值得稱贊……學生通過對這些人物人性美的學習,心靈得到了凈化,健康的人格得到了塑造。
二、通過生活實踐塑造學生健康人格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語文教學中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教師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生活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更大的鍛煉空間,使學生健康的人格得以更好的塑造。比如,教師節到了,我要求學生對自己喜愛的老師進行采訪,了解他們生活中的情況,對老師多一些關愛,并將自己收集到的信息做一個匯總,寫一篇采訪筆記。通過這一活動,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了解到了教師更多課堂以外的故事。另外,我還利用節假日帶學生去戶外游玩,讓學生感受祖國壯美山河,增強民族榮譽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陶冶了他們的情操,激發了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這些對塑造健康人格都十分有幫助。
三、總結
總之,塑造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將不懈地努力。
初中語文論文5
在傳統的教學的觀念下,語文教學一直處于高耗低效的狀態。語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有一定的脫節,缺乏現代生活氣息,學生缺乏自主實踐,導致了語文課堂氣氛沉悶和學生學習興趣下降的局面。因此,語文教學要走出困境,必須強調語文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和語文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必須開展各種各樣的語文活動課,讓語文走向素質教育。
一、語文活動課的概念及特征
語文活動課是活動課的一種,它是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學生為活動主體,憑借言語交際手段解決現實生活問題,以此培養言語興趣、能力和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一門課程。
語文活動課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主要特征:
1.綜合性
語文活動課的開展過程中,師生共同活動,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融匯多種學科知識,打破常規和傳統學科課程的單一化傾向。在語文活動課程中可以結合必修課內容,組織學生歸納作品的特點,人物形象及人物塑造、文化常識;可以結合學生學科內容進行討論、演講、表演、競賽等活動。
2.社會實用性
語文活動課的教學內容往往涉及了語文應用的各個領域,特別是觸及最新和最實用的領域,并與一定的生活實際相聯系,有較強的時代色彩和生活色彩,因而能夠彌補必修課課堂教學的不足,全面反映社會生活對學生語文知識和能力的要求,促使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提高,又能帶給學生具體生動的感受,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3.學生自主實踐性
在活動課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志趣自主選擇,自覺參與。活動課的過程,往往是學生自己設計安排、學生自我活動為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著重于讓學生在各項具體的實踐和運用中獲取直接的感性知識和生活體驗,著重于讓學生在活動中去感受、體會、理解。這樣做,學生不僅得到的印象是深刻的,而且自學能力也得到切實的培養和提高。
二、語文活動課的主要作用
1.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對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的時候,從思想、道德、身心等各方面對學生的素質進行培養,語文活動課在這方面有其先天的優勢。一堂好的語文活動課,最終實現的教學目標不是單一的,而往往是多種語文能力的綜合實現和鍛煉,甚至是多學科的綜合運用。而且在實施的過程中,教學目標是具有開放性,決不是僅限于語文科內。如我們目前組織的“語文第二課堂”表演課本劇活動,在表演過程中,我們發現這不僅需要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而且在改編的過程中還要充分發揮想象力,表演中更要求學生的語言表達和一定形體表現的能力。
2.語文活動課有助于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實現兩翼齊飛
語文活動課能做到把思想性寓于知識性之中,用趣味性帶動知識性,使知識活靈活現,更好地把語文教學的審美和人文因素挖掘出來。比如在詩歌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之美,可以開展配樂的詩朗誦,或者是一次為詩配畫的比賽。我校國家級教學名師李宗玲老師的活動課《走進詩的世界》,就是在“詩韻無窮”這一環節讓學生展示詩配畫的才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們感受到了詩歌的魅力。再如有些深受學生喜愛的流行歌曲,其歌詞改編自古典詩詞(如徐小鳳的《相見時難別亦難》和周杰倫的《東風破》),從這類歌曲入手,引入詩詞的學習,比較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設計活動課《乘著音樂的翅膀》時就是從這類流行歌曲入手,充分調動了學生誦讀詩詞的興趣和積極性,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三、語文活動課實踐中要注意的問題
評價一個教學活動案例是否成功的重要標準是看它所取得的實際效果,語文活動課要充分發揮其優勢,真正取得實效,必須在語文活動課的設計和實踐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要切實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必須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點和興趣,積極參加語文活動,堅決避免只有一部分學生在“活動”而大部分學生袖手旁觀現象的出現。語文活動課要有可操作性,要認清學生的個體客觀差異,在設計語文活動方案時,應注意使活動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組織活動時,應按照分類要求,分類指導的原則,根據活動的內容構成和學生的情況,適當分工,適當輪換,從而既發揮各類學生的特長,又能促使全體學生都得到學習和發展的機會。
2.既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又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活動課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開展自主活動,教師既不能越俎代庖,暄賓奪主,更不能不加引導,放任自流。教師要講究引導的藝術,相機行事,靈活應變,做好課前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中的組織、引導和點撥,活動結束后的總結、點評等各個環節。
3.要結合實際,精心設計安排教學目標
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活動的要求,以新的教學大綱為指導,有針對性地做好教學目標的安排。如在九年級下冊綜合活動課《走進小說天地》,我設計的教學流程就是圍繞實現三個教學目的: 一是激發閱讀興趣,擴大閱讀視野,引導讀書方法,陶冶高尚情操。 二是能用普通話復述小說情節,介紹小說人物,敘述自己的讀書經歷和感受,盡量做到生動有趣,引人入勝。三是發揮想像力和創造力,學習虛構
故事,嘗試進行小創作。
4.要適當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引入,對于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視聽效果,轉換思維模式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如青年教師xx的《成長的煩惱》第四個環節“心靈雞湯,抒寫煩惱”,背景圖是一張蝸牛,開始只是覺得這只蝸牛很可愛,可仔細一想蝸牛身上的殼,這不正意味著學生背負的種種煩惱嗎
初中語文論文6
摘要:文章結合新課改背景和實際教學經驗,提出了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策略,包括即興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寬松活潑、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自由選擇語段學習,拓展思維,放飛心靈。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快樂課堂
在當前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學活動被認為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雙向交流與雙相溝通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師生可以分享彼此的知識與經驗,交流彼此的情感與體驗,從而做到教學相長,最終達到師生共同發展的目的。但是,身處廣大農村地區的初中生,由于語文基礎比較差,導致部分學生在升入初中后跟不上初中階段的教學進度,而一部分教師也習慣于用“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導致學生的學習方法單一,自主學習、創新學習的能力差。這就要求農村學校的教師在今后的教學方法上要敢于創新,打破“一言堂”“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法。下面筆者所要說的是自己在語文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以供參考和相互交流。
