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修養的論文(9篇)
在學習、工作中,大家都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那么你有了解過論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修養的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于修養的論文1
春暖花開,帶走冬天的感傷,微風吹來浪漫的氣息。精神的花園也不甘示弱地綻放,那一處,教養之花在散發著芬芳。
同學之間難免有些磕磕絆絆,但她那廣闊的胸懷卻讓我深受感染。
一個宿舍有八個人,能接到一壺熱水很不容易。她和我住在一個宿舍,晚上回來一起去接水,她那竹竿似的柔弱的身材接好水,就把水瓶放在地上,在一旁等我。熱水房里熱氣蒸騰,像個大蒸籠,一股股熱氣直往臉上竄,像要把人蒸熟。她就在安靜的站在那里,等著我一起走。
“哎,我好啦。”我接好水,慌忙的和她打招呼,卻沒注意腳下,突然“砰”的一聲,暖水瓶爆裂的聲音把所有人都嚇了一跳。我驚住了,腦子里好像有千萬只螞蟻,爬來爬去,卻難受得不知說什么好。她好不容易接到的'水,就這樣一下被我糟蹋了,甚至還沒了熱水瓶。她會不會大發雷霆?我只能低著頭,抬頭的勇氣都沒有,嘴里只重復著“對不起。”可是耳邊卻傳來她的緊張聲:“你的腳沒被燙傷吧?”我抬起頭,卻迎上了她的目光,充滿著急切的關心。看到她的目光,我心里好一陣溫暖:“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你的熱水瓶……”“熱水瓶壞了還可以再買,要是腳燙壞了怎么辦啊?你沒事就好,你先回去吧,我去找只笤帚把這里打掃一下,如果讓其他同學踩到割傷腳就麻煩了。”我急忙對她說:“是我打壞的,我來吧。”“好啦好啦,你快回去吧!”她推著我向前走。我只好先回宿舍。走了幾步,我回頭看看她,見她正小心撿著地上的碎片,眼睛里流露出不舍。我心里酸酸的,我知道她的家庭并不富裕,這個水壺相當于她一個星期的生活費了。可是她并沒有責怪我。
路旁的梅花正盛開著,淡淡的清香縈繞著整個校園,我走在回宿舍的路上,決定明天為她買一個漂亮的水瓶。
不用多說,從此我和她成了最好的朋友。她的淡然笑容,她的溫柔話語,她的寬容的態度,散發著迷人的芳香,讓我不由得對她產生了敬意,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我,讓我學會了如何對待身邊的人。
高尚的品質就像一朵花,花兒盛開,清風自來,芳香自會四溢。
關于修養的論文2
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高科技的不斷進步,高科技產品也廣泛的走進千家萬戶。
電腦這個名詞已是家喻戶曉,它給我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帶來了很大的發展和更多的收獲,但是同時也給我們青少年兒童帶來了很大的危害。我們學校也開了電腦課,在學習中,我們認識了電腦了解電腦并熟悉網絡,在那里,我們可以盡情的學習和查找更多的學習資料,在老師的指點下,我們學會了以前不懂和不知道的文化知識,隨著經濟大潮的沖擊,“網吧”這個以經濟利益為主的場所也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周圍,它們的出現確實給某些個體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收入,但它的出現也給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危害。大家經常在電視或報刊上看到一些關于網絡犯罪的事情,有些事情更是讓人觸目驚心。可是還是有些青少年兒童沉迷在網吧那些虛擬的網絡游戲中不能自拔。有的孩子為了能玩游戲,嚴重影響了生活和學習。有的甚至走向了犯罪的道路。
為了能到網吧玩游戲,他們就象家里撒謊要錢,有的甚至把手伸向家里或鄰居的家中……
他們沉迷于網絡游戲中,不愿回頭,最終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因為在那些虛擬的網絡游戲中,大多是充滿暴力,在那里可以隨意的打人,搶東西,甚至殺人。這些都是很正常并且也是不違法的。還有一些不健康的網站和網址和網吧中污穢的空氣都對我們兒童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我有一個鄰居家的哥哥,本來學習很好。每年都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老師同學和家長都為他的品學兼優而感到驕傲。可是有一次因為抵擋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他和同學走進了一家網吧,也就是在那里他接觸到了
網絡游戲,也就那一次改變了他的一切。
他每天上學變的無精打采,上課注意力明顯下降,作業也不象以前那樣認真。人也明顯消瘦。為了能到網吧玩游戲,他把他每天吃早飯的錢,買學習用品和積攢下來的錢全都花在了網吧的網絡游戲上。終于有一天他積攢的錢沒有了,他為了能在去網吧玩游戲,他把小手伸向了媽媽的錢包,還偷家里的東西去賣,最終從自己的家偷向了社會,成了一名罪犯。他現在在勞教所后悔不已,都是網絡游戲害了他。
求知好學是我們的天性,但是我們要注意自身的修養,不要為了好奇而斷送了我們的前程和理想。我們要在老師或家長的陪同下打開電腦,走進網絡,探討和學習,不要讓那些不健康的東西污穢了我們童真的心靈和理想的天空。讓我們遠離網吧,爭做文明健康的一代少年吧。
關于修養的論文3
窗外,月光盈盈,如薄紗般傾瀉而下;燈光昏昏,筆尖似有朦朧之感。恍惚間覺得,人與人的心可以無限貼近。那份關愛與真誠,永遠散發著芬芳。
冬日的白天要短些,當我完成作業想出去散心的時候,太陽已近西垂,橘黃色與紅色交織,在寒冷的空氣中卻閃爍著溫暖的光。
公園的花已盡數凋零,尋不見什么殘花落葉了,只有長青的樹木孤獨地垂立著,沒有繁花的映襯,透著些落寞。天氣冷了,寒冷似噬骨的蟲兒鉆進骨髓,指尖凍得僵硬。我縮了縮脖子,將眼睛一起埋在圍巾下。隱隱約約,我聽到了輪子與板磚摩擦的聲音,偷出眼來看時,只見一位老人推著他的老伴兒慢慢行著,不緩不急,宛如閑庭漫步。
待他們走近時,我的心震顫了。那是一對怎樣的老人啊!行走的他,歲月的滄桑爬上了他的臉頰,卻不難看出男子特有的剛毅,略顯佝僂的'背卻不影響他行進的腳步,他的腳像是踩在棉花上,沒有聲響。輪椅上的她,圍巾繞在脖子上,擋住了寒風的侵蝕,渾濁的眼睛卻不見一絲頹喪,熠熠閃光竟像不是她的一部分,她的臉上,亦是溝壑累累。他們就這樣緩慢地行著,彼此無言……
一陣冷風吹過,吹動樹葉沙沙作響,蕭瑟的聲音在夕陽的余暉中更是凄涼,我不由得打了個冷顫,卻見他停下了腳步,繞到她的面前,彎下腰來將她的圍巾拉了拉,蓋住了她的大半張臉。我看不見她的表情,但我讀懂了她的眼睛,那隱藏在眼底的笑意是那樣的動人。他復推著她,走過我身邊時,他對我說:“孩子,回家吧!”似是不經意的提醒,他與我擦肩而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回頭看時,他們緩行的身影向著正在下落的太陽,一步步地走向最后的光芒,陽光充滿暖意,掩著他們,我不知道那太陽是否就是他們的化身,但我知道太陽明天還會升起。風撩起我的發絲,最后一縷陽光從樹梢移向了天際,但誰都不能否認,明天,它還會出現在那里。
