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5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
1. 解讀勞動合同法提升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2. 保險業人力資本的激勵與監督機制
3. 人力資源價值和企業價值評估
4. 現代企業人事測評技術及其應用
5. 中層行政管理人員評價體系的建立
6. 關于經營管理者稱奇報酬激勵機制的探討
7. 溝通在績效管理中的體現研究
8. 企業銷售人員績效考評體系研究
9. 工資決定因素與企業勞動工資改革分析
10. 中小企業實行股份合作制的探討
11. 職工持股計劃在高技術產業的探索與實踐
12. 關于企業管理人員績效考評研究
13. 基于工作績效的雇員流動機制研究
14. 工作績效評估中的信度問題研究
15.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16. 企業績效管理模式研究
17. 企業員工滿意度調查研究
18. 企業員工薪酬制度研究
19. 酒店人力資源管理初探
20. 我國農村人力資源狀況調查分析
21. 我國行業工資差異之演進及其原因
22. 論現代企業制度中的員工股權激勵
23. 國有企業經營者薪酬激勵模式探討
24. 自助式福利體系的設計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2
[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迫切需要大量接受過專業教育、具備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的人力資源管理應用型人才,高校作為專業教學的主陣地,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從寧德師院經管系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中的問題出發,通過對實踐課時、師資隊伍、實驗室建設三個方面進行探討,以期更好地進行專業建設,培養企業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關鍵詞]人力資源;實踐教學;應用型人才
一、人力資源管理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課時較少
目前,在高校各專業教學中,實踐類課程的課時占比普遍較低,包括軍訓和專業實習等時間在內的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課時僅占總課時的10%左右[1],而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雖然很重視實踐教學,但也僅占總課時數的22%。我國實踐教學的情況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如美國高等學校教學計劃中,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的比例為3:1;英國為2:1;在德國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學計劃中,實驗、設計、實習等環節的課時約占教學計劃總時數的2/3;在法國,老師每講一節理論課都配有2~3節的實踐課[2]。
(二)實踐教學師資隊伍建設不完善
當前,我國高校教師隊伍的來源多是從學校到學校,且大多從事理論教學,因為教師本身的實踐經驗普遍不足,所以難以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實踐性學習。另外,高校教師的評價機制是“重科研”,導致很多教師“輕教學”,課堂教學尚難以保證,更談不上實踐教學了。由于無保障機制又無激勵因素,導致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人力資源管理教師的實踐經驗少,理論與實踐無法密切結合,對學生無法起到引導和示范作用。
(三)實驗室經費無法得到保證
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屬于企業的重要戰略部門之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比較特殊,有些企業不愿提供相關崗位讓學生實習。因此,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學生在做平時的實踐作業時,無法參與到企業的實際工作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調查,這對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非常不利。作為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軟、硬件配備齊全的實驗室可以成為專業學習的必要補充,使學生能夠從事專業模塊的訓練。然而由于受限于學校大環境的影響,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教學經費尤其是實驗室經費捉襟見肘,在這種情況下,無法滿足對于增加實驗室建設資金投入的要求。
(四)實踐教學基地形同虛設
進行校企合作、開展產學研結合,建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很多高校采用的方法,也是人才培養能與服務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重要場所。近年來,有部分企業與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專業對接,建立校企合作關系,截止到20xx年6月,與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簽訂實習實踐基地協議的企業有13家。部分企業雖有招收實習生,但不局限于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還有外語系其他專業,而且從事的崗位也大多不是管理崗位,而是一般服務性或者銷售性崗位。這些工作固然可以鍛煉學生的服務意識和商品銷售技巧,但無法使學生在工作中應用所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二、改革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對策分析
(一)進行教學計劃改革,增加實踐教學課時
1.增加認識實習
從學生大一開始就增加實踐教學的課時。以人力專科專業為例,從第二學期開始,進行為期一周的認識實習,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參觀學習,由企業委派專門的代表向學生講解和展示本專業的工作流程和基本操作規范,使學生對本專業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這些感性認識是思維活動的素材,對于學生的專業學習甚至其他課程的學習十分重要。
2.加強實驗室學習和項目實習
從第三學期開始,進行為期兩周的實驗室學習,在一種仿真的狀態下學習人力資源管理各個模塊的操作和方案的設計。組織學生對現有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軟件進行操作,培養學生應用現有軟件的能力。從第四學期開始,進行為期兩周的項目實習,組織學生到企業就本專業某一方面的業務進行專項實習,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從項目設計、項目實施到項目評價進行全面考察、研究,并參與實踐活動。項目實習的主要內容有:崗位分析與設計、企業績效管理、人才市場調查、人員測評、人員招聘方案設計與實施、人員培訓需求分析和方案設計與實施、薪酬調查分析和體系設計等[3]。學生通過項目實習,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所學知識,提高專業能力。
3.組織專業實習
組織專業實習,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專業實習可以分為兩次進行操作:第一次,時間放在第六學期期中以后,期中以前為教師理論課講解,隨后由教師布置研究課題和實習作業,學生通過剩下的時間以及暑假期間,進行企業調研與實踐,實習時間為八周;第二次,時間放在第八學期,即傳統意義上的畢業實習,學生論文的設計和撰寫皆在此時間段完成,實習時間為十周。通過專業實習,使學生全面了解一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包括工作分析、組織設計、招聘與配置、培訓與開發、績效管理、薪酬管理、員工關系管理、人力資源法律法規等方面的情況。
4.調整考核方式
根據實習方式的特點,不同的實習所占的分數比重由專業教師自行決定。對認識實習和項目實習而言,一般不超過分數總值的40%;對于專業實習而言,尤其是第六學期的專業實習,可以考慮適當增加實踐的分數比重,如70%,期末考試只占30%甚至更少。
(二)加強實踐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
1.培養“雙師型”教師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也是學生技能的引導者。加強實踐教學,就應該先增強對教師的培養,提高教師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一,通過制定激勵政策,吸引高水平教師從事實踐環節的教學工作。組織專業教師進行半年到一年的脫崗實習,到企業的管理部門掛職鍛煉,擔任相應的職務,參與企業組織架構設計、人員招聘、員工入職和在職培訓、績效管理和薪酬管理等人力資源各環節的實際運作,培養更多“雙師型”教師。第二,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橫向課題的申報和研究,進行深度的校企合作,參與企業培訓和管理工作,增強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第三,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教師參與企業調研。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間組織優秀學生深入企業進行實地調研和學習。
2.實行校外導師制
為彌補校內教師實踐經驗的不足,以及長期培養時間緊的問題,可以通過建立“校外導師制”,聘請熱心公益、資質深厚、愿意輔導大學生成長的企業界人士成為校外導師,實行一年一期的聘用制,發給聘書。充分發揮企業人士的特點,通過言傳身教和示范性作用,帶動學生的實踐學習積極性。另外,也可利用校外導師的自身優勢和資源,鼓勵學生進入校外導師所在的企業進行學習、參觀和調研。
(三)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實驗室建設
由于高校辦學規模的擴大,在校的學生人數不斷增加,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人數亦不少,在這種形勢下,所有的學生都到企業中進行專業實習也不太現實。因此,要合理配置儀器設備和必要的軟件,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在方案設計、角色扮演、模擬活動中,讓學生不走出校門也能親身感受到較為系統、全面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提高學生的管理和決策水平,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了保證實驗效果,要挑選專業的、負責的實驗指導教師進行教學,要充分利用各種儀器設備,配備足夠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軟件和相應的實驗指導書。寧德師范學院外語系于20xx年曾購置一套人力資源軟件,但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技術的更新,現在已經不符合教學需求,急需采購更先進和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軟件進行教學。鑒于實驗室軟硬件資金不足的問題,可以借鑒其他高校的做法,通過與企業建立對接關系,安排學生進入企業,通過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進行實踐模擬練習。另一方面,專業所在的系部可將學科建設的部分經費用于實驗室建設,還可以通過成人教育、辦自考班的收入解決一部分經費來源。同時,也可以與管理咨詢機構合作,對外提供管理咨詢及培訓等項目增加收入,并通過與企業共建,爭取企業的支持。例如,可以通過尋求企業贊助,以冠名的方式進行項目申報,如“XX企業實驗室項目建設”等。
[參考文獻]
[1][2]劉福成.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必要性及其途徑[J].高教論壇,20xx(6):135.
[3]周慧霞.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包頭師范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為例[J].陰山學刊,20xx(6):120
[4]羅少婷,張仕華.開放教育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實踐教學的探討[J].廣州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xx(2).
[5]祝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當代經濟,20xx(7).
[6]曾建權.推進職業技術院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發展[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20xx(5).
[7]朱新艷.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研究現狀與改革[J].中國水運,20xx(12):231-232.
[8]羅堰.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教學實踐體系構建的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xx(11):74-75.