一、即興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要使語文課堂充滿激情,一開始就必須打動學生,能夠吸引住學生。為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例如,在進行《蘆花蕩》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筆者先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抗戰影片和電視劇的.鏡頭,鏡頭圍繞特定人物的“英雄的行為”選取。然后再提問學生:“這些民族英雄的性格特點是什么?”由此激發學生興趣,使其有深入探究民族英雄性格的意向。接下來,筆者再為學生介紹《蘆花蕩》的故事背景,讓學生有興趣探究《蘆花蕩》所描寫的主人公所具備的英雄性格。筆者這樣導入新課,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自然會想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去了解這個人物,進而了解課文內容。同時,筆者還運用了多媒體技術來創設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初中語文課程學習中學生會遇到一些抽象的內容,教師的口頭講解往往并不能使學生充分對其理解,而運用多媒體技術,就可以使學生對知識內容有更直觀的感悟。例如,在學習《蘇州園林》這一課時,很多學生沒有見過蘇州園林,筆者便可以運用圖片補充課堂資源,變抽象為具體,變無聲為有聲,變難為易。由此,筆者制作了課件“蘇州園林一日游”,將學生置身于“蘇州園林”的景觀之中,使學生通過模擬的景物得到感官上的享受,最終從心底產生共鳴。
二、營造寬松活潑、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
營造寬松活潑、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創設開放型課堂的基礎,對于提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有較好的促進作用。為了營造寬松活潑、和諧民主的課堂教學氛圍,教師在語文課堂中要充分運用人文關懷理念,與學生之間互相尊重、互相信賴、互相合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立足學情,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能夠發揮想象力,為語文課堂增添活力[1]。為了實現新課改的理念,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給學生充分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并關注不同學生的表現,認真聽取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敢于說出“我認為”“我覺得”等。通過這些方式,給學生營造一個無拘無束和自由想象的空間,讓他們能輕松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展現語文課堂的無限魅力。
三、讓學生自由選擇語段學習,拓展思維,放飛心靈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設計具體的教學環節,這使得學生的學習是“被動式”的,無形中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而這種做法恰恰與新課標所提倡的教學方法背道而馳。筆者在初中語文課堂有些課文的教學做法是給學生自由,讓學生自主地選擇學習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例如,在《孔乙己》這篇課文中,開頭三個段落便對咸亨酒店的特征進行了描寫,但當時的社會在學生心中是無形的,如果硬讓學生從開頭去學這篇課文,那只能使這篇課文的學習變得枯燥又乏味。所以,筆者便鼓勵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段落,并找出整個文章的高潮部分。由此,促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主動地進行思考。這有利于學生串聯起整個故事的情節,繼而掌握全文,體會小說所揭示的深刻主題[2]。
總之,放飛學生的思維,能夠增進學生的求知欲,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只有營造“開放式”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課堂上體會到樂趣,才能為學生搭建一個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的舞臺。作為青年教師,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引下,教師更要以學生為本,合理優化教學中的各個環節,并采用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愛學語文、樂學語文、會學語文,進而達到最終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艷雙.淺談初中語文新課改課堂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xx(6):75-76.
[2]齊靜.教學相長,激發學生封存的天資[J].考試周刊,20xx(65):29.
初中語文論文7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散學生的思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可創新情境導入,培養學生興趣,加強交往教育,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創新;學習興趣;策略
在新課改背景下,語文教師要積極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發散學生的思維,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方法,結合學生發展特點,齊并進,共發展,使學生能夠以主人的姿態獲取知識,增強自身的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一、創新情境導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自己去閱讀鑒賞文學作品,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激發學習的動力,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給出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看、去問、去學、去觀察、去猜想、去反思,教師在關鍵的時候能夠給學生稍加點撥一下。比如,教師在教學時可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去考慮討論問題,把學生引入到課文的意境中去,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如教學《紅樓夢》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扮演文章中的人物,把文章演繹出來,或者讓學生觀看相關影片。這樣把情境引入到課堂中來,學生也能置身情境中,把握文章內容,找出文章的情感閃光點,可有效提高學生閱讀的主動性,提高學習的效率。
二、充分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很多學生覺得語文很無聊枯燥,沒什么好學的,找不到學習語文的動力,從而導致語文成績低下,一直沒有什么進步,失去學習的欲望。這都是由于學生對于學習語文沒有興趣,缺乏積極性。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若對語文沒有興趣又怎么會有動力去努力學習?因此,在課堂中教師可利用作家的故事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讓學生學會尊重作家,尊重那些為文學發展而努力的人,激勵他們去喜歡、去熱愛、去用心學好這門課程,讓語文的魅力綻放在學生的心里。在作品中蘊含著各式各樣的情,文章很多是為時而寫,為事而著,不管是敘事寫人還是抒情議論,均蘊含著作者無限的情思。但是語文教材并沒有那么直觀,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點撥,在教學中可結合文章內容對作者的背景進行介紹,讓學生了解到更多相關的知識,更好地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能夠更全面地學習語文,提高學習興趣。
三、加強交往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與合作,使他們在探究與合作中動手動腦,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教師應把握和運用教材,設計具有價值的問題,指導學生通過實踐體驗學習,讓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而交流方式應多樣化,如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或者分組合作等。同時教師應以鼓勵、肯定的評價為主,對學生的進步與努力進行激勵,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讓學生更熱情地學習,實現從課內到課外,從學習到實踐的延伸,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提升他們的人文修養,提高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為他們的人際交往奠定基礎。
四、重視課堂導入,積極引導學生學習
在語文教學中重視課堂導入,引導學生學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初中生正處于成長期,自我控制能力還有所欠缺。因此,在教學組織和計劃上,初中語文教師必須要立足于有效的.課堂導入。比如在《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的學習中,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以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導入具有趣味性的內容,吸引學生進一步去學習和了解,發散自身的思維,去發掘這篇文章的情感和主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點內容。這樣的課堂學習氛圍肯定比較濃,學生受到環境的影響也會想著去學習,使他們用最短的時間學到更多有用的知識。在這樣一種課堂結構布局中,教學內容完善,繁而不亂,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使學生興致勃勃地加入課堂學習中來,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學生成為真正掌握知識的人,這樣學生才能擺脫挫敗感。總之,打破傳統教學模式,帶動學生,讓學生真正學得到,感受得到,用得到,喜歡學,愿意學,然后向著更高層邁進。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發展。開展各種活動,提出不同的學習期望則體現了時代要求,讓學生學在其中,樂在其中,提高學習興趣,豐富自身的想象力,從而更好地學習語文,并運用到生活中來。