太陽永遠都不會真正消逝,就像舞臺劇,每一次謝幕都代表著一份圓滿,都意味著將有新的開始。太陽是永恒的,而那份簡單的關懷與厚重的真誠更是長久的,它時時刻刻在我們身邊,或在某個不經意的角落,或在誰與誰的內心深處,它時刻存在,散發著迷人的芬芳。
那份依偎的關愛,那份簡單的真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閃著人性的光芒,散發著教養的芬芳。
關于修養的論文4
摘要: 為進一步改善“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效果, 筆者通過教學實踐, 將鼓勵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 加入公益組織, 提供志愿服務作為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并組織開展教學, 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公益活動; 課程教學; 實踐與效果;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以下簡稱“思修”) 課程是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教學過程中, 如何提高大學生對“思修”課的重視程度和課程興趣, 改善“思修”課的授課效果, 加深大學生上“思修”課的“獲得感”是擺在每個課程教師面前的重大課題。對于“思修”課的改革, 當務之急是在與時俱進的做好理論教學部分之外, 加強“思修”課的實踐教學部分, 使學生在上課時有更大的參與空間, 通過切身的參與、體驗來吸收、理解“思修”課的理論內容。當前, “思修”課實踐教學模式的普遍做法包括參觀愛國主義實踐教學基地、拍攝“微電影”、宣傳時代楷模事跡或邀請時代榜樣做事跡報告等, 然而由于受到場地、人員、成本等客觀因素的限制, 這些實踐教學方式卻很難形成一種常態化。為克服這些限制因素, 筆者將參加公益活動作為本門課程的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 鼓勵大學生參與、加入各種公益組織, 參加公益活動和志愿服務。
1 將公益活動引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學的意義
公益活動, 從普遍認識的意義上可以理解為社會成員無償地、志愿地、有組織地服務于公共利益, 從而滿足和實現社會公共利益需求的活動。社會成員參與公益活動的行為是對中國優良傳統的繼承和延續, 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現, 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大學生作為社會成員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與公益活動貼近時代發展的要求, 符合大學生這一年齡階段的特點和愿望。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既是履行社會責任, 繼承和發揚社會優良傳統的需要, 同時也對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提升大學生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道德理想, 加深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的道德情感, 增強大學生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道德責任產生深遠影響。因此, 公益活動的思想道德教育功能與“思修”課的教學目標相輔相成。將兩者相結合, 通過“思修”課的理論教學為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做好理論教育和價值宣傳, 同時以參與社會公益活動作為課程的實踐教學平臺, 讓大學生有機會在實踐中思考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行為, 自我反思, 自覺調整自身的知識結構和行為選擇, 提高道德意識, 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內在的道德品質, 以此提升大學生對理論教育的理解力和認可度, 提高“思修”課的教育針對性和實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改善高校“思修”課的教學效果。
2 將公益活動引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
在將公益活動引入“思修”課的.教學實踐中, 筆者把組織大學生開展校內外的社會公益活動編排進日常教學計劃中, 并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 通過宣傳引導學生加入學校各種社會公益組織及志愿者組織, 指導學生發起成立志愿者協會, 在活動開展、干部管理、宣傳報道等方面提供指導, 并把志愿服務活動和其他形式的公益活動納入教學體系和考評體系, 實現了理論教學與實踐養成的銜接與互補。
(1) 利用課堂積極宣傳公益活動和公益行為。在課堂教學的第一堂課上, 教師會利用課堂機會, 通過教師課程介紹使學生明了本課程的重要性、教學方式和考評方式, 為系統學習打下情感基礎, 做好心理鋪墊。同時, 充分發揮朋輩育人的作用, 通過志愿者骨干分子的宣講, 使新生感知公益活動的豐富內容, 了解公益活動的社會作用及對自身成長的影響, 激發參加公益活動的熱情。
(2) 鼓勵學生搭建志愿服務組織, 幫助學生聯系各種公益活動平臺。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更方便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鼓勵與配合學生們自己以學院為單位籌建公益組織, 搭建社會公益平臺, “思修”課教師以指導教師的身份為學生們提供指導、組織、管理等方面的幫助, 并幫助學生多方聯系各種實踐平臺, 保障了公益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的多元性。例如, 筆者作為指導教師, 會指導學生制定學期活動計劃和協會納新計劃, 為本學期順利開展公益活動打下基礎。召開志愿者協會骨干分子會議, 制定公益活動及納新計劃等。幫學生聯系諸如環保宣傳, “紅絲帶”艾滋病防治宣傳活動、校園鏟除冰雪、打掃食堂和教學樓等義務勞動, 和學生一起慰問孤兒院、養老院, 鼓勵學生參與“七色光”關愛自閉癥兒童活動、“蓓蕾”計劃、支教等活動, 支持學生舉辦諸如“感恩節”主題晚會等形式的公益晚會, 呼吁同學們常懷感恩之心, 常做相助之事等等。
