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與健康論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一篇什么樣的論文才能稱為優秀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體育與健康論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體育與健康論文1
體育課是實踐類課程,學生通過情景變化來表現出感情變化;學生通過參與游戲情節表現出成功的喜悅和失敗的苦惱;學生通過角色扮演來顯示他們的個性特征。不論這種角色是小學低年級游戲“老鷹捉小雞”中的老鷹、母雞、小雞,還是中年級“老狼、老狼幾點了”中的老狼、小羊。這種角色變化就是未來生活的演習,更是在體育課堂上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最佳時機,對學生人格的形成和心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一、挖掘教材,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小學體育學科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心理健康因素,例如基本體操、隊列練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和動作思維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制力和堅韌性,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自我表現和群體合作的意識等;游戲活動更是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廣闊天地,它能使學生充分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加深對同伴的情感,增強交往與合作。例如教學“各種方式的起跑”時,根據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的天性,我以《老鷹和小雞》的故事導入課堂,讓學生認真聽故事,了解故事中發生的問題,使學生親身加入到故事情景中,參與《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扮演好老鷹、小雞、母雞的角色。通過游戲,強調學生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同心協力,力爭第一,培養學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和合作精神。再如參與“我是木頭人”游戲讓學生目視前方、一動不動,堅持1分鐘訓練等有效手段,培養學生嚴格的組織紀律性和雅俗的學習態度,從而改變或改善學生的體育態度,養成良好的體育習慣,使學生喜歡上體育課,愛上體育課。
二、營造寬松的課堂教學環境,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
1、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個體發展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悉心培養學生對教師的敬愛與信任之情。教師首先要增強民主寬松的意識,允許學生就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發表自己的見解,課堂教學中的各種行為規范應盡可能地爭取學生的認同后再執行。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放開膽子敢表真情,敢吐真言。因此,開學初一般我會采用師生商量式制定學期教學活動:如“我們都喜歡體育課,新學期我們對體育課充滿了美好的憧憬,希望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和本領。所以,讓我們共同努力,使體育課變得更加充實、更有趣好不好?”這種信任學生的方式,創設寬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說出心中的話,使課堂真正服務于學生的需求。
2、教師以激勵性評價為主,關注學生的發展
實踐證明: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氣氛、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熱情,都同老師的評價方式有關。評價是老師的責任,也是老師的權利,說出一句話,遞出一個眼神,做出一個動作,對于我們來說都是很容易的事。但是在這之前,也應該想一想這些可能引發的后果是什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做到全面觀察,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同時注意評價的發展性。
(1)教師語言激勵。教師對學生的激勵,通常是運用激勵性語言進行的,教師的語言是學生興奮和沉悶的調和劑。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正確、恰當。尤其在學生完成某一個動作時,教師應多用激勵性語言進行評價。比如“動作完成的很規范!”、“你是怎樣做到的,能給我們展示一下嗎?”、“從你掌握動作的情況,我確信你認真聽課了!”“動作做得非常完美!”、“你是一個有運動天賦的孩子!”、“你的想法很獨特充滿創意!”等等;如果學生動作不正確或不夠好時,教師不能責備,諷刺學生,而是以表揚的形式表達批評的意見:“動作做得比以前好多了,繼續努力!”、“再努力一下更漂亮了!”、“不信再試試”、“簡單的事情要重復著做才能學到真正的本領,繼續加油!”等,在指出問題的同時,維護了學生的自尊心,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也樂意接受教師的教誨,認真地把動作做好。而等到他把動作一旦學會,他的學習積極性就會更加高漲,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2)教師體態激勵。教師對學生的激勵也可以運用體態語言。如在學生學練過程中給予贊許的目光、理解的表情,對學生點點頭、豎起大拇指、拍拍學生的肩膀等給予肯定的暗示,都有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所以,體育課堂教學中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最佳策略之一,教師要關心和愛護學生,從引導入手,要盡量給他們創造和提供成功的機會,使他們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快感,增添勇氣、增強信心,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體育與健康論文2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競爭也日益激烈,大學生所面對的種種壓力越來越多,這些都對大學生的心理現狀產生了巨大影響。如今,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日漸突出,有的甚至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據有關統計,近年來我國有多達30%的大學生存在心理障礙,在休學退學的總人數中有近一半的學生因心理疾病無法正常學習。一些大學生無法正確地認識社會,被諸如拜金主義、個人主義等不良社會風氣所侵蝕,他們畸形的價值觀使得自身沾染上不良風氣,容易與他人產生沖突,受到他人的排斥;還有些大學生沒有人生規劃和生活目標,加之自控能力差,容易產生諸如沉迷網絡等依賴癥狀,導致無法完成學業。由此可見,我們必須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1.1、國家政策對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肯定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對高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在體育教學中做到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并重;在整個學校教育中提高體育衛生教育的地位,切實發揮其作用。因此,政策的支持使得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大大增強。與此同時,高校的體育新課程標準也有了新變化,標準依據課程學習內容和目標劃分出了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這五個領域。其中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力著重強調了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這也為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增強可行性。
1.2、體育教學對促進心理健康的多樣積極價值
實際上,經過中外學者的研究發現,體育活動確實對心理健康起到潛在的積極作用。而我們知道,體育教學具有眾多特點,其動態的教學活動、實踐性的身體活動、立體的人際交往、復雜的心理操作和復合式的心理體驗都使體育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具有獨特的優勢,它能夠改善學生心理狀態,糾正心理缺陷,提高心理素質,預防心理疾病等。體育教學能夠強身健體,使身體的鍛煉帶動心理的防護。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老師通過傳授體育知識、技能來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而在傳授過程中,也能使學生體會到情感上的愉悅。體育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為學生提供了強健身心的方法和技巧,這就促使學生優化個人的身體素質。而精神上的健康與否和身體狀況是高度相關的,學生健康的`身體為其心理健康提供了良好的基礎,而其身體素質的提高使得體育運動能夠更好地發揮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作用,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體育教學能夠調整情緒,緩解心理壓力,起到預防作用。很多研究都已經明確表示,體育鍛煉在減輕、緩解甚至是治療某些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上有著重要作用,它能夠合理宣泄不良情緒。而體育教學活動中的趣味教學內容就能轉移參與教學的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宣泄出自己的不良情緒,體驗到體育運動的快樂。而且,情緒某種程度上能準確反映出心理健康狀況,而長期糟糕的情緒也許就是心理問題的可能傾向。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所表現的外在行為、表情動作,都可能反映了學生的情緒和心理狀態。因此,關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不正常反映,可以及早發現學生的心理問題,從而幫助學生及時治愈。體育教學能夠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不斷完善自我。雖然“自我”是一個心理學領域的概念,但是“自我”指的是個人對自己的整體評價,包括身體、觀念和情感等方面。并且,身體和心理密切相關,對“自我”身體的良好認識會促進精神“自我”的正確認識。研究證明,優秀的身體有利于情緒的穩定、個人的自尊自信和性格的發展,而且自我意識還可以通過力量訓練來增強。因此,體育教學中豐富的運動實踐能夠在增強學生身體層面的“自我”認識外,增強對“自我”的綜合認識。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通過自己的主觀評價和他人的評價,能夠獲得綜合全面的感受,從而更好地認識自我、完善自我。一些大學生由于各種原因,缺乏有效的人際互動,甚至出現人際交往障礙,并且嚴重缺乏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這些都導致了孤僻、自閉、抑郁等種種心理問題的產生,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成長發展。這些問題在體育教學中能夠得到緩解。體育教學中組織的團體性活動,能使團隊中的學生面對面交流互動,增進了學生的人際交往,而且促使大學生敞開心扉,消除孤獨感,增強集體歸屬感。內心的堅強是不懼風雨的根本原因,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升能夠提高學生克服困難與挫折的能力,從而增強社會適應力。
2、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途徑
那么我們要如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呢?這需要整個體育教學體系的多方面配合。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長期堅持的恒心,還需要有深入人心的觀念,需要將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融入到體育教學中,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深入貫徹身心共育的教學理念
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即在體育教學中有機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樹立起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共同教育發展的理念。理念指導實踐,高校只有樹立了先進的教學理念,才能實施更加有效的教學實踐。因此,高校要明確心理健康教育在體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設計體育教學時充分考慮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實施,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具體來說,高校可以在課程設置、課時安排上對心理健康教育進行傾斜,同時,還可以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和過程時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中的心理教育作用。高校的教學研究往往引領著整個教育領域的新風尚,既然體育教學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價值毋庸置疑,那么高校的教學研究就可以側重這個新方向,在此新領域中做出更好的研究成果,創新體育課程設置和體育教學方案,從而引領更多學校發展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2.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技能培訓
要增強對教師的培訓。教師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因此對教師的培訓提升不可或缺。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有著直接的互動,教師在與學生的面對面接觸中更能真實具體地發現學生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師更需要在體育教學中掌握積極引導學生、敏銳發現問題、正確尋找癥結的方法和技巧。并且,教師作為體育教學中的指導者,需要為學生們的不良情緒提供科學的疏導方式,改善學生的消極心理傾向,通過指導學生的體育鍛煉、身體調養、心情調節等,幫助學生擺脫心理困境。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技能的儲備是心理健康教育得以在體育教學中順利有效開展的基本條件,所以,加強教師在心理健康教育上的知識和技能,是高校體育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途徑。
2.3、加強體育教學個性化、多樣化