初中語文論文8
一、多媒體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能夠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一些生動的畫面讓孩子們身臨其境,很好地喚醒孩子們的情感,激發他們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能夠使我們在互動中真正有效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促使孩子們產生學習能動性,進而激發探究創新的欲望。興趣是打開創新之門的鑰匙,有了興趣才能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變厭學為樂學,進而主動、創新地學習。孩子們積極的情緒能夠促進學習,而消極的情緒則會抑制學習。因此,要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效,首先要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熱情。但學習熱情不是天生就有的,要靠我們不斷激發和調動。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的創設,是調動初中生學習熱情的有效因素。初中生對我們所教的內容一旦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化做無比的求知力量,然而受課堂的限制,我們創設的情境大都處于支離破碎的狀態,難以實現和教學的有效整合。多媒體技術有效輔助課堂教學為教學情境的'創設帶來了便利,使課堂教學更真實生動。如講授朱自清的《背影》時,為了讓孩子們真正感受那份深沉的父愛,我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并進行配樂朗讀,感人至深,引起孩子們的情感共鳴;深情感人的《背影》讓孩子們感受到作者對父親背影的回憶,對父親深深的愛,把課堂推向高潮;最后播放筷子兄弟的《父親》,全班孩子都低聲和唱,表達對父親的感激,我知道他們是用心唱,他們體會到父親對自己的無微不至的愛。反思這節課,我通過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既創設感人至深的教學情境,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又讓孩子們的心靈得以凈化和學會感恩,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多媒體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師生互動中培養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的確立,必然要有相適應的教育教學手段。初中語文教學中,以多媒體為輔助手段是不錯的選擇,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不但能高效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應用多媒體是教學過程中創新的重要體現,對孩子們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充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課堂真正成為孩子們展現自我的舞臺。但要注意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比其營造的學習氛圍的功效要強,更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下,多媒體營造的情景比課本更生動和真實,更能激發孩子的興趣,有助于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更容易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調動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探究心,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種學習情境有利于創新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建立和諧愉悅的師生關系,營造探究氛圍,有利于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助于豐富課堂活動,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提高學習實效,為培養孩子們的創新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多媒體輔助初中語文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初中語文語文教學中,廣大師生都需要極大的自由和民主,孩子們的語文學習更需要充分的自由空間。學習語文必須讓孩子們廣泛閱讀,豐厚文化積淀。但如果沒有多媒體技術的輔助,這種效果就沒有辦法實現,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能事半功倍。網絡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他們通過互聯網能夠了解和學習很多課外新知,并為初中語文教學拓展教學空間,可以說使初中生的學習時空和思維智慧得以空前拓展。
初中語文論文9
摘 要:本文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必要性出發,分析了有效教學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重點探討了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法:做好初中和小學學生的知識銜接,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氣氛,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有效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方式,進行有效評價活動。
關鍵詞:初中語文;有效教學;自主學習;分層次教學;有效評價
一、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必要性
在新課改下,有效教學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重點研究的課題。如何在教學中做到有效、高效,是目前教育工作的重點。追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已經成為推進素質教育的首要問題。由此可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有效教學的特征
探討初中語文有效教學,必須要了解有效教學的特征。其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有效教學必須面向全體的學生,注重學生的參與活動,同時,在實施有效教學時,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基礎和需要;第二,在有效教學實施過程中,必須明確教學的目標以及教學的重難點,制定的目標學生必須通過努力能夠達到;第三,對于有效教學的產出和投入必須滿足高效比;第四,在有效教學的實施中,必須注重生活化教學,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背景;第五,有效教學必須要求教師做好反思性教學;第六,有效教學必須要求師生有挑戰性的思維活動,有遷移和創造的欲望和能力;第七,有效教學必須要求學生能夠及時反饋,表明學生獲取、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目標達成性高。
三、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
1.做好初中和小學學生的知識銜接
要想銜接好學生初中和小學的知識,必須要多途徑地了解學生的識字狀況,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層次教學。
第一,多途徑地了解學生識字狀況。了解學生的語文水平,是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關鍵。具體的方法包括讓學生寫自我介紹、進行家訪等。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得到有效的情況,從而在面對學生問題時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
第二,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分層次教學。分層次推進教學是提高學生能力和水平的有效方法,而分層次推進教學的前提是必須掌握學生的真實水平。在掌握學生真實水平后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等級,針對不同的等級,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都能擁有成就感,水平都能相應地提高,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2.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氣氛
初中生已經到了叛逆的年齡,其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受外界環境的影響非常大。因此,要想進行有效的教學,必須營造和諧、活潑的語文課堂。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下,更容易完成課堂學習。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要面帶微笑。微笑是情感交流的紐帶,是創設和諧教學氛圍的重要手段。第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以積極、飽滿的熱情面對。通過這樣的態度,讓學生感到聽課是一種精神享受。第三,發揮正面強化的作用。教師在語文課上經常使用正強化,會使學生保持愉快的心情,對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很有好處。