[9]李中斌,董燕.論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實踐性教學[J].價值工程,20xx(8):130-132.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3
人力資源會計(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是指對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人力資源成本與價值進行計量和報告的一種會計程序和方法,它是會計學科發展的一個新領域,是人力資源管理學和會計學相互滲透形成的新型會計理論。這個概念自美國密西根大學郝曼森教授提出后,在理論體系的創建和信息應用方面已有了很大的發展。雖然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為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創造了歷史性的契機,但由于我國會計界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確認、計量、報告等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也沒有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托,因而將人力資源會計納入現行會計核算體系廣泛推廣仍有很大困難。本文僅就人力資源會計性質、計量、核算等做一粗淺探討。
一、人力資源性質
人力資源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需各種資源中最有活力的一種,它在培育企業競爭優勢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對于這種資源的屬性,會計界至今尚無定論。筆者認為,人力資源是一種無形資產。根據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而出租給他人或為管理目的而持有的沒有實物形態的非貨幣性長期資產。其特征是:①不具備實物形態。②非貨幣性長期資產。③主要目的是為企業使用而非出售。④在創造經濟利益方面具有很大不確定性。而人力資源同樣具有如下特征:①可用貨幣計量。不論是對人力資源的原始投資還是后續投資,都是用貨幣形式反映的,即人力資源可用貨幣計量。②可被企業擁有或控制。企業與員工簽訂合同或協議后,通過支付工資、福利等報酬,使員工的勞動能力受到企業控制。③不具備實物形態。企業員工雖具有實物形態,但其勞動能力作為一種服務潛力,不具有實物形態。④可在一個以上的會計期間為企業提供經濟效益,且未來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人力資源首先能用于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給他人,自然能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其次,這種資源的受益期通常在一個會計期間以上。最后,因為人才流動性很大,其所提供受益期很難確定,能帶來的經濟效益很難準確地計量,所以人力資源所提供的經濟效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由此可見,人力資源是一種特殊的、重要的無形資產,按照資產的特點,其成本支出應予以資本化。
二、人力資源會計的計量
由上述可知,人力資源的成本支出應予以資本化,即進行計價,形成人力資產。目前對人力資源的計價有兩種流行的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應將人力資源在取得、維持、開發過程中的實際耗費入賬,形成人力資產,因為這些支出是客觀存在的。然后將人力資產按受益期轉作各期期間費用,這種方法稱為成本法。成本法按具體入賬價值不同,分為按歷史成本入賬和按重置成本入賬、按機會成本入賬。第二種觀點建立在西方經濟學理論基礎上,它從產出的角度認為應將人力資產為企業創造的經濟價值入賬,因為企業在取得、維持、開發人力資產過程中的實際耗費與人力資產為企業創造的實際價值不符,故該方法又稱價值法。按其不同計量模式,價值法又可分為群體價值模式和個人價值模式。
筆者認為,對人力資源資本化可采用成本法。一是由于人力資源成本的數據是以原始記錄為依據,計算人力資源成本可根據發生業務資料直接獲得,更符合會計中的“歷史成本原則”。二是由于這種模式獲得的數據較為客觀,能防止有關人員利用處理方法的主觀性粉飾報表。三是與人力資源價值會計的群體價值模式相比,這種模式能單獨計量人力資源有關的各項成本支出,也便于計算各項成本所帶來的經濟效益,促使企業管理當局和其他報表使用者全面考核投資報酬率。當然,并非所有人力資源的取得、維持、開發過程中的實際耗費都應予以資本化,只有那些受益期超過一年的費用支出才予以資本化,其余的可直接計入當期費用,也可計入待攤費用。這樣就可改變現行會計不論支出性質,一律將人力資源的各項支出計入當期費用的做法,也更符合權責發生制原則、可比性原則和客觀性原則。
三、人力資源會計的核算
基于上述思路,筆者認為對于人力資源投資的核算、人力資源成本的匯集分配、人力資產的攤銷等業務,可設以下基本賬戶核算。
1.“人力資產”賬戶。其性質屬于資產類,總括反映人力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其借方反映人力資產的增加,貸方反映人力資產的減少,余額一般在借方,反映現有人力資產的歷史成本和重置成本。本賬戶可按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及營銷人員等員工類別設置明細賬。
2.“人力資產累計攤銷”賬戶。屬于“人力資產”賬戶的備抵賬戶,反映每期攤銷的人力資產成本。其貸方反映按一定攤銷率計提的人力資產攤銷額,借方反映職工因離職、退休等原因退出企業時應轉銷的原攤銷額,余額一般在貸方,反映現有人力資產的累計攤銷額。本賬戶應按與“人力資產”相對應的明細賬戶設立。
3.“人力資源取得成本”和“人力資源開發成本”賬戶。此兩賬戶屬于成本計算性質的過渡賬戶,用來歸集和分配企業為取得人力資產和開發人力資產而發生的各項支出。其借方反映企業為取得、開發人力資產而發生的招聘費、安家費、培訓費等支出,貸方反映各項支出歸集后應當資本化轉入“人力資產”賬戶及不應當資本化而轉入當期費用的余額,結轉后該兩賬戶無余額。
4.“人力資本”賬戶。該賬戶屬于所有者權益類賬戶,同資本公積賬戶性質相似,用于核算企業從有關方面無償調入職工,無償獲得人力資產時的價值。其貸方反映無償獲得的人力資產的金額,借方反映無償獲得的人力資產離開企業時轉出的金額,期末余額在貸方,反映企業現有的無償獲得的人力資產價值。本賬戶應按與“人力資產”相對應的明細賬戶設立。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4
摘要
從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來看如何有效地激勵員工,成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本文從多側面分析如何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提高對員工的有效激勵。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激勵
從人力資源管理有效性的角度來看,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影響單位的勞動生產率及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如何有效激勵員工,成為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內容,建立和運用有效的激勵機制成為當前人力資源管理的迫切需要。
一、有效激勵機制的作用
激勵可以提高單位的效益。豐田汽車公司采取設立“合理化建設獎”這一辦法一年時間為企業帶來幾百億日元的利潤,相當于公司1年利潤的18%.激勵有利于吸引單位所需人才。有效的激勵,可以在單位內部造就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環境,從而產生對外界人才強烈的吸引力,使組織得到自己所需的優秀人才。激勵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單位文化。良好的單位文化是單位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而其培育,則離不開正反兩方面的強化,通過交替運用獎懲手段,促進追求優異工作等價值觀的形成,塑造良好的單位文化氛圍。
二、影響有效激勵的因素
1.對員工的激勵缺乏針對性。每一個人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不同的人在同一時期需要也不相同。只有在滿足了員工需要的前提下,員工才有可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以實現組織目標。如果單位使用單一的、僵化的激勵方法,勢必會使員工的需要得不到應有的滿足,降低激勵的效果。所以,人員激勵要發現和體現差別。
2.對員工的激勵缺乏公平性。員工工作積極性的高低不僅取決于是否有激勵措施,還取決于激勵的絕對程度和相對程度。員工會不時地把自己的投入和回報與他人的投入和回報作比較,只有當他們感覺到這一比率相當的時候就會產生公平感。公平的激勵機制是實現有效激勵的保證。
3.對員工的激勵缺乏系統性。要使個人真正提高績效達到激勵效果,就不能把員工孤立地提出來,片面地大談激勵,激勵是一個系統,貫穿在人力資源管理各個環節之中,一套有效的激勵機制與單位一系列的相關制度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任何把激勵與其他管理活動相隔離的激勵管理,都不會有好的效果。
4.對員工的激勵缺乏靈活性。員工的需求在變化,單位的內部和外部環境也在變化。在這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應該適當調整激勵機制使之與環境相適應,才能保證激勵的有效性。照搬照抄其他單位的激勵方法,很難取得預期的激勵效果。
5.對員工的激勵缺乏人文性。不應再把人看成是單純的生產要素和經濟人,而應該把人看成是社會人和本單位的主體,應該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培養人,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但當今許多單位的激勵只注重形式與方法,而不關注個人的感覺,不關注個人的情感對工作的影響,不關注作為社會人的需求和目標,單純為了激勵而激勵,因此,激勵的效果往往不夠理想。
6.對員工的激勵目標缺乏明確性。目標設置理論認為,具體的明確的目標比籠統的目標激勵效果好,而且目標的具體性本身就是一種內部激勵因素。而許多單位在對員工的激勵管理中,只是設置籠統的“提高工作積極性”的目標,而缺乏具體的可操作的目標,激勵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三、實現有效激勵的途徑
1.做好激勵的需求分析
需求是激勵工作的出發點和目標,如果沒有需求,我們也就沒有激勵的可能。從理論上說,人的行為都是由需求產生動機,是受到某種激發和誘導而產生的,是“需求——動機——激勵——行為”這一周而復始的過程。當人產生某種需求時,就會調動自身潛能,積極創造條件來實現這種需求。因此,這種需求便成為人們采取某種行動的目的和動機。當單位的領導需要員工實現某種目標和行為時,就必須考慮員工的需求,才能真正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采取激勵措施前應先做好單位和員工的需求分析,發現其主導需求。根據單位的需求,設置激勵的目標;根據員工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投其所需,把組織目標和個人目標相結合,使單位和員工都獲得需求的滿足,實現有效激勵。
2.建立綜合系統激勵機制
(1)建立相互協調的人力資源管理機制,才會使激勵的效果達到最佳。例如,激勵應該以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績效考核為前提,完善合適的薪酬制度作保障;進行科學的工作崗位設計,建立靈活的人員內部流通機制,提升激勵的.有效性;加強溝通,充分授權,通過員工參與管理增強激勵效果;根據組織的發展目標和員工的實際情況,幫助員工制定有效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以激勵員工。
(2)選擇激勵方法應與本單位和員工的現狀相適應。例如,如果單位是扁平的組織結構,晉升的激勵方法就不再適合;強調以團隊為主要作業形式的單位,單獨使用個人激勵的方法也不會有很好的效果。增強激勵的效果還應該把物質激勵與精神激勵相結合、外部激勵與內部激勵相結合、個人激勵與團隊激勵相結合、正激勵與負激勵相結合,充分發揮激勵的協同優勢,增強激勵的效果。
3.使用多途徑的激勵手段
(1)薪酬激勵。薪酬是單位滿足員工生理需求的基本保證,也是員工社會地位的具體體現。許多單位本著實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將員工工資酬勞與勞動成果直接結合起來,意在以工資杠桿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運用此激勵手段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第一是確保組織內部的公平,也就是要做到員工的同工同酬;第二是獎勵優良的工作業績,以達到激勵員工的目的;第三應考慮下列因素:工作危險性、職務高低、年齡與工齡、單位負擔能力及財務狀況、地區與行業間的差異等。
(2)股權激勵。股權激勵的集中體現方式是職工持股計劃。好處是一方面,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單位股東股權結構,也更直接的把職工利益跟單位利益掛鉤,從而密切了職工與單位的關系;另一方面,職工入股,不僅提高了職工參與管理的積極性,而且增加了對管理部門聽取職工意見、加強民主管理的壓力。
(3)智力激勵。智力激勵是指通過一定的方式開發智力資源,提高人的智力效能,增強智力勞動創造的價值,更好地完成群體目標。其主要方式有學習培訓、參與決策,競賽評比等。學習培訓要注意機會均等,否則容易引起職工的消極和不滿情緒。領導者吸引員工參與決策,可以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而且可以提高員工的榮譽感和責任感。通過競賽評比這種形式有效地激發起員工的創造熱情,增強員工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心。
(4)目標激勵。目標激勵是指通過設置適當的目標,鼓舞和激發人的正確的動機和行為,達到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目的。設置目標的時候必須注意設置總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結合,這樣可以有效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5)情感激勵。一是與下屬建立起一種親密友善的情感關系,以情感溝通和情感鼓勵作為手段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二是塑造親和的單位文化氛圍,增強員工的認同感。