要以學生為本,從學生的主體角度豐富發展體育教學形式,通過各種教學工具和方法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心理狀況復雜且個體性極強,年齡、性別、成長環境和成長經歷等因素都影響著人的心理狀況。大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個體的差異性很大,其心理特征也各不相同。因此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應該注重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科學組織體育教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有重點有全面,不僅要全面關注全體學生的心理健康,還要著重關注心理狀況不佳的學生,對他們進行重點輔導,幫助學生戰勝心理問題。同時,根據不同的學生情況,設計豐富的具有心理教育作用的體育活動十分重要。這不僅做到了體育教學的個性化,還增強了體育教學的多樣性。例如,通過慢跑、太極等持久運動調節容易產生焦慮心理的學生;通過激烈的競技比賽增強學生的心理素質;通過接力、拔河等團體項目提高學生的集體歸屬感榮譽感和團體意識。
體育與健康論文3
1 國外研究現狀
美國加州于20xx 年頒布了中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其中學部分的課程內容包括運動技術和運動知識、自我表現和個人發展、社會發展兩個學習領域。自我表現和個人發展:1. 展示充滿活力的身體活動風格,理解身體活動能為娛樂、競爭和自我展現提供機會,2. 顯示出運動活動中負責任的個人行為;社會發展:1. 在運動活動中表現出負責的社會行為,并理解尊重所有人的重要性,2. 理解歷史和文化與比賽、運動、游戲和舞蹈之間的內在聯系[7]。
新西蘭中小學健康與體育課程標準于1999 年頒布,將體育與健康課程合設,取代了原有的健康教育課程。這一合設的課程,通過個人健康與身體發展、個人健康與他人的關系、運動概念與體能、健康的社區與環境四個主題,為學生如何學習健康與體育知識指明了方向。具體的說,心理健康:即學生將有機會理解和體驗身體、心理、情感、社會、精神等健康;性特征教育:即學生應考慮性特征的身體、社會、心理、情緒、精神等因素如何影響他們的健康[8]。
日本文部省于1999 年頒布了中小學保健體育教學大綱。大綱將中學保健體育課程分為體育和保健兩個學習領域身體練習懂得身心機能發展和心理健康的有關知識[11]。
俄羅斯新的綜合體育教學大綱認為體育教育的目的是“ 在完善身體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發展運動能力為主的體育教學大綱目標是有針對性地全面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其形成性教學大綱強調學生優化心理過程和個性特征, 強調個體需求的權威性。教育學生懂得體育健身的基本原理, 通過自覺調節身體活動, 發展和完善個體的心理和身體素質[8]。
2、國內研究現狀
從新課程改革到陽光體育運動,已經經歷了四個年頭,在高中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只停留在點的層面上。根據需要,筆者查閱了大量的中國學術期刊和相關文件資料,通過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關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內容:1999年6月頒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為我國的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決定》在闡述學校體育工作時指出“ 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 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 學校教學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切實加強體育工作”[10]。體育教育中的素質教育, 就是要求體育教師在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同時,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發揮體育修身養性的功能, 并在體育教學活動中加以拓展, 滲透以認知、情感、意志、個性和心理適應教育,其目的在于開發學生心智潛能, 幫助學生排除心理障礙、消除心理困擾, 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張鑫在20xx年8月《現代教育科學》第4 期《論中學體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中說:健康的身體需要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寓于健康的身體[11]。
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體育教學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體育鍛煉既是身體活動,又是心理活動和社會活動,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身體健康,而且體育鍛煉的實踐性、進展性、競爭性、廣闊性、系統性和集體性等特點決定了體育鍛煉對人的心理發展起著特殊的作用。
翟俊輝在碩士論文《長春市中小學體育新課程實施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中指出:基礎教育是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基礎工程,中小學階段更是人才成長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身體素質的最佳發展敏感期和重要心理素質的形成期,在這些素質的培養過程中,體育教育的作用將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它具有其它學科所無法比擬的優勢[12]。
臧德喜在碩士論文《中小學體育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其實踐策略的研究》中談到:心理健康作為21世紀人才的基本素質,其意義與價值已日益深入人心。學校具有為社會培養人才和發展人才的全面素質的雙重職能,維護和增進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學校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在學校教育中,體育在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體育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多方面促進作用尚停留在一般認識階段,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基于人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著緊密的內在聯系,學校應重視體育對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的促進作用[13]。
綜上所述,國外早在1999年就已經在體育課程中融入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社會適應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與國外相比,雖然國內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晚了一些,但是在黨和政府“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把目光投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上,積極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一系列的方法和對策來挖掘體育教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作用;關于中學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國內外很多,但是,大部分都停留在心理方面,少數的涉及到了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方面,高中階段,這類的探討和研究更少。從現實的角度來看,高中生所面臨的壓力和心理負荷之大,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怎樣對他們進行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使他們能更好的適應現代快節奏、大壓力的社會生活,培養他們適應社會生活要求的個人行為和社會行為,是我們現在素質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關系到社會未來人才的培養和發展、關系到整個民族的未來和發展的大事。在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越來越重,通過體育教學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特別是社會適應能力,已逐漸成為人們思考的問題。鑒于以上這些事實和理論依據,筆者提出了本課題的研究,期望通過本研究得到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和社會適應能力培養方面有價值的經驗和理論知識,以便為鄭州市和其他同類地區提供參考。
體育與健康論文4
體育作為中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以下是本文對中學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高度重視準備活動,堅持健康第一原則
無論是體育課、運動會,還是課外體育活動,都有可能會出現受傷的情況,這既會損害學生的身體,也會對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產生影響,還可能使其他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懼怕的心理。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始終把“健康第一”這一原則放在首要位置,合理設置教學內容和練習要求,既要保證運動量的適度,又要使學生得到鍛煉。另外,為了防止學生受傷,教師應高度重視課前準備活動,讓學生做好活動前的熱身,以適應慢慢增加的運動強度。
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加強學生的.學法指導
在學習運動技能時,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傳統的學法與自主探究合作式學習結合起來,以期取得好的效果。以足球教學中正腳背射門這一技術為例,教師先不要講解和示范該動作,只是給學生設定一個目標:看誰射球有力且準確,再展開分組練習。學生自己練習時,為了實現該目標,他們會反復練習,尋找最佳的方法。教師還要鼓勵學生之間一起探討和交流,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的辦法。像如何站位支撐腳,找準擊球點等,最后教師再進行精講和示范,讓學生能夠清晰地認識該技術動作,再加上自身感悟,學生不再感到乏味無趣,相反變得愿意學習,養成科學健康的學習習慣,有效促進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鼓勵學生相互交往,科學培養個性心理
活動和交往是學生個性健康得以發展的必經途徑。學生在體育活動中進行接觸和交往,彼此間展開競爭與互相幫助,可以有效促進學生良好群體意識的養成,消除憂郁、驕縱、孤僻等負面心理傾向,養成寬容、大度、互助的正向心理。體育教師評價學生的表現時態度要積極,因為它直接關系著能否形成健康而有凝聚力的集體。假如教師對某一學生長期從態度上進行排斥,忽視其能力,對他的動作表現視而不見,甚至經常性加以處罰,時間一久,他也會被學生集體所排斥。因此,在公共活動場所,教師要對每一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多進行鼓勵和表揚,肯定和認可他們的表現。
總之,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我們廣大體育教師要轉變理念、創新教學方法,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途徑,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效率。
體育與健康論文5
摘 要:當前中職體育與健康課上,要使女生“動起來”非常困難,運動參與高度疲弱。這是因為漠視了中職女生的特定需求,使之產生了行動抵觸。教學如果不能實現眾多女生的運動參與,就不可能促進她們的健康,也就無法全面實現本課程的價值。就如何針對中職女生的特定需求,運用“簡化、淡化、美化”的教學措施,化解女生的行動抵觸,激勵她們輕松愉悅地“動起來”,從而實現運動參與,體現“健康第一”。
關鍵詞:中職女生;“三化”;運動參與
一、中職女生當前運動參與現狀
當前中職體育與健康課上,男生大多能夠積極參與各種身體練習,而女生要使她們“動起來”,卻要頗費一番周折。她們常常使用游擊戰術,只要教師略有分身,就立刻“暫停”,或是干脆坐下“開吹”。
雖然體育教師想了一些辦法,可還是感到一種無形的抵抗。令人感傷的畫面,“讓你練,你為什么偷懶”“叫你動起來,你為什么躲起來”“再不動,就加跑”等,不時出現。
二、現狀分析
為什么當前的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難以實現女生們運動參與?
1.心理上
這個階段的女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特別在意別人的評價。尤其在遇到新、難、累的身體練習時,更是膽怯緊張,生怕引來別人的嘲笑和貶低。再加上冬天怕冷,夏天怕曬黑、怕出汗,因此比較難動。
2.生理上
中職女生正處于青春期的后期,伴隨著皮下脂肪的增多,力量素質的發展卻相對遲滯。特別是臂部、腰腹部與骨盆肌群的肌力更弱,導致她們畏懼動作幅度較大和力量型的身體練習。
3.教學內容方面
沒有考慮到性別差異,給予區別對待,沒能做到對女生群體的“有需供給”。其結果,就是女生“動不起來”,課上行動的日趨抵觸。
三、理論學習
法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盧梭說:“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體育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主動迎合學生的需求,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等產生認可,才會主動參與,才能“樂學”,才會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有機整合體育與健康教育兩門學科的內容、方法、原理,以促進學生體質與健康發展為主要目標的`綜合類課程。身體練習是課的核心;運動參與是第一教學目標;教學策略的采用,必須有益實現男、女生的運動參與。
四、教學措施變革
那么怎樣才能使中職女生“動起來”,實現運動參與呢?
1.“淡化”措施,易于參與
在技術教學時,針對女生群體采用“淡化”措施,不強調運動技術的系統性、完整性和規范性,轉化畏懼心理,降低練習難度,克服學習的枯燥,使女生能夠輕松參加,體驗各項運動的魅力。如,田徑類的快速跑教學,我重點運用“淡化”措施。采用自由結合成小團體展開分組接力競賽的形式。用人文與情景,淡化惱人的技術學習,減輕個人運動負荷,鼓勵人際交往。女生對這種有情感內涵的身體練習不反感,普遍能夠積極投入。
2.“簡化”措施,促進參與
在運動項目的練習時,針對女生群體采用“簡化”措施,從女生的興奮點入手教學,同時簡化運動項目的一些規則,給女生充分發揮的空間。
如,球類項目的教學,我則采用了“簡化”措施。首先從女生最感興趣的投籃技術環節入手,當她們每投入一球而得分時,臉上就會展露成功的喜悅。在組織分隊小競賽時,故意忽略“走步”“兩次運球”等非侵害性規則的判罰,使她們把這項運動能夠玩起來。比賽中女生你爭我奪,興趣盎然,往往到下課時,她們還欲罷不能。
3.“美化”措施,刺激參與
針對女生的強烈求美心理,在健康教育專題的學習以及日常教學中,我刻意使用“美化”措施。用國際體壇美少女莎拉波娃和中國跳水美女郭晶晶的健美,與普通女子因缺乏鍛煉而顯臃腫的身形進行比對,使她們明白“只有運動,才能健康;只有健康,才是最美麗”,引導她們轉變“運動會變粗、變丑”和“靠不吃飯減肥”的錯誤觀念。之后,課堂上就很難再見到她們悄悄偷懶的背影。即使遇到例假,她們也會選擇在運動場上散步,這其實也是一種方式的鍛煉。
通過以上策略,任教班級女生在身體練習時,由過去的“怕、讓、拖”,變成了現在的“愛、爭、樂”。教學實效明顯提升,連續兩學期獲得本校“教學質量考評優質獎”。這是全校師生共同評價的結果,其說服力與含金量均較高!