3.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多媒體教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是有效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多媒體教學可以做到圖文并茂,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一些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多媒體教學有助于實現“輕負高質”和實施高效愉悅教學,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可以說,多媒體的靈活運用將會給中學語文高效愉悅教學帶來勃勃生機。
4.有效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方式
“自主”就是學習者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自主學習就是學習者自覺主動地去發現、探索、理解知識的過程,即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監控。自主學習的含義為:首先是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充分的體現。其次是學習者的選擇性得到了實現。另外,增強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效性。小組合作學習,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興趣,還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精神,對學生以后的成長有非常大的幫助。
5.進行有效評價活動
有效評價活動是實現有效教學的一個途徑。為此,教學評價首先要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實想法,然后才能做出相應的評價。其次,教師應錘煉課堂教學的評價語言,必須做到準確,不能模糊。
總之,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以后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創新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水平的策略和方法,讓初中語文課堂變得更加高效,以此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海國.農村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三個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xx年,(03).
[2]楊素云.對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解讀與思考[J].學周刊(B).20xx,(01).
[3]劉朝.農村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現代交際(下半月).20xx,(08).
[4]范曉晨.新課程理念下提高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J].祖國(教育版),20xx,(10).
[5]吳俊新.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有效教學策略初探[J].新課程(教研版).20xx,(08).
初中語文論文10
摘要: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帶“*”的文章,尤其是作為魯教版教材,這說明在語文教學中越來越傾向于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就略讀課文內容展開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為現在語文教師首要的任務。以五四制的魯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為參考,深入分析教材中略讀課文的學習策略。
關鍵詞:五四制;魯教版;初中語文;略讀課文;學習策略
一、關于五四制魯教版中略讀課文的內容概述
1.對五四制概念的簡要說明。我國目前普遍見到的學制就是“六三制”,即小學教育六年、初中教育三年,相比于“六三制”學制的盛行,還有個別地區實行“五四制”,就是小學教育五年、初中教育四年,這是因為在很多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口素質相對較低,輟學問題嚴重,不能真正做到小學教育的普及。因此采取五年制小學教育,將課程內容有效壓縮,且針對性更強,反而利于普及小學教育;而將初中教育延續為四年,則可緩解初中學習的高效壓力,幫助學生扎實學習基礎,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2.對略讀課文學習的教學現狀分析。現在的課堂教學中,普遍表示出對略讀課文的不重視。包括教師學生在內,都沒有正確認識略讀課文的含義。這是受到傳統應試教育影響的結果。略讀課文的設置,其根源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與自學習慣,在教師的帶領下掌握閱讀方法與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但是在現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很多教師為了節省時間,將略讀課文的時間安排設置為一節課,且仍舊以教師主講為主,學生跟隨教師學習為輔。此外,對于閱讀課文的要求也相對較低,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掌握文章的主題思想即完成了這一內容的學習,嚴重損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自然也不能達到學習略讀課文的真正內涵。
二、初中語文教材中略讀課文的學習策略應用
1.以問題設置為引導,明確教學目標。教學目標明確才有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掌握,在略讀課文中亦是如此。在學習魯教版教材中略讀課文《在山的那邊》詩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思考分析文章講了什么內容,是否可以運用故事化的語言將其描述出來,文章中是如何描述“山”的形態,而“我”具體又是怎么做的?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提高閱讀效率的同時學會讓學生自主分析文章內容。將上述問題解決后,學生自己就能明白文章所表達的中心思想,可由學生進行述說后再由教師進行點評,對于把握不確切的內容進一步講解,如此則深化學生的理解。2.以掌握規律為前提,吸引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生掌握一定規律的基礎上,教師就可以放任學生自主學習略讀課文的內容。針對文章內容中的人物描寫的幾要素自己進行分析,了解人物性格特征。在學習魯教版中略讀課文《音樂巨人貝多芬》時,讓學生分成小組自主學習,并選取代表上臺充當小老師,將自己認為文章中需要明確掌握的重點講述出來,并在學生完成后由其他學生補充,選出哪一小組的講解更加清晰準確。鑒于時間關系,教師可以將此內容放在閱讀課上或者自習課上進行,給學生留出充分的前期準備時間,從而進行講解展示。為了最終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從人物描寫的方式有哪些、課文敘述的方式是怎樣的、從哪里可以表現貝多芬的內心感受等問題中給學生提供參考,促使學生的準備更加充分。同時為了確保每名學生的`活動參與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具體說明每位學生的工作職責,以此促進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這種形式的開展就是引導學生真正學會略讀課文的學習方法的重要嘗試,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與權利。3.以加強練習為根本,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需要日積月累才能練就,在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與閱讀規律后,就可以由學生自己進行略讀課文的練習,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以魯教版中略讀課文為例,在學習文章《不求甚解》內容時,讓學生通過自己掌握的方法進行全面的閱讀,了解文章中的觀點,了解知識的學習方法,了解“不求甚解”的典故應用及其真正內涵,讓學生通過閱讀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要時刻秉持謙遜,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且真正的好文章要隨著閱歷的豐富不斷體會領悟的,由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讓學生真正了解略讀課文設置的真諦。
略讀課文在魯教版教材中設置非常之多,也從側面說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因此教師必須把握好略讀課文的重點環節進而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自學能力,這對于學生語文閱讀理解的掌握與整體的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此外,教師還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以便以更好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略讀課文的學習。本文以魯教版教材為內容進一步闡述說明,希望與其他語文專業的教育工作者進行交流互動,如有敘述不周之處,還望海涵并與筆者及時溝通。
參考文獻:
[1]李娜.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策略探究[D].曲阜師范大學,20xx.