(3) 積極利用符合大學生特點的“微公益”活動形式。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 從主要的形式和作用來看, 更符合“微公益”的特點。即鼓勵大學生主體以“力所能及”、“善小而為”的小事著手, 例如隨手撿起垃圾、關掉水龍頭、回收廢舊電池、扶老人或需要幫助的人過馬路、捐出閑置的書籍和衣物給更需要的人等這類生活小事。以及通過“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 以一種更為靈活和便捷的方式參與到公益活動中, 例如在甄別過消息的真偽的前提下, 幫忙轉發一條求助消息、點擊關注公益信息、參與正規公益平臺發起的一些籌款等公益活動 (如“水滴籌”) 等等, 通過長久地堅持參與這些力所能及, 隨時隨地、隨手可做的小事, 同樣可以見微知著, 養成關注公益、參與公益的習慣, 成為大學生一種長久的品質。
(4) 將學生參與公益活動納入課程考評體系。在期末的課程考評中, 公益活動將作為一項重要考評內容計入到期末總成績中。根據參與活動的意義、影響及在活動中的表現, 對每次活動進行量化累計計入總分數, 最高比例占期末總成績的10%。
3 將公益活動引入“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的教學效果
(1) 增加了大學生對“思修”課的認知度和認同度。參與生動多樣的社會公益活動, 為大學生提供了更廣闊的機會去充分認識了社會, 并真實的參與了社會, 了解了不同社會群體多樣的人生、百態的生活, 從而自我品悟出人生的真諦。經過多年的教學探索, 這種“接地氣”、“務實事”的教學方式大大增加了大學生對“思修”課的認知度和認同度, 得到了同行的肯定, 同時還贏得了部分市民的好評。學生在課程的學習心得體會中寫到:“內容接受、方法認可、喜歡參與、愿意配合——‘思修’課帶給我們的不僅是書本上的知識, 更重要的是做人的準則, 這將使我們終生受益。”在指導學生開展的公益實踐活動經一些新聞媒體宣傳報道后, 還贏得了部分市民的好評, 獲得了一些社會組織和團體的表彰。
(2) 調動了大學生學習“思修”課的學習積極性。課堂理論教學中教師對于學生道德知識的講授, 對于學生來說相對抽象, 因此在內心產生不了共鳴, 也就不會引起他們自覺接受并輸入的積極性, 從而內化為他們的個人品德。參與公益活動為學生們提供了一個接觸社會、認識社會, 與社會提前“磨合”的重要途徑, 受到了大學生的普遍歡迎。通過參與公益活動, 廣泛調動了大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大學生有了更多的機會走出了校園這個相對狹窄的生活圈子, 在社會實踐中有機會獲得新知識、掌握新技能、開拓新視野, 同時有更多的機會增長見識, 并且通過一次次的活動參與, 提升了團隊意識, 提高了組織協調、溝通合作、解決實際問題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3) 喚醒了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道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將公益活動與“思修”課理論學習相結合, 形成了一種主體參與式體驗, 并以此激發大學生主動學習、吸收和轉化理論知識。在這樣一個自覺主動的學習和體驗過程中, 喚醒了大學生自我發展的道德意識, 強化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 引導大學生深化對公平、誠信和友愛等道德規范的理解、認同, 并反映在自身的言行中, 大學生參與公益活動以自覺、主動、自愿為前提, 以一種易于接受和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實踐, 在這種相對自主的行為選擇主導下, 更容易認識真實的自我, 更容易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在大學生群體中營造良好的道德氛圍, 為營造和諧的社會氛圍創造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周中之.微公益在社會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價值[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蔡映輝, 周艷華.大學生公益活動與公益課程育人效果的實證比較[J].教育與考試,
[3]馮暢.“微時代”微公益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科教導刊,
關于修養的論文5
美術教學在我國各大院校體系中日益受到重視美術素養及藝術修養是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以創新精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強調師生交往、互功、共同參與。美術素養是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生活、從事經濟生產、做出個人決定所需要的
對美術科學概念和過程的理解以及一定的探究能力還要較好的理解藝術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和藝術的本質,形成利一學的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現如今有關于美術的培育更是內容豐富,具有系統性。這讓學生對這門課程的探究有了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以及藝術修養便是學習這門學科的鑰匙。
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共途徑是多方面的:
一、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激發學生的美術興趣是先決條件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激發學習動機不可缺少的重要動力。興趣是智慧和靈感活動的起點,是對所從事活動有所創造的重要條件。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學習興趣的培養是逐步形成的,從生活和藝術角度出發教師使學生對專業產生興趣,使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熱愛所學專業,這是產生學習興趣的原動力。可以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學生的情感和認知特征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和教學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從學以致用的角度激發學習動力努力追求生活藝術色彩。在學生中,興趣愛好各不相同,這就要在教學中提倡因材、因人施教,深入淺出,把深奧的道理以通俗易懂、引人入勝的形式進行傳授,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觀察能力的培養是重要一環