4.把握好有效激勵的原則
(1)綜合考慮單位的發展環境。在設置激勵時,管理者既要有戰略眼光,又要從小處著手,也就是說管理者既要考慮激勵方法對社會的影響又要考慮它是否適應了員工的發展需要。
(2)設置激勵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慮到各個崗位,各個層次員工的不同需要,從而制定出詳細的激勵計劃和方法,并顧及到應付各種不確定情況,使單位可以根據出現的臨時情況靈活機動地設置激勵措施。
(3)建立與激勵相應的約束機制。不僅給予獎賞是一種激勵,約束及懲罰也是一種激勵。只有建立激勵與約束的機制,才能從規章制度上保證二者的統一。
(4)注重激勵的投資回報分析。激勵方法有多種,不同的方法成本不相同,管理者應該選擇經濟有效的激勵手段,把握好成本與收益的關系。在考慮人員激勵時,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關系,爭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5
摘要:人力資源是企業可持續發展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轉型升級的關鍵因素。企業發展目標的實現,需要人力資源為支撐。制訂和實施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能保證企業長短期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組織機構的高效運轉。隨著經濟的發展,激烈的市場競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更多的中小企業逐漸重視起人力資源的管理,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中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尚未建立,更多的依賴經驗型和粗放型的管理,與大型企業或者外資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在人力資源規劃與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本文論述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鍵詞: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
1人力資源規劃的重要性認識
在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任何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人力資源支撐。許多中小企業面臨人才流失嚴重、員工源源不斷的跳槽,表象看來是中小企業對員工的福利待遇偏低而留不住人才,歸究深層次的原因是企業沒有準確把握人力資源在企業發展中“第一生產力”和“第一資源”的重要作用,沒有把人力資源規劃作為企業的根本戰略和關鍵環節來抓,人力資源配置存在分散、重復、封閉、低效的現象,顯示出企業在人力資源規劃方面的不足和空白。人力資源規劃的目標是為企業制訂合適的人才策略,加快培養和造就數量充分,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人才隊伍,為企業保持強勁的生命力和競爭力提供有力的人力支持。具體來說其功能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1)滿足企業發展中對人力的需求。企業發展過程是動態的,隨著內外環境的變化,企業的組織結構、生產領域、經營規模等發生變化,企業人力資源的數量、質量和結構也隨之發生變化,例如:退休、辭職、解雇等原因會導致人員數量的減少,企業生產領域的改變會導致人才需求結構發生變化,經營規模的改變會導致人力需求數量和質量發生變化等。企業在積極適應市場的同時,也要分析并采取措施來調整人力資源。人力規劃的基本職能就是預測企業人力供求差異并調整差異,從而滿足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人力供需平衡。
(2)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依據。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其內部結構越來越復雜,管理難度和工作量也日益提升,如果沒有一個周密的人力資源計劃,就不能準確把握企業人力狀況和人力需求,企業在應對面臨的機遇、風險和挑戰時就無所適從。人員的招聘雇用、培訓教育、考評獎懲、員工調整以及人工成本的控制等各方面,如果沒有系統的人力資源規劃統籌安排,企業必然混亂不堪,人力資源規劃的實施能為其提供準確的信息和依據,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遵循的重要工作。
(3)合理控制人力成本。企業運營成本中人力成本占很大比重,員工工資支出是人力成本中最大的支出,而人員分布狀況決定了工資支出總額,企業崗位設置是否健全、普通工人、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比重是否協調、工資標準是否合理、組織機構職是否重復等,在沒有人力資源規劃的情況下,這些人力配置和由此產生的人力成本是否合理都是未知的,有可能造成人浮于事、效率低下、人力成本上升的趨勢。在準確預測企業發展前景的前提下,合理調整各類型員工所占的比重,達到人事相宜,把人工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是人力資源規劃的另一個重要職能。
(4)企業人事決策的基礎。人事決策是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人才培養開發、考核評價、選拔任用、流動配置、健康保健和激勵保障等人事方面的決策難度和重要性并不亞于企業生產經營決策,錯誤的人事決策將會給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客觀、合理的人事決策需要以全面真實的信息為依據,在準確把握企業經營狀況、人力現狀、內外環境變化的前提下,做出正確的人事決策。而有效的人力資源規劃是合理預期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充分了解和收集企業人力基本信息,并將相應的員工晉升、報酬福利、健康保障、培訓教育等人事管理計劃統籌聯系起來,為企業各種人事決策提供依據和基礎。(5)調動員工的積極性。想讓員工積極做事,通俗一點講就是要讓員工看到好處,如果做多做少、做好做差一樣,員工勢必會沒有積極性。通過人力資源規劃向員工展現企業發展戰略和發展目標,讓員工看到自己的發展前景、未來利益,明確工作中能得到什么、工作給他們的生活帶來什么,必定會讓員工繃緊神經,關注工作,從而去積極地努力爭取。
2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普遍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顯,更多的中小企業逐漸重視起人力資源的管理,開展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但由于大部分中小企業中現代企業制度和管理模式尚未建立,更多的依賴經驗型和粗放型的管理,與大型企業或者外資企業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和不足,尤其是在人力資源規劃與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
(1)對人力資源規劃重視不夠。許多中小企業管理者缺乏遠見,不注重長遠謀劃,總覺得規劃這種東西太虛,看不到明確的經濟效益,還要花費大量物力、人力和時間,并不愿意做在他們看來是無意義的事。有些中小企業制訂了人力資源規劃,但各部門并不重視,認為計劃沒有變化快,在執行規劃時,簡單的、見效快的就做一下,見效慢、周期長的就不做,即使執行了也和規劃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規劃成為走過場、搞形式的一紙空文。
(2)人力資源規劃比較簡單。許多中小企業的人力規劃比較簡單,規劃過程較為隨意,流程比較粗糙,其內容大部分是考勤、獎懲、工資福利、工作規則等,事務性工作較多,前瞻性、預測性的內容少,不是一個長遠的人力使用規劃,并沒有從調動員工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角度出發,來規范企業和員工的行為。甚至有些中小企業不考慮自身實際,東拼西湊大中型企業的人力規劃部分內容,與企業自身實際情況脫節,沒有達到與企業發展目標保持相匹配的要求。
(3)人力資源規劃動態性不足。一個企業的發展和人的一生是有些相似的,從雛形到初具規模再到發展完善,其過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伴隨著風風雨雨,隨著問題的出現到解決,在一步步走向成熟,每個階段都有不同的發展瓶頸,人力資源規劃要及時應對企業各階段的特征,適時完善和調整各項策略以滿足人力資源需求。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缺乏動態性,只是靜態地信息收集和設定相關的人事政策,擔心制度規定的變動會成為不穩定因素,力求一勞永逸,保持穩定。(4)人力資源管理機構不健全。大多數中小企業都是傳統管理模式,沒有專職的人力資源機構,其職能大都由企業人事、財務等部門兼管。有些中小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職能弱化,只是填填表格、做些簡單統計等,其配備的多是一般員工或是并沒有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知識的人員,顯而易見,讓非專業的人來從事所謂的“人力資源管理”,做出專業的、與企業發展目標相匹配的人力資源規劃是非常困難的,即使制訂了規劃,也對企業發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5)人力資源規劃缺乏操作性。人力資源規劃的有效實施,要配合規劃要求,制定相關“選、育、用、留”的政策,更好的運用一些戰術策略,達到落實規劃的目的。而在現實中,很多中小企業有規劃,但缺乏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支撐規劃的實施,使規劃缺乏可操作性和可執行性。
3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對策研究
中小企業要加快發展,縮小與同行的差距,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份額,就必須更新觀念,堅持把人力資源管理作為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合理的人力資源活動安排,制訂科學系統的人力資源規劃。現針對中小企業人力資源規劃普遍存在的問題,試論可行對策。
(1)健全人力資源管理機構。中小企業要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積極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提升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要建立一個現代化的人力資源管理機構,明確部門職能、細化工作職責、配備專業人員,充分發揮其在選拔人才、留住人才、發展人才和配置人才等方面的作用。
(2)完善人力資源規劃工作機制。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對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作,面向所有員工,影響到生產、銷售、服務以及整個企業,各部門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是人力資源規劃工作成敗的關鍵。因此必須建立“上下聯動、統籌推進、協作配合”的人力資源工作機制。企業決策層給矛重視和支持,各部門有力支持,員工積極配合,人力資源部門分析、預測、制訂人力資源規劃方案,并支持指導業務部門具體實施。
(3)建立人力資源信息系統。人力資源規劃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需要全方位的了解和掌握企業發展過程中大量的人力資源信息,運用專業的統計工具和方法對原始信息進行系統的分析加工,還需要提煉借鑒人力資源管理的成功經驗,圍繞企業人力現狀和未來預期出現的主要問題,制訂相應的對策措施。可見人力資源規劃工作專業性強、工作量大、涉及面廣,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在編制和調整人力資源規劃時全面、準確、及時獲得相關信息,有效確保人力資源規劃的質量和實施效果。
(4)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從業人員素質水平是保證人力資源規劃有效性的基礎。要緊密結合企業實際,通過培養、引進、激勵等多種措施,努力建設一支業務素質優良、富有創新精神、數量充足、相對穩定、結構合理的人力資源管理隊伍,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同時,優化從業人員工作生活環境,提升從業人員職業地位,拓展從業人員發展空間,從而增強從業人員的歸屬感和職業榮譽感,最大限度地激發從業人員工作活力,推進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發展。
(5)強化人力資源規劃的可操作性。完整的人力資源規劃不但包括規劃的制定,還包括規劃的實施控制。人力資源規劃由頂層的總方向、總目標與底層的具體任務安排構成。人力資源規劃的各項策略要落到實處,必須要制訂具體任務計劃,細化工作任務和工作步驟、明確責任部門和工作職責、設置任務期限和完成時間等,使各部門易于操作和執行。當人力資源規劃在執行中出現偏差時,規劃人員應及時探究導致該偏差的主要原因,協調各部門共同采取糾正措施。同時,要加強人力規劃執行效果的評測,分階段對人力規劃的預期效果和實際執行的反饋結果進行比較、判斷和分析,為下一步人力資源規劃的制定與實施提供及時而有意義的信息。總之,中小企業不但要重視整體戰略規劃,而且要制定與整體戰略相適應的人力資源規劃,加強對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的前瞻性、方向性和預見性功能,制定適宜的選人、用人、育人、激人、留人的人才政策,保證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胡八一.人力資源規劃實務[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xx.