[2]妮娜.初中語文略讀課文教學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20xx(1).
初中語文論文11
摘 要:語言是人類進步的標志,是人們傳達信息、交流情感的主要工具。曾有人概括語言表達的重要性:語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教師,尤其是語文教師的語言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極為重要,教師是通過語言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成為教學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我們要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語言素質,實現語文教師的語言藝術美。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師語言 藝術性
每一個語文教師都應該努力地培養、鍛煉和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通過自己出色的語言藝術表達,化深奧為淺顯、變抽象為形象、使枯燥變生動。不同的語言,帶來不同的表達效果。為此,我們的語言要求具有高度的準確性、形象性和全面的概括性等。
一、教師語言的重要性
1、語言藝術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課堂教學無論是傳播知識、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還是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都是通過師生雙方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來實現的。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如果表達準確清晰、生動有趣,那么學生就愛聽樂聽,就能有效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就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有利于學生智力的開發、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有利于節約教學時間和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不言而喻,教師的課堂教學語言藝術對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影響是直接的、深刻的、不可忽視的。具有藝術魅力的教學語言,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語感,又可以讓學生從老師那里學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激發自己的內部動力,啟發他們主動去思考,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
2、語言藝術能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優秀教師的語言必須具有美學特征,它包括準確簡潔美、情感體驗美、啟發激勵美、動態節奏美、幽默諧趣美,教師的語言會影響學生審美能力發展。教師美的語言本身就是學生的審美對象,它必將對學生產生美的感染,使學生從中獲得審美感受,生發審美想象,豐富審美情感,拓展審美意識。教學藝術家的語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點:聲音清亮,具穿透力,聽起來十分舒服;語言豐富多彩,運用自如,簡潔明確,生動形象,很有魅力;感情完全投入;聲調的輕重快慢,抑揚頓挫,總讓人感覺那么自然那么優美。他們的語言猶如詩歌語言一般精練、小說語言一般生動、散文語言一般優美、戲劇語言一般傳神,這優美的教學語言本身就是十分豐富的審美材料。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學生對美的語言的熱愛和陶醉,必將促使他們自覺、積極地去進行審美創造,從而在創造中提高自己的審美感知能力和審美創造能力。 二、教師語言要有高超的藝術性
1、激勵語。
中學生充滿朝氣,使他們具備積極向上、堅韌不拔、艱苦奮斗的精神。但是由于中學生自身在成長過程中的弱點,使他們極不容易認識自我、把握自我。常常缺乏信心和勇氣,嚴重影響了學習成績和身心發展,這就需要教師使用激勵語煥發他們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勵性的語言,要從正面入手,以贊揚的方式說出來,從消極中看到積極,從現象看到本質,從眼前的狀況預示未來美好的前景。例如對語文考試成績高的同學,希望他們繼續努力、戒驕戒躁,對成績低的學生希望他們下次考好,不因一次成績好壞否定學生的未來,要把有低沉、悲觀、懊喪情緒的學生鼓動起來。除了從理智上的解惑之外,更需要情緒上的感染。
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根據課文內容激勵學生,如《七根火柴》可以激勵學生說,現在的美好生活來之不易,同學們應該珍惜,好好學習。課文的內在激勵性在于教師對課文的.理解和熟悉,充分利用課文的內涵和外延。
2、批評語。
批評語是對學生的缺點、錯誤進行否定評價的口語。批評能有效地克服學生的缺點,糾正錯誤,規范學生的行為和思想品德,增強學生對是非、曲直、美丑的辨別能力,有時還能從反面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動力。對待學生既要敢于批評,又要善于批評。批評必須注意方式方法,以正面教育鼓勵學生進步為主,批評僅是輔助手段。批評要堅持實事求是,不抱偏見,不抱成見,從關心愛護學生的角度出發,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如對學生上課講小話,多次提醒不聽后再嚴厲批評,盡量減少當眾批評,而是課后糾正,從正反兩方面批評。在批評學生時要不傷學生的自尊心,不侮辱學生的人格,語言力求委婉,嚴中帶慈,直接批評和間接批評相結合。教師要控制情緒,不因情緒的變化而影響批評。
3、提問語。
提問是教師有目的地設疑,以引起學生積極定向的思考。提問是中學語文教師的一種重要教學手段,它是課堂教學展開階段中教師運用的主要教學技能。提問是深入的階梯,是觸發的引導信號。提問效果的好壞,往往成為一堂課成敗的關鍵。首先問題要清楚,目的要明確。提問要使學生一下子就能聽懂,知道該怎樣回答。不能設一些不疑之問或莫名之問。教師要確定好問的范圍、深度和廣度,組織合理適當的語言發問。要講究問的順序,先問什么,后問什么,應有條理地進行。
總之,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語言素質,從語言藝術上下功夫,努力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使知識更加直觀化、形象化。這樣才能讓學生學得到位、練得到家,還語文語言美的真面目。
初中語文論文12
一、引言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和前進,我國教育行業的發展趨勢也變得突飛猛進。社會各界對人才的需求急速上升,而學校作為培養社會棟梁之才的主陣地,自然承受著非常艱巨的任務。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新趨勢,我國如火如荼地開展了新課程改革的活動,范圍涉及我國各個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等。其中初中作為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性格、思維等形成的重要時期,初中教育對學生的意義非常重大,自然初中語文教育也就直接關乎著學生心理是否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新時期,初中語文教育除了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文化知識外,還要幫助學生培養其口語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語言溝通和人際交往能力,為學生以后進入高中、大學以及踏入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日后更加美好地生活。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現狀
語言是全世界所有人溝通交流的基礎,也是學習、工作以及生活的前提。倘若人們沒有了語言,那就沒有了溝通的橋梁,人們也就無法正常的生活了。因此,以語言為基礎架構的口語表達能力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而初中語文教育就是培養良好表達能力的最佳時期,通過后天的訓練和學習,可以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但是目前初中語文教育對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現狀卻并不盡如人意。初中語文教師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生表達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只是一貫地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一味地強調教材理論知識學習和考試成績的重要性,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雖然現階段學生面臨著沉重地學業壓力以及升學壓力,不得不加強學生的應試考試技巧的培養,但是從學生發展的長遠角度上分析,沒有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將會嚴重影響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就算擁有高學歷,但是沒有一個健全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是會被社會所淘汰。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表達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意識,激發學習興趣