雕塑家羅丹說: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對于美術教學來說,觀察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觀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啟發和引導學生用他們的眼、耳、手、鼻等去感受、發現周圍事物形狀、大小、顏色等變化,并由此激發他們的好奇,刺激設計的意欲。可以使學生在對自然的細心觀察之后產生對其的熱愛之情,用心靈去感悟和表現豐富多彩的世界。總之,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過程也就是培養學生觀察美、欣賞美、表現美、創造美的過程。觀察能力的形成對學生的想象、思維、創造、操作和審美具有推動作用。
三、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審美能力的培養不能忽視
美術教育是審美教育的表現形式之一,而審美教育又是美術教育的核心所在。審美教育是以精神愉悅為特征,以潛移默化為方式,以受教育者全面發展為目的的情感教育。我們可以帶領學生欣賞不同時代各大師的作品,從中吸取養分及技巧。
美學家滕守堯認為:審美教育,并不是專指某種藝術技巧的教育,歸根結蒂是培養人的一種有機的和整體的反應方式的教育。馬克思說:“如果你想得到藝術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須是一個有藝術修養的人。”作為一個人,不懂得審美是不行的。培養學生的審關能力,首先要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可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巨大功能,要讓學生接觸大量高水平的美術作品,豐富學生的設計理念,我們也應給學生提供觀賞、交流、借鑒的機會,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四、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創新能力的培養最為關鍵
藝術的靈魂在于創新,實踐創新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特點,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是學生創作的源泉。創新思維的萌發,取決于學生頭腦中接觸過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創造力是人人都有的,是蘊藏在學生身上的寶貴資源,積極開發,才能培養出具有真正創造能力的人才。作為美術教師,正確的引導和啟發,鼓勵學生主參與學習活動,獲得親身體驗,逐步形成一種學習與日常生活中喜愛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激發探索創新的積極欲望,使創新的意識成為思維的慣性。
近年來,中西方文化交流緊密,加之網絡技術的發展,使人們產生新的藝術思維和意識觀念。因此,就應該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此培育學生的藝術潛質.
五、要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綜合能力的培養是發展趨勢
綜合指的'是多種學科之間的統一。美術活動的綜合可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融美術各學習領域即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的綜合運用:二是美術與其他學科相結合;三是美術與現實社會相結合。這些綜合同時也具有一定的交叉性。
在美術教學活動中可將各學利一的知識層面滲透進去,蘇聯教育家蘇崔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學生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則特別強烈。”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多給學生提供這種探索的機會,并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這將激勵他們不斷的去探索,從而走研究和發現型的表現方法,培養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成功之路。
鑒于以上的研究、探索、認識到提高學生的美術素養識多途徑、多方面、綜合性的,就象大江需要眾多的支流來匯集一樣,也就是說,知識在于積累。對學生美術興趣的激發,觀察能力的增強,審美能力的提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綜合探索能力的開拓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同時對學生設計構想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讓學生在廣泛的文化情境中認識美術。美術課程是具有人文性質的課程。任何美術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環境中創造出來的。應該在特定文化環境中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的含義。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意識也隨之發生了變化。社會利一技的發展和時代媒介信息的傳播,藝術本身不斷進行著革新。美術素養及藝術修養的培育也要緊跟時代的步伐,為社會培養更好的高素質藝術人才。
關于修養的論文6
“千古良相”諸葛亮曾這樣告戒自己的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表達了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成為千百年來廣為傳誦的佳句。陸贄也曾說過:不節,則雖盈必竭;能節,則雖虛必盈。由此看來,節儉真是一條古老的修養之道。
古希臘人曾提倡四種美德,其中一條就是節儉。那么,為什么要節儉呢?中國古代就有一句名言:養心莫善與寡欲。它告訴我們,只有過一種粗茶淡飯,勤儉節約的淡泊生活,才是養心娛樂、陶冶性情最好的方法。因此,勤儉節約對修身養性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個人只有擁有高尚的品德,才能為社會服務,實現人生價值。
關于勤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隨著時代的發展,也會賦予勤儉以新的內容。我曾經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貼子,是關于一位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的故事,貼子出來幾分鐘,就有很多跟貼的,經過眾網友的共同討論研究,在很短的時間里,即向小天使基金提出申請,要求從小天使基金的一個分基金會中撥款,為小女孩治病,速度之快,人心之齊,令我十分驚訝。可更令我驚訝的是,這個貼吧是某內地歌手的'貼吧,而那個分基金會竟是這位歌手的粉絲自發建立的,從建立這個基金會起,就不斷有善款從世界各地匯來,這位歌手更是帶頭,把自己演唱會的收入全部捐給了基金會,至今善款總數已過百萬!
