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教育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誠信教育論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誠信教育論文1
摘要: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是“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隨著課堂改革的不斷深入,品德與社會教學應注重課內外的有效結合,鼓勵和引導學生走出課堂,探究實踐,提高品德與社會課堂的教學效果。因此,品德與社會課要注重學生課內課外互相結合、互相促進。課堂上激趣引思,讓學生熱情洋溢、充滿靈氣地走進文本,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探究、質疑學習,達到知情、明理、導行的教學效果;課外能學以致用,通過小組觀察、調查、分享評價來培養學生團體的合作和競爭意識,激活學生靈性,使知、情、意、行得到有機的整合,讓品德課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綻放著生命的色彩和活力,讓品德與社會教學洋溢生命的氣息,讓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關鍵詞:知行合一;實踐探究;生為主體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第10條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老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引領之下,品德與社會教學不再是老師對學生“滿堂灌”的傳統模式,而是更加強調學生用合作討論、探究實踐等多種不同方式主動學習。因此,品德與社會教學應該緊扣教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同時,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識,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以此激活學生靈性,使知、情、意、行得到有機的整合,使品德與社會教學洋溢生命的氣息,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一、知為先導,激活靈性
品德與社會教學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培養道德情感,指導道德行為,為學生從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道德認識。興趣是學生能否積極投入學習的前提,是獲取知識的內驅力,它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學習效果。因此,課堂教學的第一步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可通過“新鮮”“刺激”的導入,讓學生在一種寬松、愉快的心理環境下學習。如用優美、動聽的語言描述,鮮活靈動的道具感知,以此激活學生的思維,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到有效指導作用。在教學《世界風情》一課時,教師帶著“南瓜燈”“女巫的掃帚”等道具進入課堂,馬上吸引了學生的目光,老師再生動地講述萬圣節的由來和習俗,讓學生如臨其境,充滿好奇,這就充分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想搜集更多的不同節日信息。學生通過查閱對比“圣誕節”“婦女節”“啤酒節”“中秋節”等節日的由來,體會獨特的慶祝活動和大型的場面;通過欣賞悉尼歌劇院、威尼斯的水城、布拉格——跳舞的房子、倫敦——小黃瓜形大樓等奇特的建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聞。整個課堂化情為境,讓學生在情境交融的教學氛圍中,深刻感受世界各國節日的豐富內涵,領略到各國名勝的風光綺麗及建筑的雄偉壯觀。
教師再加以引導,讓學生組成合作小組,根據個人興趣自選學習任務,進行探究交流,分別從世界各地的節日盛會、飲食文化、風俗民情、名勝古跡、建筑文明等方面進行查找,了解和掌握相關信息。接著,學生進行匯報展示,呈現學習成果。不少學生還把搜集到的材料做成PPT、手抄報、視頻呈現給大家欣賞,小組互評,最后教師再點評。在同伴和教師的鼓勵下,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課堂氣氛更活躍,同時,對教材內容的'挖掘更深更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盡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充滿好奇、帶著“夢想”去學習,激發學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這樣的課堂備受學生喜愛。
在教學中,教師除了依據教材有效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外,還要通過具體的課例,創設多元化學習情境,讓學生就教學中的問題相互啟發,相互學習,合作探究,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強化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引導學生析疑明理。
又如,在講授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要相互尊重,老師請學生代表穿著不同民族的服飾上臺朗誦詩歌,然后根據詩歌的內容判斷是哪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從不同的民族服飾,判斷屬于哪個民族的人。再分小組討論:各個民族的分布狀況怎樣?民族的風俗習慣是否一樣?并舉例說明。這樣的教學風趣藝術,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而且使學生明白如何尊重不同民族的風俗習慣,使明理得到強化。
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總之,在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明理是重要環節,只有注重教學方法的藝術性,教學過程才富有情趣和感染力,學生才會真正接受所講的道德觀點,提高道德認識,并逐步內化。
二、生為主體,行為根本
《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中提到:“品德與社會在充分考慮到現代社會復雜性的同時,面對少年兒童真實的生活世界,積極引導他們比較全面、客觀地認識現實社會。”在教學中,我們應巧妙地運用藝術性的教學方法來深化教材、挖掘教材,充分利用家庭、社區、學校等方面的資源,善于把社會中的新信息、新的科技成果、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吸收到教學中去,增強教學內容的現實性和親近感。更要鼓勵學生主動合作探究,將自己的想法轉化為實際行動,學生的生活經驗是課程有效實施的基礎,因此,教師應創設真實的生活情境,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和社會實踐的機會。如教四年級下冊第7課《誰知盤中餐》這課,老師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到農田中感受農民伯伯的辛勤勞作、看著一顆顆稻谷翻曬、去殼、經過一系列工序才成為我們碗中吃著的大米,甚至可以讓學生戴上手套,拿起鐮刀,跨進稻田里割一割稻草……這樣的實踐活動肯定能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又如,在教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愛護地球家園》,我們可結合讀本《玩轉垃圾分類》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滲透環保教育。老師布置任務讓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把家里的垃圾分類并拍照,遇到困惑的物品不知道如何歸類時,還可以在班里向其他同學提出,一起討論解決。要求學生從我做起,以實際行動去進行垃圾分類,并向身邊的人進行教育、宣傳,由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由一個家庭影響一個社區。
再如,教四年級上冊第3、4課《逛商場》和《我是聰明的消費者》時,老師引導學生小組合作,也可與家長一起到超市看看,嘗試購物,觀察商品的不同特征,如“包裝設計”“出產日期”“制造標簽”“成分標簽”“價格”等等,通過小組成員的觀察、比較、討論和資料搜集、整理,學生對商品的了解更加清晰,知道商品是如何分類陳列,如何識別防偽標志,辨別食品的保質期,購物的多種付款方式,以及作為消費者應如何維權等。
實踐與行動讓學生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我們帶學生走出課堂的形式是多樣的,也是需要引導的。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教師應采取小組合作、家長帶領、學校集體組織、社區活動等多種形式,但這也要求教師具有敏銳的觀察力,提供感知不同材料、用不同視覺看問題的機會,為學生提供各種運用學習資料的情境,如思考、作計劃、分享、操作和評價等,幫助學生把在品德與社會課的研究中獲取的事實資料運用到具體情境中。
三、知行結合,評價導航
品德與社會課的難處在于如何理解“引導”和“提升”。教師如果只滿足課堂教學活動顯然是不夠的,課堂上的啟發目的是引導學生走出課堂,實踐探究,實現“從生活中來”,又要把實際生活中對品德與社會的體會和認知帶回課堂進一步深化,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讓所感所想得到提升,從而影響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又“回到生活中”,在生活中得到進一步發展,產生知與行統一的教學效果。只有將這兩方面結合起來,才能真正使道德教育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
如上述的教學案例,學生經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以小組形式完成自己選定的任務之后,又將自己的成果帶回課堂,與全班的同學一起分享,展示成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獲取的信息和他人提出的觀點和問題進行思考,同時尊重并積極回應他人的質疑,并幫助他們不斷反思自己的學習和探究過程,修正和改進自己的認識和態度。因此,從課堂中走出去,在實踐中獲得的認知又將回歸到課堂,互相促進,加深認知。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抓準課程與生活的結合點,尊重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對事物的態度和體悟,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或結論。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進行評價。每一個小組的成果展示結束之后,其他小組可以進行反饋,表達不同意見或者提出自己的看法,達到小組與小組間互相促進學習的目的;而教師更要進行評價,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能力現狀,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心理傾向,給出真實、可信、公正、客觀的評價。評價方式上要做到多元化,既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又包括老師對小組、個人的評價,更可以讓學生與家長分享自己的成果。通過公開公平、和諧的評價與交流,讓學生取長補短,促進每個人的發展。
比如,每個單元教學均可結合《禪城區小學品德與社會自主“認知·討論·體驗”評價表》進行評價。根據學生所做的項目,或搜查資料、或模擬表演、或辯論會、或實地小調查、或小記者采訪等,進行自評、師評、互評、家評。在每一個項目的評定中,充分體現教師、學生、家長的參與性,逐漸形成合理有效的評價機制,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及良好習慣的培養。
品德與社會課程的核心是引導學生熱愛生活、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融入社會、學習做人。因此,強調教學內容源于生活、教學活動再現生活的最終目的,在于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感悟到生活的真諦,感悟到怎樣對待和處理生活中的道德問題,逐漸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行為習慣的人,為他們今后形成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總之,品德與社會課離不開實踐活動,在課堂中獲得啟發,走出課堂進行社會調查、互相合作、探究實踐,又回歸課堂加深認識,最終這一切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好地走入社會,開創自己的人生。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思想品德教師也要審時度勢,想方設法讓學生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激活他們的靈性,使品德課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綻放著生命的色彩和活力,讓品德與社會教學洋溢生命的氣息,讓學生在體驗、感悟生活的過程中自主建構合理的道德認知結構,做到知行合一。
參考文獻:
[1]張茂聰.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品德與社會[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佐藤學.靜悄悄的革命:課堂改變,學校就會改變[M].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誠信教育論文2
學生誠信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著這一使命,身為班級的管理者,將誠信教育融入其中,正是培養學生道德修養、牢固樹立誠心干事、誠實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重要手段,下面結合自己多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從幾個方面來談一談對中職學生開展誠信教育的一些體會。
一、職校生誠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
社會上部分人突出強調的是個體利益的完全實現,而對于社會公共利益,集體利益,乃至國家利益則少予關注,這些因素也導致了學生對誠信概念的模糊,不講誠信也可以實現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思想不斷蔓延,對學生心靈的侵蝕不可小覷,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的人格缺陷越發明顯。
(二)家庭對誠信教育意識的淡薄
每一個家庭都是學生生活成長的主要環境,對于學生思想意識,道德修養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職校的學生生源大部分來自普通的農村家庭,受家長自身文化程度的局限,對其不誠實行為的引導方式不科學,不到位,對其不規范的行為不重視,家長對孩子某些不誠實的言行容忍度不斷放寬,也容易導致其誠信的缺陷。
(三)學校自身存在的問題
中職學校教育既包含學歷教育也包含職業培訓,是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的綜合性學校。在現實社會中,學校由于面臨著留住生源和學生就業壓力等問題的困擾,往往偏重于認知教育,德育教育往往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不足:1.德育教育內容與實際脫節,存在著教條化、空洞化的傾向,缺少系統的傳統美德教育。2.德育教育常與政治教育結合在一起,有時甚至將兩者混為一談,弱化了道德的控制功能。3.對新形勢下德育教育與行業結合不夠,缺乏時代感和創新性。
(四)學生自身對誠信認識不夠
中職校學生大多是初中畢業,受自身閱歷和知識水平的局限,對社會現象認識和價值取向理解不夠全面與完善,容易受到社會一些消極現象的負面影響,做出與公民道德規范要求相背離的行為,以致出現誠信缺失問題。
二、將提升學生誠信教育視為班級管理之靈魂
誠信是一切美德的.基石,是一切道德賴以維護的前提。為了更好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喚起學生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意識,自覺加強誠信建設,養成誠信待人、誠信處事、誠信學習、誠信立身的品德和行為。我在日常班級管理中,以“誠信為本”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作為班級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并形成常態化,組織班團干部詳細制定開展“誠信為本”主題教育活動方案,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一系列活動,在班級中有了良好的收獲,班里充滿正能量的事情多了,受學校及上級部門表彰的優秀學生多了,晚自習時間教室里看書的學生多了,班里的環境變美了,學生臉上自信的笑容更燦爛了。以“誠信為本”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誠信是人安身立命之本
通過誠信教育,使學生對誠信的內涵和功能有了更深度的理解,懂得誠信是我們每個人安身立命及能否在社會上立足、行事通達的憑證,更是道德人格的必備條件,是做人最起碼的品質,也是自我價值實現的重要保障,用鮮活的事例啟發學生懂得,事業能否得到成功根基是建立在人的道德誠信之上。
(二)加強學生個體誠信修養與實踐
號召全體同學誠實待人,以真誠的言行對待他人,關心他人,對需要你幫助的人富有同情心,樂于助人,真正體會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快樂和滿足感。作為班級的管理者在自己的言行中要做到守時、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用實際行動感染身邊的學生,讓學生親身體驗到被別人信任的感覺是幸福的、美好的、快樂的。
(三)幫助學生懂得誠信修養的方法
誠信是由我們日常生活學習的點滴慢慢積累而成,誠信不應是虛無的,它是我們每天行為瑣事串起來的珍珠。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在生活細節中踐行誠信,將遵守法律法規,校規校紀和社會公德融入到每天的日常行為規范之中。誠信教育要澗物細無聲,使受教育者心悅誠服,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重實情,說實話,用真理和事實說服學生,開導學生,最終使學生達到啟迪自我覺悟,升華思想境界的效果。情感上要對學生真誠相待,以真摯的情感感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學生的誠信教育需要通過師生間情感交流來完成,有無實效取決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情感的融洽,方法上的靈活性和科學性。通過主題班會、學生演講、征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用心引導學生直接參與到誠信教育過程中來,在班級里形成良好學風,將誠信之德融入到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誠信教育是我們教師的使命!