健康是人們生活、學習、工作所必備的最基本素質。今天的中職生,明天將是社會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健康,直接關系著社會的發展。“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學校是一幕幕教育情感劇的發生地,而女生就是劇中的女主角。中職體育教師更需全力關注她們,激勵每個女主角快樂渡過每一節體育與健康課,使運動參與之花盛開,才能取得最大的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2]陳莉。論情感在職業教育基礎課教學的運用。新華教育導刊,20xx(05)。
[3]全光德。培養中職學校女生體育課的積極性。金田,20xx(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
體育與健康論文6
【摘要】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健康范疇中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其能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和學習。本研究就對中職體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作進一步的探討分析。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育;心理健康
中職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與社會和企業的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中職學校需要培養的學生,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素養,還需要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能,這樣才能滿足企業以及社會的發展需求。中職體育教育是一門較為重要的學科,其能使學生的體能得到增強。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中職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體育教育中滲透心里健康教育,促進學生得到健康成長,本研究就對其作進一步的分析。
一、進行民主體育教學平臺的構建
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進行民主教學平臺的設置,以此來進行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因為人是一種較為感性的具有豐富情感的動物,所以能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對對方的感受有真切的體會,能體會到別人對自己的好,之后自己也會對別人好,這樣的道理在教育中也一樣適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放下自身高高在上的架子,對待每位學生都應該報以公平、公正的態度,不嫌棄后進生,也不偏愛優等生,在處理問題的時候也應該放下感情色彩,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以及不良情緒之后,如果學生不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教師也不及時幫助學生尋找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所以,教師應該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關系,對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差距要給予足夠的尊重,使學生之間的差距得到彌補,進而促進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的構建。
二、積極開展能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體育活動
為了能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有效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該結合當代科學技術,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采用多媒體設施開展有效的教學,對體育教學的作用有一個正確且全面的`體會。在體育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多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向學生對當地的文化發展史進行講解,讓學生的文化常識得到豐富。這樣一來,學生不僅能增長知識,還能使自身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這是一種能將課堂教學模式突破的教學方式,其能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能使學生的體育教學理解能力得到增強,進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比如,中職體育教師可以采取課內外交替的方式來開展體育教學活動。在課內可以為學生講解一些與心理健康相關的知識,然后在下一次課上,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名勝古跡等,然后鼓勵學生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課余時間積極參與戶外活動。教師也要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與學生一起開展活動,以此來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這是一種將學習和生活相結合的教學模式,能將抽象的心理教學具體化,使學生能更好的學習以及健康的成長。
三、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余體育活動
教師應該組織學生進行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可以在課外開展一些和體育相關的比賽活動,使學生的參與性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多媒體視頻中看到的體育活動,在上課的時候能通過這些活動開展熱身運動,并且能在體育課程中進行體育項目的拓展,以此來幫助學生尋找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使學生參與體驗課程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使學生對自我的認識得到提升,并且增強自信心。在新時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突破口頭上傳授知識的方法,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設施,采取圖文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相關教學。比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增加一些籃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團體性活動。像乒乓球運動,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采取男女混合雙打或者單打的形式來開展活動,以比賽的形式選出累計分數最高的小組。通過這種活動,能使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得到增強,還能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到增強,并且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還能使自身的體育技能得到增強,在通過嘗試參與各種運動之后,還能將自己的興趣所在發掘出來,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有較大的促進作用。
四、總結
在中職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教師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學習和發展情況,采取課內外教學相結合的方法,對教學模式進行完善,使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提升,讓學生能對自己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實現中職體育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葉帆.論中職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文存閱刊,20xx,(8):67.
[2]曹雯丹.論中職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xx,(14):22.
[3]廖忠軍.淺談中職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拳擊與格斗,20xx,(24):29.
[4]韓軍.論中職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J].未來英才,20xx,(1):230.
體育與健康論文7
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曾經說過:生命在于運動。體育鍛煉對于人體健康起著重要的作用。體育鍛煉不但能夠增強體質,促使人的心理健康發展,而且能夠可提高人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實現生理,心理,社會交往的三重健康。因此,體育與健康密不可分。
一、體育鍛煉可促進身體健康,是人體充分發揮自身機能。
骨骼的生長發育需要不斷地吸收營養物質,體育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和增加對骨骼的血液供應,同時,體育鍛煉中的各種動作,也具有促進骨骼生長的良好刺激作用。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會使肌肉體積增大、肌肉中脂肪減少、肌肉毛細血管增多等等,使身體顯得豐滿而結實。體育鍛煉能促進體內組織細胞對糖的攝取和利用能力,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儲存。體育鍛煉還能改善機體對糖代謝的調節能力。如在長期體育鍛煉的影響下,胰高血糖素分泌表現對運動的適應,既是在同樣強度的運動情況下,胰高血糖素分泌量減少,其意義是推遲肝糖原的排空,從而推遲衰竭的到來,增加人體持續運動的時間
適當體育鍛煉對維持和增強人體活動具有重要意義,人長期從事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并具有延年益壽的功效。
同時,體育鍛煉可促使大腦清醒,提高學習效率。體育運動能增加大腦的供血,改善大腦血糖和氧的供應,促進腦細胞的新陳代謝,提高大腦皮質的活動能力。提高神經活動的興奮性、靈敏性和反應性,提高對某些植物神經和臟器活動的自控能力。
二、體育鍛煉可促使人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調節人的情緒,提高人的精神。
體育鍛煉,無論是有組織地或個人單獨地進行,對培養和鍛煉良好的意識品質有著積極的作用。堅持經常鍛煉,需要具有自覺性和自制力。長期從事體育鍛煉的人都有體會,如果沒有克服困難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不可能堅持長久的。在體育鍛煉中,需要完成一定的身體練習和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如果沒有自覺性和堅持性及果斷性,是不可能做到的。
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個性培養,陶冶情操。體育運動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種種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礙,培養其勇敢、果斷、吃苦耐勞等優良品質。體育運動可調節人的一些不健康的情緒和心理如:消沉、沮喪、緊張等。體育競賽運動,特別是一些團體運動,它要求團結協作、誠實、守紀、力爭上游、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作風。
體育鍛煉對心理的發展(如增強信心,建立良好的環境,培養穩定的情緒,培養獨立和出事果斷的能力,提高智力發展等)有巨大的推動作用。相反,不積極的從事體育活動不良情緒的不到徹底宣泄,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
良好的情緒主要是指整個心理狀態的穩定和平衡,這種狀態有利于保持和促進整個有機體的穩定。從事體育鍛煉,可以調劑情緒,并在中樞神經系統支配下,對有機體內部的各個方面的關系進行相應的調整和平衡,這對情緒和精神也會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對愛好體育的人,這種作用更為顯著。
三、體育鍛煉可提高人適應社會的能力,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
體育鍛煉是一種社會活動,人們在體育運動過程中,不僅能夠鍛煉身體,而且在各種鍛煉活動中可以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一個人要符合社會的要求,取得社會成員的資格,就必須學會接受適當的社會角色,而各種體育運動的場合,則有機會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角色和做什么,怎么做的社會意義,為他們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此外,體育競技中的許多團體項目,如籃球、排球、足球等已廣泛地得以普及,人們在投身于這些運動強身健體的同時,學會了如何恰當地處理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如何融入集體之中,與他人溝通及合作,并在其中強化了個人的組織性和紀律性。
同時,體育運動使人們相聚在運動場上,進行平等,友好和諧的練習和比賽,使人們相互之間產生親切感,尤其集體競賽項目,可以使直接參與者及間接參與者結識更多的朋友,將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友好。
體育與健康論文8
摘要:基于體育與健康視角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教學需結合實際培養體育與健康的意識、加強體能訓練教學增強學生健康體魄、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等措施加強學生對體育的正確認識,為促進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提供有利依據。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視角下;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
本文從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促進學生心理健康、增強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等三方面闡述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并提出了體育與健康視角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為加強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意識,提高學生自主學習體育能力。
1體育與健康的關系
健康包括身體健康狀態、心理素質健康狀態及社會適應能力等三方面,通過體育鍛煉加強身體素質,使身心豁達,同時還能夠培養人們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因此體育與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學生的體質,在體育鍛煉中通過拉伸身體的各個器官能夠改善學生的血液循環能力,增強身體體能,對于改善學生的神經生理功能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骨骼、關節等各方面充分的得到鍛煉,有利于學生練就強壯的體魄,對增強學生的.抵抗能力、增強學生抵御疾病的能力都具有重要意義。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肌肉和骨關節得到鍛煉與拉伸還有利于促進人體能鈣元素儲存,對預防骨質疏松等常見疾病具有良好的效果,同時體育鍛煉在改善人體血液循環的過程中還有利于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能力,對控制體重增強身體機能以及保持身體健康狀態具有重要作用,由此可見體育與健康具有緊密的聯系。
其次,體育鍛煉的方式多樣化,人們可以通過室內外各種運動進行體育鍛煉,人們在選擇自己喜歡的體育鍛煉方式時對該體育鍛煉方式具有較強烈的興趣,因此在體育鍛煉中能夠充分的感受到體育鍛煉給其帶來的快樂,對釋放學生的學習壓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學生通過體育鍛煉緩解了學習壓力,消除了學習中的焦慮情緒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體育鍛煉還有效的促進了腦部血液循環,增強了人們的肺活量,通過體育鍛煉使人們獲得了大量的氧氣,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大腦發育,因此體育鍛煉與學生的心理健康有不可分割的關系。
第三,在體育鍛煉中學生會遇到體能及身體協調能力等各方面的困難,只有堅持不懈的進行體育鍛煉并在體育鍛煉中解決困難,才能夠達到體育鍛煉的目的,同時在學校的體育教學中還存在競爭性的體育教學,學生在教學中不斷的參與競爭,正確的面對競爭中的失敗與成功,培養了學生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因此體育與學生的適應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
2體育與健康視角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探析