學生語言表達意識的培養應該滲透在初中語文教學的方方面面中,不僅要體現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更要將這種語言表達意識時時刻刻體現在他們的思維里,從而自覺地在思想中樹立起這樣的觀念,將其應用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除此之外,初中語文教師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多利用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事物或者是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培養口語表達的興趣,適時地采用一些演講比賽,或者是辯論賽以及主題活動等形式,激發學生想要表達的欲望和熱情,然后逐漸地喜歡上表達,享受表達的過程。通過這樣一種形式和方式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初中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欠缺很大程度是與自身的心理障礙有直接聯系的。特別是一些學生出現類似不敢或是害羞在課堂上以及人際交往中表達自己想法的現象,這些學生并非沒有想法或者是表達能力不夠,很多情況下是因為他們內心對表達的畏懼。因此,針對這種現象,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及時地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對于真正對表達有畏懼心理的'同學,了解學生心中的真實想法,搞清楚那些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差的真實原因,進而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幫助和指導。在對學生進行開導和幫助的過程中,嘗試與學生拉近距離,傾聽學生內心的聲音,了解他們的負面情緒和壓力,最終戰勝畏懼表達的心理,勇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三)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如上所述,學生的表達能力除了與自身的心理因素有直接聯系之外,也與學生的思維能力息息先關。一般情況下,良好表達能力的背后是需要強大的邏輯能力和表達技巧為基礎,因為只有清晰靈敏的思維,才能夠保證所表達出來內容的準確性以及合理性。通常學生在表達自己想法的時候,需要事先在自己的腦海中組織其語言,然后有條不紊地進行傳達。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前提必須要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充分地訓練。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在平常的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學會以一反三,靈活變通,從而達到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四)創造健康積極的語言表達環境
眾所周知,學習一門語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身處語言環境或者是充滿語言交流的氛圍中學習,這樣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就能夠掌握一門語言,同樣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亦是如此。因此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表達環境對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重要。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把日常生活和語文教學結合起來,鍛煉學生把課堂上學習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并與同學以及老師進行交流和探討,將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達出來。除此之外,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要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敢于提出自己的質疑和想法,摒棄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積極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開放、充滿學習熱情的語言表達環境,讓學生能夠暢所欲言,更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初中語文論文13
開設這門必修課的目的是要求語文教師具備語文教育理論并將其運用到語文教學實踐中。但從全國各師范院校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目前狀況來看,中學語文教學法一直處于比較尷尬的地位:一方面,教學法課程直接與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未來的職業相結合,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由于教學法自身存在很多理由,例如,教學研究比較落后,教學配套硬件設施不齊全等理由,導致學生喪失了學習該門課程的興趣,不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需要積極深思以及探討新型的教學模式,促使該課程的教學質量得以提高。
一、綜合多種教學法教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構建
中學語文教學法的學科定位是注重培養師范生語文教學的職業能力。當前,我國的大部分中教法的教學用書都是采用了中學語文教學法,但不同的教材側重點會有所不同。早期出版的教學法教材,重點定位于介紹系統性、完整性的學科理論,而最新出版的教材,重點則在于培養應用能力。如,王世堪編的《中學語文教學法》,該書將學習策略、閱讀、寫作以及口語交際等作為重點,同時還詳細論述了語文教學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理論以及策略;武永明主編的《中學語文教學論》一書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課程標準、課程資源、教學基本原則、教學設計技能等方面。從教材的發展歷程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國內中教法教材將培養師范生的教學能力以及技能作為改革的重點。
二、理論與實踐教學方式相結合
大部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基本必修課都是純理論課,不需要模擬練習,也不需要實驗,更不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然而中教法課程畢竟是一門應用實踐課程,該課程要配備工作室,引導師范生進行模擬訓練,提高他們的實際教學能力。與理科實踐課相比較,中教法課程又有不同點。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教法課程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充分結合起來。具體的教學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其一,中學語文課程的歷史沿革、課程性質與基本任務。從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方式這兩個方面來講,這兩部分教學內容基本上采用了傳統的做法,沒有明顯的差別,僅僅是在近幾年來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補充,采取了純理論教學這一方式。
其二,解讀與使用中學語文課程標準。在解讀課程標準的時候,要與具體的教學實例聯系起來,讓學生準確掌握語文課程標準的實際使用范圍以及使用策略,并且語文課程標準還可以有效的指導語文教學活動。特別是要重視閱讀20xx版、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通過閱讀比較發現其中的修改部分,這些修改部分將語文教學的新動向充分反映出來。20xx版語文課程標準將理論教學作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分析教學實例作為輔助教學方式。
其三,開發與利用中學語文的基本教學原則與課程資源。要想促使語文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語文教學目的以及語文教學規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語文教師在處理教學過程中的矛盾時要按照語文教學原則來進行。語文教學原則成為語文教學中必需遵守的規則,并且該原則可以指導語文教學實踐活動。所以這一部分內容采取了純理論的教學方式。
三、課堂實訓與課外實訓相結合
中教法課程的實踐性與應用性,主要體現在將課堂實訓與課外實訓相結合,所有學科的理論知識,都必須通過教學實踐活動,轉化為學生的實踐技能。換句話來說,在中教法課程中,學生從心理、專業知識以及職業技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并逐步轉變為具備教學能力的語文教師。如果這一過程中沒有發生一定的變化,那么不管這些師范生具備多么深厚的理論知識,最終也不可能提高教學能力。所以教師要將學生組織起來大力開展實訓活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將課堂實訓與課外實訓充分結合起來,積極推進教學計劃。課堂實訓是指在規定的學時內培訓學生的教學能力。然而課外實訓是指教師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在學生課外時間來練習課堂實訓內容,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從實際的教學實踐過程來看,由于每門課程的學時有限,無論任課教師還是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都會承受巨大的壓力:教師在課外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來指導每一位學生;學生在課外也會花費較多的時間來完成實訓任務。當前,教育部要求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但這門課程的承載量有限,無法滿足太多的要求,所以,設置有關中學語文教學的課程群,就應該發展成為改革的主要方向。