[2]趙曙明.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xx.
[3]曾建權.人力資源管理理論與實務研究[D].天津:天津大學,20xx.
[4]郭佳偉.一個中小企業的戰略管理實踐[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xx.
[5]楊敏.加強規劃、考核、報酬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D].四川:西南財經大學,20xx.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6
解析人力資源會計應用
摘要:隨著現代的科學技術、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人力資源已成社會經濟的核心要素,以人力資源為基礎的人力資源會計向企業提供貨幣性信息和企業員工的管理,在當代社會也越來越重要。但是我國人力資源會計還沒有形成相對完整的成熟理論和實踐體系。本文主要分析了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企業推廣中受到阻礙的幾個重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給出了解決的對策,結合實際指出了人力資源會計未來的發展趨勢,旨在推動人力資源會計在理論上得到進一步完善,促使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能夠得到廣泛應用。
關鍵詞:人力資源會計;計量體系;未來發展
1引言
人力資源會計是為了滿足企業對人力資源方面相關信息的要求。為企業制定正確的經營管理決策提供信息,確定人力資源的權益提供相關的信息。為企業外界提供相關的決策信息。所謂人力資源會計,就是將一定社會組織范圍內人力資源價值體系和成本的計算和報告相關問題作為整合研究的會計,作用就是為了向企業管理人員提供關于人力資源的開發成本、配置情況、最后的評價等貨幣性信息,并能夠參與到企業人才方面的管理工作,從經濟的角度管理勞動者,提高人的工作積極性,讓企業對人力資源的管理能夠正規、高效、科學。但是,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還沒有明確的模式,還缺乏有效的計量手段、可行的操作方法和成熟的實踐模式,人們尤其是領導者對人力資源會計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一般會計的認知上,阻礙了人力資源會計的在企業中發展和實踐應用。本文著重分析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趨勢,找到其中存在的問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給予建議,希望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發展和應用具有可實施的意義。
2人力資源會計在我國實施的困難
2.1關于人力資源會計至今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條文來保障
雖然人力資源會計能夠通過人力資源開發成本,資源配置的分配情況,最后結果的評價等貨幣性信息,也可以參與到企業對員工的管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但是從法律上來說,并不能保障這種非實物的權益。
2.2現有的人力資源會計理論體系缺乏操作性
我國正處于從國外介紹和引進人力資源會計的階段,根據現在國內的企業來看,已經有較為完善會計的體系,沒有相對完善的理論和成熟的規章制度,很難把人力資源會計融入現有會計要素中。強行加入只會引起企業與政府的自身運作。由于人力資源的價值在計量方面有很多的不確定因素,需要人為評估,可靠性,真實性并不高。
2.3企業認可率低,實踐性不高
因為本身企業有自己的經營模式,領導者更注重的是利益,認為只要有過硬的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穩定的市場,就能夠創造利潤,對人力資源會計仍停留在一般會計的認知上,不夠重視。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人力資源會計又怎么會得到更發展空間,科學的決策。
3加強人力資源會計建設的對策
想要更好地與國際接軌,就不能故步自封,那么就要學習國外的研究成果,但是又不能照搬,需要一套符合國內國情的人力資源會計體系。來解決當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的困境。
3.1確立和完善法律法規來保障人力資源會計的實施
想要在我國大力實施人力資源會計的推廣,就要建立規范的法律文獻,更好地去規范各主體之間的權益和責任。對人力資本產權及人力資源所有的權益分配等相關事宜應有明確的法律界定,確保企業與勞動者直接都能獲得到利息的雙贏,這樣才能得到人們的認可。
3.2完善人力資源會計核算體系
要在傳統會計的理論基礎上,真正科學地權衡出人力資源會計對企業能夠帶來的競爭優勢和未來所能夠創造出的經濟利益角度,計量和確認人力資源,建立完善的、可以得到廣泛應用的人力資源的會計計量模式,確立人力資源會計的報告與核算模式,但是人力資源會計對人力資源資本的計量、核算隨意性較大,專家對使用哪種計量體系一直爭議不下,所以短時間內無法做到應用和解決問題。人力資源又不同于其他的物質資源,其中的人事、內容和使用的方法都比較復雜,想要靠財務報表顯示人力資源會計相關信息無法讓信息的使用者相信、滿足和使用。同時還要附加人力資產以投資和未來需要投資的成本報告,能夠得到整體收益的情況是否理想,分析出投資目標能否到達預期效果等;人力資源變動情況及結構報告反映出人力資源的變動情況和結構,這就決定人力資源投資的方向,使資源結構趨于合理化;關于人力資源的報告能夠反映出人員以及資源的使用情況,讓決策者方便快捷地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人力資源的使用率。而且需要通過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有效規范人力資源會計的處理程序,建立起真正科學、完善的人力資源會計核算體系。
3.3提高企業對人力資源會計的認識
隨著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對人力資源會計的理念會得到越來越多的人認可,理論體系也會得到完善。但是目前人力資源會計還處在從國外研究中探索創新的階段,一方面迫切需要有實際的經驗基礎,讓人力資源會計在原有會計理論與方法上不斷地提煉,磨合成新的理論體系,再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出適合本單位的人力資源會計制度。另一方面可以選擇一部分人員素質較高、對新知識接收能力強、勇于創新的單位作為試點,比如人力資源高度集中、素質較高的大型企業和高等院校等,遵循著實踐出真知的理念,通過以點覆面的方式,為全國范圍內實施人力資源會計做出準備,漸進式地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應用,反過來以實踐結果和過程來進一步促進人力資源會計理論的推廣和實施。
參考文獻
[1]黃誠.我國人力資源會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xx(18).