2.1教學結合實際培養體育與健康的意識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將教學結合實際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意識,體育教學結合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將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結合有助于幫助學生理解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培養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正確意識。例如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現實生活中肥胖者與體重正常者和體育鍛煉的程度來進行體育理論教學,教學展開之前教師要搜集足夠的資料,證明健康與體育的關系,將肥胖者缺乏體育鍛煉,體重正常者經常性的體育鍛煉進行比較,以此培養學生體育與健康的意識。
2.2加強體能訓練教學增強學生健康體魄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加強學生的體能訓練,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來鍛煉健康強壯的體魄,以增強身體素質,教師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采取體能競賽的方式鍛煉學生的體能,例如800米接力以及個人400米競賽等方式來鍛煉學生的體能,學生為了引起教師與其他學生的關注與認可,進行自主鍛煉以此提高自身的體能,為在課堂中的良好表現做好準備,充分的增強了學生的健康體魄,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提供依據。
2.3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體育興趣
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對培養學生的體育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3]。例如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可利用生活中常見的廣場舞現象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在教授學生體操時,將學生帶到學校附近的廣場,學生在和廣場中跳廣場舞的阿姨們形成鮮明的對比,有助于學生提高體育學習的意識,學生積極的對教學內容進行學習,有效的提高了中小學體育教學效率,同時學生通過與參與廣場舞的老年人們相對比,深刻意識到體育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意識到體育與健康的關系,促進了學生自主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
綜上所述,基于體育與健康視角下的中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教師通過加強學生對體育與健康的正確認識,激發中小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以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體育的意識,為提高中小學體育教學效率、促進我國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提供重要依據。
參考文獻:
[1]徐耀林.試論體育與健康課程教學評價[J].學周刊.20xx(03)
[2]沈麗群,季瀏.構建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系統工程的思考[J].體育學刊.20xx(02)
[3]張東兵.對建立科學合理的學校體育工作評價體系的思考[J].中國學校體育.20xx(02)
體育與健康論文9
摘要: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第一”成為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理念。然而,目前中學生群體仍存在諸多健康問題,制約了體育教學的發展。以問題為導向探討體育與健康的關系,探索教學模式的改革,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中學體育;健康教育;問題;對策
隨著社會發展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健康第一”成為體育教學的指導思想和理念。然而,目前中學生群體仍存在諸多健康問題,近視、肥胖和心理亞健康等發生率較高,缺乏運動、低頭久坐和過度飲食等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普遍存在,制約了體育教學的發展。以問題為導向探討體育教育與健康的關系,探索教學模式的改革,對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疾患和亞健康人數增加。青海省小學生、初中生和高中生近視發生率整體呈上升趨勢。農村學生體現出自我封閉性較強、交流主動性較差等問題,并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問題。另外,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青少年學生超重和肥胖患有率不斷升高。
(二)健康教育不足,學生缺乏健康知識。健康行為的養成和不良習慣的改變以科學知識和認知態度轉變為基礎。然而,長期以來中學體育教學重視技能訓練,忽視健康教育和心理衛生知識的普及,使學生未能深入理解運動對健康的促進作用,未能掌握基本的運動理論和創傷預防知識。知識缺乏與運動準備不足、運動創傷發生等有一定的關系,進而影響運動積極性等。
(三)體育教學模式相對滯后,學生缺乏積極性。應試教育的不良影響尚未完全消除,社會甚至學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尚不足,加之教學模式轉變期間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器材和場地以及學生健康認知缺陷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體育教學未能激發起學生對運動的興趣,學生普遍缺乏主體意識和參與意識,傾向于以應付達標為主。
二、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發展策略
體育是一門與健康密切相關的課程,如何在新的形勢下改革體育教學方式和內容,在培訓運動技能的同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轉變觀念,積極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從思想理念、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加快向素質教育的轉變,積極落實“健康第一”指導思想。將實踐技能訓練與理論知識相結合,使學生了解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傳統觀念影響下,教師普遍具有較好的運動技能傳授經驗,但缺乏全面系統的理論知識和健康知識,存在知識面狹窄等局限性,已不適應素質教育下體育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應通過網絡和現場培訓等方式開展繼續教育,加大對師資隊伍的培養力度,提升其業務技能、健康素養和理論水平,引導教師重視知識普及,積極探索創新,根據學生特點采用適宜的教學模式,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三)健全和完善體育課程體系。體育課是一門參與性、互動性極強的課程,充分利用學校資源,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明顯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因此,學校應根據總體目標,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學生特點、教學資源擁有情況,將技能訓練與發展個性、增強體質、培養健康意識和行為習慣并重,健全和完善體育課程體系。
1.體育教學內容。在傳統技能訓練的基礎上,應增加理論知識講授、健康知識傳授和心理教育等內容,使學生充分認識體育對健康的重要性。在教學中避免單一化、教條化,針對不同的學生設置個性化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積極性。堅持全面訓練、重點培養的原則,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訓練,培養形成一至兩項可終身開展的運動項目,使體育真正服務于終身健康。
2.建立全新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既往體育教學效果的評價以學生技能達標得分為唯一依據,嚴重制約了體育課改革和教師創新意識。應在“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下,積極探索建立符合新健康觀和新課程目標的評價方式。探索建立納入技能達標、健康理念、理論知識、健康狀況為一體的評價體系,以全新全面的評價方式促進改革,引導課程體系建設和觀念轉變。
(四)加大投入,改善運動條件,使教學內容多樣化。探索建立以學校特色體育項目為特征的全面發展的教學體系,通過特色項目激發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加大資金投入,改善運動條件,豐富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課外活動機會,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體驗運動帶來的益處,養成終身運動的習慣。
(五)加強普及宣傳和監督管理
開展教師課件大賽、學生健康知識競賽、趣味性和競賽性運動比賽、知名運動員講座等活動,積極發展特色項目并參與高級別競賽,營造全校師生重視體育、關注健康的良好氛圍。認真貫徹落實以“健康第一”為理念的教學體系、評價體系和管理制度,樹立改革意識,同時推進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協同發展,逐步提升體育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體育與健康論文10
摘要:本文在體育舞蹈的概述基礎之上,從調節情緒功能、促進審美功能、健全人格功能三方面分析大學體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重點探討大學開展體育舞蹈的實施策略,主要包括高效整合體育舞蹈課程內容、創建大學生體育舞蹈社團、注重激發學生參與興趣三方面,旨在通過本研究為相關人員做出一定的借鑒參考,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復合型人才。
關鍵詞:大學;體育舞蹈;心理健康功能;實施策略
體育舞蹈作為高校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在高校改革中占據重要地位,并且受到廣大教育者的普遍關注。同時,體育舞蹈憑借運動性與藝術性并存的鮮明特征,符合當前大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需求,深受大學生的青睞與喜歡。大學體育舞蹈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升、情緒心理的健康發展均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健全人格。由此可見,開展大學體育舞蹈則顯得極為重要。對此,本文以大學體育舞蹈為主要研究內容,對其心理健康功能及實施策略做出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1體育舞蹈的概述
體育舞蹈是體育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在基本體育項目的基礎上適當性的融入舞蹈藝術動作。從整體上來說,體育舞蹈具體可以劃分為兩大類,分別是摩登舞群(探戈、維也納華爾茲、快步、狐步)、拉丁舞群(倫巴、恰恰、桑巴、牛仔、斗牛)[1]。體育舞蹈在肢體表現的基礎上,通過音樂旋律的引導,展示難度不同的肢體動作或者造型,由此展示出體育舞蹈的內在情感藝術特性。體育舞蹈具有多重特征,即標準型、欣賞性、競技性。首先,體育舞蹈的標準性主要表現在體育舞蹈的舞步標準規范方面,現階段,我國體育舞蹈組織根據其動作難度的不同將其具體劃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銅牌、銀牌、金牌;其次,體育舞蹈具有欣賞性特征,表演者需要穿著一定的服裝,在音樂伴奏下,將風度、體態等外在要素很好的展現出來,以此來進一步提升體育舞蹈的藝術表現力;最后,體育舞蹈具有競技性特征,舞者需要嚴格按照體育舞蹈的規范要求進行,與此同時還需要彰顯舞蹈的美觀度[2]。
2大學體育舞蹈的心理健康功能分析
2.1調節情緒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調節情緒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引導大學生產生積極良好、正面樂觀的情緒,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良好基礎。人在面對客觀事物時所產生的第一反應則是情緒,體育舞蹈活動是客觀載體的具體表現形式,其出現的根本原因則是人們客觀心理的`需要。換言之,體育舞蹈活動開展與人的情緒需要存在必然聯系。因此,學生在體育舞蹈活動參與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心理滿足感,從而出現高興、愉悅、成功等積極情緒,豐富學生的心理活動,帶給學生個體成功愉悅的滿足感,促使學生保持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從而提高學生的課程學習效率。2.2促進審美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促進審美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養,極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學生的藝術修養。體育舞蹈集合多種元素于一身,如體育、舞蹈、藝術、音樂等,與其他體育項目相比較來說,體育舞蹈更加傾向于藝術方面,其中所蘊含的藝術氣息可以促使學生產生審美情緒,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3]。例如,華爾茲具有流暢灑脫的特點,探戈給人抑揚頓挫之感,快步給人輕快激揚之感等等,通過這些肢體動作的表現在帶給欣賞者視覺沖擊的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其對體育舞蹈的欣賞水平,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念。2.3健全人格功能。大學體育舞蹈具有健全學生人格的心理健康功能,有利于引導大學生在體育舞蹈項目的進行過程中磨練自身品質,形成堅韌不拔的精神。若想在體育舞蹈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在擁有扎實穩固的基礎技能的同時,還需要具備持之以恒的精神品質,以便可以在高強度、長時間的體育舞蹈運動中完成一系列的動作。同時,對于處于大學期間的學生來說,其要面對學業、工作、情感等多方面的壓力,通過體育舞蹈的學習可以有效釋放大學生的負面情緒,對其心理壓力的緩解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3大學開展體育舞蹈的實施策略
3.1高效整合體育舞蹈課程內容。高校要以體育課程、藝術課程為載體,高效科學的整合體育舞蹈課程教學內容,精準定位體育舞蹈課程,明確體育舞蹈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大學體育舞蹈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對此,高校要營造良好的體育舞蹈課程學習氛圍,將體育舞蹈納入大學課程教學體系中,為其制定相應的教學大綱,促使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朝著規范性、目標化的方向發展。同時,高校要尊重大學生在體育舞蹈課程開展中的主體地位,根據學生的個性不同開設華爾茲、恰恰、斗牛、快步等具體體育舞蹈課程,學生則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進行自主選擇,滿足其自身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3.2創建大學生體育舞蹈社團。高校要為學生創設展示自我能力的平臺,創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育舞蹈社團,引導學生自覺主動、有目的的進行體育舞蹈活動,從而切實有效的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對此,高校要從思想認知中明確,如果僅僅通過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方式來進行體育舞蹈教育,難以保證體育舞蹈取得其預期實效,這就需要在體育舞蹈課程教學的基礎上,發揮大學生社團的優勢,及時彌補體育舞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將此看作是大學體育舞蹈教育的延伸與拓展,使得學生的體育舞蹈能力得以發展。3.3注重激發學生體育舞蹈參與興趣。現階段,在當前大學體育舞蹈課程教學過程中時常會存在男女生比例失衡的現象,即女多男少,以及學生在體育舞蹈舞伴的選擇中也會出現經常性更換舞伴的情況,難以從根本上提高體育舞蹈教育的水平和質量。首先,高校要積極轉變學生的思想觀念,引導學生明確體育舞蹈對其自身發展的重要作用,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體育舞蹈的參與興趣,使得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個人素養在體育舞蹈練習中得以發展。其次,在學校的公告欄、宣傳欄加強對體育舞蹈的有效宣傳,定期組織大學生參與體育舞蹈活動,確保大學生的體育舞蹈舞伴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最后,要加強對大學生體育舞蹈基本技能的教育訓練,鞏固大學體育舞蹈課程教學成果,提高體育舞蹈教育訓練實效性。此外,高校要逐步完善體育舞蹈訓練反饋機制,在元旦、校慶、藝術節等節日中開展表演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體育舞蹈能力的機會,使得學生的表演欲望得到滿足,并將此看作是激發學生參與體育舞蹈的重要驅動力。
4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舞蹈體育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高校要在充分發揮舞蹈體育的調節情緒功能、促進審美功能、健全人格功能的基礎上,以當前大學體育類課程、藝術類課程為依托,高校整合體育舞蹈課程教學內容,注重對學生體育舞蹈參與興趣的激發,創建以大學生為主體的體育舞蹈社團,為學生體育舞蹈實踐能力的強化提供平臺。同時,大學要借助節日活動不定期展示學生體育舞蹈訓練成果,完成高校課程改革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黃凌云.我國普通高校體育舞蹈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xx,7(15):104,106.