誠信教育論文3
論文關鍵詞:醫學生;廉潔教育;誠信教育;誠信缺失
論文摘要:誠信是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只有加強誠信教育,才能夯實廉潔教育的道德基礎,才能使醫學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繼而培養出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醫學人才。本文列舉了當前醫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并結合筆者所在醫學院校開展誠信教育情況,對如何加強醫學生誠信教育進行了論述。
1.加強誠信教育對于推進醫學生廉潔教育之重要意義
《教育部關于在大中小學全面開展廉潔教育的意見》明確指出,加強誠信教育是大學階段廉潔教育的主要內容。這說明培養大學生的誠信人格,在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是實現廉潔教育目標的根基。而醫學生作為大學生的一部分,以醫學專業知識區別于普通大學生,他們要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個個對疾病束手無策的患者,如果他們誠信缺失、不負責任,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對醫學生加強誠信教育,培養醫學生的誠信品格顯得尤為必要。
誠信即"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儒家認為誠信是"立身之本"、"立業之基"、"舉政之要"、"進德之首",而廉潔被視為"國之大維"、"仕者之德"、"人生大綱"等。從道德教育和道德生長的規律來看,誠信是進德修業之本,廉潔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正如《大學》所說:"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誠信向來被視為一切道德規范的根本。正所謂"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人無信不立"。因此,開展醫學生廉潔教育,必須要立足于誠信教育。
2.醫學生誠信現狀
目前醫學生誠信狀況不容樂觀,雖說絕大多數醫學生誠實守信,但由于社會、學校、家庭、個人等多方面原因,醫學生的誠信危機日益突現,其誠信缺失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在學習中有些學生遲到曠課、考試作弊、抄襲作業、偽造數據、論文剽竊;在實習中有些學生并沒有仔細詢問采集病史,也沒有具體實施體檢,書寫病史時純粹瞎編亂造,敷衍了事,還有個別學生在實習時就收取紅包,拿藥品回扣,幫藥商宣傳;在求職中簡歷摻假、偽造證書、偽造學習成績、夸大自我介紹;在經濟上惡意拖欠學費、不擇手段爭取助學金、惡意拖欠助學貸款。
3.加強醫學生誠信教育的對策探討
針對目前這些醫學生誠信缺失現象,加強誠信教育刻不容緩。作為一所中醫院校,我校主要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相結合的方式將廉潔誠信教育貫穿大學教育的始終。在第一課堂,通過"兩課"和專業教育,將廉潔誠信教育"入耳"、"入心"、"入腦",還充分利用自身中醫傳統文化優勢,通過中國傳統文化、中醫經典等特色課程,將"大醫精誠"思想貫穿于中醫教學的始末;在第二課堂借助黨團主題活動開展了誠信考試、誠信還貸等簽名活動及一系列以誠實守信為核心的大學生學術道德教育活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目前所進行的各項誠信教育活動,組織部門分散,沒有形成體制,距離大學生廉潔教育目標還有一定差距,所以還需進一步探討廉潔誠信教育的有效途徑。
3.1 加強紀委協調作用,建立誠信教育體制。高校紀委應當充分利用自身在反腐倡廉教育方面的專業優勢,在黨委的.領導下,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廉潔誠信教育的組織協調長效機制,通過建立醫學生廉潔誠信教育任務分解機制,明確學校組織部、宣傳部、黨校、團委、學工部、研修部、思想政治教育部門、教學管理部門、各二級學院以及學生會、各學生社團的職責任務,整合各部門資源,加大各部門合力,共同推進廉潔誠信教育,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3.2 加強誠信道德教育,增強學生誠信意識。誠信道德教育應該貫穿于整個醫學教育的始終。首先要從加強醫學生入學教育入手,使其端正學習動機,形成正確的職業道德價值觀;其次在校學習期間,要以"兩課"為依托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并大力開展醫學人文課程,在專業課上也應利用古今中外名醫案例及一些反面典型開展醫德醫風教育;再次應注重臨床實習階段的誠信教育,有針對性地進行如救死扶傷、拒絕收受紅包等醫德醫風教育,讓醫學生為以后走向醫療崗位奠定良好的廉潔誠信基礎。
3.3 營造校園誠信氛圍,樹立學生誠信觀念。誠信觀念的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單靠灌輸式的教育很難取得良好效果,高校應把誠信教育貫穿于醫學生學習、生活、實踐的方方面面。可以通過各種形式多樣的誠信主題教育活動,以講座、辯論等形式為載體,使學生在寓教于樂的活動中理解和感悟誠信;也可以通過醫療扶貧、社區義診等社會實踐活動,讓醫學生在為社會服務中,體驗誠信的意義和價值;還可以通過一系列誠信考試、誠信還貸、誠信科研、誠信就業等誠信簽名承諾活動,讓學生在實踐自己承諾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誠實守信的道德觀念,激發和引導他們對誠信品德的追求,培養醫學生誠信的自覺行為。
3.4 建立學生誠信檔案,完善誠信評價獎懲機制。高校要建立學生個人"誠信檔案",從入校開始全程記錄學生的個人資料、品行紀律、學習考試、貸款信用、臨床實踐等信息,并對學生的各方面誠信狀況進行評估,建立誠信評價體系,并要根據評估情況,適時開展有針對性的誠信教育,同時還要依據評估結果,建立誠信獎懲機制,將學生的誠信情況與獎學金評定、評優、入黨、畢業推薦等掛鉤,作為評選的重要標準。畢業時,建議誠信檔案裝入檔案袋,跟隨人事檔案一并轉交用人單位,從而將學生的信用記錄延伸到社會。通過制度建設引導學生樹立誠信意識,促使學生把誠信意識與誠信行為有機統一起來。
參考文獻
[1] 夏云強.儒家誠信倫理與當代大學生廉潔教育.船山學刊,20xx,(1):210-213.
[2] 祝嬌嬌,盧建華.從近期頻發的醫療衛生事件看醫學生的誠信教育.醫學與哲學,20xx,30(7):80.
[3] 池美珠,錢燕,胡冠瓊.醫學生誠信教育面臨的問題與對策.醫學與社會,20xx,22(5):69-70.
誠信教育論文4
摘 要:誠信是高校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品德素質,也是當前社會和用人單位較為重視的個人品行之一,但在我國高校的學生檔案管理中,對誠信問題大多未涉及,使得大學生的誠信情況不能通過學生檔案進行較為全面、可靠的反映。因此,必須加強高校學生誠信檔案的建設
關鍵詞:檔案管理方面的論文
摘要:誠信是高校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基本品德素質,也是當前社會和用人單位較為重視的個人品行之一,但在我國高校的學生檔案管理中,對誠信問題大多未涉及,使得大學生的誠信情況不能通過學生檔案進行較為全面、可靠的反映。因此,必須加強高校學生誠信檔案的建設管理工作。本文簡單分析和總結當前高校學生檔案工作中存在的誠信問題,并探討和研究如何加強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中的誠信教育,以期更好的促進和推動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現代化建設發展。
關鍵詞:高校;學生檔案管理;誠信教育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20xx(2016)02-0232-01
大學生誠信問題是當前我國社會生活中經常出現的大眾熱點話題,而作為學生在校情況憑證的學生檔案,也存在諸多不全面、不準確、不真實等誠信問題,給學校及用人單位造成了一定的困擾和麻煩。因此,必須要加強對高校學生檔案的誠信管理。下面,文章就當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誠信方面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就其如何在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滲透和加強誠信教育提出自己的建議和看法,從而更好的提高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誠信水平。
1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中存在的誠信問題
我國大部分高校的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誠信問題,具體表現在:
1.1內容單一導致學生檔案缺乏參考價值
我國大部分高校受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其學生檔案的歸檔內容較為單一,往往只涉及學生的基本資料(如入學登記表、招生報名表、學籍入冊表、成績記載表等),對學生的家庭歷史、社會關系、政治思想以及道德素養等方面的記錄不全,對大部分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也往往是一些教條式、模式化的良好評價,不能真實、完全的反映學生在校期間的所有情況,也大大降低了學生檔案的參考價值和可信度。
1.2管理人員的誠信意識不足
由于對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疏于重視,導致許多高校檔案管理人員缺乏必要、充分的誠信意識,在對學生檔案進行管理時,其責任感和使命感不高,不能嚴格、有效的遵循學校的相關檔案管理規定履行自身的監管職責,學生檔案的歸檔記錄時常出現更新不及時、記錄錯誤、漏記等問題,有些管理人員甚至為了個人私利打開“方便之門”,為部分學生篡改檔案內容,從而造成學生檔案管理的不科學、不可靠。
1.3缺乏健全有效的學生檔案監管機制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在進行檔案管理時只是對科研、教學、人事等方面的檔案管理進行監督審查,而忽視了對學生檔案管理的監管,導致學生檔案的歸檔資料存在許多諸如材料不全、內容失真、記錄錯誤等問題,大大降低了學生檔案的可信度和真實性,不僅導致學生檔案喪失了最基本的.意義和價值,也使得許多用人單位對應招學生產生信任危機,從而影響到大學生的就業發展。
2加強高校學生檔案管理中誠信教育的措施
針對當前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的現狀,在今后的管理過程中,高校應積極將誠信教育引入學生檔案管理,提高學生檔案管理的誠信水平,從而更好的確保學生檔案管理的水平和效果。具體措施如下:
2.1樹立誠信檔案觀念
各地高校要加強對學生檔案誠信問題的關注和重視,充分了解和認識誠信檔案的重要性,積極提高管理人員在學生檔案管理方面的誠信意識,牢固樹立誠信檔案觀念,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和政治思想覺悟,增強他們的工作責任感和使命感,將誠信原則真正貫徹落實到整個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去,從而更好的提高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誠信水平。
2.2改革大學生檔案內容
各級高校在當前社會發展新形勢下,應當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大力加強對學生檔案歸檔材料的改革和優化,積極改變和摒棄傳統教條化、模式化的歸檔模式,提高學生檔案的全面性、真實性和可靠性。在原有資料內容的基礎上,將學生的誠信、思想、道德、個性、素質、特長、技能、潛質、心理以及綜合能力等內容納入到歸檔材料中來,擴大學生檔案的材料內容。同時,還要嚴把材料審核關,堅決貫徹事實就是的管理原則,嚴明材料真偽,堅決杜絕虛假文件,從而真正提高高校學生檔案管理的可信度。
2.3加強大學生誠信機制建設
各地高校應該大力加強對大學生誠信機制的建設工作,讓大學生簽訂誠信承諾書,對其在校期間的基本情況、學習成績、信用記錄、品行表現以及經濟狀況等進行追蹤記錄,并在學生檔案中將其結果材料進行定時更新。同時,還要積極提高誠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健全和完善大學生個人信用征詢系統,并將其同學生檔案管理系統并聯,實現兩者之間高度的信息溝通和資源共享,從而更加全面、及時、真實的反映大學生的誠信情況。
2.4加強對中國高等教育學歷查詢系統的應用
中國高等教育學歷查詢系統是目前我國各類大學通用的學生檔案查詢管理系統,而其中的“全國高等教育學歷證書電子檔案”也是我國目前最權威的惟一全國性人才數據庫。因此,各地高校應該積極加強對中國高等教育學歷查詢系統的應用,將學生誠信檔案并入該數據庫中,從而有效豐富了大學生的電子檔案信息,也使得高等院校及社會用人單位能夠更加方便、快捷的查詢到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全面、真實的情況。
結語
總之,高校應該順應當前社會發展新形勢,積極加強學生檔案管理中的誠信教育,建立學生誠信檔案機制,提高學生檔案誠信水平,從而更好的提高學生檔案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使之能夠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和價值,進而更好的促進和推動高校教育辦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江小華.在高校學生檔案管理工作中滲透誠信教育[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xx(04):53-54.
