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3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論文是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一種說理文章。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1
正如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人生有兩次出生:頭一次是在開始生活的那一天;第二次,則是在愛情萌發的那一天。對大學生來講,如果說進入了大學但從沒想過愛情的事,也許不太現實,套用弗洛伊德的詞匯,意識狀態沒想潛意識也會想。但想愛情不等于就擁有愛情,擁有愛情不等于就會幸福與快樂。大學生的戀愛問題一直來是人們討論的話題。
就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問題,以往的觀點主要有三種:一是,利大于弊,大學生已經到能談戀愛的年齡,愛情是人生的必修課;二是,弊大于利,大學生應以學業為重,戀愛分散學生的時間與精力,不應提倡;三是,利弊不定,一切因人而異。我們認為,大學生談戀愛是不可避免的,其關鍵在于對大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那么戀愛中的各種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弊端是可以避免的,以下就該問題做出自己的分析。
一、戀愛的特點
(一)、愛情觀多元化。
愛情的歸宿是婚姻家庭,過去大學生談戀愛基本都遵循這種愛情觀,而現在的學生不以婚姻為目標,戀愛的動機和目的多種多樣。據調查有20%的同學認為自己戀愛是為以后戀愛打基礎,其余同學表示受其他因素影響。仍有同學并不能十分正確的看待愛情與戀愛,30%的同學認為沒有愛情依舊可以戀愛,有很多同學談戀愛只是為排解空虛。這種戀愛觀勢必會影響到談戀愛同學與戀人的關系。
(二)、注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
當代大學生注重的是戀愛過程本身,至于戀愛的結果已經不太在意。注重戀愛過程,有利于雙方相互了解、加深認識,也有利于培養感情、增加心理相容度。但是,只注重戀愛過程,強調愛的"現在進行時",把戀愛與婚姻相分離,不考慮愛的"將來完成時",未免失之偏頗。只重戀愛過程,輕視戀愛結果,實質上是只強調愛的權利,而否認了愛的責任。
(三)、日益呈現出低齡化于公開化的趨勢
一般來說,20世紀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大學生談戀愛以三、四年級居多,一、二年級比較少。現在許多大學生入學后不久就紛紛墜入愛河,出現了戀愛群體低齡化的趨勢。據調查大一、大二戀愛人數分別占該年級參加調查的人數的12%與26%。
在大學這個主要由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聚集在一起的小社會中,大學生戀愛現象已由過去的猶抱琵琶半遮面轉化為在愛河中公開徜徉,進而成為校園內眾生要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盡管學校并不提倡學生戀愛,但是在學生們看來,這并不能影響他們發展戀愛關系。有些同學將戀愛作為人生經歷的一部分,并且以此為榮,更有甚者將此作為炫耀的資本。
二、戀愛的利
(一)、戀愛是培養人責任心的重要機會
責任心在任何情況下都是人的重要品質之一,而戀愛中男女雙方的責任心則顯得更為重要。愛情從來不是個人孤立的心理活動,雙方在生活的征途中風雨同舟,患難與共,彼此間的責任才會真正帶來愛情的幸福。大學生在步入社會前大多都在父母和家庭的照料下成長,思想上的不獨立性和生活的依賴性都極強,但當開始戀愛后,受其自主心理的影響會開始追求獨立并逐漸擺脫家庭過多的束縛,此時如果加以正確的誘導和教育,有利于培養其正確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要懂得為戀人負責就是為他人負責,為社會負責,同樣更是為自己負責。這樣今后步入社會才有可能成為一個有責任心的人。
(二)、戀愛有助于他們學會如何與人特別是與異性相處
男女原本不同,在思想和行為上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大學生今后步入社會不可避免的要與很多異性接觸,而這些人和事的復雜性是難以想象的,所以,現在和自己戀人的交流接觸就成為了一種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培養自己的表達,判斷,選擇等能力,以便于更好地和他人溝通以達到相互理解的目的。