綜上所述,我們的探索以實踐教學技能為基礎,面向學校教學實際,切合新課程改革浪潮,立足于地方色彩,適應時代發展的需求,同時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創新中學語文教學法的教學模式。通過課程改革與積極探索,推動建立起師范類課程新理論體系,培養師范生組織教學、開展科研活動的綜合實踐能力,從而促使“中學語文教學法”的教學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語文論文14
摘要:當前的教育背景下,我國初中語文教育出現了顯著的變化。傳統的教育思路得到了完善和改進,教師開始適應當前的教育模式。但是一些教師仍然沒有領會到新教育理念的核心,忽視了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和語文興趣的培養,所以實際的語文教學效果改觀并不大,本文對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創新能力;培養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創新水平培養是教育的關鍵內容。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具備教育的新理念,進而應用針對性教學方法培養學生。本文首先探討了當前初中語文教育的現狀,進而提出了有效培養學生創新水平和能力的策略和思路。
一、當前初中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的現狀
在新課改的落實過程中,初中語文教育的實效性得到了顯著提升。但是在實際的教育中,教師并沒有加強對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關注,所以整體的教育質量不盡如人意。在應試教育理念的持續影響下,初中語文教育的教學要求、教學安排以及教學內容和相匹配的教育評價方式都是圍繞著成績來安排的,忽視了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培養,并且限制了學生創新力和主動性的發展,學生在創造能力方面比較差。所以說,在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把創新能力培養當作重點內容對待。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心得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興趣,這直接關系到學生潛能的發揮。因此,教師需要通過興趣培養來激發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這可以為后續的創新能力培養打好基礎。與此同時,教師可以在教育中安排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比如在講解云彩相關的課文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學過的課文和自己的真實生活經驗來進行探討,如何通過各種現象來判斷天氣的陰晴雨雪?通過這種方式,教師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可以放開探討,并且積極地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各種光彩現象、云的變化和形態等等,這樣可以促進學生創新性思維和積極性的發展。
(二)轉變教學理念
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師往往只是講述者,而學生是單純的傾聽者。教師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應對考試的技巧,而不是讓學生真正的提升語文素養和能力,學生掌握的知識都是考試限定范圍內的,這在較大程度上抹殺了學生探索的欲望,不利于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的發展。想要改變這種現狀,教師需要轉變教育思路,并且善于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積極學習并且把相關方法應用在實踐中。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的課外自學,這樣可以顯著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可以在自主探究中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其他才能。比如在講解桃花源記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激發學生的視覺神經和聽覺系統,讓學生發展自主探究的能力和興趣,在實際的演示過程中,教師可以播放我們生活的城市照片,讓學生感受城市生活和世外桃源的差別,并且探討世外桃源生活和城市生活的優缺點,讓學生體會大自然的純凈和高尚。
(三)關注課堂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當前的初中語文教育中,教師需要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的發展和成績好壞是評價教學活動效果的標準。對此,教師需要持續的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時首要關注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利用分組學習和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投入到自主探究中,讓學生提出疑問并且協助學生解決這些課堂中的難題,讓學生在這種合理的學習過程中發現有效的學習方法和思路。比如在講解《濟南的冬天》過程中,教師可以把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圍繞著“我心中濟南冬天的樣子”這個主體,進行自由發揮,利用自己的語言來講解濟南冬天的美景,并且說說自己期望中冬天的狀態,讓學生經過小組討論之后,選出出色的學生代表在講臺上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角,而不是簡單的傾聽者,學生可以更好地把握學習的主題。
(四)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需要注意學生發散思維的發展。教師需要全面的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并且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發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而突破以往比較單一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可以更為全面的思考初中語文學習問題。比如在講解羚羊木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效的安排教學流程,首先讓學生分析課文的主旨,而后提出針對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全面的分析文章內容,進而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文章。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持續的`鼓勵學生和合理的引導學生,合理的認可和肯定學生的優秀觀點,讓學生可以具備信心。如此一來,學生可以產生較強的積極性,并且努力從多個方面和層面進行思考和探究,有著良好的效果。
(五)讓語文教學適當離開講臺
語文教學的學科內涵十分豐富,但是實際的課時比較少。同時,語文是一門適合自學的學科,教師可以打破講臺這個瓶頸,加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交流和溝通。比如在聽說培養方面,教師需要抽出時間讓學生進行演講,讓學生有條件和有機會來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通過這樣的學生,學生每年都會有多次在講臺上大聲演講和說話的機會,他們在思考演講內容和形式的過程中,可以有效發展自己的語文素養和創新能力。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進行課文的交流和語文探討,并且有意識的提升自己的聽說能力,拓展自己的語文思路,積累寫作方面的有效素材。想要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還需要讓學生大量的積累語文知識,而不是憑空的想象,需要引導學生多去圖書館,并且確保每個星期的閱讀量,讓學生持續的閱讀并且做一些閱讀筆記,這樣學生才能把自己腦中所想和所思用筆來表達出來,可以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結論
綜上所述,語文永遠是最基礎、最為重要的課堂。教師在持續的教學探索和實踐中,需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并且持續的改進自己的教學思路和方法。通過開展有效的課堂教學,學生才能發展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并且實現創造能力的發展。如此一來,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可以邁上一個新的臺階,學生可以獲得比較全面的進步。
參考文獻:
[1]賀莉萍.淺談初中語文教學對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海故事博覽,2011,(4).