[2]崔國富,袁冬梅.高校學生誠信教育管理制度的建構研究[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xx(01):25-30.
[3]趙華龍.大學生誠信檔案在學生發展中的作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xx(07):78-79.
[4]尹恒寧.高校學生檔案管理與誠信教育[J].蘭臺世界,20xx(08):66-67.
[5]劉蕓,岳泳.論信息化背景下我國高校學生誠信檔案建設[J].檔案學研究,20xx(03):37-40.
誠信教育論文5
論文關鍵詞: 會計專業教育 會計誠信教育 價值取向 現狀 對策
論文摘要: 誠信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會計誠信教育是會計教育之本。本文針對高校會計誠信教育現狀,闡述了會計誠信教育價值取向,提出了增強會計誠信教育有效性的幾點對策。
高校是為社會培養和輸出高級人才的專業機構,人才的培養與社會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會計專業本身就是一種誠信專業,這種職業誠信直接表達了對社會的一種基本承諾,體現了會計人員作為市場經濟活動中會計信息的提供和鑒證者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來,職業誠信缺失尤其是會計誠信的缺失現象已經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普遍關注,同時也成為市場經濟健康發展所面臨的重要課題。因此,在進行會計專業教育的同時,完善職業誠信教育體系已成為當前高等教育一個刻不容緩的工作。
一、高校會計誠信教育的價值取向
誠信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內容,由于會計專業的特有屬性,高校開展會計誠信教育不僅體現上述功能,而且蘊涵著更深層次的職業要求。高校會計誠信教育,就是將誠信教育、專業教育與專業素質目標要求融合到人的全面發展與學生成長成才與社會服務之中,實現會計教育目標的教育模式。
1.會計教育的實質是對學生實施全面素質教育。
美國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第一號公報《會計教育的目標》關于會計教育目標的論述是:“學校會計教學的目的不在于訓練學生在畢業時即成為一個專業人員,而在于培養他們未來成為一個專業人員應有的素質。”這說明美國的會計專業高等教育非常重視全面素質的培養。我國高等教育法也強調高校培養的人才應該是素質全面發展的人才。全面素質包括具備基本素質和專業素質,前者是指學生作為一個成功的社會人所應具有的素質,包括思想素質、文化素質、科學素質、身心素質,后者則指學生將來成為會計類專業人才所具備的專業素質,兩者相輔相成,構成專業人才的全面素質。大學會計教育應圍繞這一目標,在傳授專業知識和基礎知識的同時,開展人文教育、社會實踐等活動,確立一種“教學為主,育人為本,德育為首”的教學思想,同時應根據這個行業的特點對會計專業學生在校期間結合思想道德和素質教育進行會計誠信教育,塑造學生誠實的品格。可見,會計誠信教育不僅是“兩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是會計專業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會計教育的根本是對學生加強誠信教育。
誠信是會計人員安身立命之本,是會計人員最基本的素質要求。會計之父潘序倫以“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處事、信以待人、毋忘立信、當必有成”為校訓,將會計誠信教育融入立信會計教育始終,開創了中國會計誠信教育之先河。會計專業學生是會計隊伍的后備軍,多角度地對在校會計專業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是提高會計從業人員素質和會計信息質量的前提。會計職業道德需要他律,但在不斷完善法規建設的同時也要注重會計職業道德的自律。當巨額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范發生碰撞時,只有潛移默化的誠信教育,才能使學生將“誠信為本”的理念轉化為自身的職業操守,才能使天平傾向于道德規范。開展會計誠信教育,對促使會計隊伍預備人員將會計職業道德要求轉化為內在會計職業道德品質,把會計職業道德規范變成未來職業道德水準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3.會計誠信教育有利于會計隊伍健康發展。
會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活動,主要提供會計信息或鑒證服務,其服務質量直接影響經營者、投資人、債權人、社會公眾等多方利益,進而影響整個社會的經濟秩序。由于企業的經濟活動涉及多方利益,加上經濟業務的復雜性、多變性和不確定性,以及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會計工作者在處理經濟業務時,不但要受法律、法規和規范的約束,而且要具備與其職能相適應的職業道德水準。市場經濟越發展,對會計工作的職業道德水準要求亦越高。高校會計教學應把會計誠信教育納入會計專業教學范疇,使學生將來能以高尚的道德、積極的態度、正確的方法從事會計工作,以促進會計隊伍的健康發展。
二、高校會計誠信教育的現狀
其一,高校會計教育重技能輕誠信。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對人才培養的素質需要,高校德育教學方式和方法有了較大的改變,政治課、思想道德課的種類和課時也明顯增加,但高校“德育低效”仍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究其原因不在于道德教育課程的開設數目和比重,而在于沒有將德育教育內容與目標要求和人文、社會及會計專業教育有機結合。其二,我國高校評估側重于考察或考核學校生源、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科研產出等指標,以學生英語四、六級通過率及優秀率、畢業生就業率等一系列量化指標來評價學校人才培養的質量,忽視學校道德教育及對學生品質的全面考察。其三,會計誠信要求未納入會計職(執)業考試和會計后續教育的體系之中。我國會計職(執)業考試大綱和會計后續教育注重會計實務操作及相關技能考核,而缺乏會計職業素質要求和職業道德內容。
三、高校會計誠信教育的對策
1.轉變教學觀念,將教書與育人結合。
課堂是學校教育最基本的組織形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在健全人格培養中將起到重要的作用。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要做到教書育人,言傳身教,寓德育于各科教學之中,讓學生確立“堅持誠信為本,推崇操守為重”的職業思想。大學生畢業后從事會計工作,其在高校所受到的專業教育,所接受的素質教育,以及他們在校期間所形成的.人生觀、價值觀,必將對他們今后所從事的工作的能力、職業判斷能力、職業道德等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除了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外,還要有崇高的人格品質和敬業精神,讓學生感受敬業、勤勉認真的師風,從而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改革教學內容,將職業道德教育融入會計教學之中。
良好的職業道德的培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而是在長期的學習和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大學生處于人生觀與道德品質形成的初期,接受嚴格、規范的職業道德教育對其一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師必須搜集大量資料,改革教學內容,找準知識傳授與職業道德教育的最佳結合點,努力挖掘每一個知識點中蘊涵的職業道德因素。會計誠信教育的整體性要求教師從會計誠信認識、會計誠信信念、會計誠信意志和會計誠信習慣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整體培養,使學生提高會計誠信認識、樹立會計誠信信念、堅定會計誠信意志、形成會計誠信習慣;會計誠信教育的復雜性要求教師應經常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不能半途而廢;會計誠信教育的漸進性則要求教師在課堂上予以穿插,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和磨練中加深對會計誠信的認識。
3.會計誠信教育應貫穿職業教育全過程。
會計誠信教育應貫穿會計職業教育的全過程,是指大學生畢業走上會計工作崗位后的工作階段和后續教育階段的誠信教育,以及高校會計誠信教育成效的反饋。為培養一個誠信會計人,只進行某一階段的教育是不夠的。會計崗位的變更、職位的升遷,需要不同內容、不同程度的誠信教育,這樣才能有助于在不同的崗位實現自律。為充實高校的誠信教育內容,可邀請從事會計及相關領域的本校畢業生重返校園,采用講座、座談會等形式,以真人真事宣揚會計誠信理念。高校也可對本校會計專業畢業生實行信息跟蹤,通過反饋,及時了解應、歷屆畢業生職業狀況,客觀評估會計專業學生的培育質量,以利于進一步優化高校會計誠信教育體系。
4.會計誠信教育應積極營造良好氛圍。
在對高校會計專業的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的同時,還應注重全校師生誠信意識的培養,以環境渲染的形式更好地進行會計誠信教育。誠信環境的營造關系到高校的校風問題。誠信一旦在整個學校建立起來,新生入學后就可迅速接受誠信理念,對會計專業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會更有效、更持久。應積極探索和開展更多的誠信實踐活動作為課堂教學和實踐環節的補充,以拓展會計誠信教育的內容。為強化大學生誠信意識,可嘗試建立一套《大學生誠信檔案》用以全面、及時、詳細地考察學生在校期間的信用狀況,記錄大學生的誠信行為。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是為了將誠信內化為學生的品質,成為學生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它可成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通行證,在畢業求職時作為用人單位的參考依據。誠信興企,失信敗企。無論是會計行業,還是其他任何一個行業,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都是毋庸置疑的。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正確引導學生塑造“誠信為本”的職業人格,幫助他們在大學階段就為將來走入社會形成正確的職業判斷打下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劉永幸.芻議會計誠信和會計職業道德.經濟論壇,20xx,(1).
[2]謝愛萍.高校加強會計誠信教育的探討.商場現代化,20xx,(3).
[3]章雁.對高校會計誠信教育的思考.事業財會,20xx,(4).
[4]朱云.試論多角度開展會計誠信教育.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xx,(11).