[2]胡正枚,蔣俊,謝鵬.目前我國人力資源會計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xx(3).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7
1、淺談員工績效管理
2、關于構建人力資本激勵和約束機制的探討
3、淺談企業績效評估與員工激勵
4、論職務晉升的激勵作用與公正原則
5、企業績效評估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6、如何進行有效的激勵
7、人際沖突對于銷售團隊績效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8、淺析我國企業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9、保險業人力資本的激勵與監督機制
10、溝通在績效管理中的體現研究
11、基于工作績效的雇員流動機制研究
12、工作績效評估中的信度問題研究
13、知識型員工激勵問題研究
14、信息不對稱與績效評價研究
15、績效管理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探析
16、論績效管理中的溝通問題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8
人力資源信息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管理理論的更新,從最初的薪資計算系統,經人事管理系統,到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其外延和內涵不斷擴大,它通過集中式的數據庫、自動處理信息、外協以及服務共享等功能,逐漸成為企業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重要手段。
河南能源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河南能源”)是一家國有特大型能源化工集團,目前擁有職工20余萬人,分布在河南、新疆、上海等十幾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家。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河南能源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面臨著職工人數眾多,流動頻繁、分布地域廣、結構復雜的嚴峻局面。因此,推動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引入人力資源信息化管理模式已是必然的趨勢。
為保障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的成功,河南能源在充分學習吸收其他企業信息化建設先進做法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適合大型企業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實施做法和保障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一、提高企業職工信息化管理意識
人力資源信息化不僅使人力資源管理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企業管理理念的更新。河南能源從信息化建設之初就極其重視對領導干部及員工的培訓工作,多次聘請外部專家到集團各單位進行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和企業信息化理論的巡回授課,組織相關人員到集團外信息化標桿單位參觀學習,并將信息化管理列入企業文化的宣傳核心內容,對集團所有員工進行宣傳和推廣,統一思想,更新員工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管理理念,從上到下營造出人力資源信息化的學習和實踐氛圍。
二、完善項目管理制度,組建項目管理機構
河南能源高度重視信息化的建設工作,把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工作列入集團發展計劃。一方面制定下發一系列制度文件,從組織、人員、考核、培訓、需求、時間、質量等方面完善項目管理內容,從制度上保證了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的規范化、科學化。另一方面建立了多層級人力資源信息化項目管理組織。在集團層面成立了由集團“一把手”為組長,組織、人力資源、財務、發展規劃等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人力資源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建設實施的組織和協調工作。下設辦公室,成員由相關部門抽調的人事、薪資、信息技術等專業人員組成,負責包括需求調研、計劃制定、方案修訂、進度控制、數據分析(數據有效性檢查)等專項內容。所屬各級單位設立專職人力資源信息系統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用戶管理、信息完善、數據安全等日常維護工作。
三、構建人力資源信息規范化體系
為實現集團公司對人力資源信息的統一、集中管理,河南能源建立了人力資源信息規范化建設領導組,抽調專家骨干,劃分為組織及職務體系、崗位體系、人員基本信息體系、人力資源管理業務流程、系統信息審核五個專項小組,負責不同的規范工作,分不同板塊行業開展信息規范工作,構建人力資源信息規范化體系。
一是制定了統一的《人力資源信息標準》,涵蓋組織機構、職務體系和崗位體系等信息,為集中管理和統計分析奠定了基礎;二是制定了《人力資源信息系統人員基本信息填寫規范及要求》,對256項人員信息的釋義、填寫內容、填寫格式等都制定統一的標準;三是制定了《人力資源管理標準和流程》,涵蓋人事變動、人事合同、人員招聘、培訓管理等內容,對各項人力資源管理流程進行了統一和優化。
四、簡化數據報表,提升系統應用價值
統計報表則是對信息數據挖掘分析的有效途徑和工具。為簡化報表的制作難度,河南能源對固定格式統計表、花名冊統計表、制式統計表等常用報表,采取了“簡化”+“固化”的方法,按照本單位內部經營決策、行政主管單位統計、集團公司管理需要等用途分類,將各單位征集的報表綜合簡化為212張常用報表,內置固化在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報表工具中,改變了以往一事一表的混亂局面,避免了統計數據不準的現象發生。
五、培訓和組建信息化建設隊伍
為了提高業務人員的操作技能,河南能源抽調業務骨干組建了培訓講師團,采用多渠道、分層次、有重點的培訓方式,由過去以照本宣科為主的被動式授課改為以案例為主的互動式授課模式,加強了講師與學員間的經驗交流;并且通過建立完善的培訓考核機制,充分調動業務人員學習系統操作技能和問題解決能力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效的提升了培訓質量和培訓效果,培養出一支既熟悉人力資源管理業務,又掌握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六、堅持建設以需求為導向
河南能源在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以需求為導向,“以用促建”,明確人力資源部門和業務人員是人力資源信息系統建設的驅動主體。通過定期會議、通訊平臺、聯機文檔等多種形式來加強業務專家和系統開發人員之間的緊密協作,共同協商解決信息化實施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同時保證信息系統在需求分析、程序開發、應用測試等建設階段做到以滿足用戶需求為主要目的,避免盲目追求技術的新奇。使系統功能的適用性得到提高,降低了軟件建設風險。
七、推動信息系統在企業中深入應用
為加速推廣人力資源管理信息系統的應用,河南能源一方面規范項目考核制度。從人員信息、薪酬管理、合同管理、軟件應用四個方面著手,涵蓋數據完善、單據流轉、操作技能等指標,制定并下發考核標準和細則;另一方面則加大獎懲力度。依據項目實施計劃,按照計劃節點對項目推廣的工作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驗收,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推廣任務的單位給予獎勵;對因工作失誤造成信息失真或導致推行工作滯后的責任人,將根據情節分別進行處罰或處分。
實踐證明,人力資源信息化的成功建設首先取決于企業領導者信息化管理理念正確的認知和接受,才能夠促使企業內部對信息化建設進行全面支持和資源保障,保證信息化建設的順利進行。這對于企業管理者來講是一個挑戰。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9
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
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
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
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現實的指導意義或推動作用,一項毫無意義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達再完善,也將沒有絲毫價值。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選題。
首先,要從現實的弊端中選題,學習了專業知識,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和理論上,還要下一番功夫,理論聯系實際,用已掌握的專業知識,去尋找和解決工作實踐中急待解決的問題。其次,要從尋找科學研究的空白處和邊緣領域中選題,科學研究還有許多沒有被開墾的處女地,還有許多缺陷和空白,這些都需要填補。
應考者應有獨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識去思索,去發現,去研究。最后,要從尋找前人研究的不足處和錯誤處選題,在前人已提出來的研究課題中,許多雖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還有待于豐富、完整和發展,這種補充性或糾正性的研究課題,也是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的。
第二、要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切實可行的課題。畢業論文的寫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不但要有考生個人的見解和主張,同時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客觀條件。
由于考生個人的主觀、客觀條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選題時,還應結合自己的特長、興趣及所具備的客觀條件來選題。具體地說,考生可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綜合考慮。
首先,要有充足的資料來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缺少資料的情況下,是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的。
選擇一個具有豐富資料來源的課題,對課題深入研究與開展很有幫助。其次,要有濃厚的研究興趣,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課題,可以激發自己研究的熱情,調動自己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能夠以專心、細心、恒心和耐心的積極心態去完成。
最后,要能結合發揮自己的業務專長,每個考生無論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業務專長,選擇那些能結合自己工作、發揮自己業務專長的課題,對順利完成課題的研究大有益處。建議你去中國高教論文網看下范文畢業論文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本科專業應考者完成本科階段學業的最后一個環節,它是應考者的總結性獨立作業,目的在于總結學習專業的成果,培養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從文體而言,它也是對某一專業領域的現實問題或理論問題進行科學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義的論說文。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可以分兩個步驟,即選擇課題和研究課題。
首先是選擇課題。選題是論文撰寫成敗的關鍵。
因為,選題是畢業論文撰寫的第一步,它實際上就是確定“寫什么”的問題,亦即確定科學研究的方向。如果“寫什么”不明確,“怎么寫”就無從談起。
教育部自學考試辦公室有關對畢業論文選題的途徑和要求是“為鼓勵理論與工作實踐結合,應考者可結合本單位或本人從事的工作提出論文題目,報主考學校審查同意后確立。也可由主考學校公布論文題目,由應考者選擇。
畢業論文的總體要求應與普通全日制高等學校相一致,做到通過論文寫作和答辯考核,檢驗應考者綜合運用專業知識的能力”。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選擇課題,還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課題中選擇課題,都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切實可行的課題。
選好課題是畢業論文成功的一半。第一、要堅持選擇有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的課題。
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動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因此,畢業論文的選題,必須緊密結合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以促進科學事業發展和解決現實存在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選題要符合科學研究的正確方向,要具有新穎性,有創新、有理論價值和。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0
淺談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
一、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特點
人力資源管理是指企業的一系列人力資源制度以及相應的管理活動。即企業運用現代管理方法,對人力資源的獲取(選人)、開發(育人)、保持(留人)和利用(用人)等方面所進行的一系列活動,最終達到實現企業發展目標的一種管理行為。中小企業由于具有組織結構簡單、管理層級少、決策較快、員工數量小等特點,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方面具有與大企業不同的特點。