[2]孔令文,吳愷,耿騫.精細控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10%[J].中國教育網絡,2013,(4).
[3]張本根.略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3,(6)。
初中語文論文15
摘要:語文教材作為語文教學的主要載體,是否能夠順利被執行是至關重要的。教材選文的合理性也直接影響學生的理解掌握情況,從而影響教學效果。因此,在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部分的選文工作更需要進一步研究總結,把這部分作為重點分步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中語文;文言文選文;研究
“文言”是與“白話”相對應的,是在古代漢語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一種書面語形式。從先秦到清末沿用了兩三千年的時間。五四運動以后,白話文才開始替代文言文作為新的書面表達形式廣泛使用。到目前為止,文言文已基本退出歷史舞臺。那么現行教材為什么還要把文言文編進去呢,這不是多此一舉嗎?經過激烈地討論后,中學語文界得出一致結論:文言文有必要學。但是,學習什么樣的文言文?如何能使學生更清楚、更快速地掌握文言文?這是中學語文界需仔細考慮的問題,也是本文的中心議題。
一、高中語文教材文言文選文的現狀
在古代,文言文的用處非常廣泛。人們主要用它記載歷史,各地區風土人情,個人的思想活動或情感抒發等,學習文言文就是在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比方說,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派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管理方面起著指導作用。在風云變幻的商場上,企業家們如何能夠帶領自己的團隊化險為夷,不斷創新,在儒家思想中也都能找到答案。由此可見,文言文對提高現代人的文化修養和綜合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選文存在很多問題。
(一)篇數
目前,高中語文教材共有七個版本。分別是語文版、人教版、滬教版、蘇教版、魯教版、粵教版及鄂教版。經筆者調查,不同版本的高中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各不相同:滬教版66篇;鄂教版36篇;粵教版17篇。然而,現行語文教學大綱要求,語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篇數不能少于56篇。這樣看來,只有滬教版符合標準,其他版本的數量相差較多。
(二)時代
縱觀這七個版本的語文教材,在選擇文言文的年代方面,主要有:秦漢時期、唐宋時期、明清時期。但是,不同版本選擇的文言文時期卻各有不同。有的選用明清時期的較少,有的選用唐宋時期的較多。并且都是將秦漢文章排在最前面。根據這種狀況,學者的意見出現了分歧。部分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朝代的順序編排,學生學起來更加容易;還有學者認為,文言文材料應該按照由淺入深的難易程度來排序,這樣學生有一個知識積累的過程,學起來才輕松。
二、針對問題提出的建議
(一)文學性及思想性兼得
選擇編進高中語文課本的文言文應具有較高的文學性和思想性。選文要考慮到文章的結構是否緊湊,條理是否清晰、明確。文章表現的思想內涵及情感態度都必須充滿正能量,積極向上。例如《勸學》這篇文章,節選自《荀子》的首篇。文章圍繞著“學不可以己”的中心論點,分別從學習的意義、學習的作用、學習的態度三方面分步進行闡述。條理清晰、層次感強,大量運用比喻手法是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荀子,是繼“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師,他認為,客觀世界不會按人的思想意志而改變,但人類能夠感知、適應、利用自然趨吉避兇。這一思想正是我國早期唯物主義觀點的核心代表。學生學習了這類作者和他們的文章,一定能夠得到正面的引導,繼而再運用這樣的思想學習其他知識,得到更高的提升。
(二)突出寫作技巧
學生學習語文課的目的`包括提高書面語表達的能力。文言文中的寫作技巧大部分都沒有運用到現代文的寫作當中。因此,要多選些寫作技巧突出的文章編進高中語文課本中。例如像《完璧歸趙》《負荊請罪》《不恥下問》等名篇佳作,舉不勝舉。學生可以直接引用這樣的佳句,或者模仿文中的語言改造佳句。比如,對王羲之《蘭亭集序》中“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一句,就可以作出這樣的改編:“仰觀宇宙之大,俯察作業之多,所以頭暈目眩,足以極視聽之苦,倍可悲也。”。這樣的改編可以極好地引發學生的共鳴,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整合文中語言創造佳句。例如“,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這一句便是學生在多篇文言積累的基礎上對語言進行整合而來的。這種創造使文章熠熠生輝。
三、結語
高中語文課程中,文言文是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文言文選文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著語文課本整體的質量水平,影響著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因此,只有保證了文言文選文的質量,學生才能從中學到更多具有教育意義的篇章,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從而推動祖國繁榮富強。
【初中語文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論文12-01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02-10
初中語文課改論文09-24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優秀02-10
談初中語文創新教育論文07-25
初中語文教法與學法教育論文07-25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15篇02-10
初中語文教學論文三篇01-13
初中語文課改之我見論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