誠信教育論文6
摘要:誠信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在當前加強誠信教育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更是當前青少年道德發展的基本要求。因此誠信就需要從小抓起,學校更是教育學生誠信的主要場所。然而由于主客觀因素的限制,當前農村中學誠信教育現狀不容樂觀。對此,農村中學教師應積極探究如何對學生進行有效誠信教育,以使農村初中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初中;學生;誠信教育
一、開展誠信教育的意義所在
誠信是中華傳統美德,也是構成我們為人處事的道德標準。對于個人而言,誠信是屬于積極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從哲學上來看也是屬于世界觀,因此無論是對于個人而言還是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一)從國家角度來看
當今世界,誠信乃立國之本,不僅在國際交往中同時對于教育人民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誠信文化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提高國民誠信度、樹立我國在國際信譽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從個人角度來看
誠信不僅僅是美德同時也是一種職業道德,更是工作和學習必須要具備的基本素質。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關于誠信的名人名事數不勝數,這就反映出自古以來我們就極其重視誠信,也從來沒有改變過。開展誠信教育不僅可以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同時也能夠促進廣大中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價值觀。
二、探究當前農村初中生誠信問題缺失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缺失
當前大多數農村中學的學生以留守兒童居多,這些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無法面對面對其管教。而監護他們成長的祖輩親也很少能有這種意識,再加上自身文化素養不高,也不能夠幫助他們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這是導致當前農村初中生缺乏誠信意識的原因之一。
(二)教育環境的影響
一些農村初中在評判學生學習能力高低時還是以成績作為唯一依據,這也在無形之中導致了學生的學業負擔過重。而且,由于客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的家長長期在外工作,無法對其進行學業輔導,且家中祖輩親人溺愛過多,導致他們自覺性較差,因此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大多數都是以逃避來應對,對于學習完全不上心。除此之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也沒有做到及時關注,對于教學任務也只是按部就班完成教學大綱,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三)主客觀因素
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好奇心比較強,且也對周圍的事物建立了較為初步的認識,但無法辨別對錯,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風氣的影響。此外,隨著網絡的不斷普及,學生還無法甄別其中的糟粕與精華,因此在無形之中就會直接影響到對學生的誠信培養。
(四)學校因素
當前農村學校環境封閉,教育資源相對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農村中學教師關于誠信教育的理論學習,最終也直接影響到學生誠信教育的效果。
三、開展誠信教育的有效措施
(一)教師率先垂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會深深影響學生。因此想要讓學生學會誠信,教師就必須要成為榜樣,要做到以誠待人,以誠服人。同時,教師也要充分考慮到農村中學生自身所存在的特點以及生活上的缺失,在學校中不僅要成為教授知識的教師,還需要成為學生生活中的引導者,糾正他們生活中和學習上所出現的過失,保護學生的天性。此外,教師要成為誠信的表率和楷模,在要求學生做到之前,教師也必須要先做到。同時在與家長進行溝通過程中,教師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自我約束,真正成為學生誠信的榜樣。
(二)以課程為本打造誠信
農村學校由于基礎設施和城市學校相比還較為薄弱,因此就需要充分發揮課堂作用,將誠信教育納入教學活動當中。此外,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單獨設置誠信教育課程,安排專業的教師提供相應的大綱和教材,緊密聯系農村實際生活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挖掘農村所見所聞中包含的誠信教育資源,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品質。在平時學習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的誠信事跡加以肯定,給予表揚或者是獎勵,而對于所出現的問題則需要耐心去傾聽,以便于加以指導和糾正,杜絕應用懲罰等手段。
(三)營造氛圍,優化環境
學校對學生最大的影響并不是在于學習了多少知識,而是在于對于學生的生活到底帶來了多么大的變化,然而由于當前農村中學所面臨的現狀,急需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以此推進誠信教育的開展。因此,學校就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以此履行對誠信教育的組織和實施。在具體的方法上要引導學生熟悉和掌握名言名句以及各種典故,同時在班級上也需要計劃和組織誠信教育的講座以及班級活動。在校園生活當中還應當充分利用各項資源,比如櫥窗、班級板報等做好宣傳,以便于誠信教育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促使校園形成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以及校風,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得到升華,情操得到陶冶。
(四)樹立榜樣
教師要以身作則在學習生活中面對學生要講誠信,此外也需要在班級上注意觀察學生的誠信行為,樹立關于誠信的典型人物,使其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目標和榜樣。比如拾金不昧在生活中時常發生,雖然看起來有些微不足道,但是通過對這種行為的獎勵或者是贊許,不僅可以讓親身體驗者獲得自信和鼓勵,同時也會深深影響其他學生。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經過大力宣傳之下,相信班級上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更加關注誠信。正所謂“勿以善小而不為”,有些事情看起來是微不足道,但是在榜樣力量的帶動下卻能夠引導學生健康成長,養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五)面向社會,重視實踐
除了在學校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加強社會實踐培養創新精神,對此教師就需要以農村自然資源為基礎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比如為孤寡老人打掃衛生等,通過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以及塑造良好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并且在勞動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大家的認可,個人情操得到升華,同時也能培養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因此,教師不僅要教育學生要做一名學習態度端正的學生,同時也需要讓學生意識到應維持誠信,將來進入社會以后成為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公民。
(六)做好個別學生誠信教育工作
教師在平時的學習工作中,也需要及時觀察學生的言談舉止,仔細考慮農村初中學生的特點,詳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比如是否有父母外出打工,以及該學生平時在學校的表現。總的來說,教師需要利用課堂教學和課余時間仔細觀察全班學生的學習動態和行為習慣,對于他們在生活中以及學習上所表現的誠信事實要給予充分的肯定。通過表揚和鼓勵,能夠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對于所出現的問題,也需要耐心傾聽學生的觀點和想法,此外也需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考慮,從學生的觀點和立場去看待整件事情。在學生犯錯誤的時候,也不要一味進行批評或者是懲罰。處于青春期初中學生,在這個階段犯錯誤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最關鍵的還是在于教師如何去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對于犯下的錯誤,教師必須要及時予以糾正,但是要堅決杜絕懲罰式教育或者是盲目的批評,而是應當通過典型事例進行正面教育積極引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知道哪些事可以去做,哪些不可以去做,什么事情應當積極提倡,有哪些事情必須要堅決反對。通過教師的耐心教導,也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七)讓誠信教育融于課堂教學之中
在部分農村初中,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無法單獨開展誠信教育。因此,這些學校的教師就需要利用各學科的內容,深入挖掘誠信教育資源。比如在語文教材中盡量發掘其中的誠信“基因”,然后再集合生活實際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進而引發共鳴,但是要避免使用超凡脫俗式的空洞題材,因為這很容易產生無形的距離感。此外,也需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去總結關于誠信方面的知識,比如通過網絡搜索到相關的事例,然后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對于所掌握的事例進行討論,在無形之中也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八)配合校方的政策
作為農村初中教師,必須要深刻認識到農村學生家庭存在很大的特殊性,一些學生父母很少在家,對于學生的管教也存在很大的缺失。因此堅持定期家訪是必不可少,不僅有助于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同時也能夠走進學生的內心,有利于接下來教育工作的開展。此外,教師需要積極鼓勵學生參與學校舉辦的各種誠信活動,或者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在每一個環節都滲透誠信元素。此外,當課文中出現關于誠信教育的話題時,教師就需要積極進行引導。對于學生主動坦承的誠信行為,如抄別人的作業應當及時予以回應,但是不可嘲笑和懲罰,而是應當在私下里和學生談話。總的來說,教師應當在教學活動以及平時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積極落實誠信教育。
四、結語
總之,加強農村初中學生誠信教育已經是不容忽視的現實問題。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他們誠信意識的高低也直接決定著未來整個社會的誠信度。因此這不僅僅是教師的問題也關乎整個社會。對此,教師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和耐心,要幫助他們正確樹立誠信意識,在學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一個好孩子,讓每一個學生的心靈中都萌發出誠信之花,從而為社會的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張志倫.農村中學生誠信教育的構建[J].信息周刊,20xx(12).
[2]吳軍容.淺談樹立農村中學生誠信教育的途徑[J].中外交流,20xx(30).
[3]梁磊.學生道德生活視角下農村初中生誠信教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xx.
[4]張所秋,賈愛春.農村中小學誠信教育實踐初探[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xx(6).
誠信教育論文7
摘要:本文分析了圖書館開展讀者誠信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分析圖書館在讀者誠信教育中發揮的作用,分析當前圖書館讀者中存在的誠信缺失以及缺失原因,解析圖書館加強讀者誠信教育管理的方法策略。
關鍵字:圖書館;讀者;誠信教育;管理策略
一、圖書館開展讀者誠信教育管理的重要意義
(一)促進圖書館正常運行
圖書館讀者誠信缺失的原因來源于很多方面,雖然讀者誠信缺失屬于極個別現象,但是卻給圖書館工作帶來嚴重影響,不僅使大量的文獻儲存資源遭到流失,還給圖書館資源建設造成極大影響,嚴重妨礙了其他讀者查閱文獻。通過運用圖書館對讀者展開誠信教育,不僅能夠深入貫徹國家誠信教育方針,還能切實保護圖書館知識資源,促進圖書館工作正常運行。
(二)幫助培養讀者誠信理念
培養誠信理念并非短時間內就能成功,還需要對學生讀者進行長期誠信教育,才能實現提高誠信意識的目的。圖書館的工作目的是收集、整理和收藏圖書資源,服務對象是高校全體師生,與其他誠信教育部門相比,圖書館具有資源廣泛性特點,所以成為宣傳讀者誠信教育的主要陣地。通過運用圖書館對讀者開展誠信教育,能夠為讀者提供全面的精神食糧,提高讀者的專業知識能力,還能對讀者進行教育合理引導,幫助讀者樹立健康的誠信理念。
二、分析圖書館在讀者誠信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有利于樹立誠信建設文化形象:圖書館的整體形象表現形式是文化形象,樹立良好的文化形象有利于獲得讀者的認可和信任。圖書館管理員在工作中如認真遵守和履行服務公約,真誠友好的對待所有讀者,尊重每一位讀者的文獻閱讀權利,將“讀者至上”作為工作理念,用寧靜、整潔的閱讀環境來熏陶讀者,同時將誠信理念融入到這些服務中,就能使讀者更加相信和熱愛圖書館,在潛移默化中參與到圖書館誠信教育中,從而使圖書館在讀者誠信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發揮出來。有利于發揮誠信模范作用:圖書館是具有廣泛信息資源的地方,是讀者學習知識、升華自我的渠道,圖書館的地位在讀者心中具有道德與知識雙向權威,如果圖書館中出現欺詐性行為,那么讀者就有可能會認為圖書館的欺騙行為是可取的、是正確的,在將來社會生活后,也會以同等的欺騙行為來對待他人和社會。而圖書館中如果能夠建立良好的誠信環境和行為習慣,以館內誠信行為作為準則,為讀者提供誠信化服務,就能感染圖書館讀者的心理,使其以圖書館行為作為誠信模范,從而發揮出模范典型的作用。
三、當前圖書館讀者存在的誠信缺失以及缺失原因
誠信缺失:圖書館讀者誠信缺失問題一直困擾了整個圖書館管理機構,為了使讀者借閱圖書更加方面,圖書館開始采用一種“開放式”的`借書模式,建立了集檢索、閱覽、與休閑一體化的服務體系,讀者只需憑借圖書館借閱證就可以在圖書館中自由查找資料。但是,在增大讀者自由借閱權利后,沒有加強圖書借閱管理與監督,使各種失信行為開始出現,加大了圖書館工作難度。具體的誠信缺失如下:借閱圖書中的誠信缺失:圖書館中有些讀者在閱讀完圖書之后將圖書隨意放置,造成圖書位置亂架、錯架;有些讀者為了躲避圖書館借書限制,方便自己借閱圖書,而把圖書藏在某個隱蔽書架,導致圖書順序排列出現嫌隙;有些讀者在觀看到圖書中對自己有價值的地方時,直接將書中內容或者圖片撕下來拿走,使圖書館的圖書日益殘破,缺頁、短頁和開窗情況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圖書收藏;甚至有些讀者不顧圖書館管理制度,逾越道德限制,從圖書館中偷竊圖書,使圖書館中書籍資源遭到流失。館內行為中的誠信缺失:圖書館屬于公共場所,是讀者學習和閱讀的地方,在公共場所保持安靜是最基本的行為道德,然而,有些讀者在圖書館內大聲喧嘩,隨意接打電話,吸煙,吃零食,亂扔垃圾,不注意公共場所秩序,使圖書館環境變得嘈雜不堪,影響其他讀者學習閱讀;有些讀者在圖書館自習區域內占座,給其他讀者選座造成極大不便;還有一些讀者在圖書館場所內不注意個人形象,身穿背心、拖鞋等進入圖書館,并且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制止表示不屑,仍然肆意妄為;甚至有些讀者在圖書館內的墻壁上、桌椅上亂涂亂畫,隨意帶走免費紙筆,破壞圖書館檢索設備等,這些誠信行為上的缺失使圖書館工作面臨巨大困難。電子閱讀中的誠信缺失:當前,很多圖書館都已經開始了電子閱覽室,幫助讀者通過網絡來查詢電子資源。隨著電子資源逐漸普及和完善,各種外文網上數據資源也相繼開放,然而,有些讀者卻只顧自己利益,在數據庫試用期間內將自己所需要的數據下載下來,然后惡意下載大量數據,使網絡出現嚴重堵塞,最終致使數據庫無法繼續運行服務,給其他讀者查閱下載造成阻礙。另外,由于現在圖書館還沒有建立網絡道德規范制度,所以在電子網絡資源管理中,管理人員無法對讀者的違法行為進行控制和制止,由此,出現圖書館數據庫時常被破壞和攻擊,檢索系統被篡改等誠信缺失現象。缺失原因:圖書館中出現誠信缺失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例如誠信教育缺失,管理人員意識薄弱,管理制度有漏洞,監管力度不足等,究其根本,還是由于對圖書館公共財物缺乏愛護意識所造成的。具體的誠信缺失原因如下:缺乏誠信教育:造成讀者誠信缺失的原因有家庭誠信教育、社會誠信環境以及學校誠信教育等,很多讀者在學習階段,往往只注重學習專業技能知識,而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另外,在讀者誠信教育中也沒有制定相應的激勵措施和懲罰措施,對誠實守信的讀者沒有進行道德鼓勵,對不講誠信,撒謊的學生也沒有進行處罰,從而使讀者的誠信意識出現偏差。缺乏合理的圖書館管理制度:目前,圖書館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導致圖書館引導和約束讀者的作用還沒有發揮出來。很多圖書館領導的思想意識有偏差,將管理員視為服務員,不要求管理人員對讀者進行適當的誠信教育,在出現誠信沖突時,沒有進行誠信管理。同時,圖書館規章制度中沒有明確嚴格規定不誠信讀者的違規處置措施,當讀者出現不誠信行為時,管理人員在心理上就開始縱容違規行為,使不誠信讀者開始變本加厲。讀者自身修養缺失:現在大部分讀者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行為習慣上存在很多缺陷,例如不尊重和傾聽他人觀點,心思敏感又脆弱,自控力差,容易被社會不良現象所誘導,由于自身修養不足,所以在圖書館借閱中容易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做出不誠信行為,甚至做出與道德法律相違背的行為。