[2]李巨澤,張鄭武文.改革背景下體育舞蹈在我國高校的推行意義與普及路徑[J].改革與開放,20xx(14):33-34.
[3]白云瑞,高杰,青凱.體育舞蹈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xx,7(5):105-106,108.
體育與健康論文11
摘要:新課程背景下,體育教學得到了重視,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方法,在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注重興趣的培養;而健康教育,更多的是對學生理論知識的教育,體育與健康教育是理論與實踐的融合。對此,筆者根據多年教育經驗,就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建議,深化新課程改革。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體育;健康教育;方法
體育這門課程對學生身體素質、體能提升具有重要作用,與學生健康息息相關。新課程改革后,對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打破傳統教學形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但是怎樣將體育與健康教育相關聯,成為教師重要的研究課題。
1、科學規劃體育與健康教育形式
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顯然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時代的發展,隨之而來的是創新型教育;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立足于理論與實踐、過程與形式、情感與價值3方面作為教學目標。而想要實現教學目標,首先,從教學設計入手,科學規劃體育與健康教學形式作為新課程教學的依據,教師教學規劃過程中突破傳統、雙向教學,引導學生多樣化發展,進而展開教學設計、系統規劃教學內容。
1.1教學內容規劃。在設計體育教學時,教師結合新課程教育內容要求,將提綱教材作為基礎,在理論與實踐提升上,注重體育教學理論知識與技能,以及某些體育項目歷史發展階段、成就、今后發展形勢等,甚至延伸至其他學科內容中;在過程與形式上,教師將體育與健康項目研究作用、方法、途徑、問題解決思路等列入體育教學中;在情感與價值上,引導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積極意義、倡導和諧發展、培養終身體育意識、進行體育競賽等,健康發展,將其作為教學內容。
1.2教學活動規劃。在理論與實踐上,根據體育概念中的內在聯系與動作掌握程度,同時結合學生當下學習情況,科學合理的融入教學活動中。過程與形式,教師在教學中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時間和展示空間,循序漸進,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可以小組展示,也可以讓學生進行自我展示,同學間相互改正錯誤;在交流、互動中掌握動作技能。此外,教師也要引導學生結合體育教學,談一談怎樣自主學習;在情感與價值上,以學生興趣激發為基礎,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體育教學中,學會合作學習,進而培養自己堅持不放棄的精神、創新、樂于助人的美好品德和思想意識;教師要多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讓學生在生活中得到實踐機會。例如,到社區內普及體育知識、服務群眾、宣傳體育精神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筆者從三個角度進行分析,凸顯新課程目標具有統一性、協調性。中學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將教學內容、活動與三個目標相連接。因為,三個目標包涵了新課程教育背景下的'教學關鍵部分以及重點內容;打破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而實現體育教學的整體性;基于中學學生角度看,完善的人格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基礎,完善的人格是一項綜合體。但如果中學教育過于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也是不可行的,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應立足于三個目標與教學融合,科學規劃進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
2、實現教學創新
2.1創新教學形式。傳統教學中,受應試教育影響,教學活動還沒有正式開始前,學生就被分為優、良、差3個級別。一些觀點認為:學生之所以學習能力不同,主要由于自身天賦的不同進而導致結果的不同,體育教學中針對學生的不同,影響力是微弱的。在這樣的觀點中,針對學生的差異性,教師也只能根據正態劃分,取班級平均成績為標準,進而展開體育教學,但這樣的教學形式只會導致學生“吃不飽”“吃不了”的現象。將學生個體差異拋之腦后,將考試內容中的知識灌輸至學生腦中,與新課程教育理念背道而馳,對學生身體素質、能力的提升造成不利影響,影響學生健康發展。中學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需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了解學生成長階段所需要素,進而實施針對性教學引導、教學活動,因材施教。所以,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首先建立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開展情境模擬,讓學生在原有能力上得到知識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要考慮不同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它與生俱來的天賦和特點,關鍵在于怎樣挖掘,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發現學生特點,挖掘潛力,為學生今后發展奠定基礎,將學生潛在力量挖掘出來得到能力的提升,健康發展、協調發展。
2.2創新教學評價。一直以來,我國教育制度中通常將日常測試、模擬考試、期末考試等各種考試形式作為教學評價的方法之一,其影響力是眾所周知的。作為教學評價,應該考慮怎樣考試才能確保教學評價的客觀性、綜合性;怎樣考試才能確保教學評價的合理性,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研究課題。傳統考試內容主要對學生體育概念、理論知識進行考察,但是這樣的考試形式并不能代表學生整體發展狀態。對此,新課程教育改革中指出了教學評價對學生健康發展、技能提升的意義,要求學校不要只立足于理論知識,也對從三個目標進行評價,并且這種評價是雙向的。還需要教師創新教學評價內容、評價形式、評價標準等,將體育與健康教育相融合,進而保證體育與健康教育的綜合性、公平性,使之能夠推動學生全面發展。
3、發揮多媒體優勢
3.1立足于學生培養興趣。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教師注重學生興趣的培養,只有學生興趣得到激發,才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興趣對人具有推動作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性、調動積極性,進而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但是根據現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形勢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例如,教學過程中,過于注重理論知識的掌握,對于動作技能等一些實踐性的提升缺少融入,進而讓學生感到體育教學缺少趣味性、枯燥單一。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消除這一弊端,發揮多媒體特點,結合動畫、影音、圖形等形式,帶給學生視覺上的沖擊;運用聲音特點形成聽覺刺激,進而營造輕松、多樣化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主動投入課堂學習中,學好動作要領,提升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實現教學目標。
3.2突破體育知識難點。體育與健康教育這門課程具有技術性、實踐性較強的特點,想要完全掌握動作要領具有一定難度。而我國中學階段,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中有著較多動作技術,如跳高、跨欄、跳遠中助跑、起跳、落地等動作要領。在教學中這些動作需要學生不斷地反復練習,否則他們在腦海中很難形成完整的結構動作,因此,在實踐中難以完成連貫動作,這已成為中學教學中的教學難點。而通過多媒體教學中的視頻展示,將抽象的動作變得形象化,進而讓學生在短時間中形成連貫的動作想象,稍加練習,進而突破教學難點,得到技能提升。
3.3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在體育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認識到課堂的主體性;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給予充分的活動時間和空間,進而能夠充分研究動作技巧,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體育與健康教學中,教師應多聽學生建議,讓學生各抒己見,掌握學生思想特點而有針對性教學,這對學生體育與健康的學習具有幫助性作用。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自主搜集資料、合作學習、進行任務研究等,培養正確的體育鍛煉習慣,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提升體育與健康教學質量。
4、結語
體育與健康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對學生身體素質、健康人格、實踐技能的提升具有幫助性作用,對學生今后發展影響深遠。新課程背景下,中學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師還需要立足于教學實際、教學活動、創新形式等方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對此,筆者分別從科學規劃體育與健康教育形式、實現教學創新、發揮多媒體優勢3方面進行了分析,希望對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有所幫助,深化新課程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周勤慧.德育融合,促使中學體育課堂流光溢彩[J].現代教育,20xx(11).
[2]李吉松,葛衛忠.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施效果探析——以四川綿陽為例[J].中國教育學刊,20xx(6).
[3]劉雨.簡論中學體育健康教育的意義和實踐[J].現代交際,20xx(11).
[4]許軍.淺談新課程改革下的中學體育教學[J].學周刊,20xx(8).
[5]張振宇.運動參與學習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有效落實——踐行《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點滴談[J].教育教學論壇,20xx(18).
[6]宋超美.對20xx版《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課程內容部分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xx(1).