我十分驚異與這舉動,也曾詢問過他們,得到的回答是,他們從這位歌手身上學到了很多包括節儉在內的優良品質,由于這位歌手經常參加公益活動,并且成為小天使基金的代言人,這群粉絲就決定追隨偶像,在日常生活中勤勞節儉,省下錢來回報社會,關心白血病患者,于是第一個以粉絲名稱建立的基金會誕生了,到目前為止,已幫助了很多白血病患者進行康復治療。
很多人都不懂節儉到底要為了什么,看看這個事例,難道不會覺得,節儉是為了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嗎?這樣說來,勤儉,真的是一件重要而且有意義的事,它表現了一個人的道德水平。
“眾人拾柴火焰高。”,每個人都從小事開始節約資源,節約金錢,然后將它們用到建設祖國,為他人服務的事情上,每個人都會變成品德高尚的人,這世界就會真的像天堂般——真,善,美。
關于修養的論文7
論文關鍵詞:網絡社會道德修養道德意識
論文摘要:與現實社會相比,網絡社會是一個更趨于自律型的社會,因而道德在維持網絡秩序中將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在網絡社會里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培養基本的道德意識,并在實踐中不斷加強自我的道德修養。
被譽為“數字經濟之父”的美國著名數字未來學家唐·泰普斯科特曾把1977年以后出生的人稱為“網絡世代”(簡稱N時代)。在他看來,“網絡世代”與網絡技術一起誕生,一起進化,使用電腦網絡就好像呼吸一樣自然。泰普斯科特描述的雖然是美國的情況,但基本上反映了世界網絡發展的狀況。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歷次調查結果都顯示,我國網民中18-24歲的年輕人最多,遠遠高于其它年齡段的網民而占據絕對優勢。20xx年1月《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公布的數字為37.3%,而高校則是使用互聯網較為集中的地區。網絡為青年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創造了機遇,同時大學生在網絡社會中的道德觀念也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并產生了一些網絡道德問題。因此,探討大學生在網絡社會的道德修養問題是規范網絡社會秩序,保證網絡健康發展,培養大學生高尚道德人格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網絡社會里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的重要性
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產生的客觀基礎和前提條件,網絡正因為有了人的參與和活動,成為了人的網絡,成為了各種社會關系的網絡,也就被賦予了社會的意義。網絡社會與現實社會相比是一個更趨于自律型的社會,道德在維持社會秩序方面將扮演著主導角色,因而加強個體道德修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就顯而易見了。
1.加強道德修養是網絡社會對大學生的客觀要求
現實社會中道德是依靠社會輿論、社會風俗和習慣等發揮作用的,是靠顯性而強大的道德壓力來制約人們的行為。而在網絡社會里,人的形象、身份、特性等自然和非自然的特征都已數字化、符號化,呈現出虛擬性。大學生的網上活動更表現出隱蔽性和不確定性,難以感受到直面的道德輿論監督。在主體性、創造性得到張揚,感情得到渲瀉的同時,極端的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等思想也容易滋長,甚至在匿名性面具的背后可能做出一些粗俗不堪、違法犯罪的事情。這就要求大學生的網絡行為具有更高的道德境界,具有真正的道德自由和自律品格,即自我主宰、自我約束和自我控制。
2.網絡社會發展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是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的現實需要
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的主要功能在于為大學生自由全面發展開辟了廣闊天地,但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網絡道德問題。集中表現在:一是道德觀念的紊亂。網絡社會里,道德沖突加劇,現實社會占主流的道德觀念被淹沒在海量化的信息中,使大學生真假難辨、善惡難分,主要表現在道德相對主義、無政府主義和個人主義在網絡社會中的流行與泛濫。二是道德情感的冷漠。虛擬交往有助于大學生敞開心扉、坦誠交流,但也容易產生一些不文明的行為,如謾罵他人、欺騙他人感情等。同時,長期與機器相伴,也會造成對現實生活中的他人及社會幸福漠不關心。三是道德意志的薄弱。網上沖浪讓人隨時體驗到新鮮刺激和興奮沖動,一些意志薄弱的大學生往往因此對網絡過分眷戀和依賴,嚴重地沉溺于虛擬的網絡社會中無法自拔。四是道德人格的缺失。人格的形成是個體社會化發展的過程,是個體適應社會環境的穩定的.心理特征。有些大學生在網絡社會里經常變換角色,處于矛盾的、相互沖突的道德選擇和轉換之中,給道德人格的形成和發展帶來很大的壓力,嚴重者導致人格的異化、虛擬人格與現實人格的分裂。總之,網絡發展中帶來的道德問題迫切要求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實現道德自律。
3.加強道德修養是網絡社會中大學生道德實踐的重要環節
道德教育和道德修養是道德實踐活動中不可分割的兩個方面,而其中道德教育則是大學生道德人格形成的外在途徑。因此如何對作為互聯網主力軍的大學生開展卓有成效的網絡道德教育是當前思想政治工作的重點。20xx年,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就強調“進一步增強用馬克思主義占領高校思想文化陣地的政治意識,提高對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指出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和利用網絡為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工作。由于道德教育必須通過主體內在的道德修養過程才能發揮作用,因而在我國,道德教育貫穿于一個人的整個一生,在校讀書期間更是集中接受著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階段。因為從幼年到青年時期,道德教育的作用隨著主體意識和獨立行為能力的增強反而呈弱化趨勢,而道德修養的作用日益增強。特別是網絡社會更倡導個性自由的獨立發展,而個體在網絡上的行為又很難得到有效監控。因此,高校在大力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進網絡工作的同時,其最終效果的落實還是要依靠大學生的自我道德修養。