四、解析圖書館加強誠信教育管理的方法策略
開展圖書館入館教育:圖書館應當在讀者第一次進入館內時對其開展入館教育,向讀者介紹圖書館內的樓層結構,圖書排架方法、圖書檢索流程、借閱流程以及圖書館所提供的一些其他服務,使學生在借閱圖書之前全面了解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同時,還應當在讀者入館教育中詳細介紹圖書館借閱規章制度,強調遵守圖書館準則的必要性,使讀者樹立誠信借閱的思想意識,從而使讀者在之后的圖書借閱中養成良好的誠信習慣。加強圖書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圖書館內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與言行舉止會對讀者的誠信行為產生直接影響,所以,圖書館應當對館內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使管理人員具備愛崗敬業、規范服務、公平守信以及高尚的人格魅力,通過管理人員的行為示范,充分發揮出模范影響的作用,為讀者營造一個誠實守信、遵守制度的借閱環境,從而使讀者在耳濡目染中接受到誠信教育,在社會生活中能夠學會做人、做事。加強網絡數據監測管理:對于圖書館中存在的圖書破壞、網絡攻擊等誠信缺失,圖書館應當對這些有問題的圖書進行及時補救和處理,將有遺失、破損的圖書信息及時錄入到網絡數據庫管理中。同時還要加強網絡數據監測,開設安全放心的電子網絡資源平臺,安排專門的電子技術人員對網絡不安全因素進行實時監測,一旦出現卡機、死機等情況后就能進行及時處理,使讀者能夠在健康安全的網站中查找電子資源,通過網絡監測,可以在根本上杜絕網絡不誠信行為。
五、結語
圖書館是讀者學習知識,獲取資源的地方,也是培養讀者誠信教育等思想品德的第二課堂,但是,由于圖書館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一些讀者缺乏誠信教育以及自身修養缺失等原因,使圖書館中出現大量的誠信缺失現象,嚴重影響了圖書館工作順利運行,因此,圖書館應當對這些誠信缺失原因進行分析,通過對讀者開展圖書館入館教育,加強圖書管理人員職業道德,加強網絡數據監測管理等方法策略,對讀者進行誠信教育,從而使讀者樹立誠信意識,養成誠實守信的良好習慣。
參考文獻
[1]蔣德鳳.泛在環境下高校圖書館的讀者誠信激勵機制.《圖書館學刊》.20xx.4.
[2]吳穎珍.高校圖書館與讀者誠信教育.《網絡財富》.20xx.17.
[3]汪強.試析基于誠信與積分的彈性借閱制度.《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xx.8.
[4]閆巧琴.公共圖書館讀者誠信檔案建設與誠信教育.《檔案管理》.20xx.2.
[5]鄒齊.淺析高校圖書館讀者誠信機制的建設.《統計與管理》.20xx.4.
[6]劉思瓊.利用誠信積分進行讀者管理的調查與分析——以廣州工程技術職業學院為例.《河北科技圖苑》.20xx.3.
誠信教育論文8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他們是否得到正確的教育直接關系到他們未來的品格。誠信不僅影響一個人的品質,更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風氣。小學生只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教育才能健康的成長,只有做到誠信,長大后行事才會光明磊落,幫助整個社會向上發展。“玉不琢,不成器”,在小學階段孩子不能非常明確的分析出是非黑白、判斷對與錯,這個階段的孩子可塑性非常強,會按照教育方式與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培養出不同的生活習慣,可見小學生的教育尤為重要。
一、什么是誠信教育
(一)誠信的含義
中華傳統美德被世界各國所認同,并紛紛效仿。在我國傳統的儒家思想里,誠信是“齊家、治國、平天下”所需要遵守的重要道德準則。古代先輩們非常重視誠信,也對誠信有許多敘述。論語中的“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都體現了古代人們對誠信的理解與定義。我國歷史上,誠與信是兩個詞。兩者之間在中華傳統美德中既有本質的區別又有緊密的聯系,但是我們在現代社會的'生產生活中,誠信二字已經被人們用作一個詞。“誠”主要是指人們本身的道德修養,以人本身為中心;“信”則用于人與人之間的承諾,是一種實際行動。在現代社會,我們常用誠信來表達一種做人處事的誠實守信,“言必行,行必果”的狀態。從古至今,人們都以誠信來判定這個人的好與壞,是否值得真心交往,是人們待人處事所要遵循的基本道德規范,是一個人本身的素質體現,也是人與人交往必備的基本準則。
(二)小學生的誠信教育
小學生的年齡多在6~13歲,這個時間的孩子,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在生理上都在快速地成長,這個時期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習慣,對他們來說非常的關鍵。小學生的誠信教育需要學校、老師、家長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完成,單方面努力是不能全面教育孩子誠信發展的。小學誠信教育就是要小學生理解誠信是什么,誠信的重要性,并且讓學生深刻地意識到誠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也包括很多方面:誠實待人、不欺騙、考試不作弊;有責任心、守時、對于承諾的事要說到做到;勇于承擔責任,犯錯之后不推卸責任,積極改正等等。
二、誠信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誠信教育的重要性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的誠信教育書籍也樣式繁多,《訓蒙文》《千字文》《白鹿洞洞規》等都是我國古代教育人們誠信做人的書籍。近代的陶行知前輩也對誠信有獨到的見解,“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可見從古至今,誠信教育在我國的重要地位,這也是我國教育最基本的行為準則。學校是直接對孩子進行教育的主要環境,班級里的氛圍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發展。為了獲得可持續化發展,誠信教育要擺在所有道德教育的首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也是一項長期的工程,在這段時間里,人們也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如管理方式不科學、管理過于書本化、管理過于單一等。
(二)誠信教育的必要性
誠信教育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一種傳承,誠信教育在我國傳統美德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體現出我國的優良傳統文化。是我們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我們判斷一個人可靠程度的重要準則。誠信教育是適應現代社會的必然要求,針對當今社會的發展,小學生的誠信教育問題已經極大的引起了國人的注意。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都以誠信為基本原則,只有誠信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跟社會共同發展,共同進步。誠信教育是塑造學生優良品質的前提,在當今社會,外表上的美已經不再真實,只有心靈上的美才是不可更改,不能表演出來的。只有正確健康的心理素質,把小學生培養的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紀律的優良品格才能更好地幫助我國社會的發展,讓我國的綜合國力穩步提高。誠信教育是發展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誠信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前提,也是社會主義穩固、可持續性發展的內在需求。
三、結束語
小學生的誠信問題是我國當今社會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看當前,更要有長遠的規劃,不能僅通過知識灌輸教育孩子,要從細微處下手。小學生的誠信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老師、家長、學生等多方面的共同配合完成,不能一蹴而就。在班級,老師要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在家里,家長也要時常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跟學校配合,達到培養孩子有誠信品德優良品質的共同目標。要讓孩子生活在一個充滿誠信的環境里,這樣孩子受到良好氛圍的熏陶,自然而然就會把誠信放在首要位置。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我們要以誠信為本,將中華傳統美德發揚光大。
誠信教育論文9
【摘要】誠信是一個人基本的道德品質,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要求,因此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工作的持續推進,中學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時,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們進行誠信方面的教育。但是當前社會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致使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誠信受到了很大的沖擊。若不在實踐中不斷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就會導致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因此本文主要對中學生誠信教育缺失的表現和培養方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而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的做好中學生們誠信方面的教育工作。
【關鍵詞】中學生;誠信教育;培養方式
引言
誠信作為一種道德規范,是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的一種基本的道德品質,是一種普遍的社會道德要求,是一個民族和社會文明程度的表現。但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遭受到的沖擊和社會的不斷發展,部分人群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誠信逐漸消退方面的問題,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忘記了誠信。并且隨著這種不良現象的發展,對于中學生的成長及教育也帶來了諸多不利的影響,不利于中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1.中學生誠信教育缺失的表現
雖然中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擁有較快的發展,并且在道德認識上也有著很大的提高,但是根據相關人員所進行的調查研究顯示,部分學生們在學校、社會以及家庭之中依舊存在著諸多不誠信的表現。比如他們被問到做誠實的人吃虧嗎,弄虛作假賺錢是不是腦袋聰明的表現等方面的問題時,部分學生都是以較為肯定的語氣進行相關問題的回答的。之所以會出現這方面的問題,主要是因為中學生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誠信道德意識過于薄弱的問題造成的。因此為了促進中學生們的發展,中學教師需要對學生們做好誠信道德的教育工作。通過對學生們進行誠信教育,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時對于促進我國誠信社會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極大的幫助。
2.中學生誠信教育的培養方式
2.1做好中學生誠信教育制度的建立工作。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們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要想遏制不誠信的風氣,可以在政府部門的引導下做好誠信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和完善方面的工作。通過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使得部分缺乏誠信的人員在進行缺乏誠信的事物時因懼怕法律的制裁而放棄投機取巧的不誠信行為,有利于及時遏制市場經濟中的不誠信的行為。同時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時,還可以通過建立誠信記錄庫的方式幫助中學生進行誠信方面的教育工作,這樣只要該人員在社會活動的過程中出現了不誠信的記錄,就能夠幫助人們充分了解該人員個人的誠信度。從而通過這種方式,做好中學生誠信教育方面的工作。
2.2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轉變。教書育人是教師工作之本,因此通過對中學生們進行教育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學生們在以后的社會工作和生活的過程中培養出自身良好思想道德素質及個性心理品質,有利于自身的進步和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德才兼備”的人。而具有足夠的誠信意識是人們道德修養、成才做事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教育工作時,一定要以誠信教育為基礎對學生們進行教學,時時事事處處突出誠信教育。俗話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因此對學生們做好誠信教育,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教學工作之前,必須重視自身建設,堅持不懈地致力于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從而通過這種方式帶動廣大學生樹立誠信形象,有利于促進學生們最終做好誠信教育方面的工作,有利于中學生們的發展。
2.3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聯系。家庭教育作為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的啟蒙教育,對于學生們誠信教育的開展有著極大的影響。父母作為中學生們人生中的第一任教師,在誠信教育中扮演著極其十分重要的角色。而這種教育的開展不僅僅是一種理念或者理論的灌輸,更多地是父母的言傳身教和示范作用。因此教師為了做好中學生們的誠信教育的工作,就需要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聯系。從而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家長在對中學生們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能夠采取正確的方式對中學生們進行有效的引導,從而通過這種方式,擔當其對子女進行誠信教育的最佳指導教師的責任,從而做好誠信教育的工作,有利于學生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誠信道德水平的提升。
2.4做好中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教師在對學生們進行誠信教育的過程中,為了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還需要根據學生們自身的心態進行相應的教學工作。由于中學生們正處于成長階段,因此在心理方面的發展還不夠成熟。為了避免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急功近利的心態影響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在學習的過程中違背自己的誠信原則進行相關知識的學習。教師就需要在對學生們進行誠信教育的過程中做好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從而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心理上的問題,幫助學生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能夠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逃避學習上的困難。并且在成長的過程中敢于面對自己身上的缺點。只有這樣,才能使得自身在發展的過程中具有誠信道德的品質。
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生們在成長的過程中,為了促進自身的進步和發展,就需要在教師指導下做好誠信的培養工作。而在進行這方面的工作時,可以通過建立中學生誠信教育制度、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相應的轉變、加強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的聯系,以及做好中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從而通過這種方式,進一步的推動中學生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娜.中學生誠信教育若干問題探討[J].科教文匯(下旬刊),20xx(02):20+35.