體育與健康論文12
背景:教育部制訂頒發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試驗)》規定了學校應根據課程特點,在高中學生的三年學習期間,實行選項學習方式。按照高中階段選項學習與獲取學分相結合的特點,按照體育與健康課程必選與自選相結合的原則,學校對選項內容進行適當的規劃,學生可以在規劃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愛好與專長,進行選擇性學習,每個學期有兩次選擇性機會。在完成一定教學內容與目標之后,獲得必要的學分。高中階段三年中獲得11個學分,體育與健康課程為合格。在學校開設的所有學習內容中,田徑與健康教育為課程規定必選內容,各占1個學分。其余9個學分,學生可以根據學校提供的場地條件設備允許范圍內開設的選項學習小班報名參加學習,在盡可能滿足學生選擇條件下,組織選項教學。
體育與健康新課程的選項學習具有以下特征:學校根據條件開設盡量多的選項學習模塊提供學生多種選擇機會;學生必須在三年學習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愛好和專長,采用選項學習的方法進行學習;在選項學習中也有兩項內容是必選的,就是健康教育專題系列和田徑系列中的田徑必修模塊。選項學習形式構成的體育與健康課程與傳統體育學科教學有著明顯的區別,即學生學習內容大大拓展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有自己選擇學習內容的權力,并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進行多次選擇,在獲取一定學分的條件下完成體育與健康課程高中學段的學習任務。
任何新生事物的開始常常不是一帆風順的,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它完全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的框架,無論是教學結構、教學組織、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整個教學過程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要迅速適應這樣一種變化,確實也是非常不容易的。福建省平山中學自20xx年實施體育選項教學以來,受到廣大師生的普遍好評。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討的問題。筆者通過有關體育選項課的若干問題同相關教師和部分學生進行了交流,結合平時在體育課上的觀察,進行了一定的思考。
一、學生對選項內容進行選擇,確立選項班級成員。
一般在確定各選項班人數時以下幾種方法:一是計算機軟件進行選項。運用選項軟件各模塊教學班人數設置一定的人數,當用電腦點擊選項時,某模塊教學班人數已滿時,學生可以改選其他模塊教學班,直到選中為止。二是,由學生填寫一至三個志愿,然后再由教師統計各班各項目的人數,教師根據學生志愿進行一定的調整,確定組合新教學班的人數。另外,還可以給各行政班分派各模塊教學班的人數名額,如籃球班每行政班10人,這樣可以由班級同學互相調整,以保證每個教學班的人數合理,不出現人數差異懸殊。
我校因條件限制,不能采用軟件進行選項的方法。綜合考慮,我校采用由各個行政班學生填寫一至三個志愿進行選項。選項后一般都會產生各個教學班學生人數差異,這種情況是由多種原因產生的,比如較多學生對某個模塊項目比較感興趣,則這個模塊的教學班人數會較多;或者一個年級實行文理上下區分班,各個行政班男女學生不平衡,如上理科區段時,男子籃球項目或男子武術項目的志愿人數就較多。當出現人數差異懸殊時,教師根據志愿及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對學生分配進行相應的調整。采用這種方法,能夠滿足大部分的學生在自己的第一志愿中學習,但不管采用什么形式,總會有一小部分學生提出調項要求。
其實,出現各教學班人數差異懸殊,除了可以調整人數外,還可以增加相應模塊的上課教師或增添體育器材、場地,對學習人數較多的模塊再進行分班。但這種方法不符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實施起來比較困難。
二、學生選擇項目的主要依據是興趣,模塊教學中會有個別學生提出調項要求。
在學生進行模塊選項時,大部分學生是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作為選項動機的。但我們認為,學生選項時的興趣對大部分學生來說是直接興趣,容易激發也容易發生轉變。興趣會隨著學生的即時體驗而變化,當學生對某模塊項目尚未形成持久、穩定的興趣時,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很容易轉移或消失,因此,在實施選項教學過程中,就會出想個別學生提出調項要求。除了因興趣轉變而提出調項要求外,還有其他幾個原因造成學生提出選項要求:一是學生認為自己已經較好地掌握了某個模塊內容的技術,想學習新的模塊內容,進一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二是覺得原來選擇的項目運動量太大,自己的身體不適合;三是從眾心理,比如與自己關系好的同學提出調項要求后,自己也想隨之調班,并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
教師對學生調項申請要慎重考慮,不能因滿足少數學生的意愿而影響學校整體教學秩序的穩定。對于因為已經較好地掌握某項技術的學生,會盡量滿足其的調項意愿,而對于因為興趣發生變化、不能適應運動量和有從眾心理的學生,教師會進行積極溝通,加以引導。學生提出選項要求,除了對其溝通引導外,教師還要把握好學生學習的動機及學習過程心理的變化,及時變換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保持教學過程的新鮮感,吸引學生繼續參加選項課程。
三、每學期安排一次選項比較恰當
教育部制訂頒發的《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規定:學生可以在規劃的范圍內根據自己的愛好與專長,進行選擇性學習,每個學期有兩次選擇性機會。每個學期學生進行兩次選項,理論上非常理想,但在實際情況中比較不合理。一是每周2課時,整個學期大概進行室外教學有30個課時。大多數模塊教學內容不可能在半學期內完全通過教師傳授給學生,如果學生一學期進行兩個模塊項目的學習,很容易造成學生對兩個模塊教學內容不能系統化掌握,只能學到一點皮毛,事倍功半,不符合《標準》水平五的要求;并且一學期進行兩次選項,教學班成員流動性大,這樣不利于教學班的穩定和教師的管理。所以,經過選項教學的實踐,從上學期開始,我校進行體育與健康選項教學實行每學期只進行一次選項。通過跟學生交流溝通,大部分學生也認同這種做法。
四、選項教學有利于學生之間的交流,但要加強模塊教學班的管理和規范
學生通過個人的選項分別組成各模塊的教學班,開始時相互之間既不認識更談不上了解。通過共同參與模塊教學,不同行政班的學生之中在一起,使不通班級的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更加密切了,選項教學增進了學生之間的友誼,擴大了學生的交際面。但與此同時,也要考慮如何加強對模塊教學班的`管理。在選項教學實施過程中,我們對教學班采取了以下幾種管理辦法:一是每學期的第一節課統一上室內課,分別由各班負責教師指導學生進行選項,并重點提出選項教學的具體要求和注意事項,定下規矩,有利于今后教學工作的管理;二是教學過程,教師注意培養教學班中的體育骨干,做好教師的助手,幫助教師進行管理;三是每節課教師要對各自教學班進行嚴格的考勤,杜絕曠課或隨意串班現象出現;四是嚴格履行請假制度,若學生請假必須要得到班主任的批準。體育教師一定要跟各行政班班主任多做溝通交流,共同管理好學生。
在進行選項中遇到的困難,有的已經通過教師之間溝通交流后得到了克服,但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實施選項教學后,教師的備課、授課、教法指導場地布置通過去有很大不同。我們學校高一、高二五位教師跨年段同時進行教學,造成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困難,相互學習的機會比以前減少了,這樣不利于青年教師的成長;在實施選項教學后,重點是培養學生的專長項目,這樣雖有利于發展學生的特色,但不能保證學生身體素質能得到全面發展,所以在進行專項練習的同時,有必要輔修一定的基礎項目,如田徑類項目,這樣能增強學生的基礎性身體素質,也有利于專項技術的進一步掌握;我校根據教師、場地器材等實際情況提供三個運動項目選項,分成五個教學班進行教學。在選項前,我們教師有向學生明確說明,選項教學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但還是有學生對選項教學項目提出了不滿,特別是那些被調整志愿的學生。對于這部份學生我們本著妥善處理,做好思想工作的原則同學生進行交流,也是為了防止個別學生出現消極情緒。志愿被調整的學生,教師有作登記。在第二學期進行選項時,會優先滿足他們的志愿。
在今后的選項教學工作中,我們會繼續探索,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教學科研水平,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不斷完善新課程選項教學,以全面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為己任。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試驗)》——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體育課程高中選項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陳文斌
3、《體育課選項教學的點滴思考》——遲曉東
體育與健康論文13
1小學體育教育在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中的作用
1.1小學體育教育先進理念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轉變傳統體育教育觀念,從培養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角度有效開展素質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提出的主要要求,也是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小學體育教育所遵循的主要原則。在知識經濟時代,過分重視智育,忽視身體和心理健康,反而會適得其反,兩者應當是相輔相成,不能忽視任何一個。隨著我國對教育重視程度的逐步加深,轉變教育觀念,提升青少年整體素質已經成為小學體育教育面臨的主要任務,各個小學紛紛轉變傳統體育教育思想,接受適應我國教育體制的先進教育理念,為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奠定了基礎。我國傳統的應試教育思想盡管還深深影響著目前的小學體育教育,但是在改革思想的推動下,我國小學體育教育必將轉變思路,不斷發展和完善學生身心健康教育,為培養二十一世紀具有較高體質健康水平的人才奠定基礎。健康的身心是知識和能力得以發揮的重要載體,而小學體育先進教育理念的引入恰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促進了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1.2多樣化小學體育教學方式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小學體育教學模式的轉變是目前小學體育教育的重點,在新課改要求下,小學體育教育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更多地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同時要求教師能夠采用多樣化的體育教育方式,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小學體育教育應當強調對學生體育鍛煉方式方法的指導,注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主動性。多樣化小學體育教育方式下要求師生之間和諧相處,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快樂的運動氛圍,保障學生能夠在體育運動中享受體育運動,同時為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形成有利影響。新一輪中小學體育課程改革保留了體育課中體育基本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增加了體育健康知識傳授的內容,要求能夠在體育教育中讓青少年掌握更多的身體健康知識與科學健身方法,促進他們身體健康。此外,小學體育還應用了一些相關游戲來培養學生對某項體能的興趣,這不僅能夠吸引青少年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教學當中,還有利于青少年養成體育健身習慣,為他們長久的體質健康奠定思想基礎。
1.3積極開展課余體育活動,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若想真正提升青少年體質健康,單純依靠每周兩節的體育課是行不通的,體育課程更多的是向學生傳授體育運動的相關技能技巧,能夠一定程度上增加學生體育鍛煉意識,但是不一定能讓學生長久地堅持下來。然而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恰恰要求他們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進行培養。因此,注重開展課余體育活動,并將其列為小學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起到重要作用。針對近年來全國學生體質與健康監測中存在的不足,教育部已經著手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增加課余體育活動內容,爭取保障青少年每天都能堅持1小時的體育活動。具體來講,小學體育教育開展課余活動的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一是在學生的課間活動中增加一些游戲性體育運動,緩解青少年的學習壓力,也讓他們認識到體育運動在調節他們自身心情狀態中的重要作用;二是定期舉辦校園運動會,將不同年級的學生按照不同標準設置比賽項目,比賽以培養學生體育運動興趣、讓學生領悟體育運動精神為主,從而讓青少年在正確認識體育運動的基礎上,增加體育鍛煉次數與時間,進而促進他們體質健康發展。