二、網絡社會里大學生應具備的道德意識
在談到網絡道德時,有些大學生苦惱地說到:不是不想講道德,而問題是我們不知道怎么做才是道德的。確實如此。一方面由于歷史上科學技術的每一次創新都會給人類帶來新的道德問題,而網絡超時空的特性更使道德沖突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人們在復雜的新情況面前往往會出現道德認識和選擇上的困難,顯得無所適從。另一方面,網絡道德規范的健全也明顯落后于網絡的發展速度。實際上就人類發展的現階段而言,由于存在國家、民族、社會制度、意識形態、文化背景等差異,雖然尚不可能建立統一的網絡道德規范,但起碼的網絡道德品格則應當具備。因此大學生在網絡社會首先應該通過道德修養培養一些基本的道德意識,以指導和約束自己的行為。
1.社會主義意識。現實社會中的道德往往具有單一性、一元性。即在某一特定的時空階段,一般只能有一種道德占主導地位,其他道德則處于從屬或者被支配的地位。網絡打破了物理空間上的疆域限制,在信息疆域上實現了全球一體化,各個國家、民族、地區的道德、風俗習慣在相互交流中必然發生激烈碰撞,因此,在網絡社會里道德應該具有兼容性,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然而事實又并非如此。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始于美國,至今美國仍占壟斷地位。從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到,無論是CPU芯片、視窗操作系統、TCP/IP協議,還是域名體系、技術標準、電子商務等都體現出美國網絡文化帝國主義的足跡。再加上目前互聯網發達的國家一般都是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其英語信息在互聯網上占90%左右,并且是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絡的標準語言。這樣就使互聯網實際上成為資本主義國家廣泛推行其意識形態、價值標準的新平臺。同時一些惡意的政治信息也打破了過去的自然屏障在網絡社會中恣意橫行。這些對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形成的大學生有極強的滲透和輻射影響。因此,在目前還存在對立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的情況下,大學生首先要對網絡社會中存在的不公平的競爭態勢和文化環境有清醒的認識。既不因噎廢食,棄網絡而不用,又要認清國情,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意識,興利除弊。在充實利用網絡積極方面的同時又要注意抑制其消極的一面。
2.社會責任意識。個人的道德修養是與國家、社會緊密聯系的。在網絡社會里,一些人高呼著“自由是網絡社會的天性”,力圖以此逃避社會責任,為自己的恣意妄為作辯護。其實,數字化的網絡本來是由冰冷的數字電路組成,只是由于人的介入,網絡才作為新一代的大規模信息載體,成為一種獨立于自然環境以外的社會環境。但網絡社會終究是人的社會,是作為“社會關系總和”的人與作為“機器生態”的網絡的有機融合體,離開了人,就沒有網絡的發展,也不可能形成虛擬社會化的網絡社會。因此,理解網絡社會時,首先應理解人,理解人的需要、愿望、價值追求等人的本質屬性,才能區分道德之善惡。同時,理解人也是理解人與人之間的意義關聯。每一個人都不能脫離他人、社會而孤立存在。而網絡社會里人們之間的互聯共存尤其需要大學生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否則網絡就不能發展。正如“數字化時代的女先知”埃瑟·戴森談到的:網絡“在賦予個人強大權力的同時,也要求個人為他們自己的行動以及他們所創造的世界擔負起更大的責任。”
3.互敬互助意識。網絡社會的全球性、超地域性,使得不同宗教信仰、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不同情感、個性的人的交流變得輕而易舉,彼此尊重也就成為網絡社會道德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大學生在上網時要時刻注意檢點自己的行為,加強自律,尊重他人。同時,網絡社會本身就是一個互通有無、互相幫助的社會。從網絡的存在來看,它是科學家基于信息共享的基礎上產生的;從網絡的發展來看,互聯網發展僅僅用了短短十幾年時間,其影響卻超過了任何一種媒體,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次產業革命,這也是人“社會化”行動的結果。因此,為了網絡的存在價值與未來發展,為了維護網絡社會的秩序和平安,盡己所能、助人為樂、扶正怯邪是網絡社會里每一個“公民”應盡的、自然而然的責任。
4.誠實守信意識。現實社會中誠實守信是指言行一致、不虛假、不偽裝、說話辦事實事求是,講信用,表里如一等。它是維系人際合作、從而保障社會存在發展的基本紐帶。因此,大學生在網絡交往中除了要保持真誠不撒謊,做到“心口一致”、“言行一致”外,還要謹慎認清消息來源的渠道和準確性,共同維護和提高網絡信息的可信度。
三、網絡社會里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的方法
網絡社會中大學生加強道德修養就是一個從理性認知到產生道德評價再到網絡實踐的循環往復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實現他律轉化為自律、自發向自覺轉變的自我塑造、自我提升的過程。而現實社會中許多道德修養的方法值得大學生加強網絡道德修養所借鑒。
1.學習以提高網絡道德的認知水平
要進行道德修養,首先要通過學習提高道德認識,了解在網絡社會中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最基本的是認真絡道德規范。網絡道德規范從廣義上講,由淺入深有三個層次。首先是網絡禮儀。它是網絡道德規范中最簡單、最基本的表現形式,如平時見面點頭微笑、互相問候一樣平常。其次是狹義上的網絡道德規范。是指大學生通過信息網絡發生道德行為時應遵循的具體化標準。再次是帶有強制性的網絡法律規范。目前,我國已相繼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安全保護管理辦法》、《中國互聯網域名注冊暫行管理辦法》、《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網絡法律規范,都應認真學習。當然,學習的方式是很多的,既要通過理論學習,更要在實踐中學習。筆者以為由于網絡道德幾乎涉及到大學生生活的每一具體方面,因而以上三個層面僅僅是網絡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而其關鍵是在學習中培養網絡道德意識,提高網絡道德素質,共同遵守和維護網絡的正常秩序。