[2]藍超.中學生誠信問題與教育對策[J].價值工程,20xx,30(05):304-305.
[3]趙鳳玲,邢秀琪.淺談中學生的誠信及誠信教育[J].今日南國(中旬刊),20xx(06):67-68.
[4]楊大興.中學生誠信道德的問題及教育對策[J].思想理論教育,20xx(02):18-20.
誠信教育論文10
編者按:“基于童謠的小學生誠信教育體系”、“讓圖畫書走進品德與社會課堂──閱讀經典圖畫書《西雅圖酋長的宣言》”、“圖畫故事書作為品德與社會課程資源的教學嘗試──走進《西雅圖酋長的宣言》世界”,這三篇文章都提出利用文學、故事的素材作為課程資源,打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空間,讓學生感悟道德美的過程中,獲得認知,加深對問題的理解。可以說,為我們多角度地研究本學科,提供了新的視角。
基于童謠的小學生誠信教育體系
浙江省金華市浙江師范大學教育系 俞曉婷
在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時,我們通常習慣于用講誠信故事、說理等方式,來闡明誠信是一種有利于人際和諧與社會穩定的優良品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指出誠信行為的崇高性,或指出不誠信將會有哪些后果。筆者認為,這種誠信教育方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極易拔高誠信品質,而喪失其生活基礎,使誠信成為一種被仰視的美德,而沒有在現實生活中得到落實;二是教育方式往往不是基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使學生厭煩,自然也不樂意接受。總之,遠離生活的誠信教育,其效果必然不盡人意。
誠信,即誠實守信,它既是對他人承諾的踐行,也是對自我要求的體現。對他人的承諾包括遵守紀律、規則,信守承諾,強化時間觀念,養成尊重、真誠的人際交往品質等;對自我的要求包括勇敢坦率、承擔責任、認真與單純等品質。“童謠”是為兒童喜愛并相互傳唱的所有的有音律節奏的歌謠,既包括傳統意義上的無樂自誦的童謠,也包括現代意義上的兒歌,幾乎每個人都在咿咿呀呀的童謠中度過了童年。[1]“基于童謠的誠信教育”指用童謠的形式表現、描述誠信行為和誠信教育內容,讓兒童在傳唱這類童謠中體悟誠信內涵,實踐誠信行為。本文將童謠引入誠信教育,探討基于童謠的小學生誠信教育的新途徑,旨在使誠信教育走進小學生的日常生活,成為他們所喜愛的教育方式。
一、童謠的特性及其在誠信教育中的價值
1.童謠的快樂性:使誠信教育樂趣無窮
童謠是能讓小學生體驗快樂的文學樣式,主要基于它的生活性、音樂性與兒童性。生活性指童謠的創作是基于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描述和解釋,樸素而真實,沒有過于華麗的詞藻,也無深刻的哲理,卻充滿了生活情趣和生活溫情,貼近真實生活中的兒童。音樂性即童謠具有均勻的節奏與和諧的韻律,順口悅耳,瑯瑯上口,不僅表現在節奏的運用上以及合轍押韻上,也表現在重章、疊句、疊詞的運用上,符合兒童的語言習慣,便于兒童記憶。兒童性即童謠以兒童的思維和兒童的眼光去觀察世界,用兒童的語言和情感描述兒童天真稚氣的生活狀態,使得兒童對童謠有天生的親近感。
將一些枯燥的說教式的行為規范用童謠來表述,能使小學生樂于接受。如黑柳徹子所著的《窗邊的小豆豆》一書中講到,校長先生為了讓學生慢慢吃飯,多咀嚼,編了一首簡單的飯前兒歌:“好──好──嚼啊/把吃的'東西/嚼啊,嚼啊,嚼啊,嚼啊/把吃的東西……”[2]孩子們覺得很有趣,并把吃飯當作一種好玩的咀嚼游戲,這比起不停地嘮叨“要細嚼慢咽”、“吃飯不要說話”等命令式的規矩,更能讓孩子體驗學校生活的樂趣。因此,將誠信內容和誠信行為規范編成童謠教給小學生,不僅能使學生在享受優美的韻律過程中懂得哪些是誠信行為,哪些是不誠信行為,而且還能在自由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所學內容的暗示,而感受不到過多的說教、命令的痕跡。
2.童謠的行動性:為誠信教育導行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相對不夠成熟,小學生的道德行為經常與他們的道德認知不一致。對小學生來說,許多道德品質可以從培養行為習慣開始,以后再從道德認知角度進行教育,這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規律。[3]因此,小學生誠信教育的目標不在于對誠信涵義的深刻辨析和理解,而在于行動上體現誠信,在于其日常行為之中養成良好的誠信行為習慣。
好動是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童謠具有行動性的特征,童謠中的語言多是具體的、富有動感的句式,問題的脈動流暢、運動,沒有大段心理方面的細膩描寫,在詞匯的使用上也是以名詞和動詞為中心,集中表現事物在如何變化、人物在如何行動,因此能對小學生的行動起到引導作用。如童謠《小鬧鐘》。[4]
小鬧鐘,跑得急,滴滴答答不停息。
小鬧鐘,真誠實,從來不會把人騙。
小鬧鐘,最守信,每天叫我早早起。
小朋友,應學它,誠實守信人人夸。
以小鬧鐘的每天辛勤工作,為人們準確報時、每天準點叫醒小朋友的行為來告訴小朋友,誠實守信就是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事,從不偷懶,也從不欺騙。被擬人化了的小鬧鐘成為小學生的一個榜樣。
3.童謠的閑暇性:使誠信滲入閑暇生活之中
閑暇生活由于具有自由與自為的特性而更能體現人的德性及其對德性精神的理解。[5]誠信教育若不能走進學生的閑暇生活之中,則有可能導致學生的誠信行為僅表現在課堂,做給教師看,課上一套,課后另一套,學校一套,家里另一套。
童謠是兒童閑暇生活的重要部分。由于童謠的節奏感很強,總能看到小學生在課間念著童謠玩拍手、丟手絹、跳繩、跳皮筋等游戲的時候,不僅享受童謠的韻味,也使游戲活動更加具有音樂性和熱鬧感。孩子們還會在課間自己創造童謠,如將流行歌曲改編,將語文課本上的詩詞改編,加入自己創造性的理解。因此,童謠本身就是小學生的一種游戲和娛樂。如果教師能引導學生創編幽默有趣而又健康向上的誠信童謠,則能使誠信滲入小學生的閑暇生活中去,讓他們享受高雅、愉快的休閑娛樂,逐漸認可誠信的生活方式。
誠信教育論文11
教育部日前將“誠實守信”寫入新的中小學生守則和日常行為規范,教育部負責人強調,誠信教育與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加強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抓好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三大重點。
在失信已經成為頑疾的今天,加強青少年誠信教育意義深遠。現在的孩子,若干年后將走上社會,他們的'信用意識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們民族的生存狀態。因此,誠信從孩子抓起,猶如筑大廈之前夯實地基。誠信教育怎么抓?學校責無旁貸。但“真理無腿,不能自行”,要讓誠信走進孩子的心靈,還須給它裝上“雙腿”。這兩條腿,就是學校和教師的以身作則。
毋庸諱言,今天在一些學校,弄虛作假似乎已成為一種常態。比如巧立名目亂收費,雖三令五申地嚴禁,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風頭一過仍然我行我素。又比如公開課,為了那公開的一課,早有教師帶著學生在不公開的課上千錘百煉了無數次,甚至連哪一個問題由哪一個學生回答都已作了分工,演習得爐火純青了。再比如為了提高升學率,學校就動員所謂的“差生”放棄考試……諸如此類令人汗顏的怪事在校園中早已見怪不怪了。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耳濡的是弄虛,目染的是作假,天長日久,又會向哪里潛移,向何處默化呢?