處理好戀愛過程中,與戀人之外的其他異性的關系,無疑也是一種能力的鍛煉。怎樣既能與戀人保持親密關系,卻不影響自己同其他異性的交往,這種能力的培養有利于我們分清友誼與愛情的差別,對日后處理類似問題也提供了經驗。
(三)、自我愛的能力的實現
凡高有句格言“會愛的人才會生活,會生活的人才會工作。”愛本身就是一種能力,一個人如果沒有愛或者不愿意戀愛那么他本身就是不完整的,他就缺乏這種能力。愛是一種奉獻的能力,一種包容的能力,一種理解的能力,一種信任的能力,當你做到這些的時候你也許會感到幾分辛苦但更多的將是幸福和快樂。
三、校園戀愛的弊端
(一)、對學習的影響
對愛情執著的大學生,大多欣賞羅曼&S226;羅蘭的名言:沒有一場深刻的戀愛,人生就等于虛度一場。大學生要面對學業和愛情兩大人生課題,如何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一直是令大學生感到頭疼的難題。
許多大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做到戀愛與學業兩不誤。如接受采訪的學長所言,這一切的前提是對男(女)朋友的選擇,通常他們認為自己選擇的男(女)朋友必是和自己志同道合,不會影響學習的。不否認那些學習目標明確、自制能力強的大學生可以做到。但是,依舊有很多大學生尤其初入大學的新生,他們中有很多人習慣了中學時被管制的生活,曾經考上大學是他們的目標,而此時他們往往還沒有找到自己在大學的目標,對自己的大學生活的認識并不十分清晰,他們是否可以理智的選擇戀愛對象,使自己的學業不受影響則很難保證。大學生的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付出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而要圓滿地完成學業,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但有68%同學表示,會因戀人提出請求而去參加原本不打算參加的娛樂活動,這勢必會影響到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的分配。而學業任務的艱巨性,決定了大學生的時間和精力不能過于分散。因此,在打下牢固學識基礎之后,大學生才可以從事如戀愛等學業以外的活動。學業基礎不夠牢固情況下的戀愛,會對學業造成不利影響,情況嚴重者還會引起大學生情緒上的較大波動,從而造成厭學、輟學等嚴重后果和不良現象。
(二)、大學生的戀愛,誰來買單?
戀愛不是一個單純理念化過程,更是一個實踐過程。戀愛實踐需要一定的物質基礎。不考慮物質基礎的戀愛,是柏拉圖式的戀愛,只是一種人神相通的帶有神秘色彩的精神狀態。當代大學生經濟上不能獨立,學習階段所需費用主要由家庭支撐。據析,大學生的愛情支出,除了一部分是從生活費里省出的,當然也有大學生表示會自力更生。看來昂貴的“戀愛消費”最終還得家長來買單。
有專家分析指出①:大學生這個年齡段正是接觸時尚、渴望浪漫的時期,缺乏社會戀愛的現實和理性,對愛情的浪漫要求程度高,而這一切都是以物質為基礎的,所以他們的愛情消費自然是高了些。大學愛情高消費已不是個人問題,已衍生成了高校學子的愛情觀、消費觀的普遍問題。作為新時代“蜜罐里”長大的一代,大學生們有必要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
(三)、是二人世界的局限還是朋友圈子更廣泛
具有調查數據顯示有25﹪沒有戀愛的同學認為身邊談戀愛同學自戀愛以后疏遠了以前的朋友,這與原本希望因談戀愛而接觸更多朋友的愿望是不相符的。經貿學院組織部部長邵文雋接受采訪時所言,戀愛的最大弊端就是限制人際交往的范圍。
身邊有了戀愛的同學,別的同學尤其是異性朋友為避免同學間的誤會自然的與之保持一定的距離。這樣的情況屢見不鮮,往往談戀愛的同學會過分的注意與戀人的關系,并未意識到朋友們在不自覺之間已經漸漸的疏遠。而且有30﹪的未談戀愛的同學表示這會是戀愛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因此,戀愛對自己的人際交往的影響不可忽視。
(四)、失戀是損失嗎?
戀愛總有付出,一旦當你失戀,你曾經的付出將很難收回,尤其是精神方面的付出。90%的同學表示自己對目前的戀愛是認真付出的,有67%的同學表示自己會因為此次戀愛失敗而深受影響。大學生在心理發展上并不十分成熟,情緒波動較大,易感情用事,失戀對其造成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失戀造成的心理陰影期的影響尚屬正常,但是有些大學生并不能正確對待失戀,他們失戀后所面臨的則更為嚴重。其中最不能接受的莫過于因此而結束自己的生命。
失戀本身就意味著一份感情的結束,而它所造成的影響更是持久的,因此,失戀亦是一種損失。
四、正確對待戀愛,在愛情中成長
(一)、愛情必修課還是選修課?