1.4創新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標準,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青少年體質健康評價標準是衡量體質健康狀況的量化手段,評價指標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學校體育教育的未來發展情況,也必將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形成影響。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小學生體質健康標準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比如50m跑和立定跳遠,大多數小學體育教育都只是從速度與距離上來衡量和考核學生體質達標情況,而缺少對其靈敏協調等身體能力的考核指標,但是青少年正處于靈敏協調素質培養的關鍵時期,若缺少了相應的評價指標,必然會在教育中忽視對青少年這方面素質的培養,這十分不利于學生以后運動技能發展,不利于學生體質健康發展。因此,小學體育教育也在逐步創新教學評價標準,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指標的傾向性和操作性,以此來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1.5合理規劃小學體育教學內容,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調查顯示,青少年身體機能與身體素質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學校體育教育相對落后,不符合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要求,因此,學校體育教育應結合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選擇體育教育內容,可以通過問卷調查或者直接觀察詢問等方式來了解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盡量在體育教學中能夠更多地滿足學生的學習欲望及體質健康發展要求。此外,小學體育教育還應重視對抗性運動項目,不能因為這些項目較強的對抗性特征而不開展這部分教學內容,比如戶外拓展運動項目等。在課程設置方面要避免傳統體育教學中的單一性,注意體育教育教學與學校校園文化的結合,科學合理地規劃小學體育教育內容,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自主選擇性,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來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教師則為學生提供運動中的運動技能指導,并記錄好不同學生在體育課中經常會選擇的體育運動項目,在多次的總結與分析中制定適合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從而有針對性地發現青少年身體健康存在的問題,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1.6優化小學體育教學方式,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首先,堅持以學生興趣的形成為目標點,以課程的結構為邏輯起點,以課程評價為基本出發點開展小學體育教育。課程是保障青少年體質健康體質形成的重要因素,是小學體育教育開展的最基本條件,所以優化小學體育教學評價方式有利于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同時也是推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次,以教學模式為實踐創新點開展小學體育教育,有利于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在體育教學理論研究逐漸深入的條件下,傳統枯燥的教育方式亟待改變,各個學校也紛紛開展了體育教育教學改革,情感式、范例式等新的教學模式開始出現在不同的小學體育教學課程中,這為新時期的小學體育教學提供了新的思想與出路。應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安排課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立教學內容與課時,從而為教師教學提供依據,讓青少年能夠在體育運動中獲得樂趣,并能夠享受體育運動帶來的樂趣,在這種樂趣的激勵下逐漸形成規律性的體育鍛煉習慣,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最后,小學體育教育通過建立科學的分析框架來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青少年健康體質的形成是一個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其實踐體驗才能達到體質健康的目標。但是,這一過程是相對較為復雜的,小學體育教育通過建立科學的分析框架來對這個過程進行監控與監督,并及時改進整個過程中的不足。在這種科學分析框架的基礎上開展小學體育教育,使得小學體育教育的目標更加明確,更有利于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
2結語
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與小學體育教育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小學體育教學模式、教育方式及教學內容、教學評價等多方面因素都影響著青少年體質健康的發展,對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在學生體質健康促進過程中,學校體育必須占主導地位,通過改進教學方式、教學內容等提高青少年體質健康水平。從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角度,學校體育應樹立生命教育,加強學生終身體育思想教育,讓小學體育教育成為促進青少年體質健康發展的主要途徑,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小學體育教育與課外體育鍛煉,從而有效提升其體質健康。
體育與健康論文14
摘要:
當下,有的初中學生出現了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分析研究認為這些心理問題的出現與體育教學存在著一定的關系。體育教師應認真研究和充分認識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的辯證關系和重要意義,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地滲透到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從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認知、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抗壓抗挫態度、指引學生建立和諧的同學人際關系、鼓勵學生學習優秀的體育運動健兒事跡,真正建立起體育教學與學生心理健康教學的科學體系。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健康;立德樹人
作為教育教學的根本任務,它強調在教導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也要重視對學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而在思想道德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心理處于健康狀態的學生,更易于被學校和教師所引導,朝著正向的方向去成長。反之,則非常容易出現逆反情緒,嚴重者還可能持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背道而馳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尤其是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受到生理激素變化的影響,其情緒也較小學階段更容易出現波動,因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容小覷。為了更好地開展這一教學內容,體育教師應將心理健康教育與體育學科進行融合,在初中體育滲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認知
健康的心理狀態,首先離不開對“心理健康”這一狀態本身的認知,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體育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樹立科學的心理健康認知。健康的心理,并不是代表著心理不會有任何負面的、消極的情緒,相反,不論是正面積極的,還是負面消極的,這兩種情緒都是一個人正常的情緒,而所謂的心理健康,它強調的是當學生出現負面消極的情緒時,可以及時地調整過來,而不是長期地沉浸在其中引起惡性循環。比如,有的學生某項體育成績總是不達標,甚至不及格,出現這情況,部分學生會“哭鼻子”,更嚴重的會喊出“放棄”這種話,這是一個人受挫后的第一反應,并無大礙,但接下來,是擦干眼淚,加強訓練,還是做一個逃兵,放棄訓練,就是心理健康與否的表現了,顯然,前者才是正確的做法。教師要借助學生在面對體育訓練不達標,體育考試不及格時如何去處理,來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心理健康。唯有學生培養起心理健康的正確認知,才能在后續的學習中一步步去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二、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
不論是性格多么陽光,生活態度多么樂觀的人,他們的情緒都不可避免地可能“生病”,這也是一個人非正常的心理波動變化,而心理健康的人,會更容易找到調整自己狀態的方法。因此,在初中體育教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應當教會學生掌握科學的情緒管理方法。仍然以上面舉例的體育訓練不達標,體育考試不及格為例,當學生第一反應是“哭鼻子”或者喊出“放棄”這種話時,這實際是一種負面情緒的宣泄和抒發,接下來,教師需要暗示學生嘗試著讓自己逐漸冷靜下來,包括擦干眼淚,讓自己的哭聲由大變小直到停止,站起來挺直了腰桿大口呼吸,讓新鮮的'空氣給自己“醒神”,這是讓自己冷靜下來。而后,教師可以啟示學生嘗試后自我發問:剛才哪個動作做不好?哪個技術要領沒有發揮出來?剛才是不是太緊張了?等等,這是慢慢地將自己的情緒和注意力從剛才短暫的失利轉移到關注自己失敗的原因。再然后,教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分析如何才能提高訓練效果,這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發現,學生在整個過程中,在教師的引導和帶領下,實現了一次很好的情緒管理,最終回到了積極解決問題的態度和狀態,這就是訓練學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實例。
三、引導學生培養科學的抗壓抗挫態度
沒有人的人生是一帆風順的,成長的道路上總是充滿著或大或小的挫折和挑戰,如何用良好的態度來面對和處理,就是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指數的一種體現。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借助體育項目來培養學生的抗壓抗挫態度。以接力跑步為例,作為以集體為單位的運動項目,每一個人的表現都會影響到集體成績,假如團隊中某一位學生的能力處于團隊平均水平以下,那么就會“拖后腿”,這對該名學生來講無疑是肩負著巨大心理壓力的,尤其是在因為個人表現不佳影響團隊時,其內心還會有愧疚感。對此,教師首先要肯定學生在過程中付出的努力,其次,要引導學生找到科學的訓練方法并加強訓練,再次,要不斷地鼓勵和提醒學生始終要滿懷信心。一個人的抗壓抗挫態度其實就是“逆商”水平,它是學生在面對逆境時所表現出來的心理素質。
四、指引學生建立和諧的同學人際關系
人類作為群居性生物,是生活在集體環境當中,而集體環境和氛圍的和諧與否,將會對置身于其中的個體產生很大的影響。置放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上講,假如學生能夠在學校與同學們建立友誼,那么不僅可以在友誼中收獲更多的力量,還可以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建立和諧的同學人際關系。比如,排球、籃球、足球等球類運動就是一種非常好的集體項目,學生在隊伍中會學習如何與自己的隊友互相配合,取長補短,各自發揮自己的體育特長來助力整支隊伍的優勢最大化。學生可以在隊伍中找到自己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還可以體會與隊友們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去并肩作戰的感覺,在隊伍中,互相鼓勵,互相學習,彼此督促,共同進步,這種氛圍無疑能夠讓學生在面對挫折和挑戰時,有了更多可以依靠的力量。長此以往,在充滿愛的集體中,在與自己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成長中,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會更高,心理狀態就會更好。