由此可見,誠信從孩子抓起,同樣又意味著從學校和教師抓起。倘若沒有后一個“抓起”,那么前一個“抓起”恐怕就是鏡花水月了。
誠信教育論文12
探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是必要的。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二者之一。運用概念分析法,通過將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兩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比對得出結論: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
科研不端行為的治理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受到重視。治理科研不端行為的一個關鍵環節是對科研者進行科研誠信教育。研究生是未來的科研者。對研究生進行科研誠信教育可以防患于未然,有效預防科研不端行為的發生。因此,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的高校已經比較普遍地在研究生中間開展科研誠信教育。我國有部分高校也已經對研究生開展科研誠信教育,但總的說來,研究生的科研誠信教育在我國開展得還不夠普遍,成效也不夠顯著。究其原因,從認識根源來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對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還沒有真正弄清楚。
一、問題提出:為什么要探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
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簡單地講就是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屬性。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屬性是什么?為什么要探討這個問題?首先,根據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系我們知道,理論指導實踐,只有深刻地認識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性質,我們才能有效地開展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實踐。一項教育實踐的根本性質決定著該項教育實踐的目的和手段以及運行機制等,屬于教育實踐中最深層次的必然性。離開了對這種必然性的認識,我們的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就會偏離正確的方向,根本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效。所以,為了有效地開展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實踐,我們首先要認識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性質。這是從理論上得到的一個合理的推論。
當然,探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根本性質的必要性還在于解決這個問題有比較急迫的現實需求。在我國,對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進行不同定位在實踐中會直接產生很不相同的效果。比如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則它須要嚴格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xx〕16號)和《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意見》(教社政〔20xx〕5號)特別是20xx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等文件的規定。由于這三個文件規定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數量和課程學時都非常有限,因此實踐中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要采取課程教育的形式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此外,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屬于意識形態教育,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和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有很強的對立性,因此如果我們把科研誠信教育定位于思想政治教育,人們受意識形態的影響,會不自覺地把我們的科研誠信教育和西方的科研誠信教育對立起來,從而直接影響我們借鑒西方科研誠信教育的經驗。另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如果把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定位于職業道德教育,那它在實踐中產生的效果就會和前一種觀點產生的效果很不不同。首先,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因此就不需要嚴格執行前述三個文件的規定,高校要開設相關的課程也因此相對自由一些。此外,由于職業道德教育的意識形態色彩淡了許多,人們在借鑒西方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經驗的時候拒斥的心理就會小些,邁出的步子因此就會更大些。由此可見,不僅理論上有要求,實踐也迫切地需要我們去弄清研究生科研誠信教信教育的根本性質。
二、觀點分歧:關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性質的兩種常見觀點
關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有兩種常見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另一種觀點認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提出這兩種觀點都比較自然。因為直觀地來看,科研誠信的核心是誠信,而誠信乃是一種道德品質。作為一種道德品質,誠信也因此屬于人的思想范圍。所以把科研誠信教育歸為思想政治教育至少從表面看來是有道理的。至于把科研誠信當作一種職業道德,進而提出科研誠信教育乃是一種職業道德教育,這當然也是一種合理的邏輯。所以對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人們提出上述兩種觀點這都不足為奇。
在學術界,持有上述兩種觀點的學者也確實都存在。比如有的學者提出“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職業道德素質是其思想政治素質的關鍵內容之一,職業道德素質的高低影響著思想政治素質狀況,進而影響一個人的綜合素質;”[1]也有的學者提出“研究生政治理論課主要應根據研究生實際存在的道德素質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科研道德)教育。”[2]這類觀點顯然是把科研誠信或者說科研道德教育看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當然,也有的學者認為“研究生階段的素質教育不應局限于單純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科研道德素質教育、誠信教育作為重要的德育教育內容,貫徹到研究生教育的各個環節中,切實強化科研道德意識、誠信意識;”[3]還有學者認為我國高校中“有些學校根本沒有開展學術道德教育,也沒有建立學術道德相關的行為規范,或是雖有這些規范但并沒有起到有效的監督或威懾作用。”[4]可見,這類觀點則明確地或暗含地把科研誠信教育看作是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職業道德教育。
當然,關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性質,除了上述兩種常見觀點之外,其它觀點也并不缺乏。只是別的這些觀點都很容易反駁,并不值得后面我們進行深入地分析。比如有觀點認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乃是一回事。這種觀點完全站不住腳。因為前面我們指出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在實踐中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如果兩者是一回事,又怎么能產生完全不同的后果呢?還有的觀點把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混同起來,這就更不值一駁了。排除了其它觀點,所以我們認為關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性質的正確觀點就存在于上述兩種常見觀點之中,因此后面我們也主要針對這兩種觀點進行批判分析。
三、批判分析:到底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到底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最好的辦法是采用概念分析法。如果科研誠信教育概念的內涵和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內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科研誠信教育概念的內涵和科技職業道德教育概念的內涵及外延符合,那它就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因此,這部分我們主要采用概念分析法來批判地分析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性質問題。
首先要分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概念。根據權威的定義,“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5]應該說,這個定義反映了我國學術界有一種將思想政治教育泛化的趨勢,它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中增加了社會群體,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中增加了道德規范。但就是從這樣一個相對泛化的定義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出思想觀念和政治觀點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內容,特別是從這個定義指出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中我們可以體會到思想政治教育乃是統治階級的一種意識形態教育。所以有學者明確指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標和實質性追求。”[6]還有學者更加明確地指出“作為具有中國特色和特定內涵的詞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中的思想,并不是思想工作的全部,而是無產階級思想工作中的政治性部分;政治也不是政治工作的全部,而是政治工作中的思想部分……”[7]由此可見,在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內涵中,教育內容是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是典型的意識形態;教育主體則是政府或政黨等政治性組織;教育目的是為了提高公民或階級成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根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這些內涵可以確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它應當指稱的是政府或政黨開展的那些為提高公民或階級成員思想政治素質的以傳授政治思想為主要內容的所有教育實踐活動。至于不是政府或政黨等政治性組織進行的,或者不是為提高思想政治素質這個目的的,或者不以傳授政治思想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活動則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延。
接下來要分析的是科技職業道德教育這個概念。科技職業道德教育這個概念如果成立的話,那很明顯它是職業道德教育這個屬概念的種概念,因此可以先分析職業道德教育這個概念。職業道德教育簡單地講就是職業道德的培訓。職業道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內容即職業道德。職業道德是指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其特定的工作中或勞動中行為規范的總和[8]。可見,職業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這兩個概念本身還是簡潔明了的。不過,我們前面提到過,職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兩者比較容易混淆,不少人認為職業道德教育就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如果是這樣的話,論文這部分進行分析的前提,即科研誠信教育要么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就不成立了。所以我們在這里要進一步澄清職業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而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又在于職業道德和道德的關系。主張職業道德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推理的邏輯通常是:職業道德屬于道德的一種,而道德又是一種意識形態,道德教育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職業道德教育也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這種推理邏輯存在兩個錯誤:其一是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內容即具有政治性的思想擴大為全部意識形態,而實際上只有典型的意識形態才具有政治性,因而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其二是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主體必須是政府或政黨等政治性組織。道德雖然屬于意識形態的一類,但道德本身也分為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三種。三種道德中只有社會公德屬于典型的意識形態,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相反,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不屬于典型的意識形態,基本沒有政治色彩,因此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特別是職業道德教育一般由包括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在內的職業共同體組織開展。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等職業共同體都不是政治性組織,因此職業道德教育也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由政府或政黨等政治性組織開展的條件。所以,職業道德教育并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它們是兩個平行的概念。
明確了屬概念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乃是包括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在內的職業共同體開展的職業道德培訓,那么種概念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如果成立的話,就可以采用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來確定它的內涵。那么科技職業道德教育這個概念是否成立呢?關鍵就看科技職業和科技職業道德是否存在,如果科技職業和科技職業道德存在,那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就成立。然而科技職業和科技職業道德這兩者的存在也可以說是一回事,因為存在職業就存在職業道德,存在職業道德就存在職業。西方有學者指出,職業存在的條件有五個:第一,職業必須提供一種重要的公共服務;第二,職業必須包含建立在理論或實踐基礎上的技能;第三,職業必須具有獨特的需要逐步成文化的道德規范;第四,職業為了招新和訓練需要組織和規則;第五,職業成員為了有效實踐需要高度自治[9]。一個職業如果存在需要具備上述五個條件的全部或至少大部,特別是第三個條件必須具備。科技職業除了第三個條件之外,具備其它四個條件是顯而易見的',不必多說。所以現在要回答的主要問題是:科技職業道德是否存在?1942年,美國著名的科學社會學家R.K.默頓發表《論科學與民主》一文,提出“四種制度上必需的規范——普遍主義、公有性、無私利性以及有組織的懷疑態度,構成了現代科學的精神特質。”[10]一般認為,默頓在這里第一次明確地概括了科學的職業道德。當然并不是說科學職業道德1942年才出現。默頓的概括只是進一步證明科學職業道德確實存在。至于工程和技術的職業道德的存在則是一個更加明顯的事實。在西方,甚至像軟件這樣的行業,人們都已經在探討要將該行業的職業道德規范化的問題了[11]。科技職業道德確實存在,世界性的或各個國家的科技協會、科學院和工程院等科技共同體組織一般都有章程,這些章程其實就是成文化的科技職業道德。所以,可以斷定,科技職業道德教育這個概念是成立的。因此,運用屬加種差的定義方法,我們可以很容易地確定,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乃是包括各類科技協會、大學、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在內的科技共同體所開展的科技職業道德培訓。根據這個定義所表達的內涵,科技協會、大學、科研機構以及企業等各類科技共同體組織開展的所有科技職業道德培訓都包括在科技職業道德教育的外延之內。
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和科技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和外延,最后我們來分析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本身的內涵并和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科技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進行比對,從而判斷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到底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還是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
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是高校對在校研究生開展的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研誠信教育的一種,因此明確了科研誠信教育的內涵就會很容易明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內涵。而要明確科研誠信教育的內涵,關鍵又在于明確科研誠信的內涵。根據中國科學技術部科研誠信建設辦公室編寫的《科研誠信知識讀本》,“科研誠信,也可稱為科學誠信或學術誠信,指科研工作者要實事求是、不欺騙、不弄虛作假,還要恪守科學價值準則、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活動的行為規范。”[12]由這個定義可見,科研誠信并不是誠信這種社會公德籠統地運用到科研之中,而是要求科技工作者在掌握并認同的基礎上恪守科學價值準則、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活動的行為規范,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科技工作者在科研中真正做到誠信。而這里講的科學價值準則、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活動的行為規范這些其實就是科技職業道德,它有豐富的內容,需要學習和培訓才能掌握。所以說,科研誠信教育實際上培訓的是整個科技職業道德體系,而不是簡單地空談在科研中要講誠信。由此我們可以給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定義: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是由高校開展的對在校研究生進行的科技職業道德培訓。
由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核心內容是科技職業道德而不是社會公德,因此它幾乎沒有什么政治性,也不屬于一種意識形態教育,特別是實施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高校在這里代表的主要是科技共同體而不是政府或政黨這些政治性組織,所以很明顯科研誠信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和外延都不符合。因此,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排除了思想政治教育,當然我們已經可以斷言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了,不過我們還需要將兩者進行內涵和外延的對比來加以檢驗。前面已經論述了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乃是各類科技共同體開展的科技職業道德培訓。而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正是高校代表科技共同體對研究生進行的一種科技職業道德培訓。由此可見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和科技職業道德教育的內涵相符合。從外延來看,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包括各類科技共同體開展的所有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當然也包括高校開展的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內涵和外延都符合,所以現在可以下結論說,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而這也就是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性質。
四、本文結論: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