1.中小企業的用人機制比較靈活。
產權明確可以說是中小企業所共有的特點,這一特點決定著中小企業在管理決策方面擁有較大的獨立性,政府的介入作用對其影響不大。這就使得中小企業具有靈活的用人機制,在用人標準、教育培訓、薪酬福利等方面均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來制定和調整。如中小企業可以通過為員工提供一些職位上的優待或者管理方面的權力來吸引高素質人才的加入。同時,相較于大企業,中小企業在工作環境和工作時間上可以給予員工一定的自由度和空間,個人才能也更容易得到展示和認可。
2.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的流動性大。
中小企業人才流動的頻率一般比大企業高,人才流失的可能性也較大企業大。通常來講,中小企業不論是工作壓力還是強度都高于大企業,尤其是一些關鍵性崗位的管理人才以及技術人才常常要進行超負荷的加班,如若薪酬待遇或者個人發展機會達不到他們的心理預期,這部分核心員工就很容易發生離職。而這部分人的流出,帶走的商業機密和客戶將給企業造成直接損失,另外還會增加企業人力資源的再獲取成本,不利于工作的持續開展和在職員工的穩定性。所以,中小企業的管理者既要認識到人才的合理流動是正常的,不必對此恐慌,也要努力提升對核心員工的管理和激勵力度,防止人才流失對企業造成太大損失。
3.“適才”是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關鍵。
所謂適才,即合適的人才,簡單地說就是最符合企業需求的人才。中小企業不可能像大型企業那樣對人才的選拔和儲備投入大量的財力、人力和時間,中小企業需要的是能迅速勝任當前工作崗位、且認同企業文化,同時能在團隊運作下與人合作、忠誠工作的員工。因此,中小企業在選人用人上應避免不切實際、盲目追求天才,只有遵循“適才適所”法則才能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
二、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很大一部分中小企業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卻忽略對管理效益的提升,特別是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第一,一些中小企業還未形成完整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甚至有的尚未設立專門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和管理人員;第二,很多中小企業只考慮短期收益,對人力資源管理沒有長遠規劃;第三,中小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上投入甚微,且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建設方面經驗不足。
2.人員招聘機制不健全。
人才的招聘和選拔是人力資源管理的第一環節,是順利實施其他各個環節的基礎和保障。大部分中小企業并未制訂詳細的招聘計劃,常常通過現招現用的形式,在招聘渠道上也多只是在當地的人才市場上進行選拔,且使用的招聘方法也只是簡單的面試。這極大地限制中小企業吸納更多更優秀的人才,也不利于企業對人才的全面考察。
3.員工培訓體系不完善。
大多數中小企業還未形成與企業發展戰略相適應的系統性、持續性的培訓體系。盡管中小企業同樣重視員工的培訓,但介于企業規模、培訓經費、培訓場所和培訓時間等因素的限制,培訓方式多只是師徒之間的“傳幫帶”,培訓內容則多是對產品本身的培訓。企業對人才的培養沒有一個長期的規劃,對員工的職業發展缺乏必要的指導,員工上班一段日子后,在公司中找不到個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機會,就很容易產生離職的想法。
4.缺乏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
缺乏明確的獎懲標準,賞罰不夠分明是我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企業要想謀發展,合理有效的激勵機制至關重要。中小企業普遍還沒有形成科學、嚴格的績效考核制度,再加上勞資關系中存在的不平等、不公正情況,中小企業主在薪酬激勵方面常常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這些因素往往會導致分配上的不公平,使員工產生心理失衡和不滿情緒,繼而影響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5.企業核心文化建設滯后。
企業文化不僅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更是增加員工凝聚力,提升企業生產力效益的無形資產,每一個企業都應有適合自身發展的企業文化。然而,現實情況卻是我國大部分中小企業都忽略了企業文化的建設的重要性,再加上管理人員水平以及資金的限制,中小企業無法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將企業文化建設納入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導致企業文化所應具有的導向作用、約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勵作用和協調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三、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構建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具有豐富的內容,并已經逐漸進入到管理的各個環節,在很多大型企業中已經形成了一套科學嚴格的制度和體系,并通過計算機進行網絡化管理,為企業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但鑒于中小企業的規模、發展階段以及人、財、物的投入情況,建立復雜的標準化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既沒有必要也不經濟。因此,借鑒國內外有關中小企業的研究,針對我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構建適合我國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圖
圖1中陰影部分是人力資源管理對企業的貢獻(績效),這是企業進行一切管理活動的核心。為了提高績效,必須分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即招聘體系、培訓體系和激勵機制。同時,中小企業還應建立以勞資雙贏為載體的企業文化體系。
1.建立以績效為中心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高績效和高成長是中小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高風險和高淘汰率又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市場危機。中小企業時刻為生存和發展而奮力拼搏,稍有差錯,企業就會面臨市場淘汰。因此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模式的設計應堅持以績效為核心。首先,所有的人力資源管理政策和舉措都要以提高企業績效為著眼點,同時還應具備與企業發展目標相匹配的高度靈活性。其次,人力資源管理自身就應該強調效率,節省成本。因此要盡可能減少管理層級,縮減管理機構,精減管理人員,規范管理職能。再次,對企業員工的管理也應進行績效管理,圍繞績效來設立招聘體系、培訓體系和激勵機制。
2.建立適合自身需要的人員招聘體系。
企業要發展,就需要吸引更多高素質人員的加入,但就現階段而言,中小企業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力較小。因此,建立適合自身需要的人員招聘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HR經理首先應組織各部門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崗位設置,再根據所需崗位先內部招聘、然后社會招聘、最后獵頭招聘的原則,以校園招聘為主,其他招聘為輔,運用筆試、面試、職業測評和集體面試相結合的形式,按照看學歷更看能力、看資歷更看業績的選拔標準來為本企業招聘到最適合的人才。另一方面,在重視新員工選拔的同時,還應鼓勵老員工進行適當的輪崗以及合理的流動,發掘員工才能,真正做到“適才適所”,優化企業人員配置。
3.建立以持續性、差別化為前提的培訓體系。
培訓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動力源,是員工成長的“充電器”。中小企業的培訓工作要避免目光短淺,著眼長遠效益,加大投入,分類分層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建立起持續性、差別化的企業人才培訓體系。對高層管理人員既要有管理知識的提升又要進行技術知識的培訓,對專業技術人員則以技術知識更新為主,對普通員工開展基本技能培訓等,使企業所有員工都處于一個持續成長的狀態。通過培訓不僅可以提升員工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造力和潛能,提高企業運營效率,使企業直接受益。同時,從企業未來發展的角度看,教育和培訓跟上了,人才就具有了連續性和忠誠度,企業凝聚力也會大大增強。
4.建立以科學考核為基礎的激勵機制。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在缺乏有效激勵的情況下,人的潛力僅能發揮20%~30%,但在良好的環境下,可達到80%~90%。缺乏有效的激勵和淘汰機制是中小企業普遍面臨的一個問題。因此,必須建立科學有效的績效管理,使“能者上、庸者讓、無能者下”,最大程度地提高企業績效水平,促進企業健康發展。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要提升績效管理和激勵的力度,堅持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自我評價與他人評價相結合,個體收入與公司收益相結合,加強以結果為導向,重視對過程的控制,慢慢提高績效工資在個人薪酬中所占的比重,全面考慮對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激勵。
5.建立以勞資雙贏為載體的企業文化。
企業的發展與企業文化的提升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擁有強勢文化的企業才能擁有持續健康的發展。優秀的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軟”的制度環境,在激勵員工的作用上往往比高薪和嚴管更加有效。中小企業實現文化和人力資源管理的融合,需要以勞資雙贏為著眼點,將企業文化建設貫穿到人力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首先,將企業文化融入新員工招聘中,讓應聘者充分了解企業文化,認同企業文化,有利于企業節約人力資源管理的溝通協調成本;其次,將企業文化貫穿于培訓工作中,無論是職業培訓,還是文體活動、游戲、比賽等非職業培訓,為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使企業文化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員工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形成共同的文化導向,增強企業凝聚力;最后,將企業文化作為考核指標,納入對員工的考核激勵中,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企業內部形成親密團結的工作氛圍,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共同努力。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1
過度流失是不正常,應找出原因,有所改善。采取措施把人才留住,這才是關鍵。
人才為什么會流失?某紙箱廠培養出的一線技術操作工,一年下來走掉三分之一,成為“人才培訓基地”。人才的流失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待遇;二是關心,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物質與精神。
當兩方面有一個未滿足人才就會流走,這是現實。企業不能只怪員工不對,也要看看自己哪些方面沒做好。
只有辨證的看問題,才能找到問題的根源。一個新進員沒有操作技術也不存在人才流失,但是一旦成為技術骨干,企業應立即提高相應的待遇。
如企業仍抱著你是我培養的,應該好好為我千活,一副不聞不問的態度,對他們缺少關心。一有機會,人才自然就會流失。
到時再挽留,為時已晚。通常人才流走,第一原因是有更好的待遇,或有更好的發展空間。
如企業缺少人文關懷,人性化管理,上層管理人員與一線操作人員缺少溝通、了解,久而久之,操作人員會產生情緒,一有機會也會流失。怎樣留住人才?獎罰激勵紙箱企業的一線操作技術人員,大多是企業自己花費精力培養出來,流失出去是非常可惜的,如此企業必須有獎罰激勵措施——應該獎多罰少。
本人曾到一家印刷企業參觀學習。該企業創業18年以來,幾乎沒有員工流失,每個員工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工作,這與該企業有一套完善的員工福利、獎罰制度激勵措施是分不開的:較好的薪資待遇、人性化管理、一人多面手、有較高的勞動生產率,使得員工多勞多得。
公司個人都得益。較好的薪資待遇對于那些在關鍵崗位的技術骨干,應給予較好的薪資待遇,因為企業的產品和質量,往往出自這些員工的手中。
認真負責,有著良好的技術人員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利潤空間。企業的廢品、浪費減少遠大于給予員工的薪資。
企業不能只看表面而忽視了內在。一定的高投入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培育企業文化企業不光只重視生產,還應培育企業文化,進行文體活動,獎勵先進個人、集體。組織員工外出游玩、聚會,增加企業的向心力;對員工在福利方面多關心;員工有難,應給予關心照顧。
將心比心,員工自然會回報給企業,企業、個人共同發展,如此企業不但不會人才流失,還會吸引人才進來。留住人才的辦法很多,關鍵看企業是否真心想留,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沒有實際行動,人才是很難留住。
這要從源頭抓起,從人員的招聘就要考慮,要考核人員的品質和素質,從長遠考慮人員的培訓。技術骨千要階梯式培養,要盡可能做到人人都是骨干當然企業會花很多精力。
但企業必須明白,市場競爭最后的結果是人才的競爭。不要員工在廠時認為是員工,當員工流失時才認為是才。
只有把所有員工認為是才是寶,企業才會興旺發達,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目前許多企業工作重點,放在開發客戶,產品價格競爭當中,關注企業外部環境較多,對企業內部設備硬件方面投資也較多,但對人力資源投資較少,有時會忽略,沒有把人當作資源來投資,缺少企業戰略發展思想。