愛是一種本能,也是一種生命態度。人活在世界上都需要愛與被愛。我們出生后得到的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愛,到了青春期,便渴望一種來自異性的愛,也就是愛情。愛不只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生命之道。愛與被愛顯然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和需求。
心理學家艾立克森認為,在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早期我們面臨的首要任務是建立深厚而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其中愛情關系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大學生恰處于這一時期,所以對愛情渴望和向往其實是在自然不過的事情。在尋求愛情的茫茫路上,既充滿了期待,也遇到不同的坎坷。愛情可能并不因為我們的期待就會馬上降臨,但相信有美好的愛情,并有能力去擁有她也是大學生心里成長的重要部分。
(二)、做好愛的儲備
1、先學會愛自己
《圣經》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一個人愛他人之前,首先要學會愛自己。愛自己的重要表現就是對自己的信心,能欣賞自己,肯定自己,同時也不會以某次的失敗來否決自己,這樣就會比較主動地去生活,去追求。
真正的愛正如心理學家弗洛姆講的,意味著“關心、尊重、責任、認識,是為所愛的人的成長和幸福的一種積極主動的奮斗,他根植于自身愛的能力。”“人對自己生命、成長、幸福、自由的確定,同樣根植于關心、尊重、責任、認識。如果一個人有能力產生愛,他也就愛自己,如果他僅愛其他人,他就根本不能愛。”在愛別人之前先學會愛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2、內心儲滿愛
愛的能力首先看內心儲存了多少愛可以給予,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是干枯的,沒有愛可以付出,也就缺乏愛的能力的基礎。
(三)、培養愛的能力
1、何為愛的能力
愛的能力是指和他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它對人的一切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具備愛的'能力會引導一個人去真正地愛他人,也真正地愛自己,能真正體驗到愛給人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戀愛的過程也是培養愛的能力的過程。
2、愛的能力的多個層面
愛的能力的多個層面包括:識別愛的能力、表達愛的能力、接受愛的能力、拒絕愛的能力、解決愛的沖突的能力、面對失戀的承受能力等。只有具備了這些能力一個人才有可能去面對愛,敢于接受屬于自己的愛,獲得自己的愛情,戀愛時才有能力去解決矛盾。
只有自己的內心儲滿愛,并且具有愛的能力,他才能夠真正的愛自己、愛別人。他才有能力享有愛情帶來的幸福。
通過在網上、圖書館查閱大量資料,采訪一些優秀的學生,以及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等多方面的工作,以上從現在大學生戀愛的特點以及大學生戀愛的利弊做出客觀分析。再次表明我們的觀點,大學生談戀愛是不可避免的,其關鍵在于對大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使之樹立正確的愛情觀,那么戀愛中的各種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弊端是可以避免的。
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2
一、大學生戀愛心理特征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育成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二、當代大學生戀愛觀存在的問題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沖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采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系。
2、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秘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后的后果和將來的發展。
3、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于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后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4、物質至上。隨著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托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系。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三、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1、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關于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范婚姻關系。對于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2、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于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于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于從屬關系,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3、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游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匯,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4、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托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5、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里,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范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3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本身應有的內涵之一,教育的目標就是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堅韌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增強青少年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