2.內省以規范網絡道德的行為
內省是我國傳統道德修養中的精華。即通過這種方法,反思自己的言行,進行自我評價,從而達到調控自己的行為,提升自我的社會價值,使自我不斷地發展和完善。網絡社會里的“無人監管”使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只見律人、不見律己”、“律人嚴、律己寬”的現象比比皆是。如:對盜版嚴重怨聲載道的同時也隨意下載軟件;強烈譴責他人侵犯知識產權的同時也大量使用未經授權的文件和數據,從網絡上獲得有用信息和他人的無私幫助的同時卻不愿為他人提供幫助,以及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時候卻隨意攻擊、謾罵他人等等。因此,大學生在網絡社會里應時常對道德品行進行自我反省、矯正、升華就顯得尤為重要。與傳統社會的“依賴型”道德相比,網絡社會的“自主型”道德更體現出一種自覺自我反省的精神,通過內省做到自己對自己負責、自己為自己做主、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約束自己。
3.積善以加強網絡道德意志的培養
從網絡道德認識到規范網絡道德行為之間有一個中間環節,就是網絡道德的心理調適。而其重點又在于道德情感的培養和道德意志的磨礪。當個體在正確的網絡道德認識的指導下能夠互相交流各種真實的信息,真誠地表達各種觀點時,其情感體驗是愉悅的。在此基礎上,自覺進行意志鍛煉,從小事做起,通過積善的方式精心地保持自己的善行,精心培養心中開始出現的良好的道德觀念和品質的幼芽,并使其不斷積累和壯大。良好的網絡道德品質的形成就是這樣一個不斷積善成德,由量變到質變的漸進過程。只要個體能堅持做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就能形成網絡道德的堅強意志,就能做到網上虛擬人格和現實人格的協調一致和有機整合。
4.慎獨以形成高尚的網絡道德人格
早期的儒家經典《大學》和《中庸》中都提出了“君子慎其獨”的思想。指一個人在獨處時也要謹慎自己的內心和行為,防止有違背道德的思想或不符合道德要求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自己獨處而他人不在場時的道德實踐。慎獨是最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種重要的道德修養方法。而網絡社會里由于主體行為表現出時間上的瞬間性、空間上的變動性、交流方式的符號性和匿名性,這些特征也對慎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做與不做、怎么做都發生在隱和微的狀態下,只在于個人的“一念之差”。如果在網絡社會里能夠很好地實踐慎獨的修養方法,就能有助于真正鍛煉出大學生在道德修養方面的自我主宰精神,使道德修養成為為我的而不是為人的,從而形成高尚的網絡道德人格。
參考文獻:
[1]埃瑟·戴森.2.0版:數字化時代的生活設計[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2]嚴耕,陸俊,孫偉平.網絡倫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3]泰普斯科特.數字化成長——網絡時代的崛起[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4]劉云章等著.網絡倫理學[M].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xx.
[5]張震.網絡時代倫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xx.
關于修養的論文8
心有小窗,便有明亮的陽光進來,小酌一些溫暖的故事,便有心靈的自由,清風邀約一些花香或者白云。
小區里有家早餐店,這家店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但去過的人總會覺得這店有說不上的特殊之處。
鄉鎮的清晨,總有許許多多的工人早早地聚在這里,從這兒開始一天的忙碌。開店的是一對夫妻,兩人齊心協力,生意辦得紅紅火火的。每當清晨我路過時,遠遠的只能看到霧氣把小屋子填得滿滿的,溢到外面來,混雜著新蒸的饅頭特有的香氣。
“老樣子來一份。”那老板娘聽到招呼聲,不用回頭,只需聽聲音便可知道是誰。而那人喊了一句后,便找個地方和自己的“早飯友”們聊了起來。等到老板娘把飯送到面前了,就開始邊吹邊吃,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臨走時,總不忘夸幾句老板老板娘做的飯真好吃,撂下一句:“我明兒還來啊!”就又去上班了。老板和老板娘相視一笑,又干活去了。
老板其實是個中年男子,臉上已有了些許皺紋,但他的性格特別好,講話和氣還很愛聊天,笑瞇瞇的,我甚至覺得他的.皺紋都特別可愛。他的店面,裝修比不上最近興起的快餐店,桌椅也都有些老舊,但這兒的人們還是很喜歡到他的店里吃粥吃茶葉蛋,好像有了他們夫妻在,衛生就能保證似的,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有些人也有周末不想做飯的,都跑來這家店吃飯,于是店里總是傳來爽朗的笑聲。
“老板啊,店面再不裝大點,我們就要站外面吃飯嘍。”
“錢都用來做早餐了,哪還有閑錢去裝修啊?”老板娘在一旁說道著,也附和著大家。
“就是就是,他們家的飯分量足又便宜,老板娘手藝又好,我們都愛吃,瞧,這還有肉呢!難怪,難怪!”
“那你提個幾塊的價,我們還能不來啊!”老板忙過來回道:“不能,不能,都是多年的老鄰居了,這點良心還是有的。”一眾人又相互笑了起來,一旁的吊蘭也微微晃動著……
總有人在我身邊說著要怎么樣才有教養,做錯了什么就沒有教養,而我卻覺得,教養不僅僅是那些僵死的教條,這家早餐店里和睦相處的人們,談笑風生的老板老板娘,互相尊重的情誼,這也是教養。他們雖然質樸而平凡,卻總在不經意間散發著教養沁人心脾的芳香。
天窗漏下細碎的花,在柔軟清明的光線中舞蹈,緩慢地如同一首歌曲里被人拉長的尾音,訴說著這鄰里間關系的和諧與美好。
關于修養的論文9
【摘 要】部隊新聞編輯在我軍特色先進文化建設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個人修養高低直接影響著報刊的質量和廣大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新聞編輯必須適應使命任務的需要,自覺從職業道德、知識儲備、業務技能、工作作風等方面加強個人修養。