五、鼓勵學生學習優秀的體育運動健兒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學習優秀的體育運動健兒。比如,“女排精神”,教師可以向學生講一講中國女排的成長故事,講一講女排隊員們是如何克服困難,如何在一次次的挫折中去向自己發起挑戰,為什么我們要學習女排精神,女排精神的內容和意義是什么,通過分析和探討優秀運動員的真實成長故事,學生們可以在她們身上得到啟發。尤其是一些經歷,學生們可能會因為自己也有類似的經歷而更容易引發共鳴,而這些優秀體育運動健兒在面對挫折挑戰時所做出的選擇,所付出的努力,無疑可以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一盞小橘燈。又比如奧運會,作為一項全球體育賽事,雖然賽場上的運動員們有年齡、國家、民族、項目之分,但是共同的是他們身上那股體育精神,那種頑強的拼搏精神,這背后都離不開健康心理狀態的支持。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體育項目,立足于當下的時代背景來鼓勵學生們關注和學習優秀運動員,從而培養自己樹立健康的心理狀態。
六、結束語
體育學科最為突出的一個不同點在于其實踐感受性非常強,學生在體育課堂上跑、跳等,首先在生理上就是一種非常直接的肢體活動,學生會有非常直接的生理感受。其次在精神上也會有很明顯的情緒變化,比如感覺很興奮、很激動、很酸痛、很疲勞等等,學生同樣有明顯的參與感。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其實是對客觀環境的一種直接情緒反射,它敏感、濃烈、直接、個性化,這恰恰與體育學科的直觀感受強,參與感強非常吻合。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既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開展的有利條件,又最大程度地發揮了體育學科的獨特教學優勢和價值。基于此,體育教師可以從多個方面來對學生進行引導,擅于利用好體育課堂上的運動科目,讓學生在身體鍛煉的同時實現身心健康的成長目標,充滿朝氣活力地學習生活。
參考文獻:
[1]馬俊。初中體育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田徑,2019(05):4—5。
[2]劉奇峰。論在中學體育教學中應針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0(03):108—109。
體育與健康論文15
摘要:隨著社會生產方式的不斷發展,當前社會物質以及工業文明開始向著低碳經濟方向發展。這是一種新型生活方式,同時也通過工業文明社會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向低碳經濟的新生活理念轉變。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輕體育具有非常大的推廣價值。通過實施與推廣,讓輕體育成為老年人群體全民健身的指導,讓低碳經濟形勢下的輕體育成為改善老年健康狀態的有效方式。
關鍵詞:低碳經濟;輕體育;老年人健康
輕體育是一種新興的體育運動方式,其具有簡易性、終生性的特征。輕體育還是一種非常好的有氧運動,通過對一些帶有競技性運動項目的弱化演變而成。對于輕體育而言,其運動項目及內容非常豐富,當前在老年人群體中較為流行的廣場舞、散步、健身氣功、太極等輕體育項目都屬于輕體育范圍。這些輕體育項目非常適合于老年人群體練習。在人們開始向著低碳經濟生活方式轉變過程中,輕體育與低碳經濟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相對應,成為了現代人的一種消費理解,讓輕體育成為了當前老年人健康活動的一種新方式。
一、低碳經濟形勢下在老年人群體中開展輕體育的價值
1.通過輕體育預防老年疾病。我國當前社會已經呈現出了老年化的特征,這也意味著我國社會老年人數在不斷上升。當老年人群體開始關注自身身體健康時,從最初的藥物養生向著運動養生的方向發展。在輕體育的作用下,一些常見的老年病得到了改善,讓輕體育能夠預防老年疾病的作用得到了廣大老年人群體的認可。低碳經濟形勢下,輕體育體現出一靜不如一動的精髓,也向人們呈現出了運動對于身體健康、對于延長壽命的作用。老年人可以通過輕度運動,維護自身身體機能,改善自體質達到強身健身的效果。而且,老年人之所以關注輕體育,主要是老年人對于消費理念的轉變。他們開始意識到,輕體育運動是一種非常經濟實惠且對健身強體有著非常好效果的運動方式。比如老年人群體中,最常見的是Ⅰ期高血壓,這部分患者能夠通過輕體驗來改善自身的無心血管環境、降低血脂等作用,從而讓體育越來越受到老年人群體的喜愛,已經在城市生活中成為了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態的`一種最佳方式。
2.通過輕體育營造健康心理。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人們意識到了低碳生活需要從自身做起。從生活習慣中與節能環保形成關系,從而能夠有效減少個人的碳排量,也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消費,這種消費理念與老年人的節儉形成了呼應。但在當前高速發展的社會生活中,老年人的心理活動變得越來越復雜,他們開始產生了一定的壓力。這種壓力并不一定是來自于經濟方面,還有的則會來自于孤獨。因此,在老年人群體中開展輕松的體育活動,可以讓老年人形成聚集并通過參與輕體育活動,擴大了老年人的社交范圍,讓其與其他參與者一起通過體育得到了身體鍛煉,還能夠從精神以及心理上得到安慰,緩解其內心的孤獨感,為其心理健康提供保障。據相關研究顯示,經常參與輕體育活動的老年人,可以從活動中得到愉快的體驗,讓其心情能夠長期地保持快樂的狀態。基于低碳經濟理念下,老年人想要以一種低消費且行之有效的健身方式來保持自身的健康心理。輕體育正好滿足了老年人的低碳消費需求,不僅能夠為其營造健康心理供了條件,還能提升中老年人的心理素質。讓輕體育所具有的心態調節功能,在改善老年健康狀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3.通過輕體育保持老年人愉快情緒。隨著我國全民健康熱潮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意識到體育運動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了改善,老年人所追求生活品質也有所提升。在這樣的一種發展形勢下,一些高消費的體育項目進入到了大眾的視野。但對于老年人而言,他們本身就比較節儉,不希望自己的體育消費有較大的增加。因此,老年人群體開始將健身目光投向了輕體育運動,這也正好符合低碳經濟的消費理念。應該說,輕體育是當前增強老年人身體素質,促進其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中的一種重要形式。通過輕體育讓老年人得到了身心健康的提升,同時也能夠在輕體育活動中體驗體育運動的樂趣。這樣的一種良性循環,讓老年人既不需要消費過多,也能夠大幅度提高體質。
4.對觀念的轉變作用。隨著輕體育活動在老年人群體中實施,老年人健康狀態得到了改善。而且在其參與輕體育活動過程中,還能夠感受到“以人為本”的全民健身的新理念。在這樣的發展形勢下,老年人開始意識到了人與體育之間所存在的價值關系,能夠促進老年人身心的和諧發展。這種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可以說是一種人性的回歸,也是當前低碳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求。許多老年人都非常喜歡收看一些競技運動,而且能夠從中體會到競技運動所具有的魅力。輕體育本身就是一種將競技運動弱化后的運動方式,老年人通過參與輕體育活動,可以從中親身感受到運動的魅力。從低碳經濟層面來分析,通過弱化后的輕體育運動,在很大程度上減小了運動負荷要求。而且輕體育運動強度也可以根據老年人的活動需求來進行調整,這也正是輕體育所具有的一種“以人為本”的健身理念。這種健身理念,與老年人的體育消費理念形成了一致,不僅豐富了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同時還能夠以輕體育的運動方式參與到全民健身活動,真正改善了老年人群體的身體健康狀態。在這樣的一種影響作用下,老年人群體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習慣得到了轉變,向著低碳經濟理論層面發展,加快了我國低碳經濟社會的快速構建。
二、低碳經濟形勢下老年人輕體育的實施策略
1.加大對低碳經濟以及輕體育的宣傳力度。隨產低碳經濟的不斷深化,人們對于低碳經濟以及生活理念有了新的認識,但對于低碳運動的了解并不多。因此,社區工作人員應該加大對低碳運動價值宣傳力度,讓更多的老年人對低碳運動有所了解,吸引更多的老年人能夠參與到輕體育活動中,最終實現改善老年健康狀態。
2.豐富輕體育項目。老年人之所以喜歡輕體育,原因在于其簡易性以及豐富性,同時輕體育是我國全民健康的一種主要形式。老年人可以結合自身的健康狀況選擇適合于自身的輕體育項目,實現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促進身體健康目標。因此,相關部門應該針對輕體育運動進行研究,并通過擴展其運動項目以及弱化強度的方式,豐富老年人輕體育內容。讓老年人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同時也增加了老年人堅持參與輕體育的吸引力。
3.轉變老年人便利生活方式。低碳經濟形勢下的輕體育,能具備能夠改變老年人便利生活習慣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中的消費。同時也要從生活習慣上改變老年人,讓其通過輕體育活動來養低碳生活習慣。比如,以社區為主導,組織老年人慢行爬樓梯活動。其活動并非要以速度取勝,而是要改變老年人依賴性的乘坐電梯的生活習慣。此類活動的舉辦,與低碳經濟形成關系,節約了能源的同時還能夠增強老年人體質。
4.加強對老年人輕體育的指導。這里所提及的指導需要從兩個方面來進行,即理論指導與實踐指導。因為,有的老年人由于缺少一定的體育運動知識,盲目性地選擇一些體育活動,不僅增加了自身的負擔,還對其身體健康有所損害。因此,社會各界需要更多地關愛老年人,組織安排專業人士進入到社區,為老年人指導輕體育理論,讓其從低碳經濟意識到能量消耗、運動內容到運動量等多個角度對低碳經濟形勢下的輕體育理念有所了解。讓老年人能夠對不同類型的輕體育有所了解,并制定出合理化的體育消費規劃以及體育運動方式。指導人員需要將不同類型的項目的運動量制作成宣傳單提供給老年人,讓老年人自己去選擇與自己最為貼近的運動方式,并判斷其類型的運動量是否能夠滿足自身的運動需求,從而才能夠讓輕體育真正意義上地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態。
5.構建管理機構。我國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而且每年的老齡化人群在不斷增加。同時,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想要更好地發展與推廣輕體育,需要相關政策的支持。結合我國實際國情的發展需求,輕體育需要專業管理機構的參與,才能夠讓其發展得更加順利。通過專門的管理機構,輕體育才能夠更深入地進入到市場中。同時,政府應該給予這項新興的體育運動項目更多的優惠政策,為輕體育的發展提供保障。在低碳經濟形勢下,可供老年人選擇的輕體育運動項目更豐富。通過專門管理機構的引導,讓老年人能夠接受到專業化的競技運動,使其能在享受輕體育運動過程中,得到身心健康的鍛煉。讓其保持一顆愉快的心情,增強老年人群體參與到輕體育活動中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隨著低碳經濟理念的推廣與普及,管理機構需要以低碳經濟發展為前提,加大全民健身計劃的開展與落實中。將低碳經濟生活理念融入到老年人體育活動當中,讓其理念能夠滲透于老年人群體的每一個生活細節中。只有這樣才能夠讓老年人在低碳經濟理念的影響下,全身心地投入到輕體育活動中,讓體育活動真正實現低碳運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全球都在倡導低碳經濟,這種新的生活理念成為了許多人的追求。從某種層面上來講,低碳經濟社會是一種人類過去與自然環境力關系逆轉的一種現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人與自然形成融合,并為人類自身構建一個和諧的生活環境。在低碳經濟的影響下,讓老年人參與到輕體育活動中。同時,需要在專業管理機構引導下,為老年人群體提供更多的輕體育項目,為其提供更多的運動項目的選擇。不僅改變了老年人對體育鍛煉的理解,還能夠通過輕體育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狀態。
參考文獻:
[1]胡鑫.全民健身運動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推動價值探析[J].鴨綠江(下半月),20xx,(11).
[2]王萌.全民健身與大眾體育的內在聯系[J].文體用品與科技,20xx,(24).
[3]方鋼.工房外的趣味健身運動會[J].中國軍轉民,20xx,(2).
[4]徐文,陳鵬.關于全民健身運動誤區的研究[J].現代交際,20xx,(2).
【體育與健康論文】相關文章:
關于體育與健康的論文06-12
體育培養學生健康的論文06-29
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論文06-18
中學體育與健康教學淺析論文06-20
體育對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作用論文02-20
公共體育健康課教學改革的論文06-13
中職體育教育的學生心理健康論文06-20
大學體育舞蹈心理健康研究論文06-20
體育教學中心理健康論文06-22
中職體育教育與學生的心理健康論文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