一、大學生戀愛現
男女大學生常表現出以下特征:
1、戀人之間常有眉目傳情和語言溝通;2、常有美化對方、情人服里出西施的傾向點力圖完善自己、表現得更好;3、渴望與戀人在一起;4、看見頹人與別的異性在一起會有嫉妒心理;5、期望在身心上與對方融為一體;6、希望能為戀人多作奉獻戀愛著的大學生常常表現出羞怯性、興奮性、沖動性、幻想性等心理特征。同時在行動上表現出焦灼不安、記日記、讀愛情小說、欣賞音樂等個人獨自進行、獨立體驗的內隱行為,以及寫情書、修飾自己、去舞場、看電影、郊游、傾心交談乃至擁抱接吻等外顯行為。
大學生的戀愛現象比較普遍,發展的趨勢是有增無減,這反映出大學生在戀愛態度上的變化,而大學生戀愛的現狀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戀愛低年級化,人數呈上升趨勢。以前,高年級大學生戀愛的人較多,而現在年級下移,一年級就開始談戀愛的已不是個別現象。長沙地區一些高校調查,低年級學生中,戀愛的男生占男生總數的30%,戀愛的女生占女生總數的40%,有的學校高年級學生中談戀愛者近半數。
(二)戀愛方式從隱蔽化向公開化轉變,結交異性朋友大方,戀人相處不遮隱,出入成雙成對,形影不離,對別人的議論毫不在乎。
(三)在愛情問題上追求一種現實的快樂觀、愛情浪漫化。以前的大學生把談戀愛看得嚴肅,選擇戀愛對象也很慎重,沒有一定把握不會馬上投入實踐。而現在大學生中一部分人的異性交往更加注重情感上尋求快樂,把戀愛成功與否看得不那么重,甚至有的學生認為戀愛與婚姻無關,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沈陽地區某高校對500名大學生調查,戀愛目的擺在第一位的是豐富生活,占60,4%;慰藉解悶的占14、6%,為建立家庭的占25%。由此可以看出,許多人只想戀愛而沒有考慮到將來的結婚,他們選擇戀人不是清楚地、自覺地意識到應選擇一個終身伴侶。
二、大學生戀愛中常見的問題
(一)擇偶標準不實際。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一生幸福,期望自己有一個稱心如意的愛人。但由于大學生年紀輕,經歷單純,受文藝作品等的影響,往往把選擇的對象理想化。有些人根據心中的偶像按圖索驥,發現現實中的人很難吻合,不免失望懊喪,有些人希望對方十全十美。
(二)戀愛動機不端正。有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不是出于愛情本身,而是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隨大流的從眾心理等。戀愛動機的純潔和健康是保證戀愛順利進行的重要基礎。沒有真摯感情基礎的戀愛往往先天不足,容易夭折或發育不良,甚至后果嚴重。
(三)愛情表達方式上缺乏修養。愛情的表達方式既反映民族特點又反映個人修養和道德水準。中華民族的特點是感情表達含蓄、深沉。大學生的表現應符合大學生的身份,舉止文雅,注意分寸都場合。戀人間的忠誠不一定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親吻才能表達。
(四)受西方觀念影響,性行為輕率。受西方性解放觀念的影響,有些學生在戀愛中對性行為抱不嚴肅的態度,認為這是個人的自由,可以不受干涉、隨心所欲。也有些同學是在戀愛過程中,隨著感情的發展引起性沖動,一時缺乏理智而越軌。對此,戀愛中的大學生應增強責任感,把戀愛行為嚴格限制在社會規范之內。
(五)不能正確對待戀愛挫折。挫折是指個人從事有目的的活動時,遇到干擾或障礙,致使動機不能獲得滿足時的情感狀態。戀愛中的挫折,常見的有失戀、單相思,陷入感情糾紛中不能自拔也是一種挫折。但大學生很多都經不起失敗的戀愛,進而甚至影響學習和生活。
三、全面看待大學生戀愛問題
有些觀點認為,大學生是同齡青年中的佼佼者,肩負著國家的重任,是國家未來的建設棟梁。他們在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全面發展的人才,這就對大學生的全面素質和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生在大學良好的育人環境中要全面發展智力、提高能力、掌握更全面的知識,不斷拓寬知識面,這些都需要時間和精力。而大學生活只有45年的時間,如果談戀愛勢必要花費時間和精力,就影響學習和發展。同時,大學生的生理雖然已成熟,但心理上還不夠成熟,缺乏生活經驗,還不能客觀地、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大學談戀愛盲目性較大。再者,是一種微妙、復雜的心理活動,需要有冷靜的頭腦和較強的自我抑制能力,是男女之間比較成熟、相對穩定的感情聯系,要求產生它的條件也相對穩定和成熟。而大學生由于心理不夠成熟,不能自由地駕馭自己的感情,時常表現出幻想、沖動、動搖等不穩定的情緒,容易出現愛情易于變遷,目標不夠專一,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大學生談戀愛,特別是低年級同學談戀愛成功率低,因此大學階段還是不談戀愛為好。
另一種觀點以為,大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成熟、對異性敏感、關注的時期。大學生活中男女同學朝夕相處,共同語言較多,容易尋覓知音。同時,愛的感情可以陶冶人,可以豐富精神生活,戀人之間可以相互幫助,共同促進,成為核動力,激發人的潛能。現實生活中確有一些大學牛戀愛成功的事例。他(她)們基于對未來事業和婚姻家庭的嚴肅考慮,同中意的異性戀愛。他們認識到戀愛和德智體全面發展之間雖然不無矛盾,但是能夠認真對待、正確處理。他(她)們把愛情和學業統一起來,使幸福的愛情轉化為積極的力量,促進學業,凈化自己的人格。因此大學階段還是可以談戀愛的。
大學生是否可以談戀愛,以及弊多利多的問題,實際上反映出一個什么樣的大學生具有談戀愛的資格問題。
應該看到,大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正在形成時期,思想還不夠成熟,看問題還不夠全面,感情不穩定,性格愛好也未完全定型。特別是對選擇終身伴侶,還沒有確定的看法,加上不能正確處理戀愛中的矛盾沖突,因而容易失敗。
四、結語
總之,戀愛是青年人的心理要求和合法權利,但正確行使這個權利還需要有高度的修養,并且付山大量的時間和心血。而大學幾年時間短暫、極其寶貴,是為今后事業打基礎的關鍵時期,面對自己的感情問題一定要慎重。為此,廣大的教育工作者肩負著引導學生心理的重任,我們需要努力地為大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各種服務,保障大學生的心理健康。
【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戀愛的利與弊論文12-20
大學生創業利與弊論文06-11
網絡的利與弊論文06-10
網絡直播的利與弊論文12-01
共享單車利與弊論文06-10
共享單車的利與弊論文06-10
利與弊的議論文12-31
大學生戀愛觀論文07-29
高中生談戀愛的利與弊好處與壞處09-30
網絡游戲的利與弊論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