【關鍵詞】新聞編輯 個人修養 報道質量
修養,是指"人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經過鍛煉和培養達到一定的水平,也指逐漸養成在為人處事方面的正確態度"。每個人都有其修養,新聞編輯的工作屬性及其所生產作品的傳播屬性,決定了其個人修養具有共享性和擴散性,其修養高低直接影響著報刊的質量,間接影響的可能會是廣大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和價值導向。做編輯,首先要做人,在多媒體競相爭雄的全媒體時代,軍隊報刊要想贏得讀者、贏得官兵,發揮好傳播先進軍事文化、凝聚意志力量的作用,編輯在其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提高編輯的個人綜合修養就顯得重要而迫切。
一要有強烈的使命意識。編輯的使命意識即編輯對其行為活動所產生的社會作用和意義應當擁有的情感和承擔的責任。軍隊編輯人員具有什么樣的使命意識才能適應新聞宣傳工作?簡言之,就是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對廣大官兵的工作生活尤其是精神文化生活要有強烈的'情感認同。一個沒有強烈使命意識和責任感的人是擔當不起新聞傳播的歷史重任的。當前,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正處在大發展大跨越的歷史階段,海軍全體官兵正在為實現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和海軍夢而努力奮斗,在這場驚天動地的宏偉實踐中,需要大批富有強烈使命感的包括新聞編輯在內的宣傳骨干隊伍為海軍現代化建設搖旗吶喊、擂鼓助陣。只有在對國防和軍隊建設強烈的責任心的感召下,新聞編輯的內在激情才能洶涌澎湃,揭示出他們心靈深處的感情變化,編輯出開啟智慧、啟發自覺并為廣大官兵所喜聞樂見的高質量報刊。
二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道德是編輯修養的重要因素,它表現為自覺的道德意識、道德信念及道德行為和情感與思想、意志等構成的比較穩定的精神狀態。編輯是新聞傳播的主體,在新聞實踐中需要有明確的審美理想去搭建自己的傳播框架,因此,良好的職業道德,是編輯成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的先決條件,也是不辱使命地做好軍隊傳播工作的必備修養。由于新聞編輯處在軍內外環境的"瞭望哨"位置,對我軍所處的社會環境、擔負的使命任務和官兵成分結構的變化,對當前意識形態領域尖銳復雜的斗爭認識比較深刻,這就要求編輯除了應具有的公道正派、誠實篤信、兢兢業業、廉潔自律等品德外,還需要有追求真理、維護公正、仗義執言的情操。在人的所有美好品德中,奉獻精神是內在美的最高境界,對新聞編輯來說,更是如此,只有始終做到默默奉獻、持續奉獻、無私奉獻,部隊的新聞傳播事業才能得到創新發展、科學發展。
三要有豐富廣博的知識。新聞傳播涵蓋部隊建設的方方面面,部隊先進特色軍事文化異彩紛呈,官兵精神文化需求多種多樣,這就要求編輯需要具備豐富淵博的學識。知識貧乏、學問淺薄、缺乏文化修養的編輯,精神生活必定枯燥乃至枯竭,更無法勝任編輯崗位。更何況在當前信息化發展的快車道上,科技發展、社會進步日新月異,學習新知識,運用新知識,對新聞編輯來說較之以往更加迫切。知識廣泛、淵博,有助于編輯增強對新聞的敏感性和判斷力,在認識國防和軍隊建設規律、反映基層官兵工作生活的過程中避免絕對化和片面化,盡量杜絕差錯。首先,要在加強學習上確立更高標準,勤于學習、善于學習,更新知識,拓寬視野,用新知識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利用新知識去解決新聞實踐中遇到的新問題,更真實、準確、全面、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的發展變化。其次,要逐步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完善知識結構,既要爭做新聞傳播業的行家,也要努力成為博學多才的"雜家"。總之,無論怎樣深奧的知識,藏在編輯頭腦中,總會有一天在電腦桌上應用到它。
四要有熟練的業務技能。"沒有金剛鉆,不攔瓷器活兒"。對于采寫、編排、修改等十八般武藝,編輯都應該熟練掌握,這是編輯的基本功。就選稿來說,具有熟練的業務,才能慧眼識珠選出質量上乘的稿件;就修改稿件來說,新聞體裁多種多樣,有消息、通訊、評論、雜文等,編輯首先要有駕馭這些體裁的表現方法,才能在提筆修改稿件時得心應手。倘若編輯的文字能力不過關,改稿時必然捉襟見肘、力不從心,不僅稿件中的差錯發現不了,甚至有可能越改越糟。修改稿件顯示編輯新聞寫作的能力,配置稿件、制作標題、版面安排的技巧等,也都需要編輯熟練的業務能力。同樣的材料、內容和主題,在不同的編輯手中,標題的選取、版面的編排、文字的潤色等方面展現出的效果往往會不同。特別是在目前報刊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的情況下,編輯在不失事實的前提下,對稿件提煉包裝,就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要想在競爭中顯示出自己的特色、贏得自己的地位,編輯必須以精湛的業務為依托。
五要有嚴謹的工作作風。編輯是新聞作品的檢驗員,承擔著把關定向的角色,責任重大。謹小慎微、一絲不茍的工作作風是必不可少的修養。從筆者個人經驗來看,報刊上出現的錯誤,或多或少與編輯有關。有的差錯是由編輯的知識欠缺所致,有的則是粗心大意,沒有仔細認真地對稿件進行分析檢查造成的。一般來講,明顯的差錯很容易被發現,也有一些差錯隱藏在字里行間或不起眼的細節里,需要編輯在修改稿件時前后對比、深入思考才能發現。面對一篇稿件,編輯應當從政治原則、邏輯結構、事實依據、技術關口等方面綜合去考量,無論是校正一個錯誤、核實一條信息,還是增減一段材料,都要有明確的依據,不能想當然,尤其對于自己拿不準、吃不透的問題,要向書本和專家請教。同時,要特別注意防止在改稿過程中因為編輯的原因而衍生出新的差錯或問題。尤其要對涉密內容嚴格把關,堅決避免對軍事訓練、重大活動的反映信息量過大、過細而造成泄密問題的發生。
【修養的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修養的論文12-10
關于修養的論文9篇12-10
道德修養的議論文10-10
修養為題的議論文08-22
修養的議論文(精選20篇)09-02
高二修養議論文作文07-28
修養的議論文作文400字(精選23篇)09-08
論青年教師師德修養論文09-04
修養伴人一生議論文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