企業應同等或首要發展人才戰略,制定相關的激勵制度,創造人才發展的空間讓每個員工都成為人才。有所投才有所報,這樣紙箱企業才能走出人才流失的困境。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2
隨著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成了核心,已經在企業間形成一種默契的共識,而作為企業文化建設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出發點和基石,它不僅能幫助企業,在“以人為本”的戰略文化理念中細化和分層管理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同時也能使企業文化在激勵員工氛圍和團隊精神上,增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的提高。
一、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概述
企業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企業對在各級工作崗位上的員工進行有計劃、有秩序的管理活動的總和。管理的目的是“人盡其才”,在各個崗位發揮各級員工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其創造力、發揮其最大功效。在企業,這樣的管理方式包括企業員工的日常培訓、考勤管理、業績管理、職位管理、賞罰管理等,以提升企業員工的自我約束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外在內在能力、集體協作能力等,最終達到優化企業資源配置的作用,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根據20xx年內地四大上市企業的半年報數據,四大上市企業的保險代理人數量已經超過230萬人。這更加要求企業進行人力資源管理的創新發展,以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創新進行人力資源管理,成為企業乃至全國企業必須考慮的問題。
二、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當前面臨的主要不足
(一)重視性不足
當前,已經有許多企業認識到企業人才的重要性,但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卻沒有足夠重視。這突出反映在,人力資源管理重點不在人,而在于事。人力資源管理并不能完全做到以人為本,而是圍繞具體事務來做。拘泥于具體的事務,容易造成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不能從整體入手,不能從大局入手,不能和企業的其他管理有機結合起來,不能直接對企業的推動起到發展作用。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性不足,還體現在人力資源管理層的思想不重視上。企業中人員占比最大的是基層的一線員工,保險業務的增長也主要靠這些員工,可以說這是企業的基礎力量。但是對這些基層員工的管理,有時會出現跟不上其他管理的現象。有的企業下屬分公司對于基層員工的培訓提升方面做得較少,對人員的引進范圍也較為寬泛,除了金融保險類人員之外,其他專業的人員也占了較大比例,熟悉保險業務的人員不多,懂得經營和管理的人才更少,這也是這些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層不愿意投入于此的重要原因。
(二)人力資源管理發展與企業整體發展相脫節
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應作為企業整體發展的重要一環,負責企業長遠發展的具體執行。可以說,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整體發展應該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企業的人力資源規劃應針對企業長遠規劃,制定相應的方案,形成相應的體系,在探尋企業發展和人員自身發展的契合基礎上,同步開展實施。近年來,雖然國內企業也逐步認識到了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大型企業也將“人事部”更名為“人力資源管理部”,但所負責的具體職能并沒有太大區別,依然是“新瓶裝舊酒”,依然被動地處理人事工作,沒有主動規劃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有的企業也相應制定了“MBA計劃”“人才工程戰略”“干部培養戰略”等,但總的來說,這些人力資源管理發展措施,并沒有站在認真分析國內外保險業發展的趨勢和環境上,更沒有針對性地對其發展潛能進行研究開發,不是真正根據企業的發展方向有的放矢地進行發展。
(三)企業內部人力資源制度機制不健全
當前一些企業包括企業,還不同程度的存在裙帶關系、任人唯親等現象,在崗位、職位分配上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和行為。同時,對于企業現有人力資源的激勵機制,還主要集中于薪酬激勵上,而較少考慮其自我價值實現的激勵機制。具體在中資企業,剛入職的年輕員工對于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超過對工資薪酬的需求,更渴望體現個人能力和個人認可程度,渴望有更高的職位來施展才華。但企業中存在的“論資排輩”“一把手意志”等現象又制約了這些需求,這對于新進人才的培養和發展,對于整個企業的人力資源發展極為不利。
三、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創新發展策略
(一)制定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戰略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要真正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這也是企業整體管理理念的重要內容。只有真正認識到人才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才能在戰略高度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人力資源管理雖然由具體的各項事務性工作組成,但其最終目的應該是激發員工的潛力,發揮其最大的能力,體現其最大的價值。具體到企業而言,隨著保險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外資保險公司也開始進入我國市場,這對于中資保險公司而言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雙方的人才爭奪更加激烈,中資保險公司除了要積極引進人才外,還要從內部挖潛。一是要樹立員工的國際化市場化意識,鼓勵員工睜開眼睛看世界,了解外資企業的先進管理經驗,并將其本土化改造后應用于自身公司。二是要加強對新入職員工的針對性培訓,企業所招聘的新員工大多數是高校應屆畢業生,工作經驗較為欠缺,企業培訓應側重于讓其盡快熟悉企業環境,融入企業文化,并給予其犯錯的機會與空間,幫助其盡快成長。
(二)將人力資源管理和企業整體發展戰略緊密結合
未來,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多體現在人才之間的競爭上。因此,在企業的各項發展戰略中,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應擺在首位。圍繞人才的發展與培養,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突出“事為人服務”的理念,推進企業整體的人力資源管理。在保險公司,也要從源頭開始進行人力資源管理。企業要朝著哪個方向發展,就招聘那些方向的人才,就培訓那些方向的內容,就培養那些方向的員工,就重用那些方向的員工。
(三)以人為本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機制
只有擁有完善的制度,執行才有據可依。建立健全完善的、先進的用人機制和激勵機制,要橫縱聯合。縱向來看,讓新入職員工看到發展空間和發展機會,滿足其個人價值的實現可能,讓老員工看到晉升空間和途徑,激發其更加努力為企業做出貢獻。橫向來看,在工資薪酬上拉開差距,鼓勵多勞多得,有能力者得,在組織關系上任人唯賢,有能者居上。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機制,會更加吸引新員工,發展老員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四)積極改進互聯網人力資源
引進培養方式。隨著國家層面“互聯網+”戰略的發展,互聯網企業如今在也保險業得到了蓬勃發展。作為目前較為新穎的企業形式,互聯網保險公司更要注重跨界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和儲備。無論是公司內部挖掘還是外部招聘,都要選擇對互聯網營銷較為了解的精英人才,特別是擁有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樣本分析的能力以及對于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的采集和應用能力的精英人才。另外,現有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無保險代理人的要從保險服務方面注重引進和重點培養,這樣才能充分利用,實現利益最大化。
(五)創新人才選拔制度,發展管理潛力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持,在留住企業現有人才的同時,還應及時的加強人力資源的儲備。尤其是在人才選拔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崗位發展的需要,針對性的進行人才選拔,并在整個人才選拔過程中對其實施全方位的考核,同時制定具有激勵和約束的措施,對企業的人才選拔制度進行完善。要切實加強與高校之間的合作,定點培養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所需的人才,并將其與企業的實際需要進行針對性的培訓和優化。在高校和企業的合作下,不斷夯實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實力,為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同時也為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提升注入強大的動力。
四、結語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靈魂。新時期更要加強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才能使企業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3
論文關鍵詞:激勵,人力資源管理,重要性,措施
論文摘要:人力資源管理,是保證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業內競爭的日漸激烈,加強企業內部人員管理工作,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保證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效率,是促進企業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就激勵機制以及人力資源管理展開分析和論述,指出了激勵機制對人力資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合理的改善措施,希望對于企業發展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人力資源管理,是現代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良好的人力資源工作,能夠對企業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進行系統性的分析和評估,做好積極的崗位調整和人員調動,是實現員工個人能力的的充分發揮,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增長。激勵機制,是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注意的問題,激勵機制的合理應用,能夠有效改善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是提高企業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必須加強對激勵機制的重視和應用,保證企業相關工作的順利開展。
一、激勵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激勵機制,是企業為達到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所指定的相關管理制度,激勵機制,是企業動力機制同制約機制相互作用下的矛盾體。激勵,是本著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向對員工的行為進行有效的刺激,以達到提高員工積極性的目的;機制,則是一種硬性的管理指標,對員工的相關行為進行規定和約束,保證員工的實際工作效果。激勵機制,將兩者進行結合,既要保證員工的正常工作,又必須在員工實際工作效果的基礎,不斷挖掘員工潛力,提升員工的工作效率,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持續增長。
對于企業來說,員工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主要內容,調整員工的工作態度,保證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是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工作,因此,加強激勵機制的有效建立,將是人力資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關鍵內容。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間的競爭日漸激烈,提升員工工作效率和工作積極性,是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目前,企業對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日漸加強,對激勵機制的認識也不斷深刻。加強對良好激勵機制的應用,能夠有效消除員工的不良工作情緒,解決員工生產力同員工所得的矛盾,激發員工的創新力和創造力,將員工個人目標同企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為企業創造更高價值。
二、目前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問題分析
(一)過度重視物質激勵