論文一開始我們提出探討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性質的必要性,接下來從分析常見觀點入手,指出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要么屬于思想政治教育要么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最后運用概念分析法,通過分析和比對思想政治教育、科技職業道德教育和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三個概念得出結論: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根本性質就是——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這個結論至少從兩個方面給予我們重要啟示。
一方面的啟示來自于我們澄清了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弄清了,和很多人所誤解的相反,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并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這首先意味著我國一些教育工作者把對研究生進行科研誠信教育的任務完全交給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極不妥當的,目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根本不能完成這樣的任務。這不僅是因為目前的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無論是課目還是課時都極其有限,更主要是因為教育性質不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無法代替研究生的科研誠信教育。另外,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不屬于思想政治教育這也意味著它并不直接受20xx年《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高等學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設置調整的意見》等文件規定的約束。因此,那些準備大力開展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高校和教育工作者完全可以放下思想包袱,大膽作為。
另一方面的啟示來自于我們對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的肯定。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屬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而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不是一種意識形態教育,沒有階級性,而且科技職業道德也世界通用,因此這意味著我們不僅可以而且必須借鑒科技發達國家的科研誠信教育經驗來促進我國的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在借鑒他國經驗方面,美國、德國、英國、日本等科技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自不必說,比如美國20xx年在美國研究誠信辦公室和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資助下由美國研究生院委員會啟動一項旨在加強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的“負責任研究行為教育”研究與示范項目[13],這樣的經驗可以直接借鑒,但除此之外,其他相對沒有這么發達的國家也有寶貴的經驗可以借鑒。比如西班牙的馬德里理工大學把職業道德課程作為大學生的必修課[14],這樣的經驗也是值得借鑒的。總而言之,當我們把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定位于科技職業道德教育之后,我們就在國內和國外的科研誠信教育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從此可以自由地借鑒國外科研誠信教育的先進經驗,大力促進我國的研究生科研誠信教育實踐。
誠信教育論文13
在實施誠信教育的過程中,首先要針對學生道德實踐中的錯誤認識和行為,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如有些學生認為做錯事情的時候,自己能夠主動承認就是誠實的表現,幫別人隱瞞錯誤則是講義氣的表現,教師在教育時要深挖產生這種錯誤認識的根源,利用學生熟悉的事例,通過學文明理,使學生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講義氣,而他們所認識到的義氣,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是隱瞞別人的錯誤,是袒護,是包庇,是最不講義氣。其次,針對現在學生比較流行的享樂主義思想、虛榮心理、失寵失重心理、嫉妒心理等不良表現,要及時進行教育引導,結合課文教學、典型事例,辨析討論,讓學生明確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真正讓誠信成為時時、事事、人人的行為準則。
一是起點要低。
小學生涉世不深,心底純潔,沒有復雜的生活經歷和豐富的人生體驗,一些唯天下至誠,唯能盡其性之類的道理對于他們來說實在晦澀難懂。因此,教育時,應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比如,以“不說謊話,做個誠實的孩子”入手,使他們懂得這是誠信品格的最基本要求。不說謊話,就要說真話,說實話,如承認自己的錯誤、敢于說出事情的真相,既不自欺,也不欺人,從小養成誠實的品質。
二是內容要實。
誠信教育要從小事抓起,抓點滴,才能知微見著。在我們的.小學教材中所敘述的很多事例包括名人故事,都非常接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是他們喜聞樂見的。我們可以利用這些素材,通過形式多樣的方法,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當教師根據教材舉征引申、補充事例時,也需要著眼于學生的生活實際,用學生看得見、想得出的事例來激起共鳴,求得認同,特別是用學生身邊的鮮活事例來進行教育,以產生“親近感”,盡量少用陳年舊事,避免“間距感”,這樣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不食人間煙火的超凡脫俗式的空洞說教,更應當廢棄。
三是針對性要強。
四是要循序漸進。
在進行誠信教育時,應根據班級情況、學生年齡特點,在教育內容上體現教育目標的遞進性,低年級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通過講身邊的誠信故事、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才能讓人更美麗。
誠信教育是提高小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我們每個人應該立足于學生實際,結合身邊的點滴事例,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盡一份力。
中國自古就是禮儀之邦,“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基本之道。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以誠信教育為突破口,加強小學生思想道德建設,不失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誠信實際上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論理規范,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誠主要指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應以《新課程標準》、《德育大綱》為依據,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科學、扎實、有效地進行,下面結合實際工作經驗,談一些點滴體會。
誠信教育論文14
“人無誠信不立”、“國無誠信不穩”。 “狼來了”的故事家喻戶曉,說謊終將為自己的言行付出代價。誠信教育對于一個人,尤其是正在成長中的小學生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也是為了瞬息萬變社會發展的需要所必須要進行的。筆者結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和教育教學,談談小學生的誠信教育 。
小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
小學生誠信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究竟存在哪些問題?筆者認為問題比較集中地表現在經常性的遲到、曠課、撒謊、抄襲同學作業等,而且雇人代做作業,考試作弊等等“偽學”現象也屢見不鮮。校園中存在的誠信問題使得部分小學生整日 無所事事,不思進取,在不知不覺中迷失了自己,與誠信對小學生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馳,最終墮落為所謂的“問題”學生。小學生誠信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 。
首先,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征,知識經驗貯備少,認識能力不足,難斷是非;遇到實際問題時,難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其次是現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常處于中心地位,是家中的“小皇帝”,容易造成很強的虛榮心。當然父母品行、家庭中存在的諸多不和諧,社會的誠信危機,也會為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負面影響,出現不誠實的現象。
第三、俄國思想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教師把小學生造就成什么樣的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教師是一面鏡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小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有的教師也存在不誠信現象:上課遲到、下課拖堂、上課時接打手機。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為,給小學生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而同時學校走應試教育的老路,重智育、輕德育,也是當今學生誠信缺失一大原因。
小學生誠信教育的策略
當今小學生誠信缺失普遍存在,雖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作為教育者,我們應該怎么來對小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讓孩子從小懂得要做一個誠信的人呢?
(1)、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家庭對培養小學生的誠信至關重要.。因此我通過辦家長培訓班、開家長會、開校訊通等多種方式要求家長對孩子進行有意識的誠信教育;“以誠待人,以信辦事”,就是說為人要誠實,答應別人的事情要盡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長認為“老實人吃虧”而教唆孩子耍圓滑,終究造成孩子的誠信存在越來越嚴重的問題。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誠信教育,對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質的形成至關重要。 同時作為家長要具有誠信的品德,做一個誠信的人,不對孩子說謊話,做到言而有信,欺騙會給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負面影響。父母要在言行上為孩子樹立榜樣,以良好的品格來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要用心營造良好的誠信家風。古人云:“家風淳,子孫賢”,誠信家風是孩子成長的沃土。誠信品質的養成,要靠長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個家庭成員良好的言談舉止,誠實守信的品質,特別容易潛移默化,相互影響,從而共同進步。由此可見誠信的家風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誠信品質不可缺少的因素。
(2)建立良好學風。把日常小事作為誠信教育的重要途徑,俗話說:教育無小事,從細微處見風格,從小事中顯精神。在學習生活中,教育同學借東西要及時歸還;做錯事要勇于改正;對好人好事的情況,應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讓學生給學生提供和樹立榜樣,在相互學習中,培養小學生整體的誠信品質。
(3)教師以身示范,小學生最崇拜老師,老師的一言一行潛
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師應自覺地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黨的教育方針,與學校的教學工作保持一致,切實給小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教師應言行統一,表里如一,不失信于小學生. 在要求學生怎么做時也想想自己該怎么做。同時結合語文學科教學內容有機滲透誠信教育,幫助學生走出誠信認知的誤區,讓他們懂得怎樣制止、抨擊不講文明誠信的行為。多給學生提供與現實生活接觸的環境,使學生接觸到更多有關誠信的具體實例,這樣,學生的印象更深刻,也更利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認知。
(4)采取靈活的形式,寓教于無形中,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開展主題班會,講身邊的誠信故事,開展做一件誠實的事情,說一句誠實的話等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誠實教育的重要性。發動班上學生收集《誠信擺渡人》等寓言小故事。使學生們在故事中感悟到“誠信”的重要,達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強化誠信意識和道德情感。組織誠信活動,使學生身體力行,在體驗中成為誠信小公民。
當然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幾次活動就能實現的,要讓學生養成信守承諾的好品質,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的共同努力,長期不懈的努力。讓小學生在良好的家庭、社會、校園環境中通過感悟——體驗——再感悟——再體驗的循環反復過程中不斷提升誠信品質”。做個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好學生。
誠信教育論文15
摘要:誠信教育是會計教學的重要內容,關系到整個會計行業規范和市場經濟發展秩序,影響到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積極實現會計教學中的誠信教育,對于個人職業發展、未來進步和社會行業規范的成熟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從而在根本上影響了社會的穩定。面對越來越嚴重的會計誠信問題,積極地在學校會計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提升他們的職業判斷能力,以此來從根本上提升會計教學的有效性,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會計教學;誠信教育;職業道德;企業發展
實現有效的會計誠信教學十分重要,面對目前行業發展失范、誠信不足、利益沖突、違法亂紀現象的出現,加強會計教學中的誠信教育,成為企業發展的迫切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要充分地對會計教學進行有效的誠信監督,通過多種教育形式來對學生的誠信素質進行有效督導,從而來從根本上提升個人的職業道德操守,不斷地為他們今后職業生涯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會計教學中誠信教育的必要性
1.會計誠信影響了市場經濟秩序
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對于構建完善的市場經濟秩序有著無比重要的促進意義。對于市場經濟發展來說,堅持誠信、遵守職業道德能夠在根本上塑造有效的企業品牌形象,讓企業在經濟競爭和市場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面對越來越多的誠信喪失、行業示范現象,不少的會計工作人員都過多地為了私利來違法亂紀,私自制造虛假信息、挪用公款、以身試法。這些問題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市場經濟秩序,不利于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2.誠信教育決定了企業資本擴張
誠信教育決定了企業的資本擴張和經濟的不斷發展。對于企業發展來說,只有講究誠信意識,在合作中平等互利互惠,能夠帶給合作者更多的信任感,從而加強企業之間的合作和良性互動。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和核心支撐力量,只有從根本上加強會計工作人員的誠信意識,不斷地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才能夠更加有效地發揮個人生命價值,不斷地為企業的進步和發展貢獻力量。
二、如何在會計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
1.案例教學,增設會計誠信教學內容
案例教學,增設會計誠信教學內容。在會計教學中,應該注重對于誠信教育的滲透和強化,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誠信觀,從而來不斷地對其進行有效的教育和指導,以此來培育正確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觀念。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網絡、媒體、書籍、雜志、報刊等方式來進行有效的案例選擇,通過實際真實發生的案例來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講解和教育,從而讓他們理解誠信教育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幫助他們強化誠信意識,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自覺地履行誠信觀念,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正能量。
2.積極開展以會計誠信為主題的班會活動
積極開展以會計誠信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引導學生融入到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去,感受到誠信品質對于個人職業生涯發展、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從而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提升自我。專門以“誠信”為主題來舉行班會活動,讓學生通過列舉相關的真實案例、搜集相關的資料、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和辯論活動等方式來對誠信問題進行深入地剖析和解讀,從而能夠更加嚴格地實現自我約束,不斷地提升個人的誠信問題,為個人職業發展和企業進步創造堅實的條件。
3.邀請企業專業人士進行會計誠信教育講座
邀請企業專業人士進行會計誠信教育講座,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認識誠信道德對于企業發展的促進意義,從而來從根本上促進個人誠信意識的養成和誠信品質的塑造。比如可以請法院和審計局的工作人員來學校進行關于誠信問題的講座,借助于實際案例來理性地分析誠信對于個人職業發展、企業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從而來不斷地引導他們培育誠信觀念,在以后的工作生涯中能夠自覺地履行誠信,不斷地強化自我誠信責任意識,在責任和利益面前能夠合理有效地把持自己,從而實現個人的有效成長。
4.將誠信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
將誠信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落實到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去,從而來加強誠信品質的塑造。把誠信教育落實到平時的各個學習環節中,學生考試、作業、實習、學業成績等多個方面都應該積極地落實誠信觀念,堅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同時,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應該以職業化發展的心態來嚴格地要求自我,不斷地幫助他們將誠信作為自身發展和進步的首要核心,從而能夠更加有效地來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成長,以此來從根本上提升會計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更好地促進個人會計職業生涯的發展和進步。
三、結語
會計教學中誠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教學部分,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和市場經濟秩序。在會計工作中講究誠信、遵守職業道德,成為所有會計工作者工作的重要任務和基本原則,從而不斷提升工作效果和工作質量。在會計教學中滲透誠信教育,可以通過增設案例教學、開展以會計誠信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邀請企業專業人士到學校講解會計誠信教育講座、將誠信教育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從而來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誠信意識,在今后的會計工作中堅持誠信、遵守職業道德,維護正常的市場發展秩序。
參考文獻:
[1]段悅蘭.淺談會計教學中的會計誠信與職業道德教育[J].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04:35-36.
[2]李玉清.淺談會計教學中的誠信教育[J].成功(教育),20xx,04:221.
[3]潘敏.淺談會計教學中的誠信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08:118.
[4]張秀亞.淺談會計教學中的誠信教育[J].職業,20xx,11:48.
【誠信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誠信教育論文01-30
淺談小學生誠信教育論文03-31
淺談小學生誠信教育的教學論文03-31
關于誠信教育與以身作則的教育論文03-31
大學生誠信教育論文2500字02-03
基于童謠的小學生誠信教育體系的論文03-30
大學生誠信教育淺議論文03-31
中學生誠信教育的缺失和培養論文02-18
圖書館讀者誠信教育管理策略論文06-24