物質激勵,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對員工實施物質激勵,使員工能夠得到直接好處,從而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但是,就目前我國多數企業來說,過度重視物質激勵,反而導致了激勵效果的低下。首先,企業物質激勵的尺度和標準沒有制定完善,沒有從員工的角度出發,使得過度的物質激勵效果適得其反,大大影響到員工的工作效率;部分企業重視平均主義,對組織進行物質激勵,分配的過于均衡,導致工作效率較高的員工反而失去工作積極性,使得物質激勵投入越來越大,但效果則越來越不明顯。
(二)缺乏對員工的需求分析
企業員工隊伍的組成比較復雜,人員年齡、人際交往、個人發展方向以及期望薪酬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異,因此,單一的激勵機制并不符合現代企業發展要求,使得激勵效果明顯不足。企業在進行激勵制度制定時,首先要深入剖析員工的組成和員工的心理,了解員工的需求。比如,年輕員工自主意識較強,渴望事業的發展,希望獲得良好的發展平臺;大齡員工事家庭穩定,渴望較高的收入,改善生活質量,重視福利待遇,因此,在進行激勵制度制定時,必須要針對不同人群實行不同的激勵,促進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
(三)精神激勵匱乏
企業在重視物質激勵的同時,也需要關注精神激勵,兩者的有效結合,將使得激勵機制的效果更加明顯。成就感對于員工來說同樣渴望,部分員工在企業經營過程中,往往并不重視物質激勵,更需要得到肯定和認可,以保證自信心的養成,如果企業缺乏精神激勵,對于這類員工的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同時,企業往往重視眼前的激勵,并不重視長遠的激勵,使得物質獎勵過于頻繁,使得員工出現麻木情緒,導致激勵效果大打折扣。
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分析,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 首先,企業應該從實際出發,加強對企業員工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完善的激勵制度,提高激勵機制的實際效果。對于企業來說,企業員工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單一的激勵制度并不能夠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同員工間的交流和溝通,做以深入的調查和分析,以制定全面的激勵制度。比如,對年輕員工來說,對工作條件和發展空間存在較高要求,企業應該加強對年輕人員相對應的獎勵,激勵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像是改善工作條件,進行崗位的提升和管理工作的賦予,使年輕員工得到有效刺激;對于年長的員工,應該著重進行物質激勵,提高員工收入,使員工生活條件得到一定改善,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
(二)加強物質激勵同精神激勵的有效結合
精神激勵對于員工的成長和發展有是非常必要的,對于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也有著較大的作用,企業在重視物質激勵的同時,也應該開展一定的精神激勵工作。比如,對于工作效率較高,且對企業有著突出貢獻的員工,應該予以獎金的發放,使員工獲得一定的物質獎勵,同時,企業也應該召開表彰大會,對員工的相關工作行為和工作態度進行充分的肯定,并做好相關的宣傳工作,提高員工的個人形象,對于其他企業員工來說,也能夠獲得良好的榜樣和模范,激勵自己提高工作效率,促進自身的全面成長。
四、總結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激勵制度的有效制定和應用,能夠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改善員工工作態度。因此,在企業運行過程中,必須要加強激勵機制的引入,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林梅玲.激勵機制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運用[J].現代經濟信息,20xx;1 [2]梁開民.淺談激勵機制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J].山東社會科學,20xx;S2) [3]吉蘇濱.試論建立人才激勵機制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J].新遠見,20xx;1 [4]李靜.激勵及其在現代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旅游縱覽(行業版),20xx;11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4
淺析雙因素理論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有效運用
一、雙因素理論的基本內容
雙因素理論是1959年由美國管理理論學家、心理學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傳統理論認為,滿意的對立面就是不滿意,但雙因素理論認為,滿意的對立面并不是不滿意,而是沒有感到滿意,不滿意的對立面也不是滿意,而是沒有感到不滿意。該理論認為每個人在他的特定生活環境中,有很多因素都能夠影響到人的行為,主要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兩種。保健因素主要包括薪金、管理方式、地位、安全、工作環境、人際關系等,這些因素與工作環境和條件有關。相對而言,保健因素多是工作中的消極因素和外在因素,而且與具體的工作內容是密切相關的。激勵因素主要包括成就、賞識、晉升、工作本身、發展前途、責任等,這些因素涉及了對工作的積極感情,又和工作本身的內容有關,因此能夠提高人們自身的工作積極性,并且增加人們的滿意程度。
二、雙因素理論的運用方法和原則
雙因素理論的核心理念是:只有激勵因素才能夠給人們帶來滿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們的不滿,但不會帶來滿意感,因此,正確認定和分析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才是重點。雙因素理論運用于人力資源管理,首先在于對存在的各因素進行質的分析與劃分,明確或創造出保健與激勵因素兩部分;其次,再進行量的分析與劃分,既保障保健因素的基本滿足程度,又盡量地加大激勵因素的成分,從而最終由此最大程度激發員工工作的積極主動性。
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的本質區別在于平等和公平的區別,凡是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對的就是平等,而與其工作、職責、目標緊密統一的,必須按工作成就或成績分層次、分等級享有、承受與面對的則就是公平。只要是平等的一定是保健的,所以必須給予其基本的滿足,但是永遠無法實現完全滿足;反之,只要是公正的就一定是激勵的,所以即使員工不主動要求,但其卻仍然具有巨大的激勵性。
三、基于雙因素理論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對策
(一)薪資分配制度要合理
員工在工作中的勞動報酬與勞動價值的直接體現就薪資,同時薪資也是企業確保員工積極工作的基本前提。對收入水平感到不滿意是導致員工離職的最主要原因,要減少員工流失,尤其是優秀人才的流失,這就要求要建立合理的薪資分配制度,切實的提高員工的福利待遇,從而減少員工流失。
(二)競爭和評價機制要完善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對于員工工作的評價,應當是全面的、系統的,評價標準應該包括員工的道德修養、工作表現、業務水平等多個方面。合理的使用如“末位淘汰制”等競爭機制進行相應的激勵,對那些工作能力表現突出的員工進行相應的獎勵,讓員工之間在工作中形成競爭狀態,這樣能從根本上取解決消極怠工或者出工不出力等情況的出現。建立公平的評價機制,對表現良好的員工要切實給予相應的獎勵,使員工充分體會到自我價值實現所帶來的滿足感。企業在獎勵、評優等方面要建立公平合理、科學完善的制度,并在實施的過程中確保制度實施的徹底性和權威性,使員工對企業的制度和評價心服口服,做到成不驕敗不餒,同時要建立多層次、多角度的競爭機制,讓每一位員工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三)工作安排要到位
對于多數員共而言,特別是那些知識性員工和高層管理職員來說,工作內容也是促進其工作的有效激勵方式,工作內容是否具有挑戰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著員工的工作熱情。
(四)員工的成就感要激發
在給員工制定工作目標和任務量時,目標的難度和任務量的多少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在目標制定時,可以把一個大的目標細分到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在對員工進行評價時,主要依據其每一項工作完成的情況進行評價。這樣員工就會在每完成一項具體工作的基礎上,產生成就感和對下一項工作的積極性。也可以通過不同形式、不同類型的業務競賽和活動,使盡量多的員工從不同角度發現自己的優勢,顯現個人能力。
(五)員工的成長要關注
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中,應當定期或不定期的有計劃、有目的的派遣有發展潛力的員工進行外出學習和進修,不斷加深和拓寬他們的專業知識領域,提升他們的技術技能水平,對那些在科研和開發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人員,要在評優晉升、人事調動、外出進修等方面給予優先或重獎,以激勵和滿足他們對自身成功的追求。
四、結語
綜上所述,雙因素理論強調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的共同作用,保健因素是基礎,激勵因素是關鍵,二者是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作為一個好的管理者,只有正確看待保健因素和激勵因素的不同作用,合理應用激勵手段,才能更好地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充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發揮員工的最大工作潛能,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管理的科學化和有效性。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 15
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的核心思想是支持企業長遠發展,一個著眼長遠的企業必須從全新的角度,以系統、全局的眼光來理解人力資源管理,這就是我們提出的"大人力資源觀"。在它指導下如何建立個性化的人力資源系統?
一、戰略性人力資源管理
企業遠景是組織對自我角色的長期定位:想做到什么?想成為什么?這可以說是企業存在的根本目的。我們認為,這是為企業"價值"進行定義的依據所在。傳統的衡量指標只關注短期財務價值,而企業的主要活動應該為達到未來目標而增值。
戰略目標是由人來實現的,人力資源在宏觀層次的貢獻就是確定企業員工共同持有或認同的核心價值觀,引導和塑造員工的行為,最終指向業績目標。價值觀是企業家、創業者作出的對人和組織的基本假設;而傳遞給公司員工進而影響員工行為的過程,就是企業文化的建設。文化是核心價值觀的擴展和具體化闡釋,它使核心價值觀貫徹到員工的行為中,并由此產生或影響公司的管理理念、原則及人力資源指導思想。文化的價值在于融合硬的組織結構與軟的人力資源,整合組織資源,使之成為一個整體服務于企業戰略目標。
實現戰略目標,必須明確企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它回答的是:為達到戰略目標,企業必須聚焦于哪些方面?這應該是我們評價企業現有活動是否有價值的根本標準。但更重要的是這些因素怎么衡量,也就是以什么標準評價績效的問題,這是績效管理體系的關鍵。關鍵績效指標(KPI)體系是已為許多著名的成功企業實踐證明為行之有效的途徑,是具體的人力資源操作系統與企業戰略相銜接的橋梁。
我們認為,成功的企業是那些有著明確的戰略目標,而又能穩步推動戰略實現,在過程中業績不斷提升的企業。全面的人力資源策略對這樣的企業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把模糊、抽象的戰略、使命(通過績效管理體系)分解、實化到當前的工作中,使現在的行為指向現在及將來的業績,使企業的各項活動不會因為一時的眼前利益而偏離或損害長期的關鍵成功因素。
譬如,在某些行業,短期銷售額并不是市場地位的決定因素,長期來看,更重要的或許是良好的信譽和品牌價值。那么,一個達到了優秀的銷售業績,但卻沒有努力培養客戶關系的銷售經理在績效考核中應該獲得很高的評價嗎?短期內只關注表面結果可能沒有大的影響,但若全體員工都一直朝這個方向走,很快公司就會發現原先設定的戰略目標(比如市場領先)流于形式。因此,現在的績效管理體系就必須包括那些與短期業績沒有直接聯系,但對長期成功至關重要的評價因素,這正是我們強調的大人力資源系統區別于"小"人力資源的關鍵所在。
企業組織架構應基于核心業務流程,即從價值鏈的角度考慮組織設置。
二、人力資源管理平臺
由戰略、組織、文化到具體的各人力資源操作系統,必須經過一個普適性的技術分析過程,我們稱之為"人力資源管理平臺"。它的主要內容是對職位、工作、人三者關系的分析,包括職位對公司的價值(存在的目的),如何衡量(分解的關鍵績效指標),以及對任職人的素質要求。
分析的結果--職位族平臺體系,是建立招聘、培訓、考核、報酬等人力資源操作系統的共同依據。之所以稱之為平臺,是因為其分析結果是基本穩定的,各操作系統可以根據組織變動進行調整,但所依托的基本平臺卻不會輕易改變。我們認為,人力資源系統支持戰略,應該是相對穩定的。如果某個企業的人力資源工作(如職位說明)經常需要進行大規模調整,那么癥結一定出在缺乏平臺思想上。
三、人力資源操作系統
最后一個層次是具體的招聘、培訓、績效、報酬等操作系統(政策、制度、程序),它們是企業人力資源策略的具體實現途徑。因為建立在同一個平臺上,所以各操作系統不是相互獨立,而是緊密聯系的整體。作為流程的最后一個環節,它們都體現和融合了戰略、文化的要求。
四、建立系統的工作流程
以上這幾個層次體現了建立完整的人力資源系統的工作流程。公司遠景、戰略是輸入端,各操作系統是輸出端,操作系統的執行保證流程的實現。這一流程對企業的意義在于,一是推動企業長期戰略實現,二是促進企業近期經營業績提升,而業績提升又是以推動戰略實現為方向的。這也是大人力資源系統為企業貢獻的價值所在。正因為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戰略、文化、價值觀,所以人力資源系統是個性化的。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01-10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提綱03-24
人力資源專業的畢業論文04-01
人力資源畢業論文致謝02-02
人力資源管理畢業論文03-30
人力資源管理的畢業論文03-31
人力資源本科畢業論文06-13
公共就業人力資源專業畢業論文04-02
人力資源管理自考畢業論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